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5日 星期三

2016-12-07進度:P23L11~P26L06 親近知識之理

2016-12-07進度:P23L11~P26L06
智慧小語:修學佛法主要是「轉染成淨」,靠的是正見。
重要概念:若講聞法至扼要,依是因緣,能得勝利有三:
1. 過去:對於法與法師,不恭敬等一切過失,都能清除。
2. 現在:心續上的不清淨,會被截斷。
3. 未來:在心續上產生大饒益。

重點:
親近知識之理分六:
一、所依善知識之相 要依靠的善知識他具足什麼的條件。
二、能依學者之相 我們要跟他學的人,需要什麼條件。
三、彼應如何依師之理 依止這個老師時的依止方法,依止道理。
四、依止勝利 依靠的殊勝的利益是些什麼?
五、未依過患 不依靠的大的害處是什麼?
六、攝彼等義。 
善知識十德:
攝自德:
調伏(戒)、靜(定)、近靜(慧)、善達實性(有修證)、德增(功德等勝過自己)、教富饒(教理通達)

攝他德:
具巧說(善說法)、悲憫(為慈悲而說法)、具精勤(精進利他)、離厭患(能數數宣說而無疲倦)

甲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
第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次第分二:
一、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
二、既親近已如何修心次第。 初中分二:
一、令發定解故稍開宣說,
二、總略宣說修持軌理。 
今初
本論第四部分,是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的次第。內容分二:一是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二是既親近已如何修心次第。   
第四部分,是本論最主要的部分,談論所有修行的次第和內容。
首先說明親近善知識,是修道的根本。就像我們要學習一門學問、知識或技能,必須先尋找一位能 教導我們的老師。學佛修行也是一樣,先要找尋一位善知識作為我們的上師,然後親近他、依止他,所以說,親近善知識,是修習佛道的根本。  
接下來,是既親近已,如何修心次第。既然親近了善知識,如何依照應有的次第,一步步的學習和修證,這就是第二項的內容,也是本論所有修行的次第和內容。

丙一‧令發定解故稍開宣說

我們知道親近善知識,是修行的第一步。但是,怎麼知道他是不是善知識?我們學習的人,是 不是也需要具備一些條件?找到了善知識以後,應該如何來親近依止他?如果能正確的依止,會有什麼殊勝的利益?不能依止善知識,又有什麼樣的過患?這些都是我們必須先弄清楚的,所以,下面「令發定解故稍開宣說」這一段,就是逐步說明所有的內容。

《攝決定心藏》云:「住性數取趣,應親善知識。」
攝決定心藏中說:「只要是想學習佛法的人,都應該親近善知識。」
住性,是指決定性種性的眾生,就是一定會想要學佛修行的人。這是由於過去生已經和佛法結過緣,已經種下善根的種子,所以這一世,很自然的就會想學佛修行。
有一類,我們稱為不定性,就是不一定會學佛的種性。如果有學佛的因緣,或者是能遇到善知識的引導,就可 以趨入佛法,若是沒有,就不會學佛。
另外有一類,是邪定性,就是根本不會想學佛的人。這是因為過去沒有和佛法結過緣,也沒有種過善根,所以,這一生想要學習佛法比較困難。

「住性」這個「性」是什麼?平常我們分,一般的凡夫分三個項目:一個叫決定性或者決定聚,或者另外一個呢叫不定聚,還有一個叫邪定聚。那麼決定性就是這種人已經種了善根,決定是要向佛法上面走的。另外這邪定聚呢,這種人沒有善根,決定不能進入佛法的。還有一種人叫不定聚,他不一定,碰見一般的人嘛跟著一般人走,如果得到好的知識引導的話,他就進入佛法。

