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8日 星期三

2018-12-05進度:皈敬頌(二)

02B 23:17 - 03B 28:13

【遍視無央彿語目,賢種趣脫最勝階,悲動方便善開顯,敬禮此諸善知識】
大善知識總攝佛的一切經教,以大悲心為各種根性的賢聖之種,善巧方便地來說明走向解脫之道的方法。我向這些善知識們敬禮。

說除了這個正統的這個一脈相傳的我這個師承以外,其他的相關周圍的這些大善知識都在裡頭。而大善知識每一個的條件都是什麼—「徧視」,這個徧是普遍,他沒有執著的。而是什麼—「無央」,一切諸佛的這個經教,一切諸佛的經教。他了解這個道理,而且都是「賢種」,種就是種性住,平常我們叫三賢十聖。真正具足善根,已經一定走上大乘路子的這個行者,所以「最勝階」,表示大乘的,這樣的那個祖師們。由於他這個悲心的關係,所以用種種的善巧來說明這個佛、菩薩殊勝的意義,教導我們的那些諸大善知 (p62) 識,這個是歸敬,也一方面是歸敬求加持、消業障,另外一方面表示這個傳承,也讓我們知所歸趣。
所以我們真正要學佛法的話,最重要的,剛才說你要得到善知識,那麼什麼叫善知識呢?後面會詳細說明。可是這個裡邊,真正地要了解這個善知識你沒有智慧,辨別不清楚。有一點容易的,那換句話說,他的世系如何?他的傳承如何?這個東西大家不能亂的,這一點我們不必用智慧去辨別。你能夠找到這個話,確定都是圓滿無缺的善知識,所以他這個地方也簡單地說明了這一點,也就是說本論真正殊勝之處,這樣。
那麼再下面那個呢?第二個叫造論的宗旨,有了這個歸敬以後,那麼他要開始造論。說我造這個論,是為什麼原因呢?目的何在呢?我希望達到什麼樣的效果,什麼樣的效果呢?那我們看一下。

【今勤瑜伽多寡聞,廣聞不善於修要,觀視佛語多片眼,復乏理辯教義力】
現在的修行者雖然精進,但是對於正法,大多數都見聞不廣。或者聽了很多道理以後,他又在文字上面去摸索去了,而不善巧這個修行。對於佛的道理都沒辦法得到完整的認識,而且自己的理智上面,又是沒有力量,能夠善巧地辨別完整的這個佛法的道理。

說這個現在很多修行的人哪!「瑜伽」翻成中文叫作相應。真正講修行的,不單單是嘴巴上面空講,一定要跟教的道理,你跟它行持相應。所以通常瑜伽分成境、行、理、果,就是說什麼境界我們所對的,那麼你怎麼去行持,根據什麼道理,產生什麼結果等 (p63) 等,一定的。等到你修行到什麼程度,那麼你就有什麼的結果,一步一步,不是單單講一個空話。但是現在那些修行的人,他要講修行啊但是不懂道理。請問:你不懂道理,這個道理是告訴你怎麼修行的,你怎麼修法?我們現在變成閉門造車。實際上閉門造車,多多少少造了一點哪!但是他在門外空轉,轉了半天是原地踏步,不僅僅是忙一生,多生多劫這麼空忙,這個很可惜,這個很可惜!
那麼說:好、好、好!那既然要修行啊要多了解、多聞,結果多聞的話呢,說「廣聞不善於修要」,聽了很多道理以後,他又在文字上面去摸索去了,不善巧這個修行,這是一種。還有一個毛病哪,他聽了很多以後啊,他自己不修還這專門管別人閒事。這個事情的的確確很容易,因為我們的眾生的常態。平常我們哪,這個任何一個人,因為無始以來我的習氣在,所以看自己不大容易,看別人很容易。那麼世間的人來說,他那個標準本來世間的標準,大家都馬馬虎虎。現在你修學佛法了以後,了解那個標準提高了,結果你提得很高那個標準,拿那個標準去照別人的話,那害了!像個照妖鏡一樣,這一看哪!世間所有的人都是妖魔鬼怪,沒有一個像樣的,只有一個人沒看見—自己!就是這樣,這個是非常嚴重的事情![03A] 上面我們講到造論的宗旨。為什麼要造本論呢?他的目的,他希望什麼呢?那麼我們已經簡單地說明了一下,今天繼續下去。說現在啊,這個現在不是單單我們目前,就是宗喀巴大師時代,離開我們現在已經有五百多年、快六百年了,就是那個時候的狀態,究實說起來,這佛法實際上的傳承的情況,要比我們好現在太多、太多,可是那時候的局面如何呢?說已經是這樣—講修行的人不要多聽聞,不要多懂道理,而道理本身是告訴我們為什麼要修行,如何去修行。你必須了解了為什麼要修行,這個力量會推動你去修行;然後推動你去修行,更進一步告訴你如何修行;以及修行過程當中,對、錯、結果的驗證等等,這個都是要事先理論上了解了,你才能夠去做。現在你都沒有這個條件,你請問怎麼修得好?結果呢就產生了講修的人雖然想修,卻不一定得到正確的結果,通常我們說盲修 (p68) 瞎練,弄了半天哪浪費了一生時間,實際上這種惡習養成功,就多生多劫,真可惜!
那麼另外一種呢,說,啊!原來修行哪它必須要從聽聞佛法開始,所以他,是的,就依照著次第做聽聞。本來聽聞了以後,應該進一步把所了解的,緊跟著去如何驗證,這個才是真正聽聞的目的。不幸又犯了錯誤,說聽聞的人哪,他又不好好地去修行,所以廣聞的人又不能認真善巧了解這個道理,這樣。結果這麼一來的話呢,廣聞的人就變成功空口說白話,修行的人就變成功盲修瞎鍊,這個非常可惜的事情! 
那麼是的,有的時候我們看見有這種狀態,譬如像六祖大師,他自己本身可並沒有廣博的認識,他為什麼這樣好呢?這個我們要了解。他是宿生多生多劫已經積累了前面這個基本,基礎已經有了。對於世間來說,我們所看得見的,只是短短的幾十年乃至一百年,而整個佛法來說,那是從前面無限到後面無限。那麼修行這個階段來說,就是從最開始一點不認識,接觸佛法以後步步上升,到徹底究竟圓滿,這個裡邊一定是經過:怎麼樣觸發那個動機,然後親近善知識,如理地聽聞圓滿的教法,聽聞了以後呢,如理思惟,然後認真去修行,這是必然過程,而這個要經過多生多劫。
所以有一類人,是的,他前面已經有了相當程度了,所以這一生出來,他不要做這 (p69) 個基礎。就正規一般狀態對大部分人來說的話,這個我們應該有的認識。如果你不認識這個,然後呢斷章取義地來說、來看的話,這個不合適,是教法的錯誤。假定這樣的話,那我覺得我們不必仿效六祖大師,仿效六祖大師已經太差了,你何不仿效佛呢?六祖大師是聽了一偈開悟,也只是開悟而已呀!佛啊,乃至於一偈也沒聽見,嗯,他就自己跑出去就出家了,然後呢最後坐在這個尼連禪河邊上面,到了晚上抬頭一看,看見月亮,就大徹大悟成了佛了。如果說我們真正能夠這樣的話,那仿效六祖大師也太沒有出息了!為什麼要仿效六祖大師?要我的話,我仿效佛,我也跑到印度坐在那個上面,抬起頭來一看,成了佛了!這個我們一定要了解啊!
所以因為前面這種情況,不是偏於這個,就是偏於那個,所以在這種狀態當中,產生種種的缺陷。所以說「觀視佛語多片眼」,對於佛的道理都沒辦法得到完整的認識,都是殘缺不全的。所以佛在世的時候,就告訴我們一個最好的指示啊!平常我們像瞎子摸象一樣—是的,我們是摸到了象,那時候我們應該有一個認識是摸到了象,可是我們畢竟是瞎子,摸到一部分哪!千萬要想辦法多體會、多聽聞,了解全貌,不要執著自己,這個是非常重要的。
(p70) 不單是自己的對認識方面是這樣,而且自己的理智上面,又是沒有力量,能夠善巧地辨別完整的這個佛法的道理。本來這個理解、辨別,應該是說兩點,就是理智的辨別。這個地方用「言」字,這個有它的道理的,簡單地說一下。通常我們作學問常常有一句話叫「真理越辯越明」。是!你一個人也可以思惟、觀察、辨別,可是的的確確不如在學者彼此之間共同論辯、往復推敲這樣好,往復推敲這樣好。我們不要說作學問吧!譬如我們世間平常自己也感受得到,一個人坐在這個地方,也許你覺得沒勁,但是兩個人碰在一塊兒,如果談什麼問題啊,大家辯起來,平常我們常常說「抬槓子」,或者佛門當中叫「沖殼子」。哎呀,這個抬起槓子來,沖起殼子來,是越沖越起勁,越抬越起勁,這勁就提起來了。
那麼修學佛法的人亦復如是,我們能夠善巧利用這個特長的話,我們可以產生更深遠的功效。不過這個辯論哪也要有它一套很完整的方法,譬如我們現在經過陳那、法稱兩位菩薩進化以後了所謂因明之學,這就是非常善巧的一個辯論的方法,那這個是在修學佛法當中一個最好的工具。那是所以這個地方所以說,我們理智上面的辨別能力也沒有,修學上面的這樣的學辯的力量也缺乏。因為這樣,自己又不能完整地把握得住佛法的中心,像瞎子摸象一樣;又不能善巧地去辨別這個完整的教義,所以總歸走偏、走錯。因此,對這 (p71) 個圓滿的道路,這個佛指示我們正確的這個,我們就走錯了,所以下面說,

【故離智者歡喜道 圓滿教要勝教授 見已釋此大車道 故我心意徧勇喜。】
由於前面所說種種錯誤修行的現象,而造成偏離了佛指示我們可以境順心悅的大道。但經過善知識造這個經論來圓滿的引導我們凡夫,從凡夫地一直到圓滿成佛的道路宣說。大師見到了前面的這種不理想的情況而為我們來解釋這一條大乘的圓滿的道路。所以我想到這件事就非常高興。

