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A 24:35 - 74B 01:40
子二、如何生起之次第
煩惱的根本為何?相宗如何承許?性宗如何承許?煩惱是如何生起?
<第一組>
【◎ 第二如何生起次第者。】
第二如何生起次第者。
對此,首先宣說煩惱生起的根本,再說以此根本如何生起其餘煩惱的道理。煩惱生起之根本又有承許薩迦耶見與無明不同或者相同的兩種觀點。
第二如何生起?進一步那我們討論它生起的次第,找它那個次第。這個我們進一步:
(p17) 【如許薩迦耶見與無明異者,譬如盤繩,略降黑闇,於繩實體不能明了,於彼遂起執蛇之覺。】
有些人把「薩迦耶見」跟「無明」看為兩樣東西,那麼為什麼看成兩樣呢?就像天黑的時候地上有一根繩盤在那個地方,因為天黑你看不見這個實際上只是一條繩,你感覺是一條蛇,實際上這是你自己錯誤的認識,沒有明白地看見。
談生起的次第了,更進一步,這個一步一步地深入,看看這個煩惱從哪裡生起的,根在哪裡?那麼他就告訴我們呀,說這個原來在什麼?薩迦耶見。有一部分說「薩迦耶見」,有一部分說「無明」,其實這兩個東西可以說一而二、二而一。那麼大師把這個都解釋得清楚,說有一些人把那個薩迦耶見跟無明看為兩樣東西,那麼為什麼看成兩樣呢?他也說明:就像天黑的時候地上有一根繩盤在那個地方,那麼因為天黑了,你看不見這個實際上啊只是一條繩,你看:「哦!一條蛇。」這條蛇,你感覺是一條蛇,實際上呢這是你自己錯誤的認識。為什麼原因啊?
【如是障蔽明見蘊體,由無明闇誤蘊為我,從此發生諸餘煩惱。】
同樣,由於這個不明白的這個障礙擺在這裡,才會妄認「五蘊」為「我」。由於這個無明使你不明白見到,你把它看成功「我」,而實際上,沒有「我」的存在。只因「無明」,才妄執「五蘊」為「我」,一切的煩惱由此發生。
因為什麼?因為「障蔽明見蘊體」,說你沒有明白地看見,所以說無明。由於這個不明白的這個障礙擺在這裡,所以你把這個地上的繩看成功蛇。地上的繩,這比喻什麼?我們的五蘊這個樣東西,但是呢因為你不明白見到,你把它看成功「我」,同樣的道理。所以他是說,如果你把薩迦耶見跟無明兩個分開來看的話,喏,那麼根本就在這裡,就在這裡。 (p18) 所以由於這個我,由於這個無明,無明嘛事情看不清楚,而看不清楚又偏偏把在不是我的這個五蘊上面看成功我,一切的煩惱由此發生,第一個。
【如許彼二為一,】
如果你許這「五蘊」與「我」兩個東西同一的話,
如果你許這兩個東西同一的話,
【即薩迦耶見為煩惱根本。】
那就是個薩迦耶見,是煩惱的根本。下面說:
【此復由其薩迦耶見,執為我已,】
既然你不了解這個真實是明明是五取蘊,你把它看成功「我」,那麼有了我就有你呀!
【遂即分判自他差別。】
於是產生「自」、「他」的差別,
說我、是你、是他。
【如是分已,貪著自黨貪煩惱,瞋恚他品瞋煩惱,】
當這種「自」、「他」的差別一旦產生之後,對於別人跟你不相應的,就會排斥其他,形成了貪著自己,瞋恚他人的情況。
對於自己的嘛種種貪著,我、我所等等,貪;對於別人跟你不相應的嘛,你就瞋,所 (p19) 以貪、瞋是由此發生。
【緣我高舉慢煩惱,】
因為有我啊,就慢就生起。
【執我常斷邊執見,】
因為執著這個「我」,之後對「我」的論斷因而產生是常,或者是斷,邊見就生起。
執我的,因為執著這個我的話,你考慮以後怎麼辦哪?或者是常,或者是斷,邊見就生起。
【於我見等見取見及彼相屬所有惡行戒禁取見,執為第一。】也因為有「我見」,所以又生出了「見取見」、「戒禁取見」等相關惡見以及與這五種見相關的所有惡行,所以執著(薩迦耶見)為是第一的。
這這一個就是什麼?就是見取等等就跟著來了。
【如是便於開示無我之大師,及師所說業果四諦三寶等法,邪見謂無,或復生疑,】
於是對於佛告訴我們無我,以及佛所宣講的業果、四諦、三寶等種種的道理,由於「邪見」而完全的否定,或者懷疑,
於是對於佛告訴我們的種種的這個道理,業果啊、四諦啊,邪見—或者說它無,或者是什麼,這個就是邪見。
【為有為無是耶非耶,】
(p20) 所有的十種煩惱都是由於這個薩迦耶見的根本上面從此生起。所以進一步找到了,我們不是要斷除煩惱嗎?煩惱的根本就在這裡。
【如《釋量》云:「有我知有他,執瞋自他分,與此等係屬,生一切過失。」】
如釋量論中所說:「有了我,才分別有他,因此貪著自己排斥他人,而生出了貪、瞋、癡、慢、疑、壞聚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邪見等一切過失。」 因此,薩迦耶見是一切煩惱的根本。
因為有了我,那麼即同樣的,就找到他。因為有我、他,我嘛就貪著,他嘛就排斥,瞋恚生起,那麼跟著所有一切的過失都從這地方生起。進一步我們找到了生起煩惱的次第,從這個生起煩惱的次第當中,又找到了煩惱的根本。[073B] 生起煩惱的次第當中,又找到了煩惱的根本。
這個從前面的苦而找苦的因,從苦的因上面的惑、業兩樣找到惑,惑就是煩惱;由煩惱的種種行相當中,最後找到它的根本在這個地方。那麼下面呢,再看到生起的原因是什麼,生起的原因是什麼?第三,啊,這真好啊!他每一個地方都分,經過這樣的層層深細地說明,最後找到根本。做任何事情你根本一下切除掉了,什麼問題都解決。
能生煩惱之因分為哪六個? 其中作意,師父為何說:「這一點是很糟糕
、很糟糕,很糟糕、 很糟糕!」?
