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5日 星期三

2017-01-04進度:P31L09-P33L03 親近善士

2017-01-04進度:P31L09-P33L03 親近善士-彼應如何依師之理-修信為根本
智慧小語:「我慢高坵,不出德水。」
重要概念:能攝一切親近,承事諸善知識之意樂,所有扼要為:華嚴九心:①孝子心、②金剛心、③大地心、④輪圍山心、⑤世間僕使心、⑥除穢人心、⑦乘心、⑧犬心、⑨船心。

己二‧特申修信以為根本
第二修信為根本者。「親近善知識時的意樂心」,第二部分介紹的是,「特申修信以為根本。」就是說信為一切功德的根本,由於信心的緣故,令功德未生的能生,已生的能安住,再輾轉向上增長。

《寶炬陀羅尼》云:「信為前行如母生,守護增長一切德,除疑度脫諸暴流,信能表喻妙樂城。信無濁穢令心淨,能令離慢是敬本,信是最勝財藏足,攝善之本猶如手。」寶炬陀羅尼中說:「信心為一切修行的前導,就像一位母親生育孩子一樣,信心能夠出生、守護、並且增長一切功德。信心能夠幫助我們除去疑根,才能度脫生死的暴流,而達解脫的彼岸,因此信心能夠比喻為妙樂城。信心能除去因不信而引生的雜染濁穢,使心清淨。信心能令遠離一切的慢心,是恭敬的根本。信心是最殊勝的功德財,含攝一切善的根本,就如同手一般的勝券在握。有了信心,就能成就一切功德、善根,所以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

《寶炬陀羅尼》大方等大集經第4卷
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 
能夠淨除你一切的疑慮,能夠從生死的瀑流當中,能夠跳過去、能夠渡過去,這個都要靠善知識。而這個善知識靠什麼?就是你對他的信心。
我們有慢,就是我們的信心不夠。不管對方是真的比你高,還是比你低,你怎麼可能有一點點的這種輕慢之心存在呢?這個道理很簡單,如果你輕慢心的話,你早就已經不是佛法了。

十法亦云:「由何出導師,信為最勝乘,是故具慧人,應隨依於信。諸不信心人,不生眾白法,如種為火焦,豈生青苗芽。」由進退門,而說信為一切德本。十法中也說:「要如何達到佛地呢?信心其實就是最殊勝的車乘工具,所以,只要是有智慧的學人,都應該隨時修清淨的信心。沒有信心的人,是生不出任何善法的,就像被火燒焦的種子,豈能生出青色的苗芽來。」在一切的修行法門當中,信心是最殊勝的,因為它是一切功德成就的根本。

我們愚癡!我們還自己以為懂得很多咧,實際上這個懂得很多就是世智聰辯。

敦巴請問大依怙云:「藏地多有修行者,然無獲得殊勝德者,何耶。」依怙答云:「大乘功德,生多生少,皆依尊重,乃能生起。汝藏地人,於尊重所,僅凡庸想,由何能生。」敦巴尊者請問阿底峽尊者說:「在西藏有許多修行人,但是為什麼沒有獲得殊勝功德的人呢?」阿底峽尊者回答說:「大乘的功德,能生起多少,完全看修行人依止善知識的信心有多少,你們西藏人,對於善知識,並沒有清淨的信心,不能把上師看作是佛,只當作是凡夫來想,這樣怎麼能生出功德來呢?」

