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5日 星期日

2019-08-28進度:如得法師開示發菩提心---發心勝利

92B 11:38 - 100B 21:04

【◎ 七因果者,謂正等覺菩提心生,此心又從增上意樂,意樂從悲,大悲從慈,慈從 (p125) 報恩,報恩從念恩,憶念恩者,從知母生,是為七種。】
它這個果是什麼?就是大菩提心。所謂「正等覺菩提心」,就是大菩提心,這個生起,這個是要求的果。那麼這個心從哪裡生起呢?就是這個心的因在哪裡呢?這個分成下面:這個心從增上意樂;那麼這個意樂從什麼?從悲;悲從慈……這個是一個一個次第。換句話說,你要這個果,那麼得到這個果的因,那就是下面,這樣。所以到最後推到「從知母」,從這個第一步,一直最後,因、果、因、果一步一步上去,而產生大菩提心。平常我們說的大菩提心、大菩提心,這是個名詞,我們有這個認識。現在這個地方的大菩提心,他告訴我們:喏,你怎麼樣的次第,從這個因必然地上去,走對了,感得這樣的果。現在把這個分兩個子目來說明它。

p. 211 (2)
【此中分二,① 於其漸次今發定解,② 如次正修。初中分二,】
這七個有它修學的必然的次第,一步步的來,你對這個先要產生決定的見解,很多地方我們平時常常說決定的見解,這決定的見解實在很重要,修學佛法,常常是聽見了,急急忙忙得去修,就想得到這個果,卻不知這個果一定有它必然的因,如果是你不了解這個正確的因,那 (p126) 絕無可能;你了解了照著去做,才有可能。所以平常啊,是我們因為對這個不了解,所以才把自己宿生的善根,一生的好心啊,也可以說都平白地浪費掉了,非常大的可惜!所以「欲速不達」,毛病都犯在這裡。所以我們一定要對這因果的必然關係,產生決定的認識,那時候就沒有一點僥倖心理,沒有一點疑惑心理。這樣地勤勤懇懇、真真實實地做去,那麼你走一步就有一步的結果。這個次第所以我們一定事先先認識,否則你去急急忙忙、忙的話,不行。在一開頭的時候就說了,正修的時候,隨遇什麼緣,你就去莽莽撞撞去做的話,「一生善行終成過失」。
這句話,我這裡又特別提一下。在座不乏很多久修上座,或者雖然出家不久,但是早在出家之前,早就已經接觸了佛法,請問:弄了多少年,有什麼結果?我想大部分人都感覺,忙了半天,總覺得:欸,你好像沒有吧,在這個裡邊;在這個裡邊嘛,忙了半天,沒結果!就算時間不太久的話,你仔細想想看,往往是一個簡單的道理,講起來講得頭頭是道,做起來一無是處,為什麼?根本的原因,都在這個上頭。就是你一開頭碰見了,哎呀!覺得好的,馬上去修。就它正確的內容如何,不知道;整個的特質什麼,不知道。知道了以後,它的本末摸不清楚;本末之間,彼此之間如何配合,不清楚。然後呢,就算你弄清楚了,應該達到什麼樣的量,也不了解,就這樣。所以東碰西碰,你說它沒有吧,好 (p127) 像有一點。放又放不下,到那個時候,哎呀,自己覺得還很好,但是呢,跨、跨不上,換句話,提又提不起。這個處處地方是這種情況,所以在這地方特別提醒一下,我們務必要把這個弄清楚,然後你了解了這個次第,然後照著這個次第正確去修,這是第二步。現在下面說,

【① 開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
前面說大乘道的根本是大菩提心,這個地方說根本是大悲,請問:這個大悲跟大菩提心,一樣還是兩樣?如果是兩樣的話,那麼有衝突;如果是一樣的話,他為什麼要重複又講?大家有沒有想起?如果看過的話,對不對?前面說大乘道的根本是大菩提心,現在這個地方說大乘道的根本是大悲,到底這個大悲跟大菩提心一樣是兩樣?那麼下面第二個,

【② 諸餘因果是此因果道理。】
下面說「其餘的因果是此因果的道理」,這個題目講到那裡的時候再來解釋它,先把第一個說一下。第一個說大乘道的根本哪,是,對著整個佛法的總綱來說,佛法的中心就是大菩提心,沒有錯。而是進入大乘的根本─門,是大菩提心,這個是總的, (p128) 沒有錯。那麼大菩提心的根本是什麼呢?發那個大菩提心是前面那四個因,發那個大菩提心,前面四個因不一定要大悲,所以你因為看見聖教衰頹了,所以你啟發。所以這個大菩提心跟那個大悲,不同樣的,不同樣的。
然後呢,前面由於這個幾種原因,而策發了你那個大菩提心以後,可是策發的是什麼?你覺得你要學佛啊,你要成佛啊!就是這個願望、這個希望。但是這個希望是不是具體了?沒有具體,這個心本身還是個凡夫心。那麼你進一步,怎麼樣使得這個心能夠相應,達到你所願望的一樣的內容,那個時候啊,它不僅僅是前面「我想」。譬如說,假定我想就等於成就的話,那我們沒有一個人例外的,我們都想成佛,或者說我們都想把一切痛苦去掉,一切快樂成就,想了半天行不行啊?一點用場都沒有,所以單單「想」不行。因為你想,所以啊,你要找怎麼樣才夠達到這個目的,找對了這個方法如理去做了,那個時候,你的目的達到了─苦去掉,快樂得到。
那麼現在這裡也是一樣,你由於前面這個原因,又想:「我要成佛!」那麼,怎麼樣才能夠達到你要成佛的這個心?要成佛,那就是大菩提心。現在呀,那個要成佛大菩提心的那個根本,換句話說,這個因,主要的根本原因在哪裡?大悲,大悲。所以我們一步一步深入,彼此之間並不衡突,而是必然的層次的關係,必然層次的關係。譬如說,我們 (p129) 遠遠地看見:啊,這個山!我們目的是要跑到那個山,然後呢一跑到那個山腳下,上去的時候,你不覺得,好像那個山不見掉了,實際上,你正在那兒往上面一步一步爬上去,在爬那個山。現在就是這樣,前面你整個的目的,像看見那個房子;然後呢,你剛從那個房子下面的樓梯上面一階一階爬上去,正是你到那個房子裡邊去的時候。現在這個大悲啊,就是啟發大菩提心的根本;而大菩提心又是大乘道的根本,所以說「大乘道的根本就是大悲」。
那麼現在這個分幾個道理來說一下。為什麼說這個根本是大悲呢?分三部分:初、中、後。說這個大乘道整個內容分幾個步驟你來看,不管哪一個部分來說,那個大悲都是最重要的。

【◎ 初中有三,初重要者,若由大悲發動心意。為欲拔除一切有情出生死故起決定誓,若悲下劣不能如是。】
一開始,這個悲心為什麼重要呢?因為大菩提心是什麼?你為了利樂一切有情,包括你自己在裡頭,你真正要利樂他,一定要把他從生死苦海當中救出來,那個時候,那叫大菩提心。所以假定你有了這個大悲心─所謂大悲的話,要把一切人的痛苦解決,一切 (p130) 人的快樂給他。所以如果你這個悲下劣,「啊!我只是給幾個人,其他的不給。」那對不起,你根本就不相應這個心。所以他說,要想發這個「拔一切有情出生死」這個決定的誓願哪,一定要圓滿的大悲,如果這個悲不足的話,或者差的話,那不行。所以啊,

【故荷盡度眾生重擔,賴此悲故,不荷此擔便不能入大乘數故。】
所以說呀,要把度眾生的這個重擔一肩擔起,這個一定要有大悲心,一定要靠這個大悲心。反之,如果說你不能擔起這個擔子來的話,那不算大乘。這個道理,然後我們引經證說:

【悲初重要,如無盡慧經云:「大德舍利弗,又諸菩薩。大悲無盡,所以者何,是前導故。大德舍利弗,如息出入是人命根之所前導,如是諸菩薩所有大悲,亦是成辦大乘前導。」】
這個是引《無盡慧經》上面,佛說得清清楚楚,菩薩的大悲是無窮無盡的,為什麼啊?它是根本的引導,就好像人的呼吸一樣,那這個是根本,這個呼吸一停止了,什麼都沒有了,那是這樣。下面另外一個經,

(p131) 【《伽耶經》云:「曼殊室利,諸菩薩行,云何發起何為依處。曼殊室利告曰,天子諸菩薩行,大悲發起有情為依。」 】
這個經上面,這個天子跟文殊師利菩薩的問答當中也這麼說。這個天子問菩薩:「這個菩薩行怎麼發起?發起了以後呢,何所依?」這個心哪,依什麼地方來繼續地增長而成就?說:「天子,菩薩心行啊,是從大悲發起。」大悲的心行相是什麼呢?就是一定哪,說緣苦惱有情。它悲的特質是啊,要把人家的痛苦除掉,假定沒有痛苦的話,那你這個悲就沒有生起的地方。所以啊,它這個悲一定是緣─就是說看見苦惱有情。所以這個苦惱有情,是悲心所依的。
說到這地方,我們也可以想一想:是的,看見平常一般的人,他或者身上的病,或者心上的病,我們就曉得,修學大乘佛法的人應該如何對他─是心理病、生理病?怎麼講呢?身上病,譬如說他有了病了,這樣。有了病了我們應該,至少應該先,眼前第一步,大悲不一定做得到,應該憐憫他:「哎呀,這個人很可憐啊!」如果我們有這個心,就對了。千萬不要拿我們自己的想法,我們自己的想法,無非是昨天說過了,都是煩惱之法─薩迦耶見,然後呢,見取見、戒禁取見、邪見。還有一種呢,也許他倒不一定身上的 (p132) 病,欸,他覺得他騙你的,乃至於這種狀態。其實他為什麼要騙你?他心理病哪!他心裡煩惱,你還是要憐憫他。所以,當我們了解了這個特質的話,不管他用什麼方式,你了解他這個人啊,身心都在煩惱當中。所以如果你真的有了悲心的話,那你至少啊,這個煩惱都解決掉了,你只有同情憐憫,你只有同情憐憫。所以,說這個大悲依於有情。

【若不修學至極廣大,二種資糧,終不能滿如是誓願。】
然後,我們曉得發大菩提心要成熟一切眾生,他必須要圓滿兩樣東西─福、智。這個福、智是要究竟圓滿,一點都不能差,所以「至極廣大」。如果你不能學這個,圓滿這個的話,決不可能滿誓願。

【觀見是已轉趣難行廣大資糧,故為轉入諸行所依。】
你了解了,你發大菩提心,為什麼呀?要救一切眾生。要救一切眾生,不管是你自利也好,乃至於你利他也好、自利也好,都必定要成佛,成佛的一定要這個。要這個的話,怎麼辦呢?那一定要救眾生。反過來,你看見這個成佛的無邊的大利益,為了達到無邊的大利益,當然你要努力集聚資糧;為了集聚資糧,所以你覺得:啊,這非要大悲不可!那時候你的心裡面哪,就不怕難。你覺得不是難哪,這克服那個難關,你要成辦無量無邊的 (p133) 功德。有了這個心,那麼然後呢,你為了滿這個願,種種的難行,你跟著而去做。要不然一點的事情,你總覺得:「哎呀,我為什麼要這樣做呀?」心裡面就提不起來。
所以這個大悲心第一個重要,你有了大悲心以後啊,什麼東西都擋不住你。否則的話,稍微做一點點事情,哎喲,就覺得自己辛苦了!嘴巴上面講的大乘、講的菩提心,實際上,心裡面一點影子都沒有。最可憐的,就是連它這個大菩提心的根本在哪裡也不知道;然後呢,說是說大悲,這個大悲真實的內容如何又不知道。所以說,我們現在很幸運地,喔,曉得了原來從這個地方開始。所以它是根本重要的,第一個,所謂根本─初。中間呢,

【◎ 中重要者。如是一次發如是心趣入正行,然因有情數量眾多行為惡暴,學處難行,多無邊際經功無量,見已怯畏退墮小乘,】
進一步是說,我們前面一開頭就是了解大悲的重要,如法修持,發起了這個心。然後呢,發了這個心以後啊,就要緊跟著行那個菩薩行─大菩提心相應的行為叫菩薩行。要去行的時候啊,行種種難行,救度一切眾生。但是這個眾生的數量是無量無邊;而每一個人的行為是非常地可惡;然後呢,你要學的,也是非常地難學, (p134) 多得不得了。論數量,是多得不得了;論時間,是長得不得了。看見了以後啊,這個心裡面害怕:「哎呀,這個不行啊!」慢慢地就要退下來了。所以這個時候,能夠保持你不退的,什麼呢?還是原來這個心。所以不是說開頭有了就可以,還要繼續地策發。所以,

【非唯一次發起大悲,應恆修習漸令增長。】
說推動你的心既然是大悲,有了這個大悲,那去行,一行持的時候一碰到啊,你就:「哎呀,覺得這個好辛苦啊!」那就退下來了。所以這個時候啊,還要有一樣東西,什麼?還是這個心。你繼續不斷地把那個心策發,策發又策發、策發又策發!因為它這個心現起,所以在這個情境當前的時候,你會感覺到:「對呀,這正是我要做的!這正是我要克服的!」對呀,你有這個心力去衝破這個難關了。所以中間正式發了心,行這個菩提心行,或者是說菩薩行的時候啊,還要這個大悲。所以啊,初發了以後,後面要「恆修習」,一直修!不是說前面修一下就算。

【於自苦樂全不顧慮,於利他事毫無壓捨,故易圓滿一切切資糧。】
你能夠發了這個心以後,一切的努力都是為了別人,對自己的苦樂完全不管,能夠這樣;然後對別人的事情啊,一點不厭捨。你真的能夠這樣做的話,那樣的心理,你才能 (p135) 夠推動你去做種種難行苦行,而經無量時劫,因為有這樣的力量,所以這資糧很快圓滿!喏,這個地方很重要。
所以我們現在說:「哎呀!我要求大乘。」這個心是好的,但是呢,內容不了解。實際上呢,這個心根本還沒有發起,只是覺得看見那個果很好啊,覺得要那個果。稍微一點點困難哪,就頭縮在那個地方,就不成樣子了,那所以呀更沒有用的原因。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現在不忙著說那些空話,現在先緊要地認識這個漸次必然的次第,因果層層的怎麼上去的這個次第。你然後在這個裡邊找說我缺哪一個,我從這個地方補滿了,一步一步走上去,自然問題都解決。所以我們眼前不是急著去忙:「哎喲,我要弘法啊!我要度眾生啊!」法是什麼?先要知道。如何度眾生?先要知道。現在我們繼續下去。

【如《修次初篇》云:「如是菩薩大悲所動,全不自顧,極欲希求利益他故,而能趣入至極難行。長夜疲勞,集聚資糧,如聖發生信力經說。】
如《聖發生信力經》說:是,現在是下面,說這個菩薩,這個菩薩已經發了大慈悲心了,由於這個大慈悲心的推動─大慈悲是一心只有幫忙別人,對自己的利益完全不管,一心一意只求利益別人。在這種狀態當中,他利益別人的話,幫忙別人;幫忙別人的話,別人的種種的這種事情正 (p136) 是他要做的,他就不會怕難哪!然後呢,時間也不會怕長啊!就像做生意人一樣,是克服了種種困難,他覺得:「哎呀,這下賺到錢了!」於是他越做越起勁,越做越高興。[093A] 於是他越做越起勁,越做越高興。那麼,現在我們賺那個佛法無量無邊的法財,亦復如此。 做的時候固然高興,時間還怕它短哪,都是積聚資糧啊!就是像那個經上面說的:

p. 212 (2)
【其大悲者,為欲成熟一切有情,全無苦生是所不受,全無樂生是所不捨,若趣如是極大難行,不久即能圓滿資糧,決定當得一切智位,是故一切佛法根本唯是大悲。】
那個大悲心是什麼呢?他是要成熟一切有情,在這種狀態當中,他任何苦,沒有一點點苦是例外的,他絕對不推辭任何一點苦。所以我們現在稍微受了一點苦了,喔唷,覺得委委屈屈啊,自己覺得怎麼樣。這個苦包括兩方面,身、心兩方面,這樣。總之我們 (p140) 身、心兩樣東西沒有別的,都是在什麼啊?都是在煩惱當中,我們要了解,我們只求自利都要淨化它。不過呢,自利淨化它,你淨化了以後,停在那裡不能動了,被人家一碰啊,它那個毛病又起來了,所以實際上沒有弄乾淨。實際上別人碰了你,發現你心裡面不對勁,那正是你的毛病。所以你真正要想圓滿解決自利,在任何人來碰你的時候,如果你這個「我」徹底淨除乾淨的話,什麼樣地碰,沒有我了,還有什麼問題嘛!所以當人家說了一個話,昨天我們曾討論,人家說了你的話,或者你就慢心,或者瞋心,或者懊惱,正是說明了,喏、喏、喏、喏,你這個無始的怨家都在那裡呀!要靠人家碰了,你認得了淨化它,所以你真正要自利,還得非靠這種暴惡有情欸!這個地方我們清楚了。
所以他說現在呀,是,要為了成熟一切有情,欸,結果呢,你努力幫別人,結果第一個得到好處的是你。還妙咧!世間上面的事情,你幫了別人就害了自己;這個地方,你幫了別人家,利了自己。反過來,你真正為了利了自己,你卻又幫了別人。這佛法之美啊,是天下無出其右,也無上、無比啊!一切的苦都受,一切的樂都捨給別人,如果能夠趣向這樣的難行,這個最難的難行,那麼,你不久就可以得到「圓滿資糧」。因為這個必須要的,你要成佛,必須要的滿足的這個條件。你越畏縮越怕,怕的結果,你不做,不做,天上不會掉下來的。所以你唯一的辦法─要做,要做的話,一定要有後面推動的心。
(p141) 所以現在注意,這個地方呢第一件重要的─正知見,心理建設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這一點自己最清楚不過。所以說一定要回過頭來,觀察自己的內心。而從前面這個地方觀察起,從細微的地方觀察。不要一開頭的時候就大悲,喔唷,這個內容太複雜、太大了!你呀,不要說觀起來了做不到,就是觀,也是那麼多東西,無法觀哪!這是必然的次第。那麼這裡已經到了上士了修,所以我們也同樣地要了解這個。你能夠這樣的話,很快圓滿資糧,圓滿資糧就成就佛果,所以決定得到這個「一切智位」。所以說,喔,原來推動我們的力量,中間保持繼續昇進,根本原因─則是大悲,所以是「中重要」。

【◎ 後重要者,諸佛獲得果位之時,不如小乘而住寂滅,盡虛空住利義眾生,亦是由於大悲威力,此若無者同聲聞故。】
這個容易了解。這個二乘人解脫了以後,就住在這個寂滅裡邊,所以叫「無為坑」。佛不是的,證了果了以後,「盡虛空」,論空間是無限、論時間是無限,幹什麼?一直利益眾生。那麼,他為什麼能夠這樣做呢?那就是這個大悲的威力,所以後面也同樣地靠這個。

【如《修次第中篇》云「由大悲心所攝持故,諸佛世尊雖得圓滿一切自利,今有情界究竟邊際而善安住」。】
(p142) 佛雖然得到了一切的究竟圓滿了,但是,欸,他一直不停地,有情有多少,他就有多少的心;有情維持多久,他就跟他相應地恆常不斷地,一直在這個有情界當中濟渡這個眾生,這個就是佛的大悲威力。

【又云:「佛薄伽梵無住大涅槃,因即是大悲。」】
他為什麼能得個「無住」呢?喏,這個主因就是,就是這個。「譬如」,下面舉個譬喻:

【譬如稼禾初以種子,中以雨澤,後以成熟而為重要。】
那麼我們舉個例子,譬如說我們要種任何的收成。那個收成開始的時候,這個種子種下去; 然後呢種子種下去了以後,要雨露啊、肥料啊;然後呢後面的最後,成熟結出果來,這個三個次第。現在呢,成佛的這個結果,欸,開頭種子是悲,中間滋潤的這個也是悲,最後成熟的時候、受用的時候又是這個悲,所以這個悲是最重要!那麼下面就是月稱論師,「吉祥月稱」就是月稱論師,那個下面那個頌,是在《入中論頌》當中,有這麼一段話:

(p143) 【吉祥月稱云:以許悲為佛勝苗,初如種子增如水,長時受用如成熟,是故我先讚大悲。】
這個論上面一開頭時候,有個讚。平常他造論前面,都有個讚或者是什麼。那個平常的讚,讚佛啊或者什麼,這個論上面先讚大悲心,為什麼呀?是說因為悲這個東西,開頭的時候呢,像苗芽的種子;中間增長的時候,像水;到後面受用的時候,就是成熟,它都要靠這個大悲。所以現在那個大乘道的根本是大悲啊,所以造論的時候,先讚那個大悲。

【由見此義,《正攝法經》云:「世尊,菩薩不須學習多法。世尊,菩薩若能善受善達一法,一切佛法皆在其手。一法云何,所謂大悲。】
嗯!這個道理很簡單,不要學別的,只要學一樣─大悲。這裡我們不要誤解喔,說:「那我們不要學別的了,學大悲。」如果你真的把大悲學會了,那是千真萬確不要別的了。可是要注意喔!要把這個大悲學會了,前面那個次第每一樣東西都學喔!就像我們現在說造房子,你房子造好了是不要了;可是對不起,你房子造好之前哪,下面挖基礎,清除這個雜障,然後呢鋼筋、水泥、瓦、木頭、磚頭……啊,一大堆東西,沒有一樣東西要少的─造好了,那是一棟房子。這個概念要非常清楚、非常清楚。所以現在我們平 (p144) 常往往很籠統地,根本不曉得大悲是什麼,說起來:「哎呀,你發個大菩提心。」實際上呢,影子都沒得。這一點哪,順便一說。

【世尊,由大悲故,一切佛法皆能自來菩薩手中。世尊,譬如轉輪聖王輪寶所至,一切軍眾皆至其處。世尊,如是菩薩大悲所至,一切佛法咸至其所。】
那麼他下面,說你有了這個大悲,一切的佛法就自己就來了。就像轉輪聖王那個輪寶,這個輪寶一到,下面的跟著來了;那麼現在菩薩也是一樣,一個大悲心所至,那佛法都來了。我們不要從文字上面看喔!我們一定要曉得這個內容,你曉得那個內容,自然而然曉得這個說什麼。所以平常我們如果不懂得這個內容的話,說空話,那好容易啊!「哎呀!你只要大悲心,別的都不要了。」實際上,真的大悲心是什麼啊,他也不懂,大悲心有沒有那當然更談不到,這樣。什麼東西也不要了,結果呢,大悲既沒有,什麼也沒有;這些好的東西是一樣都沒有,但是壞的東西樣樣有!這一點哪,我們必定要分辨得很清楚。

【世尊,譬如命根若在餘根亦在。】
就同樣的道理。

(p145) 【世尊,如是大悲若在,菩提餘法亦當生起。】
因為你有了大悲心,那個大悲不是一個空洞的東西,是一種強烈的推動的念頭。自然而然在這種推動的念頭當中,你一心一意追求。就好像我們強烈的貪心,到那個時候,叫你坐在那,你就坐不住。我們那個掉舉心很重,叫你說在那裡安穩地坐一下,逼著你坐在那裡,你心裡面胡思亂想,就在那兒的話……就是這樣,你一點辦法都沒有,那個猴子那樣的這個狀態。所以我們了解了大悲的特質以後,自然而然你起心動念,然後呢由於這個起心動念呢,身口的行持自然都跟著一起都來了。這一點哪,再三地策勵諸位同修,要認真地體驗到!

【若於如是勝道扼要,無邊教理之所成立,獲得定解,於菩提心根本大悲所有法類,何故不執為勝教授。】
假定你對於上面所說的,這個無上勝妙之道的宗要的這個道理,有各式各樣的,所有的圓滿的聖教,這個道理都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說整個的佛法的宗要、中心─喏,就是這個!關於這個道理,你如果認識了,而且發生確定見解的話,你一定會把這個大悲心作為我們修學的中心,作為修學的最殊勝的教授,決定會!所以現在這個地方是, (p146) 特別告訴我們對這個道理要發決定勝解,然後你努力去修行。所以對我們,這個概念太重要、太重要了!我們一再平常說明、辨別,無非在這裡。
如果你這個不清楚的話,總歸在枝末上面轉,哎呀,等一點點小小的無關緊要的事情,又去忙去了;無關緊要的說起來是修行,實際上呢,人家說枝末在轉哪!枝末在轉,你從枝末,如果從枝末而慢慢地從根本上面去尋,你還可以一步一步尋到那個根本上面去。現在如果不認識的話,你把住了枝末,就以為那個根本的話,那你永遠停在這地方,就顛倒了,枉受種種的辛苦,這一點我們一定要了解,一定要了解!
所以這個一點沒有別的,我們以前的溫習,一句話提醒─怎麼樣去觀照自己內心,了解我現在修學的真實的內涵是什麼,從淨除自己煩惱下手,然後這麼一步一步地深入。所以最後呢,這樣地深入的結果,你自然而然會了解,啊,整個的中心是什麼─大菩提心。而大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慈悲心。那個時候我們的全部的精神就緣著它,從這個地方作為我們第一步目標,然後照著次第應該走的路線,一步一步上升。

p. 213
【故如響那窮敦巴說:「於覺窩所雖請教授,終唯教云,捨世間心,修菩提心。」】
這個善知識說了,說:如果你從覺窩那個地方,是指阿底峽尊者,如果你有人去請問 (p147) 他重要的教授,這個就是佛法的中心,他說來說去一句話─捨世間心、修菩提心。這個前面那句話就是出離心、菩提心,就兩句話,出離心、菩提心。真正的佛法的中心是菩提心,而菩提心的根本是什麼?就是出離心。這個前面已經了解了,所以他只教你這個。如果你沒有厭離心的話,佛法根本邊都沒碰到;然後你碰到了,了解了真正要掌握得住圓滿的話,必然進入菩提心,所以這個才是佛法的中心。
記得前面說嗎?有人後面來問你,說:「你現在修習什麼?」大家說:「哎呀,我啊見到本尊囉,氣脈、明點了。」拿我們現在說,我一天磕幾個頭,哎唷,我早晚幾點鐘起來,我能夠盤幾個鐘頭的腿,乃至於我持的戒又怎麼樣、怎麼樣……。欸,他善知識怎麼告訴我們?現在最重要的,對於這個業果的道理,要產生決定的見解、決定的認識,就是這樣。由這個上面,然後一步一步地來,那麼這個是前面說的,就是捨世間心、出離心,進入菩提心。那麼下面,

【善知識敦巴譏笑云:】
這個譏笑不是普通的譏笑喔!就是好像開玩笑,實際上,真實的就是以很輕鬆的態度,說出很嚴肅的內容來:

【此是掘出覺窩所有教授中心。」】
(p148) 因為前面一個人說了這個話,所以,那個敦巴尊者就說的:「是啊!一點都沒有錯。這個正是阿底峽尊者所有教授的全部的中心哪!」看看!看看!這樣的一位當代印度幾百年來,所有的這個印度佛教界的這樣的一個了不起的大德,在當時他們稱為是「能仁第二」。換句話說,喏,釋迦世尊再來所說的教法,也只是如此,再不會有比這個更圓滿的了。那麼他的教授的中心是什麼?就是這個,就是這個,兩句話─出離心、菩提心。所以說,

【知法扼要,獲決定解,唯此最難。】
要真正了解佛法的綱要,了解了以後,對這個綱要要產生決定不疑的見解,這最難,這個也是最重要。平常我們修行,大家都說:「哎呀,你要忙這個,我要忙這個,忙這個……。」就是在根本上面轉,就難於在這個重點上面把握得住,所以它是最重要,也是最難呀!為了這樣的原因,所以我們要,

【故應數數集聚淨治,閱《華嚴》等諸大經論,求堅定解。】
我們所以不行的原因,就是什麼?罪障未除,所以要淨治罪障;資糧未聚,所以要積 (p149) 聚資糧。那麼萬一見解還不夠的話呢,那麼就應該看這種大經大論,先有確定的認識,然後照著這個認識努力地行持啊!所以下面是,

【如吉祥敬母云:「尊心寶即是,正等菩提心,唯尊佑堅實,餘凡莫能曉。」】
世尊的中心教授,最最寶貝的東西是什麼?就是這個「正等菩提種」,就是大菩提心。那這個東西啊,只有世尊才知道,真正重要的、實在的、堅牢的。其他的人哪,因為凡夫愚癡所以不了解啊!現在我們既然學佛,很幸運地經過祖師、菩薩,經過大經大論開示我們,我們何等幸運呀!一定要從那個根本上面把握得住,一步一步上去,一步一步上去。那麼這個呢是說:噢!現在了解了,大菩提心的根本就是大悲。下面說,

【◎ 第二諸餘因果是此因果之理。】
我們學每一樣東西,都是從因這麼感果,那麼現在這個所有的,後面那個大菩提心,要大菩提心要發大悲。這些從每一個前一個層次,推到後一個層次,前面這個是因,到後面這個是果。然後再昇一步的話呢,上面剛才說那個果,又變成下一步更昇進的因,再上去,一步一步。這一步一步的,各式各樣的這些道理,這「餘因果」是什麼?它的根本的原因是什麼,就是說在這裡─「是此因果」,是這個因的果,哪個因哪?下面就告訴我 (p150) 們。就是說所以現在我們要求發大菩提心,大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悲,那麼大悲從哪裡來的呢?這個大悲的因─根本,下面說:

【初從知母乃至於慈,為因之理者,】
這個根本的因,從「知母」一步一步地升上來,這個是它的根本的因。下面就說明,說明為什麼從知母親開始,說這個是因。而從這個知母,然後呢這個念恩,要報恩;因為曉得是母親,所以曉得母親的恩,所以曉得母親是因,要報那個母親的恩是果。為了要報她的恩,所以你要給她的快樂、去掉她痛苦,這樣地一層一層的因果上去,來現在說明這個。為什麼要這樣呢?就是我們從這個果上面反推,找到它的基本的因在哪裡,找到了基本的因,從基本的因上面下手。你因如果對了,果當然決定不錯;然後呢,這個不錯的因做圓滿了,這個圓滿的結果你就完全得到。下面就說明這個道理。

【總欲離苦,數數思惟其有情苦即能生起。】
所謂大悲的話,就是要幫一切有情的痛苦拿掉。是,總之你的目的無非是要幫一切眾生解決這個痛苦,你只要多觀察、思惟一切有情的苦的話,覺得他苦得不得了啊,你自然而然能夠生起幫他解決痛苦的。就算我們平常人,說這個心腸很硬的人,忽然看見一個 (p151) 可憐的人,他心裡覺得:「唉呀,這個人好可憐喔,唉!」這樣。那我們平常都是有,你只要能夠觀察有情的苦,思惟它的話,就能夠生起這個心。

【然令此心易生猛利及堅固者,則彼有情先須悅意愛惜之相。】
但是這個心啊,就是這種狀態當中,它不堅固的,也不猛利的。現在我們要想修行的時候,如果浮浮泛泛的心根本沒有用,所以它一定要產生一個非常猛利而堅固的。 為了要達到這個,為令「易生猛利堅固」的話,那麼則彼有情先須悅意愛惜之相。 他先要把你所緣的那個有情啊,那個是非常可愛的,你非常親近的,這個非常憐惜的。這個親密的人越苦的話,你這個憐憫不能忍受的心越強,這個心就猛利而且堅固。 所以說,

【如親有苦不能安忍。】
反過來呢,

【怨敵有苦,心生歡善。】
如果他是怨家,怨家有苦的話,你還說:「活該,這個傢伙,我才高興咧!」他有苦,你不但不會生悲心,你反而生歡喜。所以為了這個真正要生的話,我們先要了解這一 (p152) 點。其次,另外一類呢,

【親怨中庸若有痛苦多生捨置。】
還有一種人呢,這個人跟你無關緊要的,他雖然痛苦,無關緊要的,你根本心裡面生不起來。那麼為什麼第一種是這樣呢?

【其中初者,因有可愛。】
因為你覺得他可愛啊,所以你心本來就對他有難捨難分的這種,當他受苦的時候,就像你自己受苦一樣,這種感受就來了。既然現在你悲心就要緣別人,所以為了使得這個悲心生起的話,你不能緣自己的苦,這推己及人嘛看別人。那麼這個別人的話,跟你的越密切、越愛惜,這個心越強。所以他從這個地方,也辨別得很清楚,一步一步告訴我們怎麼。

【此復隨其幾許親愛,便生爾許不忍其苦,中下品愛下品不忍,】
說這個你不忍的心,換句話說,憐惜、要想幫他去苦的這個心,就看你跟他之間的關 (p153) 係,你越是親密嘛,這個不能忍受他痛苦的心情越是強烈。假定你跟他的這個親密的關係中等的,或者下等的,那麼這種心情也同樣地降低。假定說─這個下面這個「苦」寫錯了,

【若極親愛,雖於微苦,亦能生起廣大不忍。見敵有苦,非但不生欲拔之心,反願更大願不離苦,是不悅意相之所致。】
不是苦極親愛─若非常親愛的,那麼雖然是一點點的小苦啊,你看見那個親愛的人生起一點小苦啊,你心裡面是絕大地不能忍受。而看見敵人有苦的話,不但你不會幫他拔掉,反而希望他,「欸,這個,嗨呀,這個傢伙這是……就希望它更大一點,最好他死掉了才好!」所以這個地方特別說明,不是緣一個有情,你想想他的苦就算了,這個要生起堅固、猛利。下面還要詳細地說,他第一個為什麼要先取這個可愛之相,這個是他的道理。

【此亦由其不悅大小,於苦歡喜而成大小,親怨中庸所有痛苦,既無不忍,亦無歡喜,是俱無悅非悅意相之所致。】
這個我們容易了解。你對對方的是不是引起這個,它不是因為對方,不是因為你單單,是跟你跟對方的親、怨、中庸的不同,而生起你內心的反應的不同。所以我們真正修的時候,這應該觀察到這一點。你看這一個地方,他每一個地方,把我們心理的行相,辨別得這麼地仔細,在這種狀態當中,你修的時候才不會有一點遺漏。否則你貿貿然地修了 (p154) 以後,欸,你雖然修了,看見了個怨家,到時候你看見了怨家的時候,你覺得:「這個傢伙,我才不會怎麼樣咧!」你前面這些完全白修了嘛!現在了解了沒有?所以以前為什麼處處地方要辨別清楚的原因,就是這樣。萬一辨別不清楚,到那時候是修了半天,那個漏洞在。
所以你們常記得這個比喻:你造了個飛機,在地上覺得造得滿好,飛到天空當中,這個漏洞一出來的話,對不起,送命!前面白修是小事啊,還把你命送掉啊!所以現在不要大家忙著去修行,這是千萬重要的一件事情啊!這一點啊,我們自己應該再三反省,然後呢,步步如理如量地深入。現在我們看下去:

【如是應知,修諸有情為親屬者,是為令起悅意之相】
那麼,所以我們曉得:哦!所以我們開始修的時候,不是一下說,馬上緣著有情去想他苦,而是先把一切對象看成功是可愛的。而這個可愛的當中,最究竟的是什麼?

【親之究竟為慈母,故修知母,憶念母恩及報恩三,是為引發悅意可愛!】
從這樣地辨別以後,我們了解,既然你要引發這種心情的話,那最親密的人。而最親 (p155) 密的人當中,最究竟的是什麼?是母親,是母親。所以,第一個要曉知母。而母,而講知母,這個詳細,這個「知」字在下頭。然後曉得了這個母親的話,那麼進一步你想:母親對我們有什麼恩?你想到了這個恩哪,那時候由不得你就不報,「報恩三」。因為你要報恩的話,所以下面那個與他的樂、拔他的苦都生起來啦!所以這個東西是這根本因。所以這三樣東西,主要的目的為什麼呢?是「引發悅意可愛」,我們了解了。這個次第何等地清楚,何等地清楚!所以平常我們總是覺得:「哎呀,我們趕快修啊!」現在到了這裡,「趕快修」這個概念是千萬使不得![093B] 千萬使不得!只有一種情況例外,比如說:你現在老了,眼看著歲月無多,而眼前的環境又不行,條件又不夠,你說等到你忙完了不行,那麼你是把握住一句佛號,這個是對的。但那個時候注意喔!你不要說,啊,別的都放掉了,你把握一句佛號。結果真實的內容呢,佛號也沒提起來,這些東西也放掉了,那就完了,那就完了!所以每一個地方的這個層次,我們一定要辨別得非常清楚。現在我們照著我們現在這個情況,來一步一步地深入。

p. 213 (12)
【愛執有情猶如一子。此悅意慈是前三果。】
因為你由於前面這個知母、念恩、報恩,策發了你這個可愛之相。這可愛到什麼情形啊?就像自己的一個兒子一樣。也許我們說:「什麼前面是母,怎麼一下子?」這個無關緊要的,這個不是,重點不在母跟子上面,只是說把一切的有情,從念母然後引發你內在 (p158) 對於她的這個心情,這是你所要的。如果這種情況,用「母」來引發這個最強烈,就用這個;如果用「子」引發你最強烈,你就用這個,這個是它真正重要的內涵。所以這裡我們要分別得─每一個地方的行相,要分別得清清楚楚。
所以當你由前面這個三樣東西,真的主要的「悅意慈,是前三果」,因為你由前面這三樣,看見他這麼可愛,一心一意要報恩,所以你要把種種的好處給他。好處是什麼?慈嘛!慈是與樂,與樂之慈,這個心理就產生了。這個所以,對於前面三個結果產生與樂慈,這個是個結果。這個結果是什麼?由於前面三樣東西引發的,所以這個悅意慈是前面三樣東西的果。

【由此即能引發悲心。】
因為你要把他,幫助他,一切快樂給他。你要快樂給他,當然你不忍心他有痛苦啊,要把他的痛苦拿掉啊!那麼,你要去掉痛苦的這個心理叫悲心。是啊,所以由於慈,悲也生起來了;反過來呢,由於悲,慈也生起來了。說

【欲與樂慈及拔苦悲,因果無定。]
這個慈、悲之間,哪一個是因,哪一個果,沒有一定。這個話很容易懂,但是我還要解釋,因為容或有的同學一時轉不過來。現在到這裡為止,它每 (p159) 一個地方,一定有這個因,前面這個因,引發後面這個果。
現在前面說的什麼因啊?說,喏,你把一切眾生看見得像你母親一樣,了解她是你母親。然後進一步呢,既然是母親呢想想,她母親對你有多少的恩。哎呀,你想到這個恩啊,覺得你要報她的恩,要報她的恩啊,所有的好處統統要給她。統統要給她這種心情,實際上世間最好的給他快樂的這個心情,倒不是說給母親,而是像個母親給兒子一樣,所以他下面說「猶如一子」。那時候你的心一心一意說:我把所有的好處都要給他─與樂,這個叫慈心。因為你要把好處給他呀,所以你不忍心看見他的痛苦,你同樣地要把他的痛苦拿掉它,這個是說由於慈而引發悲。
反過來呢,由於悲,你看見他痛苦要拿掉,要他拿掉痛苦的話,所以同樣地,你看見他痛苦要給他快樂,所以這個悲也可以引發慈。所以悲跟慈之間,不一定哪一個在先。但是前面這個知母,然後呢念恩、報恩,這個一定是前面的這個因,引發這個與樂慈的這個果,這個次第是一定的,這個地方我們要清楚。當我們把因果之間的次第弄清楚了,那個時候才曉得我們修學的必然次第是如何。
(p160) 上面我們已經了解到說,由知母、念恩、報恩而引發那個慈跟悲,所以曉得說,這個

【故知母等三種所緣,即是與樂悲及拔苦悲二者根本,】
噢,現在找到了!說所以由此我們曉得:知母、念恩以及報恩三樣東西,就是慈、悲的根本。你慈、悲一旦發起來了,其他所有要的都來了,所以說:所餘因果它是此因之果。是此因,哪個因啊?就是知母這個,由於這個而引發的慈悲;慈悲為因,其他的一切都起來了。所以記得上面,經上面、論上面,以及宗大師所得出來的結論是什麼?菩薩只要一法在手當中,其他一切都來了。一法是什麼?大悲。以大悲為因,所有的其他東西都來了,所以所有的其餘的果,都是這個大悲為因,所以「其餘因果」。從哪裡來的呢?從這個地方的因感得的果,所以我們第一個要知母。

【故於此中當勤修學。】
所以既然一切的根本的原因在這裡的話,當然我們真正應該努力修學的在這裡。

p. 214
【又發心因,修諸有情皆為親者,是月稱論師及大德月蓮花戒論師等之所宣說。】
他不但前面那個傳承喔,還有其他的那些大有名的大德祖師們也這麼說。所以現在我們有了幾樣東西:第一個知母,第二個念恩─由於曉得母親,所以感念她的恩;由於感念她的恩,第三個是報她的恩;要報她的恩,所以要給她快樂;要給她快樂,當然不忍她 (p161) 的痛苦,第五。那麼就第五了以後,下面:

【◎ 增上意樂及以發心,為果之理者。】
這個七因果當中,次第就是前面五樣,再來增上意樂以及發菩提心。為什麼要這樣呢?下面說:

【由其如是漸修其心,悲心若起,便能引發為利有情,希得成佛即此便足,何故於此添增上心。】
他又問一個問題。實際上這個地方就是一個辨別,我們處處地方現在了解了說,為什麼本論處處辨別?也就是說,本論真正好的地方,就是圓滿的傳承、圓滿的教授,必然應該指出的具足的重點在這個地方。說像你前面這樣地一步一步地修,如果你的這個悲心生起來了,悲心是什麼?要利益一切有情啊!那麼既然你要利益一切有情,你就要為利益一切有情成佛啦,為什麼這個地方還要加上個增上意樂呢?那麼增上意樂又是怎麼一回事情呢?他就說呀:

【欲令有情得樂離苦啊,慈悲無量聲聞獨覺亦皆有之。】
(p162) 欸!說這個增上意樂有它特別的意義的,你說我們欲與有情樂,然後拔有情苦,這個心情聲聞、緣覺也有的。很多南傳小乘的,不,南傳我們不去管他,現在我們不必說南傳。小乘行者,佛世的時候他都要修什麼?四無量心。四無量心是什麼?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捨無量。所以無量慈、無量悲,聲聞、緣覺也有的,但是這個不是增上意樂。什麼叫增上意樂啊?就是說要自己去做,給他快樂要自己去做,去掉痛苦要自己去。這個無量,四無量當中啊,只是一個無量的慈心跟悲心,只是一個心,而不是自己親自要去做,所以說:

【若自荷負一切有情與樂拔苦,則除大乘決定非有,故須發此心力強盛增上意樂。】
喏,這個地方點出來了!所以我們平常不了解這個大菩提心的真實內涵,往往把這個混淆不清的根本原因在這裡,現在看清楚。所以要親自去─喔,是的,我要與一切有情樂,我要拔一切有情苦!這個不是拔一個、兩個喔,要「一切」,沒有一個餘剩的。不但你有這個心,而且要親自去做,這個心情除了大乘以外,任何其他人都沒有的。所以真正的大乘行者一定要發這個心!而發這個心是什麼?一定要先有了大慈悲心,由慈無量、悲無量,從這個心上面進一步說,你雖然有這個無量的心,但是這個心不派用場吧?你親自 (p163) 要去做,那個叫作「增上意樂」。

【是故僅念一切有情,云何得樂云何離苦,非為滿足,】
下面兩個字看看!

【須自至誠,荷此重擔。】
所以單單唸說:「哎呀,一切有情怎麼樣要得到快樂?哎呀,使得一切有情都快樂,以及使得一切有情都離苦……。」這個無量心,這個無量已經了不起喔!欸,但是這個不夠,還要進一步,要什麼?自己去荷擔。而自己荷擔的這個心哪─至誠!從內心深深地、一點不假,實實在在,沒有一點餘剩的,要這樣!