子三、煩惱之因 所依隨眠、所緣境界、猥雜惡友、言教邪法、串習煩惱、作意妄執。
<第二組>
p. 172
【◎ 第三能生煩惱之因分六。①所依者謂煩惱之隨眠,②所緣者謂順生煩惱境界現前,】
第三點是說明煩惱發生的原因。共有六種。
煩惱發生的第一個原因,是煩惱的種子。這個種子,在沒有遇到外緣時,潛伏在我們的第八識當中,處於一種睡眠的狀態,所以稱為「隨眠」,等遇到外緣時,就生起現行,因而發生種種煩惱。因此這個煩惱的種子,是煩惱發生的所依。
煩惱發生的第二個原因,是外面的境界。由於外面不同的境界現前,因此引發種種不同的煩惱。如順境現前時,引生貪煩惱;違境現前時,引生瞋煩惱;不順不違境現前時,引生痴煩惱。所以,外面的境界,是煩惱發生的所緣。
第八識阿賴耶識,又譯為阿梨耶識,也稱為一切種子識
諸煩惱隨逐有情而不離,故曰隨;
煩惱之狀體幽微而難了知,猶如睡眠之狀體,故曰眠。
這個兩樣東西最主要,它有一個「所依、所緣」。煩惱依於什麼?煩惱的隨眠,就是我們的習性,無始以來的種子,就是前面講的等流哦!等流—這個同類因,以前是這樣的,以後是這樣的,你沒有對治,它永遠繼續下去。但單單這個生起不生起啊?不生起, (p22) 還要所緣,就是生起煩惱這個外面的境界;當外面這個境界生起的時候,你來了。這個外面不一定是在外面,眼睛看見的色、耳朵聽見的聲,然後呢意所緣的法—法有內外的,或者你看見前面而五根傳來,或者是落謝影子,「嗯,想起來了!」這個就是所緣。由於這個所緣哪,就種種煩惱生起,那麼這下面講的這四個就是一般的,說
【③猥雜者,謂隨學惡友非善士夫,】
煩惱發生的第三個原因,是惡友的雜染。由於親近惡友,引誘追求世間的名聞利養等,以致於引生貪、瞋、癡等煩惱。由此遠離佛法,貪著世間,難以生出厭離、解脫的心。
《瑜伽師地論》卷第六十二〈攝決擇分中三摩呬多地之一〉:「云何猥雜?謂樂與在家及出家眾共相雜住。又樂尋思諸惡不善欲尋思等,乃至家勢相應尋思。多隨尋思,多隨伺察。」
P40 《念住經》云:「為貪瞋癡一切根本者,謂罪惡友,此如毒樹。」《涅槃經》云:「如諸菩薩怖畏惡友,非醉象等,此唯壞身,前者俱壞善及淨心。」
就是親近惡友。所以外面的種種惡友,這是最糟糕、最糟糕的一件事情,我們沒有一個人例外的。
【④言教者】
煩惱發生的第四個原因,是受言教的影響。由於聽聞邪法的言論、教導,因此不但不能伏斷煩惱,反而因為錯誤的引導,而發生煩惱。
就是他所講的種種的不相應的。
【聽聞邪法,】
一個是外面不相應的人,一個是不相應的法,這兩樣東西。不相應的法,這也是「順生煩惱的境」當中分的人、法兩樣東西。
【⑤串習者謂增長煩惱昔串習力,】
煩惱發生的第五個原因,是串習力。由於每天繼續不斷地串習貪、瞋、癡等煩惱,因此只有增長煩惱,而無法斷除煩惱。
(p23) 這是習慣,習慣的力量很強,到那時候它來了。
【⑥作意者謂妄增益愛非愛相,及於無常妄執常等非理作意。】
煩惱發生的第六個原因,是「非理作意」。煩惱發生時,不但沒有馬上「如理作意」來對治煩惱,反而「非理作意」地增加對喜歡、不喜歡的愛著。另外,如妄執「無常」為「常」等四種顛倒,也是因「非理作意」而產生煩惱的原因。
就是這個!這個「作意」,我們腦筋裡面這一點是很糟糕、很糟糕,很糟糕、很糟糕!平常我們最容易犯的幾件事情。這個煩惱的隨眠,這個一下還談不到破它,一下談不到破它。平常我們就是對於這個境界,所以我們為什麼出家第一件事情一定要遠離,一定要遠離,住在……不但住在寺院,這個寺院還要遠離城市。一定等到你自己有了問題,你才能進一步幫忙別人,你一跑到那個外面,那一塌糊塗,完了!
在這個境界當中呢,一個是人,大家還覺得滿好的,啊!卿卿我我的,處處地方幫你忙。然後他講的種種道理:「喔唷,這個東西對你好啊!這個東西有營養啊!這個東西價廉物美啊!這個東西是這個樣啊!」你心裡面覺得一點都沒有錯—完了!就是種種的邪見,乃至現在的科學啊什麼,這種很多概念。如果你懂得了,在相對的範圍之內,是有它對人類的價值,你能夠這樣認識它,那就不怕了。就像一個騙子一樣,他雖然來騙你,你認得他了:「沒關係啊!我認得你。」對吧!就是你做的行為啊,你不妨你還是讓他去做,你只要認得。現在的問題我們不認得它,那麼偏偏對這東西啊你就作意,平常我 (p24) 們腦筋裡一天到晚想:「欸,這個傢伙!」你本來好端端的,就是你這樣的自己莫名其妙地想,害了!
之所以這樣地妄作意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前面那個,譬如我們常常說的,我們往往無緣無故地生煩惱,本來你心裡有一點小小的疙瘩,看見那兩個人坐在一起,你就想:「這兩個傢伙,又在那兒說我了!」其實他跟你了不相干啊!這是什麼?「非理作意」。或者你坐在那裡,天氣啊這麼有一點,唉呀,你就想:某人啊,或者怎麼樣啊,那個莫名其妙的想法都跟著來了,這個就是生煩惱的主因。你了解這個因,從因上面可以對治,這每一個地方這樣。
不過在正式講對治之前,它下面還有一個叫煩惱的過患,你先要了解它的害處。你了解它的害處以後,就把它看成功視如怨敵,那個時候你又了解它什麼原因生起,根本在哪裡,然後你就要找對治它的方法。找到了對治它的方法,又曉得它怎麼生起,又曉得它根本何在的話,那很容易就連根拔除。所以修行是這樣修的啊!這一點是我們要了解,最重要的。下面說,
子四、煩惱過患
【◎ 第四過患者。】
(p25) 說講那個煩惱什麼樣的禍患呢?
