2020年3月31日 星期二

2020-04-01 進度: 修菩提心次第

93A 19:04 - 93B 20:49 第十二冊

辛一 修七種因果教授   知母、念恩、報恩、慈心、悲心、增上意樂生出菩提心
壬一 於其漸次令發定解 
壬二 如次正修

壬一 於其漸次令發定解 分二:
癸一 開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 
癸二 諸餘因果是此因果道理

癸二 諸餘因果是此因果道理分二:
A1 從知母至慈是悲心之因之理 
A2 增上意樂與菩提心是悲心之果之理

A1 從知母至慈是悲心之因之理 
B1 以悅意相可使欲令有情離苦之心猛利生起 
B2 親之究竟是慈母故,修習知母、念恩、報恩引生悅意慈,由此生起大慈大悲之理 
B3 觀有情為親人竅訣之出處

<第五組>
【◎ 癸二 第二諸餘因果是此因果之理。】
我們學每一樣東西,都是從因這麼感果,那麼現在這個所有的,後面那個大菩提心,要大菩提心要發大悲。這些從每一個前一個層次,推到後一個層次,前面這個是因,到後面這個是果。然後再昇一步的話呢,上面剛才說那個果,又變成下一步更昇進的因,再上去,一步一步。這一步一步的,各式各樣的這些道理,這「餘因果」是什麼?(知母、念恩、報恩、慈心)它的根本的原因是什麼,就是說在這裡─「是此因果」,是這個因的果,哪個因哪?下面就告訴我 (p150) 們。就是說所以現在我們要求發大菩提心,大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悲,那麼大悲從哪裡來的呢?這個大悲的因─根本,下面說:

B1 以悅意相可使欲令有情離苦之心猛利生起 

【初從知母乃至於慈,為因之理者,】
首先說明,從知母、念恩、報恩到慈心,是生起大悲的因。

[消文] 這個根本的因,從「知母」一步一步地升上來,這個是它的根本的因 [消]。下面就說明,說明為什麼從知母親開始,說這個是因。而從這個知母,然後呢這個念恩,要報恩;因為曉得是母親,所以曉得母親的恩,所以曉得母親是因,要報那個母親的恩是果。為了要報她的恩,所以你要給她的快樂、去掉她痛苦,這樣地一層一層的因果上去,來現在說明這個。Q為什麼要這樣呢?就是我們從這個果上面反推,找到它的基本的因在哪裡,找到了基本的因,從基本的因上面下手。你因如果對了,果當然決定不錯;然後呢,這個不錯的因做圓滿了,這個圓滿的結果你就完全得到。下面就說明這個道理。

【總欲離苦,數數思惟其有情苦即能生起。】
總的來說,希望一切有情都能離苦的心,雖然藉由經常思惟有情的苦就能生起,

[消文] 所謂大悲的話,就是要幫一切有情的痛苦拿掉。是,總之你的目的無非是要幫一切眾生解決這個痛苦,你只要多觀察、思惟一切有情的苦的話,覺得他苦得不得了啊,你自然而然能夠生起幫他解決痛苦的 [消]ex就算我們平常人,說這個心腸很硬的人,忽然看見一個 (p151) 可憐的人,他心裡覺得:「唉呀,這個人好可憐喔,唉!」這樣。那我們平常都是有,你只要能夠觀察有情的苦,思惟它的話,就能夠生起這個心。(觀察思惟的重要)

(立宗先須悅意愛惜之相)
【然令此心易生猛利及堅固者,則彼有情先須悅意愛惜之相。】
然而要讓這個心猛利而且堅固,就沒有這麼容易了,因此必須對有情先有悅意、愛惜之情。

但是這個心啊,就是這種狀態當中,它不堅固的,也不猛利的。現在我們要想修行的時候,如果浮浮泛泛的心根本沒有用,所以它一定要產生一個非常猛利而堅固的。 為了要達到這個,為令「易生猛利堅固」的話,那麼則彼有情先須悅意愛惜之相[層次性] 力量的強弱 他先要把你所緣的那個有情啊,那個是非常可愛的,你非常親近的,這個非常憐惜的。這個親密的人越苦的話,你這個憐憫不能忍受的心越強,這個心就猛利而且堅固。 所以說,

【如親有苦不能安忍。】
就好比當自己親人有苦的時候,心中便覺得不忍;

反過來呢,

【怨敵有苦,心生歡善。】
怨敵有苦的時候,心中就覺得歡喜;

如果他是怨家,怨家有苦的話,你還說:「活該,這個傢伙,我才高興咧!」他有苦,你不但不會生悲心,你反而生歡喜。所以為了這個真正要生的話,我們先要了解這一 (152) 點。其次,另外一類呢,

【親怨中庸若有痛苦多生捨置。】
不屬於親怨的中庸有苦的時候,就置之不理。

還有一種人呢,這個人跟你無關緊要的,他雖然痛苦,無關緊要的,你根本心裡面生不起來。那麼為什麼第一種是這樣呢?