又如鐸巴所集《博朶瓦語錄》中云:「總攝一切教授首,是不捨離善知識。」
又如鐸巴所集的朶瓦語錄中說:「總攝一切教授的根本,就是不捨棄、不遠離善知識。」為什麼呢?
能令學者相續之中,下至發起一德,損減一過,一切善樂之本源者,厥為善知識。故於最初,依師軌理,極為緊要。
因為善知識,是指導修行的人。他可以使學者在身心方面,因正確修善,而生起一分功德,因正確斷惡,而減少一分過失。如此,才能漸漸斷盡一切過失,圓滿一切功德而成佛。所以,從現世的長壽、財物、眷屬等安樂起,一直到成佛的究竟安樂為止,這一切善樂根本的來源,都是依止善知識來的。由此可見,最初學佛時,修習依止上師的軌理,非常重要。

博朵瓦,那是敦巴尊者的三個最主要的大弟子,博朵瓦、樸窮瓦、慬哦瓦,平常稱他們為敦巴三子。換句話說這個是傳阿底峽尊者最完整教授的。
要學一切智智,要學佛法,只有一件事情:依靠善知識,不離善知識。

能令學者相續之中,下至發起一德,損減一過,一切善樂之本源者,厥為善知識。
能夠使我們學的人身心當中啊,得到好處的,而這個好處再微小,哪怕最起碼的一點點—從功德方面來說,集聚功德;從減過方面斷德方面來說,就淨除罪障,消除過失—最起碼的一點點,都靠善知識。

故於最初,依師軌理極為緊要。
「依師」,注意哦,很有意思!這個「依」字是個大學問哦!不是沒有老師啊,你懂不懂依師的道理,你能不能去依他,這個是個學問。


《菩薩藏經 》作如是說:「總之獲得菩薩一切諸行,如是獲得圓滿一切波羅密多,地忍等持,神通總持,辯才回向,願及佛法,皆賴尊重為本。從尊重出,尊重為生及為其處,以尊重生,以尊重長,依於尊重,尊重為因。」
菩薩藏經中,對於依止善知識的重要,作這樣的說明:「總而言之,想行一切的菩薩道,想圓滿初地菩薩至十地菩薩的十種波羅蜜多,都必須依賴善知識為根本。一切的菩薩行,分為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位。   
菩薩從初發心開始入十信位,經過十住、十行、十迴向這三賢位,主要是積聚見道的福智資糧,資糧不足,是很難開悟的,這時屬資糧位;再繼續為見道修一切的加行,是加行位;一旦見道,就登初地,是見道位;初地以後,開始行利他的種種事業,漸漸圓滿十種波羅蜜多,這個階段屬於修道位;最後成就佛果,是究竟位, 也稱無學道,就是不用再學再修了。這些就是整個菩薩道的內容,和修行的階位。  
至於十地菩薩,如何行十種波羅蜜多,而圓滿成佛的福智資糧?
   
阿難。是善男子。欲愛乾枯,根境不偶。現前殘質,不復續生。執心虛明,純是智慧。慧性明圓,鎣十方界。乾有其慧,名乾慧地

十信
(一)信心住、(二)念心住、(三)進心住、(四)慧心住、(五)定心住、(六)不退心住、(七)護法心住、(八)迴向心住、(九)戒心住、(十)願心住。

欲習初乾,未與如來法流水接。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圓妙開敷。
從真妙圓,重發真妙。妙信常住。一切妄想滅盡無餘。中道純真。名信心住
真信明了,一切圓通。陰處界三不能為礙。如是乃至過去未來,無數劫中,捨身受身一切習氣,皆現在前。是善男子,皆能憶念,得無遺忘。名念心住
妙圓純真。真精發化。無始習氣通一精明。唯以精明進趣真淨。名精進心
心精現前。純以智慧。名慧心住
執持智明。周遍寂湛。寂妙常凝。名定心住
定光發明。明性深入。唯進無退。名不退心
心進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來氣分交接。名護法心
覺明保持。能以妙力,迴佛慈光,向佛安住。猶如雙鏡,光明相對。其中妙影重重相入。名迴向心
心光密迴,獲佛常凝無上妙淨。安住無為,得無遺失。名戒心住
住戒自在。能遊十方,所去隨願。名願心住