離開了智者歡喜的道路。那麼要曉得我們真正修學佛法,它需要很多條件,很多條件。圓滿的佛法,通常我們來說,說悲、智,然後說性宗、相宗;次第下面依著上去的話,說聞、思、修慧,戒、定、慧三學,每一個方面都層層構架因果相循,這樣地上去。這絕對不是片面、局部的,這一個要想得到圓滿的引導的話,一定要有殊勝的教授。
這個「教授」,這地方要說明一下。教授呢這地方特有所指,就是指經過善知識把這個經論裡邊,換句話說,經論這就是諸佛引導我們凡夫,從凡夫地一直到成佛的最圓滿的這一個內涵,這一個裡邊重要的關鍵所在。所以它本末何在,然後大小的次第,以及很多關鍵的地方,這個就是「教授」。譬如說我們常常看一本書,那麼看過了以後啊,並不能夠把握得住這個裡邊的重心,以及它上去的很多關鍵在什麼地方,這不知道。以及性相二宗之間,怎麼樣互相配合,那麼小乘,然後呢上去怎麼樣地層層上去,這裡邊都有它必然相互的關係。你能夠了解了,這個時候它是相輔相成必不可少的;如果你不了解的話,往往會產生種種流弊。
(p72) 以我們目前來說,我們常常聽見一句話說:性相角立。性宗跟相宗就像牛的兩隻角一樣,各是各的,實際上呢恰恰相反,性宗跟相宗必須是互相相輔相成。這個就像鋼筋、水泥一樣,兩個—鋼筋加上水泥,水泥加上鋼筋,那個房子才造成功很完整的結構。現在你把它拆開來了,骨頭是骨頭,肉是肉,乃至於說這兩個你不能配合的,這豈不是很糟糕嗎?這個差在哪裡呢?就是沒有得到這個正確的教授,現在要殊勝的教授,你能夠得到了這個東西以後,那才能夠把佛所說的圓滿的道理能夠認識。
那麼說到這裡,我順便提一下一件事情。譬如我們經常啊,常常這麼說,大家也了解說,以我們目前佛所傳下來的三藏十二部經典當中,有兩部圓教經典,有兩部。所謂「圓教經典」就是最徹底、圓滿地把佛自己要身證、內證的經驗和盤托出。也就是說從我們凡夫地一直到最究竟圓滿的這個程度,所有的內容都告訴我們的那個經典,叫作圓教的經典—一部是《法華》,一部是《華嚴》。是就它的總相來說,換句話說,就它的最後結果來說,《法華》跟《華嚴》說的都是最後究竟決定成佛。
可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去看的話,這兩個之間就有絕大的差異。《法華》一開頭的時候是授記,乃至於二乘大智舍利弗等等,每一個人都成佛。最後說,不要說證羅漢果了, (p73) 隨便一個人,他只要有一天接觸到了佛法,留下那個種子的話,他最後也成佛。所以《法華》裡面說:「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一個普通的人以散亂心,就像我們普普通通,你跑到那個廟當中看見了佛像,啊!歡喜了,說:「啊!南無佛。」念了一聲佛,他最後這個種子也成佛,說明這個,究竟一定成佛!但是這個成佛的時間上來說,那卻是從種下這個種子到最後圓滿的時候,不曉得要經過多長多遠的無量無邊的阿僧祇劫。那是個天文數字,我們根本無法想像!不要說是個凡夫,就是一個證了果的小乘聖者,像大智舍利弗等等,他們都要還經過很長的天文數字的一個年代才能成佛,所以成佛的時間這麼遠!
而另外同樣的是圓教的《華嚴》呢?善財童子以「十信滿心」最後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就一生取辦,這個差得天差地遠,這個差得太遠、太遠了!假定說這個兩者時間當中說,啊!反正慢一點成佛沒關係啊,那個時候我們在天堂上面享福,那倒不妨慢一點。要曉得這樣的天文數字,那一段時候的話,極大部分、極大部分都在惡道當中受無量無邊的痛苦啊!現在這種痛苦叫我們受一點點都受不了,何況這麼長的時間。所以這個時間對我們是絕端重要的一件事情。這個裡邊兩者同樣成佛,而真正決定的關鍵,如果我們有機會、有能力,以及自己想去抉擇的話,是決定會找那個快速的,絕不可能說慢慢地來的。
(p74) 那麼現在這個問題說,那兩者當中,為什麼一個這麼快,是一個這麼慢呢?哪!就是這樣—你有沒有得到圓滿的教授、教誡!你得到了,就是一生取辦!否則的話,對不起,你就是轉這麼大圈子。那麼這個關鍵是沒錯,哪來得到那個圓滿的教呢?要有殊勝教授。哦,所以啊大師看見了這個內涵,又鑑於眼前這個狀態,所以他說:我見已啊,來解釋此大車道。哦!那個告訴我們,這個才是走這一條大乘的圓滿的道路。
平常我們常常說大乘而不用「大車」,那個地方大車是有個原因的。在《法華經》上面這個羊、鹿、牛車那個譬喻呀,佛就告訴我們,佛出世真正的目的都把最好的東西給一切眾生。所以比喻當中說不同的根性引誘他,但是最後都是同一的大白牛車。所以這個「大車道」就是表示這個才是真正最圓滿、最徹底、最究竟、最正直的。現在到大師就見到了前面的這種不理想的情況來解釋:啊!原來這個才是最殊勝、究竟、圓滿的道路。從這地方我們就了解本論真正的內涵,實在是無比的精彩、無比的圓滿!
以我個人的體驗來說的話,我當初修學佛法以後,也是遭遇到種種困難。那個大乘、小乘固然是彼此間有種種諍論,乃至互不相容,可是對我們畢竟比較更隔閡一點。南傳是小乘的,我們都是大乘的。但是就以我們目前來說嘛,我們同樣是大乘的,對不起!這個裡邊又有各式各樣的問題。有說性宗、有說相宗,然後呢又是教下、又是宗下,有人講修 (p75) 行的,有人講這個,乃至於同樣的宗下,對不起,它有五家七宗;同樣的念佛嘛,它又有這樣的不同的法門,大家互相彼此間不能相容,我實在是覺得不曉得怎麼辦是好!
一直等到接觸了本論,乃至了解了本論了以後,不但把這個問題整個解決,彼此不但不矛盾哪,而且彼此間都是互相呼應,互相呼應,所以真正的關鍵就是我們沒有了解圓滿的教法。這地方我要隨便一提,譬如說我們現在修行,那麼大家也許誤會了:哦!要我們樣樣學會了以後然後再來。不是這個意思,照樣地你念佛的是念佛,我參禪的是參禪,可是假定你善巧地了解了這個方法以後,你參禪也好、念佛也好,結果是大不一樣。
我現在隨便說一個例子。我請問,譬如說我們目前來說,這個念佛是最多,實際上呢也的的確確適應我們目前的機,是最善巧的一個法門。在末法的時候,我們要想解脫這個苦惱的最善巧的法門,莫過於念佛是千真萬確,但是祖師告訴我們說這是萬修萬人去,這也是千真萬確的事實,為什麼我們修了半天修不去?這不是一個大問題嗎?當然這個原因很多,那麼,這個地方我簡單地說明一下。說我們所以為凡夫不能去的原因是為什麼?因為我們業障很重,而我們的智慧資糧不夠,所以我們要把業障淨除,然後呢資糧積聚了,那麼然後你拿這個功德迴向,如果夠的話,你就能夠往生,這是很明白的一個道理。
(p76) 現在我們其他的不談,說現在為了要求念佛,然後我就單單念佛,這個好。可是我們往往產生一個問題,因為剛才說的,眼前事實上面大家沒有圓滿的教授,所以往往啊除了自己走自己的這個一門以外,往往彼此間哪不能互相認識,乃至於排斥。「排斥」,這事情是有非常嚴重的障礙的。
佛說得清清楚楚,他為了幫助一切眾生,所以啊求各式各樣的法門。所有的法門它無非是解決一切眾生的種種方便的這個法,法無大小,本身最主要的應機、應機。而每一個法都經過佛無量劫捨頭目腦髓,這樣積聚起來的,所以它有它的無比的價值在。我們現在隨便輕輕易易地否定它、譭謗它了,不知不覺當中造成功這個謗法的障礙。我們修學佛法的人都應該了解,佛經裡面告訴我們,你造五逆十惡,諸佛菩薩有辦法幫忙你啊懺悔解除,你謗了法,對不起!沒有辦法。結果我們現在修行的人自己謗了法了,請問這個是什麼?增加無比的障礙!你說辛辛苦苦地念佛,念佛的功德不一定得到;你隨隨便便排斥別人,產生了絕大的障礙,你這樣的一點點你就能去了嗎?不但不能去啊,而且是積累了很多罪過,所以在這一點我只隨舉一例。
那就是說,假定我們了解這個大概的,也不要說最徹底圓滿的,有一個稍微深一層的 (p77) 認識,那時候我們曉得:啊,是沒錯啊!修學佛法需要這樣的圓滿的,我眼前哪只是限於目前的狀態,沒辦法真正地深學、廣學,將來我決定要深學廣學的!所以先因地上面種下一個要深學廣學的因,所以懷著這個非常慚愧的心情,現在一心一意只有祈求這個大善知識,念阿彌陀佛,你就只管念你的自己,這是一方面。
另外一方面呢,旁邊的人哪如果在那地方,他弘他的教也好、他學他的禪也好,如果你有了這個正確的認識以後,我想我們就會這樣想:「對啊!這個佛法在世間真不容易啊!佛陀經過無量阿僧祇劫捨頭目腦髓,積累的這個圓滿的教法,流傳在世間。我們作為修學佛法的佛弟子,應該努力去把它弘揚、傳持。而我現在力量不夠,只能念佛,已經感到慚愧,現在看見他卻是能夠弘揚教、他能夠弘揚禪,我讚歎歡喜得不得了!」在這種狀態當中必然結果。說:「是的!將來我也要弘,可是眼前力量不夠,所以我現在念佛。那麼,我眼前單單……如果是每個人像我念佛,那個佛法不是慢慢地、慢慢地只有這個了,別的沒有了嗎?幸好他在這樣努力啊,我就非常讚歎、非常歡喜。我可念我自己的佛!」結果呢,一方面你讚歎別人增長自己的功德;一方面哪我也讚歎你、你也讚歎我,佛教彼此互相讚歎,於是這個教法也旺,我們也增長功德,不影響你的念佛。
你在這種狀態當中,有什麼樣不同呢?前者儘管你念佛,可是因為你謗法呀,造下 (p78) 來絕大的惡業。念得的一點功德被這個惡業抵銷啊,還透三分,反而欠了很多自己還不知道。所以明明是萬修萬人去的最好法門,念了半天念不去。你現在懂得了道理,不要你改變,卻是產生這麼大的功效,第一個。第二個,因為你因地當中已經這樣想:「對啊!我將來一定要求圓滿的佛法,我現在先走這個路……。」等到你一旦到了極樂世界以後,完了以後,去了,那個時候你心裡想一想:「現在到了,現在我要廣學、深學。」你很快地這個因又啟發,所以這條直道又走上去了。要不然的話,你儘管到了那個地方去,你種下去的因,到那時候發出來的芽,你還是會走你的老路子。至少到那時候,你重新要去懺悔等等,豈不浪費很多時間?所以這一點我們要認識的。不管是你準備走圓滿的路子、不管你走目前哪一門,這個道理我們應該認識。所以這個圓滿的教法,對我們實在太好、太好了!
那麼現在大師就把真正的中心告訴我們,說主要的是能夠把圓滿的教法留在世間,你們能夠圓滿地學固然好;其他的人你只要得到了,不管你得到了以後,自己用的用在哪裡,哪一部分都得到好處。所以他把這個圓滿的教法解釋,他自己本身也看見了這個事實,了解了這個道理,他心裡面是非常歡喜。有這個圓滿的教法,整個的那個弊端可以救,整個的佛法可以興,而這個正是佛菩薩一向的他的志願,一向的作法。所以他說: (p79) 「故我心意徧勇喜。」啊,真歡喜啊!真歡喜啊!這歡喜的情況是徧而勇,徧而勇!這不是說這樣地淺淺的、小小的,因為諸佛菩薩的心量本身這個狀態就是這樣。那麼,這個是他造論的宗旨。[03B] 勇,徧而勇!這不是說這樣地淺淺的、小小的,因為諸佛菩薩的心量本身這個狀態就是這樣。那麼,這個是他造論的宗旨。他是這樣,對於最後有一點說:敦囑聽受。完了以後啊,又一再地諄諄善誘,告訴我們:「你們好好地要聽啊,要照著這個去做呀!」

p. 2 (2)
【諸有偏執暗未覆,具辨善惡妙慧力,欲令暇身不唐捐,諸具善者專勵聽。】
沒有被有漏、偏執、無明暗所覆蓋,又有辨別善惡殊勝智慧力量的人,要使今生的暇滿人身不空過的具足善根的人,一定要專心努力聽聞。

現在上面是有了這個圓滿的殊勝的教授了,這個教授對我們來說,是引導我們走上最圓滿直接的這條大路的,但是並不是人人能學的喲!要什麼條件呢?下面這個就是,凡是具有這種條件的人,哪一個?「偏執暗未覆」,這個偏、執、暗可以總別兩方面來說。總的來說,換句話說就是我們愚癡無明的種種障礙。分別的來說的話,「偏」就是不偏於斷,也不偏於常。佛是中道說的,普通除了佛以外,其他的所餘一切,不是偏於斷邊就是偏於常邊,是這個偏。「執」呢?就是執著。這個執著是無量無邊的,歸納總說起來— (p82) 人我執、法我執。所謂「暗」就是無明暗,這是根本。凡是沒有為這個所覆蓋的那些人,單單夠不夠?不夠!還要什麼?還要具足辨別善惡的這個能力。這是什麼能力啊?「妙慧力」,這個是智慧,這個智慧是勝妙的智慧的力量,他還要具足這個力量。
所以不被上面這種偏執暗所覆蓋,又有辨別善惡殊勝智慧力量的人,夠不夠?還不夠。他雖然有這個辨別的力量,但是呢他心裡沒有好樂之心,沒有用!還要有一種好樂、歡喜—啊!說我要求這個。他有什麼呢??「欲令暇身不唐捐」,真正一心想修行的那些人,一心想修行;他又想修行,又有辨別善惡的力量,而又沒有被種種愚癡黑暗所障礙這些人。那為什麼說欲令暇身不唐捐呢?要想修行,究實說來,人人想要,但是能修的條件就不是人人具足。這話怎麼講?我們也許會懷疑,怎麼會人人會想修行啊?對!以我們現在佛法來說,的的確確不是人人想修行。現在不要說修行,叫人家信佛法,都是難之又難,怎麼會說是人人要修行呢?這個道理簡單地說一下。
佛法真正的目的是什麼?這個我們這地方要來找一找。平常我們說佛法,什麼是佛法?三藏十二部教典。一看哪,一看就頭痛,哇!這麼多的書。然後看起來是一竅不通,講起來是大小、性相、顯密,又教你莫衷一是,這是事實。但是如果說你能夠很深入、仔細地去探索它的目的,它的目的就是單純極了,什麼目的啊?兩個字:苦樂—去掉苦, (p83) 圓滿得到樂,就是這樣。以這兩個標準來說,世間沒有一個人例外,所有的人他真正忙碌的目的無非為這個。不管他是理智的,啊,求什麼,你就他的最深入的這個中心,你去問,幹什麼?他還是找這個。或者有很多的感情的糊裡糊塗的,他雖然糊裡糊塗,可是他為什麼呀?如果說你仔細地讓他探索一下的話,還是這個。所以,普通世間所以得不到,因為並不了解苦樂的真正的真相,以及苦樂的原因。那個事情真正的真相都弄不清楚,所以呀怎麼弄就怎麼錯,而只是佛才把那個內涵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所以,普通人之所以真的不了解,也不想修,是不了解佛法,你究實了解了佛法,可以說沒有一個人例外的。不但是人哪,乃至於三界的一切有情,比如隨便一個小蟲,哦,你跑過去牠馬上躲掉了。為什麼?怕受傷害呀!牠也怕苦的,換句話說,牠也要去掉苦。隨便一個小蟲,有好吃的東西,牠馬上來了,哪怕冒生命的危險,像蚊蟲,明明叮著你啊,一巴掌打死了,牠還要吃你,牠要求快樂嘛!沒有一個例外的。
但是儘管沒有一個人例外的都想修行,但是啊想修行是修,能修行的條件不具足,畜生不可能!只有人。就算得到的人哪,他還是不行,還要種種條件,所以得到了人身而能修行的這一個,叫作暇滿的人身。這個好難得、好難得啊!非常難得!所以我們平常常常 (p84) 說,佛法裡面叫人身難得,這是講這個暇滿的人身。現在我們得到了以後啊,哎呀,趕快呀!要想趁這個機會得到真正快樂,去掉真正痛苦的,只有一個辦法,就是這個!所以具足上面這種條件的人哪,他那個時候要想修行,而又有圓滿的修行的教授,那麼那個時候怎麼辦呢?應該要好好地聽。像上面這種人,這是具足善根的人,這好不容易哦!所以真正具足上面這種善根的人哪,你要想修行吧,你又能夠辨別是非、又沒有障礙,那麼那個時候要好好地,這地方聽聞這個最殊勝圓滿的教授啊!
聽聞這東西的話,還要一個條件,要怎麼辦?「專、勵」,要專心、要努力。平常的時候我們聽哪,浮浮泛泛的話,這個聽沒有用,種一個善根。就種善根來說,有用的,用在什麼時候呢?等到無量阿僧祇劫以後,轉了一個大圈子,最後還是要等到這個種子起現行的時候成就。所以真正地聽到了,馬上緊跟著一步上去的話,這個浮浮泛泛不行,要專心!專心聽完了以後,還要什麼?努力!一定要這兩個條件。
那麼這個地方也說一下。說:那麼最後還是成熟嘛,那我就慢慢地好了。記住!始終記住這個話,慢慢地不是說你等它慢慢地種了個種子,到那時候它自己天上掉下來,一口氣讓你成佛了。沒有這件事情!到那時候還是啊仍舊經過如此這般修行,然後成就。而在你沒有經過這個修行成就之間轉個大圈子,在哪裡?都在三惡道當中。記住哦!既然到最 (p85) 後你還是要這樣地修行了再成就,請問你為什麼要讓它受盡了千辛萬苦才成就?所以呀我們了解了這個,自然而然必定會專心、努力。反過來說,你之所以能夠這樣做的話,這個是善根哪!
所以這個地方告訴我們,你要聽到這個真不容易呀!你們現在有幸聽見了,這是真正具足善根的人,你現在因為宿生積了這麼多善根,現在眼看著可以上去了,千萬要努力啊!現在怎麼樣努力法?專心、努力!這是他最後又特別地諄諄叮囑,告訴我們。下面我們就正式開始。現在我們講,那麼下面講些什麼呢?