1. 修七因果教授時,為何不是先緣有情之苦,而是先取可愛之相 ?
【其中初者,因有可愛。】
第一種情況: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呢?就是因為我們對親人有悅意、愛惜之情,

因為你覺得他可愛啊,所以你心本來就對他有難捨難分的這種,當他受苦的時候,就像你自己受苦一樣,這種感受就來了。既然現在你悲心就要緣別人,所以為了使得這個悲心生起的話,你不能緣自己的苦,這推己及人嘛看別人。那麼這個別人的話,跟你的越密切、越愛惜,這個心越強。所以他從這個地方,也辨別得很清楚,一步一步告訴我們怎麼。

【此復隨其幾許親愛,便生爾許不忍其苦,中下品愛下品不忍,】
而且還會隨著它的多寡,生起不同程度的不忍之心。如果是中、下等的親愛之情,就生起小不忍,

說這個你不忍的心,換句話說,憐惜、要想幫他去苦的這個心,就看你跟他之間的關 (p153) 係,你越是親密嘛,這個不能忍受他痛苦的心情越是強烈。假定你跟他的這個親密的關係中等的,或者下等的,那麼這種心情也同樣地降低。假定說─這個下面這個「苦」寫錯了,

【若極親愛,雖於微苦,亦能生起廣大不忍。
若是最親愛的人受苦,即使是很微小的苦,也會生起大不忍。

見敵有苦,非但不生欲拔之心,反願更大願不離苦,是不悅意相之所致。】
第二種情況:可是見到自己的怨敵有苦,心情就不同了。不但不會生起想要幫他拔苦的心,反而希望他不要離苦,這都是沒有悅意、愛惜之情的緣故。

不是苦極親愛─若非常親愛的,那麼雖然是一點點的小苦啊,你看見那個親愛的人生起一點小苦啊,你心裡面是絕大地不能忍受。而看見敵人有苦的話,不但你不會幫他拔掉,反而希望他,「欸,這個,嗨呀,這個傢伙這是……就希望它更大一點,最好他死掉了才好!」(壞了)所以這個地方特別說明(悲心)不是緣一個有情(是所有有情),你想想他的苦就算了,這個要生起堅固、猛利。下面還要詳細地說,他第一個為什麼要先取這個可愛之相,這個是他的道理。

(延伸由其不悅大小,於苦歡喜而成大小)
【此亦由其不悅大小,於苦歡喜而成大小,
也是隨著不悅的程度,而有歡喜大小的差別,看到中、下等怨仇的人受苦,就生起小歡喜,見到最怨恨的人受苦,就生起大歡喜。

親怨中庸所有痛苦,既無不忍,亦無歡喜,是俱無悅非悅意相之所致。】
第三種情況:對於不是親怨的中庸對象,既沒有不忍、也沒有歡喜之心,就是因為都沒有悅意、不悅意之情的差別。

這個我們容易了解。你對對方的是不是引起這個,它不是因為對方,不是因為你單單,是跟你跟對方的親、怨、中庸的不同,而生起你內心的反應的不同。[層次性] 3、心情(心相)的轉折 所以我們真正修的時候,這應該觀察到這一點。你看這一個地方,他每一個地方,把我們心理的行相,辨別得這麼地仔細,在這種狀態當中,你修的時候才不會有一點遺漏。否則你貿貿然地修了 (p154) 以後,欸,你雖然修了,看見了個怨家,到時候你看見了怨家的時候,你覺得:「這個傢伙,我才不會怎麼樣咧!」你前面這些完全白修了嘛!現在了解了沒有?所以以前為什麼處處地方要辨別清楚的原因,就是這樣。萬一辨別不清楚,到那時候是修了半天,那個漏洞在。(家對修行一樣重要,家才會讓我們火燒功德林)
所以你們常記得這個ex比喻:你造了個飛機,在地上覺得造得滿好,飛到天空當中,這個漏洞一出來的話,對不起,送命!前面白修是小事啊,還把你命送掉啊!所以現在不要大家忙著去修行,這是千萬重要的一件事情啊!這一點啊,我們自己應該再三反省,然後呢,步步如理如量地深入。現在我們看下去:

2. 悅意慈之行相為何?要引發此,為何必須依次從知母….開始?

