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2日 星期三

覓幽蘭

真如 詞曲

靜靜的你 開放在幽谷    空中飄逸著清香
乘著涼風 乘著白雲       不知不覺地流布人間
芬芳的你 搖曳在風中   在綠茵的草原綻放
明月流光 青山陪伴       在謐靜的夜裡微笑
在滿天的星光中尋覓    在徹夜的夢境中呼喚
穿過山林的幽徑            度過冰清的小溪
尋覓你 曠谷的幽蘭       
在滿天的芬芳中尋覓     在徹夜的夢境中呼喚    
穿過山林的幽徑             度過冰清的小溪
尋覓你 曠谷的幽蘭
尋覓你 曠谷的幽蘭

2017-03-02進度:P40L11-P41L07 第六攝彼等義

2017-03-02進度:P40L11-P41L07 第六攝彼等義
智慧小語:下者雖與上伴共住,僅成中等,上者若與下者共住,不待劬勞,而成下趣。
重要概念:請為知識若不善依,於現世中,遭諸疾疫非人損惱,於未來世,常墮惡趣,經無量時受無量苦。

第六攝彼等義者。「令發定解故稍開宣說」,其第六項是攝彼等義。就是把親近善知識的部分,作一個總結。

世徧讚說尊長瑜伽教授者,應知即是如前所說。為什麼世間都強調讚歎、重視親近善知識的道理呢?我們應該知道,就像前面所說,已經清清楚楚地告訴我們了。
尊長:善知識
瑜伽:相應、合ㄧ的方法。「做對」,道理懂了以後,還要做。做了以後,做得對不對?對了以後,是不是跟善知識所說的相應?

若一二次,修所緣境,全無所至。
假定我們修了一趟、兩趟,心裡不是緣著法,卻總是緣著外境時,那一點用也沒有!
所緣境:就是我們修行時所緣的對象,譬如我們唸阿彌陀佛,心理緣的就應該是阿彌陀佛,但現在我們最常緣的卻是──貪、瞋、癡相!譬如:好吃東西擺在那裡,眼睛就瞪得大大的,心眼啊比這個眼睛瞪得更大。或是,有一個冤家對頭在眼前的時候,儘管你的面孔上還帶著三分的笑,你這個眼睛也瞪得這麼地大,那時候你心裡就緣著這個東西。

若是至心欲行法者,須恆親近,無錯引導,最勝知識。
若我們是真正想要走修行這條路路,那麼就必須恆常不斷地去親近最殊勝的善知識。這個最殊勝的善知識一定能夠引導你,沒有一點錯誤的引導我們得到最舒勝的智慧。

爾時亦如伽喀巴云:「依尊重時,恐有所失。」
這個時候就像袓師伽喀巴說的:「依止善知識的時候,心裡只有一個念頭:戰戰兢兢,唯恐錯誤。」

電話:
有一天我在房間裡面,聽見那個電話響了,我就拿起電話來,一看那個電話不是我,找別人的,馬上有一位同學:「啊,找哪一個?」他本來在那兒自己用功,聽見了以後……。啊!我覺得真是我的善知識。儘管我,實在是談不到什麼,可是在那個地方,也只是像那個什麼錄音帶一樣,把那個我老師告訴我的,告訴你們一遍,但是他心目當中就很認真地這樣。啊,我覺得這是我的善知識!是說明什麼?說明真正的依善知識的相,就是他處處地方一心一意地。我看見古來很多那種大德們,他的的確確,就像是所謂的孝子心一樣,他一天到晚想,這個善知識怎麼樣,他怎麼樣去承事他,就怕一點點的、小小的錯誤的地方失着。 
善人是我師

供齋:
有一個人離開這裡,那個離開這裡的我沒留他。他一來的時候,我對他印象很好,覺得這樣……總是不管任何人,現在只要他肯跑到佛門當中,我總是無比地讚歎。他來了第二天早晨,正好有居士們來給我什麼開心果,好像,然後呢我放在我房裡,第二天早晨我就拿出去,我就跟他說:「某人啊,你去供供佛,就這樣,等一下拿到齋堂。」他拿了這個東西,放在那裡一放,也就不管它了,那我也沒有說他,又過了個半天,這樣。後來總算看見供在那裡,我就跟他說:「那麼供好了,你收上去。」他說下午供的,要擺到明天。結果交到他手上開始,到等到齋堂上面,三天以後。我一看啊非常可惜,非常可惜!我在那個時候心裡想:唉,我不曉得用什麼方式能夠幫他忙,但是我一定要努力去幫他忙。
惡人是我資
兩個都是我善知識,我可不要學這個,應該學那個。 

謂若不知依止軌理而依止者,不生利益反致虧損。
如果不了解依止善知識軌理,不知道應該怎麼依止以及為什麼要這樣依止就去依止的話,那不會有利益,只會產生過失。

故此依止知識法類,較餘一切極為重要。
所以依止善知識的軌理是最重要的,比其他的法還重要。

見是究竟欲樂根本,故特引諸無垢經論,並以易解,能動心意,符合經義,諸善士語,而為莊嚴,將粗次第,略為建設。廣如餘處,應當了知。因為依止善知識是修學佛法得到究竟欲樂(成佛)的根本,所以特別引用了種種的無垢經論來說明,又因為經論比較深,所以宗大師用了最容易使人了解方式加以解釋,策動我們的心,以完全符合經論的善士所說的道理來改變我們的惡習,把大略的次第先在這裡建立起來,詳細的內涵應從其餘教典中了知。

我等煩惱,極其粗重,多不了知依師道理,知亦不行,諸聞法者,反起無量依師之罪,即於此罪亦難發生悔防等心,我們雖然已經學佛修行,但是煩惱、習氣依然深重,原因就在於不了解依止善知識的道理,或者知道要親近卻又不善依止,才會在聽聞學習的時候,不但沒有生起依師的功德,反而造下無量不善依師的罪業,而且對於已經造下的重罪,既沒有發起懺悔的心,也不生出防護不造的心。

故應了知如前所說,勝利過患,數數思惟,
因此,我們學人應當首先了知前面所說,關於如何親近善知識?如果能夠依止善知識有什麼殊勝的利益?若是不善依止有有什麼過患?對於這些內容,就是聽完了以後,馬上去思惟、觀察、深入,那個才是真正產生功效的。

佛法上的道理是明明知道了,但是呢就偏偏做不到。為什麼?對治它的方法呢就是「數數思惟」。第一個,不懂,固然一點辦法都沒有;懂了以後做不到的原因,就是你沒有如法地修持。

於昔多生,未能如法依止諸罪,應由至心而悔,多發防護之心,自應勵備法器諸法,數思圓滿德相知識,積集資糧,廣發大願,為如是師,乃至未證菩提以來攝受之因。
如果過去多生當中,曾經造下不善依止的罪業,應當生起至誠懺悔的心,並發起防護不再造的心,盡力讓自己成為具器(法器)的弟子,同時多多思惟善知識的圓滿德相,精勤地積集資糧,發廣大願,希望生生世世,直到證得菩提為止,都能為善知識所攝受。

四弘誓願:
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若如是者,不久,當如志力希有常啼佛子,及求知識不知厭足善財童子。如果能夠這樣來做的話,相信不久,就能像願力非常希有的常啼菩薩,和求善知識永不厭足的善財童子了。

常啼菩薩求般若佛法的故事(文/煮雲法師)
般若會上佛無問自説
佛陀在般若會上,對解空第一的須菩提尊者,講了一個“常啼菩薩求法的故事”。
佛陀説:“你們欲求股若法門,應當學習薩陀波岑(華譯常啼)菩薩勇敢的求法精神!”
須菩提代表與會太眾,向佛陀合掌啟請:“常啼菩薩是如何求法呢?”

常啼發願求法,化佛指示向東
佛陀對須菩提説:“常啼菩薩為求般若波羅蜜多,不惜犧牲生命;可是他不知道到那裏去求?由於他誠心所感,忽然空中有聲音説:‘咄!善男子!你要修學般若法門嗎?從此向東方走去便可滿你所願。不過,你要注意啊!當你在路上走的時候,要不辭疲倦,莫念睡眠,莫思飲食,莫想晝夜,莫恐寒熱;於內外法,心莫散亂,不得左右顧視,前觀後望;不破威儀,不壞身相,不動色受想行識,遠離一切名聞利養......'
常啼菩薩驚喜交集的向空中感動的説: ‘弟子當依教奉行,為一切眾生普作舟航,求諸佛法。

化佛指示,往妙香國去
常啼菩薩依照化佛所教,向東走去。走了許久,他忽然停下來不走了;因為他想起向東走到什麼地方?好遠的路?以及向什麼人求法呢?
常啼菩薩想到這裏,茫茫然的不禁仰天啼泣起來,一直哭泣了7天7夜(常啼名號之由來)。忽然有一尊化佛現身到他面前,用讚許和勉勵的口吻對他説:
‘善男子!過去諸佛如來行菩薩道時,精誠求法的精神,也是和你一樣的。來!我指引你求法之路;從此向東有一國名妙香,其國沒有國王,人民的精神領導者,就是善説般若的法湧菩薩。經常有無量諸天大眾前去聞法。大眾聞法以後,於無上道永不退轉。善男子,你求法若渴思飲,趕快向東方妙香城去吧!’
常啼菩薩聆聽化佛指示,踴躍歡喜,當下忽然入了無量殊勝三昧,定中看見十方無量數諸佛如來,正為諸菩薩大眾宣説般若。常啼菩薩心生歡喜得未曾有。良久,方從三摩定中起來。於是,他馬上前往妙香城去謁見法湧菩薩。

發心賣身,魔王阻撓
常啼菩薩在路上急急忙忙的走着,忽然他又想到:兩手空空,身無一文錢財,拿什麼東西去供養法湧菩薩呢?他一邊走一邊想!最後決定賣身求值,得錢買物供養法湧菩薩。常啼菩薩走進一個大城市,身上插上賣身的標幟,街上行人稠密,他高聲喊道: ‘我要賣身,誰要買人?’‘我要賣身……’
常啼菩薩一邊走一邊叫喊,可是叫了許久,不但沒有人向他詢問,甚至連看他一眼的人也沒有。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當常啼菩薩發心要賣身供養法湧菩薩時,魔宮震動,魔王欲破壞常啼菩薩的賣身計劃,用魔術魔力,隱蔽常啼菩薩的聲音,因而,使人聽不到常啼菩薩叫‘我要賣身!’的聲音。

天帝試之,常啼刺血出髓
常啼菩薩由於賣身不售,沒精打采的站立街旁,涕淚悲泣的自責自怨道?‘我有什麼罪障?為了供養法湧菩薩,發願賣身,竟無一人來買!’説着,又淚如泉湧的哭起來了。常啼菩薩的哭聲,感動了三十三天的天主——帝釋。
帝釋欲試其求法是否真誠,便化身為婆羅門,來到常啼的面前問道?‘你這位青年,為何站在這裏哭泣?’
常啼告以賣身的原因及經過。婆羅門聽了以後説:‘我正欲祀天,須用人血、人髓、人心為供品,你能賣給我嗎?’
常啼聞聽,歡喜有了買主,即出利刃刺進自己左臂,又破骨出髓。血、髓都給婆羅門,又要剖腹取心時,忽然一位高貴的少女,阻止了他剖腹的行動。問他為何刺血出髓還要取心?他説因無錢供養法湧菩薩之故。

長者女發心,求法寶車成行
善根深厚的長者女聽了以後,歡喜合掌的説?‘大士苦行,惹為稀有,勿復自害。我家富有,所需供具——珍財、花香、瓔珞、車乘、衣服……盡當相與。’
這時,天帝釋恢復了原形,把常啼菩薩的身體也復原如故,並讚歎其求法之誠,願與協助,成就功德。帝釋説完,便隱身而去。
長者女歸告父母,他們原都是佛的家庭,所以便置辦供具,率領了500侍從,把家中所有珍寶,都裝載車上,恭請常啼菩薩坐在前面車上,浩浩蕩蕩的一齊向妙香城而去。