【◎ 此中總攝一切佛語扼要,偏攝龍猛無著二大車之道軌。】
這一部論完整地包括了
佛所說的圓滿的教法的綱要。
龍樹菩薩和無著菩薩兩大傳承的性、相二支,一個是智慧資糧,一個福德資糧。

現在這個裡邊所講的,這是本論所講的,把佛所說的圓滿的教法的綱要,統統包含在裡頭了。而這個圓滿的綱要,下來又分性、相二支,一個是智慧資糧,一個福德資糧。經過彌勒菩薩以及文殊菩薩,向下傳到—無著、世親菩薩,龍樹、聖天菩薩,又分成功這個兩個大軌。那麼現在這裡有圓滿的包容,有了這個東西就可以把你引導到‥

【往趣一切種智地位勝士法範,三種士夫,一切行持,所有次第,無所缺少。】
引導我們圓滿達到佛地所必備的制度規範。
三種根器(下士、中士、上士)修行所有質、量、次第一點都不缺少。

(p86) 這是引導我們到佛地。「一切種智」,那就是佛的智慧、佛的智慧。這個裡邊這個道理啊是引導我們圓滿達到佛地,這就是說解決一切痛苦、一切問題,圓滿一切福德。那麼這個最高的目標是如此,上去又分成三個大的段落,每一個段落稱它為一種士夫,所謂下士、中士、上士。這個是上去一步一步的次第,就像我們念書一樣,小學、中學、大學,所有的這個內容,所謂教、理、行、果,圓滿一點都不少。在圓滿的教授當中,如果我們把它的內涵用另外一個方式來說的話,可以分成三個項目:第一個「質」,它的質本身要純正,一點不錯。這個「量」呢?要圓滿,一點無缺。還有呢?還要「次第」本身不可以紊亂。平常我們對於這個質跟量是容易了解,這個次第非常重要卻是往往忽視,我現在這個地方說一個比喻。
譬如說我們燒飯,然後呢你要菜啊、飯啊、米啊、樣樣東西。是的,說這個米就是米,平常我們說蒸沙煮飯,如果你用泥沙來,那不行!那時候米嘛、菜嘛這是沒錯啦!然後呢量,說幾個人嘛要吃多少,也沒有錯啦!可是次第同樣地重要。假定你弄錯了次第的話,那個不行。譬如說,你說你拿了菜來嘛,一定先把它整理一下,洗洗好,然後切好,然後放到鍋子裡燒。假定說你這個次第弄不清楚,你說:好!先把那個菜拿過來,燒完了再洗,這個行不行啊?絕對不行!因為菜上面種種的泥巴、種種的農藥,你燒完了能 (p87) 洗嗎?根本不能洗!本來這個菜吃了以後讓你增加營養的,結果你吃進去啊還有泥巴,你怎麼可能吃?這個毒藥不但不增加營養,還把你毒死啊!所以這個裡邊一定要有它的質、量、次第,現在本論這三樣東西一點都不缺少,所以這才圓滿。這個就是,喏,引導我們走上這一條圓滿的覺道的這個圓滿的教法,所以

【依菩提道次第門中】
遵循菩提道次第的修行方法。

這個,這條門哪引導我們走上菩提大道的。

【導具善者趣佛地理,是謂此中所詮諸法。】
引導具足善根的人達到圓滿佛地的這個道理,也就是這部論當中所要詮釋的一切法要。

是引導具足善根的人達到圓滿佛地的這個道理,就是我們裡邊所說的。下面又告訴我們一個特質,為什麼說,下面:

【◎ 此中傳有二派釋儀】
本論有兩派的傳承,一個是那蘭陀寺,一個是迦濕彌羅傳的。

說解釋的時候它有兩種傳承。他為什麼要講這個?平常在我們一般的概念當中,我們不太了解,也不大注意這個傳承的重要,這一點實際上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譬如說我們現在來說,我們隨便做任何一樣東西,買東西也好,我們常常說‥這個哪來?這個是美 (p88) 國貨,然後這個是福特的、這個是通用的,然後這個是德國貨。譬如說汽車吧,剛才說美國的是福特、通用,德國的是賓士,譬如說日本的什麼,它每一個都有它的來源。實際上這個來源裡面包含了什麼?就是那些工程師,傑出的人才,這樣。世間的所有的東西,都有它這樣的一個圓滿的來源,何況是佛法啊!何況是佛法啊!所以我們曉得學任何東西,假定你沒有這個正確圓滿的來源的話,學不好。佛法亦復如是,佛法亦復如是!所以他一方面教那個內容,一方面要告訴我們說‥我這個牌子哪來的?喔,說這個牌子一點都不錯的!
那麼在宗喀巴大師那時候,這個裡邊它有兩派的傳承,這個兩派的傳承就說明了這個師承。實際上這個師承的內容剛才說的,這個殊勝的教授,都是靠這個傳承下來的。這個是從佛傳下來,經過諸大祖師圓滿的教理、正確的修持,都從這個圓滿的師承這樣地傳遞下來,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這是特別的一點我們應該了解到的。那麼哪兩派啊?下面,一個是那蘭陀寺,一個是迦濕彌羅傳的,我們看一看:

【勝那蘭陀諸智論師,許由三種清淨門中,詮釋正法。謂軌範語淨,學者相續淨,所說法清淨。】
成就輝煌的那蘭陀寺裡的所有有智慧的大論師。同意遵循三種清淨的方法。
傳法法師言語清淨。
修習者的身心清淨。
講說教法的內容清淨圓滿。

(p89) 第一個就是那蘭陀寺。那蘭陀寺那是當年印度最了不起的一個地方,修學佛法的。佛涅槃沒多久就開始建立,一直等到公元一千年左右,那個回教勢力入侵的時候,由政治勢力把佛教摧毀為止,始終是執印度佛教牛耳的、最頂端的一個佛法的中心。那個地方的很多這種了不起的菩薩、祖師,他說在解說佛法的時候、造論的時候,要有三個條件。
這個那蘭陀寺順便提一下,我們中國歷史上有一位了不起的玄奘大師,玄奘大師當年到印度去的時候,學到最好、最精彩的就是在那蘭陀寺。那個時候是這樣、以前是這樣、以後也是這樣。為什麼要說那蘭陀寺呢?換句話說,印度的整個佛法的最高的,經過了這麼多了不起的成就的人抉擇以後,剩下來的精華都這個樣的!他們解釋這個經論不是隨便的喲,他要幾個條件,三個,就是三門清淨,三方面都要清淨了。這「清淨」兩個字很重要、很重要!就是說這個清淨的話,這個法本身絕對正確,沒有一點點問題,假定說的有一點問題的話,我們學的人就出問題了。像吃東西一樣,你稍微弄得不乾淨啊,對不起,細菌乃至於毒,就把你吃死了;佛法也是如此的、佛法也是如此的。世間只是教你受一點小小傷害,佛法的話,你如果說有一點點不乾淨擺在這裡的話,這留下來的是問題重重。
那麼哪三樣東西啊?他說第一個,老師—軌範語淨。這個裡邊包含了兩樣東西:第 (p90) 一個就是「軌範」,就是尊長,譬如我們說軌範師、親教師,換句話說解釋說法的這個尊長,他自己本身清淨;還要他所講的清淨。為什麼要分兩方面來說?難道說這個人清淨了以後,他講的還不清淨嗎?對!為什麼?當然,他如果本人自己沒有修持的話,那講出來一定不清淨,可是自己有了修持以後,他那個清淨還有問題,這個就解釋一下。
平常我們也曉得的,說自己沒有解決問題,幫忙別人解決是不可能的,那麼自己要解決了,那個算是清淨了。這個清淨需要兩個條件,第一個,教理上面要有圓滿的認識,然後這個教理還有驗證上面的、確定不疑的悟證的境界。他雖然有了這個,可是因為說的時候,也許他平常一般地說,也許對機不相應。譬如說:我們現在拿世間來說吧!哦!現在有一個大學者,我們請他來給我們演講。那麼這個大學者來演講有兩種可能,有一種可能呢,就是把他自己學的圓滿的內容告訴我們;還有一種,也許他所對著機,說今天有一個地方,一些小朋友啊大家也仰望這個大學者,所以為了使得那些小朋友心目當中有一個仰望起見,請他來去講。請問那個大學者能跟些小朋友講說圓滿的道理嗎?不行!所以這個裡邊是兩樣東西都圓滿,這是「軌範語淨」。
那麼還有「學者相續淨」。所有的一切法流傳在世間,不僅僅說有老師就行,還要一定有學的人,這個很明白。不但是菩薩、祖師,我們佛也是一樣,佛出世的時候, (p91) 那個時候同時那個弟子也來。因為一定有這樣想學的人,所以應這樣的機,然後說這樣圓滿的教法。那個時候如果沒有這樣相應的機的話,他雖然他自己有正確的內容,但是他不一定有機會說出來。就是佛本身就是如此!他不是說得很清楚嗎?我所了解的法啊就像大地土,但是我說的法如爪上土。所以通常啊,都是有一個因緣,那個時候佛才說呀!所以,如果說一個法流傳的話,除了老師這個條件以外,學者這個條件也是相當重要的。就像剛才那個故事也是一樣,這個大學者跑得來,跑到幼稚園,跑到小孩子那裡去,對不起!學者的相續不淨,他就沒辦法把圓滿的教法拿給我們。
這裡我也可以用一個比喻來說一下,所謂比喻是個故事。相傳我們中國歷史上兩位名人:寒山、拾得,以及豐干禪師。他們三位,一個是阿彌陀佛,一個是文殊菩薩,一個是普賢菩薩。結果寒山、拾得兩位大士所現的是什麼?唉!一個破和尚,窮叫化一個,什麼都不認識的。他為什麼這樣現呢?就是那個時候現出來的相是禪宗傳的時候。禪宗的特質是什麼?要主要的見到那個本來面目,換句話說,空性。它掃一切法的,實際理地是一塵不染。所以他自己現這個相,就是什麼?窮得身無立錐之地啊!所以通常我們那個叫化子,窮得連他站的地方像一個錐子那麼一點點都沒有,就這樣,他所現那個相。他所以現那個相,是跟那學者相應的,這我們要了解。所以如果這個地方教法盛傳的時候,除了這 (p92) 個老師以外,這個學者還要有這樣的條件。
然後有了這個條件以後,第三個,所說的法要清淨。為什麼法要清淨呢?這個法也說,應機是一種。還有一種呢?它那個法當中有一種應機應小的,有一種應大的;有一種性宗、有一種相宗;儘管它是大的,應它的局部的。我現在拿佛經來說個比喻。佛經說了這麼多三藏十二部,譬如說《金剛經》,它也是說‥啊!這個最上乘、最上乘;《楞嚴經》,通常我們說這種都是好得不得了,為什麼它不是圓教呢?因為它就是針對著這一類根性的,是!這是大乘,可是他大乘是大乘啊,對不起,小乘的漏掉了。然後那對這個人天五乘的人又不相應。如果說性宗的話,相宗又不相應;相宗的,那性宗的又不相應,這就不圓滿了。所以啊第三個,這個圓滿的內容,還要有它特殊的內容,它三樣東西有它特別的條件。噢!那個是那蘭陀寺。到後來啊,迦濕彌羅,

【後時止迦摩囉室囉。】
到後來佛法在西北印度的迦濕彌羅,
「止迦摩囉」就是迦濕彌羅,我們曉得的。這個在西北印度,到後來佛法這個地方非常盛,那麼

【彼諸智者,則許三種而為初要。】
那個地方那些大菩薩、大祖師們,提出三種他們認為比較適合當時的條件,而且只是基本的條件而已。

那個地方那些大菩薩、大祖師們哪,就說上面那個東西只是一個基本,除了這個以外還要其他的。那麼他又怎麼說呢?他說的是下面的。也許在這個地方我們會想:哎呀! (p93) 那到後來的時候,豈不是比前面的更精彩呀?這個概念我們要了解,並不是說後面的比前面的更精彩,而是說後面的對適應後面的人來說更適應,這個是根本—一切法真正的重點,是應機才是重要的。所以同樣地,當初那蘭陀寺的三種法門,是應他們的三種法門的條件,是這個樣;後來的人由於機不太一樣了,慢慢地每況愈下。所以說,就正法而像法、末法,這個機比較差,所以要求的條件越更多、更嚴密,這是它的不同。否則的話,我們又說:「哎呀,後面的好啊!」妄判是非,不知不覺當中就會造成功不應理的取捨。那麼他下面怎麼說呢?

【謂正法造者殊勝,正法殊勝,如何講聞彼法規理。】
就是正法造者的功德所造的法要殊勝。要如何講說與聽聞。

這個分成功:第一個作者殊勝,那就是前面的軌範語淨,第二個正法殊勝,這個法本身正確。還有呢,有了這個造者,這個造者當中包含了一定有什麼?這個教者、學者這兩樣東西在這裡面。沒有這兩樣東西的話,他這個「造」不可能、不可能,這第一點。所以這兩個含攝了,那麼說的又殊勝,在這個地方多的有什麼?怎麼講、怎麼聽這個道理。這個道理非常重要、非常重要!下面哪,等一下講到那個四個題目的時候說它。現在我在這裡,說就用什麼?就用後者那個辦法,用後者那個辦法。現在我們這地方就停一下、休息 (p94) 一下。

【今於此中,應如後釋。】
現在就這兩派釋儀而言,應該依照後面這一派的要求傳講。

現在這個地方本論所採用的是後者,這個後者分四大段,分四部分,說:


2018年11月15日 星期四

2018-11-28進度:皈敬頌(一)

02A 08:14 - 02B 25:50

為何要論前歸敬?其內容為何?本論第一個歸敬的是誰?
【南無姑如曼殊廓喀耶 (梵語)】
那是藏文,下面第二行就是翻成功我們中文的意思。

【敬禮尊重妙音 (漢譯)】
一心恭敬地禮拜文殊師利菩薩

「敬禮」就是我們說皈依啦!一心恭敬地禮拜。實際上呢這個敬禮是通於三業,而真正呢由於意業而形之於身、口的,形之於身、口的,這樣。那麼這個「尊重」呢,這個原來的印度,它這個有一個特別的名字叫「姑如」,姑如翻成功我們現在的話叫上師。所以這個上師啊,我們平常說上師的話好像是密教裡專門名詞,實際上不是,印度凡是對一 (p38) 個老師的尊稱,就叫姑如,就叫姑如,那麼這個就是「尊重」,在這地方。那麼「妙音」呢,就是文殊師利菩薩,普通大乘論所歸敬的都是文殊師利菩薩,論代表智慧。
歸敬禮讚教主之內函為何?師父是如何闡釋?
那麼這個論前歸敬,這個也是傳統的一種,一個傳統,一個傳承。它的意思有好幾點,最簡單的呢就是求加被、除障礙,使得造論能夠圓滿。對我們學者來說,使得我們了解我們的歸趣,就是我們的宗致,我們的宗致,我們歸投,我們趣向;也同樣地淨除我們的障礙,達到我們得到究竟圓滿。那麼這個是歸敬的意思。
那麼裡面歸敬的內容呢?第一個是說明這個「論」,造論,那麼造論的時候為什麼是歸敬文殊師利菩薩呢?我們曉得,我們的三藏分成功經、律、論,那麼論特別是講智慧的,能夠所謂深辨名相,了解了以後,然後呢能夠啟發智慧。而這個在佛法裡面,是由大智文殊師利菩薩作為代表的,這樣。那麼是可以,也可以不一定歸敬這個文殊師利菩薩,可以看它的特質而來這個歸敬,第一個。那麼下面呢就是三寶順著次序來,第一個:

【俱胝圓滿妙善所生身,成滿無邊眾生希願語,如實觀見無餘所知意,於是釋迦尊主稽首禮】
由於造了無量的清淨妙善之業而成就了佛陀的圓滿之身,佛陀的能夠成就圓滿—滿足地成就一切眾生的願望,佛陀能徹底如實地了解世出世間一切事理的真相,這就是我們的娑婆世界的教主、人天導師
(p39) 這是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他分成功三部分—身、語、意,總括起來就是這個。那麼他實際上,他這樣地分有他非常特殊的意義的,非常特殊的意義的!關於這個部分的意義,等到後面講皈依的時候再說。為什麼要擺在後頭講呢?當我們了解這個皈依的意義以後,然後你去皈依的話,我們就可以馬上得到殊勝的好處,這樣。所以在這裡對於這個造者,造論的來說,他為了祈求加被,淨除一切障礙,使得造論圓滿,所以他那個頭上面有這樣的圓滿的皈依。那麼對我們學的人來說的話呢,一方面我們了解這個造論者的意義,同時我們也希望啊,我們學的人得到的內容,所以假定說我們能夠了解了這皈依的意義而去皈依的話,你當下就會得到殊勝的好處。所以這一部分真實的內容,留待後頭講。
那麼這裡簡單地說一下,我們釋迦世尊的身跟我們的身有一個不一樣,這是所以我們為什麼要皈依他的,否則的話我們每個人都說:「我,我好好的,我為什麼要皈依他?」欸!我這個身體是有漏的,是痛苦之本,那麼佛陀不是。他為什麼他不是,我是呢?我是無始以來造了種種的染污之業,佛陀恰恰相反,無量無邊劫以來,造種種的善淨之業,已經達到圓滿的程度。就是以這一種善法,善法是通於世、出世間,有漏、無漏的,現在他是無漏的,所以說「妙善」。以這樣的業—善淨之業,所感得的圓滿的這個身體,所以這個才是我們真正的要歸敬的。我們歸敬也可以得到了相應的好處,最後我們也可以達到 (p40) 佛這個程度,這就是我們最後的目標。
在一開始的時候,在開頭第一步就提出來:我為什麼要學這個論?不是在這裡了解一點意思,只是使得我們口頭談話的時候覺得:欸,好像有什麼好講。不是!讓我們有這個認識,了解了照著去做,使得我們也能夠從充滿種種痛苦的染污之身,最後得到這樣圓滿的佛陀的這個身體,所以他簡單的意思就是這樣。那麼同樣地,我們開起口來,是啊,大家不是戲論嘛就是諍論,就這樣。高興的時候就是戲論,不高興的時候啊就是諍論,實在沒有太多意思!佛陀呢?欸!他能夠成就圓滿—滿足地成就一切眾生。這「無邊」哪,這個說是包含了一切眾生。眾生什麼?「希願」,希願!他們這個願望,最啊難能可貴、稀罕的,他們的願望之處,這個就是佛陀的話。
我們眾生什麼願望啊?簡單極了,就是要得到極樂。這個普通世間的快樂,有漏的,有漏的!一點點快樂,帶來很大痛苦,只有這個才是,這個才是我們真正應該所願之處,我們絕對不是得到眼前一點的小小的利益,這樣。而我們平常開口的,不是戲論就是諍論;佛陀卻能夠滿足,不但一個人,不但他自己,所有一切眾生都能夠這樣。啊,了不起啊!試想他能夠圓滿一切人,他哪有自己不圓滿的!所以這個地方就身體有這樣好的殊勝的功德,開起口來有這樣的真實的內容。
(p41) 那麼他為什麼能夠做到這樣呢?因為他徹底、如實地了解了,所以下面說,"如實觀見無餘所知意",他的意業就是這樣的,他能夠「如實」的—如實在的,簡單極了。平常我們看見的啊,都是看見事情的一部分,而它真正的真相是看不見的,看不見的。平常我們眼前的東西,譬如說好像空氣,什麼都看不見,沒有什麼東西啊!欸,現在科學家告訴這裡還有空氣在,我們就看不見了。那空氣又是什麼?我們又看不見,就算科學家也看不見,就像眼前所有的東西,都是這個樣。不要說我們看不見的東西看不見,就是眼前隨便一樣東西,譬如說眼前這個茶杯,你說你看見了沒有?我不能說你看不見,但是我也要告訴你,我不能說你看見。你看見了茶杯的這一面,那這一面看見了沒有?沒有。你可以轉過來,四面看見了,裡面沒有,總是我們是局限的。那麼這個局限的裡邊啊,就有種種的毛病了,種種毛病了!就這樣。
所以真正能夠如實地看見的話,那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而且圓滿無餘。譬如說小乘的聖者,他也能夠見到一部分,但是還有很多地方不圓滿的,我們說簡單。我們所應該知道的一切的對象,他沒有一點點餘遺;而所有任何一樣東西當中,他如理如量,如理如量地都能夠完全認識。因為能夠這樣完全認識,所以才能夠圓滿解決。所以才能夠啊,不但自己得到這樣,而且能夠滿足一切眾生,這個是意業。
(p42) 那麼這個三樣東西也可以說他身、口、意三業,也可以說他的法、報、化三身。這個「意」是代表了他的法身,「語」是代表了他的報身,「身」是代表了化身,一般來說,一般來說。因為意業本身的的確確它跟法是徹底圓滿相應,那個就是法。那麼他所現的身呢,那個現的身的話,就是他自己的是佛身,那是我們看不見;現在「妙善所生」,我們看得見的,那的的確確應個人不同的機,所看見不同的,菩薩看見他的是報身;眾生還沒有登地之前,還沒有破無明之前,看見他的是化身,而這個化身有在四生、六道當中的。所以這個也同時可以說法、報、化三身。那麼總結起來,這就是我們釋迦世尊,這個是我們的尊主,這個就是我們的娑婆世界的教主、人天導師。第一個。
佛的圓滿的教法,留傳下來的時候,分成功哪兩個大系?
那麼這個佛的圓滿的教法,留傳下來的時候,分成功兩個大系:一個是智慧,一個是方便;或者我們說一個是大悲,一個是大智。當他徹底圓滿的時候—佛,所以叫二足尊—明足、行足。那麼等到慢慢地向下的話,它一定分成功,這個時候用兩個菩薩來代表,實際上就是這兩個菩薩能夠圓滿傳持那一部分教法的。哪兩位?一個是彌勒菩薩代表方便,一個是文殊菩薩代表智慧,所以看第二個偈子:

【是無等師最勝子,荷佛一切事業擔,現化遊戲無量土,禮阿逸多及妙音】
是由佛最殊勝的法王子,他能夠圓滿地把佛一切的這個事業、這個擔子能擔得起來的。化現無量無邊的身體,在十方一切世界當中遊化教導眾生。禮敬大悲方便彌勒菩薩以及大智文殊菩薩。

(p43) 說現在這個是,「無等師」就是佛—無與相等的,是無等等師、那個佛最殊勝的法王子,這個法王子他能夠圓滿地把佛一切的這個事業、這個擔子能擔得起來的。而擔起來了以後他做些什麼呀?眼前化現無量無邊的身體,在十方一切世界當中遊化教導眾生。這是誰啊?這是阿逸多,就是彌勒菩薩,他是代表方便—大悲;以及文殊菩薩,代表智慧。
大悲,菩提心就是發救一切眾生心這個願力,然後呢在這個方面用種種方式,種種方便去幫助別人,所以稱為廣行。但是你單單發了這個心要去救別人,如果說沒有正確的方法的話,不行,所以一定要有正確的方法,那麼就是智慧。就像我們普通世間來說,每一個家庭當中母親都是無限地慈悲,她總是希望自己的子女最好。但是這個母親,愛心是夠了,教導的方式不足,結果呢,溺愛,溺愛!這個「溺」愛,三點水一個弱,強弱的弱。寵愛反而把那個子女弄壞了,所以一定還要正確的指導,這樣。那麼這個正確的指導就是智慧,我們現在佛法也是如此。
前面上說「遊戲」,這個地方遊戲不是我們現在的沒有什麼事情啊玩玩,這個不是!所以這個經論上面告訴我們的「菩薩清涼月,遊於畢竟空」,他這個菩薩有無邊的智慧的光明,為什麼說像月亮一樣呢?這個太陽曬在身上,唉呀,讓人家熱得有點受不了!這個 (p44) 照在身上就給人家有個清涼之感。他不是像聲聞一樣地停止在那裡不動的,而他是有種種方便,種種方便,所以遊化這個世間,所以遊於畢竟空,以智慧扶持。所以儘管他有種種事業,是不受染污,這個遊戲是這個意思,就教化眾生的意思來說。
那麼再繼續下去,也是另外兩位菩薩。那個兩位菩薩一個是龍樹菩薩,一個是無著菩薩,也同樣代表了智慧跟方便,一個是深見,一個是廣行;一個是大智,一個大悲。

【如極難量勝者教,造釋密意贍部嚴,名稱遍揚於三地,我禮龍猛無著足】
透由名聲遍揚於天上、地上和地下的龍樹菩薩、無著菩薩殊勝的教授以及造種種的解釋,而把佛法裡邊深刻的、秘密意趣的《大般若經》,讓我們眾生獲得教化。我向龍猛菩薩和無著菩薩頂禮。