癸二 諸餘因果是此因果道理分二:
A1 從知母至慈是悲心之因之理 
A2 增上意樂與菩提心是悲心之果之理

A1 從知母至慈是悲心之因之理 
B1 以悅意相可使欲令有情離苦之心猛利生起 
B2 親之究竟是慈母故,修習知母、念恩、報恩引生悅意慈,由此生起大慈大悲之理 
B3 觀有情為親人竅訣之出處

B2 親之究竟是慈母故,修習知母、念恩、報恩引生悅意慈,由此生起大慈大悲之理 
<第一組>
【如是應知,修諸有情為親屬者,是為令起悅意之相】
由此可知,我們為什麼要先把一切對象看成是可愛的親屬,就是要讓自己生起悅意、愛惜之情,

那麼,所以我們曉得:哦!所以我們開始修的時候,不是一下說,馬上緣著有情去想他苦,而是先把一切對象看成功是可愛的。而這個可愛的當中,最究竟的是什麼?
[層次性] 1、因果次第 先把一切對象看成功是可愛 -> 緣著有情去想他苦

【親之究竟為慈母,故修知母,憶念母恩及報恩三,是為引發悅意可愛!】
而親屬中最親愛的就是慈母。由修知母、憶念母恩、及報答母恩這三項,引發悅意、愛惜之情。

[消文] 從這樣地辨別以後,我們了解,既然你要引發這種心情的話,那最親密的人。而最親 (p155) 密的人當中,最究竟的是什麼?是母親,是母親。所以,第一個要曉知母[消]。而母,而講知母,這個詳細,這個「知」字在下頭。然後曉得了這個母親的話,那麼進一步你想:Q母親對我們有什麼恩?你想到了這個恩哪,那時候由不得你就不報,「報恩三」。因為你要報恩的話,所以下面那個與他的樂()、拔他的苦()都生起來啦!所以這個東西是這根本因。所以這三樣東西,主要的目的為什麼呢?是「引發悅意可愛」,我們了解了。這個次第[層次性](知母⇢念恩⇢報恩⇢引發悅意可愛)何等地清楚,何等地清楚![層次性] 3、心情(心相)的轉折所以平常我們總是覺得:「哎呀,我們趕快修啊!」現在到了這裡,(趕快修)「趕快修」這個概念是千萬使不得![093B] (手抄稿 第十二冊 p157)千萬使不得!只有一種情況例外,ex比如說:你現在老了,眼看著歲月無多,而眼前的環境又不行,條件又不夠,你說等到你忙完了不行,那麼你是把握住一句佛號,這個是對的。但那個時候注意喔!你不要說,啊,別的都放掉了,你把握一句佛號。結果真實的內容呢,佛號也沒提起來,這些東西(知母、念恩、報恩-菩提心)也放掉了,那就完了,那就完了!所以每一個地方的這個層次,我們一定要辨別得非常清楚。現在我們照著我們現在這個情況,來一步一步地深入。
[層次性] 4、正反落差/對比性 趕快修 千萬使不得 - 別的都放掉了,你把握一句佛號,那就完了

p. 213 (12)
【愛執有情猶如一子。此悅意慈是前三果。】
愛執一切有情猶如獨一愛子。所以這個悅意慈,可說是前面知母、念恩、報恩這三者的果。

[消文] 因為你由於前面這個知母、念恩、報恩,策發了你這個可愛之相。這可愛到什麼情形啊?就像自己的一個兒子一樣 [消]。也許我們說:「什麼前面是母,怎麼一下子?」這個無關緊要的,這個不是,[層次性] 2、力量的強弱 重點不在母跟子上面,只是說把一切的有情,從念母然後引發你內在 (p158) 對於她的這個心情,這是你所要的。如果這種情況,用「母」來引發這個最強烈,就用這個;如果用「子」引發你最強烈,你就用這個,這個是它真正重要的內涵。所以這裡我們要分別得─每一個地方的行相,要分別得清清楚楚。
所以當你由前面這個三樣東西,真的主要的「悅意慈,是前三果」,因為你由前面這三樣,看見他這麼可愛,一心一意要報恩,所以你要把種種的好處給他。好處是什麼?慈嘛!慈是與樂,與樂之慈,這個心理就產生了。這個所以,對於前面三個結果產生與樂慈,這個是個結果。這個結果是什麼?由於前面三樣東西引發的,所以這個悅意慈是前面三樣東西的果。