「公案」
有一個女人,一個女人,那個女人她非常虔誠地供養這個三寶。那麼佛世的時候,那個供養都是請那個出家人到家裡邊應供。那麼她常常請一個老比丘,那個老比丘確實不懂得什麼,不懂得什麼。吃的時候是滿好吃的,吃過了這個開示是講不出來的。但是呢,那個女人對他非常恭敬,一再地請。要我們現在的話,你能夠開示都不一定能恭敬你,何況你根本呢啞羊一個。要我們看見,「這個……」欸,她不!她非常恭敬。那麼在這裡請完了以後求他說法,可是因為這個老比丘自己都不懂了,他總推三阻四,總推掉。她一面恭敬地請,一面老推;他是越推呀,她是越恭敬。
有一次以最好的這樣去恭敬請來,請來了以後,請完了以後又請他說法,他這一下,唉,實在是難受得不得了,結果他想來想去想不出一句話,不曉得要叫他說什麼。就看見那個女的,在那個地方下面跪在那兒聽。而那個女的呢,因為她心裡面沒有一點點慢,越來越恭敬,總覺得:「我還有什麼地方沒有做到,還有什麼地方沒有做到。」她沒有一點點用反方向去想。所以她跪在那裡,頭都不敢抬起來,心裡面一直至誠恭敬地,一方面想自己哪有不對,一方面緣想佛法。結果那個老比丘看見那個人坐在那裡,那個優婆夷這麼虔誠地跪在那裡,正好趁她看不見,偷偷地、輕輕巧巧座上下來嘛,就溜掉了!
溜掉了以後啊,這個女居士還沒注意到吧,她還是至誠恭敬地,只是覺得:「他為什麼還不講啊?總還有原因。」她就是自己想,一再地想想、想想,想得以前世間固然苦,現在求取佛法還是這麼苦,還是毫無意義啊!她越想,是越想跟法深入,越想深入。本來佛告訴我們什麼?苦諦。平常是浮淺的一面,因為她的信心慢慢地清淨了,所以跟煩惱不相應,越來越自己淨化了內心。結果,開悟了!證了初果。哎呀,她歡喜得不得了!再抬起頭來一看哪,欸,那個老比丘跑掉了!哎呀,她感激啊,然後她就跑到僧團裡面找那個老比丘,她要感謝他。結果那個老比丘根本不曉得這件事情,他逃回來了以後也見不得人,關起來就不願意出去。那個女人跑到去感謝他,他以為來……哎呀,大概吃過了以後不告而別有什麼問題,她越找,他越害怕。結果這個女人卻是一定要找到他,結果後來找到了,找到了以後就說那個公案。啊!那個老比丘聽了以後,無比地慚愧,發了個大慚愧,結果那個老比丘也證了。《雜寶藏經》上面有這段公案,你們仔細看看。

有於依怙發大聲白:「阿底峽請教授。」如其答云:「哈哈,我卻具有好好耳根,言教授者,謂是信心信信。」
有一位西藏人,態度非常不恭敬的對著阿底峽尊者大聲吼說:「阿底峽!請給我們一些教授。」阿底峽尊者回答他說:「哈哈!我的耳朵好的很,用不著這麼大聲吼叫,如果要說教授的話,就是修信心,相信信心是一切善法、功德的根本。」

信為極要,其信總之亦有多種,謂信三寶,業果,四諦。然此中者,謂信尊重。
所以說,信心是修行最重要的教授。信心的種類,也分有許多種,比如說信三寶、信業果、信四諦等,但是所有的信心當中,以對善知識的信心為最重要。

此復弟子於尊重所,應如何觀。
另外,弟子對於善知識,應該如何來看呢?

如《金剛手灌頂續》云:「秘密主,弟子於阿闍黎所應如何觀,如於佛薄伽梵即應如是。其心若如是,其善常生長,彼當速成佛,利一切世間。」
應該如金剛手灌頂續中所說:「秘密主!(指金剛手,是大勢至菩薩所現的忿怒相。)弟子對於上師,應該如何來看?就把他當作佛一樣的來看就對了。若是弟子對上師,具有如此的信心,他的善根會因此不斷的生長,這樣很快就能圓滿一切功德而成佛,能早日利益一切世間的眾生。」

諸大乘經亦說應起大師之想,毘奈耶中亦有是說。在大乘的經典當中,也是說對善知識應起佛想,毘奈耶(戒經)當中也有同樣的說法。

此諸義者,謂若知是佛,則於佛不起尋求過心,起思德心。於尊重所,特應棄捨一切尋察過心,修觀德心。這其中的道理,是如果能起佛想,就不會對佛生起尋求過失的心,而生起的是思惟功德的心。對於我們所親近依止的善知識,特別應該注意的就是,應當棄捨一切尋求過失的心,多思惟觀察修觀上師功德的心。