這個說,那麼佛為什麼他的教法好好的,佛不是最圓滿嗎?為什麼還要他的這兩個人來教導呢?這地方我們有一個疑問,可能;或者你們根本提不出問題,實際上這是個問題。我們說教化不是佛最好,為什麼還要菩薩?就算菩薩嘛,十地菩薩最好,為什麼還要更等而下之,而是龍樹、無著?因為彌勒菩薩、文殊菩薩他們都是等覺菩薩,而他們下面龍樹、無著兩位菩薩是初地菩薩。這為什麼一個一個要這樣地下來呢?這裡是一個問題,那麼在這裡我先簡單地說明一下。
佛法本身,它除了如理、如量以外,還要一個條件,所謂「次第」。對我們來說,應我們的機,這個很重要的,應我們的機,很重要的!就是說我們的機如果是已經到了佛 (p45) 地了,他就現佛身來救我們;如果說我們大乘,他就以大乘的行者,然後大乘當中又有種種的差別;小乘,以小乘的。這個就是我們修學佛法過程當中的次第。那麼最上根利智的人,他以最圓滿的方法來接引他,所以佛出世的時候第一部說的是《華嚴》,那個是最圓滿的。可是這個時候,不要說我們根本完全不在那個地方,就算看看佛世時候的公案,大智如舍利弗坐在這個華嚴會上,聽《華嚴經》是如聾如啞,聽得不曉得他說些什麼東西,我想這個公案,我們大家都知道。這一點,我們雖然信得過佛,可是不一定體會得到這個心情。我們現在不妨用一個眼前非常簡單的例子一說,我們就可以體會得到。
譬如今天我們坐在這個地方,大家研究這部《廣論》。不一定啦!不妨說最起勁、最高興的一部論,我們大家每一個人,啊!聽的也好,講的也好,歡喜得不得了!假定說現在帶一個其他的不相干的人來,他跟佛法不相應,坐在那個地方的啊,他聽得是一點味道都沒有。唉呀,不曉得你說些什麼東西,這是一種例子。那麼更另外一個例子,譬如說今天是有一個很大的宴會場合,這個宴會場合有很多大人物出現,各式各樣的大人物出現,我們有機會去參加。結果我們如果說帶一個小弟弟,或者帶一個小孩子去,那個小孩子去了以後,如果回來的時候你問他:「欸!今天你參加了一個盛大的宴會,你看見了什麼啊?」他說不定會說看見巧克力糖。還有沒有啊?看不見,不曉得看見什麼,那些陌生人 (p46) 不曉得什麼!可是另外人就看見,哎喲!當代第一類的這個大政治家、大學者發表了不起的言論。哇,覺得這不得了!這我想我們都有這個經驗吧!那為什麼原因?下面這個才是真正重要的。
《華嚴》上面說得很清楚,就是我們在因地當中啊,是本來沒有對這件事情是認真地修行過。為什麼不修行?因為你一開始的時候你沒有這個好樂心,你也不往這個裡邊去深入,這我們心目當中不相應,所以為了說明這個,所以我剛才說那個公案。反過來說,譬如說我們現在,假定說你出家了久修上座,那我們就今天早上我們討論我們吃的問題,就很有趣!有的人是偏向於這方面,可是反過來另外有一種人,他就覺得,啊,這個東西都是妄分別,是越簡單是越好;有很多人啊,的的確確剛開始的不習慣,總希望多一點,那意見差得十萬八千里。所以說,如果說非常簡單的,你看見了很豐富的內容啊,他看了覺得頭痛,不知道選哪一個:好,好,隨便有一點算了!這個就是說,各人自己喜好習性所使,這樣。
因為這樣的關係,所以就顯出不同的次第,拿我們來說我們的根性,就是這樣。所以當越到後來教化那個教法的時候,自然而然演變分化成功這麼多的次第,這我們要了解 (p47) 的。所以譬如像《法華》上面講,不管任何情況你接觸到了一點佛法,最後都成佛,可是的確你進來的有你相應的路子,有很多是智慧入,有很多是以慈悲方便入。這個地方的一步一步地歸敬有個原因,說明本論的這個師承。[02B] 這個地方的一步一步地歸敬有個原因,說明本論的這個師承,它是這麼樣下來的。那麼這個地方說明本論不偏重於智慧,不偏重於方便,所以它歸敬當中方便、智慧啊,同樣地歸敬。還有呢,要說明我現在這個論,不是針對教那些大菩薩的,而是這麼一步一步下來,你就從這歸敬上面可以看得出來。因為這樣,所以我們曉得,喔,對!論的來源是這樣,而現在他教化的對象他不是大菩薩,而是一步一步下來。我們看最後下到什麼樣的程度。
佛是最圓滿的,十地菩薩也是圓滿的,為什麼要等而下之的初地菩薩教呢?又紫柏尊者喻內涵為何?
所以第二個說龍樹、無著菩薩,而他們兩個怎麼樣的特徵呢?「如極難量勝者教」。這個佛下來降到文殊菩薩、彌勒菩薩,但是不管那些經也好、論也好,還是非常地深、廣;「廣」是無所不包,「深」是徹見本源。這個東西是很無可思議,我們不是普通人, (p50) 乃至於小乘的聖者所能了解的。所以這個地方「勝者教」,這個很難思量、思議地殊勝的教授,是指大乘教法,而特別這個地方指《大般若》。為什麼?《大般若》是圓滿的成佛的次第,從凡夫位到成佛的次第,說得非常清楚。
而這個雖然說得很圓滿,但是以我們凡夫、普通人去看的話我們不懂的,我們不懂的!文字會懂,內容不懂,而且往往由於我們的偏見,我們往往會執著自以為懂了,結果害了,結果害了!所以《楞嚴》上面說的像執指為月—欸,有一個善知識指給你看月亮,結果你看不見月亮,拿他那個手指做月亮;就是沒有人深刻地說明的話,內涵我們不知道。所以這個殊勝的教授啊,要經過一些解釋;那個解釋的人,也必須具足他相應的條件。那麼現在這兩位能夠把這殊勝的教授,造種種的解釋,把裡邊的深刻的、秘密的意趣,來教化我們這個眾生。因為得到這個佛法的教化,然後呢這個世間才能夠轉染為淨,這個才是真的莊嚴,真的莊嚴!這個莊嚴本來是顏色,這樣。譬如我們房子裡面都是髒的,那麼拿好的東西……現在世間都是染污的,他用正法來莊嚴,因為他這樣,所以他「名稱徧揚於三地」。這個三地是指天上、人間或者地上,跟地下,這樣。
那麼這個是誰呢?就是代表彌勒菩薩一系,廣行的無著菩薩,以及文殊大士深觀的龍樹菩薩,這是表示了它的傳承。在這個印度是非常重視,其實到了我們中國也是一樣,那 (p51) 個師承非常重視。不要說佛法,世間學問也是如此,世間學問也是如此!很可惜、很遺憾地,我們現在末法啦,這個,這個師承沒有,自己看看書,啊,覺得懂了,實際上呢差得十萬八千里,差得十萬八千里。
所以談到這一點哪,我自己內心上面有一個感受,最早以前我那個時候看書啊,曾經看過幾個公案。這個紫柏大師是明末四大師,這是個很了不起的大德,所以那個時候人家稱他為紫柏尊者,因為他的成就,他大徹大悟了。那麼他大徹大悟了以後,他自己就好辛苦啊,也參了個話頭,他起疑情。這個傳記上面說他,描寫他用功的情況—疑至頭面俱腫。這個頭面、身體都腫起來,這樣。後來就開悟了,開悟了以後他說了一句什麼話:「唉!假定我在大善知識如臨濟、德山會下,一棒便醒,何用如此這般!」那我們單單看那個傳記就這樣,好像輕輕鬆鬆的幾句,現在我這個簡單地跟你們說一下。
先看「頭面俱腫」是什麼情況?我們無法想像這頭面俱腫是怎麼一回事情啊,不大曉得。那麼這個地方,我提一個,這也是現代的人,這個人將來你們有機會見到他的,今年還不到四十歲恐怕,我忘記掉了。他有一個時候他自己一個人用功,幹什麼啊?閉「般舟三昧」,閉般舟三昧。那個事情也不知十幾年了,那時候我才剛去美國回來了,回來了以後啊,他一看見我回來,就來找我,就跟我談。說他也在一個佛學院念書,我說你去念佛 (p52) 學院嘛就去念了。他也跟我說:「唉呀!我實在在這個地方念不進去!」我也曉得他是個修行人,那麼現在一般的佛學院裡面都弄課程排了一大堆,還要什麼英文啊,還要什麼日文,他尤其是沒有興趣,這樣。後來我就說你這個既然念了,好好地把它剩下的三年念下去。他說:「法師你回來幹什麼?」我說我回來要閉關,我就跟他簡單地……。他跟我一直住了三天,後來他就回去就開始。
然後呢,做那個般舟三昧,沒有人知道它。我說:「這般舟三昧,不這麼容易的,你不要貿貿然啊!」他一定要去做,那好,那既然這樣做,告訴他那個辦法。其實我也是個外行說實在的,不過那因為學過教法,大概的次第了解一點,我就告訴他。那麼所以他回去了以後,他就寫信跟我說,我現在怎麼開始……。當然這個跑,絕對不是說,哦,我訂一個功夫一口氣,到晚上,這樣!是那麼先慢慢的次第,照著哪幾樣重要的東西。第一個,第一個就是外緣哪,這個沒有其他的路好走—一刀兩斷!那麼然後呢自己準備的功課,一方面準備功課把那個的身心調治;然後,後面開始就每天開始走。剛開始的時候試試走二小時,唉,走得覺得很辛苦,走了以後慢慢覺得就好了,開始變成三小時、變四小時,到後來慢慢地可以走到,每天走到二十小時,就這樣。這個不容易呀!你們沒走過,覺得二十個小時輕輕鬆鬆,你們走走看。不要叫你們走二十小時,就叫你們一口氣走兩小 (p53) 時,就受不了。
我另外一個經驗也是,那時在,就是在紐約鄉下,有兩個學生,有一個是外國人,我剛去的時候他們就修行。我說你們不要急啊,他們急得要命,我想急得要命也沒辦法啦,反正你上面那個這個大殿很空,你就去試試看。他也是弄個功課表擺在一天,第一天不知道怎麼苦熬過去,我不知道,第二天早晨一大早他說:「啊!師父,不行了。」「為什麼啊?」「在那裡就是上半天還可以,到了下半天哪,是坐立不安,自己又說了不出來,不出來又不行,到最後熬到晚上,實在不行!」所以這是包括我自己的經驗,我周圍的人。
那麼我剛才說那個人哪熬下去,就走走走走……他第一次三個月並沒有什麼多大的效果,效果不大。但走到後來啊,他就發生了什麼現象呢?發生水腫,那個腿都腫了。要我們哪,啊,那稍微受一點苦就受不了,他那個開始一點腫,他因為已經聽說過,曉得古人的經驗,你沒有這個意志克服是絕不可能!他那個手按下去的話,按了下去手指拿掉,一個洞,就不回來了,就這樣。然後呢要半天、半天,它那慢慢又這樣,這樣地厲害法!剛開始腳,到後來那個大腿,到後來到那個下半身整個都腫了,他還是咬緊牙關做下去。那麼到了三個月沒什麼消息,好、好,休息一下再來,那第二次又來。那第二次來了情況就不一樣,就這樣。他那個時候又描述啊,到後來到二十小時以上,他說他四邊、中間都不 (p54) 靠的,那個佛堂那個佛像擺在中間,那走過,走過去他有的時候實在累了,累了他跑到牆壁上這麼輕輕一靠,一靠就睡著了,一靠馬上睡著了!睡著了馬上就「咚!」跌下來,再爬起來!有的時候坐在地上想不爬起來,哦!不可以,那撐了個半天又撐了又直在那裡,不能靠到牆,一靠到牆他馬上就睡著了,這麼嚴重法!所以這個意志力,意志力啊!
在這種情況之下,但是他慢慢地、慢慢地繼續下去的話,欸,有意思,來了,境界來了!然後產生輕安,這樣,然後呢慢慢地消掉了。後來他那個輕安的、心裡的無比地清涼,實際你心裡上如果沒有的話,絕對沒這個力量支持你的。所以具要兩個條件,一個有堅強的意志力,沒有堅強的意志力是不行的;還有呢,正確的方法。有了正確的方法,照這個堅強的意志力,堅持下去。如果沒有正確的方法,正確的指導的話,他得不到真實相應的這種境界。真實相應的境界這個得不到的啊,白吃苦,沒有用,沒有用!所以他兩樣東西總算都得到了,後來身心上慢慢地消了,他感到無比地清涼啊!那個所有的世間的煩惱,這個清涼啊,無法形容的!你們真正用功,你們一定會體會到,那是種無比地歡喜。
那麼清涼到什麼情況呢?我普通可以說的就簡單說一下。他這麼辛苦法,平常他的食量也很大,因為我們剛出家的都是啊,大家持午的人都有這個經驗,等到你開始持午沒有多久,剛開始不習慣,等到晚上多久不吃的話,欸,胃口非常好,食量很大。我們平常 (p55) 有那個缽啊滿滿的一缽,有的時候還不夠,還要吃兩餐,到後來他慢慢地飲食減少。他每天啊我們這個小碗,稀飯稀稀的大半碗,不能再多吃,多吃吃下去啊,而一天最難過的時候,就是吃過飯那個半個鐘頭。吃過飯那個清涼的感覺就沒有了,就這樣,然後身心都會沈重,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好處,慢慢、慢慢地相應了以後啊,夏天這像蒸籠一樣,他還戴著一個毛線帽子,像那個盔一樣,欸,他也不覺得,不覺得熱。(今天他拿掉了,因為他那兩天才感冒。)然後到了冬天,到了冬天我們曉得這裡天氣還是滿冷的啊,他還是那個帽子,還是那件衣服不覺得冷。所以他這個真正地來的時候,不是我們說硬作的事情,就是這樣。所以我這地方我倒順便的提起來他那個公案,他做的過程當中啊非常辛苦,他一共試了三次。在這種情況之下,離開那個開悟還遠得很,還一大截啊!這樣。所以我們平常聽別人家說很容易,頭面俱腫,好像一個故事,如果你們自己試一試,就曉得這個頭面俱腫辛苦的狀態。
還有真正疑情現起的時候,那個參禪那個疑情現起也滿有意思的。到那個時候你的腦筋裡面,沒別的東西就是這個疑。假使你是念阿彌陀佛,說「念佛的是誰」,就是、就是人家形容啊如人欠萬貫,欠了人萬貫錢一樣,那個債主逼在那裡不曉得怎麼解決。或者說 (p56) 你被人家倒了萬貫錢一樣,你不曉得用什麼方式,心裡老放不下要回來的那種味道。他什麼東西說打不散、搓不開,這樣啊!你們,反正這種東西啊,所以就是說你只有正確地體會了。好辛苦、好辛苦!而且往往是經年累月地這樣來。
結果啊,他說如果在臨濟、德山會下,有大善知識的話,一棒、醒了!一點都沒錯。這個善知識,這地方特別說明的—這個善知識的攝受的重要。那麼像這種事情,也就是說平平常常啊我們自己單單憑自己的這個,不管用功也好、認識也好,都需要經過這種過來人的指點。那麼現在這個地方呢,也就是說,喏,他們兩位把佛最殊勝的東西解釋說明了,讓我們深入體會到。結果他影響所及不僅僅是我們人間,是天上、天下,無所不及。佛陀在經典當中也懸記,到將來末法當中能夠振興,把我的教法如理如量地恢復的,就是他們兩位!那麼再下面呢,看下面一個偈子。

【攝二大車善傳流,深見廣行無錯謬,圓滿道心教授藏,敬禮持彼然燈智】
阿底峽尊者總攝龍樹及無著二大車軌的妙善傳承,毫無錯謬地承傳深見廣行二派之教授,圓滿含攝佛陀教法精髓的教典教授。我向阿底峽尊者敬禮。

這個傳承繼續地下來,現在又有一個大善知識,那個大善知識,叫作阿底峽,阿底峽。阿底峽,這個西藏人對於這位尊者的尊稱,他是印度人。對於印度人,相當於我們中國宋朝初年,宋朝初年。他出生在宋太宗,宋朝的第二代皇帝到仁宗年間,相當於公元的 (p57) 九百多年到一千多年。
本論作者是智慧、方便的圓滿結合,依此教授是否可至圓滿之果位?為何?
那麼這個大尊者啊,他是東印度的一個王子,從小的時候就一心想出家,一心想出家,絕頂聰明。我給你們那一本書,你們好好地看一看。他只有十幾歲,只有十幾歲啊,就隨便學了一點世間的學問—因明。哦,這個因明對我們來說很難學的東西,十幾歲他也聽人家講了一遍,就運用這個因明的理論跟人家辯論,把當年印度最負盛名的那個那個大學者辯倒了。哇!好不得了。將來如果你們真正地深入,你們都有機會學因明,你曉得因明這個東西非常難學。這個地方說明,這個阿底峽尊者是何等的聰明。
他的出身這麼地好,後來出了家,出了家以後他從小乘、大乘、性宗、相宗,無所不精,無所不通,到最後是在印度算起來,印度佛教界的頂尖。他的這個傳記後面有簡單的介紹,我在這裡不說了。他這位大德呀,把上面所說的兩個傳承,兩個師承,一個代表「深見」,一個代表「廣行」的大乘的教法,這個教法、這個傳承善巧無誤的這個傳承,他又把它統攝起來。不但統攝到身上,而且圓滿沒有錯誤,把這個東西歸併起來,這個是佛陀的中心的教授。那麼這位尊者,現在來敬禮他!
這個地方,我們有一點要說明的,就是前面我們已經了解了,佛陀—這個是圓滿教法的根源,圓滿教法的根源!那麼他這個圓滿的教法啊,是主要的內容是分成功大悲跟大 (p58) 智,或者悲、智二點。對我們來說,這個悲是圓滿我們的功德,說福德;智是所以那個功德能夠得到圓滿的進步,而不是有漏的話,那就是靠那個智慧。換句話說一個是報身因,一個是法身因,那個化身就包括在報身當中的,就這樣。
那麼這個東西啊,它演繹成教法時候這樣地下來,下來呢,然後當機慢慢、慢慢地低下的時候,所以留在世間的教法,它也同樣地慢慢、慢慢地層次或者程度的降低。所以第一個是有兩位等覺菩薩,最高的人;再下面的話,次一層。就是像我們現在學校裡面教書一樣的,現在是大學教授,欸,可是現在我們只有中學、小學程度,所以不行,要用中學教員或小學教員來教我們,這個是。那麼為什麼到後來又傳到一個人,他下面這個人又不分成功兩部分,而是說併到一人身上呢?這有它特殊的道理的,這有它很特殊的道理的!因為當一個教法流傳下來了以後啊,它自然而然會有一種偏向,特別講智慧的人啊,偏向到後來,往往把這個方便這一部分會忽視;反過來,講大悲這樣的話呢,他會把智慧忽視。
譬如說我們世間看很多事情,有很多人講那個事業的—佛法事業,講佛法事業,事業推展得很廣啊,但是他跟法慢慢地往往有點脫節現象。另外一種呢,他就講如法,講如法但是他那個事業慢慢地就慢慢地縮小,這我們就不大容易產生圓滿的這種答案。那麼假 (p59) 定自己修行來說,那個沒有關係,如果是你想把那教法的圓滿地傳開的話,這個就不足,這樣。所以在任何一個時候,總要把這兩樣東西能夠配合、調和得恰當,那麼這個教法才圓滿。
同樣地,我們學的時候也是如此,是,我們每個人有我們的不同的根性,可是假定說你在這個地方,你能夠注意到這一點的話,你這麼走上去的話,最省事、最圓滿。偏重智慧的人,是不要忽視這個方便;偏重方便慈悲的人,也不可以忽視智慧。要不然我們很容易地了解,你講處處方便,現在的話叫「方便出下流」,完了!到外面來看,出下流的話,看得一團糟,實際上呢對我們來說的話,這結果是墮落。儘管你一番好心,說我要弘揚佛法,我要修持佛法,修了半天到地獄裡去了!那不修還好耶!所以,任何時候要把這兩樣東西圓滿地配合,這是很重要的。
那麼現在這個尊者就在這地方示現,喏,他就是這樣!所以他能夠把這個圓滿的這個教授,一點沒有錯地配合起來,這樣。所以他本身示現的位次,我們不知道,根據他的傳記,他剛出家的時候,剛出家哦!就證得那個量是什麼,加行位上的位次。這個加行位相當於我們中國的大師當中選一位的話,是天台的兩位祖師—天台智者大師,以及他的老師慧思禪師。哇,那高不可攀哪!這個有一個祖師就是憨山大師,就是明末四大師也是啊 (p60) ,一般人把他推崇為明末四大師之首,就是說四個人當中最高的。人家問他說:「大師啊,你這麼了不起啊!那個比之於古人啊……」他要用、找幾個古人跟他比一比,他那就隨便談幾個,天台智者大師。憨山大師怎麼說:「欸!我怎麼可以跟智者大師相比啊,那我只是開悟了得佛性,那個大師的位次是高得不得了!」
我為什麼要特別舉這個例子呢?我們哪,因為你沒有真實地認識,我們種種增上慢心很容易生。欸,往往人家聽見大徹大悟,好像那個大徹大悟成了佛一樣。不是!大徹大悟有層次不同的,凡夫也是大徹大悟,也可以,就這樣;然後佛也是,天台智者大師也是。那我就特別說明一下,像憨山大師這麼地了不起的人,看那個天台智者大師這麼高。然後呢,天台智者大師,他最後走的時候,人家弟子問他說:「大師啊,你證得什麼品位啊?」「我只登五品,只登五品。」那還是在「觀行位」上當中的人哦,他的老師才是「相似位」當中的人。我們這位阿底峽尊者,他不是最後哦,他剛出家的時候,哦,還沒有出家,他去參訪善知識。他那個善知識啊,最起碼都是加行位上的人,有很多是地上菩薩,就告訴他,他自己的經驗,然後他照著修持,當時就證得他老師相應的位次。這樣高的一個人,出家,然後幾十年。
(p61) 那個時候他參訪善知識十幾歲,到七十幾歲死,你可想而知他多高。但他沒有說明,至少從我們現在有的傳記當中,他沒有說出來「我自己到了什麼位次」,這個沒說。但它至少這個地方說明了,他這個大師,有把佛陀的這個教授圓滿地擺在這裡。這所以為什麼當年在印度啊,他在所有一切的宗派都崇奉他—你念佛的,你跟了他一定成功,你參禪的,跟了他一定成功,不管你禪、淨、律、密、教,因為他得到圓滿。所以這個地方的,它這個表示這個傳承,有它殊勝意義。那麼再下面呢,除了這個正支以外,其他的相關的、旁邊的一些什麼人,下面那個偈。

