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5日 星期三

2017-02-15進度:P37L09-39L03 第四親近勝利者

2017-02-15進度:P37L09-39L03
智慧小語:應勵力行,作師所喜,不喜應盡遮。
重要概念:作所喜者,謂有三門,供獻財物,身語承事,如教修行。

第四親近勝利者。
「令發定解故稍開宣說」,其第四項是依止善知識的殊勝利益。

近諸佛位,諸佛歡喜,終不缺離大善知識,不墮惡趣,惡業煩惱悉不能勝,終不違越菩薩所行,於菩薩行具正念故,功德資糧漸漸增長,悉能承辦現前究竟一切利義,親近依止善知識,究竟有那些殊勝的利益呢?
第一是能得佛位:只要依止善知識的教導修行,一定能究竟成佛。
第二是諸佛歡喜:如果能正確的親近善知識,又能如理的依教奉行,諸佛見了也心生歡喜。
第三是終不缺離大知識:生生世世都能不缺少、不遠離善知識。這一世能遇到善知識,也是由於前生依止善知識所得的果報。
第四是不墮惡趣:依善知識的教導斷惡修善,所以能不墮惡趣。
第五是惡業煩惱悉不能勝:由供養、承事善知識的功德,使惡業煩惱所引生的果報不易成熟。
第六是終不違越菩薩所行:能善護菩薩的戒律,行一切的菩薩行。由於行菩薩道時,都能和菩提心相應,因此功德資糧漸漸增長。
第七是悉能成辦現前究竟一切利義:眼前這一世,和究竟成佛時的一切安樂,都能如願成辦。

承事師故,意樂加行悉獲善業,作自他利資糧圓滿。
以上這些就是親近依止善知識後,如法行供養、承事所能得到的利益。也是由於承事善知識的緣故,使我們的身口意,因為親近時的意樂和加行而獲得善業,不但自利而且利他,使菩提資糧能迅速地圓滿。

如是亦如《華嚴經》云:「善男子,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正所攝受,不墮惡趣。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所思念者,則不違越菩薩學處。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所守護者,勝出世間。若諸菩薩,承事供養善知識者,於一切行不忘而行。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所攝持者,諸業煩惱難以取勝。」同樣的道理,也如華嚴經中 所說:「善男子!如果發心的菩薩,為善知識所攝受,就能不墮惡趣。如果發心的菩薩,為善知識所思念,就能不違背菩薩道。如果發心的菩薩,為善知識所守護, 便是勝過一切世間的守護。如果發心的菩薩,承事供養善知識,就能不忘行一切菩薩行。如果發心的菩薩,為善知識所攝持,惡業煩惱就難以取勝。」

真正你有要跟你說的時候,你聽不進;然後稍微認真一點的話,你生煩惱,然後背後嘀嘀咕咕。」他下次:「好、好、好!你好、你好!」那註定你就完了!
不是善知識不思念我們,看看我們自己,具不具跟善知識修學的條件呀! 

[千金市骨]
  戰國時,燕國曾一度被齊國打敗。燕昭王繼位後,決心收拾殘局,招賢納士,以便重振國威,向齊國報仇。為此,昭王向一個叫郭隗的人求教說:「現在燕國處境困難,我想廣招人才,幫我治理國家,你看怎樣才能找到有才能的人呢?」郭隗沒有直接回答昭王提出的問題,而是給他講了一個故事。郭隗說:  從前,有一個國君想得到一匹千里馬,於是貼出告示,說願出一千兩黃金來購買。3年過去了,千里馬仍沒買到,國君悶悶不樂。這時,有個侍臣向國君請求出去尋求千里馬。  侍臣找了3個月,終於找到了線索,可到地方一看,馬已經死了。侍臣拿出了500兩黃金買回了那匹千里馬的頭骨。誰知國君見花了這麼多錢買回來一堆馬骨頭,非常生氣,把這個侍臣訓斥一頓。國君說:「我要的是活馬,你買了這堆馬骨頭有什麼用?」侍臣回答說:「大王要買千里馬,可3年都沒買到。其實並非世上沒有這種馬,而是人們不相信你真會捨得出1000兩重金來買。現在我拿500兩黃金給你買了千里馬的骨頭,消息傳出去,很快就有人把千里馬給你牽來。」國君一聽侍臣說得有道理,就沒有再怪罪他。果然,不到一年時間,就有好幾匹千里馬送到了國君手中。  郭隗講完這個故事後,對燕昭王說:「大王真想招納賢士,就先從我開始吧。大家看到像我這樣的人都能重用,那些比我更有才能的人還會猶豫嗎?這樣不愁遠隔千里,人才會主動找上門來。」  燕昭王認為郭隗說得有道理,便首先重用了他。消息傳開,果然不少有勇有謀的人物紛紛來到燕國的都城。燕昭王依靠這些人,經過28年的努力,終於治理好了國家,並聯合秦、楚等國一起打敗了齊國,收復了失地,洗刷了過去失敗的恥辱。  根據這個故事,後人引伸出「千金買骨」這句成語,比喻求賢才的渴望。 