你不求他的過失,求他的功德,你思他的功德那就好了。這個善知識不管怎麼做,都在增長你的功德。
因為罵,善知識的這樣的罵,所以把你很多惡劣的罪障就消除掉了。

此復應如彼續所說,依之而行:「應取軌範德,終不應執過,取德得成就,執眾過不成。」
所以,應該如金剛手灌頂續中所說的來行:「應當執取軌範師的功德,而不執著他的過失,執取功德的能得成就,執著種種過失的,只是障礙自己不得成就。」

「己過如山積不見,師過秋毫亦明察,法不相應實由此,勤加懺悔常憶念」
你看他的功德的話,成就是你的;你看他的過失的話,決定不成功。

謂其尊重雖德增上,若僅就其少有過處,而觀察者,則必障碍自己成就。雖過增上,若不觀過,由功德處而修信心,於自當為得成就因。
為什麼呢?因為如果老是尋求上師的過失,就很難生起對上師的信心,上師即使功德再大,也會因為只看到那一點點的過失,而喪失信心,如此必然障礙自己的成就。如果能夠只觀上師的功德,而不尋求任何過失,即使上師過失再多,也能始終不觀他的過失,而由有功德的地方繼續修信心,這就是為什麼能很快成就的原因。

是故凡是自之尊重,任其過失若大若小,應當思惟,尋求師過所有過患,多起斷心而滅除之。
因此,對於自己所親近的善知識,不管他的過失是大是小,都應當思惟,尋求上師過失的所有過患,過失是他的呀!但是你去尋求他的過失的話,那個真正害處是我自己的。這樣才能因為經常提醒自己,而漸漸斷除這些過患。

設由放逸煩惱盛等之勢力故,發起尋覓過失之時,亦應勵力悔除防護,若如是行,力漸微劣。倘若由於身心放逸,煩惱熾盛的緣故,而生起了尋求過失的心,也應該盡力的修懺悔,將它懺除乾淨,然後起防護心,讓它不再生起。若是能經常如此對治,那股尋求過失的力量,自然會愈來愈微弱。

復應於其具諸淨戒,或具多聞,或信等德,令心執取,思惟功德。如是修習,設見若有少許過失,由心執取功德品故,亦不能為信心障難。
再加上多多思惟上師的功德,如上師的清淨持戒、具有多聞,或是信心圓滿等功德,讓自己的心,只執取在上師的功德方面。如果能經常這樣修習,縱然偶而看到一點小過失,也會因為思惟功德的力量比較強盛,而不能障礙對善知識的信心。

譬如自於所不樂品,雖見具有眾多功德,然由見過心勢猛故,而能映蔽見德之心。又如於自雖見眾過,若見自身一種功德,心勢猛利,此亦能蔽見過之心。
譬如,自己所不喜歡的事情,雖然具有種種的功德,也會由於見過失心的力量比較猛烈,因此遮蔽了見功德的心。又譬如,雖然具有種種的過失,但是由於見功德的心比較猛利,因此也能遮蔽見過失的心。

小孩子吃藥,那個藥是絕對對他有好處的,但是他看見:哎呀,苦得要命!他就不歡喜那個苦,不管藥多好,他就是不想吃下去。

復次如大依怙持中觀見,金洲大師持唯識宗,
再說,阿底峽尊者持的是中觀見,他的老師金洲大師持的是唯識見。

實相分見,由見門中雖有勝劣,然大乘道總體次第及菩提心,是由依彼始得發起,故執金洲為諸尊重中無能匹者。
若由見實相的方法來分的話,所持的見地雖然有高下(中觀的見地比唯識的見地高),然而阿底峽尊者,所有大乘道的次第和菩提心,都是由於依止金洲大師才生起的。所以,阿底峽尊者的見地,雖然比金洲大師的高,但還是最尊崇金洲大師,認為他在所有的善知識當中,是無人能匹配的。這就是執取上師功德一個很好的例子。

卷一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