【遍視無央彿語目,賢種趣脫最勝階,悲動方便善開顯,敬禮此諸善知識】
大善知識總攝佛的一切經教,以大悲心為各種根性的賢聖之種,善巧方便地來說明走向解脫之道的方法。我向這些善知識們敬禮。

說除了這個正統的這個一脈相傳的我這個師承以外,其他的相關周圍的這些大善知識都在裡頭。而大善知識每一個的條件都是什麼—「徧視」,這個徧是普遍,他沒有執著的。而是什麼—「無央」,一切諸佛的這個經教,一切諸佛的經教。他了解這個道理,而且都是「賢種」,種就是種性住,平常我們叫三賢十聖。真正具足善根,已經一定走上大乘路子的這個行者,所以「最勝階」,表示大乘的,這樣的那個祖師們。由於他這個悲心的關係,所以用種種的善巧來說明這個佛、菩薩殊勝的意義,教導我們的那些諸大善知 (p62) 識,這個是歸敬,也一方面是歸敬求加持、消業障,另外一方面表示這個傳承,也讓我們知所歸趣。
所以我們真正要學佛法的話,最重要的,剛才說你要得到善知識,那麼什麼叫善知識呢?後面會詳細說明。可是這個裡邊,真正地要了解這個善知識你沒有智慧,辨別不清楚。有一點容易的,那換句話說,他的世系如何?他的傳承如何?這個東西大家不能亂的,這一點我們不必用智慧去辨別。你能夠找到這個話,確定都是圓滿無缺的善知識,所以他這個地方也簡單地說明了這一點,也就是說本論真正殊勝之處,這樣。
那麼再下面那個呢?第二個叫造論的宗旨,有了這個歸敬以後,那麼他要開始造論。說我造這個論,是為什麼原因呢?目的何在呢?我希望達到什麼樣的效果,什麼樣的效果呢?那我們看一下。


2018年11月14日 星期三

2018-11-14進度:序

01A 00:00 - 02A 08:14

1. 師父為何會改變說法的方式?師父提到真正講修行上去的步驟是什麼?
今天我們開始修習《菩提道次第廣論》,這是宗喀巴大師所造的。那麼平常我們前面先要提一個重點,通常我們稱為「玄義」,也就是把我們所要學的這個內容,它主要的綱領、特質,簡單地、扼要地把這個重點說明。不過,對我們現在在座的大部分同修來說,是初機,剛剛進入佛門,所以用平常正規的這種狀態來說的話,大家不一定能夠體會到、領會到它的深入的正確的意義。結果呢,花了很多的時間,而得到很小的受益,這個其次 (p4) 這個其次。進一步,因為他不了解,剛開始聽了這個不懂的東西,沒有興趣,把他的這個熱忱會減少,這是一種損失。
所以我改變一個方法講,我頭上只是非常簡明地來說,而把這個簡明的理由,就馬上能夠運用在我們身心上頭的,那麼提起我們對本論的一個興趣、好樂,了解了本論的殊勝,產生一個善法欲。換句話說,一種強有力的欲望,本來這個欲望通於世間的,現在我們這個欲望是追求善法的欲望。而這個善法欲,是策發我們精進的必要的基礎,有了這個,那麼才能夠得到佛法的真正的好處。換句話說,真正講修行上去的步驟是這樣的。等到我們把本論順著次第一步一步學下去,有了一個正確的概念,然後我們再提綱挈領,把這樣的一部大論,作一個綜合的結論,那個結論,以後作為我們行持的準則。實際上這個最後的結論,本來就是在最先應該講的玄義,這個首先來說明。