妙香城巍峨,般若台莊嚴
這一批500多人組成的求法團,在路上行行復行行,最後終於走到了目的地——妙香城。妙香城高廣莊嚴,七寶所成,周匝垣牆,樓觀欄楯,寶塹行樹,非常壯觀。他們進了妙香城,所見市景如畫;美妙鮮潔,人物織盛,安穩豐樂。
漸漸地,他們已遙遙望見法湧菩薩,正在七寶台師子座上,為無量百千大眾宣説妙法。常啼菩薩從車上下來,長者女等也隨着下車,各以上妙眾寶,捧持供具,向法湧菩薩的説法台走去。
前進見路旁有一座七寶大般若台,周圍垂真珠羅網,懸以寶鐸,風吹鈴響,其音微妙。寶台四角,懸四寶球,光耀四射,晝夜明亮。台上有一寶座,座上放置經函,盛着般若波羅蜜經。大眾見此莊嚴寶台,無不合掌恭敬讚歎不已。這時,帝釋天主也率領着無量天人,奏着美妙天樂而來,從空中向寶台上,散放天香妙花。常啼菩薩與長者女等,把所帶來的珍寶分成兩份;一份供養般若波羅蜜多,另一份持往供養法湧菩薩。

供養法湧,妙法雨天花
常啼菩薩與長者女等,一齊來到法湧菩薩的座前,各各獻上花香、寶幢、幡蓋、衣服、瓔珞、珍珠等供養。法湧菩薩運神通力,使諸供物,於虛空中,合成一座妙花台,上覆香蓋寶帳等,煞是壯觀。常啼菩薩與長者女等見了,歡喜踴躍,大家異口同聲的讚揚法湧菩薩説:‘今我大師,甚為稀有,為菩薩時,尚能如此,況得無上正等菩提?’
‘吾等願當來世,應正等覺,於大眾中,坐師子座,宣説般若,得勝神通,利益安樂,無量有情。’
常啼菩薩復曲躬合掌,啟請法湧菩薩道:
‘我先前所見十方諸佛,是從何而來?今往何所?令我了知,生生世世常見諸佛。’法湧菩薩説?‘善男子!一切如來所有法身,無所從來,亦無所去,諸法實性,亦非動靜,幻化所見;譬如有人於大熱天裏,遊於曠野山間,口渴思飲,忽見陽焰流動,以為是水,及至尋去,了不可得。一切眾生,愚痴無知,為熱所逼,從無所有中,妄生水想。’
法湧菩薩正説法時,忽然大地六種震動,一切魔王宮殿皆失威光:空中雨下種種花香,帝釋及四大天王,散下種種供養。會中有8000眾生,證得無生法忍,無數眾生,發無上正覺道心,得法眼淨。

願以身命供侍,法湧入定七年
常啼菩薩向法湧菩薩頂禮合掌恭敬的説:‘大師!從今天起,願以身命,奉屬大師,以充給使。’説了以後,就合掌站立一邊。長者女及諸眷屬,也合掌恭敬的對常啼菩薩説?‘我等從今,亦以身命奉屬供侍,以此善根,願當來世,恆常隨侍大士,親近諸佛。’這時,諸天同聲讚歎?‘善哉!善哉!諸菩薩法是應施捨一切所有,若能如此,毫不吝惜,恭敬供養,決定能聞,甚深般若,能證無上正等菩提。’
法湧菩薩説法已久,下了師子座,走進宮中休息去了。常啼菩薩為了求法,聞法是不能隨着休息的,便不坐不卧的等候着法湧菩薩出來説法;但法湧菩薩進去後,便進人了禪定,這一定不是三天五天,整整有七年之久。
常啼菩薩在這七年中,不坐不卧,不思晝夜,不念睡眠,不思飲食,不怖寒熱。唯行唯立,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盼望法湧菩薩從定而起,宣説般若妙法。

惡魔破環阻擾,常啼刺血灑地
經過了七年的等待,一天,忽聞空中有聲音説:‘咄!善男子!再過七天,法湧菩薩當從定起,與汝等宣説妙法。’
常啼菩薩與長者女等五百謄屬,聞聽消息後,高興得熱淚狂流。他們馬上為法湧菩薩敷設法座,灑掃壇場,各人脱下身上清淨妙衣,敷於説法寶座上。又去找水來灑掃淨地時,奇怪得很,竟連一滴水也找不着了,500個水池皆空空如也,這真是出乎意外的奇事。
常啼菩薩念言:‘我應刺身出血灑地,勿令塵起。’
於是,便用利刃周身遍刺,出血灑地,長者女等也隨着常啼菩薩各各刺血灑地。他們這一偉大的舉動,又粉碎惡魔阻擾他們為法的詭計。天帝釋也趕來擁護他們,以神通力,變常啼菩薩等所流出來的血為旃檀香水,使所灑之地,繞座四溢奇香。天主帝釋走來向轉啼菩薩恭敬讚揚的説:‘大士!精勤勇猛,不可思議,愛重求法,淨修梵行,定得菩提!’

宣説般若,獲證三昧
法湧菩薩從三昧定中安祥而起,有無量百千眷屬圍繞着從內宮出來,升上七寶師子座。常啼菩薩率領眷屬們,持着香花等供養禮拜以後,退坐一面。
法湧菩薩開始宣説般若菠羅蜜多:
  一切法平等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平等。
  一切法無念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無念。
  一切法無生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無生。
  一切法無滅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無滅。
常啼菩薩在聞法以後,不離本座,即證到諸法不可思議三昧,當時就親自看到三千大千世界。此後隨所生處可以恆見諸佛,及常生諸佛淨妙國土。
長者女等隨常啼菩薩聞法以後,得法眼淨,皆獲證道果。”

世尊説完了這一故事,感動了與會大眾,皆發起無上菩提心來,一心精勤的修學般若。 須菩提尊者與般若會上無量諸天、人非人等,聞法以後,皆大歡喜,合掌恭敬,作禮而去。

2017年2月15日 星期三

2017-02-22進度:P39L04-P40L10 第五不依過患

2017-02-22進度:P39L04-P40L10(21B02:20-22A15:14)
智慧小語:「悉不應遠諸善士,以調伏理修善行,由近彼故其德塵,雖不故染自然薰。」
重要概念:親近具德師長,悉能承辦現前及究竟一切利義。

不依過患有三:
於現世中,遭諸疾疫非人損惱。
於未來世,常墮惡趣,經無量時受無量苦。

令諸德漸次損減,一切罪惡漸次增長,能生一切非所愛樂

不依過患課後心得供養
善知識教我以正知見,我透過聞法+數數思惟比對自己的習性,不好的懺悔對治,好的繼續堅持修行。@惡知識示我以惡形相(表面看起來像是關心但會令人朝向貪瞋癡下墮者),透過向師長學的正知見及智慧,數數思惟明辨其過患,從中學習不要像他一樣。若不能勸戒他則遠離不受干擾,但仍發願有能力將來要救拔他。
<善人是我師,惡人是我資。>

<發願-我要當別人的善知識>

第五不依過患。
「令發定解故稍開宣說」,其第五項是不善依止善知識的過患。

請為知識若不善依,於現世中,遭諸疾疫非人損惱,於未來世,常墮惡趣,經無量時受無量苦。
若是不善依止善知識,在現世中,將遭受種種疾病、瘟疫、非人損害惱亂,在未來世,當墮惡趣,經無量劫的時間,受無量的大苦。

《金剛手灌頂續》云:「薄伽梵,若有毀謗阿闍黎者,彼等當感何等異熟。世尊告曰,金剛手,莫作是語,天人世間悉皆恐怖,秘密主然當略說,勇士應諦聽。我說無間等諸極苦地獄,即是彼生處,住彼無邊劫,是故一切種,終不應毀師。」
金剛手灌頂續中說:「佛呀!如果有人毀謗上師,他將會得到什麼樣的果報?佛回答他說:金剛手菩薩!你最好不要問,因為這個果報,就是連天、人、一切世間,聽了都會感到恐怖的。金剛手菩薩!如果你一定要問,我就簡略的說吧,有勇氣的人請仔細的聽了。無間等最苦的地獄,就是他將投生的地方,而且住地獄的時間,是無量劫的長。所以,在任何情況之下,都不應當毀謗上師,以免造下如此嚴重的業障。」

金剛手菩薩就是大勢至菩薩,他在密教裡是密部的主。

《五十頌》亦云:「毀謗阿闍黎,是大愚應遭,疾癘及諸病,魔疫諸毒死,王火及毒蛇,水羅叉盜賊,非人礙神等,殺墮有情獄。終不應惱亂,諸阿闍黎心,設由愚故為,地獄定燒煮。所說無間等,極可畏地獄,諸謗師範者,佛說住其中。」
五十頌也說:「最大的愚癡就是毀謗上師,因為毀謗上師,等於毀謗十方一切諸佛,所以罪業非常嚴重。毀謗上師的弟子,現世會遭到疾病,瘴癘和種種怪病,並且還會著魔、中毒或者遭天災人禍,以及毒蛇野獸,冤賊搶劫等災害。又會受妖魔、鬼魅、邪怪等侵擾,使他心亂不安因此而斷命,由於深重的罪業,死後一定墮金剛地獄。不論何時何地,永遠不能惱亂上師的心,如果有愚痴的弟子,讓上師身心不安的話,不但生前會得到前面所說的種種惡報,死後還會墮熱地獄受猛火的燒煮。還有各種如無間地獄等非常可怕的地獄,都是毀謗上師,讓上師身心不安的弟子將來會去的地方。」

師父公案:電風扇:
有一天早晨,我在這裡,正在還沒有開始,這個時間還沒到,大家已經到了大殿了,正在或者禮佛,或者站在這地方。那麼有一個同修在後面按了一下那個電扇,他也怕熱,吹。那時候我也不曉得什麼?倒不一定是看見了,回過頭去這麼看了一下,他馬上把那個電扇關掉了。那時候我心裡非常讚歎,為什麼?當天我沒有想這個事情,不過我前後曾經想過,我每次看見,一看見廣老出來,我心裡面總覺得,心裡想這個他是我們的精神的真正重要的背後的支持。依我現在的了解的話,一切在這個地方,只要他在這個場合之下,我們總是以他為主。你看他這個病得這麼嚴重的人,跑到那個地方去,弱不禁風,你能吹那個風嗎?前幾次都這樣,不過我覺得大家都非常好,還是儘量避開他,雖然避開他,那個風吹過來還是滿大。我想講了幾次沒講,結果那天早晨,一看見,我心裡真感動。

所以平常的時候我們不大注意,而尤其是那個開關那個同修啊,我最近那段時候的的確確在座有好幾位,就是說很明確地,聽見了以後,馬上真的就身體力行,我們現在真正重要的,就是這種地方。所以呀,慢慢地我們只要去改善,自然這種情況都會產生很好的效應,這就是我們共同研究了這個經論的真正好處。

善巧成就寂靜論師,所造札那釋難論中,亦引經云:「設唯聞一頌,若不執為尊,百世生犬中,後生賤族姓。」
善巧成就寂靜論師,所造的札那釋難論中,也引經說:「如果我們從善知識那裡,聽聞一個偈頌,雖然只是四句這麼少的開示,若是不能生起恭敬心而視為上師的話,果報就是一百世都生為狗類,百世的狗類以後,再生於下賤的族姓當中。」因為輕視上師,就等於輕視佛,所以有這樣嚴重的果報。

又諸功德,未生不生,已生退失,
如果不善依止上師的話,過去未曾因依師而出生的功德,現在很難生起,曾經如法依師的功德,也很容易退失。

如《現在諸佛現證三摩地經》云:「若彼於師住嫌恨心,或堅惡心,或恚惱心,能得功德,無有是處。若不能作大師想者亦復如是。
如現在諸佛現證三摩地經中所說:「如果對自己所依止的上師,心懷嫌恨、堅惡、或恚惱,是不可能生出任何功德來的。若是不能把上師當作佛來想,也是同樣的道理。

若於三乘補特伽羅,說法苾芻,不起恭敬,及尊長想,或大師想者,此等能得未得之法,或已得者,令不退失,無有是處。由不恭敬,沉沒法故。」
倘若對於聲聞、緣覺、菩薩這三乘的說法比丘,心不恭敬,以及沒有把他當作善知識,或者佛來想,也同樣是未出生的功德很難生起,已生起的功德容易退失。這都是由於不恭敬法師的緣故,所以使一切善法、功德退失。」

《阿含》裡面就有這段公案,
佛陀他不大舒服躺在那裡,那麼弟子們講法,阿難他們就正要討論,談到精進,佛陀馬上就坐起來:「啊,阿難哪!你剛才談精進啊?」「是啊!」啊,他無比地歡喜、無比地讚歎、無比地恭敬!為什麼?佛陀之所以成佛原因就這樣。他生病了,他一聽見這個,馬上至誠恭敬的,躺在那裡馬上坐起來。  
桑樸瓦跑到任何地方,聽見了兩個人講經,他跑得去聽,聽完了又說「我得二益」。
1.聞法:轉法輪   
2.可以隨喜說法的法師。