十住
(一)發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貴住、(五)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頂住。

阿難。是善男子,以真方便發此十心。
心精發暉,十用涉入,圓成一心。名發心住
心中發明,如淨琉璃內現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
心地涉知,俱得明了。遊履十方,得無留礙。名修行住
行與佛同。受佛氣分。如中陰身自求父母。陰信冥通,入如來種。名生貴住
既遊道胎,親奉覺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
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身心合成日益增長。名不退住
十身靈相,一時具足。名童真住
形成出胎,親為佛子。名法王子住
表以成人。如國大王以諸國事分委太子。彼剎利王世子長成。陳列灌頂。名灌頂住


十行
(一)歡喜行、(二)饒益行、(三)無瞋恨行、(四)無盡行、(五)離亂行、(六)善現行、(七)無著行、(八)尊重行、(九)善法行、(十)真實行。

阿難。是善男子成佛子已。具足無量如來妙德。
十方隨順。名歡喜行
善能利益一切眾生。名饒益行
自覺覺他,得無違拒。名無瞋恨行
種類出生,窮未來際,三世平等,十方通達。名無盡行
一切合同,種種法門,得無差誤。名離癡亂行
則於同中,顯現群異。一一異相,各各見同。名善現行
如是乃至十方虛空滿足微塵,一一塵中現十方界。現塵現界,不相留礙。名無著行
種種現前,咸是第一波羅密多。名尊重行
如是圓融,能成十方諸佛軌則。名善法行
一一皆是清淨無漏,一真無為,性本然故。名真實行

十迴向
(一)離(眾生)相迴向、(二)不壞迴向、(三)等佛迴向(一切佛迴向)、(四)至處迴向(一切處迴向)、(五)無盡迴向(無盡功德藏迴向)、(六)平等迴向(隨順平等善根迴向)、(七)等觀迴向(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八)真如迴向、(九)解脫迴向(無縛解脫迴向)、(十)無量迴向(法界無量迴向)

阿難。是善男子,滿足神通,成佛事已。純潔精真,遠諸留患。當度眾生,滅除度相。
迴無為心,向涅槃路。名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
壞其可壞。遠離諸離。名不壞迴向
本覺湛然。覺齊佛覺。名等一切佛迴向
精真發明,地如佛地。名至一切處迴向
世界如來。互相涉入,得無罣礙。名無盡功德藏迴向
於同佛地,地中各各生清淨因。依因發揮,取涅槃道。名隨順平等善根迴向
真根既成。十方眾生皆我本性。性圓成就,不失眾生。名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
即一切法,離一切相。唯即與離,二無所著。名真如相迴向
真得所如,十方無礙。名無縛解脫迴向
性德圓成,法界量滅。名法界無量迴向

四種妙圓加行:煖地、頂地、忍地、世第一地。
阿難。是善男子,盡是清淨四十一心。次成四種妙圓加行。
即以佛覺用為己心,若出未出。猶如鑽火,欲然其木。名為煖地
又以己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如登高山,身入虛空,下有微礙。名為頂地
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懷非出。名為忍地
數量銷滅。迷覺中道,二無所目。名世第一地

十地
阿難。是善男子,
於大菩提善得通達,覺通如來,盡佛境界。名歡喜地
異性入同,同性亦滅。名離垢地
淨極明生。名發光地
明極覺滿。名燄慧地
一切同異所不能至。名難勝地
無為真如性淨明露。名現前地
盡真如際。名遠行地
一真如心。名不動地
發真如用。名善慧地
阿難。是諸菩薩,從此已往,修習畢功,功德圓滿。亦自此地名修習位。慈陰妙雲,覆涅槃海。名法雲地