【故當分辨此等差別。】
這個地方的差別要分得清清楚楚啊!所以處處地方注意喔!這本論的真正殊勝的地方,你們如果從這個地方認識了,然後你去看,我們往往說:「哎呀,看看這個跟這個書差不多啊!」是,如果你不細辨的話是差不多,如果你細辨的話,這個裡邊差得天差地遠!本論它每一個地方辨別這麼清楚。了解了辨別得清楚的話,你絕對不會「啊,這樣也 (p164) 好,那樣也好!」絕對不可能!你要這樣的果,一定要如此的因,差一點不行。很多地方,別的地方雖然指出來了,對不起,這個因果之間混淆不清;讓你懂一個概念、種一個善根好像一樣,要想如法修持的話,完全兩件事情。這個差別,在這個地方我們漸漸了解了,這個是它的根本問題,根本問題。
所以現在乃至於有的人說:「宗教嘛都是好的啦,勸人為善哪!」你不能說他這句話錯,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那我們都是差不多先生,都樣樣都是差不多,就這樣。差不多到最後的話,地獄、天堂也差不多;然後呢,地獄跟佛陀也差不多;土地也是菩薩,城隍也是菩薩,佛嘛也是菩薩,就這樣。這個現在我們這個地方,要分別得清楚明白。喏,下面就引經上面證明,前面這個道理說清楚了以後,馬上說:喏,這個是經上說得明明白白的喔!

【《海慧問經》云:「海慧,如有商主或有長者,唯有一子可悅可愛可惜可意,見無違逆,】
這麼好法,你任何這個告訴他的話,他一定聽從你,又這麼好,

(p165) 【然此童子因其幼稚而作娛樂,墮不淨坑。】
年紀小啊,去隨便去玩,一下子掉到糞坑裡了。

【次其童子若母若親,見彼童子墮不淨坑,見已雖發號哭憂嘆,然終不能入不淨坑拔出其子。】
而其他的人,母親啊、其他的親人看見了,就跳啊、叫啊,但是沒辦法跳下去救出來。

【次童子父來至其所,彼見一子墮不淨坑,見已急急舉止慌措,欲出其子心甚愛顧,全無嘔吐,跳不淨坑取出其子。】
說那個時候,他那個孩子的父親跑得來,看見這麼好的唯一的獨生子,掉了這個不淨坑當中,心裡面毫沒有其他的想法,只是慌慌張張地,一心只要救他的一個愛子啊,跳下去!一點不怕那個糞坑的髒,把他的獨生愛子救出來。那麼經上面是說明這個道理,舉這個比喻。這個比喻當中,我們不必為了這個比喻當中這個母啊、父啊、親啊,這種諍論,就特別說明這個心情是這樣的一個心情。這個心情就是前面說增上意樂,他不是說單單有這個心在那邊哭哭叫叫,要是跳下去把他救出來!

(p166) 【此說三界為不淨坑,】
我們整個的三界就像那個糞坑,所以我們平常啊……了解這個三界之內,這佛菩薩看見了就是這樣。

【獨愛一子,謂諸有情,若母若親者謂聲聞獨覺,見諸有情墮生死中,憂慼嘆嗟然不能出,】
「獨愛一子」就是有情,「若母若親」就像聲聞、獨覺,雖然他見諸有情墮不淨坑,也是憂慼嘆嗟然不能出。

【商主長者謂諸菩薩,法譬合說。】
上面這個例子當中是說,母親或者親戚也看見這個孩子掉下去,在這地方叫呀、憂愁啊,但是不能跳下去。只有這個「長者」,長者就是表示有力大人,那個人看見了以後,就跳下去了。那麼在三界這個不淨坑當中,把我們救出來的,也不是那心力薄弱的那些人,而是一個絕有強力的這個,這個人是什麼呢?菩薩。前面這個比喻就說明這個道理。

【又說獨一愛子落不淨坑,如母之悲,聲聞獨覺亦皆共有。】
(p167) 所以特別這個地方說明,這個比喻當中說的,這個掉在糞坑裡的這個兒子,就是我們現在這個比喻當中所指的,在三界之內淪落的這個眾生。要救我們出來的這種悲心,聲聞、緣覺也有的,所以單單這個是不算。要怎麼辦呢?要從這個無量的慈悲心當中,

【當發荷負度眾生擔的增上意樂。】
還要根據這一點,要發那個增上意樂。現在我們了解,這裡所謂增上意樂的話,就是把那個慈悲之心還要增加。增加到什麼程度呢?增加的內涵是什麼呢?就是說我親自把那些人,從這個糞坑裡邊救出來,解除他的痛苦,親自把一切的快樂給他,這個叫作增上意樂。這個七因果當中的最後一個因,第六個。

【如是若發度有情心,然我現時不能圓滿利一有情。又非止此,即使證得二羅漢位亦僅利益少數有情,利亦唯能引發解脫,不能立於一切種智,故當思惟無邊有情,誰能圓滿此諸有情現前究竟一切利義,則知唯佛方有此能,故能引發為利有情,欲得成佛。】
好,最後這個結果就出來了。就因為我們發了說,要自己親自至誠跳下這個三界的不淨坑,把他一切痛苦解決,把一切快樂圓滿給他。雖然我發了這個心,但是我現在幫一個人的忙,都不行欸,連我自己都不行欸!所以你真正要想解脫,雖然你自己可以解脫─證羅漢。證了羅漢以後,或者是聲聞、或者緣覺,這兩樣東西,雖然還可以多多少少幫助 (p168) 別人,但是要想幫一切人解決問題,而且使得一切人達到一切種智的地位的話,這個不行,這個不行!
那麼誰能夠做到呢?誰能夠沒有一點無餘,所有無邊有情都救,而且達到的位次也高到最高圓滿,誰有這個力量呢?只有佛!聲聞跟緣覺他能夠解脫,連他自己都是解脫了一點點,這是質上面根本啊微乎其微;量方面,他也能夠幫一點人忙,但也就這麼一點點。所以不管若質、若量不夠啊!那麼要想真正解決的,不管是眼前以及究竟的一切真正的殊勝的利義,只有佛。所以說,啊!由於你這個增上意樂心,所以發現只有成佛─必然得到最後這個果,所以這個叫七因果,或者是六因一果。這個就是因果這個教授,這方面傳來的,這是第一個。這個次第為什麼要這樣地從因到果,了解了這個,然後照著這個次第正修。

【第二如次正修分三,】
那麼,正式修的時候分三

【① 修習希求利他之心,② 修習希求菩提之心,③ 明所修果即為發心。】
(p169) 現在這個地方告訴我們了,我們怎麼樣求這個利他,怎麼樣從這個上面而求菩提。然後最後告訴我們,我們現在這地方要修的,是修的什麼?就修那個發的菩提心。現在又說:

【初中分二,① 引發生起此心所依,② 正發此心。】
你要引發生起這個心,「所依」,就是換句話說依於什麼條件、什麼原因,這個原因是仗因緣當中說。所依的話就是我們這個心情,譬如說:欸,你看這個人苦啊!這個苦是你所依,引發你要拔苦等等。然後你有了這個,因為我們平常普通的凡夫的心量,就是你的內心根據這個緣對象的時候產生的這個效果。現在我們要這個效果的話,就看看你所依的是什麼,當然這裡還有正知見這個道理。那麼第二個發心,現在我們說,這個,

【初中分二,① 於諸有情令心平等,】
先要對一切有情生平等心,

【② 修此一切成悅意相。 今初】
第二,進一步修成一切悅意相。欸,妙咧!前面先告訴我們,先要使得一切有情先產 (p170) 生一個悅意可愛的;結果正修的時候啊,這個地方又教我們「令心平等」,好像這個裡邊又有矛盾,又有不同。真是有矛盾嗎?我們看下去。我為什麼在這個地方要停一下,這個有它大原因在喔,大原因在喔!學到這裡,我們現在漸漸發現本論的殊勝的什麼地方,它就是每一個地方,它每一個地方的行相都指得清清楚楚,而這個每一個行相彼此間的必然的因果關係,點得明明白白。
這個行相說清楚,讓你了解它真實所指的是什麼。所以這個行相,譬如說,隨便說,啊,我現在要講一個錄音機,那他把錄音機拿得清清楚楚,這個開關在哪裡,讓你弄得一點都不含糊。否則我們講修行,講了半天那個道理是啊,那動聽極了,但是所指的內容到底是什麼啊?一片模糊。佛法明明是叫「覺」,結果你學了半天是越學越糊塗,腦筋裡面是堆了一大堆這種文字垃圾。這個文字所指的內容是一無所知,仍舊是一片大無明,自己還覺得懂得很多道理,這個叫知見稠林。他現在不是,把文字所指的真實的內涵指給你看,到那時候你看:喔!曉得這是什麼。這第一個。
你了解了這個東西以後,然後這個東西之所以能夠達到這樣的一個效果,它必然的次第,彼此一點都不紊亂,有了這個你要想去找它,那千真萬確。從這個地方我們才曉得,平常我們修行,總覺得:「哎呀,要修行、修行!」看看哪!為什麼修行不成功的,原 (p171) 因在哪裡?就是一片糊塗。那麼世間一件小事情,我們常常比喻你拔草,你不認得草是什麼,你跑著去乒拎乓啷拔,結果拔掉的是菜,不是草。這麼簡單的事情耶,何況是修學佛法。所以眼前我們處處地方,再再點醒我們自己:不要一片糊塗啊!
所以我們常常有一個大誤解,常常說:「哎呀,你不要去分別啦!」嗯,這句話對不對?是有它的特別的道理在,這個是你求的果;你要它不要它妄分別,一定要了解:什麼是錯的妄分別,你如何去掉它,那要分得清楚啊!要不然你說,你不要分別,那好了、好了,那糊裡糊塗地就坐在那個地方,那是無比的大愚癡,完全是畜生相。如果這樣地學佛的話,那天底下都是佛了,對不對?如果是這樣佛的話,那螺螄、蚌蛤睡在那裡打瞌睡,牠就是佛嘛!那打瞌睡不分別的呀,就在那裡睡著了啊!那豈不是最好嗎?這個我們要清楚。所以本論一開頭,就把這個行相辨得非常清楚,然後下面就一步一步,一步一步這樣地來。
所以他下面就告訴我們:欸,為什麼前面先說悅意,這個地方又要先「於一切有情令心平等」呀?現在我們看下去。這個地方一點都不能放空喔!一放掉一點,然後你修上去的時候,對不起,你就漏掉那一點。等到真正地現起的時候,你不知不覺當中,因為這個漏洞還在,於是跑上去的時候就出毛病,跑上去就出毛病。所以我們常常舉個比喻, (p172) 不要說飛機,就是個騎個腳踏車吧!欸,那個腳踏車,那個輪胎當中,有一個砂孔在那裡,嗯,就是打氣打得滿好,那沒用力。等到你一騎上去,一用力,那個砂孔受不住了,「蹦!」一下爆掉了,你正在馬路上,一個筋斗摔下去,完了!所以這個地方,要特別注意啊!特別注意!
所以我們平常這個心裡邊,一向以來總覺得:「哎呀!馬馬虎虎,馬馬虎虎。」這個是無始以來的惡習所在。現在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即便我們說自己「哎呀,這個東西,還有這麼深的道理啊!」那個時候也許你會委委屈屈,那個時候要了解喔:是,就是我們以前善根不夠。所以他處處地方告訴我們,你前面一定要什麼?淨除罪障、集聚資糧。有罪障,障在那裡,固然學不進去,你資糧不夠也學不上來,這個道理我們要清楚。
所以他前面為什麼用三士引導的次第,現在大家清楚吧?喏,對於這個上士來說,這是必然要一步一步上來,必不可少的步驟,這第一個。你沒有這個的話,你雖然說上士是空話。而對這條件不夠的人,你給他上士不行,所以他─欸!沒關係,那麼你既然不夠的話,從下士慢慢做起。他也有他的入手,可以一步一步上升的走的地方。處處地方說明,這個圓滿教授的珍貴難得,正確無比啊!現在我們看文:

(p173) 【◎ 如前下中士中,所說諸前行等所有次第,於此亦應取來修習。】
第一句話已經說出來了,對啊,這是我們次第這麼上來的呀!所以你必定要把前面這個次第,拿來在這個地方增上、繼續下去。

【又若此中不從最初遮止分黨,令心平等,於諸有情一類起貪,一類起瞋,所生慈悲皆有黨類,緣無黨類則不能生,故當修捨。】
從前面這個次第一步一步上來,現在跑到我們這裡是什麼?正修這個大菩提心了。那麼修大菩提心,我們曉得這個必然的因果是這樣的次第,所以先要知母引發慈悲。那麼,但是呢,欸,他不是說先知母引發慈悲,在正修之前,先要什麼?要最開始的時候「遮止分黨」。什麼叫分黨啊?黨是叫黨同伐異,跟你好的你就歡喜,哎呀,好得不得了;跟你不一樣的,你就排斥他。 [094A] 跟你不一樣的,你就排斥他。這個心裡邊,欸,不平等,不平等。這個一開始的時候,你要把它去掉,「遮止」就是不要讓這個心相影響你,換句話說,你一定要把這個心理的狀態拿掉它。假定這個心裡面沒有淨除,在這種心情當中,於是什麼呢?對於有一些人,你看見了「起貪」,歡喜他;有一些人你「起瞋」,在這一個情況之下。所以呢,當你在這種狀態之下修了以後,你的慈悲啊,你的慈悲也有差別的。喔,你看見他,那麼你好的這個慈悲心強一點,看見那個討厭的人哪,這個慈悲心就不靈光,這樣。要想產生不分彼此的,這個不可能。
所以這個無量慈、無量悲啊,它不但是數量上面無量,而且這個無量的話─緣一切有情,沒有任何一點例外,你的內涵本身也是無量,所緣的對象也是無量。在無量的有情當中,哦,有一些人你歡喜的,有一些人討厭的。結果你凡是歡喜的話,你偏他那一邊, (p178) 心有偏,對你不歡喜的人的話,你就這樣的話,你那個慈悲就完了!所以一開始的時候,它一定要避免這個,你的平等的、沒有偏心的這個基礎先要建立起來。這個基礎是什麼呢?修捨心,修捨心,所以先要修捨。那麼「捨」有三種。看看喔,他每一個地方的行相辨得很清楚,哪三種啊?

p. 215 (9)
【又捨有三,行捨受捨及無量捨,此是最後。】
這個三個名詞所指的三個行相,說一下。這個裡邊「受捨」我們最容易懂,一個感受,啊,這個感受─啊,坐在這個地方的話,你覺得:欸,很舒服。或者看了這個對方,那他讚歎你幾句,跟你笑一下,你又很歡喜,這個感受上頭的受。感受上有三種,叫作樂受、苦受、捨受,這是一種捨的行相。
還有什麼叫「行捨」呢?五蘊當中,受、想、行,行蘊當中的捨。「行」就是我們心理狀態;那個心理狀態啊,平等而住,沒有執著。平常我們的心裡什麼狀態啊?我們心裡面啊,不是掉舉嘛就是昏沉,胡思亂想。欸,它現在呢,行捨這個心相裡邊,平等正直、無功用住,那個要用了功,跟定相應的境界才有喔,就是這樣啊!所以他心裡邊沒有一點掉舉相,而這個已經很高明。 (p179)
欸!這個地方還不是,這個地方捨的叫「無量捨」─就是在任何情況之下,你的心裡邊不管緣任何有情,沒有一點點討厭,沒有一點點執著,沒有一點點其他的,就是一模一樣的這個心情。這個才是我們第一步要修的,所以這個是最後。

【此復有二。】
就是這個裡邊還要說明兩樣東西喔!啊,它的細之又細,換句話說,它真正重要的地方是真是絲毫無差。看看哦!這個因地當中,這樣地沒有一點點差別。質量上面是不能有一點點雜質,假定有一點點雜質,請問能成徹底圓滿無垢的佛位嗎?不可能!尤其是最開始的因地當中。
所以我們常常記住,你造一個譬如說摩天大廈,我說造到最後頂端,發現一點點小小的毛病,啊,那沒關係啊!你把它頂端拆掉了重來。現在我們最開始那個基礎出了個毛病,你造了一百零八層,乃至於造了一千層,發現那個基礎不行的話,對不起,一千層、哪怕一萬層統統垮掉!對不對?這個很清楚、很明白。像你燒飯一樣,等到你燒好拿出飯來,那個時候裝出來的,一個蒼蠅,「叭!」掉下來。你只要把蒼蠅掉的地方,把它拿掉就行了。如果說這個蒼蠅帶著個細菌的話,那拿掉了以後,它其他的地方不沾染。可是你 (p180) 剛開始的時候,那個蒼蠅,「叭!」一下,掉那個水裡,那個蒼蠅身上帶著那個霍亂菌,然後呢,整個的水裡面都是。所以他一定從一開頭的時候,就這麼細辨。同時呢,開頭的地方,也是我們能力所及,它有種種的這個特別在這個地方。
這我們所以現在修學佛法,那麼糊塗,一片糊塗帳的話,道理就這個上面。哎呀,都是講那個大道理啊,講得來,哎呀,也去弘法了,看見別人弘法,大家也去忙了。那麼所以現在為什麼我們弘不起來?乃至於有人這麼說呀:「你這個法不弘,它藏諸深山,傳諸其人啊!」你寧願不弘,擺在山裡邊,真正一旦有條件出來的人,他又把它撐起來了。結果被你這麼一來的話,那金字招牌一旦砸垮了以後,完囉!人家對這金字招牌從此不再信任,那就完了!不弘還好,弘了反而把法損掉了,有人這麼說,道理就在這裡,這樣。所以我們現在有這個幸運,了解了以後,要感到高興啊,不是忙得去弘啊!忙得要去認識、去做到,那個是真弘法。現在我們看,又辨!這個地方,喔,就是這個無量捨,這個還有兩樣東西:

【謂修有情無貪瞋等煩惱之相,及於有情自離貪瞋令心平等,此是後者。】
說,當你緣這個有情的時候啊,那時候你可能有兩種。你看見這個有情本身,每一個 (p181) 有情他都是和和平平,這個是一種。因為他有情本身和和平平,既沒有貪、也沒有瞋,當然你看了以後,你的心裡面也引不起貪跟瞋來,對吧?這是一種。還有一個呢,不是的,他這個有情本身是有貪、瞋相,或者說你對這個有情是可愛的,你對這個有情是並不可愛的,但是儘管這個人,對你一個是怨、一個親,可是你對這個怨跟親的人的心裡的反應,卻是在無量捨當中。這個人跟你很要好,要好也沒關係,我心裡不為要好所動;這個是你的怨家,你的怨家也不動我的心,我的心始終在那個捨相應當中。現在這個是真正重要的就在這裡。
他為什麼這樣?這很明白,你要有情離開這個貪、瞋,這是不可能的,對不對?在我們張開眼睛來,這個是跟你好朋友,這個跟你不好;有情的人,這個人他要發脾氣,這個人很快樂。如果你跟著外面轉的話,你這個修什麼?這個修不起來。就是你自己要修,不管外面任何境界,他在轉,你不動;他跟你的關係有親疏,你不動。那個時候你不為外面一切所動,站在這個上頭,你才能夠修啊!這個地方就辨是辨這一點。所以我們正式下腳的第一步,要這一個。有了這一個,那麼令我們的心立於平等,這個是指這點。

【修此漸次為易生故。】
(p182) 我們正修的時候,他又說了:欸,你要想修的話,必須要這樣的一種心理的狀態。而要修的這個心理的狀態,這個心本身是什麼?我們現在的心─就是心識的識,心識的心─那麼這個心識本身,一定「三事和合觸」,你的根對了境,然後生起了這個心理來。既然是因為對著境的話,由借重這個外境的這一個重要的一個因素在裡頭,所以他一定借重哪一種外境啊?中庸境。因為這個中庸境界,就是既沒有利、又沒有害,你看見他自然而然那個心平等。先把那個平等的心生起來,堅固了以後,然後再進一步看別的時候,不為它所動。不為它動了,然後呢在他身上面,把它的原來動的都拿掉,於是你心裡面一步比一步穩固。你看,它那個次第這麼個完整法!
所以平常我們修行,我們往往說:「哎呀,看見這個好,我馬上就去修。」就像我們現在懺悔,啊,說一百零八拜,好,我也跑得去上面去。聽得很好,結果跑上去,拜了第一次沒拜完,拜的半當中就腰痠背痛,第二次就想一個辦法,哎喲……。所以它每一個地方,這麼小地方是如此,大地方也是如此啊!所以你們千萬注意呀!我們真正的毛病始終在這個上,一聽見這個好─要!是,你要把這個好的要,但是呢,你必定要曉得,它這個好的是怎麼樣的次第上去。你要曉得,這個好的果一定要好的因,這個因是一點都不能錯!你從這個上面了解了,然後你必然推到什麼?啊!最第一步─親近善知識,然後呢 (p183) 如理聽聞。看起來好像慢一點,實際上呢,是最快速的路子,而且也是唯一的路子!
後面這一句話,在剛開始的我們不懂得,現在我們學了十二因緣以後,就懂得了。大家記得不記得十二因緣當中說,這個從因感果最快的兩世,最慢的三世,大家還記得嗎?為什麼最慢的三世啊?它有一句話,說中間經過的無量世感果啊,這個無量世是其他因果在那兒在轉,不是這個因感果的。這句話容或有的人還不了解,如果不了解,你們好好地看一下。換句話說,這個因下去了以後,感果的話,最快的是兩世,最慢的三世。中間雖然經過無量世不感果的因,因為這個因它沒有遇到緣啊,沒有結果。所以如果這個因要結果的話,在任何情況之下,必定還要跟那個因緣相順的,它才能感果。壞的是如此,好的也是如此。現在我們要求好的果,要想得到這樣的圓滿的果的話,你必定要有圓滿的因。
所以不是說,哎呀,現在你害怕覺得不行啊,你停在那裡。停在那裡的話,你就沒有辦法引發你要求這個善果的,這個因不下去的話,請問這個善果會不會自己掉下來?不會。到什麼時候會呢?一直等到有個其他的因緣,你到那個時候又想:「哎呀,我要去做!」然後你還得照著它如理如量地去做。那個時候,當初你一念想求圓滿這個果的這個心啊,不斷地以善法欲,然後努力勤精進去策發,然後再感果,對不對?
(p184) 中間可能隔無量世,是的,但是在其他的無量世,都是你在惡法當中。既然是惡法當中,也說明了什麼?你要嘛不讓它感果,要感果唯一的方法,你一定要拿正確的善法欲,把這個因做對了,去做到。所以從這個地方我們了解,這也是唯一的一條路。假定你了解了以後,現在這樣做的話,欸,不會中間隔無量世。所以結果是什麼呢?也是最快速的一條路,現在懂了嗎?這個概念我們一定要弄清楚。你如果弄清楚了話,我們才不會偷懶,說:「哎呀,馬馬虎虎、不行啊!」因為你現在怕苦,馬虎的結果是什麼啊?墮地獄。現在這麼一點點小苦啊,你還有機會啊!稍微撐起來就行的,克服了!到了墮了地獄的話,不但沒有機會,而且大苦是無量無邊,就行了嗎?所以這個是我們要了解的啊!
所以我在處處地方聽見這種,我的師長常常告訴我:「你平常的時候儘管做不到,可是你一直發那個願,說我決心一定要克服這個。」克服的什麼呢?不但現行一定要破,然後這個種子習氣一定要徹底拔除,絕不遺剩!不要單單地發那個心喔!發了這個心,然後你找種種的方法,怎麼樣在行持上面去做到它,千萬不要一點寬恕,不要一點藉口。因為這樣的原因,我所以才了解到,是,平常的時候,有很多人跑得來:「哎呀,法師啊,你現在不舒服啊,休息、休息啊!你也該休息、休息啊!」我一聽了就覺得這個毒藥,儘管他是好心,儘管他是好心。那我真是憐憫他,我現在沒有能力救他,我只有唯一的辦法把 (p185) 他趕出去。如果說他是我尊長的話,我恭敬,下次不敢見,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那怎麼辦呢?這個反過來,這個人跑得來告訴你:「某人哪,生病啦,你趕快努力啊!再不努力的話,那個兩腳一伸就完啦!」啊,我感謝他!這個心情我們要千萬要了解的。
前天我在這兒跟老和尚講,哎呀,所以我覺得我們這個地方有最了不起的大善知識,他就告訴我這麼一個公案。昨天不是老和尚坐在那個我門口,在這個地方啊,我每次一看見他,我就歡喜,一方面就是景仰、讚歎。所以我有機會總是,只要有空,平常我自己忙,也沒辦法了,我一定跑過去跟他隨便也可以說談談,也可以說請安。但是你只要跟他隨便聊的話,你一定哪,你得到好處。他就跟我講講,這我就請示他一點小事情,他就告訴我一個公案。啊,我聽了我真感動。
他說那時候這裡,不曉得是大概聖印法師,不曉得哪一個地方,請他到他佛學院當教務主任,他一定不答應,哎呀,鬧了很久!那有一次,終於鬧了很久,他就答應了。答應了一去了以後,可是那個地方是個女眾佛學院,那麼他所以不答應,那個他痔瘡非常厲害。那個痔核你們不曉得那個痔核之嚴重呀,經常流了很多血。那麼那一次開學典禮,那開學典禮是很慎重、莊重的,還請了什麼市長啊,什麼一大堆的長啦!結果他那坐也不能坐,仰得那這樣,側著個身子坐在那裡。那麼完了以後,就休息的時候啊,他休息完了以 (p186) 後,覺得那下面溼溼的,站起來一看,啊,下面一大堆都是血,他心裡就覺得不得了─唉!雖然這個是痔瘡,但是這個女眾地方,人家不了解的。
尤其是你曉得他老人家的持戒,萬一起一念的這個誤解,不可以,佛本來很多戒是譏嫌戒。唉,一定要想辦法治,拿掉它!但是那個醫生是沒有辦法可想的,那信佛的人曉得,我只有求佛菩薩。怎麼辦呢?求佛菩薩,說:「觀世音菩薩,你一定要幫忙我,我一定要下那個決心,要把它拿掉它!」那天晚上回來做了晚課,他就跟同學說:「你們先休息,不要管我,不要管,任何情況之下不要管我!即便我死掉了,今天晚上不要動,明天再把它抬出去。」就這樣,喔,大家同學很尊敬他,不管他。
所以我在這地方也跟你們說啊,你們不要說:「哎呀,老法師,你好啊……。」這種話,你自己害自己可以,在這個地方來我絕不願意,我不能幫你忙,我已經很慚愧。那個老和尚就是這樣,所以他說完了,固然那些同學大家……然後他就去拜。下了晚殿,一心求觀世音菩薩:「你一定要幫我忙啊!一定要求啊!」然後拜,拜呀拜。拜到後來,拜得筋疲力盡,實在是拜不動,頭昏得一塌糊塗。「我現在站不起來,但是呢?站是站不起來了,我這個還可以動。」然後那個地啊,那個頭就在那個地上磕響頭,「更蹬、更蹬、更蹬……」撞,這樣。磕到後來,那個頭也實在動不了了,趴在那個地方,一點動不來了。「但是我身 (p187) 體上動不來了,可是我嘴巴可以。」那就嘴巴裡念:「啊,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念到後來,這個舌頭也乾掉了,念也念不動了。「念不動了,我心還在呀!」他心裡邊就念,一直在那兒求,一直在那兒求,這樣,這種心情喔!
現在我們稍微一點點就覺得:「哎呀,不行啊!等一下要是這個地方不對呀,早一點去休息啊!」拜了兩拜啊,叫你早兩分鐘起來,又覺得:「哎呀,明天還要這樣,後天還要這樣……。」啊,那是一無是處啊!結果他就這樣拜,欸,你真正地捨命而來的話,他就肯。可是這個地方,我不鼓勵大家這樣去做喔!我這個地方特別說明,你記住!大師告訴我們,你們不要硬來,硬來不可以的。老和尚有老和尚的意志,這個次第很清楚,始終記著大師告訴我們的次第。我這個地方,只是特別讓我們的心裡邊建設那個心理。
我再說下去,然後呢,欸,他那天馬上就有感應。這個人就簡直進入昏迷狀態─欸!看見了,看見觀世音菩薩,結果。然後呢觀世音菩薩,他就發現觀世音菩薩膝蓋上的,左右膝蓋上面,有兩個人跪在那裡。他看見了覺得很歡喜,一歡喜,那兩個沒有了。這一歡喜他就想:「對呀,這兩個是記善惡的嗎?」他想:「我這一生哪,雖然是啊壞事啊,是的的確確做了,但是我畢竟還是做了好事多呀!看見這種東西呀,一定是菩薩加持!」他說:「菩薩我告一個假,讓我看看。」欸?覺得那個滿好了吧!「我在佛堂裡邊 (p188) 不行啊,菩薩,我告一個假,檢查一下。」然後呢,那時候精神一來,他不知不覺耶,本來已經是這樣了。他不知不覺是告了一個假,跑到房裡一摸,整個的幾十年沒有好的,沒有了,完全沒有了,到現在沒有了。嗯,看看喔!這樣。
所以我們現在大家學佛法,精進是資糧善當中精進是第一。現在大家不要去學那個啊,你不要說:「欸,我今天也來一下!」不要,不要。這個地方的本論的每一個地方的次第,你這個次第沒有弄清楚之前,你摸進去,前面老記著這個話喔,你一摸一定錯!所以現在我只是鼓勵大家,千萬不要說還沒有做又先畏縮,現在覺得:我有這個機會學這個圓滿次第……。而目前我們排這個課本身還是非常好的,你只要照著這個來,建設起這個心力,然後照著這個建設去做的話,沒有一樣得不到。
所以我在這個地方說,「修此漸次為易生故」,它有它的漸次,現在知道它那個漸次是告訴我們,啊!這樣地一步一步地來。就是我這個地方現在談那個漸次的話,每一個地方分析啊,萬一你們心裡面覺得:「哎呀,怎麼這樣來!」的話,這就是你們的障礙,這是我告訴你們的。所以我剛才講老和尚那個故事,策勵我們哪!現在我們這種,住在這個地方樣樣現成,樣樣現成。怕你記不住還要有錄音帶,怕你聽不清楚還要有擴音機。你怎麼可以跟他相比呢?所以我們內心當中,在這 (p189) 一點上面一定要注意!繼續下去,說「修此漸次為易生故」,

【先以中庸無利無害為所緣事,次除貪瞋令心平等。】
那麼,先看這個、這個對象,這個對象本身跟你沒有怨親的,沒有怨親的人。然後呢,在這個上頭除掉這個貪瞋之心,這樣。因為這個怨親的人本身並沒有貪瞋,然後要在這個身上本身的現象就是捨。然後在這個時候,他前面已經告訴我們的,他不是對方使你親愛或者怨家,而是說緣對方的時候,你拿你的內心哪,這個貪瞋之心拿掉。所以對方第一個是引發你的心是平等,但是真正重要的,還是從這個身上面,你回過頭來檢查你自己的內心,這個在這個上頭,使得不被這個怨親的心而動它。在這個上頭,你得到了這個捨平等了,然後呢,緣親友的心。因為親友這個心,雖然有這個耽著,但是這個耽著本身力量比較弱,所以在這個上頭,你再進一步推展。

【若能於此心平等已,次緣親友修平等心。若於親友心未平等,或由貪瞋分別黨類或貪輕重令不平等。此亦平已,次於怨敵修平等心,此若未平,專見違逆而起瞋恚。】
這些都不可以。假定說看見了親友心以後的話呢,那個時候你會發覺到:欸,看見 (p190) 這個歡喜的人,那麼自然而然哪……。雖然你看見中庸的人,你心裡面不動,看見歡喜的人,你心裡面跟著歡喜而去了。那時候把它拿掉,把它拿掉,就是這樣。然後再進一步,對有怨的人再把它拿掉。假定說有親的人,有親愛的人你不能拿掉的話,看見親愛的人你就耽著,跟著這個而去。如果看,對這個怨的人,你沒有拿掉的話,由於怨的人你就跟著怨而去,這個捨心就生不起來。如果這個捨心生不起來,然後在這個心理不平等的情況之下,你修的慈悲的話,那個慈悲始終是像爬山一樣,一腳高低,那個慈悲根本大不起來。所以,當這些都平了,

【若此亦平,次當緣一切有情,修平等心。】
那個時候,你的質完全對了,然後呢,把它量擴大,擴大到在任何人身上面。到那時候,你看見任何人,不管這個人是親、怨、平等,跟你再好,你看見了,心裡面了不動心;跟你再怨,你心裡面了不動心。這是第一步。所以在任何情況之下,你不動,你不為外面所動,然後你就運用你的心,你要它什麼樣,你就成什麼樣。否則你這個心一直跟著外境轉,你雖然覺得:「欸,要怎麼樣……。」可是境風一動,你也跟著它,被它動掉了,那是不行,那個不行。
(p191) 譬如說,我們現在說寫字來說,你寫字那個筆啊,那個筆寫在那個紙上面。是,現在滿好,但是萬一那個紙碰見那個水的話,那個筆就化掉了,那個字也就沒有了,對吧?現在呢,我現在用的紙質不怕水,現在那個筆是油質的也不怕水。你本身不怕水,然後你寫了字擺在上面,那個水儘管來的話,對不起,動不了它,是不是這樣?那個字還在上面一動不動。這是為什麼你事先必定要先準備好了,了解、清楚不清楚這一點?
所以我們事先那個心裡邊哪,先要不為它所動。就像剛才說,那個紙不是說擺在這個地方,擺在這個地方可以,但是你現在要緣的是一切有情;所以換句話說,這張紙不但要擺在房間裡,還要擺出去喔,還要風吹雨打喔!所以你在室內雖然是滿好,被水一泡,完了!那個不行。所以這張紙本身禁得起風吹雨打,然後你在上面寫字。寫字的時候,你現在寫得乾乾的滿好,水一來的話,那個墨水又沖掉,這個不行,這個墨水也要禁得過風吹雨打。
現在我們這個心理也是這樣,所以你不要去忙著去寫字,換句話說,你不要忙著在心理上面先把那個慈悲放下來修成功,不要!因為你那個慈悲啊,在這個不平等的心,心沒有擺平之前,擺在這裡溫室當中,就好像擺在這裡,那可以;萬一碰到境風上面一動的話,好,碰見水被水溶掉,碰見風又吹掉,那沒有用!這個道理懂不懂?這個地方所以給 (p192) 我們說這個,就是這樣。「若爾」,我們翻過來。

p. 216
【◎ 若爾於彼由修何事能斷貪瞋,謂修二事。】
那麼進一步,我們說:對呀,這明明是他是親愛的人,親愛的人嘛難免喜好囉、貪著囉!明明是你的怨家,怨家嘛當然我們發瞋恚囉!你怎麼辦能夠對它捨掉呢?欸,他告訴我們哪,這裡進一步,前面先說道理,道理告訴我們了,就告訴我們怎麼個修法─修兩件事情:

【就有情者,謂念一切欣樂厭苦,皆悉同故,緣於一類執為親近而興饒益,於他一類計為疏遠,或作損惱或不饒益,不應道理。】
說第一個,拿對方來說─有情,對方來說。就他來說,你不是要利益他嗎?那麼沒有一個人例外的,沒有一個人例外的,大家都希望快樂,大家就厭惡痛苦。就他來說,沒有一點差別,人是這樣,畜生是這樣,不管是哪一個。現在你對他,說有一類要給他好處,有一類要疏遠哪;給他好處,或者疏遠,這個不合理、不合理。這個是就他那一方面,這個很明白啊!那麼另外就我自己方面,就我自己方面那怎麼辦呢?我自己說:明明是這個有情的人,我歡喜啊;這個瞋恚的人,我討厭哪!他下面就告訴我們怎麼辦呢?

(p193) 【就自己者,當作是思,從無始來於生死中,未經百返為我親屬,雖一有情亦不可得,於誰應貪,於誰當瞋。】
嗯,你如果能夠這樣地觀察,我們眼前所以是凡夫,陷在眼前境界無明當中。實際上,我們無始生死當中,就在凡夫當中已經轉了不曉得多少趟了。轉了多少趟當中,大家沒有一種關係沒有發生過,各式各樣的關係都有過。所以你隨便要想找一個人,說這個人跟你沒有任何關係的,找不出來。任何一個人,都跟你有各式各樣的關係。 [094B] 找不出來。任何一個人,都跟你有各式各樣的關係。是你的最親愛的人,也你的大對頭,也你的毫不相干的人。既然每一個人都是這樣的話,你然後分他、這樣分,這有什麼好分的呢?就像我們平常相處的,今天好得要命,明天吵得要命,到後天又是如此,後天又是……。你天天這樣,你還何必再忙這些事情?這不是毫無意思嗎?就是這樣。所以啊,如果你能夠懂得這個道理,放遠了眼光去看的話,那問題都沒有了。

p. 216 (4)
【此是修次中篇所說。】
這個就是告訴我們這個,這個是性宗的修行的方法,特別地告訴我們有次第,這個初、中、後三篇。

(p196) 【又於親屬起貪愛時。】
其次「起貪愛時」,再引經上面,這個經上面:

【如《月上童女請問經》云:「我昔曾殺汝一切,我昔亦被汝殺害,一切互相為怨殺,汝等如何起貪心。」】
如果說你起貪心了,起貪心的最好的對治,就想:「唉!以前啊,我也殺過你,你也殺過我,這樣地大家互相殺,有什麼好貪著的?」

【及如前說無定過時,一切親怨速疾變改所有道理。】
在前面我們講六苦當中說過了,在生死輪迴當中,沒有一定的,一下親得要命,一下怨得要命。所以當你想到親的時候,你想一想怨,想到怨的時候,想到親。你這樣一想的話,就是正好把它扳平:好囉,好囉,沒有什麼好想的。心裡面就行了嘛!這樣,很快地就把那心弄平了。

【當善思惟,由此俱遣貪瞋二心。】
你只要善巧地思惟這個的話,這兩樣心裡面哪,就把它淨除掉了。

(p197) 【此取怨親差別事修,故不須遣親怨之心,是滅由執怨親為因,所起貪瞋分黨之心。】
他每一個地方,他又來告訴我們,現在這個是什麼?取怨、親的差別。就是說,你在這個……是,這個人本身,一定的,我們人在世間當中,自然這個人比你親近一點,這個人比你疏遠一點,乃至於這個人怨家,這個是事實擺在這裡,這個也你不去管它。而真正重要的就是說,當這種境界現起的時候,你內心當中親的人哪,你對他,哎呀,貪著之心,要遣除掉這一個;怨的人,你排斥之心,要拿掉這一個。剛才說過了,在這種狀態當中,你能夠做好了,一切任何的境風,你的心裡邊就在捨當中,不為它所動。我們不要以為如如不動哦!離開如如不動,還天差地遠哦!現在我們心裡面一天到晚跟境風所轉,我們說:「不分別,如如不動。」那真是顛倒不異!所以這個次第我們,我所以這樣提的話,千萬要注意每一個地方的行相,你必定弄得清清楚楚。要不然的話呢,你隨便一開口也錯,一聽哪,也弄到不曉得哪裡去啦!嗯,下面繼續說,

【◎ 引發一切成悅意相者。修次中篇云:「慈水潤澤內心相續,如濕潤田,次下悲種易於增廣。】
有了這個平等的心,進一步就告訴我們,怎樣辦呢?那時候引發悅意相 (p198) 了,要慈水,能夠潤澤你內心的相續,當你內心經過了那個慈悲潤澤了以後,像那個田哪,先滋潤了,然後滋潤了以後,下那個悲的種子,它易於增廣。

【故心相續以慈薰習,次應修悲。」】
哦!那個時候,我們在這個上頭啊,就可以先引發悅意,先修悲心。

【所說慈者,謂於諸有情,見如愛子悅意之相。】
這個慈的內容,就是對一切有情啊,就像可愛這個獨生兒子那樣的可愛法。

【又此所說由修等捨,息滅貪瞋不平惡澀,如調善田。】
修這個悅意相之前,先要什麼,這所以為什麼先要修內心的這個「等捨」。先把這個內心當中不平的這個惡念,「粗澀」就是不平的那個貪瞋之念,弄乾淨。就像先把那個田,先把田弄乾淨,弄乾淨了以後,弄平了,然後加慈水,然後呢灌那個悲種。所以他這個下面說明:

【次以見為悅意慈水而潤澤已,下以悲種,則大悲心速疾當生,應當了知極為切要。】
(p199) 你能夠照著這樣的次第去一步一步欲修的話,那個大悲心啊,很快生起來。「應當了知極為切要」,這個話,這樣子最快速的,這樣最快速的!所以現在我們這裡呀,修行儘管還沒有行,但是馬上用得上剛才說那個道理。喏!這個是最快的,也是唯一的,現在大家都懂了吧?這個概念我們必定要先建立起來。建立起來了以後啊,你自己曉得這個是沒有退路。不是沒有退路啊!我們所以要退的原因是什麼?求安樂。結果你發現,退下去的結果是只有苦,一條路,而且大苦!進前去雖然是苦,小苦卻是大樂!現在我們處處地方為求一點點快樂,那個時候你了解了正確的行相,正知見得到了以後,為什麼說到最後一定會走上這條路的原因,現在大家了解了沒有?喏!就是這個地方。所以如果是這個概念還不懂的話,你不必忙,只要這個概念建立起來,這個修行是一定成功!而且是最快速、最圓滿、最好!
今天《菩提道次第廣論》216頁,現在這個地方,就是「正修」啊,正修修習菩提心,正修菩提心。那麼正修菩提心當中呢,前面已經說了,引發這個心要什麼條件,然後呢根據這個條件,來真實地策發這個心裡面。前面所有的這個辨,這個地方現在大家已經了解了,說真正圓滿教授,真正無垢正確的這個指導,它每一個地方辨得這麼細緻。然後你把這個兩個跟以前一比的話,立刻就有這個感覺。
(p200) 以前我們聽見了這佛法,哎呀,感到非常歡喜啊,好得不得了啊,人人想求啊!這個是非常好的現象,種一下一個種子。當你真正想努力深入,要想契入的時候啊,就不得其門而入。感受上的好的,說起來是圓融無礙的,但是呢做起來的話,卻像什麼呢?像這個摸著一個人家說水上葫蘆一樣,你碰上,它就跑掉了,碰上就跑掉了,碰上就跑,你怎麼抓也抓不住,怎麼抓也抓不住!所以弄了半天啊,就莫可奈何。幸好還有一個法門,那麼我們也只有這一個法門,說:「啊,念佛啦!」所以這個叫作末法的善方便。現在你正確地了解了這個方法以後的話,你由這個次第是步步深入。同樣地你可以用這個方法來念佛,這個方法來念佛就上品上生,如果你修其他的法門,照樣地,任何哪一個法門,你都可以如理如量地達到要達到的量。所以達到多少,那是看你自己的認識跟精進。
現在呢,我們繼續地把它那個每一個部分,一步一步地順著次第來了解它。上次講到說,啊!我們正式要修的時候,先要慈水來潤澤我們的這個內心身心相續,身心相續。有了這一個,然就呢就像種田一樣,把那個田啊,先把它不平的硬塊什麼等等,把它弄乾淨了,然後呢,再以慈水來滋潤它。這樣做的話,那麼這個悲的種子就很快生起。所以兩句話,「應當了知極為切要」,那這個才是最最重要的部分,這個才是我們應當了解的。所以我們剛才說,前面之所以聽得歡喜,感覺得又覺得圓融無礙,又這麼好,而所以 (p201) 無從下手的話,你望洋興嘆的話,實際上就是你沒有抓到這個根本。所以現在我們哪,了解了這個才是我們真正應該進一步認識的。有了進一步認識以後,產生的效果是什麼呢?以前這個只是種一點的善根,現在卻是結的善果。
我們立刻可以回想一下,在講十二因緣的時候,說感果快則兩生,慢則三生。實際上那個三生哪,真正說起來,時限是無量阿僧祇劫。那麼這個三生就是說,你種下那個種子,要快的話兩生,慢的話第三生。第三生靠什麼?就是那個種子啊,經過如理如法地去滋潤它。那麼以前呢我們雖然聽懂了,雖然歡喜,可是你沒有方法,不曉得怎麼去滋潤它啊!不曉得怎麼滋潤它,說:「好啊!」大家說好,說了好了半天,就像天上的人造衛星一樣,好是好,你只能望望它!只能望望它,其他的就不行了。現在是不但的好,你曉得怎麼登堂入室,它就可以把你送到天外,超出我們現在這個生死輪迴的苦海!那麼這個裡邊分三部分:

【此中有三,初修母者。】
第一個知母,曉得這是母親。

【生死無始,故自受生亦無始際,若生若死輾轉傳來,於生死中未受此身,未生此處 (p202) 決定非有,亦無未作母等親者。】
我們這個生死,啊!無始以來這個時間,你根本無法想像的。所以呀,因為生死無始,所以一生一生地受生,也不曉得多長、多遠。從這樣的生死當中,不斷地來,說哪一個身體沒有受過的?沒有這樣的事情!哪一個地方沒有去過的?沒有這樣的事情!哪一個人沒有做過你母親的?沒有這樣的事情!換句話說,我們在生死當中啊,什麼樣的身都生過,從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天,到十八層地獄當中的這個阿鼻地獄種子,這個是六道。然後每一道當中啊,哎呀,當蜎飛、螣蟲,螞蟻、國王,最大的到最小的,最窮的到最富的,最苦的到最樂的,沒有一個地方沒去過,都去過。然後呢,所有的地方也都去過;還有呢沒有一個人例外的,都曾經彼此做過父母。所以在這個地方特別強調,沒有一個人不是自己的母親。

【如〈本地分〉引經說云:】
他下面特別說論、經,下面就是證成這件事情。

【「我觀大地,難得汝等,長夜於此未曾經受無量生死。】
這個經上面還是說,看那個大地上面哪,沒有一個地方啊,你們沒有去過的。

(p203) 【我觀有情,不易可得,長夜流轉未為汝等若父若母兄弟姊妹軌範親教,若餘尊重,若等尊重。」】
上面講次數,這個上面講人。在這個整個生死輪迴當中,找不到一個人說沒有做過你的父親、母親、兄弟、親戚、朋友……找不到!

p. 217
【此復非僅昔曾為母,於未來世亦當為母,無有邊際。】
過去是如此,將來呢還是如此!就這樣。

【如是思惟,於為自母,應求堅固決定了解。】
你這樣地了解了、思惟了以後啊,那麼要─所有的有情都曾經為自己的母親這件事情啊,應該求得決定的了解。「決定」是決定不移,這個決定不移的信念還要堅固。那麼這裡說,他為什麼別的東西啊,不講那個地方、不講別的人,講母親呢?這個道理一層一層地說下去,說到下面我們自然容易了解。

【此解若生,次念恩等亦易發生。】
當這個了解到,為自己母親的這個了解堅固了、生起了,那麼念恩也容易生起。 

(p204) 【此若未生,則念恩等無所依故。】
就是你如果說這個概念沒有的話,你無從念恩。現在這個地方已經很清楚,這個次第,必然的次第。說,曉得是母親,然後你在母親身上可以念她的恩。昨天有位同學,他先看了以後,他說:「欸!那個三寶不是對我們有很有恩嗎?其他很多,為什麼不念佛恩,念母恩呢?」對呀!你們大家想想看這什麼原因啊?
所以這個地方,它每一個地方有它特別的地方。說我們現在是什麼?我們現在是個凡夫,我們凡夫啊,儘管信得過佛,可是對佛法的真正的內涵,淨信心不一定人人有,不一定人人有。而大部分所以為凡夫的,就正因為一步一步上去,膚淺的信心是有的,淨信心可是沒有;這個淨信心,必須要根據自己的經驗。反過來說,你自己思惟觀察的這個經驗,對我們產生最大的力量。這三寶啊,雖然人家說:「恩大、恩大!」可是你沒有經驗過,無從從你的經驗當中,引發它深刻的這種感受,引發不出來。所以這個不念佛,儘管佛的恩再大,是念母親,這第一個。
第二個呢,眼前尚且如此,在以前那對你亦復如是。他現在真正的重要的話,要引發我們大菩提心,要普緣一切眾生去救濟他。為什麼要這樣呢?還是要從這個知母、感恩、要 (p205) 報恩上去。要報恩,那麼你想到母親,然後呢每一個人都是你母親,你要報每一個人母親的恩,所以你這個大悲心啊,就能夠徧緣一切一無遺漏。所以這一點哪,產生這樣力量的,世間、出世間,對我們初機來說,在我們的感受上面,真實要想找到這個,只有母親,這是它的原因。所以它每一個地方啊,就那個關鍵在什麼地方,我們必定要把握得準。
而且呢,我們要曉得,真正初機修學佛法,一定在人道當中。那個畜生的話,儘管你告訴牠母親,那母親是什麼牠誰也不知道,誰曉得誰是母親啊?那個卵生畜生,牠根本不曉得,就是那個胎生的畜生,牠也不認識母親啊!這個人是不一樣的。而且你看同樣的動物當中,這個人間這個母親對這個子女的養護啊,那六道當中,沒有其他任何一道可以堪與相比的。再加上只有我們人道當中啊,他有這個思惟的力量。而要想跳出輪迴,要想擺脫那個,最主要的力量就是什麼呢?就是那個思惟。這一點,我們要了解。
現在我們繼續下去。說有了這個,下面的根據就有了依了─依止著這個上頭,這個因。曉得了母親,下面怎麼辦呢?念恩哪!所以,

【◎ 二修念恩者,修習一切有情是母之後。】
有了這個基礎以後。

(p206) 【若先緣於現世母修速疾易生。】
先從眼前的母親來修起。

【如博朵瓦所許而修。】
祖師怎麼告訴我們的。博朵瓦呢,就是傳那個敦巴尊者、阿底峽尊者;就是這個完整教授,阿底峽尊者從金洲大師,那最圓滿的教授傳承。就表示,喏!這個最圓滿的教授傳承那些祖師們,從佛以來沒有斷過,如理如量地,他們都是這樣修。

【先想前面母相明顯,次多思惟非唯現在,即從無始生死以來,此為我母過諸數量。】
先想面前母親現起,母親現起。說到這個地方,當然我們懂道理一下懂了,如果要真正修的話,覺得:「喔唷,這個母親怎麼現得起來啊!」大家記得吧!在本論剛一開始的時候,教我們修行的時候,先修什麼啊?修皈依。他修皈依的時候,幾個條件,第四個條件,坐下了,然後你就坐在這個地方啊,皈依觀想資糧田,那就是我們的三寶,它一定要明現,跟你的身心相續和合。因為你看得清清楚楚前面是佛,然後你了解得明明白白你現在是苦,所以啊我現在的苦,一心皈投這個佛。那是下腳第一步,這已經有了;萬一沒 (p207) 有,那麼你要怎麼樣?懺悔業障、積聚資糧,然後等等。所以前面這個次第一步,這是共下士的事情,他到那個時候要觀想什麼,嗯!他就觀起來了。所以到這個時候,已經進入上士了,觀想母當然很容易。
所以至於說我們現在還做不到,所以為什麼眼前我們最重要的,就是那個懺悔,就是那個懺悔;還有呢,就是積聚資糧。所以說目前啊,這要想積聚資糧,我們諸位是最佳的地方。你在這個寺院當中,一個出家身一舉一動啊,無處不是!而且以出家身去做的話,你隨便做一點點,所積聚的那個功德資糧啊,那個在家人是不曉得要做多少!大家還記得吧?把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的東西拿出來是供養三寶,供養了多少時候,不如做個出家人跑去點一個燈。有這麼大的好處啊!啊,所以當你想到這個時候,那你叫你不出家也辦不到,就是這樣。
我們處處地方要了解這個地方,你這些做到了以後,然後你坐下來觀啊,很容易生起來了!然後呢,你觀了生起來了以後,你說等到這個生起來了以後,那個大慈悲心生起來了,大菩提心生起來了,你回向往生─上品!就是這樣了。它也不要你念,拼命地念多少佛,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然後你回過頭去,看《觀經》也好,看《無量壽經》也好,欸!這個道理你完全能夠明白、能夠貫通。 (p208) 現在我們歸屬還到本論上面,說把母親看得清楚,那麼然後呢,其次不但修現在的母親,還要想:對啊,這現在的母親啊,這一世,可是我們生死的無始以來,哎呀,這個曾經為自己的母親的這個數量無法想像啊!

【如是此母為母之時,一切損害悉皆救護,一切利樂悉皆成辦。】
所以所有的這些母親,當她生育我的時候,當她做母親的時候,所有我的一切的不相應的損害,她樣樣地方來救護我們,所有的快樂都給我們。這我想啊,這兩點,我們人人可以體會得到。

【特於今世先於胎藏恆久保持,次產生已黃毛疏,附以暖體十指捧玩,哺以乳酪授以口食,口拭涕穢手擦屎尿,種種方便,心無厭煩而善資養。】
我們就從一開頭,先哪,這個肚子裡面懷著,啊呀,那真是、真是樣樣東西靠母親。然後呢剛剛生下來的時候,那母親抱著我,那全部精神貫注在這個身心上面。啊!這種狀態。然後呢,餵奶、吃食,髒的東西跟你擦,哪怕是大便、小便,沒有一樣東西不做得千妥萬當。所有的髒的東西─哎喲,我們現在平常看見一點這種東西,不要說叫你去擦、叫你去摸,人家跑得去隨便吐一個痰,你看了心裡面:「喔唷……」可是 (p209) 這個母親對於自己的話,不管是這一個,乃至於大便、小便,她跟你弄得個乾乾淨淨啊!我們想到這裡,是母親之恩是無法想像啊!而且做這種事情,心裡是沒有一點的厭煩,而用種種方法資養。現在我們做一點點事情,心裡邊哪,哎呀,這個嘀咕得不得了!

【又飢渴時與以飲食,寒時給衣、乏時給財,皆是自己未肯用者。】
肚子餓了馬上給你吃,冷了給你衣服,少了,什麼少了就給你,都是自己父母不肯用的,不肯用的。我自己是出了家沒體驗到,但是以前的朋友、同學們,後來見了面了,大家談起來,大家有一個共同的一句話,有意思極了:「唉,忙了半天還不是為了孩子!」這句話,當年自己的的確確不曉得父母的心血。我想將來你們諸位,也大部分人如此,也就是幼年出家,也可以說最幸運。就是有機會的時候,如果你們要回家,這是唯一的事情,將來應該體會的。其他的事情,看見那個家,是一無是處!這個「家」,這個下頭一窩豬,表示啊,哎呀,這麼地愚癡,這麼地髒垢,一無是處!但從這個地方我們要感受得到,在這樣的一個父母對你的恩,你能夠從這個地方感受到了,然後這個大菩提心生起來了。這也是我們應該注意的。
所以平常我們不要輕輕易易啊,這個人家世間的人說:「忘恩負義,世間第一等大罪 (p210) 人。」現在我們修學佛法的人,居然也是啊,哈哈,說講仁義道德,都覺得:「哎呀!這個世間的。」佛法的仁義道德最高的,卻做了最忘恩負義的人,這怎麼可以啊!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千萬要深刻地認識。正式修的時候,它每一個地方,必須要它很深細地你去思惟觀察。所以我剛開始的時候也隨便看過,後來善知識告訴我了,我就在那個地方想。現在我不大願意想,我一想啊,我實在忍不住,我每一想,我實在忍不住!這個的的確確地,你們要的確好好想,好好地想想它,對你們有絕對的好處。母親的恩德,你的的確確無法想像的,哪怕你老了……。
我自己記得,前年我回去了,我母親八十幾歲了。我母親出門哪,我母親就給我說:「欸,還要這個、還要這個……。」那我那個弟弟就說:「哎呀,媽,你不要去管啦,難道還不知道嗎?」然後我弟弟就給我說:「欸!她老人家就是放不下。」我就給我弟弟說:「啊,你錯了,你不要這樣想啊!你想,天底下除了母親以外,有哪一個人一生這樣關心你的,有沒有?」你們仔細想想看。以後如果,尤其是在家人,總覺得:唉呀!這個父母囉嗦。你從她那一方面去看,是囉嗦。但是她為什麼囉嗦,不囉嗦旁人啊?她心當中始終把你看成她的孩子,她一心一意,從你在她肚子裡結生那段開始,一直到她兩腳一伸,她心裡沒有別的,就是關心你,這樣。
(p211) 所以我四十年沒有回去了,回去了,啊!我母親也不能跑了,門口一聽,聽見聲音,她還是纏著那個小腳,叮叮蹬蹬出來。然後我當然看了很歡喜,然後我出門,她一定叮囑我這個、叮囑我那個……。是啊!她那個是五、六十年以前的概念,跟現在怎麼,完全不相應。但是我看見的,絕不是看見她的囉嗦,看見她始終把你看成一個孩子一樣,她全部精神貫注在上頭。然後一再跟我弟弟們講,到後來,所以他們整個地改變過來了。不管母親怎麼囉嗦,啊!她越是這樣,我越心裡面感到的溫暖啊!這天底下的的確確,你們仔細這樣想的話,你沒有一個人不會孝順,你絕對想不到一點點要違背父母的地方,你找不到了,這樣。
你說你有沒有聽她?說實在我沒聽她。也曉得,當然你跑出去,你不可能照著你母親這樣去做,不可能哪!我做的事完全跟我母親不一樣。有的時候她回來了叮囑過了,她也就忘記掉了,回來她只看見,哎喲,你回來她很高興啊!有的時候她問你:「今天怎麼樣啊?」然後呢,你告訴她。啊!所以啊,儘管你告訴她的事情跟事實完全不一樣,她叮囑你要你向東,你偏偏向了西,她也沒有關係。這母親之真正偉大!所以你只要體會到這個心情,[095A] 你只要體會到這個心情,不管她怎麼弄,不管她怎麼說,你只有一個,那個時候你只有一個念頭:你總怎麼方式去報答她的恩?我現在能夠做到,別的做不到,唉!她這樣告訴我,總是好歡喜地接受。啊!對她這麼歡喜,因為我心裡很高興。這人這個感情就是這個樣,你歡喜呀,她不用你講的,她也歡歡喜喜。所以在我家裡面,我覺得短短的,我小的時候就這樣,現在還是這樣;別的人呢講他母親,那母親總覺得:「我這個幾十年的經驗……。」在父母的心裡你總覺得孩子,她覺得你不懂事,所以你告訴她,怎麼,她也聽不進的。欸,可是我母親,我告訴她什麼,她總歸聽得進。後來我了解了,因為什麼?因為她告訴你什麼,你無條件接受她;她也了解,的的確確你對她的心情就是這樣。所以你不管怎麼告訴她,她也會感受到你全部精神對她。所以儘管幾十歲的人改不過來, (p216) 可是我告訴我母親教她改的話,她就改了。
那個時候,大陸上面很流行的一貫道,她也信一貫道,什麼人跟她講也沒有用。我就告訴我母親說:「這個一貫道騙人的。」「欸!真的啊?」「當然!」她這句話不是懷疑我,聽見我講,就這麼憑一句話。然後我就告訴她,只有念「阿彌陀佛」,「那好,那好!」那說什麼她這個東西就不念了,所以有這種力量,就這樣。以後我離開了,我當然不曉得,可是我立刻反應就來了。那個時候,那個有一個很重要的人物,因為我有一個重要的親戚,是這個裡邊影響很大的一個人,也住在那個地方。他們就從此以後……多少年沒辦法疏遠的,我母親就給他打開了。所以這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是這個樣,我只是隨便一說,順便談到。
這個地方,大家儘量地,你好好地從這個上頭去看,你一定要把它那個因,慢慢地找到,這樣。你不要在那個外面的行相上轉,那自然而然你能夠深入這個裡面地去。繼續下去,

p. 217 (8)
【又此資具皆非易得,是負罪苦及諸惡名,受盡艱辛,求來授與。】
這些東西,都不是容易得到的呀!在我們眼前最清楚了,噢喲!賺一點點錢是千 (p217) 辛萬苦啊!都是做了種種的罪苦、惡名等等,求來了以後,自己不用就給你。

【又若其子有病等苦,較其子死寧肯自死,較其子病寧肯自病,較其子苦寧肯自苦,出於自心實願易代,用盡加行除苦方便,總盡自己所知所能,但有利樂無不興辦,凡有損苦,無不遣除,於此道理,應專思惟。】
這個文字很容易懂。不管是你最嚴重的,如果說有病苦了,寧願她自己死,寧願她自己病,寧願她自己苦,她總是甘心情願地用種種的方式來幫你忙,所有的利樂,沒有一樣東西不辦的。容或現在大家有感覺說:「咦,我這個父母好像不這樣嘛?」這個倒是事實,眼前的,千真萬確地,這個兩代之間的代溝非常大。其實,像剛才一樣,原因為什麼?因為時代不同,所以對同樣的一件事情的看法不一樣。看法不一樣的話,當然所產生的效果不一樣;然後見解不一樣,這個問題就來了。所以,懂得了佛法,佛法的中心思想叫什麼?緣起空,任何東西都因緣而起。他這個概念所以這樣,因為他有產生他這個概念的因緣。我這個概念所以這樣,因為我現在所面對的接觸的客觀環境如此。既然接觸的環境、因緣、條件不一樣,我的見解感受,自然跟父親的、跟母親的見解感受,自然不一樣。這個很明白,所以不能用我的感受去衡量她。
(p218) 更進一步,當然你也可以說,欸,那麼她也不應該用她的標準來衡量你呀!這個是對。問題現在是:她學佛?你學佛?你學佛啊,不是她學佛啊!你學佛的話,很簡單嘛,就是你應該了解。否則的話,輪到她學佛,她成了佛來救你。我們現在學佛的話很明白,這懂得佛法以後的必然現象,世間人都不知道。所以這個只有能夠自己說:「啊,現在我了解了!」你了解了,你就不會在這個行相上面轉。而在這個原則上面,只了解到她真正的動機,你了解得清清楚楚,不會被眼前她不同的見解上面,那個代溝啊,對你來說是不會產生任何影響。那個時候,行了!那個時候,行了!
所以,這個是千真萬確的,我們之所以不能體會到這一點,就是不懂得這個道理。就是不懂得道理,於是覺得:「唉,這個老朽,這個人的腦筋這麼糊塗,想這種事情莫名其妙!」你把她當初對你的這些恩,你忘得乾乾淨淨,等同畜生。既然造了這個業,對不起,一旦這一生一失去的話,連它人天都保持不住啊!所以現在這個時候,如果我們做子女的,應該這樣想。反過來,我們做父母的不必要求子女,他子女沒學佛嘛,既然沒學佛,他現在這個概念是自然這樣的。不要希望他這個子女來孝順你,不要希望;但願我能夠孝順我父母,將來成了佛,把父母救起來,把子女也救起來,那個才是對的,那個才是對的。
(p219) 關於這一點,要幹什麼?了解。了解了呢,專一、精純地思惟!喏,眼前我們真正修的就是這個。所以眼前真正修的,都要如理思惟,如理思惟,這是最重要的。

【如是修已,若念恩心非唯虛言真實生者,次於父等諸餘親友,亦當知母如上修習。】
當這樣的念恩的心裡邊哪,真實地生起來了─這個不是空話喔,這個不是空話喔!不是講一個道理喔!這一點哪,在這個地方是特別強調喔!所以大家不要忙著懂得很多道理,我們往往看見:「哎呀,他懂得很多道理了。」然後呢,自己覺得很懂,看別人覺得:「啊,這個還差得很遠,這個不懂!」實際上呢,對不起,這個文字上面哪!這個文字上面,這做世間學問是有用的,做佛法深入,沒有用啊!世間的學問跟佛法的深入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你儘管是佛法,你辨別得很清楚,講得頭頭是道,如果說內心當中不能如實生起的量,你轉了一世,變成很會動腦筋的人,然後呢,啊!這個做起學問來,念起書來念得很好,但是對佛法深入沒有你的份,這個是它最大的差別,就是這樣。
所以,你如理思惟了以後,也許你文字都忘記掉了,但是你起心動念的話,就會有這種念頭─啊,一個念起來了,你這個母親,你只會感激她的恩,你不會感覺其他的不是。當然其他的也是如此啊,其他任何一件事情也是如此。那麼,對母親這樣了,「次於 (p220) 父等」,其餘的親友啊,也這個樣去修,因為那些人呀,以往多生以來都是自己的父母。

【次於中人知母而修,】
更進一步呢,跟你毫不相關的陌生人,也是這樣想:那前生那些都是母啊!
【若能於此生如親心,則於怨敵亦應知母而正修習。】
那個時候,在怨敵上面再開始修。前面,第一個告訴我們修「無量捨」,有一個原因的:無量捨就是並不是教我們捨這怨親,他怨跟親沒關係,但是不管若怨、若親到你現前的時候,你自己心裡面不會有他親疏之感,只是調柔這個心。那麼,進一步你修了這慈心以後,修了那個念恩心以後,你第一個看見那個怨家的時候,你不會呀……怨的這個概念,你腦筋當中已經拿掉了。所以在這種狀態之下,你要念他的恩就很容易。所以,

【若於怨敵起同母心,】
這個時候,「質」對了,質對了。就是自己的母親固然是母親,其餘的親友─母親,完全不認識的事情,也是母親,乃至於怨家對頭都是母親。這個時候,任何一個人沒有一個例外的,你都能夠從他身上緣想、思惟、感恩。其次呢,把這個「量」擴大。

(p221) 【次於十方一切有情,知母為先漸廣修習。】
質對了,慢慢地推廣,所以這個質跟量之間的關係。實際上呢,這個質跟量之間的關係,那個次第完整、圓滿地都在裡頭。念了恩,念了恩,第三呢,進一步,那就要去報恩了,進一步要報恩了。

p. 218(2)
【◎ 三修報恩者。如是唯除轉生死故不能相識,而實是我有恩之母,彼等受苦無所依怙,捨而不慮自脫生死,薄無慚愧何甚於此。】
這麼一來呀,這時候我們就了解啦,只因為大家在生死輪迴當中,一直在轉,所以不認識啊!不認識是不認識,但是確實是母親啊,所以這是千真萬確的!而他們受苦,一無依靠啊,這種我們就不去管,只求自己解脫,那個這種人哪,是「薄」,這是太刻……不要說刻薄吧,那實在這個談不到啊!對這點不感到慚愧嗎?如果說無慚無愧是莫甚於此啊!我們不要說轉了一世,你小的時候離開了父母,你長大了不知道。不要說小的離開父母,我們現在沒有離開父母欸,我們都不知道自己父母的恩欸!這樣。
那你們看,為什麼畜生感得畜生的原因,就是牠主要的最大的原因,牠並沒有造嚴重的惡業,但是不懂得父母恩,這世間來說,感得畜生相。牠多多少少還曉得一點,牠這 (p222) 個畜生越高,這個胎生的畜生就比較高,這母親還會帶一點牠,因為這個母子的關係,這個就是牠的業嘛!你有多少感恩的這個心,感恩的業相應,你多少感得多少的果報,越是下等的越是沒有。所以這因果之間的法則,你了解了,隨便一看,就這麼清楚、就這麼明白,就這麼清楚、就這麼明白!那個雞生了個蛋就算完了,牠還要孵牠一下,小雞出來也不曉得,就這樣。那個濕生更是糟糕!譬如說我說,我們啊,人是……所以為什麼「五倫」,這個仁、義、禮、智、信,跟這個什麼「五戒」,這人的根本等等,都有它的必然的這樣的因果關係,就是這個。所以實實在在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啊!實實在在我們應該要了解,這我們真正應該為此而感到慚愧啊!那麼這個道理說明了,下面就引論:

【如《弟子書》云:「諸親趣入生死海,現如沈沒大水中,易生不識而棄捨,自脫無愧何過此。」】
所有的這個親人哪、母親啊,在生死大海當中,就像沈在這個大水當中─生死苦海當中。因為轉了一個身,大家不認識而拋棄不管,只求自己解脫,那天下哪有這個,比這個事情更糟糕的啊!更應該自己感到慚愧的啊!現在我們居然說修學佛法,講道德仁義的人哪,連他自己最親的人都不管,還講什麼個道德仁義!我們罵人說:「這個人刻薄得不 (p223) 得了!」就這樣。那刻薄,只是普普通通的人,現在對你自己的母親都不管,還說修學佛法,天下還有這樣的刻薄的人嗎?唉!想到這地方,所以我們真正懂得了佛法,你一天到晚都是只有反省改過啊!

【故若棄捨如是有恩,於下等人且不應理,況與我法豈能隨順。】
這下賤的人都不合理啊!如果有恩不報而棄捨的話,何況我佛法當中,豈是我佛法當中相應相順的?所以這個證二乘的,對我們凡夫來說,聖者好了不起,因為我們不能解決的他解決了,所以我們是絕對地尊重。但是佛為什麼要呵斥?為什麼呵斥他焦芽敗種的原因,現在我們了解了。這不是我們呵斥喔!我們可不能呵斥,我們呵斥的話,都要墮落的喔!我們呵斥的,不是呵斥外面,呵斥我們自己內心。所以想想看,我是不是這樣的人哪?啊,不啊!不但不,還要感激啊!說那些大阿羅漢,都是菩薩示現哪,他是菩薩,他示現這個身,然後呢佛呵斥他,然後做個樣子給我們看。就好像兩個人扮了個戲給我們看,我們要感激他,這個是我們現在應該了解的用心之處。

【如是思已,取報恩擔,即前書云:「嬰兒始產全無能,飲誰慈力授乳酪,依慈多勞此諸母,雖最下等誰樂捨。】
(p224) 他又說了,小孩子剛下地,你是的的確確地,天下沒有一個人例外,沒有母親的話,沒有一個人生活得下來。沒有母親,人類喔,畜生當然例外。所以,我們要想:不要說生人天、成佛作祖,你要保持人身這點都要記得千真萬確─是誰的慈悲的心力,這樣去做啊!這樣的,由於這樣的慈悲心,多少辛苦的這樣的母親,最下等、最下賤的人,他也絕對不會棄捨不顧啊!

【又云:「由得誰腹而安住,由誰悲慎而取此,此母煩惱苦無依,最下眾生孰樂捨。」】
也是一樣的道理。

【《無邊功德讚》云:「有情無明盲,意樂衰損慧,為父子承事,慈悲饒益我。棄此獨解脫,非是我之法,故汝發願度,無怙諸眾生。」】
那個《無邊功德讚》上面,這讚佛的,換句話說,我們要應該修學的,一切的有情為這個無明所遮蓋的─盲無慧目,有了眼睛,是開眼瞎子。所以他不認識啊,他這個心念當中沒有智慧,都是想錯的。這個必定要前面這個樣地一步一步來,都是要這個親子的慈悲,才能夠我們得到這樣。可是我們不認識,由於無明覆蓋,居然不管那個無上的大恩, (p225) 只求自己解脫,這可不是我應有之法喔!可不是我應有之法喔!所以你們應該發願,度所有那些曾經做過你母親的眾生。現在他們那些眾生無依無靠,輪迴在生死苦海當中。
這裡有人問:「欸,既然這樣的話,佛就應該一次說大乘法,他為什麼要說三乘法呀?」大家有沒有這個疑問哪?對呀,佛就應該一開始就不要說三乘呀!這個地方我們要了解,正因為佛之成了佛,佛之所以成佛,是為什麼成佛的呀?他就是因地當中,要了解了這一點,感一切人的恩,報一切人的恩,唯一的方法就是把他們救度出來。所以他由於這樣的心,行這樣的行,成了這樣的佛。成了佛果以後,仍舊有這個大悲心的策動他,絕對不會安住,說「無住涅槃」,盡未來際,由悲心策動,以他的大智、大威神力,一直度眾生,那時候他只有一個目標─度你!只是如此而已。那麼,由什麼方法相應呢,就用這個方法度你。這是他的悲願的必然結果,這是我們要了解的。
更進一步來說,有很多人就這樣,譬如說,拿我們現在來說吧,教你學佛啊……現在大家好了,聽見了本論了,聽了相應了。大部分人一聽:「哎呀,這麼難學啊!好了、好了,打退堂鼓回去了。我還是在那兒,關在那兒念念佛就算了!」肯念佛的已經很了不起了,這個很明白的事實,對不對?所以我們要了解這個事實。那麼,那個時候你對這裡邊,就一點不會有問題了。因為沒有問題,所以你走上去的時候,步步平實,步步平正。 (p226) 好,現在我們念了,了解了。

【若爾如何報其恩耶,生死富樂母自能得,然彼一切無不欺誑,故我往昔於由煩惱魔力所傷,如於重傷注硝鹽等,於性苦上更令發生種種大苦,慈心饒益,應將彼等,安立解脫涅槃之樂而報其恩。】
現在我們說:「對啊!這個最下賤都不可以,何況是我們學佛啊!我們要報。」那麼怎麼報法呢?要曉得,在生死輪迴當中,這種富有、快樂,就是我們眼前的世間這個名利、恩愛這些,這些啊不要我們,他自己一樣會得到的。但問題呢,這些東西都是欺誑的啊!都是欺誑的啊!說以前由於我們煩惱,煩惱就是惑─迷惑、無明,被這個煩惱魔所傷明明是苦不知道,就像已經受了重傷,重傷了還加那個硝鹽。硝鹽平常不傷的時候,加上去痛得個要命,弄傷了,這痛上加痛呀!而這「性苦」這上面,它本來這個生死輪迴,本質就是苦的,你還要加恩恩愛愛,貪瞋癡纏哪,苦上加苦啊!所以,你現在真正地以慈悲心腸,要救濟幫助他們,應該怎麼辦呢?要把他們「安立解脫涅槃之樂」,那個才是報他們的恩哪!
所以現在我們大家說:「哎呀,你要度眾生哪,你要慈悲呀!」是一點都沒有錯。你 (p227) 慈悲,要救他們怎麼救啊?要把他們從煩惱當中救出來,要使他們得到涅槃之樂。如果不懂得這個道理,也是跟他們這樣臆想的話,那個不是佛法耶,這個地方很清楚啊!所以我們必定要知道啊!不要說:「哎呀,我在救眾生哪!」你如果這不了解的話,我們一定也是會忙什麼?忙這種世間的慈善事業。大家都說:「你看別人都做,你怎麼不做呀?」再加上別人再說:「啊,你們佛教講大慈悲!」對不起!我不一定。不是不做喔,不一定!看你怎麼做法。
是你已經發了這種大菩提心,那時候你救濟他,你明明曉得這個這是苦的,你也產生絕大厭患之心;可是對他來說,你曉得唯一的方法,結他這個緣,只有這樣做,那是絕對了不起!因為你自己明明白白,對它產生絕大的厭患。反過來,你心裡面對這東西,乃至於又不了解,又捨不得,喔唷,就像什麼?就像螞蟻碰見糖,螞蟻碰見蜜一樣,就像蒼蠅碰見那個大糞一樣,馬上沾在上面呀,趕都趕不走,然後自己就說:「哎呀,我是大慈悲!」那是完全錯,完全是自欺欺人!這個事情自己衡量心裡很容易明白,所以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知道,一定要知道!
這樣了解的時候,我們才曉得,噢,我們要幫人家的是幫些什麼啊!絕對不是他在那兒火上加油啊,他在生死輪迴熾燃當中,你再給他來這個恩恩愛愛,絕對不是這個 (p228) 意思啊!

【《中觀心論》云:「又由煩惱魔,傷害已成瘡,我如注灰水,反令苦病苦。】
就像那個論上面說,由於煩惱魔所傷害,傷害了已經成了瘡了,那個時候我在上面,反而加一點灰水,就是石灰水,喔,那個東西痛得很欸!等於苦上加苦啊!這個不是我們要做的事情,不是我們要做的事情。所以我們一定要檢查,如果我們現在心裡邊不檢查,你乃至於不曉得自己在煩惱當中,那時候談佛法,那都是開玩笑,都是空話。所以我們第一件事情一定要從下士、中士,一步一步上來,而這個不是講一個空話,硬是你了解了道理,內心當中去觀照:欸,看見了事實了!把這個量加大,從這個上面才進入到上士來。

【若有於餘生,慈敬及恩益,欲報其恩惠,除涅槃何有?」】
所以在這個情況之下,說現在由於我們輾轉地這樣了解了這個狀態,感恩、念恩,然後要去報他的真正的恩的話,只有一件事情:不是用世間這種恩恩愛愛,跟三毒相應的方法,而是要告訴他世間的真相─苦。然後呢,從苦集滅道當中,不是走流轉,而是走還滅,使他得到涅槃。除了這個,其他沒有了,除了這個,沒有了!這一句話,這是唯一的。所以現在很多修學佛法的人哪,還覺得這個放不下,「哎呀!我還有這個事情……。」 (p229) 你完全錯了!修學佛法的事情,你正因為要幫他忙,所以眼前必須先放下,你必須自己做到了,你才能報他的恩。自己都做不到,然後呢,把他纏在一兒的話,那完全是說空話,這一點是最重要!

【不報恩擔,重於大海及須彌擔,若能報恩,即是智者稱讚之處。】
不能報恩的這個,真正負的擔子最大的就是這個,那個重得比大海還要重,比須彌還要重。世間最大、最重的就是這兩樣東西,換句話說,沒有比這個更重的了,還超過這個。若能報恩的話,那個才是真正智者,這個智者就是聖者─佛菩薩。

【如《龍王鼓音頌》云:「大海及須彌,地等非我擔,若不知報恩,即是我重擔。】
呵!拿它來說,大海雖然大、雖然重,跟須彌,但是,嘿嘿,這我不在乎!我現在如果不能報父母的恩,那個才是我真正的重擔哪!這我們要了解。

【若人心不掉,報恩及知恩,令恩不失壞,智者極讚此。】
假定我們心裡面,真實地不散掉、胡思亂想,正確地了解。那麼,要了解了恩,報答這個恩,使得這個恩不會走上錯路,那個才是真正智慧者所稱讚,所應該行的。

p. 219
(p230) 【總之自母未住正念,心狂目盲復無引導,步步蹎蹶趣向可怖險崖而行,其母若不祈望其子,復望於誰。】
總之一句話,自己的母親在生死輪迴當中,她沒有正知、正念,所以呀……當然,沒有正知,就不能有正念哪!心是狂的、眼是盲的,換句話說,愚癡無明當中。又沒有人去引導她,走路一腳高低呀,像這個正在於黑夜走在險處一樣,這個懸崖上面哪!在這種狀態當中,做母親的不期望她的兒子,望誰呢?

【若子不應從其險怖救度其母,又應誰救?】
做兒子的人哪,那個時候不從那個恐怖的地方,把母親救出來,那麼靠誰來救她呢?

【故應從此而救度之。如是若見為母眾生,由煩惱魔擾亂其心,自心無主而成狂亂。又離慧眼觀增上生,決定勝道。又無真實善友引導,一一剎那造作惡行,如步蹎蹶。】
這個時候,我們看見像自己母親一樣的所有的這些眾生,由於自己的煩惱魔,換句話說這個就是無明。心裡面一天到晚在這個裡面,自己做不了主,那是狂亂當中,卻偏偏也沒有正知見、慧眼,不管是增上生也好,抑是決定勝也好,這個都不了解,看不到。 (p231) 自己既不了解,也沒有別的人哪,真實的善知識去引導他。因為沒有人引導,自己又不了解,所以任何時候都在造惡,就像一腳高低地這樣地在這險路上面哪!總之,

[095B] 
p. 219 (4)
【總於生死,別於惡趣奔馳懸險,母當望子,子應濟母。】
總共地來說,不管怎麼樣,都在生死痛苦當中;天、人、修羅、惡道等等,而特別在惡道當中更是可怕!所以在這個時候,母親只有希望兒子,而兒子呢,應該做的就是救度母親。

【如是思已,拔出生死而報其恩。】
對啦!

【《集學論》云:「煩惱狂癡盲,於多懸險路,步步而蹎蹶,自他恆憂事,眾生苦皆同。」】
(p234) 這個論上面告訴我們:是的,我們為煩惱所縛,所以心是癡的,眼睛是盲的,都在這個懸崖險路上面一腳高低地走啊!所以這個時候,不管為自己,不管為他人,也不管是哪一個人,真正自己跟別人,種種的憂愁苦惱事,都是一樣的,這一個我們要了解。

【此說如是觀已,不應於他尋求過失,見一功德應覺希有,然此亦合苦惱之理。】
上面說了這個道理,還妙咧!不但一方面感恩、修恩、啟發菩提心,少一點至少能夠把我們得到上品去,更好一點很快成佛。嘿,妙了!眼前還有一個特別好處。下面說,「不應於他尋求過失」,你就不會跟他找過失了,只見一切功德覺為希有,覺得殊勝希有。
剛才我曾經講過的,那我自己覺得我對我母親一樣,不管她怎麼講,欸,我只看見她,她對我這麼好!然後呢,因為我由於這樣心理我也歡喜,不管她怎麼講,我總是就是歡喜、就是感激!然後呢,我回過頭去也是如此,當你想到任何一個人都是你母親的話,你也這樣的話,請問:你人與人之間還有什麼問題啊?一點問題都沒有啦!所以這個教授之善巧啊!眼前一點問題都沒有了,這不是馬上增上生嗎?所以我們要想改善,你想盡千辛萬苦,你怎麼弄都改不過來。欸,這個地方,就這麼一個簡單的辦法,把你完全改過來了!
人真正的啊,窮,不窮在物質上面,苦,不苦在物質上面,就是這樣。哪怕你再窮、 (p235) 再苦,大家一起在這兒的話,啊,過得真開心、真快樂!我記得我那年到鄉下去的時候,哎呀,看看那個大陸上那個,的的確確比起我們這裡來,那它是差得不曉得差到哪裡去了!我母親看見我回來了,連忙要去買一點菜,我心裡想:唉,是這樣啊!她那個自己有一點點小小的一塊田,她可以種一點。我就告訴她:「哎呀,自己種的特別好,哪怕一點點。」她也滿歡喜呀!但是的的確確地,那談物質什麼都談不到,但是我自己立刻就感覺到的,那一生的最快樂的時候,就是自己跟母親的時候!
小的時候,現在回想回想小的時候固然如此,眼前還是如此啊!這千真萬確的,你只要能夠如理地觀察,你們大家想一想看。我想沒有一個人例外,想想最快樂的是什麼時候?小的時候嘛!無憂無慮。欸,所以小的時候,你看,哪怕那個父母親打了你,那個孩子一定抱著母親的腿在哭的。欸,你看看,對不對?表示什麼呢?表示這個,這個關係的如此地完美,如此地完善。現在你把一切眾生看成這樣的話,還有什麼過失啊?找不到啦!就這麼找不到了。所以這個教法的完美啊,教法的真的完美啊!
所以說,你多聞,了解得越多,然後呢你思惟得越多,除過增德─除那過失的方法,增長功德的資糧的方法是越多。不管你哪一個想,你用業感緣起來想也好,現在又告訴我們這個辦法也好。不管你哪一個辦法,想到哪裡,嘿,功德就增長到哪裡,苦惱就淨 (p236) 化到哪裡,當下是增上生。別的這個增上生,對不起,還慢慢地要出毛病咧,這個增上生到最後一定是決定勝,這樣地殊勝啊!所以對這一點,應覺為稀有啊!的的確確,啊,這個除了佛以外,真正佛法的真正不共的地方就這個!
然後呢,「此亦合苦惱道理」,欸,他還是從這個……概念還是從什麼上面啊?不要忘記掉喔─苦、集、滅、道,它的根本教法並沒有離開,始終是繞著這個中心在轉。好了,那麼這是說,我們依這個心,然後呢一步一步上來。依了這個心,下面的正發什麼?正發大慈悲心,因為大慈悲心有了,其他的一一也來了。

【◎ 第二正發此心分三。初修慈中慈所緣者,謂不具足安樂有情。】
那個地方分三部分來說。第一個呢,修慈。慈是什麼?一種心理狀態,就是你要把快樂給人家,所以一定有一個對象受你快樂的。所以這個慈心所緣的是什麼?是「不具足安樂有情」,說那些有情他沒有快樂,那是你所緣的。行相呢?那個時候你的心理狀態呢?

【行相者,謂念云何令遇安樂,】
你怎麼樣使他得到快樂?

(p237) 【惟願令其獲得安樂,】
你一心一意只有想:怎麼使他快樂?還有重要的,這個快樂─

【我應令其遇諸安樂。】
就這三樣。第一個,怎麼樣使他快樂?第二個,你心裡面一心一意只有想使他快樂;進一步,我要使他快樂!現在講到這地方,我們又停一下。現在我們平常人與人之間,是種種毛病,無非是為什麼啊?你希望快樂,不希望他快樂。現在你有了這個心,你只希望人家快樂的話,眼前我們所有的問題都找不到了,對不對?結果呢,這個時候,你卻在增長什麼?增長的無上大菩提的功德。啊,那個是佛法之美啊!前面已經告訴我們,那麼好!所以你看,到越向後這個越好,然後呢,你的煩惱自然而然慢慢、慢慢地淨化掉,淨化掉了。如果你能夠把現在這個東西,跟前面的再配合起來的話,哇!那運用得天衣無縫,那個是真的叫圓融無礙啊!你跑到哪裡,處處體會,就問題解決。跟以前的圓融無礙,有個絕不一樣的地方,前面那個圓融無礙,那是個大雜燴,反正那就像說那個笑話一樣,哎呀,那個髒垢不分,統統混在一塊兒。現在不!每一個地方弄得清清楚楚,該怎麼就怎麼,處處體會,處處圓融,沒有一樣東西用不上,這個是真的美呀!
(p238) 繼續,

【勝利者,】
它有什麼好處呀?說這個修慈心有什麼好處呀?欸,實際上,我剛才說那個還是最起碼的喔,還是最起碼的。不過,我說的是我們眼前感受得到的,經上面可說得那不得了啊!

【《三摩地王經》云:「偏於無邊俱胝剎,盡其無量眾供養,以此常供諸勝士,不及慈心一數分。」】
下面解釋,

【此說較以廣大財物,於究竟田常時供養,其福尤大。】
經上面告訴我們,「普徧」是一無遺漏的,「於無邊俱胝剎」,哎呀,不得了啊!這不僅僅是說我們現在,只有南普陀,下面加上個正覺寺,等一下還有個慈善寺,那台中、那台灣,整個的我們這個地球,整個的銀河系,整個的無邊剎海當中,所有的最好的供養,你拿來供養一切佛,這個功德多大,不得了的!欸,「不及慈心一數分」,你產生了那個慈心,哪怕那很小一點點,欸,遠超過它!
上面引那個《三摩地王經》說,你看,這麼大的供養,那不得了的,那是不得了 (p239) 的啊!但是,欸,不如慈心的一數分。你修那個慈心,很少一點點,你看看這功德多大!他一再處處地方告訴我們殊勝的利益,殊勝的利益。所以我們現在從兩方面,一方面嘛,像我剛才說的,眼前馬上讓你感受到。讓你感受到的話,你會覺得:「哎呀,這個的確這麼好!」心裡面就願意、樂意地推動。然後呢,再引佛經上面,所以原來實際上這個東西這麼個好法啊!這是雙重的力量。這我們平常你只要肯這樣如理去思惟觀察的話,這個大菩提心無有生不起的道理。因為這是這麼眼前的,這樣的一個好而又這麼現實的一個問題。繼續下去:

【《曼殊室利莊嚴佛土經》云:「於東北方有大自在王佛,世界曰千莊嚴,】
這麼一個佛國,

【其中有情皆具安樂,如諸苾芻入滅定樂。】
這個「安樂」像什麼?「苾芻入滅定樂」,哎,這個滅定樂是快樂啊,是不曉得多快樂!在我們世間哪,三世間最快樂的是什麼?色界第三禪,第三禪。這個第三禪真是快樂啊!不要說第三禪,你得到一旦得到了色界這個快樂的話,人間最快樂東西,你對它是味同嚼蠟,是一點味道都沒有,聞起來臭不可言。人間呢,最快樂的是男女,那個時候你對它啊,那簡直是……。你們還記得不記得阿難那個公案哪?他的太太美成這個樣,一看見 (p240) 這個天女,他就覺得自己的太太,哎呀,像一個瞎眼那個老母猴一樣!那個還只是欲界天喔,色界還要比它勝喔!一層比一層。然後呢,滅定樂的話,那又要更要不曉得快樂多少倍。所以現在這個地方的快樂,就都得到這樣的大的滅定樂。

【設於彼土修淨梵行,經過百千俱胝年歲,】
這麼長的時候修!
【若於此土最下乃至於彈指頃,緣一切有情發生慈心,其所生福較前尤多,況晝夜住。」】
在這個地方修這麼長,哎呀,無量無邊的年數。我們現在這個地方,一彈指頃,就這麼「噠!」一來。換句話說,一秒鐘的很短的時候,你能夠緣一切有情,修那個慈悲心,那個福比其他前面還要來得大。
所以這個千真萬確的,真正的菩薩如果如理如量地學了以後啊,他會產生那個心量。那個時候,我們才會曉得,為什麼慈老─慈航菩薩,人家叫他到淨土去,他不願意去,這個很明白呀!到那個淨土去,對不起!你要賺那個法財賺不到,賺不到。在那個世間, (p241) 你只要一剎那修這個,就不得了的功德。因為慈心一定是什麼?一定要緣苦眾生。跑到那地方,快樂得不得了,你是最起碼的,你那個慈心從何緣起呢?你只有羨慕人家的心情,哪裡有慈悲心呢?跑到那個地方去的話,你懂得了道理這個:唉呀,那些人多苦啊!你只要看見他的苦,你的慈心就生起來了。那個時候,這個功德就無量無邊了。真正的關鍵都在一個上頭─正知見。你如果沒正知見的話,自然:哎喲,這地方怕得不得了啊!就這樣,這個是必然的道理,這是我們要了解的。

p. 220
【《寶鬘論》云:「每日三時施,三百罐飲食,然不及須臾,修慈福一分。】
說你每天三時,早、中、晚,每次送這麼多東西,「不及須臾」─一剎那的時候「修慈福」。前面這個是緣一切有情,現在那這個的話呢,它並不一定是,你只要如理如量去修,就這麼大功德啊!

