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7月, 2019的文章

業果思擇表個欄位說明

初中有四 業決定理 業增長廣大 所未造業不會遇 已造之業不失壞 分別思惟 顯十業道而為上首 決擇業果 ① 顯示黑業果 ② 白業果 ③ 業餘差別 業 事 對象 意樂 心態(為財、為色、為種種心態 … )、動機 加行 動作、行為(包含身、口)自作或教唆他人作 究竟 造業完成 果 異熟果 異性、異時、異地 等流果 領受等流果 殺人者人恒殺之,罵人者人恒罵之,這就是領受等流果。 造作等流果 縱生人中,愛樂殺生等事,是造作等流果。 增上果 指外面的器世間,我們的依報。以殺生的惡業,能感召外界器世間一切飲食、藥物、果實等都缺少光澤,這一切外法的勢力、功能、威力都很微劣,即使食用也難以消化,反而生長疾病。 業餘差別 作與增長 順定受 若作若增長業 順不定受 所作業不決定感受果報(如 夢中所作) 以時間宣說 現法受 即某世造作具有力量的業,果在現世成熟。 順生受 謂於二世當受其果。 順後受 謂於三世以後成熟。 輕重差別 由何故重 ① 由 意樂 故重 造業時的心裡狀態 ② 由 加行 故重 由猛利三毒,或由猛利無彼三毒,發起諸業 ③ 由 無治 故重 對未生起業的對治, 不能於時時間,獲得增上慚愧惡作 ④ 由 邪執 故重 對邪見執著不捨 ⑤ 由 事 故重 由於對境的因素導致造業嚴重。如:相對於體形小的傍生,殺害大身傍生業重 具力業門 福田門 ① 三寶等田門 ② 僧伽田門 ③ 菩薩田門 所依門 ① 以智愚而有輕重 ② 以具戒而有輕重 ③ 破戒者等之罪業 ④ 歸納而說依法之重罪 事物門 施有情中正法布施、供養佛中正行供養,較諸財施財物供養,最為超勝。 意樂門 ① 以意樂的大小、強弱、恒促而分析 ② 瞋恚尤為嚴重。

二梵志受齋緣品第三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初夜有二天。來詣於佛所。天人身光。照曜祇桓。皆如金色。佛便隨宜。演暢妙法。心意開悟。俱得道跡。頭面禮佛。還歸天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當時有兩位天人於初夜時分來到佛的住所,他們身上的光芒將祇桓精舍照耀得金碧輝煌。佛便應機宣說妙法,他們心開意解,都證得聖果。於是天人以頭禮佛,返回天界。 明日清朝。阿難白佛。昨夜二天。來覲世尊。威相昺(音:丙)著。淨光赫奕。昔種何德。獲斯妙果。 第二天清早,阿難問佛道:「昨天夜裡兩位天人來拜見世尊,形象威嚴明亮,淨光炫耀。他們過去造了什麼福德,才獲得這種善妙的果報呢?」 佛告阿難。迦葉如來滅度之後。遺法垂末。有二婆羅門。受持八齋。其一人者。求願生天。其第二人。求作國王。其第一人。還歸其家。婦呼共食。夫答婦言。向受佛齋。過中不食。 佛告訴阿難:「迦葉如來滅度後,遺留下的教法接近隱沒時,有兩位婆羅門受持八關齋戒。其中一人希求生天,第二個人希求作國王。第一個人回到家中,妻子喊他一起吃飯,他告訴妻子:『剛才受了佛戒,過了中午不能吃飯。』 婦復語曰。君是梵志。自有戒法。何緣乃受異道之齋。今若相違不共我飯。當以斯事語諸梵志。使驅擯汝不與會同。聞此語已。深懷恐怖。便與其婦。非時而食。二人隨壽長短。各取命終。 妻子說:『夫君是梵志,有自己的戒法,為什麼要受異教的齋戒?今天你如果不聽話,不和我一起吃飯,我就將這事告訴其他梵志,讓他們將你驅除不再與你來往。』聽了這話,此婆羅門深懷恐懼,便和他的妻子非時而吃了飯。後來兩個婆羅門隨壽命長短都死去了。 願作王者。持齋完具。得生王家。願生天者。由破齋故。乃生龍中。時有一人。為王守園。日日奉送種種果蓏(音:裸 瓜類植物的果實)。此人後時。於泉水中。得一異柰(音:奈(藏經為「木+奈」)果樹名。此處指柰樹的果實)。色香甚美。便作是念。我每出入。常為門監。所見前卻。當以與之。 發願做國王的那位,因守戒圓滿得以投生國王家;發願生天的那位,因為破齋的緣故,就生在龍族中。當時有一個人,給那位國王看守園林,天天都要奉送各種瓜果。這個人後來在泉水中得到一個奇異的柰,顏色味道十分鮮美,便這樣想:『我每次出入宮廷,常常被門衛見到上前阻攔。應當把此果送給他。』 如念即與門監受已。復自思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