如來逆流,如是菩薩順行而至,覺際入交。名為等覺。

初地菩薩(歡喜地),主要是行布施,而漸漸圓滿布施波羅蜜多。
也就是說,初地菩薩的布施最圓滿,幾乎到了沒有什麼不能施的地步了。我們凡夫眾生,身外之物也許還能 布施,至於最愛惜的身體、生命,恐怕就要考慮考慮了。初地菩薩則不然,不論內身、外財,甚至性命,都能布施出去,沒有絲毫的吝惜。而且布施的時候,不會執著功德,也不會要求回報,一布施完就放下,沒有布施的人、接受布施的對象和布施的東西。最後再把布施的功德,迴向給一切眾生,希望眾生都能成佛。就是連布施的功德都不執著,再把它布施出去。也就是因為如此,初地菩薩才能圓滿布施波羅蜜多。
  
二地菩薩(離垢地),因為持戒已經完全清淨,所以能圓滿持戒波羅蜜多。
我們凡夫眾生,即使在醒的時候,也不免犯下嚴重的戒。二地菩薩,則是在夢中,也不會誤犯最微細的戒,因此才能圓滿持戒波羅蜜多。 
  
三地菩薩(發光地),成就的是忍辱波羅蜜多。
我們凡夫眾生的忍,是表面上的忍讓,內心則怨恨不已。三地菩薩的忍辱,因為有大悲心的攝持,所以不管是無理的打、罵, 還是種種的惱害,甚至將他的身肉筋骨,分分割截,都能不生一念的瞋心,絕對不會懷恨在心,也不會生起報復的念頭,因此才能圓滿忍辱波羅蜜多。另外,三地菩薩,還能使所聽聞、所思惟、所修習的法,完全的明記而不忘失,所以能得總持。
  
四地菩薩(燄慧地),能畢竟斷除一切懈怠,精進修習一切功德,故能圓滿精進波羅蜜多。 
 
五地菩薩(難勝地),圓滿禪定波羅蜜多。
此地菩薩,定力已經到了動靜一如的境界,任何魔都無法動搖,而且從靜定中,能引發六種神通,以成辦種種利生的事業。等持,是指禪定的功夫,能使心平等維持在一個境界上。
  
六地菩薩(現前地),由於通達人空和法空的智慧,所以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
   
七地菩薩(遠行地),圓滿方便善巧波羅蜜多。
此地菩薩,將前面六種波羅蜜多的種種功德,迴向給一切有情,希望眾生能因我所修的功德而得到一切的義利,因此具有迴向方便善巧;另外菩薩在生死中的種種活動,完全是為了拔濟各類的有情,所有具有拔濟方便善巧。這兩種方便善巧,就是此波羅蜜多的內容。 
 
八地菩薩(不動地),圓滿願波羅蜜多。這個願,包括佛道無上誓願成的菩提願,和眾生無邊誓願度的利樂他願。
   
九地菩薩(善慧地),圓滿力波羅蜜多。
這個力,包括理解力和實踐力。就是透過對一切法的思惟觀察之後,再起而修行的種種能力。另外,九地菩薩已得四無礙解。就是能辯才無礙:隨不同的根機,說不同的法;能於法無礙解:對一切法的名相等,都通達無礙;能於義無礙解:就是對於一切法的義理、無量差別等,都能了知無礙;辭無礙解:是指語言的運用,也能通達無礙。由於九地菩薩,成就微妙不可思議的四無礙解,能遍於十方世界為一切有情善說妙法,所以九地菩薩為說法第一。 
 
十地菩薩(法雲地),圓滿智波羅蜜多。
就是同時具足見諸法空相的勝義智,和見無量差別相的世俗智。從親近善知識開始,由依止善知識修學佛法到究竟成佛,這一切的修學過程都是由於依止善知識,奉行善知識的教導。因此菩薩行者,一切必須依止善知識,依止善知識是學佛的最根本之道。」

博朶瓦亦云:「修解脫者,更無緊要過於尊重,即觀現世可看他而作者,若無教者亦且無成,況是無間從惡趣來,欲往從所未經之地,豈能無師。」
博朶瓦也說:「凡是想求解脫道的修行人,最要緊的莫過於尊重善知識了。就是世間的土木工匠等,如果沒有老師的教授,也是無法成就,更何況我們才剛剛從三惡道的輪迴中逃脫出來,正想朝從來沒有去過的成佛路上走,怎麼能夠沒有老師?」