【天人皆慈愛,彼等恆守護,喜樂多安樂,毒刀不能害。無勞事得成,當生梵世間,設未能解脫,得慈法八德。」】
你能夠這樣的話,所有的天人,天人是保護人間最好的,他也是這樣無比地慈悲的心情愛念、關顧於你,一切時處來守護。你在這兒是快樂的東西越來越多,越來越快 (p242) 樂,而一切的毒害,一切的這個傷害它不能害你。你不要多大的辛苦,你要做的事情都成就。現世如此,將來呢?當來呢?你能夠生到梵世間。你就是不能得到解脫的話,你都可以得這個慈相應的八德,種種的功德,種種的功德。那個慈法的八德,我也不清楚,不過沒關係,總之,包含了上面的這些東西,可能就是上面的,可能什麼,這個我還沒找到正確的這個根據。(編者按:考《略論釋》,慈法八德:一天人敬,二天人護,三心安樂,四身安樂,五毒不能傷,六刀杖不害,七事不勞成,八生於梵世。)

【若有慈心,天人慈愛自然集會,佛以慈力戰敗魔軍,故守護中為最勝等,故雖難生然須勵力。】
如果有了慈心的話,那天人自然而然以這樣的慈心來愛護、照顧你,自然它樣樣東西都來了。不但我們凡夫,佛戰勝魔軍,不是別的喔!他以慈力戰勝的。所以在任何情況之下,真正最佳的守護是什麼?就是這個,就是這個!那我們仍舊像剛才談論的,對自己的母親一樣,當你對任何一個人能像自己母親的時候,天下就被你完全克服。而且你會得到最佳守護,是每一個人都會像你母親這樣關顧你,請問:你還有何所求呀?自然而然無往不利啊!所以現在我們動不動看那個,哎呀,煩惱啊,就因為我們不得善巧,不了解這個 (p243) 道理呀!
它有這麼多的好處啊,所以雖然難生,要努力!雖然是難生,你只要去努力,得到這個功德是不得了的,世間哪有一樣東西能夠跟它相比!現在你再富,富為世界第一富翁,喔唷,你周圍的怨家,不曉得多少!人家瞪大了眼睛,時時刻刻要在那兒挖你的肉、搶你的錢;不管你有多大的地位,人家那個政敵背後,想盡辦法把你拖下來。欸,現在你如果能夠這樣的話,你把人家看成母親的話,他全部的精神就貫注在你身上。請問:天下哪有一樣東西,能夠跟它相比的?
但是呢,對不起!你要想世間得到一個,競選一個什麼,那是不曉得千辛萬苦啊!掙一點財富,更是無比得困難。那你修這個法門,嘿,卻容易得不得了啊!真正比起那些來。所以你只要把忙世間的這個東西的一部分力量移得來這裡,結果得到的果報的話,那世間是完全不能比啊!這個利害關係,我們一定要知道。要知道了以後,自然而然地你對眼前哪,絕對不會感到得苦,絕對不會感到得苦。同樣地,你要嘛不求快樂則已,現在我們總是要求快樂,這都顛倒啦!求快樂這樣求法的啊?這個快樂才是無比的,這樣。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

(p244) 【《集學論》說,當一切心思惟金光明中,開示修習慈悲偈文,下至語中讀誦而修。】
那個論上面引說,我們任何情況之下,集中心力要思惟─《金光明》是經啊,就是《三十五佛懺》當中,呃,不是《三十五佛懺》,前面我們講四力懺悔當中,他舉了兩個─金光明懺。那實際上呢,這個《金光明經》上面的,他是特別地說明這個偈文。哪怕嘴巴上面唸唸,欸,我們要一面去唸,一面緣想這個文。

【其文為「以此金光勝鼓音,於三千世界中,惡趣諸苦閻羅苦,匱乏苦苦願息滅」等。】
就是唸它的文,跟它相應地修這個慈法。

【修慈次第先於親修,次於中庸,次於怨修,其次偏於一切有情如次修習。】
前面已經說過了,照著這個次第。

【修習道理,如於有情數數思惟苦苦道理,便生悲愍,如是亦當於諸有情,數數思惟缺乏有漏無漏諸樂,樂缺乏理,若修習此,欲與樂心任運而起,】
那麼,修的道理呢?怎麼修法呢?你只要不斷地去思惟觀察世間上面種種苦啊,你一看到那個苦啊,你這個悲愍心就生起來了。因為你已經曉得這些都是你的母親啊!然後 (p245) 你看見那個母親受這麼多苦啊,你的不忍的心就生起來了,你要救濟她的心啊,就生起來啦!所以啊這樣地修,這樣地修─在世間不管什麼快樂,無漏的固然不談,根本談都談不到;有漏的,就是有漏的快樂也是啊,那個在任何情況之下沒有快樂。你能夠這樣地去修習的話,那麼這個「欲與樂」─就這個慈心,自然生起來了。看見她這麼苦,然後你要報她的恩,當然你要種種方法,就給她快樂嘛,這個自然而然你看見她的苦嘛,你就生起來。就像母親看見那個兒子苦,不要想:「欸,我要不要把那個兒子怎麼弄啊?」她完全自然而然反應的,叫「任運」。當我們如果如理去修學的話,也一定能夠任運自然產生。

【又當作意種種妙樂,施諸有情。】
進一步,最好的快樂來布施、來供養、來給一切有情哪,這個就是「慈」所緣的,慈所緣的。那麼在這個地方有一件事情,我們容或有的時候啊,就像眼前我們總覺得這個事情,覺得千辛萬苦,好像很難。往往這個概念會把我們修行會障礙住了,會障礙住。聽了道理,容易;做起來,唉呀,覺得很難!現在呢,你換一個方法想想看。
比如說,我們現在眼前,有的人有各種不同的嗜好─吃辣椒。你剛開始吃辣的時 (p246) 候,這個天生來就吃辣來就好吃啊?不會呀!一吃,哎呀,辣得個要命!哎喲,你教那個時候那真……尤其是小孩子,吃了,吐啊,弄了個半天,不曉得怎麼樣是好。我還記得小時候,我就看見,我自己也沒這個經驗,我自己的事情總是忘得乾乾淨淨。喔,看見那弟弟妹妹,或者別的人哪,那個小孩子斷奶的時候,就是斷不了,那麼怎麼辦呢?欸,那個母親啊,就用點辣的東西塗在那個奶頭上,那他一吃,哎呀,那從此以後看見他就不要吃了!幾乎沒有一個例外的,我想我們都有這個經驗。等到有一段,你上了這個、這個嗜好養成功了,叫你沒辣的,你就沒胃口了,對不對?欸,那是人人有這個經驗啊!
所以問題在什麼地方呢?你就不斷地薰習,所以叫「習」啊!修習、修習。然後你吃,沒有一個例外的,比如說茶,現在我也滿歡喜喝茶,可是我現在因為這個不好,所以不喝茶。剛開始的時候,喝一口,欸,苦苦的,有什麼好吃啊?到後來,就是覺得到那時候你沒這個茶下肚子,覺也睡不著那個味道就來了。很多各式各樣的人,然後呢,抽菸什麼……眼前的所有,沒有一個例外的。你只要這樣想到的話,你曉得:啊!不難,一點都不難。這個概念不是難不難,要你克服你的心理。所以我們往往啊……一再告訴大家,不是這個事情本身難,就是你自己的執著障礙啊!這無始以來的習氣,你還沒有做嘛心裡就:「唉喲……」對不起,你就沒有機會啦!所以第一個要把知見轉過來,知見轉過來, (p247) 你只要去努力去做,練習的話─欸,養成功習慣的,到那時候叫你不做還做不到。這個概念你第一個要養成功,第一個要認識。
所以我在這個地方舉世間的幾個比喻,像福特啊,像愛迪生啊,像這種啊,這明明世間大家覺得不可能,他都做到了。現在呢,佛法,以前你不懂的時候,唉呀!聽得這樣;現在那個次第這麼明白,而且每一個次第所講的內涵,在我們的心裡的心相上面,馬上讓你感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哪有做不到的道理?所以始終只是一樣東西,什麼呢?就是自己的業障。這是千真萬確的,所以要懺悔呀!聽的時候滿來勁的,聽過了以後,等下你回去時候,又那麼一癱─好囉!我是說這個心理狀態啊!如果你那個時候心裡面挺起來,對啊!你只要把持住這個概念,你這樣衝過去!
所以那天我告訴你們這個老和尚的公案,你們記著,不是叫你們要去做,那表示他這樣的狀態當中,他只要肯那個克服的話,沒有一樣事情例外的,都能克服。何況這件事情有這麼殊勝的利益,這個利益之高,是不得了的利益啊!你時時記得一句話,你之所以不能做的話,為什麼不做啊?貪眼前的小便宜!如果你能夠如理如量觀察的話,結果發現你貪了一點點小便宜,受無邊大苦,你大虧本哪!我們人就這麼愚癡啊!明明賺大錢就偏偏不要,偏偏要做那個虧本生意,這個人的愚癡到極點哪!所以這個概念你第一個擺在腦筋 (p248) 裡頭,下面的問題都解決了。
然後呢,到那個時候,我們眼前就好好地去懺悔。至於說這個次第等等,記著啊!不是說:「喔,那我也學學老和尚這樣,今天晚上,好了,你們不要管我,哪怕死,明天抬出去!」不是啊!不是、不是、不是!唉,他告訴我們一定的次第的。所以現在我們真正第一件重要的事情,一定要把這個次第學好了,然後呢,安排自己相應的量。總一直逼你自己,要逼三分,最大逼七分,絕對不能再超過,超過了不行的。在後面講精進的時候,他有非常完整的說明,一直要逼。如果你自己沒有這個,心裡面還沒有做事情已經是癱掉在那裡的話,沒有一樣事情做得成功的。現在我們繼續下去,說修悲:

【◎ 二修悲中悲所緣者,由其三苦如其所應,苦惱有情。】
慈是給他快樂,悲呢,是把他痛苦拿掉,是拔苦,那麼所以是要看他的苦。苦嘛,就是三苦啦:壞苦啦、苦苦啦、行苦啦!「苦惱有情」,就像上面所說的,在三苦當中受種種苦惱的一切有情。

【行相者,謂念云何令離此苦,願其捨離我當令離。】
(p249) 同樣地,三個次第:怎麼樣想辦法使他離開苦,也希望他離開苦,還有─我要親自幫忙他離開苦!

【修習漸次先於親友,次於中者,次於怨修,】
這個次第也是必然的,

【若於怨處如同親友,心平等轉,漸於十方一切有情而修習之。】
這個像前面一樣,次第如此。

【如是於其等捨慈悲別分其境。次第修者,是蓮華戒論師隨順《阿毘達磨經》說,此極扼要。】
這句話重要喔!不要隨便看過喔!就像上面告訴我們修習的次第:第一個,修等捨,就是無量捨,令心調柔。然後呢,再修慈,慈是依什麼?依知母、念恩、報恩開始。然後呢,慈、悲,各別各別分開來對境而修,要這樣的次第一步一步來。這個次第是誰講的?是蓮華戒論師說的,他不是沒有根據,他是隨順著《阿毘達磨》論藏。「極扼要」!下面說啦:

(p250) 【若不別分,初緣總修似生起時,各各思惟,皆悉未生。】
如果你各別這樣不分開來,一下開始總共地來修,一修好像生起了,等到你各別思惟的時候,沒有了!這點非常重要喔!非常重要!我們現在常常這樣,叫你一步一步來,哎呀,就麻煩得要命,你就坐下來想一個佛不就行了嗎?你想慈悲:對啊!你想:哎呀,苦啊,好像有了。欸!這個事情「似生起時」,你緣一個總相去修,好像生起,但是你各別各別去思的時候,沒有!

【若於各各皆生前說變意感覺,漸次增多,後緣總修隨緣總別,清淨生故。】
反過來,你各別各別地照著前面這個次第而修,然後呢,「變意」,這個什麼意思啊?本來你沒有修的之前,你的心是什麼啊?這種狀態,一直跟煩惱相應的,看見別人家快樂,羨慕他、嫉妒他;看見別人的痛苦,活該的!現在不是,喔!看見人家痛苦啊,你要拔掉它,看見人家快樂,正是我要給他啊!就是這樣,那心情轉變過來了。就像以前對辣的東西,喔唷,一碰到就害怕得要命,現在呀,哎呀,就少不了它![096A] 現在呀,哎呀,就少不了它!就是這樣。這個一定要內心當中如理如量生起,不是一個空話啊!然後呢,有了這個質,漸漸增多。你達到了這個時候,然後呢,若總若別「清淨生故」。不管你緣總緣修,你總共地修或者各別的生起來了,這個生起來的─正確的,不會壞的,所以清淨的,清淨的。
其實我們眼前做任何事情都是這樣,你說哪有一樣例外,哪有一樣例外?我們常常說那個譬喻:燒菜、燒飯,你絕對是這樣啊!先把那個菜拿來,把它弄乾淨、撿乾淨,泥土嘛抖掉,然後髒嘛洗掉,那個毒嘛還要泡,一樣一樣切好。然後呢把這個菜,哪一樣東西弄好,最後放進去燒。絕對不可能一股腦兒,拿來「碰!」往裡面一塞。你一塞,塞進去滿好的,弄到後來,對不起,你要的東西完全沒有,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情。這我們平常常常犯的這個毛病,總是覺得:「哎呀,快一點啊!」這個就是我們自己的什麼啊?自己 (p254) 的無明障礙,這是我們要了解的啊!

p. 220 (13)
【修習道理當思為母,此諸有情墮生死中,如何領受總別諸苦,具如前說。】
前這句話容易。最重要的這個地方呢,上面這個蓮華戒論師的這個……蓮華戒論師他是寂靜論師的弟子,他就是把佛法帶到西藏去的一個了不起的大成就者。剛才那句話,你從頭至尾,一直用下去,你能夠用這句話你就有成就。你不照著這個次第修的話,對不起,你始終在那裡瞎摸,始終在那兒瞎摸,始終只是種一點種子,你要想真正把那個種子成熟的話,這個次第是必不可少的,前面很多地方講的就是這個,後面將來也講的就是這個。所以這兩句話,一直要擺在心裡。從我們現在「聞」開始,「思」中間,「修」,步步都是如此。所以大家千萬不要著急說:「哎呀!你趕快告訴我怎麼個得定啊?」「你趕快告訴我怎麼個弄法呀?」我能告訴你的就是這個。如果你只想種個善根,反正你到哪裡去,你只要聽他們去講,那一定善根一定種下去,那已經夠了。跑到這個地方來真正重要的─最完整的教授,我想在座的極大部分都已經體會到了。

【此復若修前中士道已生起者。】.
這個是「若」字,不是「苦」字喔!那麼假定你修前面中士道當中,這個道理已經生 (p255) 起了─中士道是修些什麼呀?苦嘛,苦諦嘛!就是這樣。啊!苦的當然是苦,快樂的也是苦,不苦不樂的尤其是苦,而根本還在行苦上面。所以當你看見「行」都是苦的話,那個是三世之間,三有當中無不是苦。然後以這個生起的這個道理,

【比自心修易於生起,若於自上思惟此等,則成引發出離心因。】
然後呢,你只要自己內心當中照著去如法去做的話,那很容易就生起來了,照著前面的。如果說這個苦,只想到自己的苦的話,哇!那一心一意要跳出來,徹底出離心就生起來了。

【若於他上而思惟者,則成引發悲心之因。】
喏,那更進一步。然後呢,再推己及人的話,「唉呀,他也是一樣地跟我受苦啊!我要幫忙他救啊!」那個悲心就生起來了啊!下面又看:

【然未先於自上思惟,則不能生令至扼要。】
假定你自己沒有自己思惟的話,對不起,要想推己及人,做不到,做不到!他一定要懂得了苦才要拔苦,現在你苦都不懂,請問你拔什麼苦啊?像拔草一樣,你曉得了草才去 (p256) 拔草,草在哪裡呢去拔草。草也不知道,草在哪裡也不知道,你要拔草,拔什麼草?所以這個大乘、大乘哪,我們現在曉得了:喔!那還必定從出離心上面講起的,要不然的話,那個都是嘴巴上面哪!
所以有一位同學常常:「哎喲,我看見他有苦啊,我就心裡想要救他們去啊!」我非常讚歎他:「好哇!」可是呢,我常常建議他:你自己看看你自己對那苦的行相認識了嗎?對不起,他並沒有認識,所以這種情況之下,他就是根本上面沒有把握住。所以一定要自己策發這個厭離心!哎呀,平常的時候啊,自己看見一點小事情,像蒼蠅碰見大糞一樣,沾在上面離都離不開的時候,那時暫時不要說:「喔唷,我看見了有情的苦啊,就大悲心生起來了!」不可能的,這個事情。那是一定要真實地了解它的的確確是苦,你看見這種東西,啊!你就害怕得不得了─那自己的出離心;那個時候你推己及人的話,這個時候的,真正生起來了。所以說,如果自己沒有生起來的話,你要想生悲心緣別人哪,不行!因為這個質是同樣一個東西嘛,對吧?同樣一個內涵嘛!就像你賺錢一樣,你不認得哪一個錢,然後叫你去賺,你不認得怎麼個賺法,你賺些什麼?你賺回來的,都是莫名其妙的東西。

(p257) 【此乃略說。】
簡單把那個綱要,可是這個「略」,就是最重要的原則說出來了。

【廣則應如菩薩地說,悲心所緣百一十苦,有彊心力應當修學。】
如果詳細的,那是《瑜伽師地論》的〈菩薩地〉,它講種種的苦,一共有一百一十樣,那就是我們修悲心的時候所去觀察的。如果你的心力強的話,那就照這個。

【此說較諸聲聞現證究竟苦諦,以厭患心所見諸苦,菩薩修悲思苦眾多。】
嗯,現在這個地方根據來了,喏,經論上面說得明明白白,這個聲聞為了怕苦,所以現證究竟了解;了解這個苦,認識了,然後厭患求出離,那個時候它就推動他去修道,而得到解脫。所以,聲聞的的確確對這個苦諦,認識得很清楚,厭離心很強。嘿,但是菩薩修悲啊,「思苦眾多」哦!菩薩,真正講起來這個菩薩的厭離心,要比聲聞要的遠來地超過,遠來地大喔!所以現在說,哎呀,我是大乘行者,喔,這個厭離心這是小乘的,不要管苦的話,這個有問題的喲!經論上面不是這樣說的喲,經論上面不是這樣說的喲!

【若無量門思惟無樂苦惱道理,慈悲亦多。】
(p258) 你能夠觀察得越多,那麼然後因為苦惱越多,所以你這個慈悲之心也越多喔!所以聲聞只要救一個人─自己,你只要把自己一個人的苦觀出來,就夠了;菩薩要救一切人,你必定要廣緣一切啊,這樣的一個慈悲心才能廣啊!所以這個概念要非常清楚喔!

【若恆思惟則能發生猛利堅固。】
所以你經常,「恆」是經常地、不斷地思惟,那麼這樣的話,這個上面的這個慈悲之心啊,「發生」,而且「猛利」,而且「堅固」。你不去想的話,生不起來;然後生起來了以後,繼續的話才猛利,繼續下去才堅固。而這個都要靠什麼?要了解得多、思惟得切,越多、越切,越好!反過來,如果說你不了解,請問:你根本不了解,你做些什麼?不能做啊!所以,

【故少教授便覺飽足,棄修諸大教典所說,力極微弱。】
所以現在我們稍微聽見了一點點,覺得:「哎,夠了、夠了!」啊!然後很多這個大經大論告訴我們的,我們放棄不照著它去說,這個時候他的力量是微不足道,微不足道。那至少他還有一點「少教授」囉,多多少少有一點教授喔;現在我們可憐的很多人連它一點起碼的教授都沒有,沒有喔!乃至於說:「哎呀,這個都不要啦,這個都不要啦!要 (p259) 講修行,這個不要的啊!」乃至於連根把它切除掉了,請問:你這個大乘大悲心哪裡生起啊?當然你宿生已經有了,那個我們不談。所以這一點很重要,就是這樣。
就是你宿生有了,你現在要想教別人的話,你還要引經據典喔!這是所以為什麼祖師們示現,乃至於像文殊大士他是諸佛之師,欸,可是他如果現一個寒山子,他是個乞丐,不認得字,他這種道理也講不出來,只能把自己見的境界……。所以如果說你要教人的話,還是要照著這個次第。因此,宗喀巴大師也是文殊師利菩薩示現的,他跑到青海那個地方去,示現了什麼?廣學一切!然後呢,教授的時候,一定是說經怎麼說,論怎麼說,祖師怎麼講,有根有據;他自己也如量如理地去修,然後教我們,這個是我們要了解的。所以說,自許為大乘者,就算你宿生帶來,我們尚且要認真去修,何況是我們現在實際上還是初步喔!所以呀,千千萬萬這一點要注意,要了解啊!不要說:「哎呀,懂啦,一點點哪,就夠啦!」這樣。乃至於要去弘法啦!乃至於自己都不懂啊!那個時候,這個地方要痛下決心,好好努力!

【此如前說趣大乘門,是發心理及以大悲為根本理,善別此等以觀察智,思擇修習後生證悟。】
(p260) 像前面所說的,進入大乘門,是什麼?是發菩提心。而這個菩提之所以能夠發生,是有它其他的種種原因。而這個發了這個大菩提心以後,這個大菩提心的根本在什麼?在大慈悲。那麼這個道理啊,現在非常善巧地了解了,然後「以觀察智」思惟觀察,分別抉擇,如理如量地聽到、思惟、修習、悟證,達到了!

【若其知解未善分別,唯專策勤略生感觸,全無所至。】
在這裡!假定你這個認識、這個了解不懂,不談。就算你懂了,你不能把內涵分別得非常清楚─這個「善」是善巧,就像我們前面,他一定抉擇得很細:他為什麼要這樣?為什麼不那樣?他每一個地方毫不含糊,是非之間一點都不遺漏,所以這個是「善分別」。假定你沒有這樣地善巧的分別,只是專門自己策勵,啊,自己覺得:我就要去做去啦!然後呢,我在那兒定定啊!所以很多人說:「哎喲,法師啊,我這個心不定,你教我一個定啊!」唉!我覺得啊,世間是對,沒有錯,佛法可不是這樣,尤其是大乘的教法更不是這樣!就算你得到了一點點,你這樣去「略生感觸」。是的,你要嘛不做,做下來一定有感受的,這是千真萬確的,但是「全無所至」!真正的大乘佛法,你影子都沒碰到,就把我們最圓滿的暇滿人身一生浪費,非常可惜!
(p261) 所以我們中國歷史上有幾個故事。有兩個名人─蘇秦、張儀,兩個人都掛六國相印,喔唷,好了不起喔!他們當初用功的時候,所謂「火焠掌」、「錐刺股」,「懸梁刺股」那個公案。到了這個晚上,念書念得累得不得了,實在打瞌睡了,怎麼辦呢?有一個人拿了一個很快的一個錐子,就往大腿上「噠、卡!」痛得不得了。哎呀,咬緊牙關,然後回來坐,就是這樣。然後呢,還有一個那點一個燈,把那個掌擺在那個上面烤,哎呀,痛得……!然後這樣子。那只求世間的一點益利喔,他們還要尚且這麼努力喔!他最後有一句話:「我為什麼能夠這樣努力啊?」因為「窮無立錐之地」,太窮了,人人看不起他。所以他說:「假定我有一點點富國之田……。」這個話很有意思,假定我有幾畝田的話,那自己覺得日子過得滿好啦,就不會這麼策勵的。
我為什麼要說這個話?就是你們千萬不要現在忙修那些,修了一點點啊,你自己覺得有一點感受了,喔唷,你還自己覺得很得意喔!或者你看懂了一點什麼,或者嘛你坐了學定得到了一點什麼,那個時候會你執著得不得了。這個人無始以來的習性,就是養成個無明的力量。不管你做什麼,不要說出世間的,乃至於世間的一點點,你得到了一點,哎呀,覺得這個沾沾自喜,總覺得這個好得不得了。我們看了一點報紙上的常識,就講營養:「哎呀,這個營養,那個營養……」就放不下。懂得了這麼一點點,等一下又講那 (p262) 個,然後修學了一點佛法又講那個,都是「富國之田」,你要想再進步,進不了了。所以這個地方我們特別注意喔!這幾句話,就是你千千萬萬不要自己覺得你有了一點東西了。然後呢,我們常常有人說:「哎喲,這個道場,這個樣,好!」嗯,現在認識了這個教法,什麼都放下來,你先把他那個圓滿的教法認識,然後把前面這個垃圾拋得越乾淨越好,不要讓它沾到一點邊。那些垃圾沾到一點邊,就把它拖住你呀,你就上不去了,我告訴你。那這個概念很重要,很重要!這樣。
所以我們眼前要正規走這條完整路子的話,第一件事情,你必定要把那個整個的圓滿的構架,認識得很清楚,然後在那個地方,找到你自己眼前下腳的那一步,這麼上去的話,那是一條大路。你這個也放不下,那個也放不下,然後呢,你一生的精力就是如此,這個地方沾掉一點點,那個地方去掉一點點,那個地方去掉一點,七折八扣、拿掉零頭,剩下來─沒有了!

【修餘事時皆如是知。】
喏,整個的講修行都是這樣的,我們要懂得,我們要懂得!那麼現在呢,說到這個地方來,我們再回憶一下─次第如何?依善知識。我們好幸運,從佛,經過兩個系統─ (p263) 文殊菩薩、彌勒菩薩,然後龍樹菩薩、無著菩薩,最後到阿底峽尊者,然後呢,經過宗喀巴大師傳進來,這麼完整的教授,善知識在這裡,我們要聽聞、思惟,這個是眼前我們真正要重要的。把這個構架把握住了,把前面那些垃垃圾圾東西,沿著正確認識的,一概拋到東洋大海,然後照著這個去做,好,問題就解決。繼續下去:

【◎ 其悲生量者。】
好,現在修了慈悲了,質對了,量呢?

【《修次初篇》云:「若時猶如可意愛子身不安樂,如是亦於一切有情,欲淨其苦,此悲行相任運而轉,性相應轉。爾時即是悲心圓滿,得大悲名。」】
這個量要到什麼程度呢?那時候就像前面這個最可意的愛子,啊,身體不舒服了。那個時候,你對一切有情,就看起來像自己的最可意的兒子一樣,要想把他的不舒服拿掉。這個心情啊,就是悲心─去掉苦嘛!而這個心情─任運,自然地一碰到,喔唷,一看見,你任運地自然生起來了。絕對不像,看見了他好像跟你漠不相關,乃至於如果是怨家的話,你這心裡就想:「這活該,這個傢伙!」完全不是。你看見了之後覺得:哎呀,他在受苦,你要幫忙。這個還不夠。看見了一點點小苦,你自己就無法忍受那一種,這個時 (p264) 候,對啦!
這個「性」,本性,就是你的心體跟這種狀態相應而轉。現在我們跟什麼相應的?我們現在這個心理跟什麼相應的?跟煩惱相應的,這個我們要了解的,它任運起來的都是這個。所以講修、修、修,真的要修是修這一個,這是我們要了解的。那個時候「悲心圓滿」,得到「大悲名」,這個名字,沒錯,那個時候相應的叫大悲心。這個世俗的,還不是菩提心喔!記得吧?這個悲啊,是在七因果當中,六因一果當中第六位(編者按:疑師口誤,第五位)。然後呢,大悲以後,上面還有一個增上意樂;增上意樂以後,最後的一個果,才是大菩提心。

【此說心中最愛幼兒,若有痛苦其母能生幾許悲痛,即以此許而為心量。】
喔,這個道理。

【若於一切有情悲任運轉,說為圓滿大悲體相。】
這個很容易懂,就是上面說的。

【由此生起大慈之量,亦當了知。】
(p265) 悲,是就除掉他痛苦來說,慈,是給他快樂,這個量是一樣的。

【又彼論插敘云:「由修如是大悲力故,立誓拔濟一切有情,願求無上正等菩提,以為自性菩提之心,不須策勵而得生起。」】
由於你像上面的修這個大悲的力量,那麼這個大慈悲生起來呢,還要自己什麼?「立誓」,誓拔,要我自己親自去救他們,這個就是增上意樂。然後呢,你要救他們的話,怎麼辦呢?那說:我自己沒有那個能力啊!你要救他們,要救他們的認識就是「智慧」,以及救他們的力量,所以那個時候要求佛的智慧,求佛的力量,那個時候才是說「為利有情願成佛」。這個就是大菩提心,這個大菩提心是無上的。所以這一個「自性」,心裡邊,這種心裡邊生起來,「不須策勵」,你到了那個時候,你不要努力,自然生起。
所以他前面告訴我們,你只要各別的次第,這樣一步一步地上來,到那個時候你不知不覺心裡面起心動念,無非都是這個。就像我們現在也是一樣,喔!剛才說那個譬喻笑話當中,開始的時候,你看見辣椒就害怕。到後來你看見辣椒,你就口水直流,然後不看見辣椒,那頓飯就吃不下,就是這樣啊!我們現在修行,一定要這個概念認識,那時候你的功德就無比增長了。

(p266) 【此說能生願心之因,須前所說如是大慈。】
這個是願心喔,願菩提心,還不是行菩提心。

p. 222
【由此當知大菩提心發生之量。】.
這個種情況你就曉得:噢!那麼大菩提心也曉得了,不但是質是什麼,發生的量也曉得了。

【此非已至高上聖道所有發心,初發業者所有發心說為如是。】
這個不是說達到這個聖道很高的發心喔,這是我們初修行的人是這個樣喔!所以平常我們總覺得:「哎呀,我是個凡夫啊,初機啊!」對嘛,正是因為你凡夫初機才修這個嘛!這樣啊!

【《攝大乘論》亦云:「清淨增上力,堅固心昇進,名菩薩初修,無數三大劫。」】
這個是真實的、相應的、清淨的「增上力」,前面我們說即增上意樂。這個意樂是有一種力量的,換句話說,這樣的相應的才是清淨的。否則的話,你看你的這個親愛的人,你對他有慈、有悲,其他的人就沒有了;怨家的話,不但沒有慈悲,而且還要傷害他, (p267) 而這一點都不清淨的。還有呢,就是你緣一小範圍可以,大範圍又不可以,上面說這個,這是徹底圓滿的,這叫清淨的。然後呢這個力量「堅固」,堅固了還要「昇進」。這個是什麼啊?這個就是菩薩,這個菩薩要修三大阿僧祇劫,那個是三大阿僧祇劫剛開始的時候修學這個。所以說:

【三無數劫起首菩薩,亦須發起如是之心。】
這個就是我們要修的。所以說真正修學菩薩,他有五個位次:資糧位、加行位,然後呢見道位、修道位,無學道最後一個。下品資糧,發心第一剎那開始,到這個心圓滿,叫作下品資糧位。譬如現在懂得了這個道理以後,欸!我一定要學這個。乃至於像那個小沙彌一樣:「對,我不要像我師父證一個羅漢果,我可要學這個!」你就是那個時候開始,這個時候進入下品資糧位開始。但是下品資糧位什麼時候圓滿呢?就是你任運遇見任何一個有情的話,你說:「哎呀,我要救他,我為了要救他,一定要成佛!」任運生起,這個就是下品資糧位圓滿。那個下品資糧位圓滿,如果你回向往生的話─上品,保證上品!你去翻看淨土三經,小本《阿彌陀經》沒有講,其他的兩本上面說得清清楚楚。
昨天還有一個同學來問我說:「那、那我們做得到嗎?」對,我們做得到!我第一次 (p268) 遇見我一個老師的時候,那是在紐約,遇見了,後來啊,這個故事我跟你們講過的。剛開始的時候,我還覺得,好像看不起他的樣子。哎喲!到後來越看越不對,越看越不對,以後他就告訴我這個。告訴我這個以後,他最後給我一份,就是這個次第綱要,從親近善知識每一個地方,一直到圓滿這個東西。當初很多同學學,有人懷疑說:「哎呀,這個要修多少時候?」他說他自己的老師親口告訴他的,他修成功,從下腳第一步開始,修成功達到這樣的時間,經過兩年,就這樣。啊,我們就說:「那我們不可能哪!」在我現在估算起來,你如果認真肯學的話─五年,再加上兩年嘛,七年。這個有根據的喔,這個有根據的喔!譬如我們現在是罪障很重,這個地藏三經,有一本《占察善惡業報經》,他說:「你再重的罪去懺悔的話,不出千日一定見效。」再嚴重的罪,一千天,不到三年吧!然後呢,你那個懺悔乾淨了以後,然後你去修的話要兩年,所以五年行了;那我們現在不行,七年;再加兩年吧,九年!
實際上呢,現在我們有太多人忙了半天,忙了十年,了無消息。為什麼呢?那就是自己剛開始的時候,哎呀,好像在修,實際上呢,就是看那天上的人造衛星:「哎呀,好得不得了,張開了以後……。」所以他一開頭的時候,我們就說,他說什麼?就像我們看戲一樣,啊,讚歎:「哎呀,這一台連台好戲!」大家拍掌鼓叫了半天。對不起,他好他 (p269) 的,你還坐在這個地方。現在不是!了解這個道理,你只要這個如理地去走,你去翻翻那個經典上看,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我們現在辛辛苦苦說:「哎呀,這個念佛是省事、省力啊,好像只要七天啊!」阿彌陀佛!有幾個人七天真的能念到一心不亂啦?我看到處都是打七,我也不曉得打過多少七,那還說那個精進七咧!那是講的笑話,這不千真萬確的事實喔!
那個「煮老」當年,這個人了不起,我不是說笑話,我實際上我還是很佩服,這種善根的確好了不起喔!「精進佛七不准講話」,啊,結果弄了個六天,到第七天一個晚上沒有睡覺,幹什麼啊?因為憋了六天,到了第七天晚上也不睡覺了,大家講了一晚。請問:這種情況之下,你怎麼個念法啊?你真的相應了以後,到那個時候,你看見那個世間是一無可取啊!念完了,在這個地方你回去了,最後一夜你還是拼命啦!哪裡還有什麼閒功夫呢!這個是處處地方說明啊,這樣。所以我們有太多的人弄了多少年了,還在那裡!大家還偏偏還要這樣說:「哎呀,你不要去管了,我趕快弄了個七天就可以了!」這個概念要清楚喔,這個概念要清楚。
所以處處地方我們說,是,現在前面已經告訴我們很清楚,並不是教我們:喔,我們要完全學他。不!不是這個意思,就是看自己的量,看你自己的量。你有了這個圓滿的教 (p270) 法,然後你處處體會,處處地方積聚資糧,然後你把那個資糧再去回向的話,那無有不成功者,念佛是的的確確萬修萬人去。這地方就告訴我們了:喏,你只要這樣做,上品,那麼簡單!那只是願心喔!他下面告訴我們,有了這個願心,再加行心的話,那就是上品中生、上品上生。所以這一生的的確確,這不是說空話,千真萬確的事實。我們繼續下去:

【◎ 故全未知此之方境,僅作是念,為欲利益一切有情,願當成佛,為此義故我行此善。發此意樂便大誤會。】
[096B] 喏,下面就告訴我們了。所以假定我們根本就不曉得上面所說的這個內涵,這個方便善巧,這個境界行相,我們只是說聽見了一點名字,然後說:「哎呀,為了利益一切有情喔,我要發願成佛呀!」這個就是:「哎呀,我們發了大菩提心念佛啦!」然後呢,這樣啊,「喔,我要這樣去做啊!」對不起,這種情況是大誤會啊,完全錯了!

【未得謂得,堅固所有增上之慢。】
你根本懂都沒有懂啊,還自以為得到了,所以「未得謂得」,這個都是增上慢。還自 (p272) 己還牢不可破,覺得自己:「啊!對了。」這是堅固了增上慢。既然你堅固了增上慢,得到的是什麼?到那時候,我們大家了解了。啊!所以當年我的老師對我說:「某人啊,你來是學佛,還是學我呀?」嗯,那時候我不懂,現在我了解了─喏、喏、喏,這個地方就是這樣,我們是要學佛啊,我們不要學我啊!如果你不懂這個道理,自己以為懂的話,堅固了增上慢哪!「我」的特別行相,就是這個慢,就是貪瞋癡慢疑這些東西,毛病都來了。所以應該怎麼辦呢?應該以菩提心教授中心而善修習。反之,如果你

【不以菩提心為教授中心而善修習。】
不以菩提心作為教授中心,而好好地修習。

【追求餘事勵力欲想超邁多級,了知大乘扼要觀之,實可笑處。】
這個地方就告訴我們,真正修學的重心在修菩提心。如果這個不了解,不好好地善巧修習,就忙別的事情,就想:「哎,這樣去做的話,就可以很快地得到了,超邁多級啊!」在這種狀態當中,真正了解大乘綱要的人看起來,那真可笑啊,那可笑啊!
當然我們現在─小乘的,這裡根本不談,他不談的。所以若小乘人自己也覺得大 (p273) 乘……我們以前說過,不必跟他談。然後呢,學大乘的人的話,這個地方就應該有一個衡準的標準了。尤其是學密乘的人,看看!很簡單。所以這個密乘一開頭任何一個儀軌,他一定是念死無常等等,然後發菩提心喔!請問:這個時候菩提心是不是說,啊,僅作是念─這嘴巴裡了解說為利有情願成佛,就算我發了菩提心?就算我有了大根性?就算我灌了一個頂?就不會有這種增上慢了。這個了解了以後,我們就腳踏實地;你能夠腳踏實地去做的話,你的成就馬上就行!

【多經宣說諸勝佛子,於多劫中尚須執為修持中心,而正修學,況諸唯能了知名者。】
所以很多經論上面,「勝佛子」,換句話說,他已經進入菩薩位的了,在多劫當中還要拿這個作為中心而去修啊!何況我們現在只曉得這個名字就不去管它了。記得吧?前面告訴我們,「悲」呀,初重要,中重要,後重要!對不對?初,固然是它,中間還是它啊!所以真正的大菩薩中間修的時候,他還隨時隨地在修,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啊!所以,以阿底峽尊者這麼了不起的人,他這麼年輕,這麼絕頂聰明,見到了明了杜梋論師以後,跟他一講,他馬上證得這個加行位上的最高的位次,馬上上去又可以見道了。欸,但是後來遇見了金洲大師告訴他的什麼?那就是告訴他這個方法。啊!他然後覺得這個最了 (p274) 不起。說明什麼呢?說明真正這種大乘的菩薩,他還要努力地修啊!這個是告訴我們,我們千萬不要增上慢哪!覺得:「哎呀,現在夠了!」那是我們的業障。

【又此非說不修餘道,是說須將修菩提心,而為教授中心修習。】
這個一點重要!不是說我們什麼都不管了,我們了解這是我們的教授的中心。就像我們眼前一樣,不是說我們現在在這兒講這個事情了,什麼東西都不要了,飯也不吃了,不是,樣樣都要,上殿、過堂、掃地,樣樣都做,這中心在這個地方,我們要了解這個東西。

【總未能生前說領感,若善了知大乘學處,堅信大乘亦可先為發心正受律儀,次乃修習菩提之心。】.
總之,總綱來說,假如前面說的這個道理,還沒有如理如量地生起,你已經把大乘整個的要學的了解了,然後呢,產生了堅定的信心─這個「堅信」是淨信心喔,不是我們虛浮的喔!那個時候啊,同樣地可以先受菩薩戒,進一步再修菩提心,這個可以的。

【如《入行論》,先受律儀及菩提心,次於彼學六度之中,修靜慮時乃廣宣說修菩提心。】
那個是《入行論》上次第的,也可以的。

(p275) 【然為成就此法器故,於先亦須修眾多心。】
但是呢,雖然你不照著前面所說的,先發願心、後受戒,而是你先了解了大乘的好處,先受菩薩戒,可以。但是你為了真正成就你法器,也同樣地要修眾多前面所說的,譬如

【謂思惟勝利,七支歸依,修治身心,了知學處,發心欲護。】
這個我們一定要照著次第來,一定要照著次第來!

【故進道中,修空性解,須漸增進尚有名在,然此相等大菩提心,亦須善修上上轉勝,令道昇進名亦弗存。】
所以,我們真正在修學佛法當中,主要的有兩樣東西:一個智資糧,一個福資糧。智慧資糧,就是像母一樣,這是空解;然後呢,福德資糧─方便,那個就是什麼呢?就是大悲為上首的菩提心,就像父。這兩樣東西啊,同樣地。所以進道過程當中,關於那個智資糧修空性解,它漸次這樣上來「尚有名在」。這是那個宗喀巴大師說,它那個告訴你的那些道理還有。但是現在我們這個地方的大菩提心,這個是大乘佛法的上首啊!同樣地也要好好地修,而且修了以後不斷地向上增勝,這樣才可以,而目前這個重要的東西,連它 (p276) 名字都沒有!實際上呢,我們現在就這個狀態。我們講:「哎呀,要求大徹大悟啊!」這個的的確確,但是那修真正的佛道的大菩提心的內容,我們啊,唉!真正的內容都沒有,這是好可惜的一件事情!反過來說,我們現在高興,啊!現在我們有了,懂了!

