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19的文章

2019-02-13進度:易於獲得勝者密意者

008B 16:05 - 009A 23:00 < 第五組 > 【◎ 易於獲得勝者密意者。】 輕易地了解佛陀意旨: 是,前面所告訴我們一切教授,都是成佛的必要的條件,那麼第一步。第二步呢,了解了這個的話,不但是我們必須要的,而且你眼前就能夠指導我們,所以都派上用場。不過這個同樣的派上用場當中,你自己去摸,往往摸了半天,很辛苦。就算你摸到,也很辛苦,萬一摸不到,麻煩!現在有了這個善知識精要的教授的話,你很快、很容易得到,這第三段。看文: 對於一初修業的人,如何能快速且不艱難的通曉佛語之意旨? 【至言及論諸大教典,雖是第一最勝教授,然初發業未曾慣修補特伽羅,若不依止善 (p260) 士教授,直趣彼等難獲密意。】 雖然佛經與釋論,的確是最殊勝的教導,然而對於初學者而言,若不遵循善知識的經驗,即使直接閱讀這些教典也難以了解。 是的,佛所說的經以及諸大菩薩造的論,當然佛也有講的論,雖然是最殊勝的、最好的教授。但是對我們剛剛修學的「初發業」,就是初初修行的人來說,還沒有淨除罪障,還沒有積聚資糧,還沒有習慣走修行這條道路那些人—補特伽羅就是有情—如果不依靠一個真善知識的教授,自己的力量直接去找的話,它的真正的意趣,得不到。就算你能得到,下面說: 【設能獲得,亦必觀待長久時期,極大勤勞。】 就算天資聰穎,也需要遭遇很多挫折以及花費極漫長的時間才能領悟。 就算你能得到,也必須要經過很長的時候,吃了絕大的苦。我們往往是這樣,人家說,不相信,等到你自己吃了大苦回過頭來,「唉呀!就是這樣。早知如此何必當初!」但是,這個不冤枉哦!我們人就是這樣。就怕你跑到了那個時候,回過頭來還不反省,那就麻煩了。這是第一個。第二個呢,你頭上開始的時候一定要吃一些冤枉苦頭,多吃了幾次,欸,聰明人就不,下次曉得不必樣樣東西自己去闖。自己闖不透,很多東西就想辦法找善知識,那個時候你下面就省很多氣力。說,反過來,他能夠依止。 【若能依止尊長教授,則易通達,以此教授,能速授與決定解了經論扼要,】 所以,若借助師長的經驗,就能夠輕易地了解經中深意。這個教授能讓學習者輕易了解經論的重點以及涵義, (p261) 因為這個地方這個教授,能夠以最快速、正確的方法告訴你:哦,經、論上面的精要何在! 【其中道理於各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