師父是如何詮釋「菩提道次第」?菩提是覺悟,為何我得不到?如何得到?
所以現在我們用簡單的方法。《菩提道次第廣論》,那麼說些什麼呢?簡單地說一下。「菩提」,翻成功我們中文叫作覺,大家曉得—覺悟。這覺悟些什麼呀?平常我們說叫「自覺、覺他、覺行圓滿」,這個我們也不必一個一個解釋。拿我們最現實的,也最具體的說明—我們目前,大家追求的是什麼?快樂。昨天說過了,簡單地說,這樣;更 (p5) 更深一層地,或者是仔細一點講的話,要想把痛苦解除,要想快樂得到。當你把痛苦徹底解除的時候,得到的快樂是圓滿的,不會有毛病的,這樣;應該說,不會有毛病的,但是並不圓滿。而不但這個快樂沒有毛病,而且圓滿的,這樣。
那麼我們為什麼得不到呢?我們這麼努力去做,為什麼得不到呢?原因是說,我們雖然認真去做了,因為我們並沒有對我們所做的事情有正確的認識,沒有正確的認識,你雖然辛苦忙了半天,卻不一定有好結果。比如說我們生了病,要去找醫生,你去找醫生,假定你對這個醫生有沒有本事,這個藥對不對,你都不知道,隨便找一個蒙古大夫,隨便弄一點藥吃吃的話,病治不好;不但治不好,乃至於更加重你的病苦。同樣地,世間的任何事情都是如此,所以我們雖然要求這個好的目的,但是因為並不了解怎麼去做。
那麼現在有這麼一個人,他是徹底完全覺悟了,告訴我們這個道理,告訴我們這個道理,所以這個叫作「覺」。覺悟什麼呢?任何一件事情對、錯,他完全了解了,這樣,那就是所謂這菩提就是覺的意思。那麼我們要想得到這個結果的話,不但聽到那個道理就算了,還要照著它去做。所以,你照著它這個方法走上去的這個步驟,叫作「道」,這麼簡單。
(p6) 那麼下面的「次第」呢?任何走這個路,一定有個次第,一定有個次第。比如說,我們爬樓梯,一定是下面一階階上來,沒有一個事情是例外的。不要小看這個喔,不要小看它呀!實際上那個次第是非常重要的。平常我們做任何事情的時候,要注意幾樣東西,平常我們說:質、量;質是講這個東西對不對,量是講這個夠不夠。隨便,譬如我現在說前面一杯水,我要喝水,那麼不僅僅是它水對不對,當然,不但對不對,還髒不髒,這個是就它的質純淨與否。單單這個質夠不夠?不夠,你說一滴水也是,一滴水喝了不能解決你的渴,還要什麼?量。所以質是要正,量是要足。除了這個對不對?還要一樣東西—次第。小事情,我們往往不大注意,忽視掉了,實際上呢,次第是非常重要。
平常舉一個非常簡單的比喻,我們燒飯,我們大家曉得要米、要水,然後要火,把幾樣東西要洗。這個我們不能說反正要火、要水,大家混在一塊兒來,這個不按次第不行。你一定把那個米拿來先洗乾淨了,加了水,放下去燒。你不能說反正要水、要火,我先燒完了以後再洗,那個沒有用,那個沒有用。燒焦了,你怎麼可以?就算不燒焦,燒出來,髒的怎麼可以?譬如說燒菜—那是米的話,已經弄乾淨了—燒菜的話,你不能說那個菜從田裡拔出來,我燒完了再洗,這裡邊都是泥巴,然後呢,乃至於有農藥,你吃下去,本來給你營養的,反而把你毒死。所以「次第」,所以現在我們說,我們要想達到這樣的 (p7) 一個目的,應該走這樣的路,這個路過程當中還有必然的這個次第。   
師父是如何詮釋「廣、論」?此段師父揭露了我們聽聞時的什麼現行?
那麼下面講「廣」,「廣」是詳細地來說明這件事情,來說明這件事情。我這地方再特別說明一下,我完全都是用最通俗的名字來講啊,下面大家也許說,那平常我們這樣,好像聽那個書本上面,也許你有可能兩種反應。大家注意喔!一種呢,大家如果習慣於平常我們教學方式的話,也許覺得這個好像不夠書卷氣。還有一種呢,也許習慣了,聽完了這個,很歡喜的話,就不再歡喜平常我們一般的正規狀態。那麼這兩點,我們都這地方要說明,要改善的。
第一種情況,他習慣了文謅謅的這種語言以後,驟然聽了以後,覺得不大習慣,那這是難免的。但是我們要了解,你今天跑得來聽這個東西,你目的幹什麼?假定說你是學文的、學什麼的,那對,用不著到我們這個地方來。你可以到普通的文學院裡面去,哪一個學校,研究佛教史,研究中國文學,然後研究西藏文學,寫出最好的文字來,根本用不著到這裡來!我們這裡主要的目的是,要了解了講修持,然後照著去修持的話,證得這個覺悟的、圓滿的果。所以真正的重點擺在這裡,你不要忘記掉了!
所以在這個場合之下,為了適應我們的條件,這樣,那麼你慢慢地、慢慢地自然心裡 (p8) 面,就不會受以前習慣的影響。還有一種呢,也許我們在這裡聽得滿歡喜,覺得:哎呀,這個講的道理的的確確聽完了我馬上可以用上,很高興!於是不知不覺又會產生這種心理─在別的地方聽見這種照著次第去講的很多文字,你會排斥它,說:「唉,你看,那些講了個半天沒用!」這種心理也絕不可以!要曉得,它語言文字是絕不可少的,絕不可少的。做任何事情,修學佛法亦復如是,必定要透過這一個東西來說明,次第地深入,我們才能夠懂得。只是我們目前狀態,是因為條件所限,所以不能用得它深的地方去,才這樣的,這個我們要了解,這個是要了解。所以,這兩種情況,我就事先先說明、避免。越到後來,我越是會用比較像學校裡念書這樣,用各式各樣的成語文字來表達,這個首先說明一下。
那麼,所謂《廣論》的「論」,最後一個,平常我們就說,詳細地來討論,詳細地來討論這件事情。所以從這個題目上面,我們可以曉得說,我們現在學這個東西,就是怎麼樣從我們凡夫,下腳第一步開始,一直走上去,走到圓滿成佛的這條路。而這條路的過程當中,不管就它內容的正確與否來說,就它應該完成的數量來說,以及走上去的次第來說,它都有一個完整詳細的說明,詳細的說明。我們從這個上面,有了一個正確的認識,你照著一步一步實踐的話,就可以達到最高圓滿的境界,最高圓滿的境界,這就是本論的 (p9) 我們要學的。
宗喀巴大師學習過程的特徵為何?師父援引此特徵要傳遞什麼內涵?
那麼這個作者是宗喀巴大師,作者是宗喀巴大師。這個地方,請翻開書本前面有一個彩色的照片,彩色的照片,這張照片非常莊嚴、非常莊嚴。那麼我簡單地把宗喀巴大師的他的歷史啊,介紹一下:他是青海人,青海西寧附近的人,西寧就是青海省的省會。他生在元朝─元順帝,順帝就是元朝最末一代皇帝,元順帝至正二十五年,相當於西曆的一千三百五十七年,一千三百五十七年。他從小就是一個絕頂聰明的人,很小就出家,然後到十六歲,就進西藏。因為這個青海一帶,在我們中國靠那個角,包括青海啊,然後西康啊,然後四川的一部分哪,西藏啊,那個都是藏族的區域,藏族的區域。他們信的都是佛教,而是屬於佛教當中的密教一支,密教一支。那麼,在這一個藏語的佛法系統當中,他的教育的中心是在拉薩,在拉薩。所以宗喀巴大師在十六歲的時候,也受了他師長的影響,進拉薩去求學,以後呢一生就在西藏,而且把西藏的佛法整個復興,整個復興。   
那麼在這裡,我也不妨把這個藏傳一系的佛法,簡單地介紹一下。因為這個在我們國內平常是少傳聞,所以我簡單地說明一下。那個西藏的佛法開始的時候,是松贊岡布王,那個人,相當於我們唐朝初年,唐朝初年。唐以前是南北朝,南北朝下面是隋、唐,這樣。 (p10) 那麼那個松贊岡布王就是隋、唐那個時候的人,他也是西藏人當中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那麼,那個時候我們中國也碰見我們所謂唐初,那是中國最盛的時候,唐太宗。所以中國歷史上,不管西藏,有這麼一段佳話:唐太宗的公主文成公主,就嫁給那個松贊岡布王,那個時候進去的時候,帶了很多佛經進去。那個松贊岡布王不但娶了唐朝的公主,另外他也娶了一個尼泊爾的夫人。那麼同樣地,那時候尼泊爾也是佛教的國家,所以從這兩個地方傳進去了大量的佛法。
那麼,這個松贊岡布王不但振興了佛法,這個西藏的文字也是那個松贊岡布王時候建立起來的,他特別派一個大臣,到別的地方去,然後學好了帶回來。最後呢,學的是印度,把印度那個母語,經過了他自己的認識以後,適應西藏,造了那個藏文。所以這個藏文雖然跟梵文是不一樣,但是脫胎於梵文,脫胎於梵文。因為這樣的關係,所以它翻譯過去,它有種種的方便。譬如說,拿我們現在的語言來說,你這英文翻成功中文,跟英文翻成德文、法文不太一樣,他們西方語言轉變一下容易,因為他們語言相似,語言相似,就是這個道理,這個我們順便一提。
那麼除了文字以外,制定法律,最主要地佛法那個時候奠了基。奠了基以後經過了 (p11) 三傳,他傳到了他那個第三傳,一個皇帝叫持松德貞,或叫赤松德貞,這個也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皇帝、藏王。那麼他又大大地振興佛法,從印度請了一位大成就者,大成就者所謂靜命大論師,到西藏去弘法。所以西藏的正式有三寶,所謂僧伽等等,從那位大師開始的。不過當時西藏的地方上有一種土著的教,叫作苯教,我們有時候稱它為黑苯教,那個勢力很強,那是民間的鬼神哪這些。所以不但民間反對勢力很強,而且黑苯教的那個鬼神,那個東西還是很有力量的。其實我們現在世間也是一樣,你看什麼十八王公啊,或者什麼,那種鬼神是有他的力量。那黑苯教裡邊,他們還有他們的什麼咒術啊,各式各樣的這種怪招,所以這個佛法剛進去的時候遭到了種種魔難。
那麼這個靜命大師,這是一位了不起的成就者,就說:「像這種魔難,我沒有力量克服它,現在印度有一位佛教的大成就者─蓮花生大士,如果請到他的話,那一定沒有問題。」那麼,這個藏王就努力就去請。這也是因緣成熟,那個時候那位大師也正好從印度向東方走,那麼正好到尼泊爾,於是藏王派去的使者遇上,就把他請進去。請進去了以後,這個蓮花生大士是顯密圓融的成就者,他有種種的殊勝的方法,所以把那些各式各樣作祟的妖魔鬼怪一一降服,大弘教法,這樣,大弘教法!
(p12) 不過因為剛開始,初初建立,雖然剛開始建立了,等到蓮花生大士走了不久,它那個基礎沒有穩固,所以很快地又衰下來了,衰下來了。再加上過了一百多年以後,就發生了一個很不幸的事情。就是那個赤松德貞又傳了幾代以後,我一下子記不住幾代,它那個有一個皇帝叫朗達瑪,他反對佛法,反對佛法,所以皇家聽了那個黑苯教的影響,整個把佛法摧毀,整個摧毀。那個時候相當於我們的唐朝唐武宗,我們中國歷史上面也曾經說「三武一宗之難」,那幾個皇帝都是反對佛法的,以皇家的命令,把廟拆掉,叫和尚還俗。那個時候朗達瑪也是這個樣,所以把它徹底地摧毀掉。摧毀掉了以後,後來那簡直是一蹶不振。在我們中國來說的話,因為已經很普遍了,所以這個三武雖然摧了以後,還可以恢復一點,西藏簡直是恢復以後就不成樣子。那麼就這樣,經過了一百多年的時候,那個教法是非常地亂、非常地亂。平常的時候,大家都是憑個人的想像,憑個人的想像,所以這個凌亂的情況我們可以想見。
那時候到朗達瑪再傳的下面,另外有一個藏王,朗達瑪下面那個西藏的政治,這個政治方面發生過一個政變,那我們不去談它。所以那個皇室也就分了幾支,其中有一支靠西邊的,一個國王信佛,那麼一方面是信佛,一方面想到他祖先在佛法上的這種擁護、輝煌,所以他心裡面非常痛心,他就發心到西藏去再去求法。結果他們祖孫兩代聚全國的精 (p13) 華,花了很長的一段時候,到印度去請了印度的大成就者─阿底峽尊者。阿底峽尊者是印度當年的一個最高成就者,關於阿底峽尊者的內容,我們講到本論的傳承、師承的時候,它有一個說明,所以我這裡不詳細講。阿底峽尊者到了西藏以後,把佛法振興起來,從阿底峽尊者振興以後的西藏的佛法,叫作新教,在這個之前叫作舊教。譬如我們現在聽見我們這裡國內也有,藏密,所謂寧瑪,就叫舊教,其他的就是白教啊,然後花教、黃教這是新教。新教就是阿底峽尊者以後,經過革新以後的新興的這種,當然佛法的中心沒變,不過它的作法是比較改善了。
經過了阿底峽尊者這樣一個努力以後,它就復興。復興了以後,但是畢竟前面那個基礎並不穩固,所以阿底峽尊者復興了以後,慢慢、慢慢、慢慢地,又慢慢、慢慢地過了一些時候,又開始有一點衰頹現象,有一點衰頹現象。後來呢又經過宗喀巴大師又起來,宗喀巴大師距離阿底峽尊者是三百多年,不到四百年,阿底峽尊者相當於我們宋朝初年,宋初,那麼這個宗喀巴大師是元朝末年。經過了宗喀巴大師這樣地一次徹底地改革以後,所以西藏的佛教如日中天,到今天已經有六百多年了,已經有六百多年了。宗喀巴大師改革以前,已經是很衰;一下達到那個頂峰,而且能夠維持這個局面,經過很長一段時候,現在也慢慢地、慢慢地向下。雖然向下,但是它還保持著非常完整的內容在,非常完整的內 (p14) 容在。這一點是我們以前都不知道的。
那麼幸好民國初年有幾位了不起的大德,尤其是太虛大師,這個人真是個大菩薩。他以他的心胸,他要全部提起,所以他倡一個口號─八宗並弘。那麼,這個我們換成現代最簡單的話,我要來說一下。平常我們個人修,譬如說他學禪、他學淨,這對我們個人來說,是沒有錯,你可以有成就,而且我們個人修,也必須要走個人的特別的路子,一定是一門深入。但是對整個佛法的弘傳來說的話,這個不夠,這個不夠,一定要各方面的圓滿配合,這樣。譬如說我們現在來造一個房子來說,或者造一個寺院來說,假定說,我今天在這地方要講修行,你說我造個小茅篷,反正是一間,那麼拜佛也在這裡,吃飯也在這裡,睡覺也在這裡,我只要我的修行成功,就行!可是假定說,你要把那個三寶的形相撐持起來的一間大廟,這個不行;你一定要有大殿,有寮房,有大寮,有各式各樣的配合。那麼佛法也是如此。
所以像虛大師這種菩薩再來人,他有這樣的願心,結果他門下的弟子,除了我們本來有的台、賢、性、相各方面,以及所謂禪、淨等等。關於密教部分,在我們中國內地,已經失傳很久;[01B] 以前有,偏於宮廷方面,元、明以來,一直都是這個樣。後來虛大師就為了學這個,派了幾個弟子,一部分向東去學東密,當年的時候是大勇法師什麼,還有呢,後來大勇法師也到西藏去。那麼另外呢,跟大勇法師去,是現在本論的作者—法尊法師。實際上真正到西藏去學藏密的還是有一堆人,而這個裡邊,結果對目前介紹這個藏密過來的,最了不起的一個大功臣,就是那「尊法師」。
那麼,這個是順便說一下。剛才說到宗喀巴大師,把那個完整的教法提起來了,那麼現在呢,我們也有機會接觸到。雖然它現在已經向下了,但是的的確確把我們中國固有的東西,以及現在這個配合起來的話,我的感覺,不管我們自修也好,對佛法的前途也好,那真是前途無量、前途無量。那麼關於這個宗喀巴大師,他自己本人的成就,我也簡單地說一下,這裡。
宗喀巴大師,剛開始學的時候,他主要的先由基礎上面—教理,教理。所以他頭上多少年廣學各家各派的東西,各家各派的東西。他只有二十剛出頭一點,進到西藏,沒有幾年就全藏聞名,全藏聞名,換句話說,他這個教理的通達。但是他並不是憑空而來的,以他這樣的一個絕頂聰明的人,他到處去參訪當時的善知識,沒有一個善知識不參訪的,這樣。 (p18) 然後跟他們廣學那些善知識所通達的東西,而學的內容,不拘任何宗派,小乘的《俱舍》,然後呢,大乘的性宗、相宗、因明,乃至密教,然後自己有圓滿徹底的認識。
那麼說到他這個人的聰明,我講一個故事,很有意思,就是發生在他身上。他那時候剛進西藏沒多久,那麼有一次生了病,去看醫生。看醫生哪,當地都是最好的醫生,就給他看,看完了以後,把完了脈以後就用藥,這用藥大家要討論一下他的病情什麼等等。結果呀,有意思,這個病人,換句話說,就是宗喀巴大師,他也在這個裡邊參加他的意見,欸,覺得這個脈相是怎麼樣,應該下什麼樣的藥等等。哈!結果所有代他看病的醫生,有一個共同的感受,非常驚訝說:「這個年輕人,了不起!不是我在這裡給他看病,而是我遇見了一個最好的,好的醫學教授,上了一課。平常我不懂的東西,被這個病人一講,都懂了!」我們無法想像的這種事情,這是我們絕對無法想像。
以我們不妨想一想,為什麼要我們想一想呢?就是說,我們經常拿我們的自己的生活經驗所體會一下,那麼才能夠更深入地了解我們要講的特質、內容。所以我們現在不妨想,我們現在看病,跑到醫院裡去,那個醫生不要說不講,就是跟你細細地講,再詳細講,講了半天,你會不會有什麼印象啊?我們一點印象都沒有,因為醫學這個東西非常複雜。我們現在的這個病,他譬如說要看你的胸部,X光照,你一看就可以看得出來。然後 (p19) 實驗報告,說你這個紅血球多少,白血球多少。他可沒有哦,就把那地方,脈這麼一把,要我們自己把,把那個脈,根本不曉得它到底是什麼,只覺得撲通、撲通跳幾下。欸,就這麼他這樣的一個年輕人,他就是能夠了解這個,而把當時的名醫,都這樣說服,這是實在絕頂聰明,這樣的一個人!所以我們從這個地方,可以了解,這樣的聰明人,然後廣學—從小乘開始,到性、相,各宗各派。
我為什麼要提這個事情?這個地方,大家停一下,讓我們自己做個警惕:我們現在在這個地方,來幹什麼?修學佛法。你為什麼要修學佛法?說目的我們已經了解了,那麼為了達到我們去苦得樂的目的,我們有一個認識,說我們所以得不到的原因,因為對於很多事情,沒有正確的認識,一個專門名詞叫「無明」。換句話說,我們在無明當中,我們的概念,我們的執著,我、我、我!這個東西都是錯誤的根本,痛苦的根本在這裡。唯有一個有正確認識的人,指導了你,你了解了你的錯誤,那個時候心裡面想排斥這個錯誤。不但如此,還要進一步地認識怎麼樣才是正確的,然後照著正確的去做,那個時候,你才能夠轉化得過來。這個道理很清楚,這個道理才是我們真正第一步應該擺在心裡想一想的。
所以我們記住,我們現在跑到這地方來學佛,我想沒有一個人不同意,大家都會這樣想。不過這地方呢,我們進一步地檢查一下,實質上的內容,我們跑到這裡來,是不是 (p20) 真的學了佛了?這是個大問題。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我們來的目的是學佛,我們也這麼說,可是實際上我們學的是「我」。欸,你們會想,為什麼講學的是「我」?我現在仔細分析一下,你們也可以把它看成道理來看,也可以把它看成功學佛來看。假定你把它看成學佛來看,你就受用了;假定你只是把它聽作道理來聽,那我也在這兒浪費,你也在這兒浪費。那麼下面我就說,我們往往跑到這地方來,我覺得,我覺得我要這個樣走,我要這個樣學,我要這個樣學。是不是大家都有這樣想法?我想有。本質上面,應該就是說我有這樣意志,要學到什麼。