丁一‧所依善知識之相 P024L7
由是親近知識之理分六:
一、所依善知識之相 要依靠的善知識他具足什麼的條件。
二、能依學者之相 我們要跟他學的人,需要什麼條件。
三、彼應如何依師之理 依止這個老師時的依止方法,依止道理。
四、依止勝利 依靠的殊勝的利益是些什麼?
五、未依過患 不依靠的大的害處是什麼?
六、攝彼等義。 
今初
「親近善知識是修道的根本」中,分「令發定解故稍開宣說」和「總略宣說修持軌理」兩部分。「令發定解故稍開宣說」的內容,共分為六項,首先是所依善知識之相,就是先辨別善知識應該具備的德相。

總諸至言及解釋中,由各各乘增上力故,雖說多種,然於此中所說知識,是於三士所有道中,能漸引導,次能導入大乘佛道。
所有經論當中,談到善知識的德相,雖然由於各乘(根性不同)的不同,而有多種類別。但是本論所說的善知識,是指在三士所有的菩提道中,能漸次地引導,從下士、中士、進入上士,直至大乘佛地的善知識。

如經《莊嚴論》云:「知識調伏靜近靜,德增具勤教富饒,善達實性具巧說,悲體離厭應依止。」是說學人,須依成就十法知識。
如經莊嚴論中說:「善知識必須具備調伏(戒)、寂靜(定)、近寂靜(慧)、德增上(功德等勝過自己)、具精勤(精進利他)、教富饒(教理通達)、善達實性(有修證)、 具巧說(善說法)、悲憫(為慈悲而說法)、遠離厭患(能數數宣說而無疲倦)這十種德相。」若是具足這十種德相,就是我們學人應該依止的善知識。

攝自德:
調伏(戒)、(定)、近靜(慧)、善達實性(有修證)、德增(功德等勝過自己)、教富饒(教理通達)

攝他德:
具巧說(善說法)、悲憫(為慈悲而說法)、具精勤(精進利他)、離厭患(能數數宣說而無疲倦)

此復說為自未調伏,而調伏他,無有是處。故其尊重能調他者,須先調伏自類相續。
為什麼一位善知識,必須具備這些德相呢?因為若是連自己的煩惱都未能調伏的話,是不可能調伏眾生的。所以,善知識要調伏眾生之前,必須先調伏自己身心的煩惱。

若爾須一何等調伏,謂若隨宜略事修行,於相續中有假證德名,全無所益。
要如何調伏自己身心的煩惱呢?如果只是略略的修行,於身心上只證得部分的功德,並不能真正的饒益眾生。

故須一種順總佛教,調相續法,此即定為三種寶學,是故論說調伏等三。
所以必須合於佛法所說自我調伏內容,才是圓滿成就的德相。那就是依戒、定、慧三學,來調伏自身的煩惱。因此本論中所說的自調伏相,就是指戒、定、慧三種寶學。

其中調伏者,謂尸羅學。
在依三學的次第,來調伏身心的煩惱當中,首先介紹的是戒學。就是勵力的遮止惡行,使身、口、意三門,儘量不與戒律相違背。

《別解脫》云:「心馬常馳奔,恆勵終難制,百利針順銜,即此別解脫。」別解脫中說:「我們的心,如野馬般的經常在奔馳當中,就是長時間之內,用盡了各種的方法,也難將它制服。最後只有用非常銳利、具有百針的銜將它套住,才調伏了馬。這個馬嘴巴銜的,就是比喻別解脫戒,只有戒律,才能調伏心馬。」