【由此即能引發悲心。】
有了慈心之後,也能引發希望能拔苦的大悲心。

因為你要把他,幫助他,一切快樂給他。你要快樂給他,當然你不忍心他有痛苦啊,要把他的痛苦拿掉啊!那麼,你要去掉痛苦的這個心理叫悲心。是啊,所以由於慈,悲也生起來了;反過來呢,由於悲,慈也生起來了。說

【欲與樂慈及拔苦悲,因果無定。】
由於與樂的慈心和拔苦的悲心互為因果,

[消文] 這個慈、悲之間,哪一個是因,哪一個果,沒有一定[消]。這個話很容易懂,但是我還要解釋(師父再提醒),因為容或有的同學一時轉不過來。現在到這裡為止,它每 (p159) 一個地方,一定有這個因,前面這個因,引發後面這個果。
現在前面說的什麼因啊?說,喏,你把一切眾生看見得像你母親一樣,了解她是你母親。然後進一步呢,既然是母親呢想想,她母親對你有多少的恩。哎呀,你想到這個恩啊,覺得你要報她的恩,要報她的恩啊,所有的好處統統要給她。統統要給她這種心情,實際上世間最好的給他快樂的這個心情,倒不是說給母親,而是像個母親給兒子一樣,所以他下面說「猶如一子」。那時候你的心一心一意說:我把所有的好處都要給他─與樂,這個叫慈心。因為你要把好處給他呀,所以你不忍心看見他的痛苦,你同樣地要把他的痛苦拿掉它,這個是說由於慈而引發悲。
反過來呢,由於悲,你看見他痛苦要拿掉,要他拿掉痛苦的話,所以同樣地,你看見他痛苦要給他快樂,所以這個悲也可以引發慈。所以悲跟慈之間,不一定哪一個在先。但是前面這個知母,然後呢念恩、報恩,這個一定是前面的這個因,引發這個與樂慈的這個果,這個次第是一定的,這個地方我們要清楚。當我們把因果之間的次第弄清楚了,那個時候才曉得我們修學的必然次第是如何。
(p160) 上面我們已經了解到說,由知母、念恩、報恩而引發那個慈跟悲,所以曉得說,這個

【故知母等三種所緣,即是與樂悲及拔苦悲二者根本,】
因此知母、念恩、報恩這三者,就成了慈與悲的根本,

噢,現在找到了!說[消文]所以由此我們曉得:知母、念恩以及報恩三樣東西,就是慈、悲的根本 [消]。你慈、悲一旦發起來了,其他所有要的都來了,[層次性] 1、因果次第 所以說:所餘因果它是此因之果。是此因,哪個因啊?就是知母這個,由於這個而引發的慈悲;慈悲為因,其他的一切都起來了。所以記得上面,經上面、論上面,以及宗大師所得出來的結論是什麼?菩薩只要一法在手當中,其他一切都來了。一法是什麼?大悲。以大悲為因,所有的其他東西都來了,所以所有的其餘的果,都是這個大悲為因,所以「其餘因果」。從哪裡來的呢?從這個地方的因感得的果,所以我們第一個要知母。

【故於此中當勤修學。】
對於這些內容,應當精勤地修學,才能順利地生起慈悲心。

所以既然一切的根本的原因在這裡的話,當然我們真正應該努力修學的在這裡。

B3 觀有情為親人竅訣之出處

p. 214
【又發心因,修諸有情皆為親者,是月稱論師及大德月蓮花戒論師等之所宣說。】
這個以知母、念恩、報恩為發菩提心因與修行把一切對象看成是可愛的親屬的傳承,大德祖師們如月稱論師在《四百論廣釋》、大德月在《弟子書》、蓮花戒論師在《修次中篇》等中所宣說的。