設若親近不善知識及罪惡友,亦令諸德漸次損減,一切罪惡漸次增長,能生一切非所愛樂,故一切種悉當遠離。
假設親近的是不善知識,以及罪惡友的話,也會讓我們功德漸漸的損減,罪惡逐漸的增長,而生出多種不可愛的果來,所以對於一切能使我們感得苦果的因,都應當遠離。

你不親近善知識,你必定親近惡知識,這個裡邊並沒有中立可言,不進則退、不進則退。
本來你是準備打起精神來向上衝的,他告訴你:「某人,你身體不好啊,好好地休息休息、營養營養。」你就:對啊!早晨起來多睡一會兒。然後呢這個地方該要衝的地方,那個衝勁,他就不知不覺就把它拿掉了。

《念住經》云:「為貪瞋癡一切根本者,謂罪惡友,此如毒樹。」
念住經中說:「能引發我們貪瞋癡這三毒的根本,就是罪惡友,好像毒樹一樣,從樹根到樹葉都是毒的,即使是一陣風吹過來,連風也是毒的,所以只要你接近他,就會受到毒的影響,因此只要我們親近罪惡友,功德就很難生起。」

《涅槃經》云:「如諸菩薩怖畏惡友,非醉象等,此唯壞身,前者俱壞善及淨心。」又說彼二,一唯壞肉身,一兼壞法身。一者不能擲諸惡趣,一定能擲。
涅槃經中說:「菩薩怖畏的是惡友,而不害怕醉象等。象的力量很大,當象喝醉的時候是沒辦法控制的,很可能一不小心就把你踩死或者是撞死,是隨時有性命的危險。可是惡友比醉象還要恐怖,為什麼呢?因為醉象只是取我們的性命而已,而罪惡友不只是取我們的性命,還要讓我們一切的善根失壞,使我們原來清淨的心也遭到污染。」所以涅槃經中又說:醉象只是斷我們肉體的生命而已,死後並不會墮惡趣;罪惡友卻不但壞我們肉體的生命,還兼壞我們的法身慧命,而且死後一定會墮地獄。

《諦者品》亦云:「若為惡友蛇執心,棄善知識療毒藥,此等雖聞正法寶,嗚呼放逸墮險處。」
諦者品中也說:「如果我們親近罪惡友的話,就會受到他種種的誘惑,因此貪著這一生微少的利益,繼續執取貪瞋痴三毒,而棄捨可以療我們三毒的善知識,如此即使能夠聽聞正法,死後還是會墮三惡道,這就是因為我們棄捨善知識而親近罪惡友的緣故。」

《親友集》云:「無信而慳悋,妄語及離間,智者不應親,勿共惡人住。若自不作惡,近諸作惡者,亦疑為作惡,惡名亦增長。人近非應親,由彼過成過,如毒箭置囊,亦染無毒者。
親友集中說:「什麼是惡知識呢?對三寶和一切佛法沒有信心,生性慳貪吝嗇,不願意布施,說的都是妄語和挑撥離間的話,像這樣的罪惡友,凡是有分辨是非善惡的人,都不應該去接近他,而且儘量不要跟他住在一起,因為會受到他惡業的影響。若是常常和他親近,或者是住在一起的話,自己雖然沒有作惡,別人也會懷疑你跟他一樣的作惡,惡名就會因此增長。所以我們不應該常常親近罪惡友,否則他的過失,都將成為我們的過失,就像把毒箭放在箭囊中,箭囊也跟著染上了毒。」

惡知識者,謂若近誰能令性罪遮罪惡行,諸先有者不能損減,諸先非有令新增長。
所以,誰要是親近了這樣一位惡知識,就能讓誰種種的惡行,原先有的不能損減,原來沒有的重新增長(種種的惡行,包括性罪和遮罪。性罪,是自性本來有罪。如殺盜婬等,這些行為本來就是錯誤的,不但佛教中有犯,國家的法律也同樣有犯。遮罪,是特別指佛教中的戒律,指明那些是應該遮止,不能夠違犯的)。


善知識敦巴云:「下者雖與上伴共住,僅成中等,上者若與下者共住,不待劬勞,而成下趣。」
善知識敦巴說:「儘量不要和惡知識住在一起,因為若是下等的和上等的人共住,只能成為中等;若是上等和下等的人共住,不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和力氣,很快的就成為下等了。」

2017-02-15進度:P37L09-39L03 第四親近勝利者

2017-02-15進度:P37L09-39L03
智慧小語:應勵力行,作師所喜,不喜應盡遮。
重要概念:作所喜者,謂有三門,供獻財物,身語承事,如教修行。

第四親近勝利者。
「令發定解故稍開宣說」,其第四項是依止善知識的殊勝利益。

近諸佛位,諸佛歡喜,終不缺離大善知識,不墮惡趣,惡業煩惱悉不能勝,終不違越菩薩所行,於菩薩行具正念故,功德資糧漸漸增長,悉能承辦現前究竟一切利義,親近依止善知識,究竟有那些殊勝的利益呢?
第一是能得佛位:只要依止善知識的教導修行,一定能究竟成佛。
第二是諸佛歡喜:如果能正確的親近善知識,又能如理的依教奉行,諸佛見了也心生歡喜。
第三是終不缺離大知識:生生世世都能不缺少、不遠離善知識。這一世能遇到善知識,也是由於前生依止善知識所得的果報。
第四是不墮惡趣:依善知識的教導斷惡修善,所以能不墮惡趣。
第五是惡業煩惱悉不能勝:由供養、承事善知識的功德,使惡業煩惱所引生的果報不易成熟。
第六是終不違越菩薩所行:能善護菩薩的戒律,行一切的菩薩行。由於行菩薩道時,都能和菩提心相應,因此功德資糧漸漸增長。
第七是悉能成辦現前究竟一切利義:眼前這一世,和究竟成佛時的一切安樂,都能如願成辦。

承事師故,意樂加行悉獲善業,作自他利資糧圓滿。
以上這些就是親近依止善知識後,如法行供養、承事所能得到的利益。也是由於承事善知識的緣故,使我們的身口意,因為親近時的意樂和加行而獲得善業,不但自利而且利他,使菩提資糧能迅速地圓滿。

如是亦如《華嚴經》云:「善男子,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正所攝受,不墮惡趣。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所思念者,則不違越菩薩學處。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所守護者,勝出世間。若諸菩薩,承事供養善知識者,於一切行不忘而行。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所攝持者,諸業煩惱難以取勝。」同樣的道理,也如華嚴經中 所說:「善男子!如果發心的菩薩,為善知識所攝受,就能不墮惡趣。如果發心的菩薩,為善知識所思念,就能不違背菩薩道。如果發心的菩薩,為善知識所守護, 便是勝過一切世間的守護。如果發心的菩薩,承事供養善知識,就能不忘行一切菩薩行。如果發心的菩薩,為善知識所攝持,惡業煩惱就難以取勝。」

真正你有要跟你說的時候,你聽不進;然後稍微認真一點的話,你生煩惱,然後背後嘀嘀咕咕。」他下次:「好、好、好!你好、你好!」那註定你就完了!
不是善知識不思念我們,看看我們自己,具不具跟善知識修學的條件呀! 

[千金市骨]
  戰國時,燕國曾一度被齊國打敗。燕昭王繼位後,決心收拾殘局,招賢納士,以便重振國威,向齊國報仇。為此,昭王向一個叫郭隗的人求教說:「現在燕國處境困難,我想廣招人才,幫我治理國家,你看怎樣才能找到有才能的人呢?」郭隗沒有直接回答昭王提出的問題,而是給他講了一個故事。郭隗說:  從前,有一個國君想得到一匹千里馬,於是貼出告示,說願出一千兩黃金來購買。3年過去了,千里馬仍沒買到,國君悶悶不樂。這時,有個侍臣向國君請求出去尋求千里馬。  侍臣找了3個月,終於找到了線索,可到地方一看,馬已經死了。侍臣拿出了500兩黃金買回了那匹千里馬的頭骨。誰知國君見花了這麼多錢買回來一堆馬骨頭,非常生氣,把這個侍臣訓斥一頓。國君說:「我要的是活馬,你買了這堆馬骨頭有什麼用?」侍臣回答說:「大王要買千里馬,可3年都沒買到。其實並非世上沒有這種馬,而是人們不相信你真會捨得出1000兩重金來買。現在我拿500兩黃金給你買了千里馬的骨頭,消息傳出去,很快就有人把千里馬給你牽來。」國君一聽侍臣說得有道理,就沒有再怪罪他。果然,不到一年時間,就有好幾匹千里馬送到了國君手中。  郭隗講完這個故事後,對燕昭王說:「大王真想招納賢士,就先從我開始吧。大家看到像我這樣的人都能重用,那些比我更有才能的人還會猶豫嗎?這樣不愁遠隔千里,人才會主動找上門來。」  燕昭王認為郭隗說得有道理,便首先重用了他。消息傳開,果然不少有勇有謀的人物紛紛來到燕國的都城。燕昭王依靠這些人,經過28年的努力,終於治理好了國家,並聯合秦、楚等國一起打敗了齊國,收復了失地,洗刷了過去失敗的恥辱。  根據這個故事,後人引伸出「千金買骨」這句成語,比喻求賢才的渴望。 

又云:「善男子,若諸菩薩,隨善知識所有教誡,諸佛世尊心正歡喜。若諸菩薩,於善知識所有言教,安住無違,近一切智。於善知識,言教無疑,則能近於諸善知識。作意不捨善知識者,一切利義,悉能成辦。」
又說:「善男子!若是發心的菩薩,能隨善知識 所有的教誡而行,就能得諸佛真正的歡喜。若是發心的菩薩,對於善知識所有的言教都不違背,便能接近佛的智慧。對於善知識所有的言教都深信不疑,就能如法的 親近依止善知識。如果能盡一切心恭敬、供養、承事善知識,始終不棄捨、遠離善知識,則眼前、究竟的一切利益,都能成辦。」

佛菩薩歡喜的,不是歡喜我們炒幾個菜;而佛菩薩歡喜的,歡喜我們至誠恭敬地去供養他的「心」!

《不可思議秘密經》中亦云:「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應極恭敬,依止親近承事尊重。若如是者,聞善法故成善意樂,及由彼故成善加行,由是因緣,造作善業,轉趣善行。不可思議秘密經中也說:「善男子!或善女人!應該極力地恭敬、依止、親近、承事善知識。若是能夠如此,便會因為聽聞善法而得善念,由於善念,身口的加行也善,於是身口意三業,造的都是善業,行的都是善行,

「善」字—具有種性的修學佛法的補特伽羅(通常泛指「有情」、「眾生」)這個人,那麼具要什麼條件呢?一定是前面斷器三過、具六種想,乃至於要具弟子相,具弟子的四個相,這個才成「善男子、善女人」。
斷器三過:1. 器倒覆(覆器)、2. 不淨潔(污器)、3. 底穿漏(漏器)
依六種想:
(一)於自安住如病想者(對自己作病患想-貪嗔癡)
(二)於說法師住如醫想者
(三)於所教誡起藥品想者
(四)於殷重修起療病想者
(五)對如來作善士想
(六)對正法理作久住想
弟子的四個相:
1. 大希求心:你求法之心,要非常猛利的廣大的希求,不是小希求,是成佛之道,而非只求到人天二乘而已..你有多少希求,就有多少好處.
2. 正住:聽聞正法時要專心一意,所謂”諦聽!諦聽!善思念茲~” 當聽聞正法,思念聞法勝利時,要先發勇悍心,斷器三過(覆器,污器,漏器)依六種想等而正聽聞.
3. 恭敬法與法師:這是禮敬三寶,佛法難聞,要靠僧寶讓正法長久住世,常轉法輪,所以我們必須要恭敬法與法師
4  具慧:對境時要有能力去辨別是非善惡,才不致於謗及三寶.具慧可以提升自己修行的質和量.快速無障礙的走上菩提道達到究竟成佛. 
應該絕端地恭敬這個善知識,以這樣的心情去依止他、去承事他。
要得到善知識的引導,還非要自己具足弟子的條件。
因為我們的意樂都是在三毒當中,所以我們自然而然那個行為都也是染污的惡加行。 

