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30日 星期日

2018-10-03進度:中士道-集業之理

74B 01:40 - 75B 11:28

癸二、彼集業之理(此業積集增長之相) 分二 (p.173)
子一、正明所集之業
子二、如何集業之理(此積集增長法如何)

<第一組>
【◎ 如是若由染污無明薩迦耶見,他自在轉,三門作行殺等不善,集非福業。】
如果被染汙無明的薩迦耶見所控制,身口意造作殺生等不善業,是積集能感惡趣的非福業。

那麼,所以他這個造集的業,是怎麼樣的呢?他主要的因為在補特伽羅上面隨我執而轉。現在我們用比較普通的名詞,就是在我們的有情,我們的人—補特伽羅我們都說人,就是這樣普通一個有情,在這個上面由於這個「染污無明薩迦耶見,他自在轉」。無明、薩迦耶見,前面已經告訴我們了,它有的地方,把它看成功是兩樣東西,有的地方把它看成一樣東西。總之,這個東西是不明白事情的真相,把事情的真相看錯了,所以呀它是造種種的雜染。
由於不明白,所以在明明這個五取蘊,換句話說我們就說補特伽羅,沒有這個「我」這個東西,但是呢他看錯了,看錯了,無始來的習氣,一天到晚拿著我、我、我,那麼被這個東西所左右著。那個是就是說「他自在轉」的話,就是你做不了主的,一天到晚被它所主,因為被它所主,然後你身口意就造種種的業。那個時候如果造的業是「殺等不善」,那麼這個時候集的是罪業,就是「非福業」。反過來,你如果是

(p57)【若行捨施守護戒等欲界善法,是集福業。】
若行持布施、守戒等欲界善法,是積集能感欲界善趣的福業。

那麼是集的福業。

【若修靜慮無色地攝奢摩他等,是為積集諸不動業。】
若修習色界四靜慮和無色界所攝的奢摩他(止)等,是積集能感上二界的不動業。所以平常所造集的業不外乎這個三樣東西。

如果是修的「靜慮無色地」攝的奢摩他等,是積集的諸不動業。所以平常所造集的業不外乎這個三樣東西,不外乎這個三樣東西!

【若爾於三有中一切盛事,見為過患,希求解脫欲樂,發起修眾善業,】
首先舉出二種特殊業:一是對三有中的一切圓滿見為過患,由此生起希求解脫的欲樂,以此欲樂所發起的善業;

那麼,下面他又提出一個問題來,說:是的呀!你現在造的一切的非福業、罪業,那我們不談,當然;福業,那麼是或者是感得欲界的,或者感得無色界的,是,儘管善業還是流轉生死的。有一類他已經了解了三有當中的一切無不是苦,認識了這個苦諦了,說不管他什麼好事,他看見了—啊!原來這個都是欺誑,這個地方絕對一無可以貪戀,所以一心一意唯求解脫,為了求解脫,那個時候就造的種種善淨之業。那個是也是善法,可是這個善法跟前面的善法不一樣!譬如普通有很多人也是世間的修橋補路,尤其是古代的那 (p58) 些人,什麼集文昌社,他們的目的幹什麼?要求功名、要求富貴、要求長壽、要求這個、要求那個。我們現在這個東西不要,哎喲!不要說長壽,把你送到長壽天你也不要;不要說功名富貴,叫你做皇帝,叫你做玉皇大帝,叫你做梵天主我也不要。那麼這種情況,這個應該怎麼算呢?更進一步。

【又於無我義如理觀察慧相應思諸善淨業,是否集諦生死因耶。】
二是與如理觀察無我義智慧相應的思的各種善淨業。此二業是不是生死之因的集諦呢?

那現在我們更進一步去觀察這個補特伽羅、這個薩迦耶見,就是這個所見到的「我」是真的、是假的?發現原來我們顛倒,才發現;現在如理觀察的結果,原來沒有這個我!那麼因為你以前誤解了,以為有我,一天到晚為它而忙,現在了解了,自然再不去管它了。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請問這個是不是也是集諦當中的生死的因呢?他這個問題是這樣,下面解答說:

<第二組>
【總資糧道加行道者,雖集庸常能引之業,然由如斯意樂所起,及於無我觀慧相應諸善淨業,是後有愛能對治品,與生死本我執行相,相違而轉,故非尋常真能引之集諦。】
總體而言,資糧道和加行道行的修行者,因為他是凡夫,所以造的業,一定還是在生死當中流轉的能引生死的業,但是透過修學佛法,他集聚了智慧資糧,對於事情有了正確的認識。雖然同樣是能造能引生死的業,而內容卻有不同。也由於修學佛法,了解了我們平常的錯誤,對「我」這個身心相續上面產生正確的認識,認識了原來「我」這個東西是生死冤家呀!他不但不會愛著,而且種種方式去針對著這個去破除它,同時造其他的一切事情啊,也是集的都是善淨之業。所以雖然沒有真正的現證,所造的仍舊是平常引生死業,卻是跟原來的真實當中這個行相相反的「集諦」。

這句話我們注意一下!在我們修學佛法的過程當中,它分成幾個位次: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這樣。一開始修的時候叫資糧,你先積聚些資糧,集聚什麼 (p59) 資糧呢?福、智兩樣資糧。智慧是對事情本身有正確的認識,你沒有正確的認識,那做什麼事情都沒有用;那麼然後呢,雖然你有正確的認識,你要照著去做的話,對不起,你要做這件事情的時候還要很多條件哪,還要很多條件哪,那個條件就是福資糧。譬如說我現在要到一個地方去,到哪裡?到台北去,或者是更遠的地方去。是,說這樣的話有什麼好處,有什麼必須要,正確地認識、了解這件事情,這個叫智資糧;了解是了解了,現在你要去了,對不起,哎呀!路費沒得,那麼這個時候沒辦法了,於是你還要集聚各式各樣的路費,準備各式各樣的東西,這個叫福資糧。
現在我們修行佛法的時候呢,第一件事情也要這個東西,這個叫作資糧位。究實說來,現在我們剛開始修行,真正重要的都在這個上頭。所以現在有很多人急著,說:「哎呀,我要求解脫啊!要求解脫啊!」這個概念啊,概念是好的,這個概念本身是好的,但是對不起,做不到,做不到!那麼為什麼做不到呢?原因就是他資糧沒有集聚。這個資糧當中分兩部分:你認識既沒有認識,就算你有認識了以後,你要完成這個目的的種種的準備也沒有,你怎麼可能呢?怎麼可能呢?所以因為這樣的原因很多人說要修行、修行,修了半天哪!白吃辛苦,一番的好心,忙了一輩子啊,浪費掉了,這個是最大的可惜啊!最大的可惜呀!
(p60) 所以我們常常這個地方應該提醒自己:是的,我們在佛法上面,目前還是很幼稚。我們不妨用世間的方法來提醒,你說世間隨便做一件事情,這我想我們大家有的,你種田也好、做工也好,你就莫名其妙地你就自己會種田了嗎?如果說長大的,一直長在富貴的家庭當中,叫你跑到鄉下田裡面哪,田裡面長的什麼東西,你一竅不通,這個不是很明白嘛!反過來說,你如果種田的人跑到工廠裡邊去,那個廠裡面這些東西機器,你一看見就害怕,是一竅不通,你這都得學呀!那麼現在佛法是遠比這個東西,居然聽見了,隨便一點,說:啊!修行好,你就去修行了。你修些什麼啊?這個不行!
所以我們必定第一步事情所謂集資糧。那麼資糧兩個字也要認得它正確的定義,不要把我們的概念—好像資糧嘛,那就燒飯的那個東西,或者哪裡,不是!這裡分成功兩樣東西。那麼等到集聚資糧夠了,然後你就開始,說開始行動了,這個時候就叫作「加行」,加行。那麼開始行動了以後呢,然後呢照著去做,如理如法地去做的話,你見到了:啊,的的確確這個事情是這樣的!就是你盼望當中,你理想當中的那個內容,那個時候你見到了,這是「見道」,這個次第是這樣的。
所以呀,他現在告訴我們,在前面資糧道、加行道,這個兩個位次當中的修行人他還是凡夫,還是凡夫。他雖然是凡夫,有一個不同,因為他是凡夫,所以造的業,一定還是 (p61) 在生死當中流轉的,所以他仍舊是造庸常一般普通能引生死的業,這個是;可是同樣是能引生死的業,那麼內容卻有不同。

以出離心所攝,或無我慧所攝等所造集之業,是否為集諦生死因?
「然由如斯意樂所起,」由於因為要修學佛法,這種概念呀,他集聚了智資糧—智慧資糧是什麼?對於事情正確的認識。以前不認識,明明這個上頭沒有一個我,他覺得看成我;現在有了這個智慧,認識:啊,原來沒有!所以說「於無我慧相應」,同時造其他的一切事情啊,也是集的都是善淨之業。造這種業是什麼?

「是後有愛能對治品,」這個真正的生死的根本,引發生死的這個最主要的這個集的業,就是這個「後有愛」,後有愛。現在因為他了解了佛法,了解了我們平常的錯誤,錯誤在哪裡呀?錯誤在對這個上面,對我這個身心相續上面沒有正確的認識,把它看成功「我」,所以種種地方的愛著難捨。現在他認識了這個東西以後,啊,原來這個東西生死冤家呀!他不但不會愛著,而且種種方式去針對著這個去破除它,所以它是「後有愛的能對治品」。而這個後有愛的能對治品是什麼?

(p62) 「與生死本我執行相,相違而轉,」就這句話!生死的根本是什麼?「我執」,就這個。因為由於我執,這個愛著就生起來了。這個我執就是惑、無明,或者是煩惱;然後呢愛是什麼?業。惑、業兩樣東西具足了,對不起,這個業就流轉。現在呢,他雖然沒有把真正的惑從根破除,但是已經有了認識,已經有了認識,因此在他這個認識當中,就不會再去執著它,處處地方破除它;但是因為並沒有親自現證,沒有親自現證,所以所造的難免仍舊在這個裡頭,這個是它最大的差別。所以雖然沒有真正的現證,所造的仍舊是平常引生死業,但是卻是跟原來的真實當中這個行相相反的,相反的,所以說「故非尋常真能引之集諦。」這個。那麼為什麼它還擺在集諦當中呢?

【然能隨順引後有集,故立為集攝。】
只要還在生死輪迴當中的話,跟這個普集諦的行相相順的,所以他仍舊擺在這個集諦當中。

但是他還在生死輪迴當中,只要還在生死輪迴當中的話,跟這個普通集諦的行相相順的,所以它仍舊擺在這個集諦當中,但是這個內涵卻是恰恰相反。平常我們的講啊— (p63) 不,不是平常,以前我們曾經講過啊,懺悔的對治,懺悔的對治。比如說有一個力,從這個地方向那個地方走,如果你要對治它怎麼辦呢?你要抵銷它怎麼辦呢?你要加一個力──這樣沒有用,你要正對著它。那麼你能夠抵銷它了對不對?但是現在這個力來的時候,非常大;這個力比較小,雖然正對著,但是呢因為力量不夠,它仍舊向這個方向。雖然方向仍舊向這個方向,但是慢慢地減,減小它向這個方向的力量了,對不對?喏!就是這樣。你只要繼續地修下去,那麼這個對治的力量越來越大、越來越大,本來非常快,慢慢地因為這個力量對治,慢慢地慢下來、慢下來、慢下來,慢到最後停在那裡,最後反推回去了,就這樣。所以說在我們資糧位、加行位上面的修行的特質,就是這個。
那麼我們為了容易了解起見,舉另外一個譬喻。譬如說,我們以前哪,欠了人家很多債,哎!不曉得欠多少債,現在懂得了這個做生意的訣竅,你了解了,不是像以前盲目地亂來,把樣樣事情弄清楚了,然後你開始賺錢了。雖然賺錢,可是以前欠人家債,哎呀!欠他那個 十億、八億,現在你已經慢慢地賺了,賺它個萬八萬固然不行,一百萬、兩百萬還是不行。欸!但是你的債務在慢慢減輕當中,總歸地說起來,你仍舊是欠人家債,但是那個債務漸漸減輕了。那麼現在這個地方告訴我們,說我們資糧、加行這兩位的行者,由於他所修的內容,正是以前生死行相根本的相違反的,相反的對治品。不過以這個理 (p64) 由,剛才說的這個理由,所以仍舊在集諦當中。

【如是亦如〈攝決擇分〉云:「問:若世間諸法,厭患後有能背後有,引出世道,彼等何故集諦所攝?答:雖彼自性,厭背後有,然能隨順後有身語意妙行,是故當知是集諦攝。」】
《攝抉擇分》中提問:資糧道、加行道中的世間諸法厭患後有,能相違後有,能引出世間道,為什麼還是集諦所攝呢?《攝抉擇分》中回答說:雖然這些法的自性是厭背後有,不會導向生死輪迴,但因還未證得,與能引向輪迴善趣的有漏身語意妙行相似,因此還是集諦所攝的業。

這個是《瑜伽師地論》上面告訴我們,這段話也是如此。一方面固然是他現在還沒有證得,沒有證得;另外一方面,雖然在生死當中,卻是慢慢地增長這個對治的力量,以前造的身語都是惡業,或者是善業,現在呢是妙業,妙淨之業,就這樣。因為我們修行還是要拿這個身體,所以他現在造的是增上生,慢慢、慢慢、慢慢、慢慢地來淨化以往的,造是造這個。然後造了這個流轉生死,現在要還過頭來對治它的,還是用這個身體,不過造的業恰恰相反,這樣。

<第三組>
p. 175
【此說善思生死過患,厭離生死意樂所起,引出世道諸善淨法,為隨順集故當勵力,引此意樂及無我慧。】
這是說如理思惟生死這麼樣的有禍害,所以一心一意的厭離,由於厭離造種種的善淨之業,屬於隨順集,因此應努力引發出離意樂與無我智慧。