【謂煩惱纔生,先能令心雜染,倒取所緣,堅固隨眠,同類煩惱,令不間斷。於自於他於俱損害,於現於後於俱生罪,領受苦憂感生等苦。遠離涅槃,退失善法,衰損受用,赴大眾中,怯懼無樂及無無畏,一切方所惡名流布,大師護法聖者呵責,臨終憂悔,死墮惡趣,不能獲得自己義利。】
這個煩惱才一生起,心就雜染了,之後它就產生了緣,這個就是識心的作用。由於識心的作用導致你所看、你所聽、你所想的東西卻又看顛倒、又看錯。原本以前的隨眠的種子又把它繼續的增強,無始以來的習氣越弄越堅實,輾轉引發同類的煩惱,令同類煩惱不間斷的一直下去。煩惱對自己或他人以及自他雙方都會造成損害;對現在、後世,是俱生種種的罪惡。造了這個以後,讓人領受身心的苦、憂,憂愁懊惱失去一切快樂。煩惱能引起受生等種種大苦。永遠沒有辦法靜息。一切的善法是退失,一切的好處是受用衰損。與大眾相處時,內心常會膽怯、恐懼、慌張,自慚形穢抬不起頭,內心痛苦,無有安樂,不能心無畏懼。惡名會傳遍所有地方,常常被佛陀、護法和聖者們呵責。臨命終時,回憶起一生所造的大惡業,內心就會生起大憂悔,不但如此,而且此身壞滅之後,還要墮入惡趣中。不管自己、別人的利益,這個煩惱有這麼大的缺陷,沒有一點點好處。
一大堆,啊,不得了!從那個地方,細微的地方說起。這個煩惱一生,才一生起啊,心就雜染了,這個是一切的根本。先「雜染」,那個心生起雜染,我們乃至於現在根本一點都感覺不出來,一點都感覺不出來。它生起來了以後呢,「倒取所緣」,它第一個心生起來了以後,它就產生了緣,這個就是識心的作用。識心一定有一個特別的,像猴子一樣,它一定要攀緣,到處去攀緣,瞪大了眼睛就看,耳朵就要聽。對不起,你不聽也非聽不可!那外面講話,你就是你沒辦法不去聽它。眼睛瞪大了,那個東西就是看,不能不看,就是這麼個麻煩。結果偏偏你所看、你所聽、你所想的東西,卻又看顛倒、又看錯,說「倒取所緣」。一錯,錯了以後呢,這本來為什麼?因為以前的隨眠,結果呢把以前這個隨眠—就是以前的種子,又把它繼續地增強,是「堅固隨眠」。所以這無始以來的 (p26) 習氣越弄越堅實、越弄越牢固、越弄越大、越弄越多,都是這個。「同類煩惱,令不間斷」,不間斷地一直下去,這個是它根本。
那麼這個生起來了以後呢,好了!害自、害他,所以自、他,或者單獨害自己,或者單獨害別人,或者同時俱害。對現在、後世,是俱生種種的罪惡。造了這個東西以後呢,領受種種的苦、憂;合起來苦憂是同樣的,分開來講,身上的叫「苦」,心上的叫「憂」,憂愁懊惱啊,身上的痛苦難忍哪!然後「感生等」,眼前是苦,將來是繼續。還有呢「遠離涅槃」,本來可以靜息的,你這樣下去的話,永遠沒有辦法靜息。一切的善法是退失,一切的好處是受用衰損。
因為這樣,「赴大眾中,怯懼無樂及無無畏」,就是這樣。啊!這個東西真正有種種的缺點,你不要說我們平常一般人說憂懼無樂,就是一個總統、一個有錢的人,其實他何嘗沒有這個憂懼啊!反而倒是窮人倒沒有這個憂懼,有錢人憂懼更多。喔唷,他有錢得不得了啊,非常有錢哪!他為什麼剛才說這個人一天到晚睡不著?就想這個錢:哎呀,不要萬一虧了本喔!如果買了股票,他就擔心那個股票跌價;如果他做了生意呀,就怕那個市場不理想,就這個樣。做了個總統,他一天到晚要注意,喔唷,萬一到那個時候不行了,下一次弄不上了,或者怎麼辦了,就這個。實際上,不管是窮人、富人,不管是貧窮下 (p27) 賤、地位高,沒有一個例外的。「一切方所惡名流布」啊!我們人人都是這樣,表面上面稱讚你好、我好,背後的話,大家是—這一個傢伙!就是這種味道。我們也明明知道,可是偏偏我們做些什麼啊?自欺、欺人,然後呢被他欺,那就是真顛倒啊!這個什麼?煩惱的過患哪,我們要認得它呀!
這件事情是「大師護法聖者呵責」,真正的佛啊,護持的就是這個。我們現在這地方求神、拜佛、護法,沒有用啊!這是護法所呵斥的。所以大家說:「哎呀!護法護持你。」護法是護「法」啊,不是護持「你」哦,這個你要記得喔!你說「我」,護法就是絕對不是護我,護法護的什麼?除掉我。你能夠努力把你的「我」拿掉的話,護法來護你了,我告訴你。護法護的是這個,他護的是法哦!你現在顛倒了,非法,他要護你,怎麼叫作護法?他不叫護法呀!所以這正是護法所呵斥的,凡是這種真正有智慧的聖者都是。然後你忙了一輩子,「臨終憂悔,死墮惡趣」啊!不管自己、別人的利益,唉,這個煩惱有這麼大的缺陷,沒有一點點好處。哦!他指出它的行相來了,下面馬上引這個經論:
<第三組>
【《莊嚴經論》云:「煩惱壞自壞他壞淨戒,退損失利護法大師呵,鬥諍惡名他世生難處,失得未得意獲大憂苦。」】
《莊嚴經論》中說:「煩惱會毀壞自己、毀壞他人、毀壞淨戒。煩惱還會導致退失戒律,失去利養,護法、佛陀的呵責,與人鬥諍以及惡名遠揚。不但今生要受眾苦,來世還要轉生到地獄等無暇之處,相續中已有的功德會因煩惱而退失、毀壞,未來的功德也不能獲得;內心會生起強烈的後悔與憂苦。」
(p28) 這容易懂。已經得到了嘛,失去;沒有得到嘛,得不到,還得到憂苦。下面
【《入行論》亦云:「瞋愛等怨敵,全無手足等,非勇智如何,彼令我如僕,安住我心中,歡樂反損我,於此忍不憤,忍非處應呵。】
《入行論》也說:「瞋恚、貪愛等怨敵,他們有沒有手足等肢體?這樣一個不具形體、沒有智勇的敵人,為何能讓我如奴僕般俯首聽命,任之使喚?煩惱怨敵安住在我的心中,形影不離,我給他歡樂,他卻反而以地獄火燒等各種痛苦損惱我,對這樣一個怨敵本不應當忍讓,我卻一再忍受而不瞋恨,你所忍的忍錯了,這個不是你應該忍受的,這個是你應該呵斥的事。
這話很有意思。這樣,說現在我們很多怨敵,啊!都是非常厲害;結果這個煩惱,妙了,它呀,這個煩惱是不像平常的這個怨敵那樣。這平常的怨家他都強有力的,現在這個煩惱這個怨敵,既沒有手又沒有足,也沒有什麼勇,也沒有智—煩惱本身是愚癡嘛,也沒有勇嘛,結果偏偏把我弄得像個什麼?佣人一樣。這個話怎麼講?我們忙些什麼啊?請問我們忙些什麼啊?我們每一個人自己忙、忙,一天到晚忙這個「我」。我是什麼?我是煩惱。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煩惱的奴隸,對不對?我們沒有一個不是。貪,貪是煩惱,你偏偏跟著它轉;瞋,瞋是煩惱,你偏偏跟著它轉;慢,慢是煩惱,你偏偏跟著它轉,沒有一個不是,所以它令我們像奴僕。它在哪裡啊?嘿,安住在我的心當中。妙了!別的人你給他一點好處,他都幫助你,現在這個煩惱安樂、歡樂,你給它種種好處啊,它倒反而要傷害你,這個煩惱的相是特別的。
別人稍微對不起你一點,你就忍受不住了,這個煩惱對你這麼大的傷害,你卻忍受, (p29) 不跟它發脾氣,不跟它發脾氣。所以「忍非處」啊,你所忍的忍錯啦,這個不是你應該忍受的,這個是你應該呵斥的,懂不懂?所以這句話,「忍非處應呵」,我們現在一點小小的事情忍不住了,那我們完全錯了。我們應該忍不住的什麼?對這個煩惱忍不住。我這個貪心來的時候,我忍不住,對不起,我非要把你鬥倒不可!當「我」的念頭起來了,「對不起,我非要把你鬥倒不可!」這個才是我們不應該忍的,那個是,對了!現在我們忍的忍錯了,所以忍非處,就是非應忍處,忍了不應該忍的,這個是應該呵斥的,真正我們應該呵斥的。
【一切天非天,設與我作敵,彼不能令入,無間大火中。】
即便所有的天與非天,一起與我為敵,最多也只能讓我失去一世的生命,絕不能把我送到無間地獄當中去。
不管世間外面任何的人,不要說世間的人—天,啊!這個天是不得了,以及修羅,不管他怎麼厲害,他絕不能把我送到無間地獄當中去。嘿,妙咧!