能令善友,愛樂歡喜。由是不作惡業,作純善故,能令自他不起憂惱。由能隨順護自他故,能滿無上菩提之道,故能利益趣向惡道諸有情類。是故菩薩應依尊重,圓滿一切功德資糧。」
就能使善友愛樂歡喜。由於不再造作惡業,所以能令自他不起憂惱。如此行自利和利他,便能成就佛道,而利益還會造惡業將墮惡道的眾生。所以,發心的菩薩,應該依止善知識,以圓滿一切的功德資糧。」

你如法地去這樣行持的話,壞的境界固然不能引動你,不但不能引動你,而且壞的境界碰到你身上,都轉化成功好的境界。

復次由其承事知識,應於惡趣所受諸業,於現法中身心之上,少起病惱,或於夢中而領受者,亦能引彼令盡無餘。又能映蔽供事無量諸佛善根,有如是等最大勝利。
其次,由於恭敬、供養、承事善知識的功德, 將來應該墮惡趣後所受的大苦,能在這一世,僅僅感到身心稍微不適,少起病惱,或是在夢中稍受微苦,就把三惡道應受的惡業,消滅清淨。而這個功德善根,遠遠的超過供養承事無量諸佛的善根。所以依止善知識,有淨除業障、積聚資糧如此大的殊勝利益。

等到你債還清楚了,那個時候純粹是集聚資糧,好像在上面正的方向是增加了。
你如法地去修持,那個時候你才真正地感到三惡道的可怕,那個時候就認真修行。因為你能認真修行,所以把那些墮三惡道的因去掉了。
映蔽:比如說我們日光燈,當太陽出來的時候,那個日光燈的光都被那個太陽映蔽掉了。

《地藏經》云:「彼攝受者,應經無量俱胝劫中,流轉惡趣所有諸業,然於現法因疾疫等,或飢饉等,損惱身心而能消除,下至呵責,或唯夢中亦能清淨。雖於俱胝佛所,種諸善根,謂行布施,或行供養,或受學處,所起眾善,然彼僅以上半日善,即能映蔽。承事尊重,成就功德不可思議。」地藏經中也說:「若是真正為善知識所攝受,應該經無量劫,流轉惡趣所有的惡業,能在這一世,只要遭受種種疾疫、飢饉、或身心損惱而為消除。甚至善知識的呵責、或在夢中,也能清淨這些惡業。在無量諸佛面前,所種的種種善根,如行布施、持戒、供養等善,只要在善知識跟前,行供養、承事半日的善根,就能遠遠超過這些善根。所以親近依止善知識的功德,實在是不可思議。」

我們親近善知識,要「視為莊嚴,莫覺如擔」。

又云:「諸佛無量功德神變,應觀一切悉從此出,是故應如承事諸佛,依止親近供事尊重。」
又說:「成佛時的無量功德神變,應該知道都是從親近、依止、供養、承事善知識的功德來的。所以應當如承事諸佛一般的,依止、親近、供養、承事善知識。」

現在容或還會懷疑,說:「會嗎?」但願你們有這個懷疑,然後根據著這個懷疑努力去追尋,不要糊里糊塗。

《本生論》亦云:「悉不應遠諸善士,以調伏理修善行,由近彼故其德塵,雖不故染自然薰。」本生論中也說:「任何情況之下,都不應該遠離善知識,因為親近善知識,才能調伏自身的煩惱,修一切的善行。由於親近善知識的緣故,功德自然能夠處處增長,就像灰塵一樣,雖然不是故意去沾上,卻很自然的處處都碰到它。」

由善知識能夠如理如法地親近承事、供養,照著去做的話,廿四小時吃飯、睡覺無時不在增長功德。就像灰塵一樣,就碰到哪裡就沾到哪裡。

博朶瓦云:「我等多有破衣之過,如拖破衣,唯著草穢,不沾金沙。其善知識,所有功德,不能薰染,略有少過,即便染著。故於一切略略親近,悉無所成。」博朶瓦說:「我們都有如破衣拖地的過失,拖在地上的破衣,只會沾染草穢,而不沾染金沙。這就好比我們親近善知識,對於上師的功德不能薰染,對於上師少許的過失,馬上就染著了,以這樣的過患來親近善知識,只是略略的親近,又怎麼能成就呢?」


諸善知識是我....

諸善知識是我於長夜中馳騁生死,尋覓我者。
諸善知識是我於長夜中為愚癡覆而重睡眠,醒覺我者。
諸善知識是我沈溺有海,拔濟我者。
諸善知識是我入惡道,示善道者。
諸善知識是我繫縛有獄,解釋我者。
諸善知識是我於長夜病所逼惱,為作醫王。

諸善知識是我被貪等猛火燒燃,為作雲雨而為息滅。

2017-01-25進度:P35L01-37L08親近善士,加行親近軌理。

2017-01-25進度:P35L01-37L08親近善士,加行親近軌理。
智慧小語:面對境界是升還是沉,就要反觀我這個心念:是看他的功、念他的恩,還是起了惡心?
重要概念:《十法經》云:「於長夜中,馳騁生死尋覓我者,於長夜中為愚癡覆而重睡眠,醒覺我者,沈溺有海,拔濟我者,我入惡道示善道者,繫縛有獄解釋我者,我於長夜,病所逼惱為作醫王,我被貪等猛火燒燃,為作雲雨而為息滅,應如是想。」

88善行小點滴
Q、你們會不會覺得:「善行都要隱密,這樣我才能積到陰德。  為什麼要講給人家聽呢?」

如果連續二十年都報告善行點滴,做善行就會成為一個習慣,也會從善行的角度去看待一個人。

雖然叫「善行小點滴」,實際上是可以凝聚很多善人的力量在一起。

Q、想想看,我本週做的善行有沒有比以前多?

在楞嚴經中有一段對話
持地菩薩:「我念往昔,普光如來出現於世。我為比丘,常於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險隘,有不如法,妨損車馬,我皆平填。或作橋梁。或負沙土。如是勤苦,經無量佛出現於世。或有眾生於闤闠處,要人擎物,我先為擎,至其所詣,放物即行,不取其直。毗舍浮佛現在世時,世多饑荒。我為負人,無問遠近,唯取一錢。或有車牛被於,泥溺,我有神力,為其推輪,拔其苦惱。時國大王延佛設齋。我於爾時平地待佛。毗舍如來,摩頂謂我,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
一直以來,我總覺得自己非為善類,與其他人總有些距離,最近研讀楞嚴經讀到上面一段話,總不能理解何謂『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昨天聽到曉菁師姊分享善知識,早上送女兒上學後回家途中,忽然有些許領悟,原來是我自己先將距離與牆把自己的心先封閉起來,別人看到的當然就是一個封閉的自己。「我執」原來是這麼回事。文筆不好,只是有感而發分享感受,希望各位師兄師姐見諒。

第二加行親近軌理者。
應該如何來親近依止善知識,第二項的內容是親近時的加行。

如尊重五十頌云:「此何須繁說,勵觀彼及彼,應作師所喜,不喜應盡遮。金剛持自說,成就隨軌範,知己一切事,悉敬奉尊長。」總之應勵力行,修師所喜,斷除不喜。
如上師五十頌中所說:「這個何須要多說呢,就是盡力地觀察,那些是上師所喜的,那些是上師不喜的,然後做上師所喜的事,遮止上師所不喜的事就對了。金剛持(報身佛的示現)開示說,弟子的成就,完全看他如何依止善知識來決定,我們知道了這個重要性以後,就該依親近善知識時的加行內容,盡一切的恭敬、供養、承事善知識。」總而言之,就是應該儘量行上師所喜的,斷除上師所不喜的。

作所喜者,謂有三門,供獻財物,身語承事,如教修行。如是亦如莊嚴經論云:「由諸供事及承事,修行親近善知識。」
那些是上師所喜的事呢?有三種承事的內容。一是供獻財物,二是身語承事,三是依教修行。也如莊嚴經論中所說:「藉由種種的供養、承事、和修行,來親近依止善知識。」

又云:「堅固由依教奉行,能令其心正歡喜。」
又說:「這三種承事當中,又以堅固的依教奉行,最能令善知識真正歡喜。」

其中初者,如五十頌云:「恆以諸難施,妻子自命根,事自三昧師,況諸動資財。」
其中第一個供獻財物方面,應該如上師五十頌中所說:「恆常以最難布施的,如自己的妻子、性命等來承事自己的密教師,能夠以內身外財這一切來供養上師,是最殊勝的,最能去貪、除我執,也是積聚功德、資糧最快的方式。所以供養上師應該以最難捨的來施,自己最貪著的生命都能捨了,更何況是身外的資財。」

又云:「此供施即成,恆供一切佛,此是福資糧,從糧得成就。」
又說:「為什麼以一切供養上師、積聚功德最快呢?因為上師是佛所示現的凡夫相,所以供養上師,就等於是供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因此能快速積聚福德資糧,福德資糧圓滿便能得成就。」

復如拉梭瓦云:「如有上妙供下惡者,犯三昧耶,若是尊長喜樂於彼,或是唯有下劣供物,則無違犯。」
其次,供養上師的財物,也有一些應該注意的地方,如拉梭瓦說:「如果有上妙的財物,卻因自己難捨而供養下劣的,犯密宗三昧耶戒。若是上師正好喜歡這下劣的,或是只有這個供養物,就不算違犯三昧耶戒。」

此與五十頌所說符順,如云:「欲求無盡性,如如少可意,即應以彼彼,勝妙供尊長。」
這個說法,和五十頌中所說的正好相合。上師五十頌中說:「要想成就佛道,就要精勤地供養承事善知識,不管是任何東西,只要是上師喜歡的,有一點點就趕緊供養。」

此復若就學者方面,以是最勝集資量故,實應如是。就師方面,則必須一,不顧利養。霞惹瓦云:「愛樂修行,於財供養,全無顧著,說為尊重,與此相違,非是修行解脫之師。」
這是說學習的弟子方面,應該這樣來供養承事所依止的上師,由於這是最殊勝積集福德資量方法的緣故。但是上師方面,則必須完全不顧著利益供養,才是我們應該依止的對象。霞惹瓦說:「只是愛樂修行,對於財物供養等,完全沒有貪著的,就是善知識,和這個相反的,就不是一位修行解脫道的善知識。」

第二者謂為洗浴按摩擦拭及侍病等,
第二是以身、語來承事善知識。身的承事方面,有為上師洗浴、按摩、擦拭和侍病等(按摩,是塗香。因為印度天氣炎熱,所以為上師塗香油在身上,使他感覺清爽)。

當如實讚師功德等。
語的承事方面,就是如實的讚歎上師的功德等。由於憶念思惟上師的恩德,所以經常稱讚上師。

第三者謂於教授遵行無違,此是主要。
第三是依教修行來供養善知識,這一項是最主要的供養。

本生論云:「報恩供養者,謂依教修行。」本生論中說:「要報答善知識的恩德,最殊勝的供養,就是依教奉行。遵照善知識所給予的教授來修行,沒有絲毫的違背,這是最佳的供養承事,也是上師最歡喜見到的。」

設若須隨師教行者,若所依師引入非理及令作違三律儀事,如何行耶,
雖說必須隨上師所教導的來行,倘若我們所依止的上師,教授的是不合於佛法的內容,或者是教我們做違犯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這三種戒律的事時,應該怎麼辦?