又云:「善男子,若諸菩薩,隨善知識所有教誡,諸佛世尊心正歡喜。若諸菩薩,於善知識所有言教,安住無違,近一切智。於善知識,言教無疑,則能近於諸善知識。作意不捨善知識者,一切利義,悉能成辦。」
又說:「善男子!若是發心的菩薩,能隨善知識 所有的教誡而行,就能得諸佛真正的歡喜。若是發心的菩薩,對於善知識所有的言教都不違背,便能接近佛的智慧。對於善知識所有的言教都深信不疑,就能如法的 親近依止善知識。如果能盡一切心恭敬、供養、承事善知識,始終不棄捨、遠離善知識,則眼前、究竟的一切利益,都能成辦。」

佛菩薩歡喜的,不是歡喜我們炒幾個菜;而佛菩薩歡喜的,歡喜我們至誠恭敬地去供養他的「心」!

《不可思議秘密經》中亦云:「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應極恭敬,依止親近承事尊重。若如是者,聞善法故成善意樂,及由彼故成善加行,由是因緣,造作善業,轉趣善行。不可思議秘密經中也說:「善男子!或善女人!應該極力地恭敬、依止、親近、承事善知識。若是能夠如此,便會因為聽聞善法而得善念,由於善念,身口的加行也善,於是身口意三業,造的都是善業,行的都是善行,

「善」字—具有種性的修學佛法的補特伽羅(通常泛指「有情」、「眾生」)這個人,那麼具要什麼條件呢?一定是前面斷器三過、具六種想,乃至於要具弟子相,具弟子的四個相,這個才成「善男子、善女人」。
斷器三過:1. 器倒覆(覆器)、2. 不淨潔(污器)、3. 底穿漏(漏器)
依六種想:
(一)於自安住如病想者(對自己作病患想-貪嗔癡)
(二)於說法師住如醫想者
(三)於所教誡起藥品想者
(四)於殷重修起療病想者
(五)對如來作善士想
(六)對正法理作久住想
弟子的四個相:
1. 大希求心:你求法之心,要非常猛利的廣大的希求,不是小希求,是成佛之道,而非只求到人天二乘而已..你有多少希求,就有多少好處.
2. 正住:聽聞正法時要專心一意,所謂”諦聽!諦聽!善思念茲~” 當聽聞正法,思念聞法勝利時,要先發勇悍心,斷器三過(覆器,污器,漏器)依六種想等而正聽聞.
3. 恭敬法與法師:這是禮敬三寶,佛法難聞,要靠僧寶讓正法長久住世,常轉法輪,所以我們必須要恭敬法與法師
4  具慧:對境時要有能力去辨別是非善惡,才不致於謗及三寶.具慧可以提升自己修行的質和量.快速無障礙的走上菩提道達到究竟成佛. 
應該絕端地恭敬這個善知識,以這樣的心情去依止他、去承事他。
要得到善知識的引導,還非要自己具足弟子的條件。
因為我們的意樂都是在三毒當中,所以我們自然而然那個行為都也是染污的惡加行。 