【此大力惑敵,若遇須彌峰,且不留灰塵,能剎那擲我。】
這個煩惱、這個敵人這個力量之大,哪怕是須彌山它能夠把它弄得乾乾淨淨,能夠把我一剎那就送到地獄裡面去。
因為這個惑,這個煩惱這個敵人,這個力量之大呀,哪怕是須彌山,它能夠把它弄得乾乾淨淨,能夠把我一剎那就送到任何地方去,送到地獄裡面去。
(p30) 【如我煩惱敵,長時無始終,餘敵皆不能,至如是久遠。】
這個煩惱怨家是無始無終,沒有任何一個敵人能夠跟我怨家對頭這樣的久遠。
就像所有的敵人,絕不可能跟我怨家對頭這麼長的,有一樣東西例外—煩惱,這個煩惱怨家是無始無終。啊!沒有任何一個敵人能夠這樣的。反過來,任何一個煩惱怨家,
【若隨順承事,悉為作利樂,若親諸煩惱,返作苦損惱。」】
如果能隨順承事外敵,他們的心態也會改變,還能對我作利樂,但煩惱敵卻實在難以相處,越是親近、隨順,它傷害你更加厲害。」
別的人,就是怨家,你能夠好好地笑,你能夠承奉他,他也多多少少,好、好、好,看在你這個面上就放鬆你一點。煩惱不是哦!對不起,你呀把它這麼看得處處的好,它傷害你更加厲害,所以說「忍非處應呵」啊!我們現在談修行,不曉得修些什麼,這個都不知道,談什麼修行呢?所以這裡我們必定要知道。
【此說過患,皆當了知。】
對此處所說種種過患,都要一一反覆思惟而瞭解。
你了解了這個過患,你就不能忍受它;不能忍受它,你就是找它對治;找了對治,然後找它根本,那個時候你才有機會淨除;淨除了煩惱,痛苦也就解決了。下面,這個祖師說:
<第四組>
【又如阿蘭若師云:「斷除煩惱,須知煩惱過患體相對治生因,由知過患,觀為過失,計為怨敵,若不知過患,則不知為怨敵,故如《莊嚴經論》及《入行論》 (p31) 所說思惟。」】
又如阿蘭若師說:「若要斷除煩惱,必須先瞭解四個方面,即煩惱的過患、體相(我執)、對治以及能生煩惱的因。由了知過患,觀察過失,就能認識煩惱是怨敵。相反,若不知過患,就不會認識到煩惱是怨敵。因此應按《大乘莊嚴經論》以及《入行論》所說而思惟。」
那個祖師就告訴我們:你不是想「斷除煩惱」嗎?你要斷除呀一定要曉得煩惱的「過患」。做任何事情也是一樣,你曉得它對你有害處,那個時候你就斷除它。譬如說我們現在忙得要命,這個東西對我們了不相干的,你忙它幹什麼?跟我們根本不相關,就這樣。所以現在遠在,譬如說遠在非洲,他們有什麼好處、有什麼壞處,我眼前的事情忙得不得了,忙這個幹什麼?了不相干。說現在這個事情擺在那裡對你有大損害,唉喲,那馬上要去忙。所以第一件事情說,我要了解了這個煩惱對我有多大的害處,這樣。
那麼你要了解了害處,然後呢你要對治它,但是什麼—對治它,它是什麼東西呢,你要認得它,所以進一步要認得它的「體相」,這個煩惱的體相是什麼。我們現在所以講修行而修不來的話,忙了半天你要修的什麼啊?不知道!那你怎麼修呢?所以常常記牢這個比喻:你要去拔草,你先要認得草欸,你不認得草,去忙了半天,把菜拔掉啦,草都長在這裡啊!你不拔還好,越拔是越糟啊!所以現在的很多修行人,修了半天,這個越修啊,這個「我」越大,那就是這個毛病。很多人修行修了幾十年了,哎呀,還是苦惱無比,這個原因就在這裡。那所以進一步要曉得它的體相,這個煩惱的本質。那麼曉得了, (p32) 要「對治」,怎麼對治它?欸,說我曉得對治,要對治要從它的根本上面,以及它生起的原因,這樣,所以要知道它的「生因」哪!
這個次第,每一個地方是有它必然的條件。那麼由於你曉得它的過患,於是那個時候你的觀念當中原來:啊,這樣啊!你就把它看成功這個才是你的生死怨家,一定要的;如果你不了解的話,你不會去對治它。所以上面這個那些論上面都是這樣告訴我們,然後呢把這個道理我們才是應該真正思惟、修習的,所以目前真正要修的是修這個啊!真正要修這個。
當你這個認識了以後,那就好辦了。為什麼要念佛啊?平常你念的什麼?起心動念無非在煩惱當中,現在我曉得了:「對不起!這個東西對我一點用場都沒有,只會害我,那只有一心念佛!」那個時候你這個佛號就提起來了,教你不念也不行。因為為什麼?你曉得一把佛號丟掉了,都是煩惱,都是害你的。為什麼要參禪?你就要破掉它呀!假定你不認得這個的話,唉喲,你覺得苦得要命,你幹什麼呢?不會去享受的啊?現在你了解了:「哦,這個不是,不是!」那所有的禪、淨、律、密,為什麼要持戒?戒也是在這個上面。說你這樣去做,那才能夠把那個煩惱破除啊!所以你沒有一個,整個的佛法的修行,如果這個不知道,談修行,那都在那兒開玩笑,都在那兒開玩笑!所以這個是修行的根本哪! (p33) 前面一再告訴我們,你如果這個不懂的話,就像打靶,那個靶在哪裡你不知道,這亂放一氣,沒有道理。再繼續下去。
師父說:「真正修行要從認識煩惱做起!」, 如何做?
