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有四 業決定理 業增長廣大 所未造業不會遇 已造之業不失壞 分別思惟 顯十業道而為上首 決擇業果 ① 顯示黑業果 ② 白業果 ③ 業餘差別 業 事 對象 意樂 心態(為財、為色、為種種心態 … )、動機 加行 動作、行為(包含身、口)自作或教唆他人作 究竟 造業完成 果 異熟果 異性、異時、異地 等流果 領受等流果 殺人者人恒殺之,罵人者人恒罵之,這就是領受等流果。 造作等流果 縱生人中,愛樂殺生等事,是造作等流果。 增上果 指外面的器世間,我們的依報。以殺生的惡業,能感召外界器世間一切飲食、藥物、果實等都缺少光澤,這一切外法的勢力、功能、威力都很微劣,即使食用也難以消化,反而生長疾病。 業餘差別 作與增長 順定受 若作若增長業 順不定受 所作業不決定感受果報(如 夢中所作) 以時間宣說 現法受 即某世造作具有力量的業,果在現世成熟。 順生受 謂於二世當受其果。 順後受 謂於三世以後成熟。 輕重差別 由何故重 ① 由 意樂 故重 造業時的心裡狀態 ② 由 加行 故重 由猛利三毒,或由猛利無彼三毒,發起諸業 ③ 由 無治 故重 對未生起業的對治, 不能於時時間,獲得增上慚愧惡作 ④ 由 邪執 故重 對邪見執著不捨 ⑤ 由 事 故重 由於對境的因素導致造業嚴重。如:相對於體形小的傍生,殺害大身傍生業重 具力業門 福田門 ① 三寶等田門 ② 僧伽田門 ③ 菩薩田門 所依門 ① 以智愚而有輕重 ② 以具戒而有輕重 ③ 破戒者等之罪業 ④ 歸納而說依法之重罪 事物門 施有情中正法布施、供養佛中正行供養,較諸財施財物供養,最為超勝。 意樂門 ① 以意樂的大小、強弱、恒促而分析 ② 瞋恚尤為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