那這一段就特別告訴我們,我們修道的人,應該怎麼辦?同時這個裡邊也告訴我們,真正的後有愛的引發的主因在這個地方。主因有兩樣東西,一個就是我們因為無明不認識 (p65) 而產生的這個後有愛,後有愛,由於這個而造種種的惡業。現在我們了解了說:啊!這生死這麼樣地有禍害,所以一心一意地厭離呀!由於厭離造種種的善淨之業,那個時候啊,去找生死的根本,找到這根本在這裡,那麼在這個上面努力去做,努力去做,這樣地是漸漸能夠跳出來,這就是我們修行的時候應該的。所以到最後兩句是告訴我們,雖然還隨順於集,但是我們應該努力的—努力幹什麼?欸,要認識無我之慧,原來我這個東西是沒有的呀!這個才是真正智慧。平常我們講的智慧就是這個,既然我沒有的話,為我而所有忙的這種事情啊,都慢慢、慢慢地消除掉了。所以平常我們所謂持戒,不管是大小乘、念佛、參禪都在這個上頭。

【◎ 由是因緣,若未由多異門,觀察修習生死過患,於生死盛事破除貪愛,獲得對治。又未如理以正觀慧觀無我義,又離修習二菩提心。餘諸善行,唯除少數依福田力,悉是庸常集攝,轉生死輪。】
由此可知,如果沒有從不同的角度不斷地觀察、修習生死的過患,對生死中的圓滿破除貪愛,獲得對治,又沒有以真實的觀察智慧如理觀察無我之義,又遠離修習世俗菩提心、勝義菩提心二種菩提心,在這三者之外的任何善行,除了少數依福田力之外,全部為庸常集所攝,其結果只能是輪轉在輪迴之中。

這個裡邊「唯除少數依福田力」,這句話我們來看一看。說因為上面所說道理現在我們就懂得了,懂得了,我們必定要從各方面、各種—「多、異門」,多是眾多,異是各各不同的,以不同的方式,用這種方式去看。譬如我們現在來說吧!戒,從戒的立場去 (p66) 看;念佛,從念佛的觀點去看;參禪,從參禪的觀點去看;教,從教的觀點去看,教下不管是大乘、小乘、性宗、相宗,不管哪一門,我們要去觀察,了解生死的特質。然後了解了以後,照著去修習,曉得這個生死當中,一切沒有一點意思啊!因為了解了,所以對生死當中的所有的壞的事情,固然是絕端害怕、厭惡,好的事情啊,也是破除貪愛,這是我們目前要努力的。等到你有了這個,那麼你就可以正對著它對治了。
師父如何破除:「哎呀!我不聽還覺得心裡想修行,聽了以後真是不敢修行!」, 這種想法?
說到這裡,有人就說:「哎呀!我不聽還覺得心裡想修行,聽了以後真是不敢修行!」是,有的人難免會生起這個想法,在我現在的認識恰恰相反。我不聽啊—固然,不談修行的人不說;就是你談修行,你不聽,請問你修些什麼啊?你不聽,要修的內容,你修了半天修對了嗎?說我們閉門造車,空忙一生還不知道,乃至於修了半天,把自己送下地獄去不知道,還偏偏覺得這個對,何其顛倒啊!所以如果你真的想修,聽見了才高興:「哎呀,對啦!我以前要想修行,原來為什麼修行、如何修行都不知道!修了半天,是白忙一程,白費氣力啊!到今天才認識了才高興啊!」那時高興都來不及,哪裡會害怕?不過倒有一點倒真的,因為你不懂得,所以你總覺得:哎呀,修行好啊!人家說好嘛你也好,結果原來修行這麼個難法,唉呀,那個時候害怕!這個倒是的的確確的事實,也是天經地義的事實。所以這個地方怎麼辦呢?你要更進一層地認識。
(p67) 如果說你有了圓滿的認識,那時候這個道理很清楚,擺在眼前只有一條路,只有一條路!什麼路?修行。你退轉去,假定你退轉去,像我們想像當中,那很舒服安樂的話,哈哈!不要說你們,我第一個退轉去,趕快回去享樂,為什麼跑到這裡來幹什麼?仔細你一想啊,回轉去的話,只有一條,回轉去是非死!百分之一百的。眼前是小小的安樂,結果將來是無邊的大苦;眼前貪得一點點小便宜,然後在地獄裡邊受無邊大苦。啊!絕不可以。就像打仗一樣,打仗你不要逃,你逃的話,只有一條路,死路!因為打仗容或敵人看不見你;在生死當中的話,對不起,那個敵人在四方八面眼睛張大了看著你呀!你不張大了眼睛逃避敵人,要把敵人消滅的話,只有一條路,非被它打死不可的,這個道理很簡單。所以你只有睜大了眼睛,全部精神防避它來襲,然後你把它克服,這是唯一的一條路,這是我們要認識的。所以你如果說認識了,然後你那時候會了解,你只有正對著它,你還有生路,第一個概念。
進一步呢?如果說你正確地認識,然後正對的話,你會發現,這必然只有這一條是路,而且必定是生路,這個就妙了!眼前是一點點小小的辛苦,到最後卻是大安樂。而且這一條路是絕對是生路,前面是絕對死路,這兩個當中是完全相反的。所以最主要的還在什麼上面呢?還在不知道。以前因為完全不知道,所以現在產生了誤解;現在知道了,千 (p68) 萬不要停在那裡哦!停在那裡你覺得:喔唷!曉得了又害怕了,又退回了,那一點點知道都浪費掉了,好可惜!所以不要怕,不要怕,你只要努力地下去。
不過到這地方,我們又覺得:哎呀!聽了這個佛法,修行了,現在覺得這樣地不如理,那樣地不如理。是!你回去了你又如理了嗎?你回去你如理了嗎?是第一個問題。所以這第一個問題,回去是一定不如理,那麼然後呢你走上去,走上去絕對不可能一步登天的,一定慢慢地來。所以這佛菩薩告訴我們很清楚哦,所以你走上去一定要把握得住這個次第根本,不要說一開頭:哎喲,我先要去打坐,要去拜佛啊!你第一個要什麼?建立正知見!
所以經上面很多地方告訴我們,假定你能夠把正知見建立起來的話,那個時候,欸,你雖然尸羅、軌則、淨命一下不能圓滿哪,但是你不會墮落,不會墮落惡道,將來感生龍中。龍是六道當中除了人以外,牠的的確確能夠修行的一個,而且牠也不是太苦;龍當然有龍的苦,但是龍還有比人強的神通,有這樣的好處。然後等到下一個佛出世的時候,或者再下一個佛出世,賢劫千佛當中,你一定有解脫,那個何等好啊!如果你不走這條路的話,豈只賢劫千佛,無量劫永遠輪轉,而且極大部分在地獄裡邊,這兩個當中比是完全不能比啊!這我們要了解的,這個是真正的概念。
所以他前面說「若未」,假定你沒有這樣做的話,對不起,那沒有用,那沒有用。[075A] 「若未」,假定你沒有這樣做的話,對不起,那沒有用,那沒有用。這是第一個,對生死的盛事獲得對治。進一步呢?

p. 175 (3)
【又未如理以正觀慧觀無我無我義,又離修習二菩提心。】
進一步的第一個呢,就是破除貪愛對治。進一步說雖然你不去貪愛,不要執著現世,但是究竟跳不出來。要究竟跳出來,要找到根本,找到根本的話,原來說這個「我」沒有的,所以趕快解決。趕快解決,還不究竟圓滿,說如果你要真正究竟圓滿的話,還要把自他一切都救出來。所以那個時候進一步,由共中士只求自利而進入大乘,那麼大乘不 (p74) 但要求自利,而且要幫助一切人,那個時候要修大菩提心。那個大菩提心分成功兩種,一個叫世俗菩提心,一個叫勝義菩提心。所以這個地方,就是共下,共中,共上這個次第,實際上也就是說我們修學的時候,先從基礎一步一步上升到最後。假定說你在這個次第上面,不照這個次第走的話,不把握住這個重點的話,不管你做什麼善事,所以

【餘諸善行,】
不管哪一個善事,都是平常的集諦所攝,「轉生死輪」。但是有一個例外哦!

【唯除少數依福田力,】
欸!這個不是的,這個不是的。這個是什麼?現在我們修淨土就這句話,修淨土就這句話。那麼關於這個部分,等一下再講一下,下面這個先說完。

<第四組>
【又增長業分為二類,一為樂受義故增長,二為捨受義故增長。】
積集的業分為兩類:第一類是為樂受義而積集;第二類是為捨受義而積集。

那麼這個樂受跟捨受義故增長,在下面這一段。所以少數福田力跟這個兩句話,我們休息幾分鐘再來講。
他這一部分要告訴我們所謂「集業」,說生死流轉的這個業。流轉的業這是什麼?凡夫才有,異生才有,聖者不會再造。那麼凡夫這樣說起來,如果說他了解了這個,在資糧位、在加行位上面,那麼這種情況怎麼辦呢?說,哦,現在我們了解了,這個正是對治「後有愛」的這個正對治品,正對治品。換句話說,這個雖然是凡夫,他還在生 (p75) 死輪迴當中,由於對這個生死輪迴的因,「集諦」的真正的原因,有了正確的認識,那個時候如理去修習,正是能夠感得跳出生死輪迴果報之因,果報之因。所以在這個果報還沒有現起之前,你只要努力在這個因上面努力的話,他雖然眼前仍舊在輪迴當中,但是當這個因慢慢地集得足了、夠了,結了果的時候自然跳出來。這個是佛法的特質,如是因是如是果。那麼從這裡我們也了解了,啊!原來我們真正修行是這樣修行法的。
如果不是這樣,你如果不是這樣去做的話,不從這地方去做的話,對不起!不管你做什麼,「餘諸善行」,不管你做什麼好事,都是生死輪迴當中的。所以我記得好像淨土的哪一位祖師,省庵大師,有一封信就勸那個茅靜遠公,那個先生是好了不起哦!修橋、補路什麼的好事都做,哎呀!凡是好事總歸他有份。結果那一位大祖師怎麼說?「對不起!你忙這個東西好事,還在生死輪迴當中,這個三世怨沒有用啊!」一句話。所以我們現在修行也是如此。你修行啊,你要真正把握得住修行的特質,如果你把握不住這個特質的話,固然是不管你做什麼好事,哪怕你念佛、磕頭、燒香、出家,對不起,還是沒有用啊!那麼它真正的中心在哪裡,我們必定要把握住,要了解這個生死當中一切生死的好事,這個都是錯誤的,這第一點認識它。了解了這個以後,你就不會對眼前這種好事產生貪著,這第一個。
(p76) 但是呢,雖然不貪著,將來可以感得生天等等,但是生到天上它還是會掉下來,那麼根本在哪裡呢?哦!原來說生死當中的根本,在誤解了「薩迦耶見」,那地方原來是沒有這個所謂的「我」在,這樣。所以進一步要觀察這「無我慧」,要跳出生死輪迴。雖然你想跳出生死輪迴了,可是推己及人就於心不忍哪!那個時候才真正大乘心從這個地方發起啊!所以就修習兩種菩提心,這樣的。除了這個以外,不管做什麼好事,都是生死輪迴。所以《華嚴》上面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啊!它這個菩提心好像單指大乘,到現在為止,我們了解這個大乘的菩提心,必定基在什麼上頭,它的基礎在什麼?「厭離生死」上頭。所以換句話說,你如果真正地具足了這個菩提心的話,這三樣東西一定具足。喏,跟這個地方、這個內涵是完全一模一樣,這是我們要了解的。所以我們真正談修行,這個才是!
那麼,唯除少數依福田力,欸!它只有一個,就是依特別的這個力量,你也可以跳出來,念佛就是這個。所以現在我深深地感到這個生死當中的過患,但是要這樣一步一步地修習的話,哇,那真是不簡單啊!尤其是目前這個條件也不具足,那怎麼辦哪?啊,唯一的辦法只有依靠你啊!可是那個時候有個特質是什麼?對於生死當中的一切的盛事,的的確確產生了絕大的厭惡、可怕感,只有依靠他,這個條件還是具足的。所以說念佛必 (p77) 定要「欣厭具足」,假定你這個欣厭沒有的話,這念佛沒有用場。他教你念佛最主要的三資糧—信、願、行,信些什麼?願些什麼?有了這個信願才談得到行。「信」是信三界輪迴無非是苦,一無是處,信就是信這個。因為你信了這個,所以要跳出,結果要跳出來,說修習這個法門的話,啊!現在我們末法的時候,法又不完整,環境又這麼複雜,不允許我們修。那怎麼辦?一心皈投依靠,一心欣仰極樂世界啊!那個時候你一心願求的這個,眼前高官厚祿一切東西都不要了,「願」是願這個。
所以這個地方說「唯除少數依福田力」,儘管這個是依福田力,可以跳出這個生死輪迴,但是它這個心理的行相,還是跟前面這個絕不違背。所以假定說,對於生死的過患沒有正確的認識,你不想跳出來的話,念佛沒有用!反過來,你認識了這個,就算你沒有證得羅漢果,就算你沒有修習得大菩提心,你一心了解:唉呀,這個是一無可取啊!產生絕大的厭惡;然後呢信得過佛講的話,一心一意欣樂、好樂要念佛。然後你念佛,儘管你沒有得到一心不亂,散心念佛,都可以跳出生死輪迴。根本在哪裡?還在這裡,還在這裡,這麼清楚明白。了解嗎?所以說,不管你修哪一個法門,都在這裡。同樣地,當然持戒,你為什麼要持戒啊?很簡單嘛,也就是這個道理。這個前面也說過,後面再要說,後面還會說。那麼這個是解釋了這個。