毘奈耶經於此說云:「若說非法,應當遮止。」
在毘奈耶經當中,有這樣的回答:「若是上師說的是不合乎佛法的內涵,就不應該去聽從他。」

寶雲亦云:「於其善法隨順而行,於不善法應不隨順行。」故於所教,應不依行。寶雲經中也這麼說:「如果上師教導的是善法,就應該依教奉行,若是不善法,則不應該隨順而行。」具慧的弟子,應當有智慧分辨他所依止的是不是真正的善知識,若是所教導的不合乎佛法的義理,要求我們行的是違背戒律的內容,就不應該隨順而行。

不行非理者,本生論第十二品亦有明證,然亦不應以此諸理,遂於師所,不敬輕訾而毀謗等。
關於不合於佛法,就不應該隨行的道理,在本生論第十二品中也有明證。雖然如此,但是對於這位上師,也不能因此就起了不恭敬的心,或者輕視、毀謗等。

如尊重五十頌云:「若以理不能,啟白不能理。」應善辭謝而不隨轉。應該如上師五十頌中所說:「若是不合於佛法或戒律的就不應該去做,這個時候,要向上師說明自己不能做。」不要隨便答應下來,或是答應了以後不去做,應該委婉的辭謝,而不隨錯誤而轉。

如是親近時,亦如莊嚴經論云:「為受法分具功德,親近知識非為財。」是須受行正法之分。
除了要如理如法的親近善知識以外,弟子在親近時的心態也非常重要。如莊嚴經論中所說:「我們親近善知識,是為了佛法,不是為了世間的財物或享受。」所以在上師面前,應該以接受佛法的教導為最重要。

博朶瓦云:「差阿難陀為大師侍者時,謂若不持大師不著之衣,不食大師之餘食,許一切時至大師前,則當侍奉承事大師。如此慎重,其意是在教誨未來補特伽羅。我等於法全不計較,雖少許茶,悉計高低,謂師心中愛不愛念,此是心內腐爛之相。」博朶瓦說:「在釋迦牟尼佛的時候,差遣阿難為佛的侍者,阿難說我侍奉佛陀,不是為了我能得到衣食(因為供養佛陀的衣食等物,經常會有多餘剩下來的),而是為了如此能夠任何時間都在佛陀的身邊,更方便聽聞佛說法,隨時能接受佛的法教,也能盡一切的能力,來侍奉承事佛陀以報答師恩。阿難這一番話,顯示了親近善知識時,審慎的態度及正確的動機。他的用意,是在教誨我們未來的眾生,應該為法來親近善知識。結果我們現在的弟子,卻完全不計較佛法,只對世間的財物,如茶等這些小東西百般的計較。說上師為什麼給他沒給我,上師對誰最好,最偏心等等,這些都是弟子心中的腐爛之相。」

親近幾時者,如博朶瓦云:「有一來者,是加我擔,若去一二,是擔減少,然住餘處,亦不能成,是須一遠近適中經久修習。」
至於親近善知識的時間,要如何比較恰當?如博朶瓦說: 「雖然多來一位學人,會增加我的負擔,離去一二位,能減少我的負擔。但是如果都不親近善知識,也是無法成就的,所以親近善知識的時間,必須是遠近適中為最恰當。」如果時間隔太久,容易心生懈怠,若是經常親近善知識,又會使上師太勞累,所以應當長短適中才好。就是經過一段時間,便到善知識面前受教,離去後又 能依教修行。

第四親近勝利者。
「令發定解故稍開宣說」,其第四項是依止善知識的殊勝利益。

近諸佛位,諸佛歡喜,終不缺離大善知識,不墮惡趣,惡業煩惱悉不能勝,終不違越菩薩所行,於菩薩行具正念故,功德資糧漸漸增長,悉能承辦現前究竟一切利義,承事師故,意樂加行悉獲善業,作自他利資糧圓滿。親近依止善知識,究竟有那些殊勝的利益呢?
第一是能得佛位:只要依止善知識的教導修行,一定能究竟成佛。
第二是諸佛歡喜:如果能正確的親近善知識,又能如理的依教奉行,諸佛見了也心生歡喜。
第三是終不缺離大知識:生生世世都能不缺少、不遠離善知識。這一世能遇到善知識,也是由於前生依止善知識所得的果報。
第四是不墮惡趣:依善知識的教導斷惡修善,所以能不墮惡趣。
第五是惡業煩惱悉不能勝:由供養、承事善知識的功德,使惡業煩惱所引生的果報不易成熟。
第六是終不違越菩薩所行:能善護菩薩的戒律,行一切的菩薩行。由於行菩薩道時,都能和菩提心相應,因此功德資糧漸漸增長。
第七是悉能成辦現前究竟一切利義:眼前這一世,和究竟成佛時的一切安樂,都能如願成辦。
以上這些就是親近依止善知識後,如法行供養、承事所能得到的利益。也是由於承事善知識的緣故,使我們的身口意,因為親近時的意樂和加行而獲得善業,不但自利而且利他,使菩提資糧能迅速地圓滿。

如是亦如華嚴經云:「善男子,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正所攝受,不墮惡趣。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所思念者,則不違越菩薩學處。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所守護者,勝出世間。若諸菩薩,承事供養善知識者,於一切行不忘而行。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所攝持者,諸業煩惱難以取勝。」同樣的道理,也如華嚴經中 所說:「善男子!如果發心的菩薩,為善知識所攝受,就能不墮惡趣。如果發心的菩薩,為善知識所思念,就能不違背菩薩道。如果發心的菩薩,為善知識所守護, 便是勝過一切世間的守護。如果發心的菩薩,承事供養善知識,就能不忘行一切菩薩行。如果發心的菩薩,為善知識所攝持,惡業煩惱就難以取勝。」

又云:「善男子,若諸菩薩,隨善知識所有教誡,諸佛世尊心正歡喜。若諸菩薩,於善知識所有言教,安住無違,近一切智。於善知識,言教無疑,則能近於諸善知識。作意不捨善知識者,一切利義,悉能成辦。」

又說:「善男子!若是發心的菩薩,能隨善知識 所有的教誡而行,就能得諸佛真正的歡喜。若是發心的菩薩,對於善知識所有的言教都不違背,便能接近佛的智慧。對於善知識所有的言教都深信不疑,就能如法的 親近依止善知識。如果能盡一切心恭敬、供養、承事善知識,始終不棄捨、遠離善知識,則眼前、究竟的一切利益,都能成辦。」

2017-01-18進度:P34L01-35L13 隨念恩者

2017-01-18進度:P34L01-35L13隨念恩者。
本週回家功課:在賴上寫一則自己的善行分享。
智慧小語:己過如山積不見,師過秋毫亦明察,
    法不相應實由此,勤加懺悔常憶念。
重要概念:修學佛法最重要的是親近善知識,而親近善知識第一點是要對善知識修信心,這是所有的根本。

下至唯從聞一偈頌,雖犯戒等,亦應就其功德思惟,莫觀過失,悉無差別。
我們親近善知識的時候,不論是經常親近的,還是偶而親近的,思惟善知識功德的心,都是同樣的沒有差別。即使是只從善知識那邊聽聞學習,短短四句的一個偈頌而已,如果他有犯戒,或者其他過失的話,也應該思惟他的功德,切莫觀他的過失。

一個字,一四句偈,對於你有用的話,他幫助了你了,怎麼不感激、不恭敬他?他犯戒等等,那是他的事情。
我們大部分的父母都不是聖人,都是凡夫,乃至於很多父母犯了很多錯誤,你會責備他的錯誤嗎?還是你感激他的恩呢?
業感緣起,所以不是佛創造的,而是佛發現的,世間的事情法爾如是。那這個因果本來就是如此:你能夠從好的一方面看好的,你就得到好的果報;你看不見好的,看見壞的,自然而然你就自己受苦。

《寶雲經》云:「若知由其依止尊重,諸善增長不善損減,則親教師或聞廣博或復寡少,或有智解或無智解,或具尸羅或犯尸羅,皆應發起大師之想。寶雲經中說:「如果我們能夠依照前面所講的,對善知識只憶念他的功德來修信心的話,那我們的善根很快就會增長,不善(無明、煩惱)很快就會損減。我們應有的態度是,不論親教師他是多聞廣博還是少聞,有智慧辯才還是沒有智慧辯才,戒律清淨還是有違犯,都該把他當作是佛來想。

親教師通常我們叫作和尚。 
親近善知識是得到正確的認識,如理地行持,把我們的邪知邪見,自以為是的這種錯誤的概念淨除,而得到正知正見。然後進一步我們的行持,跟那個正知見相應的淨業,善淨之業,有了這個,一定將來得到圓滿的果報。

如於大師信敬愛樂,於親教師亦應信樂,於軌範師悉當發起恭敬承事。
就如同我們對於佛,是充滿信心、恭敬心和愛樂心,對於親教師,也應該如同對佛一樣的充滿信樂心,對於軌範師等等,都應當發起恭敬、承事。

親近善知識是得到正確的認識,如理地行持,把我們的邪知邪見,自以為是的這種錯誤的概念淨除,而得到正知正見。然後進一步我們的行持,跟那個正知見相應的淨業,善淨之業,有了這個,一定將來得到圓滿的果報。
五種阿闍黎
一、剃度阿闍黎:即剃度本師,及說剃度戒者。
二、羯磨阿闍黎:即受戒壇上得作羯磨者。
三、教授阿闍黎:凡受戒中教授威儀等事者。
四、授經阿闍黎:教誦經律,講明義理,即引禮之類。
五、依止阿闍黎:即諸方住持,吾曾在彼座下,受其法益,或受食益,乃至依住一宿者。
阿闍黎乃軌範師之意意即教授弟子,使之行為端正合宜,而自身又堪為弟子楷模之師,故又稱導師。
我們能夠尊重別人,這個結果還是我自己好,因為你好了,你回過頭來還要還人家,那個就是幫助別人的時候。

由此因緣菩提資糧,未圓滿者悉能圓滿,煩惱未斷悉能斷除。如是思已,便能獲得歡喜踴躍,於諸善法應隨順行,於不善法應不順行。」
如果我們能夠對一切善知識都發起恭敬、承事的話,成佛的菩提資糧,未圓滿的都能圓滿,煩惱未斷除的都能斷除。若是有這樣的正知見,便能非常歡喜的隨著善法來行,對於不善法自然就能遠離而不去行。」

釋迦世尊圓滿佛—自、他都圓滿。
「即身成佛」為自圓滿。「見性成佛」是見到佛性。

《猛利問經》亦云:「長者,若諸菩薩求受聖教,及求讀誦。若從誰所聽聞受持,施戒忍進定慧相應,或是集積菩薩正道資糧相應,一四句偈,即應如法恭敬尊重此阿闍黎,猛利問經也說:「長者(合於以下十個條件的稱為長者:貴、位高、大富、威猛、智深、行淨、年耆、族稱、上所稱、下所稱。族稱,是種族為人所稱揚。上、下所稱,就是說為上下十方大眾所稱揚。),若是有菩薩想要聽聞佛法,修學佛法,無論是從那一位善知識那邊聽聞受持的,關於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六度,或者是和菩薩集積成佛資糧有關的內容,即使是只有短短的一個偈頌而已,都應該要如法的恭敬這位善知識。

你如果得到了正知見的話,你會發現真正為你著想,這樣做最好,於是你越做越起勁。等到你越做越起勁的話,那個我相對地漸漸在減輕當中,然後你跟法相應的能力漸漸增長當中。 

隨以幾許名句文身開示其偈,假使即於爾所劫中,以無諂心,以一切種,利養恭敬及諸供具,承事供養此阿闍黎。長者於阿闍黎,作應敬重阿闍黎事,猶未圓滿,況非以法而為敬事。」
而且是隨他開示了多少的偈頌,就以多少劫的時間,來行利養、恭敬,和以種種的供具,承事供養這位善知識。長者對於教導大乘菩薩道的善知識,如果以如此恭敬、正直的心,盡所有的能力來承事供養善知識,都還不足以報答善知識所給予的恩德,更何況是以不如法的方式來恭敬、供養、承事善知識,當然就更不足以報答了。」

第三隨念恩者。
「親近善知識時的意樂心」,第三是隨念深恩應起敬重。

你供養師長的這個福報,沒有一個人能比的,供佛的這個果報不如供師長,尤其大乘經典裡面。

《十法經》云:「於長夜中,馳騁生死尋覓我者,於長夜中為愚癡覆而重睡眠,醒覺我者,沈溺有海,拔濟我者,我入惡道示善道者,繫縛有獄解釋我者,我於長夜,病所逼惱為作醫王,我被貪等猛火燒燃,為作雲雨而為息滅,應如是想。」十法經中說:「在漫漫的輪迴長夜裡,讓我知道長久以來,一直在生死中流轉的是善知識;把我從愚痴無明的覆蓋中喚醒的是善知識;在三有(欲界有,色界有,無色界有)的深海中,拔苦救濟我免於沈溺的是善知識;為我指示善道,免入惡道的是善知識;把我從三有的牢獄中釋放出來的是善知識;當我被病苦所逼惱時,能為我作大醫王的是善知識;當我被貪等煩惱猛火燒燃時,能作雲雨而熄滅的是善知識,我們應當這樣思惟,來隨念善知識的恩德。」