【此於一切佛子,唯一真道波羅蜜多教授論中,宣說二十二種發心,從諸論師解釋此等進道之理,應當了知。】
這個道理,任何一個修學菩薩道的佛子,這是唯一的正確圓滿的─《波羅蜜多教授論》,就是《現觀莊嚴論》。它實際上這個是《大般若經》,乃至於像《華嚴》等等,廣略的不同。發那個菩提心,又分成功二十二個層次,這個不在這裡說它。那麼還有呢,這個是唯一的、真正的,許多的論師,就是祖師菩薩們啊,都解說怎麼樣層次上去,這個正修的時候,我們應該了解的。那麼關於這個,今天講到這裡。
上面有一個題目,照樣地大家看一下,就是前面在這個186頁上頭。前面曾經說,說了十二因緣當中,就告訴我們,這個十二因緣當中告訴我們:這個從無明到受,是第一重因果,然後愛下面是第二重因果,我們正修的時候,從受境現前的時候,斷愛開始,十二因緣這樣講的。但是呢,妙咧!186頁上第2行,他說:「此中樸窮瓦 (p277) 大善知識」,這是一個真實修行的祖師喔,「專於十二緣起的有支,淨修其心」。欸,妙咧!他真正修的時候,不從受境上面斷那個愛,他從有支淨修其心,然後呢,「思惟緣起流轉還滅而著道次第」喔,他告訴我們這樣修。那我現在這是一個考題喔,大家想想看:那麼為什麼不從這個受支上面斷愛開始,從有支開始?
請翻到《菩提道次第廣論》223 頁,關於這個「修習希求利他之心」,這個七因果前面最主要的這個已經有了。怎麼樣從知母、念恩、報恩,然後呢,慈、悲。那麼到了這個情況之下,緊跟著說雖然已經有了這樣的大的慈悲心,無量的慈悲心,但是單單這個心還不夠,前面已經說過,聲聞緣覺也有。還要一樣東西─要「親自」來負擔,親自給一切有情樂,親自負擔起拔除一切眾生苦─這個增上意樂。現在就講這個。

p. 223
【◎ 第三修增上意樂者。如是修習慈悲之後,應作是思,噫此諸有情,可愛悅意如是乏樂,眾苦逼惱,云何能令得諸安樂,解脫眾苦。】
就像上面這樣,一步一步過來,把大慈悲心,把那個無量的慈悲的心引發之後,應該進一步這樣地思惟。不僅僅是說有這個慈、悲,還應該這樣想:「對呀,這些有情啊,快樂嘛,沒有;痛苦嘛,這樣地多。怎麼樣能夠使他得到快樂呢?怎麼樣解脫眾苦 (p278) 呢?」這樣。所以上面告訴我們,怎麼樣使他快樂,然後乃至於要我親自去給他快樂。上面每一個地方都這麼說,所以到了現在這裡呢,由於這個慈悲心的策勵,

【便能荷負度此重擔,下至語言亦當修心。】
到那個時候,就一心願說:我親自要擔負起這個責任來,擔負起解救一切眾生苦惱,給他快樂的這個重擔。這個起來了以後,就是行持方面呢,什麼叫「下至語言」? 換句話說,既然有了這個心,他一切時處無不為了這個而努力。只要能夠引發策勵他的心,隨便講話一開口,平常舉心動念、開口什麼,他一直策發這個心裡面,修持這個心理,把這個心要能夠生起堅固。

【前報恩時雖亦略生,然此說者,僅生慈悲與樂離苦,猶非滿足,是為顯示須有慈悲,能引是心,我為有情成辦利樂。】
是,前面的報恩的時候,也說為了要報恩,所以你要還報他。那個時候這個還報的心,既然說曉得一切有情皆是母,當然你針對著一切有情也生起,這樣。那麼前面所說的,就是單單這種心裡邊還不夠,還不夠,這個是說你單單還報,單單是慈心跟悲心;而主要的這個慈心、悲心,是主要的有了這個慈悲要還報他,才進一步能夠引發現在這個增 (p279) 上意樂。既然你要還報他,要解決他的痛苦,要給他的快樂,那麼當然你要究竟圓滿地要完成這一件事情。所以,由於知道這個恩,要報這個恩,而策發這個慈悲心,因為這個慈悲心,所以要究竟利樂。這個一步一步,前面的因感得後面的這個果,而達到眼前這個所謂增上意樂。

【又此非唯於正修時,即修完後,一切威儀皆能憶念,相續修習增長尤大。】
前面所說的,整個的彼此前一重引發後一層的這個次第步驟,到了引發了以後,這樣地修習。這一個修行,不但是說你正修的時候─它那個正修,就是前面說的,我們正規修的時候,每天是四座;實際上初學的時候,還不只四座,有的時候是六座,乃至於更多。說不但如此,而且修完了以後,在其他的一切狀態當中,「一切威儀」就是說行、住、坐、臥,除了這個正修以外,你繼續地還要「相續修習」。那麼這樣的話呢,這個力量就大,就大!
在前面啊,大家還記得吧?這個講那個真正修行的時候,修完了以後應該如何去回向,回向完了以後那麼就起座了。它下一座還沒有開始之前,那個中間應該怎麼辦啊,也說得清楚。現在我們這個地方不妨回憶一下。說,你前一座修完了,回向完了,站起來到 (p280) 下一座中間,假定你令你的心就放逸的話,那麼修的勢力就非常地微弱。那應該怎麼辦呢?應該繼續地把你所修的這個內容,或者保持正念繼續下去,或者看經論,聞、思,用種種的方法來助成它,這個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因為我們無始以來,這個心理狀態就是非常強烈地、非常猛利地在雜染這種現行當中。實際上就是我們修的時候,還是在這種狀態當中。就算是你修的時候,能夠把雜染的這種現行能夠切斷,能夠把要所修的內容提起來了,但是那個時候,它並不堅固。你稍微一放的話,它那個非常強有力的這個惡劣的現行,又來了,又來了!所以說,這個中間如果說你不提持的話,它結果呢,大部分的時間,還在中間那個上面又繼續地增長這個染污之業。
而在前面中士道的時候,講十二緣起支的時候,我們已經了解了,任何一個因位識,這個因位識在凡夫生死流轉當中,就是無明相應的行,這個因位識。現在呢,在我們要想跳出生死輪迴,乃至於要救度一切眾生的話,這個是跟明慧、智慧相應的行。前面這個行,就是染污雜染之業;現在這個智慧相應的,這個就是淨業,你這個由明慧相應的淨業所生的因位識,這個識也是因位。同樣的兩個因位識,哪一個識先感果,主要的靠什麼?靠這個因位識,你完了以後,以什麼方式使它增長、增長、增長,而感生將來的結果。所以前面的因位識是「能引」,然後呢,要經過「能生」一支的滋潤,才能夠感得下面這個 (p281) 果。所以我們做的時候雖然修行,把這個善法相應的善淨之法的因位識在修。可是你停下來了以後,你又不再努力了,於是這個時候仍舊在染法當中,滋長這個染污之業。對這個概念清楚不清楚?現在就非常清楚了。
所以,結果你忙了半天停在那裡,好像燒水一樣,啊,燒了半天,努力燒,燒完了,好、好,放在那裡;然後呢,忙了半天,你忙別的事情。忙別的,冷下來,已經不好;現在實際上呢,這個兩樣東西,這個善惡兩種法是敵體相反的。先呢,你把它燒、燒、燒、燒,等到你停下來了以後,不但不燒,然後你把那個冰啊把它加進去,加了個半天,然後你再來燒;燒完了以後,把冰又加進去,你說你燒到哪一年哪?懂不懂這個道理?或者我們說洗衣服一樣,說你坐在那裡努力地洗,等到洗完了以後,然後你一停下來啊,對不起,那個髒水啊,「吭、吭、吭、吭!」又過來了,或者髒東西又把你稍微洗乾淨的,那個髒又弄上去了,所以這個就不行。
所以他前面為什麼告訴我們,就是說除了正修以外,如果你停下來讓它放逸的話,這個力量很少。剛才說這個「讓它放逸」只是說,喏,停在那裡,不燒了;實際上,你既然善惡兩樣法是敵體相反的話,當你不燒的時候,這個惡法又來了,這個是它一個絕端重要的原則。那麼再進一步,我們了解了十二因緣由因感果這個道理以後,這個概念就非常清 (p282) 楚、非常明白,非常清楚、非常明白!所以我昨天特別講的要考的題目,你們注意!這個不是考,讓大家努力地去深入地思惟,想辦法把這個概念很清楚,然後這個概念所指的這裡心理的行相看得很透,那個時候你修行的話,那就有了把握了。所以他這個地方告訴我們這個道理。

【《修次中篇》云:「此即大悲或住定中,或於一切威儀之中,於一切時一切有情,皆當修習。」】
喏,到處都是這樣講。那個正式告訴我們的修行的這個教授當中,就是說啦,現在你學的、修的這個大悲,在定當中─就是正修的時候─是如此,剩下來其他的一切威儀當中,也是這樣。這個包括了什麼呢?「一切時」,對時間,中間是絕不斷;然後呢,大悲所緣的是一切有情,是沒有一個例外,你一直在修它,就這樣。所以說:

【悲是一例,隨修何等所緣行相,一切皆同。】
這幾句話記一下!我們真正要修行的話,必然是如此;那麼反過來呢,我們現在所以流落生死,也就是如此。昨天晚上我們溫習的時候,大家記得不記得,這個袁先生是真正改變命運,固然有他的很多必要的條件在,可是等到那些條件一一具足了,最後他正式行 (p283) 持的時候,他那時候心裡上有一個感覺。那個感覺是怎麼呢?說從此以後,他改了名字叫「了凡」。這個改,不是改一個名字喔,他心裡面的的確確曉得,說以前這是凡夫做法,以後啊不可以再這樣做。了解了,他做的時候的心理狀態呢,很明白的,他說得清楚,從前只是悠遊放任,這是以前的;現在呢,因為照了這個辦法做,內心當中有個戰兢惕厲現象,他隨時隨地就是戰戰兢兢,就這樣。
那就說明了我們平常在無始相應的,一直隨順著這個轉,那麼修行呢,反方向。所以隨著無明走,流轉生死,反方向的,是逆生死,這個道理我們必定要知道,必定要知道。然後呢你修行的時候,必定要如法如理地去做。這是為什麼我們特別把那個教法,這麼認真地來說明它。如果說你這一點做不到,聽見了,完了以後,你心裡什麼狀態呢?很清楚,仍舊是以前無始以來,這個無明相應的這種行業流轉。根據這個,你說要除苦,可能嗎?不可能。明明白白地擺在這裡,因擺在這個地方,那麼這種因必然感這個果。
所以這個地方特別地說明一下,我們必須應該認識的:所謂修行、修行,根本原因知道了,然後呢根本的方法也在這個地方,根本的方法也在這個地方。然後呢,你拿著這一點隨便做什麼事情,一切時處無非是藉著這個外境來幫助你、來策勵你。幫助、策勵不外幾樣東西,第一個淨除罪障,第二個積聚資糧,第三個呢,回向增長無盡,就這三樣 (p284) 東西。譬如說我們作早晚殿啊、供養啊、灑掃啊,以前是也一樣地忙,可是忙這些事情啊─造罪。所以同樣地,現在在這種事情上面,反方向,事情還是做,以前做了是虧本,現在同樣地,是賺錢。所以這一點上面,不管說懺罪、積資等等,一樣,還要回向增長無盡。所以在任何情況之下,你懂得了這個原則,現在這個地方修悲,那麼也用它,將來當然其他的任何一個地方,還是要用這個原則的。

【如大德月大論師云:「心樹自從無始時,煩惱苦汁所潤滋,不能改為甘美味,一滴德水有何益。」】
我們的心裡啊,這個像棵大樹一樣,從無始以來一直灌的是「煩惱苦汁」,就是為無明、行這個痛苦的這個事情在滋潤。那你要想改變過來的話,稍微加一點點的「德水」,加一滴的啊,那了不相干,了不相應!就好像一個大海一樣,這裡邊整個的都是鹽巴,然後呢你想稍微加一滴糖進去,把那個鹽味拿掉,是絕不可能。

【謂如極苦,「滴噠」大樹。】
像這一種非常苦極的這種樹,那一兩滴糖汁啊,就加上去要想令它甜啊,

[097A]p. 223 (7)
【以一二滴糖汁澆灌不能令甜。如是無始煩惱苦味,薰心相續,少少修習慈悲等德,悉無所成,是故應須相續修習。】
那一兩滴糖汁啊,就加上去要想令它甜啊,這不可能!所以我們的內心,是「無始煩惱苦味」所薰的這個相續,「少少修習慈悲等德,悉無所成」,少少修一點,不行。「是故應須相續修習」,所以你要繼續不斷地修習,繼續不斷地修習。凡是這種道理,這個你把十二因緣這個前後的觀念弄清楚了,四諦、十二因緣的觀念弄清楚了,你把這個道理用到哪裡,這哪裡這個概念就非常具體,非常完整地現起來了。不同的,只是你如果只管自己,叫小乘,如果說你用這個方法幫忙別人,是大乘;方法本身無所謂大小,只是你的發心,這個是一個重要的關鍵所在。那麼講到這裡,這上面也就是說我們正修的三樣當中,這個正修希求菩提心當中,那第一點希求利他之心,那麼從這個上面已經有了。希求利他之心,再下面的話呢,為了要利他,所以你必然歸結到,現在要利他就要有這樣的心。第二個呢,

(p4) 【◎ 第二修習希求菩提之心者。由如前說次第所致,便見利他定須菩提,起欲得心,】
這個「欲得心」啊,還不滿足,這講一下。就像我們照著前面這個次第,怎麼樣想辦法策發這個利他的心。說,既然你要利他,對不起,你雖然有這個幫助別人的心,但是呢你必定要有幫助別人的能力。你沒有幫助別人的能力的話,雖然你想利他,不行。同樣的道理,雖然我們看見的苦,我們想脫苦,但是你必定要有脫苦的方法呀!這一點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用在別人身上叫利他,用在自己身上是自利。同時你如果沒有自利的話,畢竟沒有利他。這個話,再這麼說一遍。就是說,是的,我們現在看見一切的苦,不管你這個苦來由什麼樣,或者是自己自身親身感受,或者是身上感受,或者心理上的逼迫。身上感受,自己種種的殘缺、病痛,然後呢自己病痛固然苦惱,殘缺不全被人譏笑。心理上的呢,譬如說遭到種種心理上的逼惱,從小的時候,家庭的失去溫暖;然後長大了,看見社會的情況,哎呀,這個實在不理想啊!所以我們感覺得這個痛苦無比啊,要求。
我們現在修行的人呢,主要的靠我們宿生的善根,然後呢了解了這個世間的痛苦,然後就策發我們要跳出痛苦。雖然有了這個心,跳得出、跳不出啊?跳不出來,跳不 (p5) 出來。還必定要什麼?還必定要跳出的這個正確的方法,對不對?哪一個人不想快樂,哪一個人不想離苦,但是你沒有正確的方法,得得到快樂嗎?得不到。沒有正確的方法,你能解決得了痛苦嗎?解決不了。進一步,為了幫助別人,也同樣的道理。所以現在這個地方說,你要真正地利他,單單這個心還不夠,還要發這個心。所以單單這個,這一點是不夠的。下面告訴我們,一定要說這個心,以什麼樣的方式來滿他的願,你要幫助一切人的心,怎麼樣才能夠滿幫助人的願─這個時候,叫作菩提心。

【如皈依中說,由思惟身語意三事業功德,先應盡力增長淨信。論說信為欲依,次於彼德發起誠心證得之欲,則於自利亦定了知,一切種智必不可少。】
這個道理,前面說過了。皈依,你為什麼要皈依啊?現在我們簡單地說一下。自己感覺得:「哎呀,生死無常!」然後呢又一切都是痛苦,一無依靠,唯一這個時候可以啊,要救我們出來的,只有這樣的一個對象,他也解決一切問題等等。既然你現在要幫忙人家解決,你當然也必須要具足這個條件,對吧?只求自己是皈依;也要幫助別人,你不但要皈依,你要學你所皈依的對象,這個是必然的道理嘛!所以這個地方就告訴我們,那就是前面所說的。那麼那個時候,你要幫助別人的時候,不僅僅是皈依他;你還要說,我一定 (p6) 還要學他呀,然後能夠幫助一切人解決這個問題呀!所以這個時候你對所學的這個對象,又更進一步地要產生淨信心,了解他的殊勝的地方,增長你自己的淨信心,效學他達成這個目標,所以「先應盡力增長淨信心」。
在這個《隨念三寶功德經》,所以為什麼我們必須要天天念,你天天念,你隨時隨地把這個目標懸在那裡。不要說你要發大乘心,就是你要皈依,你要想:啊,你為什麼要皈依他啊,原來他有這樣殊勝的功德,這樣圓滿的利益。你把這個大目標擺在前面的話,那個時候就把事情看得清清楚楚,你不會為眼前的這種小小的一點迷惑所迷惑住了。小小的、稍微一點的小甜頭,哎呀,你就跟著它去了!所以我們常常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你要遠大的目標完整地擺在這個地方,眼前的、小的東西就動不了你了。平常我們只看見小錢、一點點小的好處,就這樣。所以像一個小孩子,我們說一個比喻,他看見了糖啊,他就不肯走了,你怎麼騙、怎麼哄也不行。然後呢你另外一個地方,他那個地方擺的一塊糖,它也不一定很好吃;另外一個地方,擺一大堆最好吃的,啊,他那一塊糖他就不要了!這個是實實在在的情況。
佛法真是了不起,它不是以很高的標準來責備我們,而是說有完整的一個道理引發我們。這是為什麼我們一直要經常思惟、觀察這個圓滿的好處,這樣。然後你才能夠把這個 (p7) 要期望的這個心,推向這個高的目標去,高的目標去。那麼等到你對這個佛的種種的事業功德,了解得越深越透徹,那你的淨信心越增長,認識也越清楚。所以「論說信為欲依,次於彼德發起誠心證得之欲,則於自利亦定了知,一切種智必不可少。」你了解了,產生了淨信心以後啊,你才曉得:「哎呀,對啊,這個才是我要的啊,我要幫助別人也必須要這個東西啊!」你那個淨信心一增長了,你的好樂心也就起來了。
那我們現在的,對什麼呢?我們有我們歡喜的東西。然後呢,是的,對你真實應該歡喜的東西啊,應該有個深入的了解。你越了解得多,越了解得透徹,你的嚮往之心就增長了,增長了以後,你一心一意要去求它了。所以這個好樂之心,以前這個貪愛是壞的,因為無明相應的;現在呢,不是別的,就把那個貪愛之心轉一轉,以智慧相應的。說,不怕你不貪愛,怕只怕你弄錯了!貪愛的結果,害了你自己也害了別人。現在你就把那個貪愛的心轉一轉,結果啊你不但自己得到好處,也利益了別人。那個時候,這個貪愛是越大越好啊!所以這個叫作「善法欲」。你有了這個善法欲啊,那一心一意說,「我一定要做到它!」那個時候你就了解,不但是利他,就是自利也一定要得到這個,這個就是佛的智慧。有了這個智慧,才能夠真正解決一切問題,那麼你幫助那些人的這個目標,才可以達到。所以這一點啊,是

(p8) 【能為引生發心之心雖有多種,然悲為勝。】
喏,這一點告訴我們了,是的,引發你發大菩提心的因有很多種,前面說過了。 前面主要的舉了四因、四緣、四力等等,可是這個裡邊,最堅強、最有力、最殊勝的是什麼?前面告訴我們這個「悲」。
【自力所發極為殊勝,此是《修次初篇》引《智印三摩地經》所說。】
大家還記得吧,四力是哪四力?自力、他力、因力、加行力。這個裡邊由於自力和因力發的是堅固,由於他力和加行力發的就是不堅固。那麼這個是什麼?《修次初篇》引經上面所說的。我在黑板上寫了,這個是《華嚴經》上的偈子:「魚子菴樹果,菩薩發大心,三事因中多,結果者甚少。」這個魚啊,那個產卵的時候,非常多、非常多,一大堆成千上萬的,但是最後那些能夠長出來的,很少;菴樹也是另外一種。還有菩薩發心,發心的人非常、非常多,所以因地當中,就是發那個菩薩心的人非常多,但是結果的時候,非常少、非常少。為什麼呢?為什麼呢?
在這個地方告訴了我們一部分,當然理由很多。所以前面說四因、四緣、四力等等,是由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說法。現在這個地方告訴我們最殊勝的是什麼呢?悲心。而且這 (p9) 個悲心還要什麼?初、中、後,一直。不是說你一趟發了就可以的。因為眾生無邊,而且剛強難調,所以如果你不繼續增長那個悲心的話,雖然你有了這個心,開始的時候很猛利,磨、磨、磨、磨、磨、磨、磨,慢慢就要磨掉了。我想我們一般都有這個,一開始的時候,發一個很猛利心:「哎呀,我想做這個!」大家都有這個:哎呀,一聽見修行好,馬上要去修行;一聽出家好,馬上要出家;一聽見這個好,就要這個……。然後呢跑得去呀,慢慢慢弄弄弄弄,越弄越糟、越弄越糟,弄到後來就塌掉了,太多的事情這個樣。
為什麼原因呢?就是這個理路不清楚,這個次第不明白;乃至於明白了以後,也沒有如量、如理如量地修證,去增上它。現在這一個地方,每一個地方它那個必然的關係,抉擇得、簡別得絲毫無差,所以在因地當中沒有一點點遺漏。要不然你因地當中稍微一點遺漏,將來你一旦開始走了以後,到那個時候漏洞沒有發現,跑到半路上就來不及了,那只有拋錨,像車子一樣。所以我們平常急急忙忙地開始,結果呢半途而廢多多少少還走了一半哦!不管是半途不半途啦,反正你總歸是白走,這一點我們要了解。所以本論的前面每一個地方的細辨,真正重要的就在這個地方,這一點我們要了解。那麼在這個地方,「自、他、因、加行」四力,在前面二百一十一頁上面,如果你們要看的話,你們自己可以看,我在這裡說一下。什麼「自力」?就是靠我們自己的力量。 (p10) 這個地方,喏,就以我們的悲心,說:「我啊,曉得這是我母親,念她的恩要還報,不報真是不行啊!」然後呢,這個完全是由你自己內心發出來的,你一心一意只想:「哎呀,要做這個,要做這個……。」不是別人,別人告訴你哎呀,這個好啊,或者什麼,你聽得滿來勁,但是你內心,心裡面,總是被人家……這個兩個不一樣。
「因力」呢?就是由於你這樣的這一生修習,到下一生那個心裡面就有很強有力的力量。那個「加行力」是這一生努力的。但是這個加行跟因力有直接的關係喔!就是你這一生不斷地加行,到下一世變成功因力了。所以你生生把那個加行,你只要做對的話,每向上去、每向後去,這個力量就越來越增長。所以你眼前是以自力,然後呢這個因力,不斷地加行,再加上外面的力量來配合的話,你四力具足的話,那更是堅固啊!而這個裡邊最主要的,你把持著這個根本因,然後呢有了根本因以後,再輔助於這個圓滿因的話,自然一定成功。
所以這個地方,我們既然了解了,說這個大菩提心有這麼個殊勝法。而經論上面告訴我們,實際上也的的確確如此,是這麼個難得。現在我們非常幸運,也可以說我們宿生大善根所使,能夠得到這樣的圓滿的教法,自己要無比地珍惜啊!哎呀,這個無價之寶啊!好好地努力啊,好好地努力啊!所以昨天晚上溫習的時候,大家記得不記得?如果我們 (p11) 善根不夠,力量不足的時候,他告訴我們種種不同的方法來加強它。這個裡邊最好的一樣東西,記住:「隨喜」,啊,這妙不可言、妙不可言!你在任何時候,少用功力。還有一個:「供養」,這樣。你不要用太大的功力,就可以能夠積聚無比的、圓滿的廣大資糧。
這個話說起來容易,但是做起來的的確確不大容易。可是呢這個關鍵在哪裡? 就是你知道、不知道,就這樣。我們不知道的時候,自己還覺得很對咧!所以,第一個你正確地、如理了解了,你只要去做。我們總是看見什麼啊,總是馬上反應到;看見的事情是外面的,然後呢你現在修的,是修你自己的─怎麼樣把外面看見的情況,經過你的正知見,變成功你的功德。他不對,你了解了他不對,你要策發你的悲愍心;他對了,你了解了這個,然後你的隨喜心。所以不管他對啊、不對啊,對你來說總是增長功德。否則你看見不對,你就輕視他;看見他對了,你就嫉妒他。結果同樣地不管對是不對,你總歸自己傷害自己。然後你做對了呢,更進一步你還要隨喜。別人你也隨喜,自己也隨喜,所以不管遇見任何環境一切時處,你一直在增長。當然我這個是隨舉一例,因為已經講過了。
所以你們只要能夠這樣善巧地、步步地不放鬆這樣來,那個時候,你自己內心上面也會感覺到,跟以前那種悠遊放任就讓它去,啊,就這樣,心裡面不一樣了,你會戰兢惕厲,為什麼?你了解得很清楚,說以前那種惡劣的現行,欸,不可以、不可以!現在你隨 (p12) 時用那個正知見,因為那個正知見的力量很微弱,你保護那個正知見的力量,那就是內心當中必然產生的這種戰兢惕厲。所以有很多大而化之的那種人,總是覺得:哎呀,希望跑得來,那麼念佛嘛,念它幾聲佛;然後呢學禪的話呢,最好這麼兩腿一盤呀,就希望開悟了。那種,那的的確確,實在不曉得差得天差地遠,真的說起來,這種都是懶骨頭。
所以這個明朝末年的四大師,紫柏大師就特別地說:「這現在人動不動說這樣、那樣啊,這都變成功什麼?那些懶骨頭的符桃術。」哎呀,他找到最後的藉口,總覺得這個叫作修行,然後呢躲在這個裡邊,說起來什麼都不知道,說是「哎呀,老僧啊,我是修行關在山裡。」就這樣,那種真是非常可憐。真正的修行人,他可以關在山裡面,身雖然隱在那個地方,但是他心一直是戰兢惕厲,這樣地努力法。
所以禪宗,禪宗何等的精神啊!他任何一切時候咬緊了牙關,就這樣的,你不妨看看他看,所以同樣的念佛,也是咬緊了一句阿彌陀佛,硬是要像金鋼王寶劍一樣,抵得過生死,所以不管是若淨若禪,乃至於持戒也是。雖小小戒,看的像大戒一樣,所以你從這個地方就看見,凡是正確修行絕對沒有說,馬馬虎虎、懶懶散散、隨隨便便;絕沒有這樣的事情,這個是發心的第二增上意樂。最後,
p. 224
(p13) 【◎ 第三顯所修果即為發心者。】
這一段修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是要發這個心,就是發這個菩提心。那既然我現在要自己負荷,增上意樂,那麼要想自己去承擔這個事情的話,對不起,非佛不可!為什麼呀?喏,一定要懂得怎麼方法去做,而這個只有佛的一切智智,所以你必然說,為利有情是願成佛啊!否則的話,你儘管發了這個心,空發、浪費啊!所以第三說明,

【總相如前所引《現觀莊嚴》教義,】
那麼這個原則呢?是《現觀莊嚴論》上面說得非常清楚。

【其差別者,隨順《華嚴》經義,】
仔細來說呢,《華嚴經》也是這樣說,所以不管是哪一個大經大論上面說的都是。不過《現觀莊嚴論》是綱領、最重要的核心,《華嚴經》呢詳細地說明它的內涵,整個地、廣泛地說明。所以從最大的綱要,最仔細的內涵,都是這樣說的。下面是論,

【《入行論》云:「應知如欲往,正往之差別,如是智應知,此二別如次。」此說分為願行二種。】
這個發的這個大菩提心,這個菩提心有兩種,一種叫願菩提心,一種叫行菩提 (p14) 心。那麼這兩個什麼差別呢?這個就像你還沒有到那個地方去的時候,要想去,這個叫願菩提心,你想去嘛,所以「應知如欲往」,你想去。你因為想去了,所以就準備,哎呀,去嘛怎麼個走法,要了解走的路線,找到地圖,然後呢去的時候用什麼交通工具,要多少錢,路上怎麼資糧─所以叫資糧位。然後「正往」的話呢,就是正式開始去做啦!這是「正往之差別」,那是正行菩薩行,就是這個。這個大菩提有願、行兩種就是,「如是智應知,此二別如次」,所以那我們要曉得的,這兩者的差別就是這樣。

【異說雖多,然作是念,為利有情,願當成佛或應成佛,作是願已於施等行隨學未學,乃至何時未受律儀,是名願心。】
下面就解釋這個願心跟行心的差別,說願菩提心是什麼,行菩提心是什麼。說它是,是的,有不同的說法,但是我們總結起來,當你心裡邊如理如量地生起這個念頭,說「要為了利益一切有情,要想利益一切有情,一定要成佛。」那麼,在這一種情況之下,你發了這個願,但是呢你還沒有認識去做。這種時候,因為你還沒有正式去受,或者雖然正式去受,還沒有受這個儀軌,受這個菩薩戒,這個叫作願菩提心。

【受律儀已,當知此心,是名行心。 】
「受律儀已」,受了這個菩薩戒以後,那麼叫「行心」,這是開始行菩薩道了。
(p15) 行菩薩道,一定有一個軌則可循。就像我們說,啊,跑到南普陀來,那麼我們這個寺院裡面,做了一個僧伽一定有僧相、僧儀、僧行,乃至於穿衣吃飯一切、一切,不一樣。否則雖然你想出家,還是個在家人的行持等等,總是以在家人為標準。那現在我們菩薩也是如此,所以受戒以後,叫作行菩提心。正規地來說,這個受菩薩戒不是我們現在說:「哎呀,我現在要受菩薩戒,這個菩薩戒有多大的功德,我去受一下,就算菩薩了。」不,種一個善根、種一點種子,名字是的;內涵一定要先發了這個願,為了這個願滿願,那時候就照著這個軌則去做,那個就叫行心。
這個兩點,在這個位次上面,從你初發心開始到發那個願心圓滿,叫下品資糧位。下品資糧位忙的,作所積的資糧就是這一個,所以你要利益一切有情。為了要利益一切有情,那時候你要找說,是的呀,那麼你怎麼走法呢?當然有各式各樣的原因使得你發那個心,現在前面告訴我們,這一種次第,以這個悲心一步一步上來,這是最殊勝的,也最堅固。然後呢,最後就策發那個大菩提心。而這個大菩提心的心量呢,在前面已經說過了,前面已經說過了。就是大慈悲心,那個大慈悲心這樣的狀態,而且大慈悲心進一步要增上意樂,然後呢要發這個。所以這個時候,可是你沒有受菩薩戒,這叫下品資糧位。
進一步說:對了,我發了這個心現在要正式做到它,那不是發了心夠的 (p16) 哦!要如理如量地去做,那是照著軌則去做的話呢,開始就受菩薩戒。所以受菩薩戒開始,就開始進入中品資糧位,那資糧位是這樣判別的。所以下品資糧位,往生的是上品的下生,乃至於高一點的,可以上品的中生。如果進入中品資糧位的時候,上品的中生,乃至於他可以到上品上生,就是這樣。那個還是在世俗的哦,還沒有到勝義菩提心。如果你勝義菩提心就是初地菩薩,那十方淨土你要哪裡去,就是到哪裡去,這樣地好耶!

【修次初篇云:「為利一切諸有情故願當成佛,初起希求是名願心,受律儀後修諸資糧,是名行心。」】
也是這麼說,

【此中雖有多種徵難,茲不廣說。】
別的地方的的確確有各人的說法,那麼原則告訴你,詳細的這個這裡沒有詳細說。這個是前面啊,這是七因果或者六因一果的這個發心的方法。下面第二個,另外一種叫「自他換」。現在我們看第九卷。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八終

[097B]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九
p. 225
【第二依寂天教典而修分三,】
寂天是一位菩薩,是龍樹菩薩的再傳弟子,那個也是在性宗當中是絕對重要的一位大菩薩、一位大祖師。他所寫的《入菩薩行論》,那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行持菩薩的根本的原則。那是本論很多地方引的那個《入行論》、《入行論》,就是他寫的。這個自他換分幾部分,分三:

【① 思惟自他能換勝利及不換的過患,② 若能修習彼心定能發生,③ 修習自他相換法之次第。 (p18) 今初】
第一點,我們要思惟自己跟別人能夠對換的殊勝的利益,什麼,不換,有什麼特別的禍害,這樣,要去換。但是呢,這個換,這個自他怎麼、怎麼換呀?這個東西好像很難哪!欸,他下面告訴我們:是的,平常我們一般人,自己就是自己,只管自己不管別人的,是很難;但是呢,你要有了正確的辦法照它去做的話,是一定換得過來。所以第二,「若能修習彼心定能發生」。你不修是一點辦法都沒有的,只要你肯修、如理地修,這樣的心量是一定能夠發起的。這個兩個概念有了,才下面告訴我們修的方法。
為什麼有這個次第?我們已經了解了,由於第一個,這樣才會推動我們努力,你去做。否則的話,為什麼你不忙自己的,要忙別人呢?每一個人都是只忙自己啊!欸,現在曉得了說,啊!這個忙自己沒有好處啊,忙別人才有好處啊!你曉得了殊勝的好處,以及反過來不做的害處,推動我們的力量產生了。雖然有了推動的力量,但是你懷疑:自己是自己,別人是別人,你怎麼轉得過來呀?欸,那個時候,這個心理障礙如果不除掉的話,你沒辦法。像我們平常一樣,「哎呀,又要修行啊!」還沒有修行,總覺得:「唉,這個事情不行啊!」你還沒有做,已經打了退堂鼓了。現在告訴你,你只要……這個心理障礙 (p19) 除掉了以後,那個時候才告訴你;要不然,雖然你聽到了這個辦法,沒有用。所以他那個次第所以這樣安立的必然性。
同時也可以告訴我們,喏,這個次第就是我們的的確確,要想如理如量走上去必然按照的,你按照這個次第是必然走得上。否則的話,你必然會產生像黑板上所說的結果:啊,就是發了一個心,發了一個心就完了!利他固然是如此,自利也是如此,雖然你想跳出苦,但是你怎麼想啊,苦就是跳不出,還是在痛苦當中。所以現在我們看看,第一個:

【◎ 思惟自他能換勝利,及不換的過患者。《入行論》云:「若有欲速疾,救護自及他,彼應自他換,密勝應受行。」】
說,你要想很快地救護自己、救護他人的話,那你必定要用這個方法,這一個自己、別人換一換。這個辦法,是非常地奧妙、非常地深密、非常地殊勝。 這個是我們應該了解,應該去照著去做的。

【又云:「盡世所有樂,悉從利他生,盡世所有苦,皆從自利起。此何須繁說,凡愚作自利,能仁行利他,觀此二差別。若不能真換,自樂及他苦,非僅不成佛,生死 (p20) 亦無樂。】
下面這個,喏,他說得非常清楚哦!所有世間的一切快樂,你不是要求快樂嗎?嘿,這個快樂都是從利他生起來的;反過來,所有的痛苦都是自利生起來的,這個不必多講呀!下面馬上舉一個例子,那凡夫啊,一天到晚只忙自己,只管自己、只管自己。結果呢,你怎麼管是越管越苦,是越管越糟。佛之所以為成佛,像這樣地恭敬啊,沒有一個地方不恭敬他,他為什麼能夠成佛呀?嘿,就是沒有別的,利他呀!你只要仔細地看看這兩個差別,我們就了解了,就這樣。所以它那個真正殊勝的利益啊!你看看平常我們為什麼要看那個念佛的功德,哎呀,他這個好處說不可盡,讓你羨慕。然後你看,佛為什麼成佛的?他只有一個理由─利他,而且懂得怎麼利他,就這樣,說來說去只有一樣事情。
那我們呢?就是這樣。而且不妨你隨時處處體會,你越是一天到晚只忙自己的話,越是不行。我們自己容或看不見,但是在我們周圍的人當中,如果這個人自私心非常強,一天到晚只管自己的話,我們任何人一看他就討厭:「這個傢伙,唉!」是不是?對不對?我想我們人人有這個感覺。結果你儘管想自利,周圍的人每一個人看得你,就是把你看成:「這個傢伙!」你說你快樂嗎?唉!你一點快樂都沒有。你能夠幫助別人,因為你能夠幫助別人,別人自然而然,哎呀,處處地方就是以你為中心。世間尚且如此啊,這不是 (p21) 很明白嗎?就這樣。所以它那個殊勝的利益啊!
所以假定你不能真的換,那麼不但不成佛呀,生死當中,說實在也沒有快樂啊!你一天到晚忙著自己,忙著自己半天啊,結果下地獄,是越忙是越苦啊!這樣的啊!這個是我們眼前的事實擺在這裡。求下士的人,那像袁先生那樣,欸,他自己只是稍微幫一點人家別人的忙;但是像俞淨意公這樣地做事情幫一點忙,他馬上感得這麼好的果報,沒有別的,就是他肯幫別人忙呀!反過來,你只為了利自己的話,你跑到哪一個,不要說成佛,一個小團體當中,人家一看見:「這個傢伙自私自利,只管自己。」就是這樣,就是這樣呀!那不是很明白的一個事情嗎?所以呀,

【謂當思惟,唯自愛執,乃是一切衰損之門,愛執他者,則是一切圓滿的根本。】
這是我們第一點應該了解的。所以說這個是,能換的殊勝的利益,以及不換的種種的禍害什麼等等。那麼進一步呢,說:「哎呀,這個道理是對的。但是呢,自己是自己呀,別人是別人呀!」欸,他就告訴我們:

【◎ 若修自他換意樂,定能發起。】
(p22) 你呀,這個概念你只要肯修,懂得如理如法地修,這個心一定能生起來的。下面舉個比喻:

【如先怨敵聞名便怖,後若和順相結為友,設無彼時,亦能令生最大憂惱,一切悉是隨心而轉。】
就像我們哪,開頭的是敵人怨家一樣,看見、聽見就討厭。說不定有一天,你跟他兩個人好起來了,兩個好朋友,那個時候你一天不見啊,哎呀,你就想念他。真正說起來,這個都是「隨心而轉」。所以我們昨天那個比喻,這個辣椒,哎呀,這個辣椒你一吃辣得要命。等到你有一天你歡喜了以後,哪一天沒辣椒啊,你真沒有味道,就是我們就是這樣的狀態啊!主要的靠什麼呢?就是你怎麼個修習,修習就是多練嘛,多試嘛!這樣。所以沒有一件事情例外的,都是跟著你心裡面轉。
我們小孩子的時候,每一個人都是這樣,一下跟這個人好起來,好得要命;明天吵了個架,兩個人你瞪我一眼,我瞪你一眼;欸,再過了一天,大家又好得不得了了,就這樣,天下的事情就是這麼做。在我們現在呢,實際上也是如此,你仔細想想的話,千真萬確。現在不是說要我們這樣,就是這個地方告訴我們:喏,你不要怕,你只要真正地照著去做的話,一定可以換得過來的;然後換過來,有這麼大的殊勝的利益啊! (p23) 去做的話,一定可以換得過來的;然後換過來,有這麼大的殊勝的利益啊!

【故若能修,觀自如他,觀他如自亦能生起。】
所以你只要能夠修,能夠照著如法地,把別人跟自己互相應該怎麼換法,你能夠照著去做,一定能夠生起來。這個論上面說:

【即此論云:「困難不應退,皆由修力成,先聞名生畏,後無彼不樂。」】
這四句話,常常記在心裡邊,不要遇見困難就退心,不可以!要曉得一切事情,都是由於修行才成功的。後面是舉這個例子,對人也可以說怨家,對東西比如說辣椒,啊,你先一聽見,你今天……。對我來說,我這個印象最深哪!一方面我又怕吃辣,一方面又這個胃。不過在這裡也沒有什麼,那時我在印度的時候,常常有的時候,他們那些人都歡喜吃,大家非常歡喜吃辣椒的。他說:哎呀,今天有辣椒,他們就高興得不得了!我一聽到辣椒啊,哎呀,我心裡面,心裡面就害怕起來了,真是一點都沒錯。那是我現在因為有了胃病,所以心裡邊這樣,假如我是一個小孩子的話,說不定弄到後來……我相信他們絕對不是天生來,在母胎裡就歡喜吃辣椒的對不對?一定這個樣子的,千真萬確的。這個都靠什麼?皆由修力生,你千萬不要退啊!這一點千萬注意、千萬注意!
(p24) 現在我們太多大毛病都在這個上頭,所以記住,所以記住,很多地方的你一定要策勵自己:「我一定要努力,我一定要努力,我一定要努力!」所以在這個地方,有很多同修們常常說:「哎呀,我太笨哪!我太差呀!那我程度太低啊!」這樣。欸,這一點,我一點都不在乎,因為我自己曉得,我也是非常笨、非常差、非常那個……。佛也告訴我們,他乃至於以前墮落畜生,墮落地獄。只有一樣東西重要的,就是你自己說:「因為我差,所以我努力!」這個最重要的。你只要肯努力,沒有一件事情轉不過來,而且唯一的只有靠這個力量!否則的話,就算你絕頂聰明也沒有用。所以任何困難當中,心裡面不要退。
那天我們講那個老和尚的公案,固然是如此,他到那個時候,嘴巴都開不動了,心裡還要念呀!我看我們的佛世的那個公案,也是如此。佛世那個公案,他路上面碰見一個大鬼,要擋住他,然後呢他就要那個拳打。欸,結果一拳打上去,那個拳被那個大鬼的那個身體吸住了,右拳打上去;左拳打,又吸住了;右腳,又吸住了;左腳,又吸住了,五樣東西都吸住了。那大鬼說:「你還有什麼本事啊?」他那個頭又頂上去,頂上去又吸住了。「你還有什麼?」「欸,我的心永遠不退呀!」那個大鬼一想:「唉,沒辦法,好了、好了,放你。」是這種公案,那我們已經說過很多啊!然後呢,乃至於他要求那個寶珠的時候,他就舀水。你想想,以我們的人拿著這個杯,你能舀得了這個海水嗎?欸,但 (p25) 是他要舀啊!所以啊,我們世俗也有一句話,叫「精衛填海之志」。這個精衛是個小鳥喔!牠因為枉死了以後(編者按:炎帝之女,溺於東海。枉死之後,其神化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填東海。詳見《山海經.北山經》。)一個小鳥銜那個泥巴要去填海,可能嗎?但是牠有這個志向。欸!對不起,牠有這個志向,就有這個成就。所以這個地方,我們這一點特別地警策!
在這一個地方,注意啊!這個「困難不應退」,反過來,遇到困難的時候,正是我們真正得到功德的時候,這個我們要概念清楚,概念要很清楚啊!所以為什麼他前面在正講修行的時候,他特別告訴我們:你不要匆匆忙忙地,一碰到了馬上就修。不是!你先要了解你修行內容以後,然後你去做。這個是它有特別的、重要的關鍵,在下面講到精進的時候,特別提到那一點,這樣。
所以大家還記得吧?我們要脫苦而去皈依,所以在這種原因之下,找到了皈依的必然對象是佛陀。但是,因為皈依佛陀而皈依三寶,因為皈依三寶而發心,真正皈依的皈依法寶,這是唯一的幫忙我們真正脫苦的。而想脫苦的,必定要這一條路,要分分斷證─過失斷除,功德要做到。你能夠做到多少,你就得到多少好處。既然現在你要求的話,然後你要去做的話,當然,就是要克服這個困難!所以,當困難現起的時候,不但不應該退, (p26) 而且要咬緊牙關去做;不但咬緊牙關,而且要感到高興:對呀,我現在在進步啦!這是我忙了半天,那個結果就從這個地方來的啊!所以這個心理建設最重要的,你能夠從這個上面認得了,然後下去的話,無有不成功者。所以這個基本的概念,我們一定要如理如量地建立起來。那麼本論處處地方就告訴我們,他每一個地方而且有非常善巧的方法在。
我說到這裡,我又想起一件事情來,我當年跟我的老師的時候,他常常跟我說一些話。說了話我總是不大懂,但是呢儘管我不懂,他還是常常講。結果我現在發現,哎呀,受用不盡!這一生當中,就是你因為說多了,記在那個腦筋裡面。現在我才發現,你如果說離開了這個環境,那你就完了。你一跑到世間去的話,那這種話一點用場都沒有。你只會想到:「唉,這個人一天到晚這麼囉嗦!」你只會這樣。結果呢,唯一的種子啊,不但長不出白法之芽,而且因為你腦筋裡起了這個念頭的話,你把自己排拒了這個法,送到地獄裡面去。欸,你只要不離開這個圈子,那我的感覺現在這樣─因為你一天到晚在接觸呀!慢慢、慢慢地觸類旁通。現在我漸漸地他的話都懂了,覺得:「哎呀,美不可言!」所以內心當中就生起這種無比的感激。實際上這個感激由什麼來的?那就是因為我現在體會到了,得到了好處嘛!你由不得不感激他呀,這個因就在這裡!
所以你現在,你們讀本論的時候,我也了解的,大部分同修對它覺得很辛苦。不要怕, (p27) 不要怕,只要你這一念善念還在。所以你常常用兩方面去想:一方面嘛已經懂的地方,你要了解它好在哪裡,策發自己的好樂之心,保持自己繼續下去;難的地方嘛,你不管怎麼樣嘛,多多少少,囫圇吞棗也把它吞下去。你只要這個次第照著它慢慢、慢慢來的話,到那個時候,它自然而然慢慢、慢慢、慢慢地,好結果現出來了。現在我們繼續下去:

【又云:「自身置為餘,如是無艱難。」若作是念,他身非我身,云何於彼能生如自之心耶?】
他下面又說:你呀,只要修,它一定成功的。在這種狀態當中,你把自己的身體看得別的,這個並不是件困難的事情,你只要去修。假定說,我們想:「對啊!這是我就是我,他是他,你怎麼可以把他看成功我呢?」欸,他下面就告訴我們,開始告訴我們這個理論哦!