【又增長業分為二類,一為樂受義故增長,二為捨受義故增長。】
那麼就世間的所謂這個增長,一 (p78) 個是樂受,一個捨受,看看:

【◎ 初中復二,】
說樂受義增長。

【一為受用色聲等欲塵,所生諸樂。二於外樂,厭捨貪著,為定生樂受,而增長業。】
一是對於外面的這個五根所對的,所謂色聲香味種種的為了這個而去。二是對外樂的貪著厭離並且捨棄,為了學定生樂受而造集的業。

這個「樂受義」分兩種:一個呢,對於外面的這個五根所對的,所謂色、聲、香、味種種的,為了這個而去。第二呢,對於外樂「厭捨貪著」,啊!覺得外面這個東西,沒有什麼好處啊,於是引發那個定樂,引發那個定樂。這裡沒有詳細講,不過有一點我們要了解的,真正他—比如說外道乃至於佛法,他為什麼能夠忍得住絕大的苦受學定呢?他本質上面也了解,說這樣去做得到更大的快樂,得到更大的快樂。所以本質上面剛開始修學佛法,沒有別的,還在「苦樂」兩個字上轉。只是說普通凡夫他愚癡,所以貪一點眼前的小樂受大苦;聰明一點的人了解了這個東西,為了要大樂,不貪那個小苦,不上那個當,只是為了這個。
所以說得到定樂以後,那個對世間的所有五欲最美的樂,那時候你感受味同嚼蠟,是一點味道都沒有,一點味道都沒有。到了那個時候叫你去玩,你也不願意去玩了。就像我 (p79) 們小孩子的時候,大家趴在這個地上弄那個泥娃娃,弄得個起勁,長大了以後還要去弄,你願意嗎?當然絕對不願意,喔唷!覺得這個一點意思都沒有。實際上呢,你還是為了你的快樂,因為長大了覺得這個是真快樂,這個小孩子趴在地上一點意思都沒有啊!這樣。所以我們的認識更深入了,這樣。「而增長業」。

【初復有二,一正緣未死以前現法樂故,造非福業。】
“為受用欲塵樂受而增長業”又分兩類:一是緣未死以前的現法樂受而積集種種非福業;二是緣來世的五欲安樂而積集福業。

喏,這地方就說得很清楚了,你為了「樂受義」—我們造種種業,目的絕對不是故意要找苦的,還是要找快樂。不過這個要找快樂當中,來了!第一種人呢,未死以前,就是現在我們,眼前哪,為了貪求眼前的快樂,於是造種種惡業。哎呀!這個要好吃,這個要味道,然後呢上天入地無所不作;天上的飛鳥,海裡面是魚,那洞裡面還把牠挖出來,樣樣把牠要吃進去。唉呀!造那個種種的殺業。然後呢造種種的方便,把別人的變成自己的。為什麼?還是為了樂受,這個時候造了大惡業。進一步了解:哦!這個一點意思都沒有,兩腳一伸毫無意思。所以,

【二正緣來世諸欲樂故,增長福業。】
這個你求未來的,這是「福業」,這個這樣。這個所謂向外緣的稱為兩種。

(p80) 【正緣定生樂受者,謂集能生第三靜慮,下至初禪諸不動業。】
這個是為了定樂所生的。他為什麼講「第三靜慮」呢?就是說這個色界,所謂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一共有四個定。欲界也有,叫「欲界未到地定」,這個實際上還在散亂當中,所以不算是得定,不算得定。雖然欲界,天台也叫欲界定,相對地來說,比我們凡夫要好很多,可是這個心,這個定沒有穩固,所以不算的。通常我們叫這個初禪、二禪、三禪,都在那種樂受當中—定生喜樂,然後呢離喜妙樂,哦,我想想看:初地是定生喜樂地,是吧?第二地是,我一下名字記不起來了……定生喜樂、離喜妙樂,然後呢第四地是捨念清淨地。所以初,定生喜樂地,然後呢,離生喜樂地、離喜妙樂地,第四是捨念清淨地。所以初、二、三禪都是在樂當中,那種快樂一地比一地的深,所以這個「第三靜慮」下面,這種是說樂受。

四禪天之四地:離生喜樂地,定生喜樂地,離喜妙樂地,捨念清淨地

【若於諸欲捨離貪者,復由樂受令意厭患,為捨受故而作業者,謂集能生第四靜慮,】
如果對各種欲望捨離貪著,又使心厭離樂受,唯一為捨受而作業,只是為了捨受而去造作各種業,

然後那個下面,下面說,那個時候你能夠捨離種種貪著,那個貪著不要了,但是還是為了什麼?還是為了樂受。說因為你曉得下面雖然是快樂,但是這個快樂有限的。所以 (p81) 我們學那個色界定,得到了初禪以後,一定覺得,哎呀,這個初禪比起二禪還不如啊!然後呢你又感到這個還是有它的缺點的,一定要厭患它。由於這個厭患,那個初禪就消失掉了,消失掉了。消失掉了,然後你更精進,那個時候才能夠上去。假定說這個你沒有生起厭患之心,那種快樂狀態,你捨不掉的話,不能升上去的,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關於這一點,天台的《小止觀》上面就說得很清楚,將來以後說到奢摩他的時候,會詳細地說明這個。
所以他還是捨離這個,對眼前已得定的這個貪著,如果這個捨不掉的話,那麼他不能超上,不能超上去。他雖然上升了,但是還是為了這個樂受,所以這樣更上去。厭患說這個有,只要任何有個貪著之心,還不行,那個時候他就捨受。「捨念清淨」—這個念著那個東西,就完全捨掉了,那個時候心完全是清淨,那個時候進入捨受樂,那個時候得第四靜慮。

【乃至有頂諸不動業,此是世親論師意趣。】
則是積集能生第四靜慮乃至有頂的不動業。以上所說是世親論師《俱舍論》的意趣。

就是這個四禪一共有二 十八天,二十八天,那個最後一天的話,比如說最高的色究竟天,下面有福生天、廣果天、無想天……諸天,這個都是四禪當中,那最高的色究竟天。那個第四禪當中,這個都是「捨受義故增長」的,增長的善淨之業。這個是世親菩薩所說的。現在我們整個地了解了,說我們集的業是怎麼一回事情,集的業的內容也了解了。了解了這個,

(p82) 【由此正理,若普厭棄一切諸有,為解脫故三門行善,則能漸遠生死,漸近涅槃。】
通過這個正理,如果修行人能普遍厭捨三有輪迴,一心為解脫三門行善,則能漸漸遠離生死、趣近涅槃。

這地方揭出這個我們應該了解的:啊!現在我們了解了,原來世間都是苦,而這個苦的原因根本在集,那麼集當中又分成功這樣,集當中又分成功這樣。說唯一的辦法,那麼怎麼辦呢?你一定要在這個因,集的因上面去努力,集的因上面去努力。因此「普厭棄一切諸有」,普遍地沒有一點點遺漏的,對於生死輪迴當中一切的盛事,所謂樂—苦,行也是苦,凡是這個都是「諸有」—棄它,厭患之欲,一心一意要捨棄它。為了從這個地方解脫出來,於是造種種的善業,這個就是我們在資糧、加行兩位當中所做的行為。這個時候,漸漸遠離生死,漸漸趨近涅槃,這個是我們應該了解的,集的業。
然後呢集了這個業以後,怎麼能夠感得這個生死呢?「結生之理」。前面我們曾經說過這個集諦當中,正式說起來集諦有四個行相,「因、集、生、緣」。說這個集就是流轉生死的原因,那麼這個流轉生死的原因當中,分成功四個,叫因、集、緣、生。某某法師,麻煩你一下,你站起來幫忙我寫一下,你的字也寫得好看一點。「因」,因緣的因;「集」就是集諦的集;「生」,就是生長的生;「緣」就是因緣的緣,因、集、緣、生,這裡順便也提一下。
(p83) 這個換句話說,為什麼流轉生死啊?流轉生死,有一個主要的這個原因—沒錯,這集諦四行相—這個「因」就像說,欸,這個種子一樣,你有了這個種子,這個將來繼續生長的因就在這裡了。那麼所以這個最主要的是什麼呢?惑跟業,而這個裡邊最主要的是惑,所以他第一個講的講惑,就是煩惱。那麼然後呢,這個時候怎麼會從這個因,而感集生死呢?怎麼會去引發後有呢?那就是由於啊,由於這個因,然後呢造這個業,由於這個惑跟業力量的增長的話,然後就產生後有的這強大的勢力、力量,就這樣。由於這個強大的勢力,到最後呢,就會新的,下面新的生命就「生」起來了。生起來還要它的助緣,所以這個「緣」是最後的事,最後地講。簡單地說明,流轉生死就是這樣的,就這樣的。
從前面已經說,那麼這個「因」當中,最主要的根本因在哪裡呢?根本因就是說,在這個補特伽羅—這個有情,這個五取蘊當中,由於無明不認識事情的真相,把它看成功「我」,這個是根本!所以我們正式修行的時候,真正重要的就要認得它。否則的話,你如果不認識的話,不從這個上面去對治的話,其他不管做什麼好事,對不起,都還是平常「集諦」所攝的。造了好事生了天,最後又下地獄了,就這樣,就這樣。那麼這個所以從因、集下面講「生」,真正說起來就是說,現在說由於這個關係,慢慢地造集了感生死的業,那麼這個時候,要下一生去了,要生。生的之前先要有一個死,實際上那個死 (p84) 就是那個「緣」,前生不捨掉的話,後生不生,就這樣,它有特別這樣的原因。那我們先談,先談死,死是怎麼個死法?然後呢,生的時候又怎麼個生法?

癸三、死歿及結生之理 分五 (p.175)
子一、死緣
子二、死心
子三、從何攝煖 (p.177)
子四、死後成辦中有之理
子五、次於生有結生之理

<第五組>
【第三死歿及結生之理分五:① 死緣,② 死心,】
什麼因緣而死?死的時候是狀態是怎麼樣的?所謂「死心」,實際上呢我們無非是識的流轉,這個地方的「心」就是這個識心,它死的時候這個識心,是怎麼樣一個狀態。每一個地方是分析得清清楚楚,根本原因都指出來,而且……在這個上面雖然不圓滿,但這個因的主要的怎麼樣地前後相續,這個都講得很清楚。

【③ 從何攝煖,④ 死後成辦中有之理,⑤ 次於生有受生道理。今初,】
前面是「死」,死的時候狀態怎麼樣;死的中間又是什麼狀態—死的中間就是「中有」,我們平常稱為中陰、中陰;然後這個中陰又怎麼樣去感得下一生。這麼一來的話,那麼流轉生死當中,那個集諦的整個的內容,我們都有認識了,都有認識了。下面的 十二因緣就是把這個,更細緻地每一個關鍵說得清楚。現在我們看下去:

子一、死緣 分三
一、壽盡死
二、福盡死
三、未捨不平等死 (p.176)

壽盡死

【◎ 壽盡死者,】
(p85) 死的緣有好幾種,有一種壽盡而死,有一種福盡而死。現在呢有一種叫「盡壽死者」,

【謂如宿業所引壽量,一切罄盡而死,是為時死。】
就是說你宿生造了什麼業,那麼這一生感得了這樣的果,這一生果說你的壽量就是這麼多,所以你宿生所引的這個壽量到此滿了,那個叫時死,那個叫壽盡之死。

就是說你宿生造了什麼業,那麼這一生感得了這樣的一個果。這一生果,說你的壽量就是這麼多,所以你宿生所引的這個壽量,到此滿了!那個叫「時死」,那個叫「壽盡之死」。還有一種呢,

福盡死

【福盡死者,】
或者叫「壽盡死」,或者「福盡死」,就是我們引、滿當中就是,是的,你這一生壽命有多長,然後你有多少的福報。還有一種這個福報盡了,雖然你的壽命還有,可是你福報盡了,對不起,換句話說,欸,你沒得東西吃了!