《華嚴經》說:「善財童子,如是隨念痛哭流涕。諸善知識,是於一切惡趣之中,救護於我。令善通達法平等性,開示安穩不安穩道,以普賢行而為教授。指示能往一切智城,所有之道,護送往赴一切智處,正令趣入法界大海,開示三世所知法海,顯示聖眾妙曼陀羅。善知識者,長我一切白淨善法。」華嚴經中說:「善財童子,每每憶念善知識的恩德,都不禁痛哭流涕。因為善知識,把我從一切的惡趣中救護出來,使我能通達一切法的平等性,為我開示安穩道(涅槃)和不安穩道(輪迴),以普賢菩薩大行大願的內容來教導我,使我能通往成佛的道路,正確的趣入真如的法界大海,為我解說三世諸佛所了知的一切法,顯示諸佛菩薩的勝妙宮殿、壇城、淨土。善知識是能夠長養我一切善法的人。」

應如此文而正隨念。一切句首,悉加「諸善知識是我」之語。
我們應該如前文中所說的內容,來隨念善知識的深恩。在每一句的前面,都加上「諸善知識是我」這句話。

諸善知識是我在生死當中,他來救我;諸善知識是我在長夜的苦惱當中,他來救我;諸善知識是我為煩惱火的燒燃,他作雨雲來息滅;諸善知識是我要到一切智的佛地去,他指示我,他護送我;諸善知識是能夠讓我進入法界大海;諸善知識是能夠讓我了解一切佛法;諸善知識是能夠讓我到眾聖處所。

於前作意善知識相,口中讀誦此諸語句,意應專一念其義理。
在自己面前的虛空中,觀想善知識的相貌,口裡讀誦上面的句子,意念專一思惟其中的義理,應該這樣的來修習。

於前經中,亦可如是,而加諸語。也可以在前面所提的十法經內文中,每一個句子的前面加上「諸善知識是我」這句話。如「諸善知識是我於長夜中,馳騁生死尋覓我者」。

諸善知識是我於長夜中,馳騁生死尋覓我者,諸善知識是我於長夜中為愚癡覆而重睡眠,醒覺我者,諸善知識是我沈溺有海,拔濟我者,諸善知識是我入惡道示善道者,諸善知識是我繫縛有獄解釋我者,諸善知識是我於長夜,病所逼惱為作醫王,諸善知識是我被貪等猛火燒燃,為作雲雨而為息滅。

又如《華嚴經》云:「我此知識說正法,普示一切法功德,徧示菩薩威儀道,專心思惟而來此。
又如華嚴經中所說:「善知識是宣說正法的人,他普徧開示一切法的功德,顯示所有菩薩的威儀道,我就是專誠思惟這些恩德,才到善知識這個地方來的。

此是能生如我母,與德乳故如乳母,周徧長養菩提分,此諸善識遮無利,解脫老死如醫王,如天帝釋降甘雨,增廣白法如滿月,猶日光明示靜品,對於怨親如山王,心無擾亂猶大海,等同船師徧救護,善財是思而來此,
善知識使我能生出一切善行,就像母親能出生嬰兒一樣;善知識給予我功德的乳汁,使我功德成就,就像乳母餵養乳汁,使嬰兒成長一樣;善知識讓我能周徧長養一切的菩提道分,就是為我開示成佛的方法,正確的積集福德智慧二資糧;善知識教導我遮止一切魔害災難等損惱;善知識如大醫王,幫我從老死中解脫;善知識如帝釋天,普降甘霖以潤生;善知識使我的善法漸漸增長廣大如滿月;善知識的智慧如日光,能照破一切的無明黑暗,使煩惱調伏而顯現涅槃寂靜;善知識如堅固的山王,不為親人怨敵所引發的貪瞋所動;善知識的心,如大海的平靜無波,不因煩惱擾亂而動盪不安。善知識如同船師一般,能普徧救護一切。我善財童子就是思惟這些恩德,才到善知識這個地方來的。

菩薩啟發我覺慧,佛子能生大菩提,我諸知識佛所讚,由是善心而來此。
善知識啟發我本覺的智慧,使我發為度眾生願成佛的菩提心,這些善知識為諸佛所讚歎,我就是為了這個善心,才到善知識這個地方來的。

救護世間如勇士,是大商主及怙依,此給我樂如眼目,以此心事善知識。」應咏其頌而憶念之,易其善財而誦自名。

善知識如勇士般的救護世間,是眾生的大商主和依怙的對象,善知識給予我安樂,如同有了智慧的眼目,能明見一切煩惱而降伏它,我就是以這樣的心,來隨念善知識的深恩,發起恭敬、利養、承事善知識。」當我們親近依止善知識的時候,應該讀誦這些偈頌來憶念善知識的恩德,把善財童子的名字,改成自己的名字來讀誦。

2017-01-04進度:P31L09-P33L03 親近善士

2017-01-04進度:P31L09-P33L03 親近善士-彼應如何依師之理-修信為根本
智慧小語:「我慢高坵,不出德水。」
重要概念:能攝一切親近,承事諸善知識之意樂,所有扼要為:華嚴九心:①孝子心、②金剛心、③大地心、④輪圍山心、⑤世間僕使心、⑥除穢人心、⑦乘心、⑧犬心、⑨船心。

己二‧特申修信以為根本
第二修信為根本者。「親近善知識時的意樂心」,第二部分介紹的是,「特申修信以為根本。」就是說信為一切功德的根本,由於信心的緣故,令功德未生的能生,已生的能安住,再輾轉向上增長。

《寶炬陀羅尼》云:「信為前行如母生,守護增長一切德,除疑度脫諸暴流,信能表喻妙樂城。信無濁穢令心淨,能令離慢是敬本,信是最勝財藏足,攝善之本猶如手。」寶炬陀羅尼中說:「信心為一切修行的前導,就像一位母親生育孩子一樣,信心能夠出生、守護、並且增長一切功德。信心能夠幫助我們除去疑根,才能度脫生死的暴流,而達解脫的彼岸,因此信心能夠比喻為妙樂城。信心能除去因不信而引生的雜染濁穢,使心清淨。信心能令遠離一切的慢心,是恭敬的根本。信心是最殊勝的功德財,含攝一切善的根本,就如同手一般的勝券在握。有了信心,就能成就一切功德、善根,所以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

《寶炬陀羅尼》大方等大集經第4卷
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 
能夠淨除你一切的疑慮,能夠從生死的瀑流當中,能夠跳過去、能夠渡過去,這個都要靠善知識。而這個善知識靠什麼?就是你對他的信心。
我們有慢,就是我們的信心不夠。不管對方是真的比你高,還是比你低,你怎麼可能有一點點的這種輕慢之心存在呢?這個道理很簡單,如果你輕慢心的話,你早就已經不是佛法了。

十法亦云:「由何出導師,信為最勝乘,是故具慧人,應隨依於信。諸不信心人,不生眾白法,如種為火焦,豈生青苗芽。」由進退門,而說信為一切德本。十法中也說:「要如何達到佛地呢?信心其實就是最殊勝的車乘工具,所以,只要是有智慧的學人,都應該隨時修清淨的信心。沒有信心的人,是生不出任何善法的,就像被火燒焦的種子,豈能生出青色的苗芽來。」在一切的修行法門當中,信心是最殊勝的,因為它是一切功德成就的根本。

我們愚癡!我們還自己以為懂得很多咧,實際上這個懂得很多就是世智聰辯。

敦巴請問大依怙云:「藏地多有修行者,然無獲得殊勝德者,何耶。」依怙答云:「大乘功德,生多生少,皆依尊重,乃能生起。汝藏地人,於尊重所,僅凡庸想,由何能生。」敦巴尊者請問阿底峽尊者說:「在西藏有許多修行人,但是為什麼沒有獲得殊勝功德的人呢?」阿底峽尊者回答說:「大乘的功德,能生起多少,完全看修行人依止善知識的信心有多少,你們西藏人,對於善知識,並沒有清淨的信心,不能把上師看作是佛,只當作是凡夫來想,這樣怎麼能生出功德來呢?」

「公案」
有一個女人,一個女人,那個女人她非常虔誠地供養這個三寶。那麼佛世的時候,那個供養都是請那個出家人到家裡邊應供。那麼她常常請一個老比丘,那個老比丘確實不懂得什麼,不懂得什麼。吃的時候是滿好吃的,吃過了這個開示是講不出來的。但是呢,那個女人對他非常恭敬,一再地請。要我們現在的話,你能夠開示都不一定能恭敬你,何況你根本呢啞羊一個。要我們看見,「這個……」欸,她不!她非常恭敬。那麼在這裡請完了以後求他說法,可是因為這個老比丘自己都不懂了,他總推三阻四,總推掉。她一面恭敬地請,一面老推;他是越推呀,她是越恭敬。
有一次以最好的這樣去恭敬請來,請來了以後,請完了以後又請他說法,他這一下,唉,實在是難受得不得了,結果他想來想去想不出一句話,不曉得要叫他說什麼。就看見那個女的,在那個地方下面跪在那兒聽。而那個女的呢,因為她心裡面沒有一點點慢,越來越恭敬,總覺得:「我還有什麼地方沒有做到,還有什麼地方沒有做到。」她沒有一點點用反方向去想。所以她跪在那裡,頭都不敢抬起來,心裡面一直至誠恭敬地,一方面想自己哪有不對,一方面緣想佛法。結果那個老比丘看見那個人坐在那裡,那個優婆夷這麼虔誠地跪在那裡,正好趁她看不見,偷偷地、輕輕巧巧座上下來嘛,就溜掉了!
溜掉了以後啊,這個女居士還沒注意到吧,她還是至誠恭敬地,只是覺得:「他為什麼還不講啊?總還有原因。」她就是自己想,一再地想想、想想,想得以前世間固然苦,現在求取佛法還是這麼苦,還是毫無意義啊!她越想,是越想跟法深入,越想深入。本來佛告訴我們什麼?苦諦。平常是浮淺的一面,因為她的信心慢慢地清淨了,所以跟煩惱不相應,越來越自己淨化了內心。結果,開悟了!證了初果。哎呀,她歡喜得不得了!再抬起頭來一看哪,欸,那個老比丘跑掉了!哎呀,她感激啊,然後她就跑到僧團裡面找那個老比丘,她要感謝他。結果那個老比丘根本不曉得這件事情,他逃回來了以後也見不得人,關起來就不願意出去。那個女人跑到去感謝他,他以為來……哎呀,大概吃過了以後不告而別有什麼問題,她越找,他越害怕。結果這個女人卻是一定要找到他,結果後來找到了,找到了以後就說那個公案。啊!那個老比丘聽了以後,無比地慚愧,發了個大慚愧,結果那個老比丘也證了。《雜寶藏經》上面有這段公案,你們仔細看看。

有於依怙發大聲白:「阿底峽請教授。」如其答云:「哈哈,我卻具有好好耳根,言教授者,謂是信心信信。」
有一位西藏人,態度非常不恭敬的對著阿底峽尊者大聲吼說:「阿底峽!請給我們一些教授。」阿底峽尊者回答他說:「哈哈!我的耳朵好的很,用不著這麼大聲吼叫,如果要說教授的話,就是修信心,相信信心是一切善法、功德的根本。」

信為極要,其信總之亦有多種,謂信三寶,業果,四諦。然此中者,謂信尊重。
所以說,信心是修行最重要的教授。信心的種類,也分有許多種,比如說信三寶、信業果、信四諦等,但是所有的信心當中,以對善知識的信心為最重要。

此復弟子於尊重所,應如何觀。
另外,弟子對於善知識,應該如何來看呢?