p. 173
【又云:「知煩惱相者,亦須聽對法,下至當聽《五蘊差別論》,了知根本及隨煩惱。於心相續,若貪瞋等,隨一起時便能認識,此即是彼,他今生起,與煩惱鬥。」須如是知。】
又說:「要想知道煩惱的體相,就必須聽聞《俱舍論》,最起碼應當聽聞世親菩薩所造的《五蘊差別論》,了知根本煩惱以及隨煩惱。如此心相續中貪瞋等煩惱,隨一生起時,就能認識,這就是貪,這就是瞋。知道煩惱現在生起後,就能立即與煩惱決鬥。」 必須如是瞭解。
好!現在到了這個地方呢我們知道,哦,原來你真正修行要從這個地方做起啊!那麼現在我們既然要想認識這些東西的話,這個你怎麼辦?還要聽對法,一定要聽。「對法」是什麼?論。經雖然告訴你怎麼,但是經上面,它並沒有這樣深細的層次說明這個道理,單單看經,我們不一定看得懂。那麼為什麼佛說經?那個道理前面已經說過,這裡再說一遍。這個是說,那些人已經到了這個條件,善根已經夠了,就針對著眼前的問題告訴他一下,他問題就解決了,這樣。對我們眼前的人來說,不具這個條件也告訴你,沒有用,這個沒有用,這個沒有用。經與論
隨便舉一個例子來說,隨便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來說。譬如說你念書,那麼你念書,中間只是有一個生字,或者一個名詞不懂,那然後呢人家把那個生字、名詞一懂, (p34) 「哦!原來這個道理。」你就全部貫穿了。結果你看見他也只是解釋這名詞,也懂了;對你來說啊,你一個字都不認識,你也跑得去把那個名詞、這一個字認得了。請問:這本書對你有沒有什麼意思啊?你認得這兩個名詞,對於解釋這本書裡面道理,你還是沒有用場欸!所以你得非要把這本書的全部的內容弄清楚不可,這個是一定有它的特別的特質在。
所以他現在這個地方把整個的內容擺在這個上頭,那個時候你可以如理如量地選擇說,我現在的問題在哪裡。如果說你已經曉得了,的的確確你聽見隨便一點也成了。有很多宿生念佛的人,一個老婆婆,聽見一句念佛:「哎呀,很好!」回去什麼都不要了,她念念佛是成功了;這個六祖大師啊他也什麼都不要,聽見人家念了一句《金剛經》,他就開悟了;佛陀就坐在那個河邊,抬頭一看,看見月亮他就成佛了。是的呀!你對嗎?你行嗎?這個我們要了解的。所以我們不要看見人家說—哎呀,人家告訴你怎麼修行,我也這樣修行啊!那不一定成。
所以在前面這個基礎,一步一步過來,說我們說現在我們了解了,這樣地層層向上,然後到這個地方,我們想認識這個煩惱的話,一定要聽對法。對法就是論,就是針對這個法的特質,然後告訴你用這個法,對症了,治你的煩惱。你能夠了解了,當然煩惱就淨化呀!最這起碼的,下面說聽《五蘊差別論》,為什麼聽《五蘊差別論》呢?我們現在這個 (p35) 煩惱的根本在哪裡啊?就是五取蘊,所以它《五蘊差別論》就告訴你:喏、喏、喏!這個不是你呀,不是我、不是我所啊,原來這個是什麼?五取蘊—生死的根本,這些東西在那作怪啊!它這麼分別,你了解了根本,那根本煩惱也曉得了,然後呢隨著這個根本而來的隨煩惱等等,你都曉得了。
當你了解了這個情況,那麼在身心上面,不管它哪一個煩惱生起來了,你一生起來,曉得:「哦,這個貪!」一生起來,曉得這個瞋,你就能認識它。那個認識它了以後,哦,說你曉得了:原來這個是我的生死冤家,今天我要跟它鬥!否則你不認識的話,喔唷,譬如說我們現在平常常常講的話,看見這種東西好得很:「喔唷,這個正是我要的!」其實你是完全在貪心當中喔!「喔唷,這個東西我要的!我要營養,我要什麼,要好吃,要忙、要弄……。」你根本不認識它,越走越遠。現在一起來了以後你了解了,原來這個本身,身本身嘛就是色,惡業所感;然後呢,你起來那個貪就是煩惱,一切無非是它。一對起來,你就了解清清楚楚:「哎呀,我的天啊!我以前還把你看成我的、親愛的,原來你是無始以來的大冤家啊!」你那個時候就不上它當了。儘管它的習性再厲害啊,你就說:「嘿!現在我真正要忙的才是這個,我真正要跟它鬥的才是這個,我不能忍受的就是這個!」那個時候你就要持戒了,「哎呀,幸好佛陀制那個戒啊!」那個時候才 (p36) 談得到戒呀!那個時候你要學其他的任何一個方法,都從這個地方說起。所以說,「須如是知」。
現在把這個總結一下,這個是整個修行最重要的幾個根本、最重要的根本。現在說,從對世間的真相認識起,說世間的真相是什麼?苦。這個苦的固然是苦,然後呢樂的也是苦;而由於這上面推到行苦,而這個「行」住在哪裡?就是五取蘊。啊,所以對它厭惡。但是厭惡你也沒辦法,找它的原因在哪裡呢?哦,它的原因在集。那麼集是惑跟業,惑跟業當中的主要的是惑,就是煩惱。那麼然後呢,從這個上面你又認得煩惱的行相是這個;然後呢它生起的次第是這個;原因是這個;有這樣種種的禍害。對這個了解了以後,然後你下面才可以談得到進一步的,就這樣。
這個到這地方為止,這個概念我們一定要弄得清楚。不過,單單到這地方,如果談修道的話還不夠,雖然不夠是不夠,可是至少比之以前就有一個絕大的不同。以前我們說修道啊、修道啊,現在慢慢地了解了,說:哦,為什麼我們平常常常說修我、修我,修學佛啊,修我跟學佛之間的差別,現在是越來越清楚、越來越明白。
[弄假作真]
如果你不了解這個的話,的的確確耶!說我很多年以前,那個時候剛出家,二十多 (p37) 年以前了。那個時候,那時實際上我也不懂得那個道理,不過因為我所跟的前人哪,他是比較講究持戒,也不講究那種世間的很多享受。那麼我也不懂,結果一執著,執著什麼?執著苦的那一邊,所以衣服好的一定不穿,一定要撿破的。其實現在了解:有破的嘛就穿破的,有好的嘛就穿好的,這也沒關係嘛!偏偏要撿這個。然後呢吃的嘛,好的一定要不吃,剩菜嘛我就吃。人家就告訴我說:「某人哪!你不要這樣,這個啊,假借修真哪!」他這個話聽了滿有道理,借那個假的身體來修真的東西,聽得滿有道理。當初我沒有聽得進,後來想想倒是沒有錯,發現到最後變成什麼?是弄假作真。[074A] 發現到最後變成什麼?是弄假作真。
其實啊!假定我早一點弄假作真還好,我根本就沒有認得這個假呀!結果還沒有認得之前,再加上旁邊告訴你:「喔唷,你要假借修真。」你本來就沒弄清楚,說不定有一點希望,到那個時候,你再把它弄假作真,我們一天到晚這個。然後自己覺得:唉呀!吃嘛要吃得好好的營養,然後跑得去拜多少拜,我要晚上不倒單,要做這個……忙了個半天。然後你看這個人不行,那個人不行,我一天到晚念幾萬聲佛,我晚上又不倒單,我又持戒,他又不行。啊!現在我想想真覺得可笑,也感覺得痛苦。所以我現在告訴你,這種話也可以說都是我錯誤的經驗,我幸好看見這個佛菩薩的慈悲,告訴我這個道理。所以我只能說,我把我的痛苦的經驗和盤托出—注意!有心學佛的千萬不要學我這個。它這個正確的道理都在這裡,如果你能夠真實把握住了,問題一定解決。
(p42) 今天請翻到《菩提道次第廣論》173 頁,就是現在我們把第一個,說這個集諦門當中,生死流轉,第一個煩惱,煩惱的內容已經說過。那麼它怎麼會集業呢?怎麼會集業呢?