【謂如無資具死。】
是說福報已經享盡了,因此死亡。指缺少衣食藥物等資生之具而死。

所以平常為什麼修行人哪,我們不要浪費啊!身體本來都是騙我們的,是一點意思都沒有。我們現在講營養、講營養,實際上呢,對我們來說不但沒有好處,只有害處。不但沒有好處,我聽見過好幾個公案,有一個修行人,因為他修行有了成就了,所以他也得 (p86) 到了感應。那個時候這個感應當中,不曉得護法還是誰告訴他說,還是他這個老師:「不幸啊!你雖然很用功地修行,但是對不起啊,你的壽命快盡了。」這樣。「你還有多少,還有一斗餘糧。」告訴他,還有一斗餘糧。欸!要我們現在的一斗,一斗多少?米啊,就十幾斤米了,只有如此了!唉呀,他聽見了起大恐怖,所以他每天吃飯的時候,吃些什麼?就拿那個手掌,就擺在那個容器上面這麼一按,沾幾粒米拿出來,擺在水裡面泡一泡,燒、燒好了以後喝進去,就這麼這樣,拼命地努力。啊!結果修了一年多,他大徹大悟了,米還沒吃完,命還沒盡。
你們仔細地去看,經論上說太多地方都是這個的,福可以換成壽,反過來壽可以折成福,這樣。所以如果說你享福太多的話,你的壽命會減短,壽命會減短。我以前曾經看見過這個公案,不過這個公案已經太早、太早,現在忘記掉了。說有一個富貴人家,出生了一個子弟,然後呢因為他家庭非常富貴,所以在滿月的時候大請其客。那個古代那種古人,喔唷!請起客來那個排場之大,不曉得殺了多少生命。結果這個小孩子出生的時候算命,說他一生如何如何好法,結果活到兩歲半死掉了。啊!他就非常埋怨,說這個算命的人這麼準,怎麼不對呢?大家誰也不知道。後來遇見一個出家人,一個和尚,這個和尚是個有道的高僧:「對不起,你折福太深,福盡而死。」所以我處處地方建議你們,像現在眼前《德育古鑑》這種書,你們多看看。[075B] 我處處地方建議你們,像現在眼前《德育古鑑》這種書,你們多看看。袁先生,命中注定他五十三歲死的,結果呢,他變成功七十幾歲還沒有死。你看他那個公案的後頭,他不是他那個太太嗎?她為她兒子作棉衣,她家裡本來有那絲棉,欸,她把那個絲棉賣掉,換那個棉絮。她先生說:「他滿好有這個絲棉,你為什麼換那個棉絮?」哎,她說:「絲棉這個東西很貴啊!我現在賣掉了以後,把那個錢送給別人,那麼省一點錢。棉花就夠了嘛!這個小孩穿穿暖,剩下來的錢就送給別人去。」她先生聽了好高興了:這樣的話,不愁將來這個小孩子沒有福。
為什麼師父會說:「我們現在就是講營養,哎呀!好的拼命吃,~,傷害自己啊!這樣。」?
我們現在就是講營養,哎呀!好的拼命吃,壞的總歸去浪費它,覺得是保護自己,實際上我現在的了解這是無明,傷害自己啊!這樣。所以這個地方,這是道理說在這個地 (p88) 方,真正我們現在最重要的,你能夠把握住這個原則的話,的的確確的。前面告訴我們,我們都是為什麼?樂受義,沒有一個人例外的,都是為了找快樂,不過呢有很多人顛倒,是不了解,只求現身快樂,於是造了非福業,是下地獄。他也未嘗不找快樂,那麼為什麼原因呢?害他的就是什麼?就是不正知的知見。所以前面告訴我們煩惱六因,你們還記得不記得煩惱哪六個因?記得不記得?記得的請舉手,說說看。所以這個地方實在重要,這是每一個地方告訴我們修行的關鍵,第一個隨眠。第二個,順生煩惱的境。記得不記得?就是你內心當中的種子,那是無法可想的,就是等流,前面講的等流因果,跟他前面的因種相應的,它那時候又現起來了,你無始的煩惱隨著它而轉的。
然後呢眼前的境界現起了,那個時候你又對它,叫「猥雜」,什麼叫猥雜?它有兩個,一個呢就是惡知識,人家告訴你:「哎呀,某人哪!這個對你好呀!」你聽了他,現在世界上都是這個樣。所以我才在這裡,常常很多人跑得來招呼你:「哎呀,法師你好呀什麼……。」我聽了這個話,如果是長輩我曉得他關心我,我感謝他的關心;如果是同輩或者年輕的人要來這樣的話,我心裡面覺得你跑得來修行,還忙這個幹什麼!如果你跑得來告訴我:「欸,某人啊!你千萬不要為了病而在那裡糊塗,病是死因你趕快努力啊!」 (p89) 我就向他磕頭。所以我這個的的確確的……是,我不是說我們病了以後,已經病了,你還這麼策勵,那我們普通不是。但是我們要了解,我們修行的特質在什麼地方,自己不要被惡知識的騙,也千萬不要作別人的惡知識。就是說,人家提供給你的意見,他覺得很對,你聽了很聽得進,害了你!第一個,「人」。
還有呢,告訴你「邪知邪見」,他告訴你的,講的法,錯了。所以為什麼我們要來學啊?學就是學習這個。所以我們現在很多學了佛法一大堆,那個知見是不曉得多多少少,叫知見稠林,跳不出去就是這個東西啊!下面還有兩樣什麼:「習慣」,就是你一直在這個當中,那個習慣怎麼破除?一定要精進,拿正知見。然後呢最後一個,最後一個什麼?記得不記得?「非理作意」。平常我們經常把這種概念擺在腦筋裡,你如果腦筋裡的話,起心動念觀察,欸,錯了、錯了、錯了,又來了!那時候你就可以把它改得過來。所以真正說起來,那個這個裡面告訴我們哪,沒有一個地方例外的,都是真正讓我們得到快樂的原因,都在這個地方,這地方順便一提。
這個是講到「壽盡死」跟「福盡死」兩樣東西。下面還有一個,

未捨不平等死

p. 176
【未捨不平等死者,】
所謂未捨不平等死,壽也沒有盡、福也沒有盡,但是因為特別的因緣而死,

(p90) 雖然壽也沒有盡,福也沒有盡,但是因為特別的因緣而死,有這個。

於九死因緣中,為飲食而死的有哪幾類?5
【謂如經說,壽未窮盡,有九死因緣,】
按世尊在《藥師經》等經中所說,有九種因緣導致壽量未盡而死。

它經上面有九種,這個九種,《藥師經》上面是有,還有《瑜伽師地論》上是有,那麼下面說一下。

《藥師經》
阿難問言:「九橫云何」?救脫菩薩言:「若諸有情,得病雖輕,然無醫藥及看病者,設復遇醫,授以非藥,實不應死而便橫死。又信世間邪魔、外道妖孽之師妄說禍福,便生恐動,心不自正,卜問覓禍,殺種種眾生,解奏神明,呼諸魍魎,請乞福祐,欲冀延年,終不能得。愚癡迷惑,信邪倒見,遂令橫死入於地獄,無有出期,是名初橫。二者、橫被王法之所誅戮。三者、畋獵嬉戲,耽淫嗜酒,放逸無度,橫為非人奪其精氣。四者、橫為火焚。五者、橫為水溺。六者、橫為種種惡獸所噉。七者、橫墮山崖。八者、橫為毒藥、厭禱、咒詛、起屍鬼等之所中害。九者、饑渴所困,不得飲食而便橫死。是為如來略說橫死,有此九種,其餘復有無量諸橫,難可具說!

《瑜伽師地論略纂》對「不避不平等故死,九因九緣,未盡壽量而死」的解釋:一、食無度量,腹脹死。二、食所不宜,毒害死。三、不消復食,不轉死。四、生而不吐,不消死。五、熟而持之,不通死。六、不近醫藥,橫病死。七、不知於己若損若益,入水投火,他損墮坑,愚癡故死。八、非時行非梵行,飢飽遠行,病時而犯故死。九、非量行非梵行,染愛過度故死。

【謂食無度量,食所不宜,不消復食,生而不吐,熟而持之,】
第一種是飲食沒有節制,如飲食過量而死。第二種是吃不適當的食物而死。第三種是積存在腸胃裡的食物還沒有消化,又再進食。第四種是堆積的未消化食物無法正常排出。第五種是應該藉由瀉而排出體外的腸中物,卻無法瀉出。

這個九死因緣當中,為飲食而死的這麼多。「食無度量」,啊!這個難對治,最難對治的就是這個。所以佛制,佛制告訴我們,種種的地方,我們往往談戒的話,啊!細微的地方嘛注意得要命,其實,當然,如果說你能夠細微的戒持得很……大戒那當然了不起,那最好的!可是我們現在不幸地,根本沒把握住,在那個枝末上面空轉,這個實在可惜啊!所以這個弘一大師集的《南山律在家備覽》,最後一個,他說了,叫「對施興治」。當人家來布施,那是人家的,你拿到了之後,要馬上啟發怎麼對治這個好東西,最重要的就是飲食,對治飲食。然後呢佛也處處地方讚歎,說什麼?最後吃的時候剩一口。現在我們最後吃過了以後還要加一口,加了一口還要加一口,加了一口一口還要加一口,就這樣。
所以這個地方,最主要的實際上呢,的的確確地,不要說佛法上面,就是世法上面也 (p91) 告訴我們:這個只有吃壞,沒有餓壞。平常我們絕對不會說餓著肚子幾天不吃,不可能,你只是少吃一點哪!現在科學上面已經太多地方說明,因為你吃下去的東西,你要去消化它,那個消化那個食物的話,你就得花很大的氣力。結果呢你吃多了以後呢,啊!那消化得辛苦得不得了,實際上又超過你需要的。所以你花了好大的氣力,消化這個多餘的東西,值得嗎?完全不值得,這第一件事情。就像我們現在,說我們現在這個地方念書,一天就只有幾個鐘頭,只有念幾堂課。結果呢我們時間只有廿四小時,我們排的課排它廿八小時,那不是顛倒嗎?我們現在都做這個事情,這第一個錯誤。
第二個呢,你吃多了以後,它因為難以消化,消化的時間延長了,所以它積在那個腸胃當中,它腐敗的東西產生了很多毒素。然後呢這個毒素,擺在這個身體當中運轉的話,為什麼我們頭痛、眼花,都這個。還有你排泄的,腎臟、肝臟都是排這個東西,要排泄這個東西,加重負擔,所以身體的很多毛病,都從這個上頭來的,都從這個上頭來的。這一點不但佛法,我很早以前的時候,我先父就告訴我,當時我是聽是聽見了,也不大注意。等到我後來自己長大了,也有幸學的是理工,乃至於到美國那麼多年,現在美國很流行的,非常多叫「健康食物中心」,他們非常講究,這一點說得特別重要。他的結論是什麼呢?儘管這醫學上面已經發達,說這個人的習性難改,他也曉得,世間也曉得習性難改, (p92) 就這麼沒辦法可想,這世間的人他本來就是這個嘛!所以我們現在修學佛法的人,這一點的的確確是值得我們注意的,值得我們注意的。第一個是「食無度量」。
第二個「食所不宜」,這個不宜當中也是,平常我們現在吃的時候講究,哎呀!最好油炸、油炒,這個實在對我們非常不好、非常不好。這個地方不講醫,實際上呢你們如果有機會,你們不妨去聽聽看。尤其是素菜的東西,像那個很多東西,這油炸是非常壞,吃起來滿可口,實際上這個「食所不宜」。然後呢「不消復食」,肚子吃得脹脹的,還沒有消再吃。「生而不吐,熟而持之」,這兩點有好幾種說法,這個我就不太了解這個什麼意思,我也不太了解什麼意思。這個實際上呢,生而不吐有一類說法是這樣。「熟而持之」就是換句話說,大便不通暢,這個的的確確的,凡是這個東西不通暢,下面不通暢的話毛病就來了,毛病就來了,所以這個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那麼「生而不吐」呢,萬一你不消化怎麼辦呢?你要想辦法把它解決,那個時候如果不解決的話,這個擺在這裡會作怪的,主要的是這樣。那麼萬一有了病以後,那要……。

不近醫藥,】
第六種是延誤醫藥。

所以生病的確醫藥是我們需要的。不過注意哦!病有四因,「四大不調」這種東西, (p93) 像這種東西只是一個因,這是我們要注意的。

不知於己若損若益,】
第七種是不能明確判斷,對自己有益還是有害的行為。如登山遭山難、游泳遭溺斃等。

還有做很多事情,不曉得對我們有好、有壞,這個我們要確定知道。至於眼前對我們飲食第一,乃至於其他的很多事情,很多事情。乃至於我們修行了,我們覺得修行,實際上呢往往我們覺得修行,實際上呢走上了錯路了不知道,這個隨便一提。當然這個地方不是指修行,這地方指飲食、醫藥、衣食住行等等。最後,

非時非量,行非梵行。】
第八種是做一些非時非量的事而死。例如到疫區去旅遊,是非時,通宵達旦、不眠不休,是非量。第九種是行非梵行,如荒婬過度等。

這個出家人大概就不會做的,出家人這不會做的。這個九種因,在這個《藥師經》上面有,在《瑜伽師地論》上面有。那麼這個是死因,換句話說,死的緣,什麼因緣而死?


2018年9月16日 星期日

2018-09-19進度:中士道-煩惱如何生起次第

73A 24:35 - 74B 01:40

子二、如何生起之次第

煩惱的根本為何?相宗如何承許?性宗如何承許?煩惱是如何生起?
<第一組>
【◎ 第二如何生起次第者。】
第二如何生起次第者。
對此,首先宣說煩惱生起的根本,再說以此根本如何生起其餘煩惱的道理。煩惱生起之根本又有承許薩迦耶見與無明不同或者相同的兩種觀點。

第二如何生起?進一步那我們討論它生起的次第,找它那個次第。這個我們進一步:

(p17) 【如許薩迦耶見與無明異者,譬如盤繩,略降黑闇,於繩實體不能明了,於彼遂起執蛇之覺。】
有些人把「薩迦耶見」跟「無明」看為兩樣東西,那麼為什麼看成兩樣呢?就像天黑的時候地上有一根繩盤在那個地方,因為天黑你看不見這個實際上只是一條繩,你感覺是一條蛇,實際上這是你自己錯誤的認識,沒有明白地看見。

談生起的次第了,更進一步,這個一步一步地深入,看看這個煩惱從哪裡生起的,根在哪裡?那麼他就告訴我們呀,說這個原來在什麼?薩迦耶見。有一部分說「薩迦耶見」,有一部分說「無明」,其實這兩個東西可以說一而二、二而一。那麼大師把這個都解釋得清楚,說有一些人把那個薩迦耶見跟無明看為兩樣東西,那麼為什麼看成兩樣呢?他也說明:就像天黑的時候地上有一根繩盤在那個地方,那麼因為天黑了,你看不見這個實際上啊只是一條繩,你看:「哦!一條蛇。」這條蛇,你感覺是一條蛇,實際上呢這是你自己錯誤的認識。為什麼原因啊?