又如《分辨教》云:「此是未調所化銜。」如調馬師,以上利銜調(忄龍)悷馬,根如悷馬隨邪境轉,若其逐趣非應行時,應制伏之。
又如分辨教中所說:「我們的心,如野馬般的奔馳,是因為沒有被戒律的銜所調伏的緣故。」要調伏我們的心馬,必須要像善於調伏馬的調馬師,用最堅利的銜,來調伏剛強難調的馬。我們的眼、耳、鼻、舌、身五根,就如同剛強難調的馬,總是隨著色、聲、香、味、觸五境來轉,因此才會使心散亂,生起貪、瞋、痴等煩惱,而造了種種的 惡業。若是想要不造下惡業,只能在心隨著不該趣向的邪境轉時,趕緊制伏它。

學習尸羅,調伏心馬,以多勵力制令趨向,所應作品。
但是,用什麼方法來制伏它呢?就是學習戒律。用戒律調伏心馬,多多努力使它能漸漸趨向戒律的內容。

止、不要作;應該作的,我們就要作,所以「止作持犯」,就是指這個而言。

「公案」
佛經上面有過這麼一段公案,實際上這是一個故事。有一個地方啊,它這個地方每年啊,固定到了某個季節它就下毒雨,下毒雨。譬如我們這裡黃梅,到那時候老下雨;譬如北方到春天的話落沙,固定到那個時候一定會有這個東西來。那麼這個毒雨啊,就是空氣當中含了一種有毒的東西,這個倒不是把我們毒死,把我們會弄得昏迷的。那麼下了這個雨以後,那個水裡面都含了這個東西,大家吃了以後,這個人就會顛倒。那麼過了幾天以後呢,這個水就流走了,自然而然地清淨的水又來了,慢慢地就又恢復過來。所以這個地方的人,每年都曉得,到了那個時候有段莫名其妙的日子,自己也不曉得什麼原因,誰也都不知道。啊,但有的人早一點清醒覺得奇怪,到最後大家都清醒了,但不知道這個原因何在!
那麼就是有一個絕頂聰明的人,他經過了長時觀察以後,他就想:可能這個雨有關係。所以他事先啊經過了多少時候觀察以後,他就想:大概這個。所以他到那年那個時候下雨的時候,他就不喝下下來的水,自己事先儲好的水啊,飲這個水。結果別人飲了這個水,果然沒錯,像吃醉了酒一樣,大家顛顛倒倒的,生活完全顛倒了,是非完全顛倒了,他保持得很清醒。因為他保持清醒,所以他就勸別人,說:「某人啊!你做錯了!不對啦!」結果啊那個人不但不聽他的,反而覺得:我會怎麼錯啊?你顛倒了!覺得這個人沒什麼好說的,勸別人去。結果勸一個人還好,跟他吵了一架就算了。勸兩個人,到處去勸人,結果不但人人勸不醒啊,而且人人反過來說:「這個傢伙瘋了,這個傢伙瘋了!」最後那些被他勸過的人,大家都覺得這個人瘋了,沒有瘋的人就把他關起來,打了一頓,關在監牢裡邊,就這樣。一直等到事情過去以後啊,找這個人怎麼找不到了?發現他在監牢裡邊,「欸,這個你好端端地,怎麼跑到監牢裡邊去啊?」他真是有苦說不出。

寂靜者,如是於其妙行惡行,所有進止,由其依止念正知故,令心發起內寂靜住,所有定學。
調伏煩惱,第二是依止定學。在心漸漸能被制伏後,就能停止一切的惡行,行一切的妙行,這都是由於依止正念、正知的緣故,才使心不起散亂,而安住在善所緣當中,如此以定調心,便能成就定學。

近寂靜者,依心堪能奢摩他故,觀擇真義發起慧學。
調伏煩惱,第三是依止慧學。由於心能得定,便逐漸變得清明,在觀察思擇無我的真諦時,容易明了通達,於是生出智慧,而成就慧學。