【即此身體亦是父母精血所成,是他體分,】
就是我們的身體,真的是你嗎?不是耶,這是父母的精血耶!就是這樣的,這是別人的東西耶!但是呢,

(p28) 【然由往昔串習力故而起我執,】
那因為你無始的什麼?無明習慣的力量,執著以為我的。

【若於他身修習愛執,宛如自體亦能生起,】
假定你呀,修習別人、愛著執著別人的,你也可以把他別人看成像自己一樣,一定可以,一定可以的!

p. 226
【即彼論云:「如汝於他人,一滴精血聚,虛妄執為我,如是應修餘。」】
就是前面所說的,說別人的一滴精血─就是父母的精血,你因為虛妄的執著以為是你,所以你就把它看成「我」了。所以對別的任何一件事情,這個虛妄的尚且會把你執著,而真實認真去思惟的話,當然力量更強,一定可以生得起來的,一定可以生得起來的。所以平常的時候啊,我們眼前的一切的東西,譬如說隨便一樣東西擺在那裡,你覺得好像根本無所謂。欸,假定你說這個東西,你把它自己不管是任何理由,或者是別人沒有的,然後呢你覺得:「欸,這個既然沒有的……」你把它自己占為己有,於是你就寶貝得不得了。其實這個東西,跟你了不相干耶,你就會這樣生起來了。所以,你只要對這一個 (p29) 東西生起這個念頭,然後策發這個念頭的話,你自己會那個。
就現在我們這個身體也是一樣,說起來這個身體到底什麼東西啊?說起來真是莫名其妙得很呢!你說真的是你嗎?那個頭髮剪掉了,對不起,擺在這個地方,跟你了不相干。那當然了,那個手斷掉了,你擺在馬路上面,送給你也不要,對不對?現在的醫生,乃至於把你心臟可以換一個,你說到底是你嗎?欸,但是他換了有一個叫……跟你了不相干哪!欸,但是你就是會這麼執著法。所以從這個地方我們就了解,這個事情是你概念問題,以及照著這個概念的串習問題。

【如是善思勝利過患,則能至心愛樂修習,又見修習便能生起。】
你只要能夠如理地善巧思惟這個自他相換的殊勝利益,以及不換的這個大的禍害的話,你一定願意去修的。那麼進一步,你要去修,又明明白白擺在這裡,你只要修的話,一定能夠生得起來的。好了,這樣的兩個條件有了以後,你就開始,那我要去修了。所以呀,他下面告訴我們修的方法。
那麼在正說這個修的方法之前,我要說一下。如果說,我們對性空緣起的這個道理,有了一個正確的認識的話,修那個方法很容易。為什麼?一切法本來沒有天生如此的,都 (p30) 是從因緣而生,從因緣而現,就是這樣,就是如此而已。天下哪有一個東西例外的呢?你說,這個東西是你的,當你覺得你的時候,你就愛著得不得了,一旦─就是你的,你送給別人的話,就跟你了不相干,或者給別人拿去了,這個就了不相干哪!天下的事情就是這麼簡單啊!包括我的身體也是如此啊!其實,我這個身體跟那個東西也是一樣啊,等到你一死的時候,這個東西譬如一壞了,你再怎麼寶愛它,一壞了,一壞了也就一點用場都沒有。那個身體也是一樣,兩腳一伸,對不起,到那個時候啊,它又臭又爛,就是這樣一個東西啊!所以你了解了這個緣起性空的道理,修起來就很容易了。

【◎ 彼修自他換易之理、次第云何。】
他下面正修的時候,又把那個次第又說。

【言自他換,或說以自為他以他為自者,非是於他強念為我,於他眼等念為我所而修其心。】
他所謂「自他換」是指什麼呢?它這個分別,並不是說硬把他看成功我,我看成他;於是這個時候,本來是愛著我的身體,現在愛著他的身體,這不是要你這個東西。把他的身體─眼、耳、鼻、舌、身、意,看成你自己的,而寶貝得要命,不是這個!

(p31) 【乃是改換愛執自己,捨棄他人二心地位,】
就這樣,平常的時候把自己看得重得不得了,把別人都不管,這個兩個心裡邊換掉。就是把自己啊,不要去管它,一天到晚管他人,怎麼樣使他人快樂,怎麼使他人離苦,就是這個。

【應當發心愛他如自,棄自如他,】
這個才是。

【故說改換自樂他苦,】
這個才是自他換的這個重要的原則。下面:

【應知亦是於我愛執視如怨敵,滅除愛重我之安樂,於他愛執見為功德,滅除棄捨他人痛苦,於除他苦殷重修習,總當不顧自樂而除他苦。】
除了這個上面所說的以外,要曉得平常我們生死的根本,就是我愛執。現在你能夠一換的話,欸,對不起,它不但是啟發了菩提心,而且還是什麼啊?對我愛執,你要換,偏偏換不過來,為什麼?就有個愛我執嘛!現在你要換才曉得:啊!原來這個一切的快樂,都是利他,一切的痛苦,都是自利,但是你偏偏把自利看得這麼重要,所以換句話說,愛自己正是害你自己的。那個時候啊,你了解了這個,就把這個我愛執,看成真正的生死大怨家─就是愛自己,這個心生起來了,這個心生起來了。所以他還不是講很深刻的道理,仍舊是從現象上面。
那個時候你這樣的信心生起來了以後,對於愛我,只求我的快樂的這個心裡面就除掉了、就除掉了。然後呢,幫助別人這個心情就生起來了,因為看見你的一切的利益,都是從幫助別人而來。所以上面說這些東西,就都做到了,都做到了。平常啊,別人都不管,你就不會了。那個時候,你一心一意地就是忙,怎麼樣幫人家解決他的痛苦,幫人家得到快樂,這個就是前面所說的大慈悲心。它方法是不一樣,但是內涵─所生的心相、特質,卻是達到同樣的效果。

【此中分二,① 除其障礙,② 正明修法。 今初】
現在這個修行分成兩部分:第一個,障礙先要除掉;然後除掉了障礙以後,正式學那個修法。

【◎ 修習此心有二障礙。一謂執自樂他苦,所依自他二身,猶如青黃各各類別。】
第一個說,是,那個自己快樂,他人痛苦要想換的話,因為這個所依的身體,這是兩 (p33) 個─他是他、我是我啊,各是各呀,你怎麼個換法呢?

【次於依此所生苦樂,亦便念云:此是我者應除應修,此是他者應棄應捨。】
其次的話呢,這個快樂本身,「對呀,這我的快樂,嗯,怎麼我的快樂去掉它; 他的快樂,我管它幹什麼呢?」這一般人的心裡面,就是這樣。這個是就指著我們平常的特質是這樣,現在你要改過來的這個困難在這個地方,你怎麼拿掉它?針對著這個問題。所以他處處地方,先認得你要淨除的內涵是什麼,然後針對這個內涵,告訴我們正確的方法。他現在說:

【能治此者,】
能夠對治它的,對這個病,下的藥怎麼樣。

【謂觀自他非有自性各各類別,唯互觀待,】
你要曉得呀,我跟他─自己跟別人,不是天生來就是這個樣的,只是互相觀待。 什麼叫互相觀待呢?就是兩個人擺在一塊兒才一下對比出來的,兩個人擺在一塊兒對比出來的。你如果說能夠換一個方式去觀的話,

(p34) 【於自亦能起如他心,於他亦能起自覺故。】
你把這個對比啊,換一換就可以,就可以!

【如彼山此山,譬如彼山雖在此岸起彼山心,若至彼山則定發起此山之覺。】
舉一個譬喻,就像兩個山。我們現在站這個山頭上,欸,我說:「喔,這個山。」看看對面,「那個山!」但是這個山本身,絕對不是說「我這個山」就是我這個山,等到你跑到那個山上的話,你又會覺得那個山─這個是「我這個山」。現在你原來覺得我這個山,變成那個山了,對不對?就是這樣。譬如我現在坐在這個椅子上面,我說:「我坐的。」等到我坐在那個椅子上面去的時候,本來我說這個是「那個地方」,現在對換了就完全換過來了,是不是這樣?平常我們任何事情都是如此。現在我們這個身體本身,這很明白啊!這個身體本身是父母的精血,只是因為你現在這個識心所執著攝持的。就是你那個識心所攝持的,就好像我們現在這個椅子,那個椅子本來不是你的呀,你坐的,你覺得你坐的;你換到那裡去的話,你又覺得:欸,不是,現在你坐的是那個椅子耶!同樣的那個識心,你現在這個識心,你能夠執持對方的話,它馬上又要改變過來了,這個清楚不清楚?這是很明白的一件事情。[098A] 這是很明白的一件事情。現在我們,或者說眼前任何一樣東西,啊,這枝筆,這是我的。假定是換一換的話,換給你的話,到那時候你就會把原來你覺得不是,他的那隻筆,你就寶貝得不得了,「欸,這是我的!」假如我現在說跟你換一換─本來如果是你用的話,你根本不管它,你只管你自己的─換了一換,原來你覺得他那枝筆,到那時候你覺得自己很寶貝它了,對不對?那天下的事情都是這樣,外面的東西也是如此,裡面的身體也是如此。所以我們首先一定要認得,這個「我」這個東西啊,它不是天生來的,所以就無自性,這個緣起這個道理。而這個緣起呢是因緣,這因緣本身啊,一定是互相對比出來的,所以他說這個比喻就是如此。

p. 226 (11)
(p38) 【故不同青色,任待於誰唯起青覺,不起餘色之覺。】
他前面說啊,「猶如青黃各各類別」,這個比喻深的地方我不講了,實際上,這個裡邊有很深的涵義。他舉一個例子,青是青,黃是黃,不對!那青是青,黃是黃,這是兩樣東西顏色的確是不同,但是呢這個青顏色,不管誰去看它就是青;你換一個地方去看看還是青,黃顏色還是這樣。現在那個此山、彼山不是!你換了一個方向去看的,就不一樣了,對不對?就是這樣。像那枝筆一樣,那枝筆,說我的筆、你的筆,我們對換的話,你的筆變成功我的,我的筆變成功你的了。然後不但是我看起來,別人看起來也是一樣,都換、都換,說換就換了。我們這個身體也是一樣,等到你兩腳一伸,哪個是、誰是誰的呀?嘿,根本也就不曉得是誰的,燒成功一堆灰,沒有什麼了。
所以佛經上面有這個故事,叫這個一個餓鬼鞭屍記,以及一個天人禮屍記。啊,有一個餓鬼在那裡打一個死屍,有人看見了說:「哎呀,這個已經死屍了,你還打他幹什麼!」「唉,你不知道,這就是我的前身。我前身一直為它忙,忙了個半天,結果我,我忙了半天啊,把我送下地獄去了。我現在是越想越恨、痛苦不堪,都是為了它,而它躺在那裡,躺在那裡,我還饒不過它!」這樣。那個屍體啊是又肥、又胖、又好,這樣。另外呢 (p39) 瘦瘦垮垮的,一個天人在那裡向它磕頭。「欸,奇怪,那個骷髏怎麼長得枯枯瘦瘦的,你這樣磕頭,磕頭幹什麼?」「啊,那個前身就是我!它呀,辛苦了半天,然後讓我生了天堂。我想想,我所以生天堂啊,就是虧了它呀!所以現在來感謝它。」你看,就是這樣的,對不對?所以我們趁早,嗯,趕快你早一點換啊!早一點換,你能夠幫助別人的話,少一點嘛生到天堂,好一點嘛到極樂世界,最好一點成佛。所以現在趁這個機會早一點換啊,你一換啊,就好囉!現在我們繼續下去。

【如《集學論》云:「修自他平等,堅固菩提心,自他唯觀待,妄如此彼岸。彼岸自非彼,觀誰而成此,自且不成自,觀誰而成他。」】
他還是說這個。不要啊只看自己,先要站在平等的地位。實際上他那個「換」的話,原因就是這樣的─不要執著自己。就像執著別人像自己一樣的這個心裡面,擴大它,你用這個方法來堅固你的大菩提心。你平常所以不能做到的原因哪,因為你妄執了這個自己,實際上你要曉得,你這個自己跟他人啊,都是互相對比出來的。因為你虛妄分別,所以看起來就像那個山一樣,是啊,這個我這個、他這個。它這個自他之間並不是天生就是的呀,只是互相對比出來的,這個你要了解啊!在這種狀態當中,自己根本談不到自己, (p40) 那他也一樣的道理,這個我們要了解的。

【此說唯由觀所待處而假安立,全無自性。】
這個自他呀,就是看你所處的地位而假名安立,這個假名安立就是你的妄識所分別出來的。我站在這裡,覺得這個是我的;你站在那裡的話,也覺得你是我的,那到底哪一個是你的呀?那就是你那個虛妄心識所安立的。譬如我站在這裡,我說:「你們在我東邊。」我跑到老和尚那裡,那我說啊:「你們在我西邊。」那東邊、西邊不是兩個完全相反嗎?不是顛倒了嗎?那麼說來說去,就是你內心虛妄執著,是假安立的啊!本來就沒有這個所謂東啊、西啊,因為你妄執著,所以現在這個自他是這樣的。而這個是,第一個就是我們自他所依兩個身,從前面這個道理告訴我們,它不是天生來的,原來就是假安立的。既然是假安立的話,你只要把那目標換一換的話,認識清楚的話,不就解決了嘛!次,進一步,說自己的快樂跟別人的痛苦,這個怎麼弄法呢?

p. 227
【二謂又念他之痛苦,無害於我,為除彼故不須勵力。】
這個,喏,第二個,覺得別人痛苦是別人痛苦,跟我沒害嘛,我為什麼要忙這個呢?好像這個是平常我們的……欸,他有一個方法:

(p41) 【除此礙者,謂若如是,則恐老時受諸苦惱,不應少年積集財物,以老時苦無害於少故。」
這個比喻美極了!說就像你老的時候要受苦啊,那麼我們要防老,少年的時候積集了很多財物。其實老的是老的時候,少的是少的時候,你忙它幹什麼,跟你沒相關嘛!欸,對不起!我們偏偏要去忙欸,這樣。所以不是說,啊!現在這樣跟你不相關,不是的呀!「如是」,進一步,

【如是其手亦不應除足之痛苦以是他故。】
手對足來說,這個手跟足,這個腳對那個手來說,別人嘛!腳上痛,你忙它幹什麼!你這個手不會去忙。欸,但是腳上痛了,我們這個手要去摸摸它,對不對呀?欸,是要的。他說,他同樣地說:

【老時幼年前生後生僅是一例。】
同樣的這個情況,手對腳,老跟幼,前生跟後世,就是一個例子。進一步說,

【即前日後日,上午下午等皆如是知。】
(p42) 都是這樣。那麼有人說了:「不對呀!老跟幼是你一個相續,只是不斷地在你自己身上;手跟腳,雖然是手對腳是分開來的,這是同樣對我來說一個身體,這是沒錯呀!」

【若謂老幼是一相續,其手足等是一身聚,故與自他不相同者。】
有人說,對自己跟他人是兩件事情啊!

【相續與身聚,是於多剎那多支分而假施設無獨立性,自我他我亦皆於假聚相續而安立。】
是的,「相續」就是前後、老小;「身聚」就是手跟腳。它這個東西怎麼來的啊?它也不是天生有它的自性,只是時間一剎那、一剎那積聚起來的,這個從小到老。還有呢,手跟腳,只是肢體啊不同的,安立起來的。然後呢自己跟別人,它還是什麼?不同的幾樣東西─時間是剎那積累的;然後呢身體是支分積累的;自他是什麼?不同的蘊所積累的,對不對?還是這個、這些東西積累的,其他的東西積累。有的東西木頭做的,有的東西鐵做的,有的東西啊木頭、鐵都混起來的,只是如此不同嘛!反正說來說去,都是這樣的這些東西混在一塊兒,湊成因緣湊成功的。所以你那個自他,跟那個老小,跟那個手足,都是一樣的─混成功的材料是不一樣,但是都是由其他的幾樣東西兜起來的,這有什麼不一樣的! (p43) 什麼不一樣的!

【故言自他皆觀待立全無自性。】
所以我們要了解,自己跟他人都是相待而安立起來的,它並不是天生有這樣的東西。只是

【然由無始串習愛執增上力故。】
這是無始以來的這個無明執著,這個力量產生的。

【自所生苦便不忍受,若能於他修習愛執,則於他苦亦能發生不忍之心。】
因為無始的習慣,所以自己身體就不忍受,別人的啊就不管。假定你能夠修習的話,不斷地照著如理地修,你對別人一樣的也可以發生這個無法忍受的心情。
其實這個道理說起來簡單極了,就是前面講的七因果的時候,說得很清楚。假定這個自他一定是完全不能辨別的話,那麼對不起!七因果也無法建立起來了,實際上七因果是建立得起來的。雖然我們不一定,乃至於還根本沒有照著七因果修成功,可是七因果當中所說的那個道理,我們人人體會得到的。我們自己的親人,他也是個他耶,跟你了不相關 (p44) 呀,可是他有苦的話,唉喲,你就很擔心。唉呀,自己的父母啊,心裡就擔心了,這樣。這個他,你就擔心他;是怨家,你看見了,你就開心了。同樣的他,為什麼一個你就不忍心,一個你會他這樣呢?為什麼?就是你自己的什麼?你自己的愛執之心,對不對?很明白擺在這個地方啊!而這個愛執,無始的無明相應的。現在我們要修學,沒有別的嘛,就是了解這個無明,然後你把那個無明轉成功智慧相應的話,那不是轉過來了嗎?所以當下證明,我們確確實實這個能力是具足的,主要的原因在哪裡啊?就是我們無知,還偏偏執著這個無知不肯放,那就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你現在了解了這個:哎呀!原來不是別的啊,真實害我們的不是別的,就是我這個無知啊!那個前面那個障礙都去掉了。說理論上去掉了,這個習性哪,就好辦了。修,為什麼要修啊?就是說理論了解了,錯誤的你才不採取它,照正確的理論,然後呢把那習性修改過來,這個就結果就出來了嘛,對不對?所以這個概念很重要。所以我們每一個地方啊,這個行相讓你認得得清清楚楚,這個是它最特殊的一點。然後你去修行的時候啊,你只要肯做,你做到哪裡,成功到哪裡,障礙斷掉了,功德生起來。
所以儘管經上面對現象界來說,說明這個,說:發菩提心哪,發的心、發心的人多,成就的少。原因在哪裡呢?原因就是他不了解這個真正的內涵,沒有得到正確的教授,沒 (p45) 有如理行持。現在我們真幸運啊!原來喏、喏、喏,這個教授這麼清楚明白。而這個教授絕對不是說,說一個高深的理論,像人造衛星。是的,這是一個高深的理論,可是卻是什麼?就像我們到摩天大廈一樣,它是下腳的第一步就已站在這個地方,你已經站在這裡,只要你肯跑,就這麼……。為什麼叫「你已經站在這個地方」呢?我們剛才說的心理不就是我們現在的心理嗎?對不對?想想看,對不對?喔,你的父親,然後你的兒子、你的親戚朋友,哎喲,你心裡面……這明明是「他」呀,但是你心裡面會覺得:唉呀,這個放不下!為什麼?喏,就是你無始的習性,所以我們是有這個本來的本能哪,只是問題在哪裡啊?無明,兩句話,兩個字,不是兩句話。好,現在我們可以繼續下去。

【◎ 如是除自他換諸障礙已,正修習者。】
好了,障礙拿掉了,現在呢正式去修習了。

【謂由於自貪著力故,起我愛執,由此執故無始生死乃至於現在,發生種種不可愛樂。】
這個地方就,正式修習的時候修什麼呢?由於前面這個無知─啊,人最可怕的就是這個!然後呢,明明是虛假東西啊,貪愛執著,起了我愛執。無始以來,唉,結果你貪愛它啊,一直在生死當中。不但在生死當中,而且發生了一切這種不可愛樂。
(p46) 前面修那個八苦、三苦、六苦當中,說得清清楚楚的。唉呀!那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而且越是你增長它的話,痛苦是越多。再進一步,我們從十二因緣去看的話,這個真正的痛苦所以這麼來就是這個原因,這樣。我所以要出那個題目考考你們的原因,主要的就是讓你們好好地溫習一下。然後呢一點的話,你就了解得清清楚楚:唉呀,真正的痛苦都在這裡!現在不求快樂嗎?喏、喏、喏,現在指出來告訴你了,這個痛苦、快樂的根本在這裡。現在我們所以很高興地,啊!曉得了,從這地方學進去。

【欲修自利作自圓滿,行非方便經無數劫,自他二利悉無所成,非但無成,且唯受其眾苦逼惱。】
是的呀!是,你未嘗不想求自己的利益,要想使得自己樣樣圓滿哪!可是不幸的,你呀所做的方法做錯了,所行的不是正確的方法。最主要的還是沒有正確的了解,所以已經經過無始以來呀,結果自己既沒有利益,別人也沒有利益啊!沒有利益還好,還要受無邊的眾苦啊!只是苦,顛倒極了!這不是很明白嗎?所以這個道理現在聽懂了,不斷地擺在心裡想:「對呀!對呀!」你能夠想多少,於是推動你改變的力量就生起來了。而這一件事情再容易不過,為什麼?眼前就是一個苦惱,再說眼前你就是求快樂嘛,這個心理我 (p47) 們有的呀!你只要從這個地方一步一步追下去,不叫你放棄你自己快樂,恰恰相反地正要給你快樂呀!他不叫你不管你的痛苦,他正是要告訴你怎麼除掉你的痛苦,而主要的關鍵在哪裡?他說的「行非方便」啊,對不起!你做錯啦!現在所以我們高興:啊!現在做對了。做對了,我的快樂就可以得到了,我的痛苦就可以去掉啦!怎麼做呢?換一換。

【若自利心移於利他,則早定成佛。】
我們如果能夠換一換的話,早就成了佛了。成了佛以後啊,

【圓滿自他一切利益。】
這個很清楚,這個很……太清楚、太清楚!佛陀因地當中就是這樣,所以感得這個果啊!

【由未如是,故經長時勞而無益。】
因為沒有這樣做,所以無始以來,勞苦嘛勞苦得不得了,一點好處都沒有。

【今乃了知第一怨敵即我愛執。】
啊,現在好高興啊!了解了,喔,原來我真正的大怨家是什麼?就是這一個東西 (p48) ─我愛執。

【應後依止念及正知,堅固決定勵力滅除。】
所以以後真正應該做的是什麼呢?要、要靠這個─依止於念、知,依止這個正念跟正知,這個才是我們皈依之處。所以這個「皈」跟「依」有二個:皈就是反過來,沒有別的;然後呢依止在什麼上面?依止在正念、正知。以前我們依止在什麼?無明、無知上面。然後呢把這一個力量加強它,一定要努力去除掉它。

【其未生者當令不生,其已生者令不相續。】
對於自利這個,還沒有生的不要讓它生起來,它「已生者」,不要讓它繼續下去。

【《入行論》云:「此於生死中,百返損害我,意汝欲自利,雖經眾多劫,以此大疲勞,汝唯引生苦。」】
論上面告訴我們,在那個生死當中,這個「百」啊,就是一個泛指,泛指,它不是一百。平常我們說百樣東西、泛百樣東西,一切、一切,一直在這個生死當中損害我們。說你這個「意」─就是我們現在的心念─你呀要求自利,結果呢經過無始劫來,因為 (p49) 這個念頭,唉!疲勞得不得了,結果只是苦啊!

【又云:「若汝從往昔,能作如是業,除佛圓滿樂,定無如斯時。」】
假定你早一點覺醒,能夠做現在這樣的話,那麼早就成了佛了。而得到的,除了這個佛的圓滿的快樂以外啊,那絕對不會像現在這樣,現在這樣地受種種的苦,絕對沒有了。

【如是不執自言,不護自品,當數修心,將自身財及諸善根,悉無顧慮惠施有情。】
好了,這麼一來就行了。也不執著自己的,不保護自己的種種,拿這個東西來修行,把自己的身、財,乃至修的善根,毫無餘遺地惠施有情,這樣。所以這個啊,現在我們講布施、布施,不要先講布施,你這一點做到了,叫你不布施也不行。因為你曉得得很清楚嘛,你,這個東西就是你的生死大怨家,有了唯恐不送出去;送出去的話,那就對了嘛,你自己得到利益了嘛!所以這一個自然有它的必然的次第,必然的道理在。

p. 228
【◎ 又施彼已即應利彼,不應於彼而行邪行,故於身等應當滅除自利之心。】
是的,現在你布施給別人,送給別人。當送給別人以後啊,不要「於彼行邪行」。這個「行」就是心理行為,這個邪行指什麼呢?就是啊平常我們送給別人,好像,哎呀, (p50) 結了個好朋友,然後我送給別人啊,要有求於他。現在世間的人都是這樣的,賄賂固然不談,送他一份禮物,嗯,有求於他,都是這個樣的。然後呢處處地方是為了討好別人,自己欲有所求,而這個都是錯誤的,完全錯誤的。所以布施,結果沒有一點點餘遺地,目的在哪裡?利他,就是這個,沒有一點點餘遺地要消除這個我愛執。那這樣的話呢,你這個菩提的果就可以得到,因為因地當中做對了。

【如云:「意汝定應知,自為他自在,除利諸有情,汝今莫想餘。】
說,「意」─這個是現在我們以正知見告訴我們自己,說:「某人哪,你應該知道啊,現在這個我是一定送給別人啦!完全是他,看、跟他轉的啊!現在要做的除了利益別人以外,你千萬不要莫名其妙地瞎打妄想啊,除了利益別人以外,不要想到你自己。」

【他自在眼等,不應作自利,眼等於利他,不應作邪行。」】
意思─他的東西你千萬不要說:「哎呀,為了你自己!」所以我們現在說,哎呀,心裡面啊欲有求於他了,然後你就討好他,這種事情萬萬做不得;有求於他了,布施送給他,萬萬做不得。凡是他的,他的就是他的;我的,我的也是他的。現在世間的人,我的固然是我的,他的也是我的。就因為這樣啊,所以是越弄越苦啊!永遠在這個輪迴當中。 (p51) 看見好的,是越多越好;看見壞的,就把它推出去。結果注定你將來啊,你長得肥肥胖胖,等到你作了鬼要來打它,那個時候已經來不及了。早一點哪,早一點那個時候就對啦!是。

【若見身等棄捨利他攀緣自利,或身語意而反於他作損害緣,應作是念而正遮止。】
假定你一旦發現「棄捨利他」,不幫人家忙,只想到自利,而你的身語的行為以及起心動念,做的都是這個損害別人的時候,不利益人的時候。你馬上起正念:欸,遮止它,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

【此於往昔,亦曾令受無邊眾苦,現今若於相似利益而生錯誤,隨彼轉者當生大苦。】
下面這個就是我們應該正念的。要曉得我們無始以來啊,一直做這種事情,做這種事情,得到的一點好像相似的利益。所以眼前自利─不是沒有利益喔!但這個利益相似的,好像是有一點利益,但是真正說起來這是個錯誤啊,這是個錯誤啊!所以它叫「相似的利益」。對這個利益不認識,所以錯誤了才去忙這個東西。如果說你現在還是跟著它轉,忙這個相似的利益的話,將來一定生大苦啊!這個念頭啊,經常保持著。

(p52) 【如云:「汝昔傷害我,已往可不諫,我見汝何逃,應摧汝憍慢。】
你以前一直傷害我,那以前的事情不管了,我們也不去管它了。但是我現在認得了,欸,你還逃到哪裡去啊!一定要摧你的憍慢。什麼叫「憍慢」?憍就是對自己好的東西啊沾沾自喜,這個叫憍:慢呢,對比他,總歸比別人高。換句話說,你一天到晚忙著自己,今天一定要摧毀你!

【今汝應棄捨,思我有自利,我於餘賣汝,莫厭應盡力。】
現在你要曉得啊,你要棄捨這個自私自利之心。我已經把你賣給別人了;你現在啊要努力做這個事情,不要厭患。那個文字滿有趣,但是意義本身啊,就是說用很有趣味的,策勵我們內心這個正法相應的認識。

【放逸不將汝,惠施諸有情,汝則定將我,授與諸獄卒。】
啊!這句話是值得我們哪,擺在心裡牢牢記住啊!說我們儘管懂得了道理了,但是呢如果你不努力,去放逸的話,那懂得了道理也沒有用。所以,儘管你懂得了道理啊,你還不努力去做的話,不把我們努力去這個「惠施有情」,在這種情況之下,你一定又把我送 (p53) 到地獄裡面。「獄卒」就是地獄獄卒,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啊,所以如果我們現在趁得到暇滿的人身,你放逸、馬馬虎虎的話,對不起,它這個東西─「我」這個東西啊,一定把我又送到地獄去啊!

【如是汝長時,捨我令久苦,今念諸怨恨,摧汝自利心。」】
所以經過長時,你呀讓我受大苦啊!現在想到就恨哪!所以一定的摧毀這個,摧毀這個。所以這個密教當中,畫那個畫─大瞋相,它有道理的。前面記得吧!當煩惱一起來,要把它鬥,鬥什麼?敵人嘛!所以你咬緊牙關,那個煩惱一點都不容許,再輕微的地方,我一定要把你,咬緊牙關要把你徹底地消滅掉,這樣。

【如是數思愛他勝利,當由至心發生勇悍,棄他之心未生不生,其已生者令不相續,於他令發可愛可樂可意之相。】
就這樣地、不斷地數數地思惟。這個「數思」兩個字,現在始終都是關鍵問題,我們懂得了道理,能不能轉就靠這個。當然你不懂道理,數思也沒有用啊;懂得了道理啊,如果你不數思,那就放逸當中。如果你精進的話,一定是思這個東西。你不斷地思惟的話,那麼到那個時候,內心當中發起那個「至心」,這個心裡面的的確確地─勇悍!這不是 (p54) 浮浮泛泛,哎呀,要幫人一點,就是這樣。非常強有力的,這個「勇」;「悍」的話,一切都不顧,什麼困難都擋不住你。如果說平常以前這一種心真正能夠改過來的話,那麼自然整個地就不一樣了。平常啊只管自己不管別人,現在呢不是囉!所以你能夠這樣做到的話,「棄他之心」─不管別人的心,如果還沒有生,不要讓它生起;已經生起來的,把它到此為止,不要繼續下去。
總歸處處地方發心,欸,令他可愛、可樂、可意之相。實際上也不是別的,就是要現在求快樂,你想到你的快樂哪來的?喏,一聽,都是靠他呀!就是這個樣。平常我們世間人常常說拍馬屁,為什麼要拍馬屁啊?然後呢處處地方奉承人家,實際上那還不是為了別人,為什麼?還是為了你自己嘛!對不對?哎喲,這個上司啊有錢,提拔你,然後呢這個老闆可以多給你錢,哎呀,你拼命地在那兒奉承他,為什麼?為了我快樂嘛!現在不叫你做別的,還是為了這個呀!這個上司就是什麼呢?一切有情,你只要能夠奉承他,你所有的快樂都來了。
你想到這地方的話,你用種種的方法幫忙他,結果呢,欸,你的好處也得到了。不過這個地方,我們所以不用世間的,因為世間是染污的,它有一個特別的名字─善法,叫善淨之法。而我們心裡是,喏,隨時你一看,很清楚,確實這個能力是有的,只是方向弄 (p55) 錯,方向弄錯。像一把寶刀一樣,本來這一把寶刀啊去殺敵人的,結果你弄錯了,傷了自己了。現在我懂得了,欸,把敵人傷害,自己啊就得到安樂了。

【◎ 如昔於自愛樂執著,今於他所應令發起愛執之心,如云:「應執餘如我。」能發如是愛執有情,其因謂當念彼恩德,或見於自所作饒益。】
[098B] 像前面經過了這個修習以後,以前呢只是愛執自己的,修習了以後,現在這個愛執的心還在,愛執誰呀?愛執別人了,這樣。那麼要這個,原因是什麼呢?嘿,妙了!是「念彼恩德」,因為看見他有……我們大恩呀,看見他對我們有的好處。所以他並沒有叫你放棄好處,他恰恰相反啊,正要完成真正給你好處。所以你記住啊:真正給我們好處是這裡,並不是叫你不要好處呀!

【此復猶如見諸沃田善植種子,能結眾多上妙果實便極珍愛。】
就像看見一個肥沃的田,哎呀,肥得不得了!你只要能夠好好地把這個你要的種子種 (p58) 下去的話,那結出來的果是「眾多上妙」,啊,好極了!你自然而然會很珍惜、很寶愛。

【如是若於有情福田植施等種,亦能出現時究竟一切利樂。】
對於這個有情這個福田哪,你能夠好好地種下這個種子的話,就能夠得到眼前增上生、究竟決定勝以及中間一切的好處。

【若獲定解,亦起愛執,故於是等應當思惟。】
假定這個概念你認識了、修習了,產生決定的勝解的話,決定你呀會改過來的,一心一意地愛執他品而不是自己,自他就換過來了。關鍵在哪裡呢?就是「思惟」。所以在這一點上面呀,對於這一個道理應該思惟。

【《入行論》云:】
又說了。

【「有情與諸佛,同能生佛法,如其敬信佛,何不敬有情。」】
對呀!你要成佛,有情跟佛是同樣地生起佛法來的,既然你敬信佛,為什麼不敬有情?我們現在只曉得敬有情,不曉得─欸,只曉得敬佛,不曉得敬有情。佛之所以成佛, (p59) 他不但曉得敬佛,而且曉得敬有情,所以他一切東西都布施,一切東西都為有情。然後呢,看〈常不輕菩薩品〉啊,他就說:「我不輕汝等,汝等皆當作佛。」他心裡面是這樣想,行為上面這樣行,結果他成了佛。我現在不是要學佛嗎?喏,佛就是這個樣!這很清楚呀!你想到了這個,眼前這種問題都解決了。同時也了解:哎呀!我愛執什麼東西呀,一天到晚心裡面纏在那個地方,哎呀,痛苦啊!說起來沒別的,就是這一個,真正害我們的就是它呀!偏偏我們現在不認識,還老想纏在這個上面,真是可憐哪!所以啊,佛也奈何不了我們。嗯,現在懂得了,好啊!

p. 229
【此如《令諸有情歡喜頌》說,若殺有情則能引其墮三惡趣,若救其殺能引善趣復得長壽。】
就像《有情歡喜頌》上面說:你殺了人家,那麼你就墮三惡道;救了人家,不但得到善趣,而且長壽。

【若於有情不與而取及施資財,發瞋恚心及修慈悲,亦能引生善趣惡趣。】
也是一樣的道理。你幫別人,好處是你的,得到善趣去;害別人那麼到惡趣。瞋、悲都是如此。

(p60) 【特緣有情乃得發心,為利有情始修諸行,是故成佛亦須有情,要依有情施等乃滿,當審思惟。】
這特別是從發心開始一直到成佛,你一定要緣有情才能夠發這個心。啊,有情苦啊!然後呢,從這個上面,看見他的苦發那個心。然後發了這個心以後,你呀進一步行種種的利益有情的行,才能夠滿你的願。所以成佛也是靠有情啊,要這一個概念要「審思惟」,好好地思惟。

【《釋菩提心論》云:「世間善惡趣,其愛非愛果,皆由於有情,作利損而生,若無上佛位,且依有情得。人天諸資財,梵釋及猛利,護世所受用,於此三趣中,無非利有情,所引此何奇。地獄鬼畜中,有情之所受,苦事非一種,從損有情起。飢渴互打擊,及侵害等苦,難遮無窮盡,皆損有情果。」】
《菩提心論》上面告訴我們:世間的一切的,可愛的以及非可愛的,沒有別的,都是看你對有情做的利益,或者是做的損害。乃至於達到佛,所以成佛還要這個。下面這個就不解釋,這很清楚、很清楚!將來引生的固然是,眼前的也是,你幫了別人,別人就感激你呀;你損害了別人,別人要還報你呀,一切的都從這個上頭來啊!

(p61) 【諸聲聞等果報下劣,是由未能廣行利他,諸佛獲得究竟果位,是由廣利有情而生,應思此理,不應剎那貪著自利。】
不但世間的,進一步,聖人。聖人當中分三乘,為什麼分三乘呀?就是,哪!聲聞他為什麼果報下劣,因為不能廣利有情。聲聞還是可以有能幫人家忙的,但是他不管;不管嘛,對不起,他也不行。佛之所以究竟的話,因為廣利一切有情。這個道理要思惟,不要剎那貪著自利,當你一剎那貪自利的時候,你就那個一剎那,你就傷害了自己了。誰願意傷害自己啊?那所以呀,你要想不傷害自己,唯一的辦法就在這個地方,告訴我們清清楚楚耶!

【即前論云:「於有情離貪,如毒應棄捨,諸聲聞離貪,豈非下菩提,由不棄有情,佛證大菩提。】
現在我們要貪的是貪什麼?貪著怎麼利有情。當你對有情不去利益他,所以對利益有情這一件事情,你不管了,「離貪」了,那種是毒的,應該棄捨。聲聞之所以證聲聞的話,他就只管自己,沒有執著這個利。所以這個貪也不壞呀,看你貪對了。所以呀,因為聲聞不貪著這個利人,所以他雖然證得菩提,這個菩提是「下菩提」。反過來,佛呢?佛 (p62) 是貪著,因為貪著,所以不棄捨有情,所以證得大菩提。

【若知生如是,利非利諸果,則於剎那頃,豈有貪自利。」】
你了解了,那自然一剎那也不會只管自己。

【是則專住利他及菩提果,亦見是從菩提心苗之所出生,此心根本見為大悲。】
那這樣的話,啊!曉得了,利他呀!你了解了這個,一心一意在利他上面,以及從那個果位上面。為什麼從果位上面?這是我們要的,快樂嘛!你要得快樂,就是推到他,利他的因上面,就是這樣。所以這個上面,你從這裡也曉得:啊,沒有錯呀!這個菩提心苗從這裡,前面的說大悲的根本在這裡,道理是一模一樣啊!

【故諸佛子愛樂修習,若多修習令其堅固,則能任運趣極難行諸廣大行。】
所以真正的佛子啊,他對這個了解了,這個才是我們真正「愛樂修習」的,真正愛樂修習是這一個呀!你要多修的話,這一定堅固,這個堅固了以後,再難行的事情你就難不倒你了。
所以到這裡我們了解了,喏!真正我們修行的,現在的中心是什麼?一定是大菩提 (p63) 心,而不是旁的。旁的是什麼?不是不修,而是堅固。所以真正修學佛法,必定要知道:你只小乘嘛,厭離心這個最重要,不必忙別的;大乘嘛,是菩提心這個最重要。你有了這個,這個生起來,然後呢做什麼事情,一切自然而然都感果。你如果這一點做不到,你說:「哎呀,要忙這個,要打坐、念佛啊!」對不起,這個都是事倍功半哪!他能夠生的還不錯了,都是走的遠路啊!

【即前論云:「悲堅為根本,菩提心苗生,專利他覺果,諸佛子應修。】
這個大悲心,堅固的大悲心,這個是根本。有了這個根本,這個菩提心苗生起來了。所以專門利他得到的大覺世尊的這個最高、圓滿的果位,我們修學佛法的人─佛子啊,這才是應該修的中心。

【若修令堅固,諸怖他苦者,能捨靜慮樂,而趣入無間,此奇此應讚,此為勝士法。」】
你只要把這個前面的努力修習生起而堅固的話,於是你呀,自己就不管了,只管別人。哎呀,看見別人痛苦啊,你就自己是:「啊!要救他,要救他!」你所怕的,只怕他人受苦,不怕自己受苦,因為你看見別人受苦,你就是自己再快樂,你就放掉。而快樂當中,最快樂的就是靜慮啊,就是色界定當中的快樂,最快樂。最快樂你能夠捨掉,他到最 (p64) 苦的地方去做,這個時候一定可以做得到的。這一個才是真正最難得的、最稀奇的,這個應該稱讚的。這個才是什麼?「勝士法」,哪!這個殊勝大士的方法。

【今於此義,亦應用諸先賢言論而發定解。】
把前面祖師的告訴我們。

【如覺窩云:「不知修慈悲之菩薩,唯藏人能知。」】
最後引這麼一個,這個阿底峽尊者有這麼一句話。他到這個西藏去的時候,西藏就有人就問他,說修那個法的很麻煩,他就有人問他:有沒有一個修方便的法門哪?這麼囉唆,他不行啊!嘿!這個阿底峽尊者怎麼說啊?「假定有的話,唉!我第一個啊,就不願意這麼麻煩,我早就修了,還何必你來問啊!何必你來問,不用你來問哪!」他下面又說:「不曉得修菩提心的那個大乘,只有你們西藏人知道,我啊,在印度這個佛根本的地方,可沒有的。」所以我常常說啊:假定真的有這個方法的話,那十方的一切諸佛菩薩,那都是一點用場都沒有了。因為十方一切菩薩,沒有一個例外的,都從這條路上走來,你居然有這個法門,你不是強過佛嗎?你還要跑來學佛,你趕來學什麼?這一點我們必定要了解的,是清楚明白不過的事情啊!就說,

p. 230
(p65) 【◎ 若爾當如何修。】
那要怎麼修呢?

【「須從最初次第學習。」】
對了!現在我們了解了,他講─重新又告訴我們,前面一再說,一定要從這個次第修,特別強調,你只要次第上來,無有不成功者。所以他下面告訴我們,你呀,先要學的時候學上上,學了上上,你呀啟發要修;修的時候啊,從下下修起的。反過來,你從下下修了以後,你自己經驗嘛也增長了,淨信嘛也增長了,於是你向上慢慢地跑上去就對了,這是必然的道理,必然的次第。下面一個祖師說:

【朗日塘巴云:「霞婆瓦與我,有十八種人方便,一種馬方便。」】
哈!實際上呢,這個人方便,就是你怎麼做了人,我們現在說暇滿的人身唯一該做的事情;馬就是畜生。要做人哪,這方便極了。

【人方便者,謂發大菩提心,隨作何事,悉學利益有情。】
你看哪!真正要做人的方便有十八種這麼多。畜生哪,簡單極了,一種。

(p66) 【馬方便者,謂菩提心未生者令不生,已生者令不住,不使增長者為我愛執,故特於彼盡力違害,正對有情盡力利益。」】
什麼是馬方便?換句話說,什麼是畜生?什麼愚癡相就是什麼呢?說菩提心沒有生的不讓它生起來,已生的不讓它住,就這樣。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原因哪?我愛執啊!所以這個我愛執真實說起來什麼啊?畜生相啊!我們現在人家常常就:「你這個畜生都不如!」現在我們真的啊,現在才了解的原來這樣啊!是特別對這個我愛執盡力地違害,凡是一切有情利益都做。

【大瑜伽師謂善知識敦巴云:】
他們師兄弟兩個人,大瑜伽師就說了:

【「我有風息平等轉等,如此如此三摩地。」】
他修定喔,得到了定囉,得到了定囉!結果呢?要我們現在得到了定,還得了!哎呀,如果你念得稍微一點相應了,就歡喜得不得了;得到一心不亂了就不得了,何況得了定了。結果他怎麼回答呀?