【如是障蔽明見蘊體,由無明闇誤蘊為我,從此發生諸餘煩惱。】
同樣,由於這個不明白的這個障礙擺在這裡,才會妄認「五蘊」為「我」。由於這個無明使你不明白見到,你把它看成功「我」,而實際上,沒有「我」的存在。只因「無明」,才妄執「五蘊」為「我」,一切的煩惱由此發生。

因為什麼?因為「障蔽明見蘊體」,說你沒有明白地看見,所以說無明。由於這個不明白的這個障礙擺在這裡,所以你把這個地上的繩看成功蛇。地上的繩,這比喻什麼?我們的五蘊這個樣東西,但是呢因為你不明白見到,你把它看成功「我」,同樣的道理。所以他是說,如果你把薩迦耶見跟無明兩個分開來看的話,喏,那麼根本就在這裡,就在這裡。 (p18) 所以由於這個我,由於這個無明,無明嘛事情看不清楚,而看不清楚又偏偏把在不是我的這個五蘊上面看成功我,一切的煩惱由此發生,第一個。

【如許彼二為一,】
如果你許這「五蘊」與「我」兩個東西同一的話,

如果你許這兩個東西同一的話,

【即薩迦耶見為煩惱根本。】
那就是個薩迦耶見,是煩惱的根本。下面說:

【此復由其薩迦耶見,執為我已,】
既然你不了解這個真實是明明是五取蘊,你把它看成功「我」,那麼有了我就有你呀!

【遂即分判自他差別。】
於是產生「自」、「他」的差別,

說我、是你、是他。

【如是分已,貪著自黨貪煩惱,瞋恚他品瞋煩惱,】
當這種「自」、「他」的差別一旦產生之後,對於別人跟你不相應的,就會排斥其他,形成了貪著自己,瞋恚他人的情況。

對於自己的嘛種種貪著,我、我所等等,貪;對於別人跟你不相應的嘛,你就瞋,所 (p19) 以貪、瞋是由此發生。

【緣我高舉慢煩惱,】
因為有我啊,就慢就生起。

【執我常斷邊執見,】
因為執著這個「我」,之後對「我」的論斷因而產生是常,或者是斷,邊見就生起。

執我的,因為執著這個我的話,你考慮以後怎麼辦哪?或者是常,或者是斷,邊見就生起。

【於我見等見取見及彼相屬所有惡行戒禁取見,執為第一。】也因為有「我見」,所以又生出了「見取見」、「戒禁取見」等相關惡見以及與這五種見相關的所有惡行,所以執著(薩迦耶見)為是第一的。

這這一個就是什麼?就是見取等等就跟著來了。

【如是便於開示無我之大師,及師所說業果四諦三寶等法,邪見謂無,或復生疑,】
於是對於佛告訴我們無我,以及佛所宣講的業果、四諦、三寶等種種的道理,由於「邪見」而完全的否定,或者懷疑,

於是對於佛告訴我們的種種的這個道理,業果啊、四諦啊,邪見—或者說它無,或者是什麼,這個就是邪見。

【為有為無是耶非耶,】
(p20) 所有的十種煩惱都是由於這個薩迦耶見的根本上面從此生起。所以進一步找到了,我們不是要斷除煩惱嗎?煩惱的根本就在這裡。

【如《釋量》云:「有我知有他,執瞋自他分,與此等係屬,生一切過失。」】
如釋量論中所說:「有了我,才分別有他,因此貪自己排斥他人,而生出了貪、瞋、癡、慢、疑、壞聚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邪見等一切過失。」 因此,薩迦耶見是一切煩惱的根本。

因為有了我,那麼即同樣的,就找到他。因為有我、他,我嘛就貪著,他嘛就排斥,瞋恚生起,那麼跟著所有一切的過失都從這地方生起。進一步我們找到了生起煩惱的次第,從這個生起煩惱的次第當中,又找到了煩惱的根本。[073B] 生起煩惱的次第當中,又找到了煩惱的根本。
這個從前面的苦而找苦的因,從苦的因上面的惑、業兩樣找到惑,惑就是煩惱;由煩惱的種種行相當中,最後找到它的根本在這個地方。那麼下面呢,再看到生起的原因是什麼,生起的原因是什麼?第三,啊,這真好啊!他每一個地方都分,經過這樣的層層深細地說明,最後找到根本。做任何事情你根本一下切除掉了,什麼問題都解決。

能生煩惱之因分為哪六個? 其中作意,師父為何說:「這一點是很糟糕
、很糟糕,很糟糕、 很糟糕!」?

子三、煩惱之因 所依隨眠、所緣境界、猥雜惡友、言教邪法、串習煩惱、作意妄執

<第二組>
p. 172
【◎ 第三能生煩惱之因分六。所依者謂煩惱之隨眠所緣者謂順生煩惱境界現前,】
第三點是說明煩惱發生的原因。共有六種。
煩惱發生的第一個原因,是煩惱的種子。這個種子,在沒有遇到外緣時,潛伏在我們的第八識當中,處於一種睡眠的狀態,所以稱為「隨眠」,等遇到外緣時,就生起現行,因而發生種種煩惱。因此這個煩惱的種子,是煩惱發生的所依。
煩惱發生的第二個原因,是外面的境界。由於外面不同的境界現前,因此引發種種不同的煩惱。如順境現前時,引生貪煩惱;違境現前時,引生瞋煩惱;不順不違境現前時,引生痴煩惱。所以,外面的境界,是煩惱發生的所緣。

第八識阿賴耶識,又譯為阿梨耶識,也稱為一切種子識
諸煩惱隨逐有情而不離,故曰隨;
煩惱之狀體幽微而難了知,猶如睡眠之狀體,故曰眠。

這個兩樣東西最主要,它有一個「所依、所緣」。煩惱依於什麼?煩惱的隨眠,就是我們的習性,無始以來的種子,就是前面講的等流哦!等流—這個同類因,以前是這樣的,以後是這樣的,你沒有對治,它永遠繼續下去。但單單這個生起不生起啊?不生起, (p22) 還要所緣,就是生起煩惱這個外面的境界;當外面這個境界生起的時候,你來了。這個外面不一定是在外面,眼睛看見的色、耳朵聽見的聲,然後呢意所緣的法—法有內外的,或者你看見前面而五根傳來,或者是落謝影子,「嗯,想起來了!」這個就是所緣。由於這個所緣哪,就種種煩惱生起,那麼這下面講的這四個就是一般的,說

猥雜者,謂隨學惡友非善士夫,】
煩惱發生的第三個原因,是惡友的雜染。由於親近惡友,引誘追求世間的名聞利養等,以致於引生貪、瞋、癡等煩惱。由此遠離佛法,貪著世間,難以生出厭離、解脫的心。

《瑜伽師地論》卷第六十二〈攝決擇分中三摩呬多地之一〉:「云何猥雜?謂樂與在家及出家眾共相雜住。又樂尋思諸惡不善欲尋思等,乃至家勢相應尋思。多隨尋思,多隨伺察。」

P40 《念住經》云:「為貪瞋癡一切根本者,謂罪惡友,此如毒樹。」《涅槃經》云:「如諸菩薩怖畏惡友,非醉象等,此唯壞身,前者俱壞善及淨心。」

就是親近惡友。所以外面的種種惡友,這是最糟糕、最糟糕的一件事情,我們沒有一個人例外的。

言教者】
煩惱發生的第四個原因,是受言教的影響。由於聽聞邪法的言論、教導,因此不但不能伏斷煩惱,反而因為錯誤的引導,而發生煩惱。

就是他所講的種種的不相應的。

【聽聞邪法,】
一個是外面不相應的人,一個是不相應的法,這兩樣東西。不相應的法,這也是「順生煩惱的境」當中分的人、法兩樣東西。

串習者謂增長煩惱昔串習力,】
煩惱發生的第五個原因,是串習力。由於每天繼續不斷地串習貪、瞋、癡等煩惱,因此只有增長煩惱,而無法斷除煩惱。

(p23) 這是習慣,習慣的力量很強,到那時候它來了。

作意者謂妄增益愛非愛相,及於無常妄執常等非理作意。】
煩惱發生的第六個原因,是「非理作意」。煩惱發生時,不但沒有馬上「如理作意」來對治煩惱,反而「非理作意」地增加對喜歡、不喜歡的愛著。另外,如妄執「無常」為「常」等四種顛倒,也是因「非理作意」而產生煩惱的原因。

就是這個!這個「作意」,我們腦筋裡面這一點是很糟糕、很糟糕,很糟糕、很糟糕!平常我們最容易犯的幾件事情。這個煩惱的隨眠,這個一下還談不到破它,一下談不到破它。平常我們就是對於這個境界,所以我們為什麼出家第一件事情一定要遠離,一定要遠離,住在……不但住在寺院,這個寺院還要遠離城市。一定等到你自己有了問題,你才能進一步幫忙別人,你一跑到那個外面,那一塌糊塗,完了!
在這個境界當中呢,一個是人,大家還覺得滿好的,啊!卿卿我我的,處處地方幫你忙。然後他講的種種道理:「喔唷,這個東西對你好啊!這個東西有營養啊!這個東西價廉物美啊!這個東西是這個樣啊!」你心裡面覺得一點都沒有錯—完了!就是種種的邪見,乃至現在的科學啊什麼,這種很多概念。如果你懂得了,在相對的範圍之內,是有它對人類的價值,你能夠這樣認識它,那就不怕了。就像一個騙子一樣,他雖然來騙你,你認得他了:「沒關係啊!我認得你。」對吧!就是你做的行為啊,你不妨你還是讓他去做,你只要認得。現在的問題我們不認得它,那麼偏偏對這東西啊你就作意,平常我 (p24) 們腦筋裡一天到晚想:「欸,這個傢伙!」你本來好端端的,就是你這樣的自己莫名其妙地想,害了!
之所以這樣地妄作意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前面那個,譬如我們常常說的,我們往往無緣無故地生煩惱,本來你心裡有一點小小的疙瘩,看見那兩個人坐在一起,你就想:「這兩個傢伙,又在那兒說我了!」其實他跟你了不相干啊!這是什麼?「非理作意」。或者你坐在那裡,天氣啊這麼有一點,唉呀,你就想:某人啊,或者怎麼樣啊,那個莫名其妙的想法都跟著來了,這個就是生煩惱的主因。你了解這個因,從因上面可以對治,這每一個地方這樣。
不過在正式講對治之前,它下面還有一個叫煩惱的過患,你先要了解它的害處。你了解它的害處以後,就把它看成功視如怨敵,那個時候你又了解它什麼原因生起,根本在哪裡,然後你就要找對治它的方法。找到了對治它的方法,又曉得它怎麼生起,又曉得它根本何在的話,那很容易就連根拔除。所以修行是這樣修的啊!這一點是我們要了解,最重要的。下面說,

子四、煩惱過患

【◎ 第四過患者。】
(p25) 說講那個煩惱什麼樣的禍患呢?

【謂煩惱纔生,先能令心雜染,倒取所緣,堅固隨眠,同類煩惱,令不間斷。於自於他於俱損害,於現於後於俱生罪,領受苦憂感生等苦。遠離涅槃,退失善法,衰損受用,赴大眾中,怯懼無樂及無無畏,一切方所惡名流布,大師護法聖者呵責,臨終憂悔,死墮惡趣,不能獲得自己義利。】
這個煩惱才一生起,心就雜染了,之後它就產生了緣,這個就是識心的作用。由於識心的作用導致你所看、你所聽、你所想的東西卻又看顛倒、又看錯。原本以前的隨眠的種子又把它繼續的增強,無始以來的習氣越弄越堅實,輾轉引發同類的煩惱,令同類煩惱不間斷的一直下去。煩惱對自己或他人以及自他雙方都會造成損害;對現在、後世,是俱生種種的罪惡。造了這個以後,讓人領受身心的苦、憂,憂愁懊惱失去一切快樂。煩惱能引起受生等種種大苦。永遠沒有辦法靜息。一切的善法是退失,一切的好處是受用衰損。與大眾相處時,內心常會膽怯、恐懼、慌張,自慚形穢抬不起頭,內心痛苦,無有安樂,不能心無畏懼。惡名會傳遍所有地方,常常被佛陀、護法和聖者們呵責。臨命終時,回憶起一生所造的大惡業,內心就會生起大憂悔,不但如此,而且此身壞滅之後,還要墮入惡趣中。不管自己、別人的利益,這個煩惱有這麼大的缺陷,沒有一點點好處。