他不但前面那個傳承喔,還有其他的那些大有名的大德祖師們也這麼說。所以現在我們有了幾樣東西:第一個知母,第二個念恩─由於曉得母親,所以感念她的恩;由於感念她的恩,第三個是報她的恩;要報她的恩,所以要給她快樂;要給她快樂,當然不忍她 (p161) 的痛苦,第五。那麼就第五了以後,下面:

A2 增上意樂與菩提心是悲心之果之理
B1 設問 
B2 解答

B1 設問
<第二組>
【◎ 增上意樂及以發心,為果之理者。】
其次要說明的是,增上意樂和發菩提心,是大悲心的果。

這個七因果當中,次第就是前面五樣,再來增上意樂以及發菩提心。為什麼要這樣呢?下面說:

3. 為何修七因果教授之次第,會加入增上意樂?其行相為何?大師為何自設問答?
【由其如是漸修其心,悲心若起,便能引發為利有情,希得成佛即此便足,何故於此添增上心。】
如果依前面所說,知母、念恩、報恩、慈心來修的話,就能生起大悲心,只要大悲心生起,便能引發為利有情願成佛的菩提心,這樣應該就足夠了,為什麼中間還要再加一個增上意樂呢?

他又問一個問題。實際上這個地方就是一個辨別,我們處處地方現在了解了說,為什麼本論處處辨別?也就是說,本論真正好的地方,就是圓滿的傳承、圓滿的教授,必然應該指出的具足的重點在這個地方。說像你前面這樣地一步一步地修,如果你的這個悲心生起來了,悲心是什麼?要利益一切有情啊!那麼既然你要利益一切有情,你就要為利益一切有情成佛啦,為什麼這個地方還要加上個增上意樂呢?那麼增上意樂又是怎麼一回事情呢?他就說呀:

B2 解答
C1 雖具大悲但沒有荷負度生重擔的增上意樂 
C2 以比喻顯示增上意樂不同於聲緣悲心 
C3 故在此中間應生起增上意樂 
C4 發菩提心為增上意樂之果

C1 雖具大悲但沒有荷負度生重擔的增上意樂 

【欲令有情得樂離苦啊,慈悲無量聲聞獨覺亦皆有之。】
如果只是希望一切有情,能夠得樂(慈無量心)、離苦(悲無量心),聲聞、獨覺也有;

(p162) 欸!說這個增上意樂有它特別的意義的,你說我們欲與有情樂,然後拔有情苦,這個心情聲聞、緣覺也有的。很多南傳小乘的,不,南傳我們不去管他,現在我們不必說南傳。小乘行者,佛世的時候他都要修什麼?四無量心。四無量心是什麼?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捨無量。所以無量慈、無量悲,聲聞、緣覺也有的,但是這個不是增上意樂。什麼叫增上意樂啊?就是說要自己去做,給他快樂要自己去做,去掉痛苦要自己去。這個無量,四無量當中啊,只是一個無量的慈心跟悲心,只是一個心,而不是自己親自要去做,所以說:

【若自荷負一切有情與樂拔苦,則除大乘決定非有,故須發此心力強盛增上意樂。】
但若是說到願意荷負一切有情與樂、拔苦的重擔,就只有大乘才有,因此必須先發起強勝的增上意樂,才可能生起菩提心。

喏,這個地方點出來了!所以我們平常不了解這個大菩提心的真實內涵,往往把這個混淆不清的根本原因在這裡,現在看清楚。所以要親自去─喔,是的,我要與一切有情樂,我要拔一切有情苦!這個不是拔一個、兩個喔,要「一切」,沒有一個餘剩的。不但你有這個心,而且要親自去做,這個心情除了大乘以外,任何其他人都沒有的。所以真正的大乘行者一定要發這個心!而發這個心是什麼?一定要先有了大慈悲心,由慈無量、悲無量,從這個心上面進一步說,你雖然有這個無量的心,但是這個心不派用場吧?你親自 (p163) 要去做,那個叫作「增上意樂」。

C2 以比喻顯示增上意樂不同於聲緣悲心 

【是故僅念一切有情,云何得樂云何離苦,非為滿足,】
所以,單單憶念如何給予一切有情安樂、如何讓他們遠離痛苦,這還不夠,

下面兩個字看看!