癸二、彼集業之理(此業積集增長之相) 分二
子一、正明所集之業(所作業積集增長之認識)
子二、如何集業之理(此積集增長法如何)
p. 173 (3)
【第二彼集業之理分二,】
這個就是集諦當中,這個「集」的意思就是造集、集起來。通常它意思就是說,凡是一切有漏的種子,能夠造聚感得生死輪迴苦性的這個特質,這個叫作集。那麼集裡邊通常我們,生、集、因、緣四相,這個我們現在暫時不去說它。總之,由於這樣的一個內容,一個法,它就會感得生死輪迴,換句話說這就是苦的因,那麼關於這個道理我們了解一下。
【① 正明所集之業,】
先了解說感得生死輪迴的因是什麼,是業,先說明一下業是什麼。以前我們曾經談過業,曾經談過業,只是說明業的特相,說業決定一切,然後增長廣大,做了不會失去,不做不會碰到,但是業的本身是什麼呢?那個時候並沒有說明,現在這地方了解了。
【② 如何集業之理。】
(p43) 怎麼集起來的?現在看看。
我們所集之業的體相 為何?
子一、正明所集之業(所作業積集增長之認識)
丑一、思業
丑二、思已業
【初中分二,① 思業,② 思已業。今初。】
看解釋。
丑一、思業
【◎ 如《集論》云:「云何為思,謂令心造作意業,於善不善及無記中,役策心為業。」】
思業如《集論》所說:「思就是我們通常所謂的心理狀態。這一種心理狀態使得我們的心意去造作善、不善、無記業。」
這個「思」,思就是我們通常所謂的心所法之一,這種心理狀態。這一種心理狀態,使得我們的心意去造作,就是這樣的。我們心裡想:欸!看見了,這歡喜這東西。那時候我們心裡面就會歡喜,然後我們就想辦法去獲得這個我們歡喜的這個東西。你討厭,那個時候你會覺得要去排斥你所討厭的東西。所以我們種種的行為,都由於這種心理狀態而來。或者你不大歡喜,你就想辦法:嗯!怎麼辦法去逃避它,就是這樣。輾轉地由於這個相關的想很多—心理,這種是思。那麼這一個思,就是在造了種種的心理的行為,身心行為,這一個行為會感得善、不善、或者無記。什麼是無記呢?它就是沒有辦法分別得出來是好、是壞,換句話這個力量比較弱,這個力量比較弱,這樣,那麼這個叫作無記。這一個心理狀態叫作業。
(p44) 【謂令自相應心,於境轉動之心所意業。】
你這個起心動念的這個煩惱,跟你心裡邊行為相應的,這樣的意業。
就是此說自己的「相應心」,自己的相應心。什麼呢?就是你這個所起心動念的這個煩惱,跟你心裡邊行為相應的,這樣的相應心,這樣。那麼這一個心裡邊,對於所緣的境界,譬如說你看見:欸!這個你歡喜,然後呢,你心裡面就跟著它跑了。那麼那個所對的境界,你就會心就在這個境界上面去東想西想,所以攀緣這個境界,那地方所謂的「轉動」,這一個心理狀態,這一個心理狀態叫思,這個思就是心的業。
丑二、思已業
【第二者謂彼思發起身語之業,】
其次由於你這個心裡的這種思心所,緊跟著身、口就跟著種種的行為。
那麼其次呢?就是由於你這個心裡的這種思心所,緊跟著身、口啊,就跟著種種的行為來了,那麼這個叫作「思已」後所發起的。
【《俱舍論》云:「業謂思彼起,思即是意業,彼起身語業。」】
《俱舍論》說:「業是思和思所發起,思是意業,彼起是指身業與語業。」
下面又引《俱舍》,換句話說,各家各派的說法,指這個特點都是這樣。業是什麼—「思」跟「彼起」。思本身我們了解了,彼就是思所起的。所謂思就是這個意業,彼起,起的什麼呢?這個由於這個思而引起的身、語之業。這個文字是這樣,那麼這個內 (p45) 心的狀態,我想我們很容易地明白的。你看見了歡喜的,你就想去獲得它,因為想去獲得它,你就站起來,要走過去做種種行為,然後呢你會開口說話什麼等等,目的無非是怎麼樣想辦法獲得你的東西。所以說「思、彼起」,整個的業的內涵,就是如此。
<第五組>
【於身語業分為二種,有表無表。】
身語業又可分成有表與無表二種。有表,是身語已經表示出來;無表,是身語並沒有表示出來,只是意業決定。
更進一層,說在這個身業跟語業當中,又分成功二類:一叫有表,一叫無表。什麼叫有表呢?有一種是可以表示出來的,有一種沒辦法表示的。意業本身沒辦法表示的。身業的話,譬如說你站起來走路,你講話,那個是表示得出來的;但是有一種就沒辦法表示的,那麼這個叫無表業。這個
【婆沙師許唯是有色,世親論師破之,許為與身語表俱轉之思,故二種業俱說為思。】
有部宗的毘婆沙論師主張必定以身語已經表示出來的有表色,才成為思已業。世親菩薩破斥此觀點,認為一旦思業已經決定,不論身語二業有沒有表示出來,都應該屬於思已業。比如,與殺生或惡口同時而起的思,就是思已業。因此,身語業的體性都說是思。
那個就是不同部派的見解不同。所以見解不同的話,由於他了解的程度的深淺,那麼這一個地方我們不詳細說它,將來我們如果深一層地正規地去學的時候,或者學《俱舍》、或者學唯識,它這地方都會有詳細的說明。所謂「婆沙師」就是有部,有部通常說婆沙,他是說一切都有,他就是比較偏重於基礎方面的。那麼到後來一步一步地深入,而世親菩薩的話,我們曉得那就是大乘,進入大乘唯識的。那這個婆沙師說這個都是色,不 (p46) 管是有表、無表都是色法。什麼叫色法呢?那就是我們看得見的有質礙的,因為身、語的確,你可以,身體的行為,你可以看得見,嘴巴講的話,你可以聽得見,所以有所對的,可以表示出來的都是色。
那麼世親菩薩怎麼說呢?說不是,這是什麼?「與身語表俱轉之思」,說這個業,是跟身業、語業可以看得見的,同時的心裡的這種思心所,這個才是,這個才是。那麼,所以這兩種,不管是有表、無表都說是思。雖然身語兩個好像只是在外面的,但是它真正產生業,一定同時那個時候的心理狀態跟它相應,所以雖然是身、語,卻也是思,所以說兩種「俱說為思」。那麼這地方,我們關於這一點只要了解一個大概就行,或者已經學過會很深刻地了解,或者將來進一步去了解去,因為在這地方還並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們暫且不去提它。
【總業有三,謂善不善無記,此說初二。】
業總的可以分成善業、不善業、無記業三種,此處是說前二種。
我們總共地來說,講起來這個業,可以分成功三大類,那就善業、不善業跟無記業。現在這地方所說的集諦的當中業,見前面兩個:善業跟不善業。那善業跟不善業這兩樣東西,能夠繼續造集輪轉生死這個流轉的,而無記它沒有這個能力,所以這地方不說它。
(p47) 【善業有二,謂有漏無漏,此明有漏。】
善業有二種,即有漏善業與無漏善業,此處是說有漏善業(仍與煩惱相應的善業)。