一大堆,啊,不得了!從那個地方,細微的地方說起。這個煩惱一生,才一生起啊,心就雜染了,這個是一切的根本。先「雜染」,那個心生起雜染,我們乃至於現在根本一點都感覺不出來,一點都感覺不出來。它生起來了以後呢,「倒取所緣」,它第一個心生起來了以後,它就產生了緣,這個就是識心的作用。識心一定有一個特別的,像猴子一樣,它一定要攀緣,到處去攀緣,瞪大了眼睛就看,耳朵就要聽。對不起,你不聽也非聽不可!那外面講話,你就是你沒辦法不去聽它。眼睛瞪大了,那個東西就是看,不能不看,就是這麼個麻煩。結果偏偏你所看、你所聽、你所想的東西,卻又看顛倒、又看錯,說「倒取所緣」。一錯,錯了以後呢,這本來為什麼?因為以前的隨眠,結果呢把以前這個隨眠—就是以前的種子,又把它繼續地增強,是「堅固隨眠」。所以這無始以來的 (p26) 習氣越弄越堅實、越弄越牢固、越弄越大、越弄越多,都是這個。「同類煩惱,令不間斷」,不間斷地一直下去,這個是它根本。
那麼這個生起來了以後呢,好了!害自、害他,所以自、他,或者單獨害自己,或者單獨害別人,或者同時俱害。對現在、後世,是俱生種種的罪惡。造了這個東西以後呢,領受種種的苦、憂;合起來苦憂是同樣的,分開來講,身上的叫「苦」,心上的叫「憂」,憂愁懊惱啊,身上的痛苦難忍哪!然後「感生等」,眼前是苦,將來是繼續。還有呢「遠離涅槃」,本來可以靜息的,你這樣下去的話,永遠沒有辦法靜息。一切的善法是退失,一切的好處是受用衰損。
因為這樣,「赴大眾中,怯懼無樂及無無畏」,就是這樣。啊!這個東西真正有種種的缺點,你不要說我們平常一般人說憂懼無樂,就是一個總統、一個有錢的人,其實他何嘗沒有這個憂懼啊!反而倒是窮人倒沒有這個憂懼,有錢人憂懼更多。喔唷,他有錢得不得了啊,非常有錢哪!他為什麼剛才說這個人一天到晚睡不著?就想這個錢:哎呀,不要萬一虧了本喔!如果買了股票,他就擔心那個股票跌價;如果他做了生意呀,就怕那個市場不理想,就這個樣。做了個總統,他一天到晚要注意,喔唷,萬一到那個時候不行了,下一次弄不上了,或者怎麼辦了,就這個。實際上,不管是窮人、富人,不管是貧窮下 (p27) 賤、地位高,沒有一個例外的。「一切方所惡名流布」啊!我們人人都是這樣,表面上面稱讚你好、我好,背後的話,大家是—這一個傢伙!就是這種味道。我們也明明知道,可是偏偏我們做些什麼啊?自欺、欺人,然後呢被他欺,那就是真顛倒啊!這個什麼?煩惱的過患哪,我們要認得它呀!
這件事情是「大師護法聖者呵責」,真正的佛啊,護持的就是這個。我們現在這地方求神、拜佛、護法,沒有用啊!這是護法所呵斥的。所以大家說:「哎呀!護法護持你。」護法是護「法」啊,不是護持「你」哦,這個你要記得喔!你說「我」,護法就是絕對不是護我,護法護的什麼?除掉我。你能夠努力把你的「我」拿掉的話,護法來護你了,我告訴你。護法護的是這個,他護的是法哦!你現在顛倒了,非法,他要護你,怎麼叫作護法?他不叫護法呀!所以這正是護法所呵斥的,凡是這種真正有智慧的聖者都是。然後你忙了一輩子,「臨終憂悔,死墮惡趣」啊!不管自己、別人的利益,唉,這個煩惱有這麼大的缺陷,沒有一點點好處。哦!他指出它的行相來了,下面馬上引這個經論:

<第三組>
【《莊嚴經論》云:「煩惱壞自壞他壞淨戒,退損失利護法大師呵,鬥諍惡名他世生難處,失得未得意獲大憂苦。」】
《莊嚴經論》中說:「煩惱會毀壞自己、毀壞他人、毀壞淨戒。煩惱還會導致退失戒律,失去利養,護法、佛陀的呵責,與人鬥諍以及惡名遠揚。不但今生要受眾苦,來世還要轉生到地獄等無暇之處,相續中已有的功德會因煩惱而退失、毀壞,未來的功德也不能獲得;內心會生起強烈的後悔與憂苦。」

(p28) 這容易懂。已經得到了嘛,失去;沒有得到嘛,得不到,還得到憂苦。下面

【《入行論》亦云:「瞋愛等怨敵,全無手足等,非勇智如何,彼令我如僕,安住我心中,歡樂反損我,於此忍不憤,忍非處應呵。
《入行論》也說:「瞋恚、貪愛等怨敵,他們有沒有手足等肢體?這樣一個不具形體、沒有智勇的敵人,為何能讓我如奴僕般俯首聽命,任之使喚?煩惱怨敵安住在我的心中,形影不離,我給他歡樂,他卻反而以地獄火燒等各種痛苦損惱我,對這樣一個怨敵本不應當忍讓,我卻一再忍受而不瞋恨,你所忍的忍錯了,這個不是你應該忍受的,這個是你應該呵斥的事。

這話很有意思。這樣,說現在我們很多怨敵,啊!都是非常厲害;結果這個煩惱,妙了,它呀,這個煩惱是不像平常的這個怨敵那樣。這平常的怨家他都強有力的,現在這個煩惱這個怨敵,既沒有手又沒有足,也沒有什麼勇,也沒有智—煩惱本身是愚癡嘛,也沒有勇嘛,結果偏偏把我弄得像個什麼?佣人一樣。這個話怎麼講?我們忙些什麼啊?請問我們忙些什麼啊?我們每一個人自己忙、忙,一天到晚忙這個「我」。我是什麼?我是煩惱。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煩惱的奴隸,對不對?我們沒有一個不是。貪,貪是煩惱,你偏偏跟著它轉;瞋,瞋是煩惱,你偏偏跟著它轉;慢,慢是煩惱,你偏偏跟著它轉,沒有一個不是,所以它令我們像奴僕。它在哪裡啊?嘿,安住在我的心當中。妙了!別的人你給他一點好處,他都幫助你,現在這個煩惱安樂、歡樂,你給它種種好處啊,它倒反而要傷害你,這個煩惱的相是特別的。
別人稍微對不起你一點,你就忍受不住了,這個煩惱對你這麼大的傷害,你卻忍受, (p29) 不跟它發脾氣,不跟它發脾氣。所以「忍非處」啊,你所忍的忍錯啦,這個不是你應該忍受的,這個是你應該呵斥的,懂不懂?所以這句話,「忍非處應呵」,我們現在一點小小的事情忍不住了,那我們完全錯了。我們應該忍不住的什麼?對這個煩惱忍不住。我這個貪心來的時候,我忍不住,對不起,我非要把你鬥倒不可!當「我」的念頭起來了,「對不起,我非要把你鬥倒不可!」這個才是我們不應該忍的,那個是,對了!現在我們忍的忍錯了,所以忍非處,就是非應忍處,忍了不應該忍的,這個是應該呵斥的,真正我們應該呵斥的。

【一切天非天,設與我作敵,彼不能令入,無間大火中。】
即便所有的天與非天,一起與我為敵,最多也只能讓我失去一世的生命,絕不能把我送到無間地獄當中去。

不管世間外面任何的人,不要說世間的人—天,啊!這個天是不得了,以及修羅,不管他怎麼厲害,他絕不能把我送到無間地獄當中去。嘿,妙咧!

【此大力惑敵,若遇須彌峰,且不留灰塵,能剎那擲我。】
這個煩惱、這個敵人這個力量之大,哪怕是須彌山它能夠把它弄得乾乾淨淨,能夠把我一剎那就送到地獄裡面去。

因為這個惑,這個煩惱這個敵人,這個力量之大呀,哪怕是須彌山,它能夠把它弄得乾乾淨淨,能夠把我一剎那就送到任何地方去,送到地獄裡面去。

(p30) 【如我煩惱敵,長時無始終,餘敵皆不能,至如是久遠。】
這個煩惱怨家是無始無終,沒有任何一個敵人能夠跟我怨家對頭這樣的久遠。

就像所有的敵人,絕不可能跟我怨家對頭這麼長的,有一樣東西例外—煩惱,這個煩惱怨家是無始無終。啊!沒有任何一個敵人能夠這樣的。反過來,任何一個煩惱怨家,

【若隨順承事,悉為作利樂,若親諸煩惱,返作苦損惱。」】
如果能隨順承事外敵,他們的心態也會改變,還能對我作利樂,但煩惱敵卻實在難以相處,越是親近、隨順,它傷害你更加厲害。」

別的人,就是怨家,你能夠好好地笑,你能夠承奉他,他也多多少少,好、好、好,看在你這個面上就放鬆你一點。煩惱不是哦!對不起,你呀把它這麼看得處處的好,它傷害你更加厲害,所以說「忍非處應呵」啊!我們現在談修行,不曉得修些什麼,這個都不知道,談什麼修行呢?所以這裡我們必定要知道。

【此說過患,皆當了知。】
對此處所說種種過患,都要一一反覆思惟而瞭解。

你了解了這個過患,你就不能忍受它;不能忍受它,你就是找它對治;找了對治,然後找它根本,那個時候你才有機會淨除;淨除了煩惱,痛苦也就解決了。下面,這個祖師說:

<第四組>
【又如阿蘭若師云:「斷除煩惱,須知煩惱過患體相對治生因,由知過患,觀為過失,計為怨敵,若不知過患,則不知為怨敵,故如《莊嚴經論》及《入行論》 (p31) 所說思惟。」】
又如阿蘭若師說:「若要斷除煩惱,必須先瞭解四個方面,即煩惱的過患、體相(我執)、對治以及能生煩惱的因。由了知過患,觀察過失,就能認識煩惱是怨敵。相反,若不知過患,就不會認識到煩惱是怨敵。因此應按《大乘莊嚴經論》以及《入行論》所說而思惟。」

那個祖師就告訴我們:你不是想「斷除煩惱」嗎?你要斷除呀一定要曉得煩惱的「過患」。做任何事情也是一樣,你曉得它對你有害處,那個時候你就斷除它。譬如說我們現在忙得要命,這個東西對我們了不相干的,你忙它幹什麼?跟我們根本不相關,就這樣。所以現在遠在,譬如說遠在非洲,他們有什麼好處、有什麼壞處,我眼前的事情忙得不得了,忙這個幹什麼?了不相干。說現在這個事情擺在那裡對你有大損害,唉喲,那馬上要去忙。所以第一件事情說,我要了解了這個煩惱對我有多大的害處,這樣。
那麼你要了解了害處,然後呢你要對治它,但是什麼—對治它,它是什麼東西呢,你要認得它,所以進一步要認得它的「體相」,這個煩惱的體相是什麼。我們現在所以講修行而修不來的話,忙了半天你要修的什麼啊?不知道!那你怎麼修呢?所以常常記牢這個比喻:你要去拔草,你先要認得草欸,你不認得草,去忙了半天,把菜拔掉啦,草都長在這裡啊!你不拔還好,越拔是越糟啊!所以現在的很多修行人,修了半天,這個越修啊,這個「我」越大,那就是這個毛病。很多人修行修了幾十年了,哎呀,還是苦惱無比,這個原因就在這裡。那所以進一步要曉得它的體相,這個煩惱的本質。那麼曉得了, (p32) 要「對治」,怎麼對治它?欸,說我曉得對治,要對治要從它的根本上面,以及它生起的原因,這樣,所以要知道它的「生因」哪!
這個次第,每一個地方是有它必然的條件。那麼由於你曉得它的過患,於是那個時候你的觀念當中原來:啊,這樣啊!你就把它看成功這個才是你的生死怨家,一定要的;如果你不了解的話,你不會去對治它。所以上面這個那些論上面都是這樣告訴我們,然後呢把這個道理我們才是應該真正思惟、修習的,所以目前真正要修的是修這個啊!真正要修這個。
當你這個認識了以後,那就好辦了。為什麼要念佛啊?平常你念的什麼?起心動念無非在煩惱當中,現在我曉得了:「對不起!這個東西對我一點用場都沒有,只會害我,那只有一心念佛!」那個時候你這個佛號就提起來了,教你不念也不行。因為為什麼?你曉得一把佛號丟掉了,都是煩惱,都是害你的。為什麼要參禪?你就要破掉它呀!假定你不認得這個的話,唉喲,你覺得苦得要命,你幹什麼呢?不會去享受的啊?現在你了解了:「哦,這個不是,不是!」那所有的禪、淨、律、密,為什麼要持戒?戒也是在這個上面。說你這樣去做,那才能夠把那個煩惱破除啊!所以你沒有一個,整個的佛法的修行,如果這個不知道,談修行,那都在那兒開玩笑,都在那兒開玩笑!所以這個是修行的根本哪! (p33) 前面一再告訴我們,你如果這個不懂的話,就像打靶,那個靶在哪裡你不知道,這亂放一氣,沒有道理。再繼續下去。

師父說:「真正修行要從認識煩惱做起!」, 如何做?
p. 173
【又云:「知煩惱相者,亦須聽對法,下至當聽《五蘊差別論》,了知根本及隨煩惱。於心相續,若貪瞋等,隨一起時便能認識,此即是彼,他今生起,與煩惱鬥。」須如是知。】
又說:「要想知道煩惱的體相,就必須聽聞《俱舍論》,最起碼應當聽聞世親菩薩所造的《五蘊差別論》,了知根本煩惱以及隨煩惱。如此心相續中貪瞋等煩惱,隨一生起時,就能認識,這就是貪,這就是瞋。知道煩惱現在生起後,就能立即與煩惱決鬥。」 必須如是瞭解。