(p67) 【答云:「汝修縱能耳邊擊鼓不可破壞,若無慈悲及菩提心,猶當生於畫夜應悔之地。」】
對不起!就算是你耳朵旁邊敲大鼓,你不能動─那是很深的定哦!假定你沒有依照著這個次第修菩提心的話,你早晚還要懊悔的。這千真萬確的事實,鬱頭藍弗生到非想非非想天,結果完了以後,墮到畜生道當中去,早晚要懊悔的。

【此中意趣似說,當成能生無暇無色等處,異生之因。】
所以我們現在第一個根本因一定要把握得住,千萬不要說:「哎呀,你要學定呀,要學什麼啊!」要學厭離心、菩提心!然後把其他的輔助,其他的你這樣做的話,學什麼都對。

【康壠巴云:「我等於覺有情顛倒行事,有情於我等亦當如是行。」】
換句話說,我們對那些一切有情呀─這個「覺」並不是指阿底峽尊者,就是平常我們說對人家說「菩薩啊,菩薩」─我們對那些佛菩薩顛倒行事。為什麼叫他菩薩?他是使我成佛的嘛,對不對?所以他們也對我顛倒。怎麼顛倒啊?我只管我自己,他們也只管自己,我們彼此間如是。都做錯了,我們要改過來,我們要改過來。
請翻到《菩提道次第廣論》230頁,關於如何發菩提心,以及菩提心的重要,那 (p68) 麼已經大概講過了,大概講過了。所以到這裡,我們曉得整個佛法的中心是大菩提心。所以他昨天講的最後一段,以大瑜伽師這麼了不起的人,這麼了不起的成就者,他說:「我現在啊,學定哪,學到這個樣啊!」要我們現在看起來的話,哇,那是何等了不起的事情啊!我們總是學定。結果呢?敦巴尊者怎麼說啊?說:「你呀,就算修到這樣的話,如果是你不以大慈悲跟大菩提心作為中心修學的話,雖然你得到這個定,你早晚你要懊悔的呀!」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千真萬確的事實。不要說欲界的天子生了天,下地獄,得到了非想非非想天還要墮落。而拿這個無常相來看的話,實際上啊,這個情形千真萬確,你得到了定,連他小乘都不如啊!所以真正佛法的中心的話,那是大菩提心,我們必定要知道的,必定要知道的。
那麼修大菩提心,不是說別的不要,而是說以這一個大菩提心為根本因,然後呢,我們在這個上面再具足這個圓滿因,那就對了。現在我們把握不住這一點,本末倒置,忙了個半天,所以不一定……乃至於出錯路的根本原因,就是問題都在這個上頭。自修,自修得不到好處;利人,也同樣地帶著人家是一盲引眾盲啊,這一點我們特別要了解。
所以這地方一開頭的時候,就告訴我們說:喏,你只要看看阿底峽尊者那個傳記的故事嘛,你就很清楚、很了解了。以他這樣的老人家的這一個成就,遇見這麼多了不起的 (p69) 大善知識。那些大善知識啊,也可以說都是這麼高明的人,都是這麼高明的人,其中不乏地上菩薩,至少的都是加行位以上的菩薩,結果呢,他卻把金洲大師作為老師當中最尊重的。他每次說到金洲大師、聽見金洲大師,他馬上手掌擺在頂上面,就像我們現在這樣,那是最恭敬的,感念、恭敬他的老師。別的老師他沒有這樣的,為什麼呢?這因為金洲大師傳了他完整的大菩提心的教授。而現在我們了解這個大菩提心,是啟發的因緣有很多種,可是這個裡邊,悲─就是前面所說的,七因果的策發那個悲心,這一個是最殊勝、最有力、最堅固的。因為這樣,所以這個是從金洲大師傳來,那麼所以以阿底峽尊者這樣的人,很明顯的,他是一個高位的菩薩,是高位的再來人,卻也這麼尊重。
那麼再說,我們前面曾經講過,這個悲,在大菩提這個整個的修道的過程當中,第一步要它,中間要它,後來要它。不是說,啊!你開頭懂得一點名字啊,懂得一點名字,連它碰都沒碰到邊,不曉得真正內容。就算你照著這個次第,如理如量地生起來了以後,真實行的時候,又因為眾生數量無邊,而要行的又那麼難行啊,往往又中間退卻。那個時候最好的保持你上進的,仍舊是需要大悲心。由於這樣地從初到終繼續不斷,才能夠達到圓滿的佛果。所以這個概念,我們一定要一開始的時候就建立起來。然後呢,我們自然把握住這個中心做。如果一開始建立不起來,你先摸別的枝末,養成功了習慣啊,這個習性之 (p70) 難改,是難改極了!不要說世間的習性難改,修學佛法的習性一樣地難改。
究實說起來,世間的習性比修學佛法的習性容易改,為什麼?因為世間的習性當你接觸了佛法以後,你就了解:啊!原來這個東西啊,就是把我們死死地綁在生死當中,跳不出來的可怕的怨家對頭,那麼現在找到了最好的方法─佛法。所以你在這種情況之下,一旦碰到了佛法,你肯全心全力地去對治它,策勵你自己來去掉這個根本,淨除這個習性。可是現在呢,你就碰到了佛法,偏偏這個佛法又不是它的根本,而是它的枝末周圍,你自己覺得:「哎呀,對了!我已經遇到了佛法了,這個就是拿來對治我的習性。」然後你在這個上面執著了以後啊,你別的佛法聽不進,總覺得我自己懂了。對了沒有?對,但是走了遠路,走了遠路。
所以本論一開頭的時候特別提出來,說成佛究竟來說的話,沒有一個眾生例外的,但是其中的快慢,以及走的路線的迂曲與否,那完全不能比。這個概念就在這裡,這個概念就在這裡。所以呀,在我現在來說,我寧願一開頭沒有碰到佛法,要一碰到就碰見這一條路。否則一旦在佛法上面養成功習慣,自己覺得很滿意走這個路的話,你要改的話,那是改不過來。
這個道理很清楚,事實呢?喏,我們不妨拿事實來看。佛,那是最究竟圓滿的人, (p71) 他哪有不想把最完整的佛法來教給別人的,絕不會。他有這個悲心,也有這個力量,結果教出來的絕大部分的人,卻不是直走菩薩道,而是走聲聞乘,為什麼?正因為佛是佛,他看得很清楚,養成功了習性以後,佛也奈何不了你,那只好啊讓你走這條遠路去了,對不對?你看看佛出世以後,度的那個聲聞種子都不曉得多少,但是真正能夠走菩薩直路的人沒有幾個。所以《華嚴》上面會這麼說,《華嚴》上面說得清清楚楚,最圓滿的佛法,「魚子菴樹果,菩薩發大心」,這三樣東西啊,「三事因中多」,因地當中很多,「結果者甚少」,真正能夠得到果的很少。道理在哪裡?就是這個。所以理論是如此,實際也是如此,種種經上的證明。
所以我現在感覺到我自己……同時因為我自己的經驗啊,我也策勵、建議諸位,如果諸位的習性已深,那你走你的路子,那扭不過來了,你注定你只有走這一條遠路。如果現在覺得這個習性還不深,換句話說,你還提得起來的話,一定要把以前那個老習慣啊,真正重要的懺悔。不僅僅世俗的那要懺悔,就是以前我們覺得這個老習慣,一定要把它淨除掉,不要留一點點。
所以昨天晚上談那個〈改過之方〉啊,實際上,真正講起來這個內容對我們太重要、太重要了!你對這個毒啊,絕對不能留一點點留在這地方,你一定要以最迅速的態度,以 (p72) 最大的決心一刀斬斷!你別看那個毒蛇咬你一口,咬到手指頭上,你讓它去,哎呀,覺得怎麼樣啊!沒有多久,鑽到你心臟、鑽到你腦子,你就無藥可救。現在我們的容許這個毒都是這樣的,哎呀,總覺得馬馬虎虎啊,什麼懶懶癱癱哪,一直跟著它走不知道,這一生就這麼輕輕一過去了。然後呢,習慣下一生又這樣,再下一生又是這樣。這是所以為什麼,雖然有這麼多的人聽佛說最完整的教法是這個,走不上去的根本原因。那一步一步,等到這個講完了以後,我才會告訴他每一個重點在什麼地方。你們對這個認識了,然後呢,要痛下決心努力去做,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可以改得過來。這一點哪,在這個地方要特別說一下。
所以修學佛法,自始至終一句話─正知見最重要,不是說隨便碰到了一點點哪,大家就對了。那昨天晚上談那個問題,哎呀,我聽了以後,我真是覺得心裡面真難過極了。這個,那位同修非常好,他能夠提出來,其實這個話,我當年我一直懷疑,後來聽多少人也這麼懷疑。現在有很多人也提出這個問題,那不是一般的在家人喔,那是跟真正肯修行人,他同樣地說:「對呀,那麼你現在這樣的話,念了佛,到了極樂世界去的話,那麼這個因果這筆帳怎麼算呢?」大家都說:「好了,你去了以後啊,你直到成佛,你就不用怕了。」大家現在的想法:去了以後,那好了,這個因果就不要了。哪有這樣的事情啊? (p73) 那這樣的話,這個因果,佛說在這個地方的這個因果,就是個問題。佛說的千真萬確地,這個如是因感如是果,是絕對逃不了的。現在你居然念了幾聲佛到了極樂世界,「好了、好了,一切的就不要感果了!」那這個話怎麼講呢?如果說是前面講對了,那麼後面錯了;後面對了,前面錯了。佛講出這種矛盾的話來的,那還算佛嗎?這不是很明白的道理嗎?[099A] 那還算佛嗎?這不是很明白的道理嗎?而且佛親自說金鎗馬麥之報,他成了佛了,當年造的惡因,還要感果,而你現在到了淨土了,就不要感果了,那這句話怎麼講呢?
所以現在我們大家就這麼糊裡糊塗。你說,是,是一個鄉下的老公公、老婆婆,他沒條件,的確的,「啊!你現在這個最好,你其他也不要幹!」但是,如果說身為一個法師,就拿這個話去勸人,人家來問你的時候,你把這個糊里糊塗的一片帳告訴別人,人家所看的佛法都是這樣的話,請問:這個佛法還靠誰來弘啊?這個概念我們一定要清楚啊!一定要清楚啊!這,你懂得了這一點,你們就曉得印光大師的確了不起。欸!他就是勸你:「我只會念佛。」他是個大通家啊!他:「欸,我其他的我不懂。」他實際上不是不懂,哪有不懂的道理?他就告訴我們,以他這樣了不起的人,他絕不隨意開口。「佛法是 (p78) 無限高明,我現在只懂一點點。」到那個時候,有什麼好處啊?你肯聽了他的話,老老實實念嘛,你就去了;佛法完整性保持在那裡也沒有動,沒有損害佛法,所以這一點我們要了解的。
所以我們今天,假定將來要認真地學,要弘法的話,這個道理要通。如果你只想修行的話,那麼印光大師,印光大師三藏十二部無所不通,他尚且這麼說,那我們能夠比得上他嗎?所以也學他老人家:「欸!對不起,我什麼都不懂,我曉得只有念佛最好,我只會念佛,你就念佛就好了。佛法很了不起,這個等到到了極樂世界再說。」你這樣,對了!這個概念,我們在這個地方要弄得很清楚。那麼說完整的佛法,真正的中心,現在我們了解了,什麼?菩提心。所以我們今天繼續接下去。說,

p. 230 (8)
【立與未立大乘根本,入與未入大乘之分,一切皆是相值於此,】
這個大乘的根本在這個地方,就是大菩提心,你是不是算大乘人,基本問題在這裡。大家也回想一下啊!大乘跟小乘之別,是在行分,不在見分。什麼是行分?就是大菩提心,是方便。什麼是見分?見空性。不是說你今天大徹大悟了,這個法是大法。不!不是說今天的密教的灌頂是大法,不!而是什麼?這兩樣東西─所以禪宗,那的確是個了不 (p79) 起的大法,密教的,的確是個了不起的大法,但是它是共因哦,像水、土、肥料等等;大菩提心才是這個的不共因,大乘的不共因是在大菩提心。你有了這個大菩提心,然後呢你學禪也得,學密也得,都對,念佛也得,什麼都對,持戒也得。你沒有這個東西的話,不管你那個法多大,對不起,跟大乘是了不相應!這我們要了解的。

【故一切時應觀於此令心生起。若生者善,若未生者莫如是住,】
所以在任何時候,要自己反省觀察內心啊!說:欸!我是不是向這條路上走?想辦法把這個大菩提心啟發出來。如果生起了,好極了!就是這樣地繼續努力。還沒有生起來,不要停在這裡啊!應該怎麼辦哪?下面這個三件事情,就是我們修學佛法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就是在下面這幾句話。應該怎麼辦呢?

【應常親近開示此法大善知識,常與如是修心伴侶共同居住,】
親近善知識,沒有第二條路好走!沒有第二條路好走!這個善知識分兩部分,最主要的,就是你的尊長善知識。還有呢?同修的、共同的,這個就是僧伽團體。這個僧伽,不是單指這個形相,而指這個內容。這個太重要的!以我們現在眼前的情況來說,我們聽那個教法,大家聽得,唉呀!非常起勁,非常高興,幾乎沒有一個例外的,現在。我已經感 (p80) 受得到,只要在座聽的,人人對這個教法這麼歡喜!但是儘管他歡喜是歡喜啊,極大部分人都有這感覺:唉,聽的是好啊!唉,這個做起來啊,就這麼不容易做;要改習慣哪,更是難得很!
反過來呢?往往我們看見了形相,看見了這個,哦!就覺得這個好;看見那個,就很容易跟著它轉。哪怕他跑到別的地方去住了一晚,聽見人家的這個早晚課,唉呀!他覺得這個早晚課很好;看見那個走路的形象,啊,覺得他這個形象很好;然後呢,看見他那個穿衣服,他那個衣服很好。那很容易跟著他轉啊!但是這個圓滿的教法,我們聽得這麼個來勁,卻是沒有辦法內心上面策勵我們馬上起步,原因何在?那就是我們眾生無始以來的習氣,這個就是什麼?無明相應的所謂無明、塵沙、見思等等。
平常我們一向都是散亂心當中,對我們真實的內容啊,都是所謂「外門轉」。它那個六根所對啊,都是緣著這個塵境而所轉的。是吧?眼睛看見了,耳朵聽見了,很容易被它轉去。可是一個法,你要產生堅固的力量的話,一定要你深入地思惟,這樣,產生決定的見解,那個時候才產生功效。所以儘管你懂得了個道理以後,如果說你沒有能夠深入思惟,產生定解之前的話,它本身不穩。如果再加上環境什麼輕輕地一動、一轉的話,也不曉得跑到哪裡去了。所以在這個地方啊,單單告訴你的是尊長善知識還不夠,還要得環 (p81) 境,所以這個就是同行、同修,共同的團體。所以真正修行最佳的地方─僧團,而這個僧團首要的─見,見解要共同,同修。那個時候,你眼睛所見,耳朵所聽,一舉一動啊,都在幫助你增長,那個時候就如虎添翼,這是我們了解的。
你不是說:「唉呀,我聽懂了一點道理啦!我自己就可以啦!」沒有用!那現在啊,乃至於懂都不懂,他就要關起來,說閉關去了,我不曉得他閉些什麼關!啊,自己我就有過這個經驗,我以前啊,以前經常、常常閉,我幸好我倒沒有閉長期的三年的關。我第一次閉的時候啊,那個時候就有人勸我。最早是印導師,說:「這個某人哪!那個閉關不簡單哪!講講道理可以啊!所以大陸上面真正修行的老禪和子,你有了問題,這非靠他指導不可啊!」當然,他老人家對佛法上的認識,當然這句話是絕對有分量,可是那時候我年輕,還是不能聽他。雖然不能聽他,他這話對我有絕大的恩德。所以我並沒有說長期,一閉閉幾年,那好、好、好,短期的來試試看,這樣。
從此以後,我經常地試,最短的一個禮拜,最長的三個月,就這樣試。自己曉得,儘管我那個時候已經有了這本書,我每次開始閉的時候,一定事先看一遍─啊,應該說,一定是也沒有一定,平常總是先把它溫習一下,然後呢,擺在這個地方,到有問題的去翻。就是自己發現哪:唉!這樣,就關起來的話,實在浪費的時間實在太多、太多!你得 (p82) 不到善巧嘛!所以這個地方,千萬大家注意啊!你真正要修行的話,沒有最完整的指導,而且這個指導,必定要有完整的傳承,這個是太重要了!這太重要了!那麼第一個,這一點記住喔!第一點。第二個呢?單單這個夠不夠?還要,

【觀閱顯示此法經論,】
一定要還要拿大經大論,這個大經大論前面一再說過的,要無垢經論。現在我們有太多的這種各式各樣的書籍,這種書籍對初機介紹,種善根是非常好,因為文字淺顯,我們容易接受。可是你要想真正深入的,憑這個東西的話,不大可能,不大可能!古人的寫的書都是根據他的經驗報導出來的,就是這樣,所以你照著他去做的話,你可以跟他一樣體會到他所經驗到的事實。他經驗到的事實是什麼?「證果」兩個字。我們現在是大部分作在文字上的解釋,你看懂了以後,你可以寫出很美的文章來,不一定在證果上面有太大的幫助,這一點我們要了解的。但是彼此間,各有各的長處哦!就是初機,那麼解釋文字;修行,是又一個次第。這地方說顯閱此法經論是「無垢經論」,通常是菩薩祖師造的這種論跟疏等等。

【勤修此因積聚資糧,淨此障礙。】
(p83) 說,喏!假定你還沒有生起來的話,那麼,要想生起來的因在哪裡?就是這個─淨障集資。實際上這個三個事情啊,我們一直、一直努力的就是這個三樣東西。這個三樣東西分不開的,就是我們在理念上面,平常行持的時候是三樣,可是呢在同時,同時。譬如說,我們現在來說吧!我們在這個地方,大家在上課,那麼大家跟那個善知識學,然後呢共同住在一塊兒同修;然後呢,學的是經論;平常的時候,懺悔等等是淨障,然後呢,三寶維持這個地方種種的話是積資。一切時處要什麼?「勤修」,而且恆常無間。這個不能間斷,哪一個時候你一間斷的時候,那個就是生死的因漏進來的時候。現在我們唯一該做、應做的事情,是儘量不要把那生死的因漏一點進來;漏一點進來,你就損害你自己那一部分。

【自能如是淨修其心,則定能下圓滿種子,誠非小事,理應歡喜。】
你只要能夠這樣的話,那一定能夠種下圓滿的種子,這個是大事情啊!應該歡喜啊!

【如大覺窩云:「欲趣大乘門,覺心如日月,除暗息熱惱,勵劫亦令生。」】
這個尊者就告訴我們,你要想進入大乘的門,那是什麼呢?就是這個:覺心。覺,翻成功我們中文;它的印度的原文,就是大菩提心。這個心就像日一樣,像月一樣。日是 (p84) 指它的光明,沒有比這個更光明的;然後呢,月是指它的清涼,能夠息熱惱的。又明,光明啊,又能夠息熱惱。這一件事情啊,哪怕再長,不要說一年、兩年不在乎,一生、兩生,就是一長劫,也應該努力去做。因為它那個功德實在太大、太大了!所以你是無法想像地大!
說到這個地方,他前面一再告訴我們,告訴我們說,不退小乘的因是什麼?你們還記得不記得?前面已經講過了,有人記得不記得,不退小乘的最大的原因是什麼?有人記得不記得?有人記得請舉手。現在我告訴你們哦!你們自己去找。不退小乘的因是見到真正求自利也非佛莫屬,這個是不退小乘的最大的原因。你們好好自己去努力,將來我溫習的時候,我會每一個重點會告訴你們。喏!譬如說以發心,雖然有多種,最勝的是悲。不退小乘的最大的原因是什麼?見到自利也非這個。那麼那個時候,所以我們一定要對佛修起淨信心來。要對佛修淨信心,一定要看佛的功德,說佛的身功德,佛的語功德,佛的意功德。然後呢,佛的意功德當中又分悲、智,以及佛的事業的功德種種。
這地方我隨便來說一下。我們通常總說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等等。這個法界一切有情的、一切有情的功德,這個功德要十倍,才抵得上佛一個毫毛的功德,你無法想像耶!所以功德,換句話說,我們現在只能說,拿功德當中的一部分來比,財富,財富只是一部分哦!有財富的人不一定人家尊敬他哦!要尊敬他的話,他不但要有財富,要有道德,對 (p85) 不對?還有各式各樣的道理。說你現在我們台灣來說王永慶,喔唷,王永慶還得了!啊!那不得了的。儘管你王永慶再、再有錢,我們台中市的全部比起來的話,財產,我想應該比他多吧?得!不要說台中市,台中縣、台灣省、中國,你怎麼算的話,王永慶怎麼能比啊!然後呢,對不起,欸,這個,不要說你中國,就算你整個的地球,整個你太陽系。整個太陽系在整個的這個宇宙中間,那滄海一粟,這個很明白。然後呢整個的法界一切有情的這個全部的功德,然後呢要加,還這功德的十倍哦!不是單單全部,十倍!這個十倍的法界一切有情的功德,只抵得上佛的毫毛,一根毫毛。他一根毫毛的功德可以抵得上這麼大,你想想看,佛,是大乘!
然後呢,這樣的百倍,要一百倍這個毫毛功德,那麼具足一個隨形好。然後呢,一千倍的這個隨形好的這個功德,才是一個三十二相的前面二十九相的這一個相好的功德。有三個相好不在裡邊:一個是眉間白毫相,一個是無見頂相,一個是這個叫什麼梵螺相。這個梵螺相啊,因為這個傳過來是從西藏傳過來的,這個文是世親菩薩作的,所以這印度過來的,這個經直接沒有傳到我們中國來,我們從印度傳過來。我並不了解這個梵螺相是什麼,我想可能是梵聲音相,這個我們現在存疑,暫時。然後呢,三十二相當中的萬倍,要萬倍那個二十九相的才算起來一個白毫相。然後呢是多少?再上面啊,不曉得,這個倍倍 (p86) 是越倍,然後再上面就是那個無見頂相。最後那個倍數是那個不得了的倍數,才是最後那一相的功德。你想想看,佛的功德多大!
所以我們現在的的確確啊,那個小乘人你根本沒辦法跟他講那個、講那個事情。在我們小乘看起來,那個「我也是羅漢、也是應供,佛也是羅漢、也是應供啊!」唉!你了解了這個佛的功德以後,你才會曉得了,所有的人成了羅漢了,你去供養他,嗯,這個不如「法供養」的什麼、什麼,乃至於百千萬分之一,原因就在這個上頭,原因就在這個上頭,是吧!所以你必定要把佛的真正的功德,有這樣的正確的認識,那個時候,你才會對於這個佛產生無比的羨慕欣仰之心。然後呢,把種種其他的道理相輔助,那個時候你才了解佛陀的真正的偉大。啊!那個時候你看起來,不要說是人天哪,人家羅漢,「不要,不要,不要!」倒不是說不要它,因為你弄了半天,最後還是要轉過去,還是要走這個路嘛!
這種種理由,不管你哪一個理由,你想得越多,了解得越圓滿,那麼那個時候自然而然,必然幫助你走這條路。結果發現有趣了,這條路還最快,最直,而且最省事啊!這麼個好法啊!所以這裡一再告訴我們:不要忙!我們事前你了解得越透徹,然後你去起步開始走,對你是越好啊,越好啊!好,那麼這個道理現在我們了解了。下面呢,量。說這個質是對了,量呢?

(p87) 【◎ 第三此心發起之量。如前已說,應當了知。】
他只是說這樣,那麼下面加一個註解。這個量,就是前面講那個大悲心那個地方啊,已經告訴我們了,就是221頁的最後,就告訴我們說「其悲生量」,說這個是悲生的量。到222頁開頭的時候,又告訴我們由這個悲,進一步增上意樂,才發起這個大菩提心。要這樣的大慈悲心,還要進一步發增上意樂,然後策發這個大菩提心─這個不是最高的哦!這個卻是我們初修行的人的心哦!這樣。所以我們還記得,當你發了這個心的時候,你拿這個回向的話,上品!這樣了不起哦!那個時候,你了解了前面這些道理的話,對這個就一點都不懷疑,一點都不懷疑!它就有這麼大、了不起的功德在。好,那麼現在呢,這個質也知道,量也知道,乃至於如此上去的步步次第,整個關鍵了解了,那麼發了這個願心了,下面哪,就開始要起步了。起步了,就要從受戒開始,所以

p. 231
【◎ 第四儀軌正受者。】
正式講受戒,那個時候才正受菩薩戒的時候。

(p88) 【如大覺窩云:「欲修令此生,應勵恆修習,慈等四梵住,應除貪及嫉,以儀軌正發。】
阿底峽尊者告訴我們,說你要修這個大菩提心啊,一直要努力,而且這個努力要恆常。不是說今天拼命地用功一下,明天塌在這裡,不行!要保持恆常有力地這樣,修這樣「慈等四梵住」,就是慈、悲、喜、捨四無量心。這個就是修習上去的一步、一步的次第,前面已經都告訴我們了,前面已經告訴我們了。等到有了這個四無量當中的慈無量、悲無量,然後再增上意樂,然後呢,才是發大菩提心。而把世間的其他,「除貪、嫉」,這個當然煩惱一切淨除。然後呢,發了這分心以後正以儀軌─哦,不是,有了這個,然後「正發」,發那個。那個時候還從皈依,這個是不共皈依。

【若修此心已,於其發心獲得定解,當行受此之儀軌。】
照著前面這個修,發了這個,對發心的這個道理確定了解了,那個時候要受儀軌了,受儀軌了。那麼,現在我們看,受菩提心的儀軌。

【此中分三。① 未得令得。】
(p89) 第一個,還沒得的使他得到。

【② 已得守護不壞。】
怎麼去守護?

【③ 設壞還出之方便。】
萬一有了壞了,像我們戒一樣,萬一有小小地方不對了,那怎麼樣懺除乾淨,從淨障當中再回過來。

【初中分三,① 所受之境,② 能受之依,③ 如何受之軌則。】
這個三部分。那麼第一個就是,你受從什麼地方?對象從哪裡?從誰去受?

【◎ 覺窩於《尊長事次第》中僅云「具相阿闍黎」更未說明。】
阿底峽尊者在那個特別講明那個尊長,尊長就是師長,比如說我們現在和尚、阿闍黎啊!就是說,說明求阿闍黎、找阿闍黎的次第當中,關於發菩提心那件事情啊,只是說了 (p90) 這麼一句話:具相的這個阿闍黎,就是具足相的。什麼相?他那個沒有詳細說明。那麼其他的那些祖師們怎麼說呢?

【諸先覺說「具足願心住其學處,猶非完足,須具行心律儀。」此與勝敵論師說「當往具菩薩律儀善知識所。」極相符順。】
這個具相,不單單是要具願心,他一定還要什麼呢?要具足行心。那你有了這個大菩提願以後,然後呢,因為要滿這個願,所以你要學很多該學的東西,那個單單這個不夠,一定還要什麼?要具行心。具行心一定要受菩薩戒,律儀就是菩薩戒。關於這個願心跟行心哪,下面會詳細地告訴我們。這個跟勝敵論師講的─勝敵論師怎麼講啊?說你要受菩薩戒啊,你一定要到具有菩薩戒那個善知識那裡去。欸,這兩個是完全符合的!那麼,這是祖師說的,下面有個經上面曾經說,

【《十法經》中由他令受,而發心者說有聲聞。】
在這個經當中啊,說你要受這個菩薩戒的時候,好像談起有聲聞行者在裡頭。要曉得這個指的聲聞乘,

(p91) 【是說由彼勸令厭離而受發心,非說聲聞為作儀軌。】
只是說,是聲聞人來勸你,教你發心,不是說你在聲聞乘人前面受菩薩戒。這個道理很清楚,譬如說《般若》,欸,很多《般若經》都是聲聞乘啟發,然後呢,聲聞乘說。這《金剛經》主要的當機的是須菩提,然後《大般若經》很多地方,譬如說我們《心經》,那是舍利弗尊者。對啊!他是勸我們啟發,但是你要正式受戒的時候,不是聲聞乘,一定是菩薩行者。所謂菩薩行者是發了這個願心以後,還要受菩薩戒。這個菩薩戒,不是一個樣子哦!有它真實內涵在。我們繼續看下去,
這個是所受的境,就是求的這個尊長。那麼受的人。

【◎ 能受之依者。總如勝敵論師說。「若善男子或善女人,具足圓滿身及意樂。」】
不管男的女的,他只要有這兩樣東西:一個圓滿的身相,一個呢,圓滿的意樂,就是說身、心兩樣東西都跟相應了,就對!所以真正地受菩薩戒啊,這個殘缺不全,不行。因為修行這個東西,不是說普通的、一般的條件不夠的人能辦;尤其是聲聞比丘,再是聲聞比丘上面的升上去,進入菩薩戒,菩薩比丘,他要做太了不起、太多的事情。所以這個戒幢本身是有無比的功德。[099B] 本身是有無比的功德,但是不是說任何人可以去做的。 這個是就他的圓滿的身相,要想詳細了解,那麼就看下士道當中,這個異熟的八種功德,這個才是圓滿的。意樂呢,就是發的大菩提心。

p. 231 (9)
【謂天龍等其身意樂堪發願心者,一切皆可為此之依。】
不但是這個人世間的,天、龍,龍也可以啊!所以上面告訴我們,只要你修行正見沒有壞的話,欸,不怕,不怕!就是這個道理。尤其是學大乘的行者,尤其是學大乘的行者,因為他並不是急著馬上急求了脫的。他發現在那個生死當中有這麼多的大好處,所以他全部的精神,一心不是急求了脫,而是要圓滿無上菩提。那麼這剛開始的時候,他的重點一定是擺在這個中心教授上面,有了這個根本因,再求圓滿因,那個時候難免有的 (p94) 時候,有點不大小心的地方。但這個並不是,絕對不是說:「唉呀!我只要正見就行了,其他的馬馬虎虎!」你有這個念頭,注定墮落,這個本身就是最大的大邪見,這個本身就是最大的大邪見!就是你要戰戰兢兢,全部精神貫注在這個地方,在這種情況之下,有還有注意不到的地方,因為我們初機修行。這個要辨別得很清楚哦!你自己檢查是最清楚不過,騙人容易,這個騙自己不好騙,騙因果更是絕不可能!這一點我們在這個地方特別注意。那麼這種人都可以發願,一切皆可為此之依。

【然此中者如《道炬釋論》說:「厭離生死,憶念死沒,具慧大悲。」謂於前說諸道次第已修心者,是於菩提心略為生起轉變意者。】
《道炬釋論》,這個解釋那個《道炬論》上告訴我們,一定是什麼呀?第一個厭離生死喔!喏,次第很明白。第一個一定是對於三有產生大厭離,然後呢又念到無常迅速;進而由於自己了解三有之苦,再推己及人哪,然後把這個厭離心,再幫助別人求得到解脫,那個時候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然後呢,有智慧來了解走那個大乘路線,那個時候曉得走大乘路線,就要從大慈悲策發大菩提心。不管由大悲而轉發大智,或者由於智慧而策發悲心,這是一樣的,結果是一樣的,這必須要的條件。是說,你照著前面這個必然的次 (p95) 第,已經修行,那麼那個時候,對這個大菩提心啊,已經「略為轉變意者」。這個話很有意思,不是說你僅僅懂得了一個道理就算了,懂得了個道理,書本一闔也就沒有了。乃至於就是聽的時候也聽得迷迷糊糊,只是覺得:喔唷!這個菩薩戒有好處哦!你就受菩薩戒啊!嗯,只是種點善根,就這樣。是說你了解了個道理,一心一意去修行,修行了以後,由心裡邊相應的心生起來了,那個時候就可以了。那個受的是願心,不是行心哦!願心跟行心的差別,下面會告訴我們。

【如何受之儀軌分三:】
那麼怎麼受法呢?這個軌則分三:

【① 加行。】
先加行,事前的準備;

【② 正行儀軌;③ 完結儀軌。】
正式、完結以後如何。

(p96) 【初加行軌分三:① 受勝皈依、② 積集資糧、③ 淨修意樂。】

【初中分三:① 莊嚴安處所安布塔像陳設供物、② 勸請皈依、③ 說皈依學處。 今初】
那一個一個來說。這個道理比較容易,我們就這麼隨便平舖直白地念過去就算了。第一個就把你這個道場莊嚴起來。

【◎ 遠離罪惡眾生之處。】
當然啦,如果這個地方是鬧市區、菜市場,這種歌舞倡伎之處,絕對不可以。所以一定要像寺院、阿蘭若處,遠離這種市囂的地方,乾淨的地方。

【善治地基令其平潔,以牛五物塗灑其地。】
印度當年他們有一個習慣的,就是那個大白牛,那不是普通牛哦,那吃的這個所謂雪山肥膩的這種特別的好的草,這不是髒的東西。然後呢,這個牛糞用來塗地,說這個是乾淨的,不是普普通通的牛喔!還有其他的相應的幾樣東西。在這個、這個尤其是布置壇場的那個儀軌當中,說得每個地方都說得很清楚,要哪些東西,各式各樣的香啊等等配合起來,地上灑。然後

(p97) 【以栴檀等上妙香水而善澆灑,散妙香花,設三寶像謂鑄塑等。】
三寶的像,或者鑄塑等。「等」的話,換句話說畫像等等也可以。那麼,

【諸典籍等。】
就是佛像、經像。

【諸菩薩像。】
現在這個地方的僧是大乘的菩薩。

【安置床坐或妙棹台。懸挂幡蓋及香花等,諸供養具盡其所有。又當預備伎樂飲食諸莊嚴具,用花嚴飾大善知識所居之座。】
這個地方,也就是小乘跟大乘稍有開合不同。在小乘的話,那種東西都不要的,香、花鬘等等是丟得遠遠的,因為他急求「俱解脫」;大乘是要莊嚴的,這個是它的差別。在《瑜伽》的戒本上面,它也對這種地方有說明,所以蕅益大師也特別說明這一點,這我們要了解的。但是絕對不是自己的貪著,這是供養三寶的。然後我們看大乘經典,很多各式 (p98) 各樣的,人天,乃至於菩薩,他以種種上妙的香花等等供養佛陀。現在既然我們要修學這個大乘,所以也是以這樣的方式,來供養,來準備。

【諸先覺等,又於先時供養僧伽,施食鬼趣集聚資糧。】
喏!除了這個以外,是上面嘛供一切的三寶,下面還要說普施一切有情。除了這個以外,還要供養僧伽啊、施食啊、集聚資糧等等。

【若無供具應如《賢劫經》說,其碎布等皆成供養,有者則應無諸諂曲殷重求覓廣興供養,令諸同伴心難容納。】
假定說你的確沒有的話,那麼就經上說,哪怕是碎布,你都成供養,你觀想。如果有的話,你一定要以最努力的心情。這個上面告訴我們「諂曲」,這個諂曲什麼?你明明有啊心裡說是沒有,這個絕對不可以!心裡面的的確確,盡了你最大的努力求不到,那個時候才算。不是說馬馬虎虎:「唉呀,好啦!就這樣就可以了。」那個根本不算!然後又說了:「唉呀!我已經找了,找不到啊!」那都是騙自己的,這個絕不可以!要到什麼程度啊?你供養的東西,多得叫人家一看,喔!大為驚訝,這樣地多法啊!教所有周圍的人看見了以後,「啊!」覺得這個了不起,要這樣的感覺。

(p99) 【傳說西藏諸知識在莽宇境及桑耶等處,於覺窩前請發心時,覺窩教曰:「供養太惡不生。」】
傳說當中有這個一段事情:說阿底峽尊者,被西藏的藏王祖孫兩代,以這麼大的全國的精力請了去,請了去了,傳了教法,後來要向他求菩薩戒。那麼要供養了,那個普通的人,就想:唉呀,也辦得滿認真辦啊!阿底峽尊者跑得去一看,說:「你這個供養這麼差,沒有用!沒有用!」所以我們現在說是跑得去,唉呀,跑得來求學,唉呀!然後呢,叫你稍微做一點事情,好像委屈:「哎喲!我是來修行的,怎麼叫我來做那個事情啊?」唉!那你只求自了啊,也不必到這裡來,拿這個佛到街上去討飯哪!如果你真的想學大乘的話,跑到這個地方做一點小事,你覺得就多委屈的話,不相應啊!這樣。
所以那個阿底峽尊者,那是印度當年的大德,然後呢印度啊……。我一看,你們看那個《阿底峽尊者傳記》,看看就曉得了。後來那個敦巴尊者有一次供養的話,他一次單單那個黃金就幾百兩喔!然後馬,最好的馬幾百匹。哎呀!拿出來這種財富,拿我們現在看看不稀奇啊!以前的那個西藏,這麼荒僻的地方,你要供養人家一匹馬,那就像幾十年以前供養人家一條牛一樣啊!這樣啊!那個黃金那更是他們看起來……記得那個傳記上面 (p100) 嗎?他一共供了一百兩黃金,那個國王說:「我們全國幾年的精華全部拿出來了。」這樣啊!全國的精華幾年積出來就是這樣。然後呢,他那個弟子供養他老師,求的時候,拿出來一次,黃金純的一百零八兩,這樣啊!這是表示他的真正的心。你想想看:你要求的是什麼?所以這一點我們要了解啊!
所以我們現在說集聚資糧、集聚資糧,稍微做了一點事情,覺得委屈得很啊!唉!那實在是差得不曉得哪裡啊,這個要我們內心當中深深策勵自己的呀!所以不要覺得難,坐在這個地方,是,是我們現在這個凡夫,正因為凡夫啊,所以種種很小的小地方做起。而我能做到的,盡我最大的努力,如果今天輪到我擦佛堂,那我盡我的最大努力。
所以我以前呢,我常常記得我這個老師,現在呢越想越感激他。他要嘛不做,做的時候,拿起全部精神來做。那個桌子,我常常說:「法師,這個桌子滿乾淨嘛!」「桌子是滿乾淨,乾淨不乾淨是它的事情啊!那我現在問題是:你自己以什麼心在做?」當時我不大懂那個話。噫!後來我忽然想起了,我想:對啊!我以前不是看那印光大師的文鈔嗎?印光大師你們都曉得,對不對?近代了不起的大德。有人問他說:「你這個老和尚,這個木頭你拜它幹什麼?」老和尚怎麼講?「它是木頭,我是人耶!」懂得這個話嗎?現在你們自己問啊:你們是木頭?是人?我是人!所以我不能騙我自己,我當做供佛那樣。啊! (p101) 這個地方再怎麼,我是盡我的最大努力。所以他教我們處處地方無諂曲,我們修學佛法就是這樣─有人看見、沒人看見,沒關係,我盡力去做。我們現在是有人看見了,啊,努力做;沒有人看見了,就馬馬虎虎做一下。那是騙自己啊!這不可以啊!千萬不可以啊!
這個地方所以在這一點,注意啊!雖然小地方,你別看這小地方喔!就是我們能夠這樣的一個小地方,慢慢、慢慢、慢慢慢地努力做上去,那自然而然哪,你心裡慢慢地集。所以資糧從哪裡集聚起啊?就從這裡嘛!罪障從哪裡淨除起啊?就從這個地方做起。你能夠這樣地一步一步上去的話,對!所以始終記得這一句話喔!修學整個的佛道,你只要跨一步,但是必須記住:任何時候都要跨一步。你,我們現在的力量是跨這樣大的一步,將來你的力量越來越大、越來越大,等到你等覺菩薩跨到佛的時候,還是跨他那一步。記住喔!就這麼簡單法,前面、後面都是告訴我們這個道理。現在這一步你不跨,停在那裡,你沒用啊!
所以談到我們這個溫習的時候,他告訴我們「沒有積善,先要改過」,所以不能改過,這是為什麼?因循苟且,苟且偷安,就是得過且過。唉呀!今天也馬馬虎虎,明天也馬馬虎虎,聽是聽見了,「唉!好是好,好是好。」就是「好是好」,就這個樣。唉!但是對我們現在來說,就算這樣,我還是讚歎!至少你「好是好」,這個「好」字落在下面 (p102) 的話,那那個種子下去了。真正有力的人要記住喔:你要怎麼樣把這個「好」字這個種子,用善法欲把它薰發,使它結果,這個是我們真正講修行應該做的事情。
所以我們現在了解了,說到這個地方,這要供養這樣。而這件事情就在我們眼前,我們目前任何一位都可以做得到的,你只要這樣走上去,你一定可以走得到佛地,而且這條直路。那麼其次,

【所供像中,須善開光大師之像,必不可少。】
哦,要大師的像,而且要「善開光」。這個開光有它的道理的,真正的如法如理地請有成就的人開光的佛像,佛安住在這上頭,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所以他前面加了「善開光」。所以有些人聽見了這個教法以後,跑得來請我開光。對不起!我自己曉得,這個看看書,照著書上念一遍,像那個錄音帶一樣,你們一按,那個錄音帶哇啦哇啦唱出來了,這個會唱一遍;叫我開光,我沒這個本事,這千真萬確的。真正有成就的人開光的話,那個就佛可以請到那個像上來。實際上呢也就是說,你真正開過光的,就像親自對著佛一樣,這是必不可少的。

【經典亦須攝頌以上諸般若經,】
(p103) 那麼這個經也是大乘法寶。

【次如《尊長事次第》說迎請聖眾,誦念三遍供養雲陀羅尼,應讚誦之。】
就是平常我們的……。

【其次弟子沐浴著鮮淨衣,合掌而聽,尊長開示福田海會所有功德,令其至心發生淨信。】
真正皈依的時候,那麼這個地方就說了,這個尊長要好好告訴他這個「福田」,這海會大眾的功德─剛才我們談那個佛,一點點地使他「至心發生淨信」,這個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然後呢,了解了,

【教彼自想。】
教他自己去想,他自己去想就有功德嘛!平常我們說:「你念啊!跟著我念一遍啊!」念些什麼還不知道;那個就是不同的─一個是如法地發,一個只是初機接引,這個差別我們要了解。

(p104) 【住於一一佛菩薩前,徐徐念誦七支供養。】
「七支供養」嘛,就是前面這個講正修行的這個前行當中,已經講過了,也就是十大願王。

【先覺多云:「龍猛寂天所傳來者俱修七支,慈氏無著所傳來者唯修禮拜供養二支。若修悔罪必須追悔,令意不喜,菩提心者具足踴躍歡喜方生。」不應道理。】
這個儀軌當中,有人這麼說,說:念那個十大願王,或者這裡叫作七支供養的時候,龍樹、寂天所傳來的,這全部修;然後呢這個相宗,這彌勒菩薩、無著菩薩所傳來的,單修這個兩支。為什麼呀?他說:「這個懺罪的時候,因為心裡面覺得,唉呀,自己懊悔啊!心裡面不喜;發菩提心是具足踴躍的。」嗯,這個,他說有問題,這個有問題,那什麼問題呢?我們下一堂再來講。
他這個,先念那個七支供養。所以這地方看喔,我們下腳第一步就修這個,就換句話說,就十大願王。每一個地方都用得上,一直到最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等覺境界還是這個,還是這個,這一點在這地方我們又可以提一下。不過,這個不同的呢,是我們剛開始的時候,嘴巴上念一念,多多少少口業嘛,跟它善淨的也相應;到後來嘛你文字上的認 (p105) 識;但是實際上你心裡面跟它相應,那個才是正確地生起來的時候,所以現在這前面告訴我們「至心發生淨信」。那麼關於這個兩派不同的說法,兩派不同的說法,說龍猛菩薩傳的是這樣,那麼這個無著菩薩所傳的這樣,這個不合道理的。

【大覺窩師於發心及律儀儀軌說:「禮敬供養等」,以等字攝略,尊長事次第中,於發心前明說七支。】
他下面就引證,這個引證都是有完整傳承的。說:喏!阿底峽尊者自己說的這個發心的儀軌當中,這樣講的,然後這個地方是用「等」字來說明、包含。然後呢他就講那個歸敬尊長那些上面─就侍候善知識,供養善知識呢,明說要七支。那麼原因是什麼呢?

【又其因相,若果如是,則龍猛及寂天派中,亦當許不生。】
假定固然是臨要懺悔了,使得你的心意不好的話,難道龍樹菩薩他會用嗎?所以既然會用的話,它不會。實際上這個狀態要曉得:懺悔令心不喜的話,是不喜你壞的,然後把壞的拿掉了以後,才把好的放下去,是更增長這個好的的這個功能啊!這一個概念是這樣。

p. 233
(p106) 【◎ 第二者次說於師須住佛想,故應作佛勝解。】
那麼供養好了以後,對自己的老師當作佛。所以這個當作佛不是這麼想一想,要把佛看作佛的勝解,決定看作他就是佛,老師就是佛。絕沒有一點含糊的,絕對不是:「哎呀,你當作他嘛!」不是,心裡面是如實地覺得:他就是佛!