【須自至誠,荷此重擔。】
必須以至誠心親自擔起這個重擔。

所以單單唸說:「哎呀,一切有情怎麼樣要得到快樂?哎呀,使得一切有情都快樂,以及使得一切有情都離苦……。」這個無量心,這個無量已經了不起喔!欸,但是這個不夠,還要進一步,要什麼?自己去荷擔。而自己荷擔的這個心哪─至誠!從內心深深地、一點不假,實實在在,沒有一點餘剩的,要這樣!

【故當分辨此等差別。】
因此,一般的慈悲無量心與增上意樂,這個地方差別要分的清清楚楚。

這個地方的差別要分得清清楚楚啊!所以處處地方注意喔!這本論的真正殊勝的地方,你們如果從這個地方認識了,然後你去看,我們往往說:「哎呀,看看這個跟這個書差不多啊!」是,如果你不細辨的話是差不多,如果你細辨的話,這個裡邊差得天差地遠!本論它每一個地方辨別這麼清楚。了解了辨別得清楚的話,你絕對不會「啊,這樣也 (p164) 好,那樣也好!」絕對不可能!你要這樣的果,一定要如此的因,差一點不行。很多地方,別的地方雖然指出來了,對不起,這個因果之間混淆不清;讓你懂一個概念、種一個善根好像一樣,要想如法修持的話,完全兩件事情。這個差別,在這個地方我們漸漸了解了,這個是它的根本問題,根本問題。
所以現在乃至於有的人說:「宗教嘛都是好的啦,勸人為善哪!」你不能說他這句話錯,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那我們都是差不多先生,都樣樣都是差不多,就這樣。差不多到最後的話,地獄、天堂也差不多;然後呢,地獄跟佛陀也差不多;土地也是菩薩,城隍也是菩薩,佛嘛也是菩薩,就這樣。這個現在我們這個地方,要分別得清楚明白。喏,下面就引經上面證明,前面這個道理說清楚了以後,馬上說:喏,這個是經上說得明明白白的喔!

<第三組>
【《海慧問經》云:「海慧,如有商主或有長者,唯有一子可悅可愛可惜可意,見無違逆,】
《海慧請問經》中說:海慧!譬如有一位商主或者長者,只有一個獨子,非常可愛、讓人憐惜,非常聽話。

這麼好法,你任何這個告訴他的話,他一定聽從你,又這麼好,

(p165) 【然此童子因其幼稚而作娛樂,墮不淨坑。】
但孩子幼稚,在玩耍時,掉進了糞坑。

年紀小啊,去隨便去玩,一下子掉到糞坑裡了。

【次其童子若母若親,見彼童子墮不淨坑,見已雖發號哭憂嘆,然終不能入不淨坑拔出其子。】
童子的母親和其他親屬,看到童子掉入糞坑,雖然叫啊,跳啊,但是沒有辦法跳下去救出來。

而其他的人,母親啊、其他的親人看見了,就跳啊、叫啊,但是沒辦法跳下去救出來。

【次童子父來至其所,彼見一子墮不淨坑,見已急急舉止慌措,欲出其子心甚愛顧,全無嘔吐,跳不淨坑取出其子。】
然後童子的父親走來,見孩子掉進糞坑中,他內心焦急、舉止慌亂。為了救出孩子,全然不顧骯髒、嘔吐,而縱身跳入糞坑,直接從糞便當中救出孩子。

說那個時候,他那個孩子的父親跑得來,看見這麼好的唯一的獨生子,掉了這個不淨坑當中,心裡面毫沒有其他的想法,只是慌慌張張地,一心只要救他的一個愛子啊,跳下去!一點不怕那個糞坑的髒,把他的獨生愛子救出來。那麼經上面是說明這個道理,舉這個比喻。這個比喻當中,我們不必為了這個比喻當中這個母啊、父啊、親啊,這種諍論,就特別說明這個心情是這樣的一個心情。這個心情就是前面說增上意樂,他不是說單單有這個心在那邊哭哭叫叫,要是跳下去把他救出來!