好!現在到了這個地方呢我們知道,哦,原來你真正修行要從這個地方做起啊!那麼現在我們既然要想認識這些東西的話,這個你怎麼辦?還要聽對法,一定要聽。「對法」是什麼?論。經雖然告訴你怎麼,但是經上面,它並沒有這樣深細的層次說明這個道理,單單看經,我們不一定看得懂。那麼為什麼佛說經?那個道理前面已經說過,這裡再說一遍。這個是說,那些人已經到了這個條件,善根已經夠了,就針對著眼前的問題告訴他一下,他問題就解決了,這樣。對我們眼前的人來說,不具這個條件也告訴你,沒有用,這個沒有用,這個沒有用。經與論
隨便舉一個例子來說,隨便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來說。譬如說你念書,那麼你念書,中間只是有一個生字,或者一個名詞不懂,那然後呢人家把那個生字、名詞一懂, (p34) 「哦!原來這個道理。」你就全部貫穿了。結果你看見他也只是解釋這名詞,也懂了;對你來說啊,你一個字都不認識,你也跑得去把那個名詞、這一個字認得了。請問:這本書對你有沒有什麼意思啊?你認得這兩個名詞,對於解釋這本書裡面道理,你還是沒有用場欸!所以你得非要把這本書的全部的內容弄清楚不可,這個是一定有它的特別的特質在。
所以他現在這個地方把整個的內容擺在這個上頭,那個時候你可以如理如量地選擇說,我現在的問題在哪裡。如果說你已經曉得了,的的確確你聽見隨便一點也成了。有很多宿生念佛的人,一個老婆婆,聽見一句念佛:「哎呀,很好!」回去什麼都不要了,她念念佛是成功了;這個六祖大師啊他也什麼都不要,聽見人家念了一句《金剛經》,他就開悟了;佛陀就坐在那個河邊,抬頭一看,看見月亮他就成佛了。是的呀!你對嗎?你行嗎?這個我們要了解的。所以我們不要看見人家說—哎呀,人家告訴你怎麼修行,我也這樣修行啊!那不一定成。
所以在前面這個基礎,一步一步過來,說我們說現在我們了解了,這樣地層層向上,然後到這個地方,我們想認識這個煩惱的話,一定要聽對法。對法就是論,就是針對這個法的特質,然後告訴你用這個法,對症了,治你的煩惱。你能夠了解了,當然煩惱就淨化呀!最這起碼的,下面說聽《五蘊差別論》,為什麼聽《五蘊差別論》呢?我們現在這個 (p35) 煩惱的根本在哪裡啊?就是五取蘊,所以它《五蘊差別論》就告訴你:喏、喏、喏!這個不是你呀,不是我、不是我所啊,原來這個是什麼?五取蘊—生死的根本,這些東西在那作怪啊!它這麼分別,你了解了根本,那根本煩惱也曉得了,然後呢隨著這個根本而來的隨煩惱等等,你都曉得了。
當你了解了這個情況,那麼在身心上面,不管它哪一個煩惱生起來了,你一生起來,曉得:「哦,這個貪!」一生起來,曉得這個瞋,你就能認識它。那個認識它了以後,哦,說你曉得了:原來這個是我的生死冤家,今天我要跟它鬥!否則你不認識的話,喔唷,譬如說我們現在平常常常講的話,看見這種東西好得很:「喔唷,這個正是我要的!」其實你是完全在貪心當中喔!「喔唷,這個東西我要的!我要營養,我要什麼,要好吃,要忙、要弄……。」你根本不認識它,越走越遠。現在一起來了以後你了解了,原來這個本身,身本身嘛就是色,惡業所感;然後呢,你起來那個貪就是煩惱,一切無非是它。一對起來,你就了解清清楚楚:「哎呀,我的天啊!我以前還把你看成我的、親愛的,原來你是無始以來的大冤家啊!」你那個時候就不上它當了。儘管它的習性再厲害啊,你就說:「嘿!現在我真正要忙的才是這個,我真正要跟它鬥的才是這個,我不能忍受的就是這個!」那個時候你就要持戒了,「哎呀,幸好佛陀制那個戒啊!」那個時候才 (p36) 談得到戒呀!那個時候你要學其他的任何一個方法,都從這個地方說起。所以說,「須如是知」。
現在把這個總結一下,這個是整個修行最重要的幾個根本、最重要的根本。現在說,從對世間的真相認識起,說世間的真相是什麼?苦。這個苦的固然是苦,然後呢樂的也是苦;而由於這上面推到行苦,而這個「行」住在哪裡?就是五取蘊。啊,所以對它厭惡。但是厭惡你也沒辦法,找它的原因在哪裡呢?哦,它的原因在集。那麼集是惑跟業,惑跟業當中的主要的是惑,就是煩惱。那麼然後呢,從這個上面你又認得煩惱的行相是這個;然後呢它生起的次第是這個;原因是這個;有這樣種種的禍害。對這個了解了以後,然後你下面才可以談得到進一步的,就這樣。
這個到這地方為止,這個概念我們一定要弄得清楚。不過,單單到這地方,如果談修道的話還不夠,雖然不夠是不夠,可是至少比之以前就有一個絕大的不同。以前我們說修道啊、修道啊,現在慢慢地了解了,說:哦,為什麼我們平常常常說修我、修我,修學佛啊,修我跟學佛之間的差別,現在是越來越清楚、越來越明白。

[弄假作真]
如果你不了解這個的話,的的確確耶!說我很多年以前,那個時候剛出家,二十多 (p37) 年以前了。那個時候,那時實際上我也不懂得那個道理,不過因為我所跟的前人哪,他是比較講究持戒,也不講究那種世間的很多享受。那麼我也不懂,結果一執著,執著什麼?執著苦的那一邊,所以衣服好的一定不穿,一定要撿破的。其實現在了解:有破的嘛就穿破的,有好的嘛就穿好的,這也沒關係嘛!偏偏要撿這個。然後呢吃的嘛,好的一定要不吃,剩菜嘛我就吃。人家就告訴我說:「某人哪!你不要這樣,這個啊,假借修真哪!」他這個話聽了滿有道理,借那個假的身體來修真的東西,聽得滿有道理。當初我沒有聽得進,後來想想倒是沒有錯,發現到最後變成什麼?是弄假作真。[074A] 發現到最後變成什麼?是弄假作真。
其實啊!假定我早一點弄假作真還好,我根本就沒有認得這個假呀!結果還沒有認得之前,再加上旁邊告訴你:「喔唷,你要假借修真。」你本來就沒弄清楚,說不定有一點希望,到那個時候,你再把它弄假作真,我們一天到晚這個。然後自己覺得:唉呀!吃嘛要吃得好好的營養,然後跑得去拜多少拜,我要晚上不倒單,要做這個……忙了個半天。然後你看這個人不行,那個人不行,我一天到晚念幾萬聲佛,我晚上又不倒單,我又持戒,他又不行。啊!現在我想想真覺得可笑,也感覺得痛苦。所以我現在告訴你,這種話也可以說都是我錯誤的經驗,我幸好看見這個佛菩薩的慈悲,告訴我這個道理。所以我只能說,我把我的痛苦的經驗和盤托出—注意!有心學佛的千萬不要學我這個。它這個正確的道理都在這裡,如果你能夠真實把握住了,問題一定解決。

(p42) 今天請翻到《菩提道次第廣論》173 頁,就是現在我們把第一個,說這個集諦門當中,生死流轉,第一個煩惱,煩惱的內容已經說過。那麼它怎麼會集業呢?怎麼會集業呢?

癸二、彼集業之理(此業積集增長之相) 分二
子一、正明所集之業(所作業積集增長之認識)
子二、如何集業之理(此積集增長法如何)

p. 173 (3)
【第二彼集業之理分二,】
這個就是集諦當中,這個「集」的意思就是造集、集起來。通常它意思就是說,凡是一切有漏的種子,能夠造聚感得生死輪迴苦性的這個特質,這個叫作集。那麼集裡邊通常我們,生、集、因、緣四相,這個我們現在暫時不去說它。總之,由於這樣的一個內容,一個法,它就會感得生死輪迴,換句話說這就是苦的因,那麼關於這個道理我們了解一下。

【① 正明所集之業,】
先了解說感得生死輪迴的因是什麼,是業,先說明一下業是什麼。以前我們曾經談過業,曾經談過業,只是說明業的特相,說業決定一切,然後增長廣大,做了不會失去,不做不會碰到,但是業的本身是什麼呢?那個時候並沒有說明,現在這地方了解了。

【② 如何集業之理。】
(p43) 怎麼集起來的?現在看看。

我們所集之業的體相 為何?

子一、正明所集之業(所作業積集增長之認識)
丑一、思業
丑二、思已業

【初中分二,① 思業,② 思已業。今初。】
看解釋。

丑一、思業

【◎ 如《集論》云:「云何為思,謂令心造作意業,於善不善及無記中,役策心為業。」】
思業如《集論》所說:「思就是我們通常所謂的心理狀態。這一種心理狀態使得我們的心意去造作善、不善、無記業。」 

這個「思」,思就是我們通常所謂的心所法之一,這種心理狀態。這一種心理狀態,使得我們的心意去造作,就是這樣的。我們心裡想:欸!看見了,這歡喜這東西。那時候我們心裡面就會歡喜,然後我們就想辦法去獲得這個我們歡喜的這個東西。你討厭,那個時候你會覺得要去排斥你所討厭的東西。所以我們種種的行為,都由於這種心理狀態而來。或者你不大歡喜,你就想辦法:嗯!怎麼辦法去逃避它,就是這樣。輾轉地由於這個相關的想很多—心理,這種是思。那麼這一個思,就是在造了種種的心理的行為,身心行為,這一個行為會感得善、不善、或者無記。什麼是無記呢?它就是沒有辦法分別得出來是好、是壞,換句話這個力量比較弱,這個力量比較弱,這樣,那麼這個叫作無記。這一個心理狀態叫作業。

(p44) 【謂令自相應心,於境轉動之心所意業。】
你這個起心動念的這個煩惱,跟你心裡邊行為相應的,這樣的意業。

就是此說自己的「相應心」,自己的相應心。什麼呢?就是你這個所起心動念的這個煩惱,跟你心裡邊行為相應的,這樣的相應心,這樣。那麼這一個心裡邊,對於所緣的境界,譬如說你看見:欸!這個你歡喜,然後呢,你心裡面就跟著它跑了。那麼那個所對的境界,你就會心就在這個境界上面去東想西想,所以攀緣這個境界,那地方所謂的「轉動」,這一個心理狀態,這一個心理狀態叫思,這個思就是心的業。

丑二、思已業

【第二者謂彼思發起身語之業,】
其次由於你這個心裡的這種思心所,緊跟著身、口就跟著種種的行為。

那麼其次呢?就是由於你這個心裡的這種思心所,緊跟著身、口啊,就跟著種種的行為來了,那麼這個叫作「思已」後所發起的。

【《俱舍論》云:「業謂思彼起,思即是意業,彼起身語業。」】
《俱舍論》說:「業是思和思所發起,思是意業,彼起是指身業與語業。」

下面又引《俱舍》,換句話說,各家各派的說法,指這個特點都是這樣。業是什麼—「思」跟「彼起」。思本身我們了解了,彼就是思所起的。所謂思就是這個意業,彼起,起的什麼呢?這個由於這個思而引起的身、語之業。這個文字是這樣,那麼這個內 (p45) 心的狀態,我想我們很容易地明白的。你看見了歡喜的,你就想去獲得它,因為想去獲得它,你就站起來,要走過去做種種行為,然後呢你會開口說話什麼等等,目的無非是怎麼樣想辦法獲得你的東西。所以說「思、彼起」,整個的業的內涵,就是如此。

<第五組>
【於身語業分為二種,有表無表。】
身語業又可分成有表與無表二種。有表,是身語已經表示出來;無表,是身語並沒有表示出來,只是意業決定。

更進一層,說在這個身業跟語業當中,又分成功二類:一叫有表,一叫無表。什麼叫有表呢?有一種是可以表示出來的,有一種沒辦法表示的。意業本身沒辦法表示的。身業的話,譬如說你站起來走路,你講話,那個是表示得出來的;但是有一種就沒辦法表示的,那麼這個叫無表業。這個

【婆沙師許唯是有色,世親論師破之,許為與身語表俱轉之思,故二種業俱說為思。】
有部宗的毘婆沙論師主張必定以身語已經表示出來的有表色,才成為思已業。世親菩薩破斥此觀點,認為一旦思業已經決定,不論身語二業有沒有表示出來,都應該屬於思已業。比如,與殺生或惡口同時而起的思,就是思已業。因此,身語業的體性都說是思。

那個就是不同部派的見解不同。所以見解不同的話,由於他了解的程度的深淺,那麼這一個地方我們不詳細說它,將來我們如果深一層地正規地去學的時候,或者學《俱舍》、或者學唯識,它這地方都會有詳細的說明。所謂「婆沙師」就是有部,有部通常說婆沙,他是說一切都有,他就是比較偏重於基礎方面的。那麼到後來一步一步地深入,而世親菩薩的話,我們曉得那就是大乘,進入大乘唯識的。那這個婆沙師說這個都是色,不 (p46) 管是有表、無表都是色法。什麼叫色法呢?那就是我們看得見的有質礙的,因為身、語的確,你可以,身體的行為,你可以看得見,嘴巴講的話,你可以聽得見,所以有所對的,可以表示出來的都是色。
那麼世親菩薩怎麼說呢?說不是,這是什麼?「與身語表俱轉之思」,說這個業,是跟身業、語業可以看得見的,同時的心裡的這種思心所,這個才是,這個才是。那麼,所以這兩種,不管是有表、無表都說是思。雖然身語兩個好像只是在外面的,但是它真正產生業,一定同時那個時候的心理狀態跟它相應,所以雖然是身、語,卻也是思,所以說兩種「俱說為思」。那麼這地方,我們關於這一點只要了解一個大概就行,或者已經學過會很深刻地了解,或者將來進一步去了解去,因為在這地方還並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們暫且不去提它。

【總業有三,謂善不善無記,此說初二。】
業總的可以分成善業、不善業、無記業三種,此處是說前二種。

我們總共地來說,講起來這個業,可以分成功三大類,那就善業、不善業跟無記業。現在這地方所說的集諦的當中業,見前面兩個:善業跟不善業。那善業跟不善業這兩樣東西,能夠繼續造集輪轉生死這個流轉的,而無記它沒有這個能力,所以這地方不說它。

(p47) 【善業有二,謂有漏無漏,此明有漏。】
善業有二種,即有漏善業與無漏善業,此處是說有漏善業(仍與煩惱相應的善業)。

善業當中又分成功兩部分:一種是有漏的,一種是無漏的。所謂什麼叫「無漏」呢?它不會流落在生死當中,既然不流落在生死當中,並沒有在生死當中流轉。並沒有在生死當中流轉的話,它自然就說不上集,所以這地方只是講有漏的。

【其中復二,謂聖人相續中有,及異生相續中有,此說後者。】
有漏善業又有二種,即聖人相續中具有的有漏善業,以及凡夫相續中具有的有漏善業,此處是指凡夫相續中具有的有漏善業。

這個有漏的裡邊又分兩種:一種聖人、一種是異生。聖人他還是會在生死當中輪轉,但是他那個輪轉,跟我們普通凡夫不一樣。所以這個地方我們所說的「異生」就是凡夫,異生就是凡夫。凡夫相續當中的中有,「中有」就是中陰身,這個後面還會詳細說它。所以現在這個地方講的,就是指後者。那麼換句話說善業、不善業、無記當中,無記業不算;然後呢善業當中有漏、無漏當中,無漏不是,因為它不會感得生死的。那麼儘管有漏,聖人還是造有漏業,但是他這個感的生死,跟我們不一樣,我們這裡也不提。因為我們要避免的,就是避免凡夫被動的,你自己沒有辦法做主的,所以受苦;聖人他是主動的,為救我們,他並沒有受苦,所以這個不在這裡討論。
那麼這個凡夫當中,那就是指的這個,所謂相續身心上頭繼續相續的中有,「中有」 (p48) 是什麼?前面一個生命結束,後面一個新生命沒有感得的時候,這個中間這個。實際上這個東西,不是說我們前面死了後面未生,就是我們現生還是有,還是有,換句話這個就是生命的中心,是這一個東西。

【其不善業者,謂非福業。】
所謂不善業,指的是非福業。

另外就是,「不善業」是什麼呢?就是反過來。

【福業者,謂欲界所攝善業,不動業者,謂色無色地所攝有漏善業。】
福業是指欲界人天所造的善業;不動業是指色界和無色界所造的有漏善業。

這個裡邊又分成功「福業」,那麼是欲界所攝的種種善業;還有一種叫「不動業」,不動業什麼?色界、無色界。為什麼叫不動?下面解說

【如是亦如《俱舍論》云:「福欲界善業,不動從上起。」】
如此也如《俱舍論》所說:「福業是欲界所攝的善業,不動業是上二界所攝的善業。」

什麼是福業?就是欲界的。不動呢?是再向上面色界、無色界,為什麼「名為不動」啊?