可是不幸的是,我們所以來,真正的原因,就是有一個根本問題─我自己不認識我是誰,所以叫作無明,所以叫作無明。我們的情緒,起心動念,以及我們的知見,無非都在錯誤的認識當中。今天我們看了一本書,佛告訴我們這樣,啊,懂了、懂了!我真的懂了嗎?沒有,沒有!然後我們是懂了一些什麼?就是懂了我們對這一個文字的概念,這個概念不一定是佛要指給我們看的。這個內容很重要!我現在隨便來講一個實際上的例子,我們常常說的:「哎呀,這個佛法裡面講空的呀!你要得看破啊!你得放下。」一點都沒錯,你只要能夠看破,看破嘛,你就放下;放下嘛,你就自在。說:「欸,對、對、對!一點都沒錯。」結果你真的看破了嗎?你真的放下了嗎?你真的自在了嗎?我想仔細地檢 (p21) 查,不能說沒有,但是絕對沒有真的做到。
我們文字是懂了,但是我們懂得這個文字,就是我們以前在世間上面所認識的這個意義,於是你認識的是這一點,真正派上用場的,也是這一點。你所看破的,世間的一個標準是看破了一點,所以比起沒有聽見這兩個字,或者沒有經過這兩個字提醒的時候,稍微好一點。但是佛法真正要你的看破,你看破了嗎?我想這個答案是肯定的─沒有!當然,看也沒有看見,你放得下嗎?根本放不下,因為你沒有看破,沒有放下,所以你也不得自在。可是我們偏偏自己說:「懂了、懂了!」在這一種狀態當中,於是我們自己覺得學到了,所以這個學到的,真正說起來不是佛法。想想看,對不對?我以後經常會運用這個例子。
所以一開頭我特別強調,假定說在這個地方,大家沒有辦法真正地體會到的話,我們就不可能深入,不可能深入,這是個很重要的概念,這是個很重要的概念!所以,還是我們平常因為有這個概念,所以往往自以為認識就停在這個地方,你沒有辦法深入。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始終還是繞著兩樣東西:一個,我的見解─嗯,我覺得對!你這個「對」是什麼?就是世間上面,以前不懂的文字,現在你懂得了文字相。這個文字是以世間的標準來說,有深刻一層的認識,這個是沒有錯,所以可以說你是一個知識分子。但是 (p22) 學佛差得十萬八千里,門都沒摸到—種下一個因。第一點。
然後呢,你的感受,對不起,那了解都不了解,我的感受還是普通的習性。世間的來說,人家說文人,文人的習性是什麼?講起來,講得頭頭是道,做起來是一無是處,就像普通一般的愚夫愚婦一樣。那我們現在實際上都是這樣的,大家喊這個民主,大家喊這個、喊那個,看別人的時候,喊得清清楚楚,輪到他身上的時候,做起來是一樣地莫名其妙。現在我們修學佛法了,第一個難關就是這裡,想想看!所以這個地方提示了我們什麼?我們不要自己覺得懂了,要想真正得到好處的話,應該要深一層地,好好地廣學。不必說我們現在想,哎呀,學得想樣樣東西都學,你不要說,就是簡單地學念佛吧,學參禪吧!說實在地,還是不夠,這個以後再說,這個以後再說。
那麼在這一個地方,我順便也提佛經上面的一個公案來說明一下。這個《法華經》,我想我們大家都了解的。佛出世了以後說了很多經典,在這經典當中,現在流傳下來的,有兩部經典,通常說圓教經典,換句話說,最圓滿的。一部是最初說的《華嚴》,一部是最後說的《法華》。這《法華》很有意思,它最後告訴所有的弟子,你們每一個人到最後都成佛、都成佛。先開始說那些小乘的阿羅漢們,平常已經證了羅漢果了,他以為就到此為止。欸,佛告訴他:不!這是方便法門,最後你要成佛的。所以一一授記。最後呢,乃 (p23) 至於說任何一個人,你只要隨便地念一聲佛,跑到廟裡邊,合一個掌,鞠一個躬,乃至於小孩子玩,拿了這個泥沙造一個塔—塔就是寺廟了—欸,覺得這樣,都會成佛!
當然這個成佛的時間很遙遠,不過這裡呀,我現在要提示給大家的是說,他授記大智舍利弗尊者等等,就說:「最後你要成佛的,你還要供養兩百萬恆河沙多少諸佛,多少時間以後成佛。」看一看喔!大智舍利弗尊者是佛弟子當中智慧第一的,而且我們看那個經論上面,已經無量劫來跟著佛,生生世世跟著他,有這樣的因緣,這一世證了羅漢果了,到最後成佛還要轉了個大圈子,這個是圓教經典。可是另外一部圓教經典有意思咧!《華嚴》,這善財童子,他是個十信滿心,結果他最後也成佛,他的成佛的時間上面是一生取辦—說這一生可以成就,所以他最後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兩個之間,雖然同樣成佛,這個時間,那完全無法想像,完全無法想像!那是個天文數字,天文數字都無法形容。
假定說這個成佛這麼差別當中,我說沒有關係,反正你到那時候,生了天上人間,舒舒服服,到那時候,突然之間,一下成了佛了,那我倒還是願意等一下。因為成佛很辛苦嘛,所以我等了半天,到那時候成佛了,不是就等等嘛!不是的呀!實際上,這個無量阿僧祇劫,在這裡面大部分時間是都在受苦,受無量無邊的苦。那羅漢將來走到佛,還要 (p24) 苦,凡夫的話那更不談,大部分時間都在三惡道當中輪轉,痛苦得不得了,這第一個事情。第二個事情呢,轉了大半天你最後成佛的時候,他不是說到那時候,那個佛自然地掉在你頭上,你還是要經過這樣地努力,一點都不能少的,這個我們必定要了解!
有這樣的因,有這樣的果,那到最後成佛還是要,為什麼呢?為什麼呢?因為我們要真正成佛,要做兩件事情。哪兩件?一個呢,要所知障徹底地淨除,煩惱障徹底淨除,兩樣東西。那個東西你沒有淨除之前,不行!換句話說,那個債在那裡,你沒有還清之前,就是負債的;還清了,什麼時候還清了,就對。還有呢,你要做那件事情就要做那麼多,什麼時候做圓滿,什麼時候就對,這樣。結果呢,前者走這麼長的路,完了以後,同樣還要付出這麼大的努力去完成;後者一下就達到,他也達到了。這兩個比較,對我們有極重要的一個概念,大家記住!為什麼?為什麼?我想如果說我們自己肯努力在這個方面追尋一下的話,沒有一個人例外的,這一定願意走善財童子這一條路。喔,這個太冤枉了!走這麼長時間太冤枉,因為這個吃了冤枉苦頭嘛,對不對?這個概念在哪裡呢?看下面,這個就在這兩部經上面說得清清楚楚。
所以,如果說你們將來真正要學本論的話,我之所以把課排得比較少的原因,你們要肯學,好好地要去找各式各樣的經論,自己證明。《法華》上面說得清清楚楚,說:我 (p25) 啊,無量劫以來,就把那圓滿的教法告訴你,告訴你了以後,對不起,你就聽不進我的話,總是急急忙忙照你配你胃口的去做,結果就因為這樣,你以為得到了,沒有,沒有得到。所以它中間說了一個什麼比喻,叫〈化城喻品〉,大家還有印象吧?這個〈化城喻品〉,我現在完全用最平常的方式,來說明最重要的意義。就像說,我們現在要去到某一個地方求寶一樣,這一條路是滿長遠的,大家一直跟著那個大商主—大商主就是我們的佛陀,他是完全了解的—去走。哎呀!走在路上是又渴、又熱、又累,大家跑了個半天,又跑不到,眼看著要退心了。那個佛陀就曉得這些人的心量太差,所以這個地方現一個化城:欸,到了、到了!大家覺得好歡喜。結果進了城,喝了一點水,吃飽了覺得很高興。佛陀就說:大家精神振作了,還沒到喔,下面還有路哦!那個時候,他就跑起來,就對了。我想在座的,一定有很多同修,念過《法華》,曉得這個公案;沒有念過,好好地去看一看。
這個地方,我不強調後面的,只說明什麼?說明我們真正要想學這個佛,應該一開頭的時候,先心平氣和,耐下心來,把佛要告訴我們的,正確圓滿的教法認識了,然後你開始去一口氣走的話,這個就是一生取辦。否則的話,你急急忙忙去做的話,這條是遠路,這條是遠路。究實說來,在我們沒有正確了解之前,因為我們畢竟是個凡夫,自己我也一 (p26) 樣的感覺,哎呀!叫我去一聽見那個佛法這麼難走,這麼長遠,誰都會害怕。但是如果你有了正確的認識,正確地了解以後,誰都會取後者,因為你害怕的結果,並沒有因為你害怕而省力呀,反而讓你吃盡千辛萬苦啊!這是個真實的內容。所以真正重要的,假定說我們能夠如法地去了解這個完整的內容,然後去走的話,倒反而來得省事。
那麼在這個地方,我來說一個比喻,說明這件事情。比如說,我們現在來造房子吧!這麼說,我們覺得要造個房子,那麼,夏天太熱受不了,冬天太冷,颱風的時候……造個房子。急急忙忙造一個房子,簡單一點,只要可以住得進來,只要弄個鐵皮釘一釘,是,什麼都不要。到了那個時候發現,不是的呀,這個房子不夠呀!你要真正地要想達到圓滿,不是這樣。那麼這個比喻什麼?就像我們現在覺得很苦惱,那麼我們趕快要找一個安樂的地方躲起來呀。結果我們發現,真正徹底圓滿地要躲掉這個痛苦,得到這個安樂的地方要佛,像造個房子,要造一個摩天大廈一樣,所以那個時候你要重新改建。
不過這個地方我們往往有一個問題就來了。那你改建,第二次改建的時候,這個老房子嘛,拆掉重來,拆掉重來一趟還可以。我們往往有這個毛病,說:「哎呀!現在這個一間不夠……」因為我們南普陀就是最好的典型,一間不夠再加一間,一間不夠再加一間;東加一間、西加一間,往東面加一間,往上面加一間,往那面加一間,加得非常凌亂, (p27) 到後來,你簡直不曉得它怎麼辦是好!不過,好在我們現在這個架子向兩邊還寬;實際上它不是,它是個高樓大廈。我說一層,然後呢,二層,對不起,你造三層的話,這地基不穩,不行的。怎麼辦呢?把它拆掉重來,所以我們往往說造了三層,造一層的時候,覺得馬馬虎虎,造了再說。要造二層,還可以,造到三層的話,把三層全部拆光,地基重來。然後呢,造了四層、五層,到了那時候,你又全部拆光又全部重來,我們常常做這種事情。
我想我們眼前這種感受很多,我們跑到馬路上,那是剛造好,過兩天又挖一個洞,原來這個還沒弄好;過兩天又挖一個洞,原來那個東西還沒弄好,我們總覺得不方便。現在我們修學佛道也是如此,所以在這個地方不是,我們一開頭時候,先把那個基礎穩固。說我們要造一個摩天大廈,雖然現在沒有這個力量,但是沒有關係嘛,我一步一步來,我一定要從那個基礎造好。如果我有了正確的認識,一開始有這個規劃的時候,你第一步,就把那基礎造得非常穩固。到那個時候,然後再一層樓,到那時候一層樓,你一直造上去,一直造到個摩天大廈。當你一步一步造上去,不是說非常辛苦,當你造了一步的時候,你可以說造好了,你可以安住在一樓;再造了,可以安住在二樓;再可以造上去,安住在三樓。你這樣地層層上去,到最後圓滿的時候,整個的金碧輝煌那個大廈都起來了。這個裡 (p28) 邊的差別,差得天差地遠。
學了廣論之後,再選擇一門深入如念佛等,好處是什麼?
剛才那個比喻,雖然是好像很可笑,實際上,我想我們人人感受得到。那麼,現在我們修學佛道,也是如此。所以宗喀巴大師在這個地方示現給我們看,他們很多當年印度的大德,都是這種風格。所以我們目前,我在這地方要特別說明這件事情的道理,也就是這樣。在我們開始的時候,我覺得我們就應該對這個教法,有一個完整的認識。不過,這個地方並不是告訴我們說,我們要學宗喀巴大師這樣—他是一個密的,我們也是要密。不!這個意思是說,你對整個的教法有了圓滿的認識,把你的目標確定好了以後,那時候你進一步選你現在相應,應該走的路。比如對我們現在來說,我們應該走的淨土,那時候,你才是走淨土,一門深入。
那你會說,同樣是淨土,你這個淨土,跟我這個淨土有什麼不一樣啊?不一樣,差得很大。平常我們現在念佛的人,聽見了念佛,趕快!往往就說,我只要念得去就好了,弄個下品下生。結果你念了半天,下品下生都不一定去得了,這是個事實。現在這裡我們說,萬修萬人去,這個法門,對不對?對!淨土法門是萬修萬人去,可是現在,一萬個人修,有幾個人去啊?找不到幾個,這是個事實。那麼現在照這個法門做,有什麼好處呢?你有圓滿的認識了以後,第一個是萬修萬去;第二個,要去的目的也不一樣。我本來說, (p29) 我只要去就行了,現在不是,我要成佛,不但要自己解決,而且幫助一切人解決。可是為了要達到這個目的起見,選我現在最相應的念佛的路子,這樣的情況,所以我要去!
所以你剛開始去的時候,你要求的就是上品上生,乃至於有一個人就求無上乘,說我要去現在去念的是要求什麼?要求這個寂光淨土的上品上生,上品上生還分四土九品的。那個時候,當然,我們現在的條件,不一定真的能夠達到「寂光」的上品上生,乃至於「同居」的上品上生都得不到。那沒有關係,你可以得到上品中生,上品下生,至少你可以很穩。還有一點,因為你的願心這樣的,將來一去,見到了佛,你所追求的圓滿的東西,很快,這條直路。這是我們要了解的。
所以在這個本論我一開頭說明,我並不說建議大家要學哪一個宗派,或者哪一個法門,完全不是!這個宗派法門,這是你們自己選你們個人自己相應的。而是一開頭的時候,我們要了解佛法的整個圓滿的內容是什麼,你有了正確的了解了以後,然後把你的目標一開始的時候,規劃出來。從這一個認識當中,選取找到你自己相應的路,然後你走上去的話,千穩百當,而且是最省事、最快速、最圓滿;念佛照樣地念,參禪照樣地參。
所以這個後面,他會告訴我們的:是,我們修行一定是一門深入。這個根本的道理在這裡。除了這個以外還有一個,假如你真的一門深入,找到了門還好,不幸的我們往往是 (p30) 什麼?在門外空轉。我們中國有一句話叫「閉門造車」,現在不是,門都沒摸到,門都沒摸到,乃至於什麼?在原地踏步,我們自己覺得在修學佛法。就像剛才說,我們覺得修學佛法,實際上,在修學的是個「我」,弄到後來,「我」是越弄越大。
現在在這個地方,我們不妨仔細檢查一下看看。平常我們最流行的,也可以說最適應我們現在時代的,就是淨土。這個印光大師,是淨土的大德,他特別說明,有很多人,弄了個半天,是念佛也好、什麼也好,越念是煩惱越重。對不起,弄錯了!你說怎麼會呢?就是剛才這個道理─我覺得對了,實際上呢,沒有真的對。所以前天說的,未會先會,千萬不要!我們修了個半天,不是修的佛法,是修的「我」,把那個我是越弄越大,那個冤枉苦頭吃得太多、太多!不過這個詳細的內容在下面。所以我談到宗喀巴大師,當年修行的狀態,他所以有這麼高的成就,所以能夠幫這麼多人的忙,乃至於把整個的教法這樣地振興,到今天我們還有這個受用的原因,就指出這一條路來。這個也就是我所以選取本論,在這個地方跟大家共同研習的原因。
同樣地,因為這樣的原因,所以我把那個講法本身,也完全改變、完全改變。以後原則上面都是遵循這一條道路,講到每個地方,總要使我們對它產生一個認識。然後這個認識當中,慢慢地去推展擴大,而不忽視整個的內容。等到我們有了這個認識以後,慢慢地 (p31) 到某一個程度,然後把整個的全貌安進去,使得我們對於整個佛法,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所以我們這裡是簡單地說明一下,宗喀巴大師他當初是這樣的,他說他是先在教法上面,有了這樣的一個認識。所以當年,在他那一個時代,他在整個西藏,可以達到獨一無二的,最高的這樣的一個地步。先在教法上面,我舉一個典型的例子來說一下。他曾經講法,同一天講法講二十一部論,換句話說,我們在平常講法,一座、一座,他講二十一座。[02A] 好,我們現在繼續下去。《菩提道次第廣論》,昨天說到那個宗喀巴大師,他一天能夠講二十一座,最多的時候講二十九部大論,一個法會當中。他曾經有一次在一個法會上面,他這麼說啦!他說:「現在末法啦!我們不管……大家都條件差呀!」他想起世尊正法時候的盛況,他就說在他們那個時代,就是指西藏曾經有過一個很輝煌的法會,在同一個法會裡邊,有一位大善知識,能夠講十一座。十一座,就是每天這樣講經的法會講十一座,每座講一部論,每一部論它有一個主要的一個內容,然後要旁徵博引全部的經論,這是非常不簡單,非常不簡單的!我們平常講一部那都不大容易,他要講十一部。
那麼所以很多弟子就讚歎啊,所以就說勸請,請那個大師—宗喀巴大師。他就說:「假定我稍微用功一點的,也許可能做得到。」那麼所以很多弟子們,周圍很多的善知識 (p36) 都來勸請—法本身都要非常恭敬地勸請。那麼大師就說:「好,那我試試看。」所以他就事先馬上就閉關,一心一意地準備。那麼後來這個消息傳開了,本來大師已經是當地出了名的,所以有許多人聽見這個消息,大家就來請求說要參加這個法會,這樣殊勝難得,末法的時候,希望稍微減緩幾天,大家要趕來聽。
所以大師剛開始的時候稍稍講,經過了又緩了幾天以後,結果一天同時開講十五部大論;實際上講完了十七部大論。啊!大家是讚歎不已,以後曾經最高的時候講二十一部大論。我們單單聽見這個數字,啊!只是讚歎、讚歎,如果我們將來真的有機會,能夠參加這種大善知識的修行道場,那時候才了解殊勝,不可思議。他不但如此,而且他自己本身的修行還一點都並沒有差脫,並沒有差脫!就這樣,所以這個地方特別說明大師本身的成就。
關於這一點啊,我鼓勵你們看一看宗喀巴大師的《應化因緣集》,佛教書局有,佛教書局有。那同樣地,我們手上已經發的這個《阿底峽尊者傳》,它不僅僅是他的傳記,對我們有很大的啟發,有很大的啟示。那個就是本論的作者,而大師本身的成就之高,我這裡不進一步解釋。那個是造者。那麼下面就是翻譯的法尊法師,他是民國以後的一位了不起的大法師,他是走了沒有幾年,大概才四、五年吧!那麼我想我這個只是非常簡單的說 (p37) 明啊!

現在看本文,翻到第一頁,第一頁。那個論也主要地分成三部分,分成三部分,第一個叫序分,那麼其次呢正分,最後呢結分;相當於我們平常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那麼這個最前面那個,現在我們開始的是序分,那序分當中又分三部分:第一個是「論前歸敬」—歸依跟禮敬;第二個呢,說明「造論的宗旨」,他為什麼造這個論的;那麼這末了一部分呢就是「敦勸」,一再地勸我們怎麼樣去聽受,怎麼樣去聽受!現在看那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