<第四組>
(p166) 【此說三界為不淨坑,】
經中的故事是比喻:不淨坑,比喻三界;

我們整個的三界就像那個糞坑,所以我們平常啊……了解這個三界之內,這佛菩薩看見了就是這樣。

【獨愛一子,謂諸有情,若母若親者謂聲聞獨覺,見諸有情墮生死中,憂慼嘆嗟然不能出,】
一心疼愛的獨子,比喻一切有情;母親與其他親屬,比喻聲聞獨覺;雖見童子掉入不淨坑而號哭憂歎,但終究不能救出童子,比喻聲聞獨覺見到有情墮在生死苦海中,雖然內心悲傷哀歎,卻無法救拔;

「獨愛一子」就是有情,「若母若親」就像聲聞、獨覺,雖然他見諸有情墮不淨坑,也是憂慼嘆嗟然不能出。

【商主長者謂諸菩薩,法譬合說。】
商主或長者,比喻諸菩薩。願荷負起拔苦的重擔,因此不顧一切地跳入三界,救出有情。

上面這個例子當中是說,母親或者親戚也看見這個孩子掉下去,在這地方叫呀、憂愁啊,但是不能跳下去。只有這個「長者」,長者就是表示有力大人,那個人看見了以後,就跳下去了。那麼在三界這個不淨坑當中,把我們救出來的,也不是那心力薄弱的那些人,而是一個絕有強力的這個,這個人是什麼呢?菩薩。前面這個比喻就說明這個道理。

C3 故在此中間應生起增上意樂 

【又說獨一愛子落不淨坑,如母之悲,聲聞獨覺亦皆共有。】
在三界之內淪落的眾生,要救我們出來的這種悲心聲聞緣覺也有的,所以單單這個是不夠的;

(p167) 所以特別這個地方說明,這個比喻當中說的,這個掉在糞坑裡的這個兒子,就是我們現在這個比喻當中所指的,在三界之內淪落的這個眾生。要救我們出來的這種悲心,聲聞、緣覺也有的,所以單單這個是不算。要怎麼辦呢?要從這個無量的慈悲心當中,

【當發荷負度眾生擔的增上意樂。】
所以,應當依悲憫心,把那個慈悲心加強,進一步發起荷負度化一切眾生重擔的增上意樂。

還要根據這一點,要發那個增上意樂。現在我們了解,這裡所謂增上意樂的話,就是把那個慈悲之心還要增加。增加到什麼程度呢?增加的內涵是什麼呢?就是說我親自把那些人,從這個糞坑裡邊救出來,解除他的痛苦,親自把一切的快樂給他,這個叫作增上意樂。這個七因果當中的最後一個因,第六個。

C4 發菩提心為增上意樂之果

p. 215
【如是若發度有情心,然我現時不能圓滿利一有情。又非止此,即使證得二羅漢位亦僅利益少數有情,利亦唯能引發解脫,不能立於一切種智,故當思惟無邊有情,誰能圓滿此諸有情現前究竟一切利義,則知唯佛方有此能,故能引發為利有情,欲得成佛。】
如果已經願意發起度有情的心,但是看看自己目前的能力,是連一位有情都度不了,這又該如何呢?就算已經證得聲聞、獨覺的果位,也只能幫助少數有情達到解脫,卻不能成佛,這也不能算是真實的利益眾生。那麼,在一切的法界當中,有誰能圓滿無邊有情,眼前和究竟的一切利益呢?詳細思惟的結果,只有佛才有這個能力,既然如此,我便發起「為利眾生願成佛」的菩提心。

好,最後這個結果就出來了。就因為我們發了說,要自己親自至誠跳下這個三界的不淨坑,把他一切痛苦解決,把一切快樂圓滿給他。雖然我發了這個心,但是我現在幫一個人的忙,都不行欸,連我自己都不行欸!所以你真正要想解脫,雖然你自己可以解脫─證羅漢。證了羅漢以後,或者是聲聞、或者緣覺,這兩樣東西,雖然還可以多多少少幫助 (p168) 別人,但是要想幫一切人解決問題,而且使得一切人達到一切種智的地位的話,這個不行,這個不行!
那麼誰能夠做到呢?誰能夠沒有一點無餘,所有無邊有情都救,而且達到的位次也高到最高圓滿,誰有這個力量呢?只有佛!聲聞跟緣覺他能夠解脫,連他自己都是解脫了一點點,這是質上面根本啊微乎其微;量方面,他也能夠幫一點人忙,但也就這麼一點點。所以不管若質、若量不夠啊!那麼要想真正解決的,不管是眼前以及究竟的一切真正的殊勝的利義,只有佛。所以說,啊!由於你這個增上意樂心,所以發現只有成佛─必然得到最後這個果,所以這個叫七因果,或者是六因一果。這個就是因果這個教授,這方面傳來的,這是第一個。這個次第為什麼要這樣地從因到果,了解了這個,然後照著這個次第正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