如《金剛手灌頂續》云:「秘密主,弟子於阿闍黎所應如何觀,如於佛薄伽梵即應如是。其心若如是,其善常生長,彼當速成佛,利一切世間。」
應該如金剛手灌頂續中所說:「秘密主!(指金剛手,是大勢至菩薩所現的忿怒相。)弟子對於上師,應該如何來看?就把他當作佛一樣的來看就對了。若是弟子對上師,具有如此的信心,他的善根會因此不斷的生長,這樣很快就能圓滿一切功德而成佛,能早日利益一切世間的眾生。」

諸大乘經亦說應起大師之想,毘奈耶中亦有是說。在大乘的經典當中,也是說對善知識應起佛想,毘奈耶(戒經)當中也有同樣的說法。

此諸義者,謂若知是佛,則於佛不起尋求過心,起思德心。於尊重所,特應棄捨一切尋察過心,修觀德心。這其中的道理,是如果能起佛想,就不會對佛生起尋求過失的心,而生起的是思惟功德的心。對於我們所親近依止的善知識,特別應該注意的就是,應當棄捨一切尋求過失的心,多思惟觀察修觀上師功德的心。

你不求他的過失,求他的功德,你思他的功德那就好了。這個善知識不管怎麼做,都在增長你的功德。
因為罵,善知識的這樣的罵,所以把你很多惡劣的罪障就消除掉了。

此復應如彼續所說,依之而行:「應取軌範德,終不應執過,取德得成就,執眾過不成。」
所以,應該如金剛手灌頂續中所說的來行:「應當執取軌範師的功德,而不執著他的過失,執取功德的能得成就,執著種種過失的,只是障礙自己不得成就。」

「己過如山積不見,師過秋毫亦明察,法不相應實由此,勤加懺悔常憶念」
你看他的功德的話,成就是你的;你看他的過失的話,決定不成功。

謂其尊重雖德增上,若僅就其少有過處,而觀察者,則必障碍自己成就。雖過增上,若不觀過,由功德處而修信心,於自當為得成就因。
為什麼呢?因為如果老是尋求上師的過失,就很難生起對上師的信心,上師即使功德再大,也會因為只看到那一點點的過失,而喪失信心,如此必然障礙自己的成就。如果能夠只觀上師的功德,而不尋求任何過失,即使上師過失再多,也能始終不觀他的過失,而由有功德的地方繼續修信心,這就是為什麼能很快成就的原因。

是故凡是自之尊重,任其過失若大若小,應當思惟,尋求師過所有過患,多起斷心而滅除之。
因此,對於自己所親近的善知識,不管他的過失是大是小,都應當思惟,尋求上師過失的所有過患,過失是他的呀!但是你去尋求他的過失的話,那個真正害處是我自己的。這樣才能因為經常提醒自己,而漸漸斷除這些過患。

設由放逸煩惱盛等之勢力故,發起尋覓過失之時,亦應勵力悔除防護,若如是行,力漸微劣。倘若由於身心放逸,煩惱熾盛的緣故,而生起了尋求過失的心,也應該盡力的修懺悔,將它懺除乾淨,然後起防護心,讓它不再生起。若是能經常如此對治,那股尋求過失的力量,自然會愈來愈微弱。

復應於其具諸淨戒,或具多聞,或信等德,令心執取,思惟功德。如是修習,設見若有少許過失,由心執取功德品故,亦不能為信心障難。
再加上多多思惟上師的功德,如上師的清淨持戒、具有多聞,或是信心圓滿等功德,讓自己的心,只執取在上師的功德方面。如果能經常這樣修習,縱然偶而看到一點小過失,也會因為思惟功德的力量比較強盛,而不能障礙對善知識的信心。

譬如自於所不樂品,雖見具有眾多功德,然由見過心勢猛故,而能映蔽見德之心。又如於自雖見眾過,若見自身一種功德,心勢猛利,此亦能蔽見過之心。
譬如,自己所不喜歡的事情,雖然具有種種的功德,也會由於見過失心的力量比較猛烈,因此遮蔽了見功德的心。又譬如,雖然具有種種的過失,但是由於見功德的心比較猛利,因此也能遮蔽見過失的心。

小孩子吃藥,那個藥是絕對對他有好處的,但是他看見:哎呀,苦得要命!他就不歡喜那個苦,不管藥多好,他就是不想吃下去。

復次如大依怙持中觀見,金洲大師持唯識宗,
再說,阿底峽尊者持的是中觀見,他的老師金洲大師持的是唯識見。

實相分見,由見門中雖有勝劣,然大乘道總體次第及菩提心,是由依彼始得發起,故執金洲為諸尊重中無能匹者。
若由見實相的方法來分的話,所持的見地雖然有高下(中觀的見地比唯識的見地高),然而阿底峽尊者,所有大乘道的次第和菩提心,都是由於依止金洲大師才生起的。所以,阿底峽尊者的見地,雖然比金洲大師的高,但還是最尊崇金洲大師,認為他在所有的善知識當中,是無人能匹配的。這就是執取上師功德一個很好的例子。

卷一終


2016-12-28進度:P29L11-P31L08 華嚴九心

2016-12-28進度:P29L11-P31L08 華嚴九心
智慧小語: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
重要概念:學者應具足五個條件:正住、具慧、希求、敬法法師、屬意,才能接受善知識的引導。觀察自己若完具者應修歡慰,若不具者應努力修將來能具足的因。

己一‧總示親近意樂
《華嚴經》說,以九種心,親近承事諸善知識,能攝一切親近意樂所有扼要。即彼九心攝之為四。華嚴經中說,以九種心來親近承事善知識,是能含攝一切親近的扼要。這九種心又可歸納為四類,分述於下:
①孝子心
②金剛心
③大地心
④輪圍山心
⑤世間僕使心
⑥除穢人心
⑦乘心
⑧犬心
⑨船心

棄自自在,捨於尊重令自在者,如孝子心,謂如孝子自於所作,不自在轉,觀父容顏,隨父自在,依教而行。如是亦應觀善知識容顏而行。
第一是孝子心。
就是捨棄自己的好惡心,不能隨自己的意願,高興做什麼就做什麼,或隨自己的興之所至,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因為眾生的心,總是隨著煩惱習氣在轉,身心是完全不能作主的,所以隨自自在的結果,只是造下更多的惡業。而善知識是教導我們,如何正確地斷惡修善,對治煩惱,所以應該順從善知識的要求而行,就像孝子侍奉父母時的態度一樣,隨時觀察父母親的喜怒容顏,一定順從父母親的心意而行,不敢有所違逆。我們親近善知識時的態度也是如此,隨時觀察善知識的容顏,依照他的教導而行,絕對不隨自己的自在好惡而轉。

四依
1.依法不依人:法有十二部,應隨此法,不應隨人。
2.依義不依語:義中無諍好惡、罪福、虛實故,語以得義,義非語也。
3.依智不依識:依智者,智能籌量分別善惡。識常求樂不入正要,是故言不應依識。
4.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了義經者,一切諸經皆是了義,以依義故,一切法不可說故,菩薩如是名為依了義經。若人於一切經,不能如是依義,是名不了義。何故名不了?是人不了義故,行塵垢道常為所牽;為誰所牽?為聲所牽;了義者不隨於聲,何以故?其義不可說故,菩薩知一切法離諸邊非了相。自在王!依如是義趣法者,一切諸經皆是了義。不如是依者,一切諸經皆是不了義。

現在《佛陀現證三摩地經》中亦云:「彼於一切應捨自意,隨善知識意樂而轉。」此亦是說,於具德前乃可施行,任於誰前不能隨便授其鼻肉。佛陀現證三摩地經中也說:「在任何情況之下,都應該捨棄自己的自在,隨順善知識的心意而行。」這也是說,在具足德相的善知識面前,應當這樣來做,在其他人的跟前,就不能隨便以孝子心來親近承事了。

授其鼻肉
於其法前,那麼你必須把你那個鼻子上面那根繩子,交給他手上,他才能夠帶你出那個痛苦的深淵;除了這個以外,對不起,你千萬不可以。

誰亦不能離其親愛能堅固者,如金剛心。
第二是金剛心。
就是我們親近善知識的心,要如金剛一般的堅固,任誰都不能動搖。

謂諸魔羅及惡友等,不能破離。即前經云:「應當遠離,親睦無常,情面無常。」即使是魔羅(魔王波旬)或者是惡友等外緣,也都不能摧破分離我們對善知識的心,遇到有人毀謗上師時,也絕不動搖對上師的信心。就像前經(三摩地王經)中所說的:「我們親近善知識時,應當修堅固不動搖的金剛心,而遠離如世間冷暖般的變化無常。」

荷負尊重一切事擔者,如大地心。謂負一切擔,悉無懈怠。
第三是大地心。
就是要如大地般的能負載萬物。我們親近善知識時的心,也要像大地一樣,能負荷上師給予的一切事擔,從不懈怠。

如博朶瓦教示慬哦瓦諸徒眾云:「汝能值遇如此菩薩,我之知識,如教奉行,實屬大福,今後莫覺如擔,當為莊嚴。」應該如博朶瓦教導開示慬哦瓦這些徒眾時所說的:「你們今天能夠遇到這樣好的善知識、大菩薩,實在是很大的福氣,所以應該依止善知識所教導的來修行,不要覺得是個很沈重的負擔,應當把它看作是能莊嚴自身,一件很榮耀的事情。」

你只有照著善知識,代善知識那個事情去做,去負擔的話,消除業障,然後增長功德,這個才是我們最好的莊嚴。

荷負擔已應如何行,其中分六。
第四是,一旦負荷了善知識所給予的一切事擔後,應該如何來行,其中分六:
①輪圍山心:如輪圍山拱衛著須彌山一般,心要堅固。
②世間僕使心:如世間的僕人、侍從一般、
③除穢人心:如除糞人一般的處於低位
④乘心:如車乘一般,能負載沈重的重量
⑤犬心:如家犬一般,主人不論如何的打罵,也不會跑開
⑥船心:如擺渡的船一樣,不論來來回回多少趟,也不會厭煩

如輪圍山心者,任起如何一切苦惱,悉不能動。
第一,要如輪圍山拱衛著須彌山一般,不論遇到任何的強風吹襲,依然環拱著須彌山,沒有絲毫的動搖。我們親近善知識以後,也要如輪圍山心一樣的,不管碰到冷、熱、飢、寒、病、苦一切苦惱,都能不為所動。

慬哦住於汝巴時,公巴德熾因太寒故,身體衰退,向依怙童稱議其行住。如彼告云:「臥具安樂,雖曾多次住尊勝宮,然能親近大乘知識,聽聞正法者,唯今始獲,應堅穩住。」慬哦住在汝巴的時候,公巴德熾因為天氣太寒冷,身體一天天的衰弱,於是就和依怙童共同商量去留的問題。依怙童告訴他說:「若是要說講究臥具等安樂,則曾經有過多次住華麗宮殿的經驗,可是說到能親近大乘的善知識,聽聞正法的話,則是到現在才有這個機會,所以無論如何,都應該堅持下去。」

如世間僕使心者,謂雖受行一切穢業,意無慚疑,而正行辦。
第二,要如世間的僕人、侍從一般,雖然做的是一些低下的工作,但內心卻不會覺得羞慚,認為見不得人,或者是產生種種疑慮,老是懷疑別人看自己的眼光。我們親近善知識以後,也要像世間的僕使心一樣,雖然為善知識做的是一些低下的事情,心中沒有任何的羞慚或疑慮,總是認真的去辦。

昔後藏中,一切譯師智者集會之處,有一泥灘,敦巴盡脫衣服掃除泥穢,不知從何取來乾潔白土覆之,於依怙前做一供壇。依怙笑曰:「奇哉,印度亦有類似汝者。」阿底峽尊者在後藏時,有一次在許多譯師和智者集會的地方,地上正好有一灘泥,敦巴尊者怕這個泥污,會把上師的身體弄髒,於是就把衣服脫下,去掃除那灘泥穢,又不知從那裡取來乾淨的白土覆蓋上去,接著在阿底峽面前做了一個供養上師的壇城。阿底峽見了就笑著說:「好呀!印度也有像你這樣具有世間僕使心的弟子。」

如除穢人心者,盡斷一切慢及過慢,較於尊重應自低劣。
第三,要如除糞人一般的處於低位。我們親近善知識以後,也要像除穢人心一樣的,盡斷一切的貢高我慢、增上慢,在上師的面前,應該自處低劣。