能令善友,愛樂歡喜。由是不作惡業,作純善故,能令自他不起憂惱。由能隨順護自他故,能滿無上菩提之道,故能利益趣向惡道諸有情類。是故菩薩應依尊重,圓滿一切功德資糧。」
就能使善友愛樂歡喜。由於不再造作惡業,所以能令自他不起憂惱。如此行自利和利他,便能成就佛道,而利益還會造惡業將墮惡道的眾生。所以,發心的菩薩,應該依止善知識,以圓滿一切的功德資糧。」

你如法地去這樣行持的話,壞的境界固然不能引動你,不但不能引動你,而且壞的境界碰到你身上,都轉化成功好的境界。

復次由其承事知識,應於惡趣所受諸業,於現法中身心之上,少起病惱,或於夢中而領受者,亦能引彼令盡無餘。又能映蔽供事無量諸佛善根,有如是等最大勝利。
其次,由於恭敬、供養、承事善知識的功德, 將來應該墮惡趣後所受的大苦,能在這一世,僅僅感到身心稍微不適,少起病惱,或是在夢中稍受微苦,就把三惡道應受的惡業,消滅清淨。而這個功德善根,遠遠的超過供養承事無量諸佛的善根。所以依止善知識,有淨除業障、積聚資糧如此大的殊勝利益。

等到你債還清楚了,那個時候純粹是集聚資糧,好像在上面正的方向是增加了。
你如法地去修持,那個時候你才真正地感到三惡道的可怕,那個時候就認真修行。因為你能認真修行,所以把那些墮三惡道的因去掉了。
映蔽:比如說我們日光燈,當太陽出來的時候,那個日光燈的光都被那個太陽映蔽掉了。

《地藏經》云:「彼攝受者,應經無量俱胝劫中,流轉惡趣所有諸業,然於現法因疾疫等,或飢饉等,損惱身心而能消除,下至呵責,或唯夢中亦能清淨。雖於俱胝佛所,種諸善根,謂行布施,或行供養,或受學處,所起眾善,然彼僅以上半日善,即能映蔽。承事尊重,成就功德不可思議。」地藏經中也說:「若是真正為善知識所攝受,應該經無量劫,流轉惡趣所有的惡業,能在這一世,只要遭受種種疾疫、飢饉、或身心損惱而為消除。甚至善知識的呵責、或在夢中,也能清淨這些惡業。在無量諸佛面前,所種的種種善根,如行布施、持戒、供養等善,只要在善知識跟前,行供養、承事半日的善根,就能遠遠超過這些善根。所以親近依止善知識的功德,實在是不可思議。」

我們親近善知識,要「視為莊嚴,莫覺如擔」。

又云:「諸佛無量功德神變,應觀一切悉從此出,是故應如承事諸佛,依止親近供事尊重。」
又說:「成佛時的無量功德神變,應該知道都是從親近、依止、供養、承事善知識的功德來的。所以應當如承事諸佛一般的,依止、親近、供養、承事善知識。」

現在容或還會懷疑,說:「會嗎?」但願你們有這個懷疑,然後根據著這個懷疑努力去追尋,不要糊里糊塗。

《本生論》亦云:「悉不應遠諸善士,以調伏理修善行,由近彼故其德塵,雖不故染自然薰。」本生論中也說:「任何情況之下,都不應該遠離善知識,因為親近善知識,才能調伏自身的煩惱,修一切的善行。由於親近善知識的緣故,功德自然能夠處處增長,就像灰塵一樣,雖然不是故意去沾上,卻很自然的處處都碰到它。」

由善知識能夠如理如法地親近承事、供養,照著去做的話,廿四小時吃飯、睡覺無時不在增長功德。就像灰塵一樣,就碰到哪裡就沾到哪裡。

博朶瓦云:「我等多有破衣之過,如拖破衣,唯著草穢,不沾金沙。其善知識,所有功德,不能薰染,略有少過,即便染著。故於一切略略親近,悉無所成。」博朶瓦說:「我們都有如破衣拖地的過失,拖在地上的破衣,只會沾染草穢,而不沾染金沙。這就好比我們親近善知識,對於上師的功德不能薰染,對於上師少許的過失,馬上就染著了,以這樣的過患來親近善知識,只是略略的親近,又怎麼能成就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