「奢摩他」就是梵文,翻成我們中文:定、等持、等至等等。

如是唯具調伏相續,三學證德,猶非完足,尚須成就聖教功德。
如此成就了調伏身心煩惱的三學證德,對於一位具相的善知識來說,還是不夠的,必須再通達無量佛法的經義。

言教富者,謂於三藏等,成就多聞。
就是還須教富饒這個條件。對於整個佛法的經、律、論三藏,由於融會貫通後,而成就多聞。

善知識敦巴云:「言大乘尊重者,謂是須一,若講說時,能令發生無量知解,若行持時,於後聖教,能成何益,當時能有何種義利。
善知識敦巴說:「所謂大乘的善知識,在講說佛法時,一定是能有開有合,不論涉及到那一個部分,都能貫通佛法的經義,使聽聞的人產生無量的知解。等到修的時候,也能了知一切法的差別相。譬如每一個法,對於後世的佛法會產生什麼樣的利益?當下對於所度化的眾生,又能得到什麼樣的義利?」

達實性者,是殊勝慧學,
除了教授富饒之外,還須通達實性,前者指的是教理方面,後者則是指修證方面。通達實性,屬於殊勝的慧學。

是謂通達法無我性,或以現證真實為正。
此慧是經由修習而證得的修所成慧,不同於由聞、思而得的聞所成慧和思所成慧。它是由於通達法無我性,或是現證實相所產生的智慧。

此若無者,說由教理通達亦成。
若是不能由現量證得諸法的實相,而是透過多聞、思惟後,通達法無我的道理,也可以算是符合達實性這個條件。

如是雖能具足教證,若較學者或劣或等,猶非圓足,故須一種德增上者。
如此具有多聞和實證的善知識,如果比學習的人程度還差,或者只是相等,也不足為善知識,所以還須加上另一個條件,就是德增上。

《親友集》中作如是說:「諸人依劣當退失,依平等者平然住,依尊勝者獲尊勝,故應親近勝自者。所有具最勝,戒近靜慧尊,若親近是師,較尊勝尤勝。」
親友集中這樣說:「學人如果依止比自己差的老師,修行反而會退步,就是和自己相等的也不能進步,只有比自己更超勝的才能真正獲益,所以應該親近勝過自己的善知識。若是能親近具有以上所說戒、定、慧、教、證這五個條件的善知識,就是比勝過自己的善知識,還要更殊勝了。」

如樸窮瓦云:「聞諸善士史傳之時,我是向上仰望於彼。」
如樸窮瓦說:「聽聞大師們的傳記時,我很自然的便生起仰望崇敬的心。」

樸窮瓦就是剛才說的敦巴尊者的三子之一

又如塔乙云:「我於惹珍諸耆宿所,而作目標。」是須一種目向上望增上德者。
又如塔乙說:「每當我遙望惹珍寺時,我都把惹珍寺的善知識們,作為我修行學習的目標。」這就是以一種目光向上的神情,來比喻仰望德增上的善知識。

「惹珍」那個就是敦巴尊者當年造這個廟。

如是六法,是自所應獲得之德,諸所餘者是攝他德。
以上六種,是善知識本身應該具足的德相,另外還有四種,是在攝受眾生時,所需要具備的條件。

此亦如云:「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眾生苦,非移自證於餘者,示法性諦令解脫。」
這亦如論中所說:「諸佛在度化眾生的時候,不是以水來洗淨他的罪業,也不是用手摩頂來除去眾生的痛苦,更不是把自己所證得的證量,直接轉移到他的身上,而是為眾生說法令其解脫。」

若除為他說無謬道攝受而外,無有以水洗罪等事。
所以,佛除了為眾生開示正法以外,沒有用水洗罪、手除苦等方式來攝受眾生。

除了把正確沒有錯誤的這個,告訴你攝受以外,其他的絕無任何方便能夠淨化你的罪。

其中四法,善巧說者,謂於如何引導次第而得善巧,能將法義巧便送入所化心中。
那佛菩薩是用何種方式來攝受眾生呢?第一是說法善巧。就是能隨眾生的根器,為他開示法義,使這些引導修行的次第內容,很善巧的進入他的心中。

「善巧說」,不但你懂,而且你懂了以後,要懂得怎麼善巧地表達,能夠把這個道理很巧妙地能夠灌輸到聽的人的心目當中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