將來真正遇見了善知識,你對善知識隨便起一念的輕慢心的話,產生的惡果,是不得了地嚴重,很多經論上面特別告訴我們。

如善知識敦巴云:「我慢高坵,不出德水。」
如同善知識敦巴所說的:「我慢心就好比高的山丘,是生不出任何功德水的。」

佛聽見人家講法,他就至心恭敬地歡喜。為什麼?佛自己從哪兒來的?從聽法而來,法是佛母。所以他一聽見那個法,他就感恩、歡喜、恭敬,這個心情都生起來。

來果禪師(宣化上人)
好的,他也不動心;不好的,他也是「唉,和我開玩笑呢!」
● 找一找這個念佛的是誰
高旻寺妙樹老和尚,又叫來果老和尚,他是湖北人。在七歲的時候,就有一個法師教他念佛,念佛就念得晚間做夢,夢見極樂世界這個「七重行樹,七重羅網」,那個「七寶莊嚴,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他在做夢的時候,就見到這種境界。以後他念佛念得更誠心,可以說是念得打成一片了。什麼叫打成一片呢?就是旁的妄想什麼也沒有了,只有「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念,時時刻刻也不間斷,那麼用功用得是很圓滿。
他就向這法師請教,說他夢中所見的境界,和他念佛的這種情形。這個法師就又告訴他說:「你現在念佛念得這樣子,這可以說是很誠心了。可是你要找一找這個念佛的是誰?」啊,這一下子把這個小孩子給難住了!就找念佛是誰,找來找去也找不著!找不著就發心要出家,可是機緣沒有成熟。
● 人所不能受的痛苦,他能受!
以後機緣成熟了,他出家了。出家之後,他在廟上住,覺得也不得用功就跑了,跑到金山寺坐禪。他從廟上跑出來到金山,也不懂得規矩禮法,一舉一動都是犯過的。禪堂裏不准睜眼睛,眼睛只看眼前三尺的地方,他常常把眼睛睜開,東張西望的。一睜眼睛,打一頓香板;往東望一望,又打一頓香板;往西望一望,又打一頓香板。禪堂裏頭它就有這個毛病,專門欺負很愚癡的人,打他也沒有什麼事,他也不會反抗。走路也有一定的,要順序而走。他走路從這邊走到那邊去,又被人打一頓,走路也挨打。人家坐那地方都是端然正坐地結跏趺坐,他坐那個地方東晃西晃,這麼一晃,又打一頓。他也不知道為什麼打他,班首也不講明白了說為什麼打他。說:「怎麼不講明白?這不講道理!」禪堂裏就不講道理的,沒有時間和你講道理,打死你再說。
在一天之中,你說怎樣啊?被打了四百多香板。要放不下的人,這一打他會跑了。他也不跑,越打,他越在這地方注意要來修行。我告訴你們,這一些個大德高僧,都在那困苦艱難裏邊跑出來的。人所不能忍的事情,他能忍;人所不能受的痛苦,他能受!這時候,他做什麼觀想呢?他就得到《金剛經》的好處。《金剛經》說「無我相」,他說:「既然無我相,怎麼可以怕打呢?既然無我相,又怎麼可以怕罵呢?罵隨他罵去了嘛,打隨他打去了嘛!」他因為就記得一個「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罵,他也不怕;打,他也不怕,就這麼樣子。
金山也請一些個新班首。那一年,這些新班首因為從來沒有當過班首,沒有打過人,都是被人打過,那麼現在做班首了,就要報仇,說:「這回我做班首,我也一樣打你們呢!」所以他一天被人打了四百多香板。這個班首心裏想:「我用他來試試香板。」就打了一頓。那一個班首也過來:「他打他,他好像也不發脾氣,我也來試一試。」啊,大家用他來試香板,打了四百多香板,竟把香板打斷了十幾塊!不是說馬馬虎虎、普普通通,好像開玩笑似的輕輕打一下。你不要說肉啊,骨頭都痛的!為什麼要這樣子?什麼也不為,就是要打你。
這個打啊,是人最放不下的;罵呢,那還是小事,還不要緊的。那罵只不過說一說,沒有痛,也沒有癢;你要打呢,那的的確確是很難受的。人都是血肉之軀,這個身體是血和肉做的,你打他,他怕痛。可是,這位老和尚在當參學的時候,就不怕打。那麼你說:「他會不會打人呢?」他會打人,他的力量比誰都大。這個妙老和尚,他在沒出家以前練過武術,這一隻手有四百斤力量,兩隻手就有八百斤,八百斤就有一千磅,他可以拿動一千多磅的東西。但是,他有這麼大力量,有人打他,他也不還手。
● 他真放下了!
這樣子經過一個時期,他真放下了!參禪參的天也沒有了,地也沒有了,人也沒有了,就變成一個法界性了。法界雖大,也不比他大了;微塵雖小,也不比他小了。這就到「大而無外,小而無內」的境界上,然後他就開悟了。他能忍人所不能忍的,受人所不能受的。所以以後開悟了,做人天的師表,他也是這個法子,老規矩——用香板來打。誰到他那兒住,要不被他打過的,就不算當參學;一定要被他打過,這才是光榮。「被老和尚打過了,這是不錯了,功夫有點成就了。」老和尚要沒打過,那沒有什麼意思。你看,被老和尚罵、被老和尚打,認為這是最光榮的一件事情,你說愚癡不愚癡?被人罵、被人打還認為是好了——愚癡。修道的人多數就是這樣的,修得愚愚癡癡的,修得也不知道好歹了,也不知道什麼叫好、什麼叫不好。好的,他也不動心;不好的,他也是「唉,和我開玩笑呢!」都沒有什麼輕重的。


慬哦亦云:「應當觀視春初之時,為山峯頂諸高起處,青色徧生,抑於溝坑諸低下處,而先發起。」
也如慬哦所說:「我們應當觀察初春之時,青草是從山頂的最高處,還是從溝坑的低窪處先冒出來的。」

如乘心者,謂於尊重事,雖諸重擔極難行者,亦勇受持。
第四,要如車乘一般,能負載沈重的重量。我們親近善知識以後,也要像乘心一樣,善知識所給予的重擔,就是再難行,也要勇於受持。

如犬心者,謂尊重毀罵,於師無忿。
第五,要如家犬一般,主人不論如何的打罵,也不會跑開。我們親近善知識以後,也要像犬心一樣,對於善知識的訶責怒罵,不心生忿恚,自始至終都不捨離善知識。

如朵壠巴對於善知識畫師,每來謁見便降訶責,畫師弟子(口娘)摩瓦云:「此阿闍黎於我師徒,特為瞋恚。」畫師告云:「汝尚聽為是呵責耶,我每受師如此賜教一次,如得黑茹迦一次加持。」如朵壠巴對於這位善知識畫師的態度,每次畫師來拜見他時,都加以呵責。畫師的弟子(口娘)摩瓦說:「這位上師好像對我們師徒兩人,特別的瞋恚、討厭。」畫師告訴他說:「你聽起來好像是在呵責,而對我來說,我每受一次上師的教導,就如同得到一次本尊的加持。」

黑茹迦就是本尊。

一指禪 
金華俱胝禪師的道場裡,有一天,時近黃昏,天上下著毛毛細雨,一位名叫實際的比丘尼來到庵裡,她不經通報,也不脫笠,逕自進入禪堂,持著錫杖,繞俱胝禪師禪座三匝,道:「你說得有道理,我就脫下斗笠。」
她一連問了三次,俱胝禪師一時不知所以,連一句話也答不出。實際比丘尼生了氣,便拂袖欲去,俱胝禪師只覺慚愧,就禮貌地說道:「天色已暗,且留一宿吧!」

實際比丘尼停下腳步道:「你說得有理,我就留下來。」

俱胝禪師仍不知該如何回答,才是說得有理。

後來,天龍禪師光臨到此,俱胝禪師就把實際比丘尼問話的經過來請示天龍禪師。天龍禪師豎起了一根指頭開示他,俱胝當下大悟。

從此以後,俱胝禪師凡是遇到有人請示佛法禪道,他便豎起一根指頭,學者都能因此有所契悟,因此「俱胝一指」,相當有名。

在俱胝禪師座下,有個沙彌也學老師的樣子,凡是求道者,只要俱胝禪師不在,也不管人家問他的是什麼,他也學著師父豎起一根指頭。有一天,俱胝就將沙彌叫到法堂,問道:「你也懂得佛法?」

沙彌道:「懂得!」

俱胝禪師道:「如何是佛?」

沙彌很自然的又豎起一根指頭,俱胝禪師便拿起剪刀將沙彌的手指剪斷,沙彌痛得大聲怪叫,俱胝禪師就喝道:「你再說明一下,如何是佛?」

沙彌自然地想再舉起一指,猛然不見指頭,當下大悟。

「你說得有道理,我就脫下笠帽」,其實,真理並非可說,若有言語,皆非真理。俱胝的無言,不是不說,只是想說而不知如何說。一有思想分別,則離禪更遠。當然能夠對機一說,相似一說,或能溝通彼此。即天龍禪師豎出一指,俱胝禪師方知真理是一,此外無二亦無三。從此以一指傳授學人。沙彌依樣葫蘆,妄豎一指,使禪落於無知的形相,而俱胝禪師的一剪,剪斷他的形相,有形到無形,從有相到無相,以此會歸於禪心,因此沙彌也能契入了。


雲門文偃,浙江嘉興人,是雲門宗的開創者,俗姓張,幼年出家。他有很高的智慧,且辯才無礙。
  他參訪的第一位禪師是黃檗的門人,叫睦州,睦州見到他來,馬上關上門,文偃就去敲門,睦州在裏面問道:「誰?」文偃道:「是我文偃!」睦州再問:「作什麼?」文偃答:「未明自性,求師父指點!」睦州打開門看了一眼,又把門關上。
  文偃連著三天都去敲門,第三天睦州打開門時,文偃側身擠進去,睦州一把抓住他,說道:「說!說!」文偃正要開口,又被睦州推出門外,說道:「秦朝的鍍轢鑽!」又將門快速關閉,壓傷了文偃的腳。這一痛,使他開了悟。後來睦州又叫他去參訪雪峰禪師。
  文偃到了雪峰的地方,遇到一位僧人,就問他:「今天上山嗎?」僧人說是,文偃又問:「我請你帶幾句話給雪峰禪師,但千萬不要說是別人講的。」僧人答應,於是文偃告訴他:「你到了山裏,見到方丈,待大眾聚齊,你便出來握住手腕,站在他面前說:「你這老頭兒,脖子上的鐵枷,為什麼不脫下來?」這個僧人照樣去做了,雪峰見狀,馬上下座攔胸抱住他,說:「快說!快說!」僧人不知該說什麼。雪峰立即推開他,說道:「這些不是你的話!」僧人立即辯駁,雪峰命侍者去取繩子和棍子,僧人一怕,終於說了實話。雪峰對大眾說:「大家快到莊上迎請五百人的導師去吧!」
  第二天文偃見到了雪峰,雪峰馬上問他:「什麼因緣使你得到如此境界?」文偃低頭不語。此後,文偃留在雪峰處,得到了雪峰禪師傳承的禪法。


《八千頌》云:「若說法師於求法者現似毀咨,而不思念。然汝於師不應退捨,復應增上希求正法,敬重不厭,隨逐師行。」八千頌中說:「若是法師對於來求法的人,現出瞋恚、忿怒或責罵時,不要放在心上。對於上師不應生起退捨的心,應該更加的為希求正法而怒力,依然敬重善知識,永遠不生厭離的心,隨逐上師的步履而行。」

如船心者,謂於尊重事任載幾許,若往若來,悉無厭患。
第六,要如擺渡的船一樣,不論來來回回多少趟,也不會厭煩。我們親近善知識以後,也要像船心一樣,不管上師負載多少重擔,就是經過無數次的往返,也永不厭患。

第二修信為根本者。「親近善知識時的意樂心」,第二部分介紹的是,「特申修信以為根本。」就是說信為一切功德的根本,由於信心的緣故,令功德未生的能生,已生的能安住,再輾轉向上增長。

《寶炬陀羅尼》云:「信為前行如母生,守護增長一切德,除疑度脫諸暴流,信能表喻妙樂城。信無濁穢令心淨,能令離慢是敬本,信是最勝財藏足,攝善之本猶如手。」寶炬陀羅尼中說:「信心為一切修行的前導,就像一位母親生育孩子一樣,信心能夠出生、守護、並且增長一切功德。信心能夠幫助我們除去疑根,才能度脫生死的暴流,而達解脫的彼岸,因此信心能夠比喻為妙樂城。信心能除去因不信而引生的雜染濁穢,使心清淨。信心能令遠離一切的慢心,是恭敬的根本。信心是最殊勝的功德財,含攝一切善的根本,就如同手一般的勝券在握。有了信心,就能成就一切功德、善根,所以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


十法亦云:「由何出導師,信為最勝乘,是故具慧人,應隨依於信。諸不信心人,不生眾白法,如種為火焦,豈生青苗芽。」由進退門,而說信為一切德本。十法中也說:「要如何達到佛地呢?信心其實就是最殊勝的車乘工具,所以,只要是有智慧的學人,都應該隨時修清淨的信心。沒有信心的人,是生不出任何善法的,就像被火燒焦的種子,豈能生出青色的苗芽來。」在一切的修行法門當中,信心是最殊勝的,因為它是一切功德成就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