善業當中又分成功兩部分:一種是有漏的,一種是無漏的。所謂什麼叫「無漏」呢?它不會流落在生死當中,既然不流落在生死當中,並沒有在生死當中流轉。並沒有在生死當中流轉的話,它自然就說不上集,所以這地方只是講有漏的。
【其中復二,謂聖人相續中有,及異生相續中有,此說後者。】
有漏善業又有二種,即聖人相續中具有的有漏善業,以及凡夫相續中具有的有漏善業,此處是指凡夫相續中具有的有漏善業。
這個有漏的裡邊又分兩種:一種聖人、一種是異生。聖人他還是會在生死當中輪轉,但是他那個輪轉,跟我們普通凡夫不一樣。所以這個地方我們所說的「異生」就是凡夫,異生就是凡夫。凡夫相續當中的中有,「中有」就是中陰身,這個後面還會詳細說它。所以現在這個地方講的,就是指後者。那麼換句話說善業、不善業、無記當中,無記業不算;然後呢善業當中有漏、無漏當中,無漏不是,因為它不會感得生死的。那麼儘管有漏,聖人還是造有漏業,但是他這個感的生死,跟我們不一樣,我們這裡也不提。因為我們要避免的,就是避免凡夫被動的,你自己沒有辦法做主的,所以受苦;聖人他是主動的,為救我們,他並沒有受苦,所以這個不在這裡討論。
那麼這個凡夫當中,那就是指的這個,所謂相續身心上頭繼續相續的中有,「中有」 (p48) 是什麼?前面一個生命結束,後面一個新生命沒有感得的時候,這個中間這個。實際上這個東西,不是說我們前面死了後面未生,就是我們現生還是有,還是有,換句話這個就是生命的中心,是這一個東西。
【其不善業者,謂非福業。】
所謂不善業,指的是非福業。
另外就是,「不善業」是什麼呢?就是反過來。
【福業者,謂欲界所攝善業,不動業者,謂色無色地所攝有漏善業。】
福業是指欲界人天所造的善業;不動業是指色界和無色界所造的有漏善業。
這個裡邊又分成功「福業」,那麼是欲界所攝的種種善業;還有一種叫「不動業」,不動業什麼?色界、無色界。為什麼叫不動?下面解說
【如是亦如《俱舍論》云:「福欲界善業,不動從上起。」】
如此也如《俱舍論》所說:「福業是欲界所攝的善業,不動業是上二界所攝的善業。」
什麼是福業?就是欲界的。不動呢?是再向上面色界、無色界,為什麼「名為不動」啊?
【何故名為不動業耶,謂如欲界中,應於天身成熟之業,有於人畜餓鬼之身,而得成熟,果是可動。如是上界,應於此地成熟之業,除此地外不於餘熟,故名不動。】
為何名為不動業呢?譬如在欲界當中,曾經造下生天的善業,結果果報卻在人、畜生、餓鬼道中成熟。由於欲界眾生的果報是可以變動的,所以稱為福業。另外,色界和無色界眾生所造下的有漏善業,應投生於何界,就投生於何界,果報是不會變動的,所以稱為不動業。
(p49) 那麼為什麼叫作「不動業」呢?就是說在我們欲界當中,本來你造的業,這個順受。就是換句話,你下一生應該在天身當中,但是你臨時萬一有什麼特別的因緣,啊!會改變,生不到天上去,生不到天上去,乃至於人道,乃至於墮落到惡道當中,這個果,可能變,可能變動的。但是你造了欲界、色界那個定業以後,那個成熟的時候,它絕不會變動的,不會變動的。
我們中國有一個很有名的公案—梁武帝的太太。那麼據說她這個臨終的時候,那個傭人給她搧什麼東西碰了她,碰了她,她臨終時生了一念瞋心,於是她墮落了,就這樣。如果說那一念不起來,她不一定是這個,就是這樣。換句話說,我們為什麼凡夫臨終的時候,特別要注意不要去碰他,要怎麼樣,因為那個時候,這是他下一生升沈的關鍵所在。如果說你臨終的時候助他一臂之力的話,引發他的特別的善業的話,他本來不可能到那地方去,他這個種子先成熟。反過來,使他痛苦引發他瞋心的話,他又改變了另外一個,這個叫作平常說欲界。不動業,沒有,不動業不會,他感得了這個就是這個。
【《俱舍論》云:「由於彼地中,業熟不動故。」】
《俱舍論》說:「由於在上二界之中,業果是不變動的。」
就是這個不動業它所感得的地,就是色界跟無色界,它這個成熟的時候,它不會動 (p50) 的。
那麼這地方呢就告訴我們,所集的業,什麼是業?現在我們也了解了,業的內容就是這個—思、思已,所以說就是我們的身、口、意。而中間主要的就是什麼?思,主要的思。雖然身、口也是,但是這個身、口是什麼?與我們的思心所同時一起生起的,就是這樣。那麼這個就是我們能感生死的所集的業就是這個,所集的業就是這個。如果我們要想得到善果的話,那麼就應該在這個所集的因上面去努力,怎麼樣注意不要走錯,不要走錯。如果我們要避免痛苦的話,怎麼樣想辦法把這個惡業避開,這樣對這個概念很清楚了,那麼那個時候你修行,就有了正確的認識,就可以修習了。
子二、如何集業之理(此積集增長法如何)
<副班長>
p. 174
【◎ 第二集業之理者。】
這個業怎麼會感得生死呢?
這個業怎麼個集法呢?換句話說,這個業怎麼會感得生死呢?那麼他這個地方告訴我們,怎麼會集起來呢?還沒有感生死,怎麼會集起來呢?
【總諸聖者,於諸善業發生增長。預流一來,亦有造集不善業者,然諸聖者,定不積集善趣惡趣引生死業。】
總的而言,聖者積集的都是善業,但預流果與一來果的聖者也會造集不善業,然而諸聖者必定不會積集召感善趣和惡趣的引生死業。一旦證得了聖果了以後,不管是惡趣、善趣,他這個引業他一定不會造。
現在我們先看看,聖人是怎麼樣?他聖人造的一定都是善業,不一定是無漏,但是決定是善;那麼他一定在那個善業當中,不但要作而且要增長。但是在這個聖人當中,預 (p51) 流、一來,「預流」就是聲聞的初果,預流就是聲聞的初果,「一來」就是聲聞的二果,他那兩種聖人,有的時候還會造不善業的。他雖然會造不善業,但是他一定不會造引生死的惡趣業,他引業一定不會造。我們前面說過了,引業跟滿業,就是這個業有一種是引—─引導生死,有一種在這個所引的這個果位當中來滿、圓滿這一生的狀態的。所以他一旦證得了聖果了以後,不管是惡趣、善趣,他這個引業他一定不會造。
P137 深信業果 - 引滿差別者。引樂趣業是諸善法,引惡趣業是諸不善。
聲聞乘的四種果位,即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
初果須陀洹,華譯為入流,意即初入聖人之流;
二果斯陀含,華譯為一來,意即修到此果位者,死後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我們此世界一次,便不再來欲界受生死了;
三果阿那含,華譯為無還,意即修到此果位者,不再生於欲界;
四果阿羅漢,華譯為無生,意即修到此果位者,解脫生死,不受後有,為聲聞乘的最高果位。
為何預流、一來聖者不會造集引生死業?