【何故名為不動業耶,謂如欲界中,應於天身成熟之業,有於人畜餓鬼之身,而得成熟,果是可動。如是上界,應於此地成熟之業,除此地外不於餘熟,故名不動。】
為何名為不動業呢?譬如在欲界當中,曾經造下生天的善業,結果果報卻在人、畜生、餓鬼道中成熟。由於欲界眾生的果報是可以變動的,所以稱為福業。另外,色界和無色界眾生所造下的有漏善業,應投生於何界,就投生於何界,果報是不會變動的,所以稱為不動業。

(p49) 那麼為什麼叫作「不動業」呢?就是說在我們欲界當中,本來你造的業,這個順受。就是換句話,你下一生應該在天身當中,但是你臨時萬一有什麼特別的因緣,啊!會改變,生不到天上去,生不到天上去,乃至於人道,乃至於墮落到惡道當中,這個果,可能變,可能變動的。但是你造了欲界、色界那個定業以後,那個成熟的時候,它絕不會變動的,不會變動的。
我們中國有一個很有名的公案—梁武帝的太太。那麼據說她這個臨終的時候,那個傭人給她搧什麼東西碰了她,碰了她,她臨終時生了一念瞋心,於是她墮落了,就這樣。如果說那一念不起來,她不一定是這個,就是這樣。換句話說,我們為什麼凡夫臨終的時候,特別要注意不要去碰他,要怎麼樣,因為那個時候,這是他下一生升沈的關鍵所在。如果說你臨終的時候助他一臂之力的話,引發他的特別的善業的話,他本來不可能到那地方去,他這個種子先成熟。反過來,使他痛苦引發他瞋心的話,他又改變了另外一個,這個叫作平常說欲界。不動業,沒有,不動業不會,他感得了這個就是這個。

【《俱舍論》云:「由於彼地中,業熟不動故。」】
《俱舍論》說:「由於在上二界之中,業果是不變動的。」

就是這個不動業它所感得的地,就是色界跟無色界,它這個成熟的時候,它不會動 (p50) 的。
那麼這地方呢就告訴我們,所集的業,什麼是業?現在我們也了解了,業的內容就是這個—思、思已,所以說就是我們的身、口、意。而中間主要的就是什麼?思,主要的思。雖然身、口也是,但是這個身、口是什麼?與我們的思心所同時一起生起的,就是這樣。那麼這個就是我們能感生死的所集的業就是這個,所集的業就是這個。如果我們要想得到善果的話,那麼就應該在這個所集的因上面去努力,怎麼樣注意不要走錯,不要走錯。如果我們要避免痛苦的話,怎麼樣想辦法把這個惡業避開,這樣對這個概念很清楚了,那麼那個時候你修行,就有了正確的認識,就可以修習了。

子二、如何集業之理(此積集增長法如何)

<副班長>
p. 174
【◎ 第二集業之理者。】
這個業怎麼會感得生死呢?

這個業怎麼個集法呢?換句話說,這個業怎麼會感得生死呢?那麼他這個地方告訴我們,怎麼會集起來呢?還沒有感生死,怎麼會集起來呢?

【總諸聖者,於諸善業發生增長。預流一來,亦有造集不善業者,然諸聖者,定不積集善趣惡趣引生死業。】
總的而言,聖者積集的都是善業,但預流果與一來果的聖者也會造集不善業,然而諸聖者必定不會積集召感善趣和惡趣的引生死業。一旦證得了聖果了以後,不管是惡趣、善趣,他這個引業他一定不會造。

現在我們先看看,聖人是怎麼樣?他聖人造的一定都是善業,不一定是無漏,但是決定是善;那麼他一定在那個善業當中,不但要作而且要增長。但是在這個聖人當中,預 (p51) 流、一來,「預流」就是聲聞的初果,預流就是聲聞的初果,「一來」就是聲聞的二果,他那兩種聖人,有的時候還會造不善業的。他雖然會造不善業,但是他一定不會造引生死的惡趣業,他引業一定不會造。我們前面說過了,引業跟滿業,就是這個業有一種是引—─引導生死,有一種在這個所引的這個果位當中來滿、圓滿這一生的狀態的。所以他一旦證得了聖果了以後,不管是惡趣、善趣,他這個引業他一定不會造。

P137 深信業果 - 引滿差別者。引樂趣業是諸善法,引惡趣業是諸不善。

聲聞乘的四種果位,即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
初果須陀洹,華譯為入流,意即初入聖人之流;
二果斯陀含,華譯為一來,意即修到此果位者,死後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我們此世界一次,便不再來欲界受生死了;
三果阿那含,華譯為無還,意即修到此果位者,不再生於欲界;
四果阿羅漢,華譯為無生,意即修到此果位者,解脫生死,不受後有,為聲聞乘的最高果位。

為何預流、一來聖者不會造集引生死業?

【《中觀論》云:「生死本為行,故智者不造,故愚為造者,非智見性故。」】
《中觀論》說:「在生死當中,輪轉的主要的原因是業,諦見空性的聖者們必定不會積集引生死業,所以積集新的引生死業的有情是愚者,也就是凡夫。」 

下面引這個論文,同時也說明這個引業的內容。說生死的根本是什麼?依「行」。所以在生死當中輪轉的主要的原因是什麼?行。行實際上就是業,不過這個地方講的這個業,是特別造什麼?講的引業。所以真正的「智者」,有智慧的人—那個地方指的就是聖者;哪怕是證初果的預流果,最起碼的,以及一來果,他絕對不會再造。凡是造的人都是愚癡凡夫,為什麼呀?他智慧沒有,沒有見到這個我們的真實的狀態,就是真如本性,空的本性是什麼,見不到。見不到所以這個愚癡者,因為這樣的關係,他就會造這個。

【世親論師亦云:「見諦無能引。」】
世親論師也說:「證得見諦不可能再造引生死的業。」此後一句是“離愛無後有。」

他見到了真實狀態,他就不會再造這個業。那麼所以上面這個引兩個說明了,不管是 (p52) 中觀龍樹菩薩一系,以及無著菩薩這個相宗一系,這一個觀點是共同的,佛法共同的,沒有諍論—凡是聖者,他就不會再造那個引業。

【是故乃至自隨補特伽羅我執而轉,爾時容造能引之業。】
因此,只要自己還被人我執束縛,就會造下能引生死的業,

那現在就下面就說出來了。引業是什麼呢?引業的特質是什麼呢?根本是什麼呢?他說:如果說你做任何事情,這個「我執」的行相還在,換句話說,你還沒破這個我執,你隨著這個我執的這個行相轉,那麼那個時候,你會造這個能引的引業。是預流果最起碼的是見到什麼?見到:哦!原來「我」這個東西沒有的,是見到空性,通常我們說「人我空」。哦,這個「人」,我們把它看成實實在在的,他一旦見了道、見了諦以後,發現這東西沒有真實的我在。既然沒有的話,自然而然他就不會再為這個東西空忙了。所以他下面的習性雖然在,他還是不知不覺當中要做一些有漏善惡之業,但是對於「我」這個行相,他已經真正見到了,他絕對不會再為它忙。而我們呢?因為不了解,所以處處地方,一天到晚忙這個東西。所以這一個東西是什麼?生死的根本,所以這個地方指的行,特別是指這個而言。

【現證無我真實義已,雖於生死由業煩惱增上受生,然不新造能引之業。】
而在現證無我真實義之後,雖然在輪迴中由於往昔的業和煩惱的牽引仍要受生,但已肯定不會造下新的能引生死之業。

(p53) 下面又說了,他見到了這個「我」的特性,「我」的特性什麼—空,原來找不到我!只是由於這個五取蘊,在這樣的因緣當中,輾轉地相續相生,前後相續,而這個裡邊找不到我們以為的這個「我」在,找不到。所以一旦已現在親證了真實的狀態—這個裡邊沒有我,這所謂見道、見道;但是呢他這個無始以來的業習氣還在,所以這個業的習氣還在,不知不覺當中,仍舊會跟著這個業的習氣。所以雖然生死當中由業、煩惱增上,這個力量還會受生,但是他不會再造新的「能引之業」,新的能引之業。
關於這個道理,下面用十二因緣流轉的時候,會非常詳細地說明,非常詳細地說明,所以這裡我就不特別地解釋清楚。等到關於十二因緣流轉清楚了,你回過頭來一看,非常清楚。說我們起一心、動一個念頭,那個就是留下一個種子,就是一個業;但是這個業種子,能不能感發將來的果,換句話說,這個業會不會到最後引導你在生死當中流轉,還要一些什麼條件,什麼原因,那個留到下面會很仔細地說明。你認得了這個,那麼將來所謂引業啊、滿業啊什麼,這一些道理,我們就很清楚了。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先把這個真正主要的,他要所指出來的,大概有一個認識,我們繼續看下去。

【預流一來,亦能不忍斷除我執,譬諸強力制伏羸劣,】
預流一來,它還是會在生死當中流轉,實際上呢他有力量可以斷除,他可以不流轉的,如同大力士制伏體質弱小的人一樣,

(p54) 那麼這個預流、一來,他還是會在生死當中流轉,也就是三界之內流轉。實際上呢,他有力量可以斷除,他可以不流轉的,所以他「亦能不忍斷除我執」。而就像大力量的人制伏比較差的人,這個力量很大的人,平常就坐在那裡顯不出來,他也覺得懶懶散散,但是他一旦用起力來,這個力量很大。所以這個預流果見了道以後,他真正在很用功的時候,在正觀空性的時候,他就安住在這上頭;可是平常出了定,在生活其他當中,這個習氣還在,就是這樣的一個狀態。所以在這一個狀態當中,他還是會流轉,但是他要認真提起來的話,那他可以制伏那個習氣的。
這平常我們也是一樣,我們現在曉得了一件事情不好,然後呢你的的確確,確定曉得這個不好,當你精神提起來的時候,那一個境界現起的時候,你擋得住。我想我們都有這個經驗,說我不願意這樣去做,努力,然後呢這個境界引誘你的時候,根本它沒辦法動你。等一下你過了一下,精神又不好了,懶懶癱癱呀,這樣,到那個時候境界現起的時候,你就擋不住了。那麼我們在聞、思慧上是如此,他修證慧上剛開始的時候亦復如是,就是這個道理。

【《瑜伽師地論》作此說故。】
以《瑜伽師地論》如是宣說的緣故。

論上面告訴我們。

【是故造集能引生死業者,謂住大乘加行道上品,世第一法以下,一切異生。】
因此,造集能引生死業的人,是住大乘加行道上品——世第一法 以下的一切凡夫。

[074B] 這個,那麼所以凡是造集引生死業的人是什麼呢?住在「大乘加行道上品,世第一法以下」的異生。加行道上品世第一法,再下去的話,見道了,見了道以後,他就不會再有,不會,絕對不會再造。那個小乘的預流,跟大乘這個裡邊有絕大的差別,那麼這地方我們不去進一步詳細說它,只是《瑜伽師地論》好像告訴我們這樣。因為到現在為止,我們對業、集諦的這個真正的行相本身還並不太清楚,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可以把很多名詞在這地方說,我們會記得很多,但記了一大堆,這個對我們真實眼前來說意義並不太大,意義並不太大!這個地方我們只要曉得那個大概的行相就行。所以說這個集業,換句話說,喏!這個集的特質是什麼?能夠感得生死,從生死當中,前一生到後一生。那是什麼 (p56) 狀態呀?都是說凡夫、凡夫,那聖者、聖者就不會啦!下面就正式地解釋這個道理,解釋這個道理。

三乘五道,分為資糧道、加行道、見道、 修道、無學道;資糧道和加行道是凡夫道,見道、修道、無學道是聖者道。


加行道又稱作方便道。即為斷除煩惱而預備加功用行的修行之道,修此方便加行,能引後無間道而趣向涅槃之道。與唯識五位中之加行位相同,即「見道」之前的四善根(煖、頂、忍、世第一法)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