【《中觀論》云:「生死本為行,故智者不造,故愚為造者,非智見性故。」】
《中觀論》說:「在生死當中,輪轉的主要的原因是業,諦見空性的聖者們必定不會積集引生死業,所以積集新的引生死業的有情是愚者,也就是凡夫。」
下面引這個論文,同時也說明這個引業的內容。說生死的根本是什麼?依「行」。所以在生死當中輪轉的主要的原因是什麼?行。行實際上就是業,不過這個地方講的這個業,是特別造什麼?講的引業。所以真正的「智者」,有智慧的人—那個地方指的就是聖者;哪怕是證初果的預流果,最起碼的,以及一來果,他絕對不會再造。凡是造的人都是愚癡凡夫,為什麼呀?他智慧沒有,沒有見到這個我們的真實的狀態,就是真如本性,空的本性是什麼,見不到。見不到所以這個愚癡者,因為這樣的關係,他就會造這個。
【世親論師亦云:「見諦無能引。」】
世親論師也說:「證得見諦不可能再造引生死的業。」此後一句是“離愛無後有。」
他見到了真實狀態,他就不會再造這個業。那麼所以上面這個引兩個說明了,不管是 (p52) 中觀龍樹菩薩一系,以及無著菩薩這個相宗一系,這一個觀點是共同的,佛法共同的,沒有諍論—凡是聖者,他就不會再造那個引業。
【是故乃至自隨補特伽羅我執而轉,爾時容造能引之業。】
因此,只要自己還被人我執束縛,就會造下能引生死的業,
那現在就下面就說出來了。引業是什麼呢?引業的特質是什麼呢?根本是什麼呢?他說:如果說你做任何事情,這個「我執」的行相還在,換句話說,你還沒破這個我執,你隨著這個我執的這個行相轉,那麼那個時候,你會造這個能引的引業。是預流果最起碼的是見到什麼?見到:哦!原來「我」這個東西沒有的,是見到空性,通常我們說「人我空」。哦,這個「人」,我們把它看成實實在在的,他一旦見了道、見了諦以後,發現這東西沒有真實的我在。既然沒有的話,自然而然他就不會再為這個東西空忙了。所以他下面的習性雖然在,他還是不知不覺當中要做一些有漏善惡之業,但是對於「我」這個行相,他已經真正見到了,他絕對不會再為它忙。而我們呢?因為不了解,所以處處地方,一天到晚忙這個東西。所以這一個東西是什麼?生死的根本,所以這個地方指的行,特別是指這個而言。
【現證無我真實義已,雖於生死由業煩惱增上受生,然不新造能引之業。】
而在現證無我真實義之後,雖然在輪迴中由於往昔的業和煩惱的牽引仍要受生,但已肯定不會造下新的能引生死之業。
(p53) 下面又說了,他見到了這個「我」的特性,「我」的特性什麼—空,原來找不到我!只是由於這個五取蘊,在這樣的因緣當中,輾轉地相續相生,前後相續,而這個裡邊找不到我們以為的這個「我」在,找不到。所以一旦已現在親證了真實的狀態—這個裡邊沒有我,這所謂見道、見道;但是呢他這個無始以來的業習氣還在,所以這個業的習氣還在,不知不覺當中,仍舊會跟著這個業的習氣。所以雖然生死當中由業、煩惱增上,這個力量還會受生,但是他不會再造新的「能引之業」,新的能引之業。
關於這個道理,下面用十二因緣流轉的時候,會非常詳細地說明,非常詳細地說明,所以這裡我就不特別地解釋清楚。等到關於十二因緣流轉清楚了,你回過頭來一看,非常清楚。說我們起一心、動一個念頭,那個就是留下一個種子,就是一個業;但是這個業種子,能不能感發將來的果,換句話說,這個業會不會到最後引導你在生死當中流轉,還要一些什麼條件,什麼原因,那個留到下面會很仔細地說明。你認得了這個,那麼將來所謂引業啊、滿業啊什麼,這一些道理,我們就很清楚了。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先把這個真正主要的,他要所指出來的,大概有一個認識,我們繼續看下去。
【預流一來,亦能不忍斷除我執,譬諸強力制伏羸劣,】
預流一來,它還是會在生死當中流轉,實際上呢他有力量可以斷除,他可以不流轉的,如同大力士制伏體質弱小的人一樣,
(p54) 那麼這個預流、一來,他還是會在生死當中流轉,也就是三界之內流轉。實際上呢,他有力量可以斷除,他可以不流轉的,所以他「亦能不忍斷除我執」。而就像大力量的人制伏比較差的人,這個力量很大的人,平常就坐在那裡顯不出來,他也覺得懶懶散散,但是他一旦用起力來,這個力量很大。所以這個預流果見了道以後,他真正在很用功的時候,在正觀空性的時候,他就安住在這上頭;可是平常出了定,在生活其他當中,這個習氣還在,就是這樣的一個狀態。所以在這一個狀態當中,他還是會流轉,但是他要認真提起來的話,那他可以制伏那個習氣的。
這平常我們也是一樣,我們現在曉得了一件事情不好,然後呢你的的確確,確定曉得這個不好,當你精神提起來的時候,那一個境界現起的時候,你擋得住。我想我們都有這個經驗,說我不願意這樣去做,努力,然後呢這個境界引誘你的時候,根本它沒辦法動你。等一下你過了一下,精神又不好了,懶懶癱癱呀,這樣,到那個時候境界現起的時候,你就擋不住了。那麼我們在聞、思慧上是如此,他修證慧上剛開始的時候亦復如是,就是這個道理。
【《瑜伽師地論》作此說故。】
以《瑜伽師地論》如是宣說的緣故。
論上面告訴我們。
【是故造集能引生死業者,謂住大乘加行道上品,世第一法以下,一切異生。】
因此,造集能引生死業的人,是住大乘加行道上品——世第一法 以下的一切凡夫。
[074B] 這個,那麼所以凡是造集引生死業的人是什麼呢?住在「大乘加行道上品,世第一法以下」的異生。加行道上品世第一法,再下去的話,見道了,見了道以後,他就不會再有,不會,絕對不會再造。那個小乘的預流,跟大乘這個裡邊有絕大的差別,那麼這地方我們不去進一步詳細說它,只是《瑜伽師地論》好像告訴我們這樣。因為到現在為止,我們對業、集諦的這個真正的行相本身還並不太清楚,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可以把很多名詞在這地方說,我們會記得很多,但記了一大堆,這個對我們真實眼前來說意義並不太大,意義並不太大!這個地方我們只要曉得那個大概的行相就行。所以說這個集業,換句話說,喏!這個集的特質是什麼?能夠感得生死,從生死當中,前一生到後一生。那是什麼 (p56) 狀態呀?都是說凡夫、凡夫,那聖者、聖者就不會啦!下面就正式地解釋這個道理,解釋這個道理。
三乘五道,分為資糧道、加行道、見道、 修道、無學道;資糧道和加行道是凡夫道,見道、修道、無學道是聖者道。
加行道又稱作方便道。即為斷除煩惱而預備加功用行的修行之道,修此方便加行,能引後無間道而趣向涅槃之道。與唯識五位中之加行位相同,即「見道」之前的四善根(煖、頂、忍、世第一法)之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