【禮敬供養,右膝著地,恭敬合掌,為菩提心而正請白。】
那麼在前面請求。

【「如昔如來應正等覺及入大地諸大菩薩,初於無上正等菩提而發其心。如是我名某甲亦請阿闍黎耶,今於無上正等菩提而發其心。」乃至三說。】
這個就是平常我們受皈依的時候,那就是皈依。然後現在呢,發大菩提心的時候,實際上同樣地,就是把那個內容把它增廣。

【次應為授殊勝皈依,謂佛為世尊,法是大乘滅道二諦,僧為不退聖位菩薩,以為其境。】
這個要曉得這個地方,正式他請完了以後,然後這個他的尊長,就要把這個皈 (p107) 依授給他的時候,要說明你現在這皈依的境,不是以前的,跟以前有個不同,所以這叫「殊勝皈依」。這個殊勝皈依,是什麼?佛─世尊。當然我們剛開始的時候,佛也是世尊,可是剛開始佛的世尊,我們也隨隨便便:「佛嘛就是世尊嘛!就是世尊了。」這個地方你必定要了解的,說大乘的佛的特徵是什麼?剛才所以說,十倍一切有情的功德,只是佛的一個毛孔的,這說明就在這裡,這個概念我們在正學的時候,一定要知道。然後呢,「法」那是的確是大乘佛法。不過這個地方注意喔!這個大乘滅道二諦不離小乘哦!只是在那個小乘的基礎上面深廣不同。千萬不要誤會,沒有前面那個基礎的擴大,沒有後面這高樓大廈。然後呢,「僧」同樣地,由於這個基礎上面,要進入廣學一切法,學一切智智的這種聖位菩薩。那是我們所皈依的對象,「以為其境」。

【時從今起乃至未證大菩提藏。】
我們平常的皈依是盡形壽,他現在不是。皈依「時從今時乃至菩提」,換句話說,盡未來際一直歸依,到時候你就是佛了。

【為救一切諸有情故歸佛為師,正歸於法,歸僧為伴,】
這個道理,前面皈依的時候說過了。

(p108) 【具此總意樂。】
這個總共的內涵。

【特如《道炬論》說:「以不退轉心」當發猛利欲樂,】
始終注意這「猛利」兩個字哦!不是浮浮泛泛的,要至心發生定解,至心發生定解。所以我說到這個地方我也想起了:剛開始我出了家沒多久,因為也是師長的關係,通常呢傳統的習慣,總覺得這學佛就好像,就是這個非常文雅,動作的時候非常輕巧,很慢。後來我跟著老師,那老師就是個急性子人,他做什麼事情非常輕快,看見你這麼慢慢吞吞啊,他經常在這個地方……。我現在才了解,了解了,的的確確地,它每一個有它每一個的特徵。假如說你心裡面的確是非常安詳,然後呢自然行為,這個可以;還有一種呢,當你心裡非常猛利的時候,你這個自然而然能夠表達出來,這個也好。總之,你要把握住這個原則,這樣,這個一步一步地上去。
尤其是在這個地方,我們要了解,他從一開頭,出離心、菩提心,任何一個地方,必定是什麼啊?心裡邊是很深切地產生決定不移的認識,然後內心當中,是一種非常強有力的跟法相應的心情,不是這個浮浮泛泛、馬馬虎虎,坐在那裡有氣無力的樣子,那 (p109) 是一點意思都沒有!這個我們應該了解的。那麼下面,

【令如是心一切時中而不退轉。】
發了這個心以後,這個最重要的喔!就是這個願心,在任何情況之下不要退轉。

【威儀如前而受皈依。】
照著前面的威儀,然後受。
【「阿闍黎耶存念,我名某甲,從今時始乃至證得大菩提藏,皈依諸佛薄伽梵兩足中尊。】
他雖然同樣的佛,可是前面加了「諸佛、薄伽梵」,這個佛是通十方法界。平常我們一般的這個小乘當中,佛就是我們釋迦世尊,限於這裡,所以我們皈依也是這個。「薄伽梵」是佛的尊號,是佛的真正殊勝的這種地方,不僅僅是他一個像普通一樣的,比別人長一點,丈六老比丘相,這有他的特別意義在。那麼,他這個是福、慧兩樣具足的。

【阿闍黎耶存念,我名某甲,從今時始乃至證得大菩提藏,歸依寂靜離欲諸法眾法中尊。阿闍黎耶存念,我名某甲,從今時始乃至證得大菩提藏,歸依不退菩薩聖僧諸 (p110) 眾中尊。」如是三說。皈依一一寶前,各一存念,及歸法文句與餘不同,皆如覺窩所造儀軌。】
就照著前面。它這個文句跟其他地方不同,不同的是什麼呢?就是大乘不共之法,這個不共之法,深、廣都不一樣─平常是盡形壽,它是盡未來際乃至菩提等等。那個就是阿底峽尊者根據圓滿的教授,圓滿的傳承,所告訴我們的最完整的正確的儀軌。那麼這是皈依。

[100A] 
p. 233 (12)
【◎ 歸依學處者,前下士時所說學處,今於此中阿闍黎耶亦應為說。】
然後呢,皈依了以後應該學的呢,從前面那個基礎,下士當中說的,這個地方也要說,還要重說一遍。所以處處地方說明哪,這個上面一定是包含了下面的;同時也一定從下面那個基礎上面呢,更深、更廣而這麼上來的,這個我們必定要了解。

【◎ 積集資糧者。發心儀軌中,於此亦說修禮供等,《釋論》中說修七支供,憶念諸佛及諸菩薩,若昔若現諸善知識,應如是行。】
這個就是供養。供養啊,在這個七支供養,換句話這十大願王當中,十大願王當中,不管以往的、現在的,這個在前面已經說過了,這裡我不詳細講。

p. 234
(p114) 【供諸尊長者,前供養時亦應了知。七支者普賢行願,入行論文,隨一即可。】
這個地方都有,實際上他這個地方就特別說明了,七支就是《普賢》,我們傳統當中叫十大願王,十大願王。

【◎ 修淨心者。《道炬論》說慈心為先,觀苦有情而發其心,謂令慈悲所緣行相.皆悉明顯俱如前說。】
那麼,這個真正啟發的心是什麼呢?就是這個,這個是我們淨修我們的心續。那前面已經說過了,「觀苦有情」,正因為苦有情哪,所以你發心。從苦─從自己身上,那是策發的厭離;推己及人的話,那就是策發的大慈悲,由大慈悲而變成大菩提心。那個時候一定要「明顯」,這個道理前面說過了。這個道理,就是最一開頭的時候啊,講正修行的時候,講正修行的時候就說過了。正修行的時候還是這樣,先清淨那個壇場,然後呢供養那個佛像,然後呢供養佛像跟那種種供養,陳設供養。然後呢,在前面怎麼坐─威儀。最後的皈依,皈依的時候啊,要觀想明顯。現在不但是皈依,而且你要發心,發心要濟度一切眾生,所以這個還要看苦的眾生。這是為什麼我們現在這個懺悔的時候,那個儀軌當中也是一樣,「父親、母親、我們、眾生,都在苦海當中……」就是這樣,這個原因在此。

(p115) 【◎ 正行儀軌者。謂於阿闍黎前,右膝著地或是蹲踞,恭敬合掌而發其心。】
前面是加行,正行是這樣。

【如《道炬論》云,「無退轉誓願,應發菩提心。」儀軌中說,「乃至菩提藏」,故非僅念為利他故,願當成佛,而為發心,是緣所發心乃至未證菩提誓不棄捨,當依儀軌發此意樂。】
正行的話,就是照著前面這個儀軌,這前面是告訴我們這個道理,道理弄懂了,那麼到那個時候,照著儀軌正式地跟你心裡相應地,不僅僅是念一遍。當這個儀軌過程當中,心裡面就跟它相應,心裡面跟它相應。從前面一路過來,現在我們了解了,一定是六根所緣的境界,都跟它相應的時候,這個時候力量才最具足、最圓滿,這樣,必定是如此。所以這個儀軌固然是,一個是眼根見,耳根是聽,身在這個地方,意所緣,然後還要觀想,如實地一一現起。那麼發的心呢,就是照前面說的,要不退轉的,發了菩提心絕不退轉。這個到什麼時候呢?一直到成佛;成佛了,永遠照著這樣下去。而這個裡邊哪,不是單單是利他,就是自利等等,為了自他二利「願當成佛而發其心」。「是緣所發心」,這個在沒有證得圓滿的佛果之前,絕不停止,絕不棄捨!照著這個儀軌所告訴我們 (p116) 的,這樣去發。

【若於願心學處不能學者,則不應發如是之心。】
這個還是願心,不是行心哦,就是我現在願,要學了。如果是對於願心不能學的話,不必發這個心。我們現在說,學「菩提心」「菩提心」,連菩提心內容是什麼?都不知道。那真正講修行,還差了一大截呀!所以,常常說,種點善根,種點種子啦,這個道理,就在這裡。

【若用儀軌僅發是念,為利一切有情我當成佛者,則於發心學處,能不能學皆可授之,願心容有如是二類。】
那麼他是這個說明的,雖然前面說願心學處你不能學不要發。可是假定說,你用了這個儀軌啊,就是這麼心裡先那麼念一下:「哎呀,為了利益一切有情,我要成佛啊!」在這種狀態當中,你能不能學都沒關係啊!那實際上我們就包含在這一類當中。但是這個裡邊說「願心容有如是二類」,所以這是講的是願心,你能學固然要照著這個儀軌去發,不能學,還可以。但是進一步,

(p117) 【若用儀軌受其行心,若於學處全不能學,則一切種決定不可。】
假定你用了這個儀軌受行心─什麼叫行心哪?就是受菩薩戒。受菩薩戒時候,你發誓一定要照著去做了,這個叫行心。這個在任何情況之下,絕不可以,絕不可以!這個戒,要嘛不受;受了以後,你非遵守不可,不能遵守的,一定墮落。這樣,這個是我們要了解的,這個要了解的。所以現在這個地方,我們的的確確也是說,只是種點善根哪!

【故有說云龍猛與無著所傳律儀儀軌,於眾多人有可授不可授之差別者,是大蒙昧。】
有人說啊:這個兩派─一個是性宗的龍樹菩薩,一個是相宗的無著菩薩,對於很多人有的是可以授,有的是不可以授;這是弄不清楚。實際上呢,他說的什麼是可以的,什麼是不可以的,就是前面:如果是願心,那麼你隨便,你只要念一遍就可以啦!如果是行心的話,那一定要心裡相應才可以;所謂的行心,就是受菩薩戒。弄清楚了,自然對兩派哪一派,這個內涵都是一樣的。

【復有一類造初發業行法論,說受行心儀軌令數數受,然全不知諸總學處及根本罪,未嘗宣說所學差別,是令受行最大無義。】
(p118) 又有一種人說剛開始的初機啊,這些人就叫他去受這個菩薩儀軌,讓他多受啊,「啊,就是這樣的啊……。」就這樣。實際上這個情況,在這種情況之下,他根本就不曉得這個菩薩的內容,以及應該學習什麼,以及受了這個戒以後你如果犯戒的毛病,就是說重要的罪犯等等啊,你就這樣地說的話,啊!那是最沒有意義的事情,最沒有意義的事情。

【《教授勝光王經》說,「若不能學施等學處,亦應唯令發菩提心,能生多福。」】
這個經上面告訴我們,是的!你如果不能學布施等,就是行六波羅蜜,換句話說,這個菩薩戒。《瑜伽》的戒本有它特別好的地方,它就是照著這個次第來的。那個時候雖然你不能行,但是呢你可以發那個心,發這個心也有很多的大的、無比的福報,無比的福報。關於這本《瑜伽菩薩戒本》哪,現在正在印,現在正在印。我心裡面也準備下個學期不開的,再下個學期一定會在這裡,講完了將來那個什麼,《在家備覽》以後,下面的就是講這個。啊,這個論實在精彩極了!它把這個受戒抉擇得非常清楚,抉擇得非常清楚,一點都不含糊。平常我們有很多概念哪,就像我們現在一樣地糊里糊塗的,它那個上面就分得清清楚楚。那個時候你們就曉得了,啊!它這個每一個層次、內涵,什麼是犯,什麼是不犯。那這個以後,到那個時候我們再來去研究它。

(p119) 【依據此意《修次初篇》云,「若一切種,不能修學諸波羅蜜多,彼亦能得廣大果故,方便攝受亦當令發大菩提心。」此說若於施等學處,不能修學,容可發心,不可受戒,最為明顯。】
上面是經上面這麼說,然後呢根據這個、根據這個經哪,在作的這個《修次第初篇》─就修行的這個儀軌、軌則上面告訴我們:在任何情況之下,就算是你不能如理實在地去學、行這個六度萬行,它照樣可以得到廣大的好處,廣大的好處。那麼,這一個情況是指什麼呢?就是說「方便攝受」。在這種人哪,你的確,我們講方便,這個可以的─使他發這個心。這個發這個心哪,是發的願心,所以他下面說:「容可發心,不可受戒」,戒可不要受,這個是非常清楚,非常明白的。

【◎ 受心儀軌者,「惟願現住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於我存念,阿闍黎耶存念,我名某甲,若於今生,若於餘生,所有施性戒性修性善根,自作教他見作隨喜,以此善根如昔如來應正等覺及住大地諸大菩薩,於其無上正等菩提而發其心。如是我名某甲,從今為始乃至菩提,亦於無上正等菩提而發其心,有情未度而當度之,未解脫者而解脫,諸未安者而安慰之,未涅槃者令般涅槃。」如是三說。】
(p120) 那麼,就是受的這個儀軌,現在這個完整的儀軌這樣的,「如是三說」。

【皈依儀軌,及此二種,雖未明說須隨師念,然實須之。】
這個它雖然儀軌上面沒有說要跟著老師,實際上這應該的。

【此是有師之軌,若未獲得阿闍黎者應如何受,覺窩所造發心軌云:】
哪!是的,譬如說我們現在《梵網經》上面,以及有些地方告訴我們,有師應該從師去受;沒有老師,怎麼辦?它也有個辦法。那麼,這個阿底峽尊者造的這個儀軌上面:

【「若無如是阿闍黎耶,自發菩提心之儀軌者,自當心想釋迦牟尼如來及其十方一切如來,修習禮供諸儀軌等,捨其請白及阿闍黎語,歸依等次第悉如上說」,如此而受。】
如果沒有老師的話,那麼只要把那個「請白」─因為你要請老師啊,求老師來傳給你呀,這個當然不要了。還有呢,「阿闍黎」也不要了,因為就是佛嘛,除了這個,其他的一樣。

【◎ 完結儀軌者。阿闍黎耶應為弟子,宣說願心諸應學處。】
(p121) 正受完了,那麼受好了以後,那個時候,他那個阿闍黎─尊長,就應該為那個弟子說:「好了啊!現在你發了這個願,應該學些什麼。」那個時候要詳細教他,那個時候應該詳細教他,這個是我們應該了解的。就是我們現在剛開始的時候也是一樣,哪怕是給人家授個皈依,或者我自己去受皈依,就是事先就應該了解:為什麼要皈依?為這種原因,皈依的對象是什麼?然後皈依的時候是如何皈依?皈依完了以後應該學習什麼?這個在前面共下士當中都說明。然後呢,共中士又有皈依,然後共上士又有皈依。
這個下士的皈依只是見到世間無常,然後呢死了以後要下地獄啊,唉呀!這個害怕而皈依。中士呢,見到就算你照著前面這樣去做啦,能夠不墮惡道,能夠保持人天,但是對不起,它又不究竟,行苦還在,弄得不好,又掉下去,所以要求解脫,這樣。那麼上士呢,由於自己見到這個世間的真相是苦啊,所以覺得:唉呀!做一個世間的好人,尚且要報人家的恩哪!現在我修學佛法的人,居然只管自己,這個可以嗎?所以推己及人,由此而發無上大菩提心。這是個內涵,從前面這個開始,一層一層地加深加廣,所以它皈依的對象也有深廣的不同,差別在此。那麼,這個原則是一樣。

【第二得已守護不令失壞者。】
(p122) 前面是「未得令得」,這個「得」什麼?得皈依之體。所謂皈依之體是什麼呀?就是,喏!你那個心種。然後呢,這個心種啊,要真實皈依了以後,這個種生起現行。這個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所以說,從我們平常三皈依開始,受五戒、八戒,乃至具足戒,乃至大菩提願心,為什麼事前先要有正確的認識,要有了解。那個不僅僅是落下那個種子是完整的,而那個種子一定是對著這個殊勝的境界策發了現行,然後你一直保護,使那個現行不斷地繼續向前,這個是最重要的一點。你只要把這個東西保持恆長相續的話,哪怕你睡覺,功德一直在增長,功德一直在增長。所以說,你只要保持這個不壞不失的話,拿這個回向,喏,就是這樣─為求解脫,持比丘戒,保持著這一個不破壞的話,回向往生,中品;現在到了上士,你保持這個不失,你回向往生淨土的話,上品。這個是願心哦,還不是行心哦!
以前我們容或不懂得這個道理,現在經過前面共中士道十二因緣,這個概念有了以後,我們就很清楚、很明白了。什麼時候是一個種子?如何是現行?現行需要什麼條件,使得這個種子能夠策發它。所以我跟你們考試那個題目的原因就在這裡,你們自己好好地去想。我曉得在座的有幾位了解,有幾位不通,等到你們想完了以後,我告訴你的話,你就很容易通了,這樣。
(p123) 惡法是如此,善法也是如此。得到了!這個得到了就是得到這個東西,啊!這樣。那麼,得到了以後呢,守護啊,不讓它壞掉啊,不要讓它壞掉啊!如果壞掉了,那就完了,你一定要還要重受才行。

【謂當知學處,故應宣說。】
那時候你要宣說了。前面告訴我們哪,持戒的時候,他並沒有講戒的內容,教告訴什麼?犯戒四因,大家記得吧!第一個就是什麼?無知。你一定要好好地學!所以現在處處地方,讓我們自己提醒一下,不要說:「哎呀,我修行啦!」就關在山裡面自己要修行了。這個你一個人,在家,是,你是可以這樣;如果你真正出家,尤其是年輕人,這絕對不是修行之道!尤其是年輕真正修行的,一定要依靠善知識,然後呢深入經藏。再不然的話呢,你像禪宗祖師,跟到一個大徹大悟的,他自己就是部活字典,他隨時告訴你,你總歸聽著他,你這樣才是真正學欸!這樣的話,你曉得學些什麼,了解了你才能夠把那個戒,得到了可以持得住;反過來說,得不到可以得得到。否則的話,你根本就不可能得到,得到了以後一定也會壞掉,因為你根本不曉得嘛!學習什麼嘛!所以在這個地方,是啊!怎麼守護啊?第一個,要曉得學處。那麼,所以老師要講,學生要好好認真地學啊!

(p124) 【此中分二,① 修學現法不退發心之因,② 修學餘生不離發心之因。】
這又分為兩方面。現在我們怎麼辦才不退轉?不但現在哦,還要其餘盡未來際,因為這個菩提是盡未來際的。那麼分兩部分,現生怎麼辦呢?

【初中分四,① 為於發心增歡喜故應當修學憶念勝利。】
哦!它第一個一定是這樣─啊!這發心的殊勝利益。

【② 正令增長所發心故應當修學六次發心,③ 為利有情而發其心應學其心不捨有情,④ 修學積集福智資糧。 今初】
現在一個一個來講:

p. 236 (3)
【◎ 若閱經藏或從師聞。】
或者是自己閱讀,或者從老師;最好的,兩樣一起來!

【思菩提心所有勝利,《華嚴經》中廣宣說故應當多閱。】
(p125) 喏,《華嚴經》講得最詳細,應該好好地看。

【如前所引,說如一切佛法種子。】
就像前面告訴我們的,這個發菩提心的這個殊勝的利益啊,是一切佛法的種子,什麼東西你有了這個菩提心,什麼都有了。記得前面吧!這個菩薩,你只要得到一樣東西,哪一樣東西?菩提心。得到了這個東西呀,一切來了,就像那個轉輪聖王,輪寶所至什麼都來了。

【又說總攝菩薩一切行願故,猶如總示。】
因為這個是總共包含,就像那綱領一樣,你把那個頭拿到了,其他樣樣都有了。

【謂若廣說支分無邊,於總示中能攝一切,故謂總示。】
就是說為什麼要講那個「總示」啊?就是說,你真正地詳細說它的內涵的是無量無邊,但是你把持著這個綱領的話,一個綱領提起來的話,欸!全部都在裡頭了。

【又如嗢柁南,攝集一切菩薩道法所有扼要,說為嗢柁南。】
(p126) 「嗢柁南」就是個大綱,這個大綱裡邊包含了所有的東西。就比如說,我們現在常常說的,「你有多少財產?」「我有一個契約。」雖然這個契約是一張紙,欸,對不起,這張紙不得了,就包含你的所有的東西。

【《菩薩地》中所說勝利,是願心勝利,彼最初發堅固心有二勝利,一謂成就尊重福田,二能攝受無惱害福。】
那〈菩薩地〉當中,告訴我們的殊勝的利益,這個勝利還是願心的勝利哦!願心的勝利就已經不得了了,已經不得了啦!這個「最初發堅固心」,就是當你一開始發這個心的時候,只要這個心堅固,就有兩種殊勝的利益。第一個呢,「成就尊重福田」,你只要這個心一發,你就是福田,而且這個福田啊,真正被尊重的。現在我們看見一個,喔唷,這個人的修行,「你有修行啊!」你就很恭敬,這我們平常感覺得到的。所以祖師們說:「我們現在都曉得尊重有德行的人,不曉得你自己照著去做啊,這就是你自己欸!」我們只曉得尊重別人,那不曉得尊重自己,人是真顛倒!你照著去做的話,那個你自己就是本身最值得尊重的人。他這個地方告訴我們哪,發了堅固心,就能夠成就。
實際上,這個被尊重的話,不僅是我們凡夫哦!所以這地方我們又可以提一下,回 (p127) 憶一下。這個阿羅漢一看見那個小沙彌發了一個心,那根本談不到堅固哦,只心裡面才這麼一念一動:「喔,我要學菩薩!」那個證了果的阿羅漢馬上:「啊,你請前面!」然後呢,恭恭敬敬把那個包袱那個擔在後面,那千真萬確的事實哦!而這種事情只有聖者才能看得清清楚楚。這也說明什麼?事情的千真萬確。而正因為我們凡夫啊,我們都是愚癡矇在眼睛裡看不見哪!這菩提心的殊勝的利益,是不得了的。何況你現在正確地發的心,而且「堅固」,一動都不動,這樣啊!
你發了心,對福田來說,變成功最值得尊重的福田。還有呢,到那個時候,「攝受無惱害福」,那個時候你就積集了。平常啊,對不起,這個福,對不起,這個福都是有問題的。人家說:「唉,福氣大,福氣、福氣,有福就有氣!福有多大,就有多少的受氣夠你受!」這個褔是有惱害的。而現在這個地方呢?無惱害福,這千真萬確,千真萬確。所以我們世間一般的人哪,你做的叫三世怨;他做的這個事情,嘿!叫作莊嚴法、報,以及報土的最好的莊嚴─法身,報身。法身,無相的,這些報身、報土的最好莊嚴。

【第一者如云:「天人世間皆應禮敬。」謂發心無間,即成一切有情所供養處。又如說云:「發心無間,由種性門,亦能映蔽諸阿羅漢。」謂成尊上。】
(p128) 你看!一切有情所供養的地方。而且不但如此哦,就是你一發心,「無間」就是才一發心,因為你那個種性,就是你這個出身高貴,所以這個時候身為佛子的,能夠超過阿羅漢,千真萬確,這是最珍貴的。

【又說「雖作小福,亦能出生無邊大果,故為福田,一切世間悉應依止,猶如大地。」】
啊!實在了不起!所以這個大菩提心,我們的的確確無法想像的。在這一點哪,我們生在這個地方,應該自己感到深深慶幸啊,深深慶幸啊!這是大乘佛法的真正的殊勝,你只有到了這個時候,你才慢慢地能夠體會得到,才能夠慢慢地體會得到,的的確確實在它殊勝,實在殊勝!所以,因為這樣的特質,所以在剛開始的時候,它既然又這麼殊勝,又曉得學這個必然這樣的次第,所以你如果說枝末上面樣樣顧全到的時候啊,一生精力有限,往往把握不住這個根本,就完了!所以在這種情況,它重視根本哪,那個枝末難免有的時候不能顧全到,就這樣。
所以這個是的的確確,跟平常特別重視解脫的這個為聲聞、羅漢,乃至於戒上面稍有開合,這個我們要了解,這個我們要了解。你辨別得這個清楚以後的話,那麼,那個時 (p129) 候你就分得清楚,不同的部派的戒,它的特質在什麼地方。那個時候你就懂得,阿底峽尊者當年要出家的時候,他的老師就問他:「欸!你的密行捨不捨?」阿底峽尊者說:「不捨!」「不捨,那你要受大眾部。捨,哪一部都可以。」這個道理那時候你就開始慢慢地可以了解了,就這樣。所以我們的的確確,千萬不要任意拿我們幼稚的眼光,隨意地是此非彼,到那時候啊,對我們有大損害,對我們有大損害。任何情況之下,第一件事情要什麼?了解應該學習內容,所以無知是第一個重要要把它拿掉。你懂得了,那個時候再去一步一步照著去做,去開口,正好!

【謂如一切眾生父母。】
那不得了,一切眾生的父母欸!這一個是啊……。

【第二者如說得倍輪王護所守護,若寢若狂或於放逸時,諸惡藥叉宅神非人不能嬈害。若餘眾生為欲息滅疾疫災橫所用無驗咒句明句,若至此手尚令有驗,何況驗者。】
其次第二個,就是能夠攝受種種的福。那他那個福啊,「倍輪王守護」,轉輪聖王、金輪聖王,征服一四天下自然的力量,對不起!你才一發心啊,你已經超過了他,遠遠地超過了他。啊,那我們現在這個時候,要想做一個縣長,要做一個總統,已經了不起了。 (p130) 那個總統啊競選了個半天,對不起,你這一國的總統,那一個大國還不行!他現在轉輪聖王,根本什麼都不要的,天下自然臣服,沒有一個例外。[100B] 天下自然臣服,沒有一個例外。可是比起剛剛發心的,唉,那轉輪聖王根本不算什麼,你可想而知啊!而且妙咧!「若寢若狂或放逸時」,哪怕你睡覺,哪怕你身心損惱,神經失了常了,乃至於你放逸的時候,你心裡面沒有提起來的時候。但是注意哦,這個說什麼?這個心的心種的現行已經提起來了,只是那個時候並沒有精進哦!不是像我們現在這地方,乃至邊都沒碰到,還在煩惱現行當中,不是哦!這我們要了解得很清楚的。所以你們一定要把十二因緣當中這個有支啊,這次考試題目就在這個上頭,你一定要了解得清清楚楚,那個時候你在一切時處修行當中,就沒問題了。
現在呢,我們繼續下去。嗯,說藥叉呀,等等啊,這非人,都沒辦法來惱害你;還有,妙了!其他的咒啊,乃至於沒什麼用場的,碰到你手上的話,欸,就會有用。啊,真 (p132) 不可思議,真不可思議。為什麼呀?我們做任何一個業,記得吧?造業的時候啊,它有幾個條件:第一個心清淨,換句話,心的力量;第二個加行的力量;第三個田清淨,田的力量。而現在這個裡邊哪,心,你那個心,那就是跟法界相應的,最了不起的心,是一個無限大,所以你碰到,什麼東西碰到它,就什麼就產生無限的功效。這一點哪,我們一定要經常擺在腦筋裡面去思惟觀察,加深認識,產生淨信。再繼續下去。哪!不靈驗的都靈驗,何況靈驗的。

p. 236 (11)
【由此顯示息災等業,發心堅固則易成辦。】
所以呀,你發堅固心的話則容易成就。了解了這個我們才會知道,為什麼很多大乘經典當中啊,這個菩薩、這我們的佛在因地當中,乃至於其他的很多那種大乘經典那種菩薩,他發心,說:「我如果這樣的話,那麼大地應震動,應該怎麼樣……。」欸,他講完了,這個大地震動了。乃至於說把那身體的肉割給別人以後:「如果說我發心正確的話,這個肉就恢復如常了!」千真萬確,都是事實。因為什麼呢?哪!就是這個地方,他這個心產生了堅固的力量,而且有行的願力在這個裡頭,就這樣。
所以我們平常啊,注意呀!我們開始學的時候,為什麼我一直鼓勵你們:儘管現在, (p133) 是,我條件不夠,這個條件不夠什麼?宿生的業力所感哪,是無可奈何的,但是你現在的心千千萬萬不要被它牽去呀!「唉呀,我不行啊!」那就完了!以前不行,所以已經現在不靈光到這種程度,我現在一定要努力。所以就像那個故事當中,一拳打上去,一拳打上去,一腳踢上去,兩個腳踢上去,頭上去。「你還有什麼辦法?」「欸,我的心!」我們就要這個。現在我們就像這樣的,哎呀!我們這個頭被病綁住了,這個腳啊又被病這個苦綁住了,那宿生的業力,沒關係,這我的心你綁不住我呀!這點注意哦!所以我們處處地方就─我這個心!比如我今天睡在那裡頭痛,頭痛是「你」的事情,這是以前的業,我現在的心可是要一定要這個地方去做!你能夠這樣去做的話,沒錯,到了時候你自然而然這條直路。喏!你就向著這條路來走了。
固然啦!我們被這個身上的痛苦,不要被它綑,更重要的,還不要被煩惱所綑住。不要說人家說了你一句話,瞪了你一眼,發生了一點事情啊,嘀咕了半天。嗯,那是人家的事情,那是以前不懂得這個佛法的時候煩惱,現在不,把它一腳踢開,踢到東洋大海裡邊!就是這樣。他來罵我,欸,這個正好成就我的忍辱啊!不要說佛法啊,不要說佛法啊!昨天我們講那個〈改過之方〉當中,連世間人尚且說:「你如果懂得了道理以後啊,人家來罵你呀,豈不成就你嗎?來玉成你嗎?」這樣,所以我們哪,今天懂得了佛法以 (p134) 後,不管身、心兩方面─身上的苦、心上的煩惱,不要為它所動,不要為它所動。所以這個地方就告訴我們哪,你能夠這樣的時候,哈!那就行了。說「發心堅固」,樣樣容易成辦。

【諸共成就,若有此心亦得速成;】
共同成就也是這樣。平常我們「三人同心,其力斷金」,啊,那個三個人同樣的這個心能夠合作的話,這個無往不利啊!所以這個僧團為什麼有這麼堅固的力量。你看佛世的時候有這麼多大菩薩,佛把那個法不交給那些人,他交給僧團,為什麼?就是這個意思,你能夠共同,力量是不得了的。所以我們現在這個地方,有幾十個人哪,真難得啊!所以我是歡喜得不得了,我是越來越歡喜。所以真正修行的話,他的的確確要靠這個力量啊!那個地方大家注意呀,你每一個人只要向前跨一步,成功了!怕就怕每一個人呢,在那個地方退一步,乃至於還扯後腿,還要後退,那就完了!千萬不要說:「哎喲,那是人家的事情。」那是我的事情!你每一個人跑得去跨一步,這個事情就成功了,這個就是共業。
現在所以我們動不動責備說:「唉呀,這個不理想!」為什麼不理想啊?你的共業,非常簡單。你只要在這個地方,你能夠為它盡一分心力,將來感的果自然有你的一分在裡 (p135) 頭。所以呀,我們以前不懂得道理總覺得:哎呀,退在後面,占了便宜了。現在我懂得啊,你倒吃了大虧了,你吃了大虧了。在那個時候,你能夠哪怕多走一步,那個一步啊,你賺回來的是不曉得多多少少啊!就這麼個好法呀!說:諸共成就,若有此心亦得速成。

【隨所居處,於中所有恐怖鬥諍,飢饉過失非人損惱,未起不起設起尋滅;轉受餘生少病無病,不為長時重病所觸;常為眾生宣說正法,身無極倦念無忘失心無勞損。】
你看!這麼多好處,這麼多好處!在我們現在的環境當中,隨便哪裡呀這種事情都慢慢地在減少,我們為什麼有這個?一則我們自己煩惱,一則我們共業。所以現在我們不是要求快樂嗎?那就從這個地方轉呀!所以尤其這個地方哪,不管你身上的病也好,心裡的煩惱也好,真正地要想解除的最好的醫生、最好的藥都在這裡了。這個是莫可奈何,以前積累的,我們呢還是要多多少少要保護它,因為要靠它修行哪!所以千萬不要被它騙過,被它騙過了以後,到那個時候啊,你到了地獄裡邊,有機會出來你還來打它一下,這千萬不要做這個事情。那我們要做什麼呢?「天人讚屍記」,就算這一生弄得垮垮的、瘦瘦的,然後短命而死;欸!到了生了天了,到那時候你就來讚歎它,向它磕頭:「哎呀,當 (p136) 年辛苦了你啦!我現在到了極樂世界呀,生了天啦!」這個才是我們該學的。何況現在你到了極樂世界不是個下品,還是上品哪,何況你還成佛啊,救一切眾生哪!要注意呀,都從這個地方學起。再下去:

p. 237
【◎ 菩薩安住種性之時,由其自性粗重微薄,既發心已,身心粗重轉復薄弱。】
由於像前面這樣來啊,「菩薩安住種性之時」,這個種性就是我們說出身。現在我們是,不是凡夫了,是什麼?出身在佛家庭當中,當你正發願心的那個時候開始,你就是佛子了。那麼這個種性詳細分起來的時候啊,我們傳統有說,說習種性、性種性、道種性、聖種性;也就是說,所謂住、行、向、地─十住、十行、十向、十地等等。這個沒關係,這個只是說你慢慢地修行以後。而我們剛才開始發願心的是什麼?在這個習種性之前,所謂信位菩薩。因為你信得過這個三寶─淨化,所以那個自性的粗重啊,慢慢地、慢慢地微薄了;一發了心以後啊,它這個就「轉復微薄」。因為這樣的話,

【由其成就堪忍柔和、能忍他惱不惱於他,見他相惱深生悲惱;忿嫉諂覆等多不現行,設暫現起亦無彊力,不能久住速能遠離;難生惡趣,設有生時速得解脫,即於惡趣受小苦受,即由此緣深厭生死,於彼有情起大悲心。】
(p137) 這一段簡單地說一下。因為你粗重慢慢地、慢慢地會輕了,所謂「粗重」就是煩惱嘛,煩惱慢慢、慢慢地輕了,那個時候心就調柔了,就調柔。於是你那麼調和啦,就是能夠「忍他惱」,欸!別人來惱你,你能夠安忍,而你能夠不惱於他。反過來他來惱的時候,平常的時候別人惱我的話,我要惱他,兩個人就對起來了,到那時候你不但不惱,還要悲憫他,悲憫他。因為你以前是跟煩惱相應的,現在呢不是,跟覺心、菩提心相應的;你心裡還是有憂惱,你的憂惱是為了悲憫:「哎呀,這個人多可憐哪!」欸,你能這樣想的話,你的善法欲增長,然後呢這個忿恨瞋心當然沒有了,嫉妒當然沒有了。
為什麼瞋心啊?欸,他來惱你。現在他來惱你的話,你覺得:欸,他是可憐,他成就你的忍辱,你就不瞋恨了。為什麼嫉妒啊?你看見別人好了以後啊,你喔唷,覺得他好了;現在呢,你要處處地方為別人好,看見別人好正高興嘛!本來你要給別人的,現在他自己得到了,省了你氣力了,那不是更高興嗎?那嫉妒也就沒有了。然後呢「諂覆」等等,「諂」是處處地方為了自己呀!哎呀,心裡面不好意思啊,故意彎彎曲曲的,這種事情都不要了。因為你了解了真正的生死當中第一大怨敵是「我」啊,你絕對不會忙這個東西去啦!所以自然根本已經拔除,那個諂哪裡開始啊!「覆」沒有了!所以這種東西都沒有了,「多不現行」。就算因為習性在的暫時現起來的話,它力量也不會強的,不會老是 (p138) 停在這個煩惱當中,很快就遠離這個種種。因為你一直造的這個善淨之業,當然你不會生到惡趣去。就是由於往業的關係,有時會生到那裡來,很快地就脫離。那麼就在受那個小小的苦受的時候,苦趣的時候啊,就因為這個感到了苦啊,就更加深你的厭患生死,而同時呢對這個有情更生起大悲之心。啊,這個種種的好處!
實際上你好好地體驗,你真正的將來對那個菩提心哪,不要說發,就是你理解到、領解到了以後啊,你拿這個理解的菩提心對眼前的一切任何事情的話,那個煩惱就是會一點都找不到,你絕不可能找到任何煩惱。妙極了!這個還是個理論,你只要把那個理論不斷地在心裡轉的話,境界現起的時候,因為你正在這個理論上轉哪,這個煩惱就生不起來,千真萬確的事實。就是生起來了以後啊,你一下就悟到:欸,喏、喏、喏、喏!原來以前就是這個東西。正好用了這個正確的理論對治那個煩惱,把你那個煩惱就對治掉了,它有這麼了不起的力量啊!
現在我們一切時候啊,哎呀!苦苦惱惱啊!那為什麼呢?就主要的就在這裡,還說修行、修行。所以我常常說:修些什麼呀?真可憐!它這麼好的辦法擺在這裡,大家就不學,然後呢就去修,就越修越苦啊!你正確得到了這個東西呀,修行是真快樂極了,是越修越快樂。不要說已經發了堅固的願心,乃至於心都沒發,只是這個道理正確地認識,你 (p139) 用在心裡面的話,它就有這樣了不起的力量耶,就有這樣了不起的力量啊!啊,那個快樂真是啊,而且這個快樂─法樂,不會壞的!平常那種快樂,有快樂了以後,樂就生悲,這個東西是越來越樂。

【菩提心福若有色形,雖太虛空亦難容受;】
那這個不得了,假定它有可以衡量的話,那太虛空沒辦法容納。前面說皈依的福如果有色的話,三界─只是我們的三界哦,這個三界比這個太虛空的話,那又是九牛一毛;拿我們的三千大千世界,擺在那個太虛空當中哪,找都找不到的小小的一點點。所以你看,那發菩提心的福─單單發這個心哦!

【以諸財寶供養諸佛,尚不能及此福一分。】
前面已經太多地方舉那個比喻:你呀,把不管無量無邊地供養一切諸佛,對不起,這個根本就沒辦法與發菩提心相比。

【《勇授問經》云:菩提心福德,假設若有色,遍滿虛空界,福尤過於彼。若人以諸寶、遍滿恆沙數、諸佛剎土中、供養世間依。若有敬合掌、心敬禮菩提、此供最 (p140) 殊勝、此福無邊際。】
哪!馬上引那個經上面證明、說明,說菩提心有福德,菩提心的福德如果可以衡量的話,拿那個太虛空都沒辦法容納,還要超過。假定那個財寶,以恆河沙數的佛剎當中去供養,「供養世間依」就是供養世尊。啊,這個福不得了啊!另外一方面呢,你呀以恭敬心合掌敬禮那個菩提,說:哎呀,這個大菩提這樣啊!你一心恭敬哪,欸,這個福德要超過供養恆河沙數一切諸佛的供養。這種校量都絕對不是比喻,絕對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傳說覺窩繞金剛座時,心作是念!當修何事而能速證正等菩提?時諸小像起立請問諸大像曰:欲速成佛當修何法?答曰:當學菩提心。】
這個《阿底峽尊者傳》上面說得很清楚,喏!阿底峽尊者繞金剛座,金剛座就是菩提迦耶,佛證道那個地方。這個金剛座有特別的意義的哦!千佛出世,一定坐在那個金剛座上的。啊,這個是無比莊嚴的這一個地方,所以它有無比的功德。繞,然後他就想:「哎,要快點成佛!」我們不是每一個人都是這樣想嗎?快點得到最好的好處,換句話說,要怎麼樣得到最好的好處最快呢?欸!繞佛的時候那個小像,因為感應哪,就問那個大的佛像。怎麼回答?「修菩提心。」你們好好地去看它,處處地方都是這樣。所以他前 (p141) 面這個本論完整的教授一直告訴我們,這個最重要的中心是什麼?菩提心、菩提心!從十方一切諸佛完整的,不管那一系─性、相的傳承,都是告訴我們,決定不移的道理。

【又見寺上虛空之中,有一少女問一老婦,亦如前答。】
這個少女、老婦,都是佛菩薩化現。

【由聞是已,於菩提心、心極決定。】
因為他聽見了這個以後,心裡面就決定了,說:「啊,原來是如此,原來是如此!」現在呢,我們自己雖然沒有像他那樣的能夠完整地修學,可是我們確確實實信得過這樣的完整傳承,高成就的大祖師們,這種大祖師、大菩薩告訴我們的,這個才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由是能攝大乘教授一切扼要,】
所有大乘的綱要就在這裡。

【一切成就大寶庫藏!超出二乘、大乘特法,策發菩薩行廣大行;最勝依止、應知即是菩提之心。】
(p142) 總結起來就在這個地方。

【於修此心當漸增長勇悍歡喜,如渴聞水;乃至多劫以希有智、最極深細觀察諸道;諸佛菩薩唯見此是速能成佛勝方便故。如《入行論》云:「能仁多劫善觀察,唯見此能利世間。」】
那麼這一個文我不詳細解釋,留到下一堂,因為這個文是值得我們深細地探討。至少我們眼前加深這個印象,那麼將來呀,這個成就也比較快速。
上一次,我有一個題目,就是講到十二因緣當中,本來這個十二因緣從這個能生支切斷,所謂受緣愛,因為受是前面一重因果。能引到所引,這個能引的因所以感果,是經過這個愛、取、有三支引發以後才會結生,才會感得下一期的生死,所以從一般來說起來,從愛斷起。那麼,而現在那個第一百八十六頁上面說:「樸窮瓦大善知識,專於十二緣起有支,淨修其心,」欸,他就妙咧!他修的時候啊,從有支上面修,而不從愛、取上面斷,那是什麼原因?而且他照著這個思惟緣起流轉的道理,及還滅的道理,寫了一個道的次第;換句話說,這位大善知識這樣做的。那麼現在更有意思的是,宗喀巴大師引它來這個地方,所以實際上呢,換句話說,宗喀巴大師也是這樣做的。以這麼兩位大 (p143) 善知識,他一定有他的道理。我跟大家說,你們想想看什麼原因?
當然這我了解的話,這個的的確確不要說你們,就我現在來說,我也並不能夠很了解,不過把我所體會到的告訴你們一下,那麼你們就很清楚、很明白了。所以前後我們真正整個的重要的修行的次第呀,從前面一直到現在共上士,雖然說上士的不共的地方在他發的菩提心,但是修習的內容啊,真正關於滅除生死的方便來說,重點還在這個地方,這個我們要知道的,這個我們要知道的。所以今天晚上啊,就關於這個道理補充說明一下。 在說明這個道理以前,請你們翻到185頁。前次曾經說過,也考過;今天我不妨在這地方,就一起說明了。因為你們認真看過了以後,就對概念更清楚。這個185頁倒數第6行,他前面是說,這個從因感果快的是兩世圓滿,慢的呢三世;換句話說,最快兩世,最慢三世。那麼實際上呢,快兩世我們已經懂得了,那最慢怎麼會三世呢?實際上一個因擺在這地方,經過無量無邊劫才感果,怎麼會三世呢?這個道理今天重說一下。就是由於無明而行,當你有這個行的時候,任何一個行,行就是業,它這個業一定什麼?薰那個識,一定會薰那個識。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做任何一件事情,一定這個影響力量會落在我們的識田當中,落在我們識田當 (p144) 中,那麼這個專門呢叫「薰」。
比如說你看一樣東西,你看過了,你就─「嗯,看了一樣東西。」你就有個認識,這樣,雖然事情過去掉了;或者隨便跟人家做一件小的事情,大的、小的任何一件事情,這個專門名字叫「薰」。就好像我們在這個地方點了一根香,然後呢上面一個東西紙在那裡,那自然而然,欸,這一張紙上面這根香的煙薰在那裡一樣,這樣。那麼我們做任何一個身口意的,或者你腦筋裡動一個腦筋想了一下什麼,腦筋裡面就有個影響力量落在這個識田當中,看見的也好,講話也好,身口意任何一個。
可是影響了以後,它這個是不是下面緊跟著會感不感果,還要看什麼?有了這個影響以後,是不是不斷地把這個影響力量再加強它,這個以前講過的。現在再簡單地說一下:它下一生怎麼樣,那我們不知道,但是下一念如何,那我們人人感受得到,下一生跟下一念之間的差別在哪裡呢?每一念是剎那的生滅,前一念滅,後一念生;前一念滅,後面一念生,就是這個是剎那的生滅。我們現在一期的生滅呢,把那個剎那的生滅總結起來,到那時候結一個總帳,就一期的生滅。你把這個同樣地從前到後能夠擴大,就變成功剎那的擴大到一期的生滅。
(p145) 現在這個道理說一下:譬如說我們眼前哪,在這裡大家做一件事情─上課、聽課,所以自然而然在這個地方啊,你全部精神貫注在這裡做這個事情,這是沒有錯。那麼在這種狀態當中啊,說我們這是現在進行當中。等到課上完了,然後聽完了下了課,你繼續下面一步要做什麼事情啊?下面有的人聽完了、做完了以後出去了,他還是把這個腦筋擺在這個地方記。有的人呢不是的,他完了以後,他說現在要做下面一步事情。
那下面一步事情,怎麼會讓你做下面一步事情?說前面一件事情結束了以後,下面一件事情要繼續做的原因,我們很容易找得到。假定說有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擺在那個地方,絕對重要的事情對你來說;你呀,做完了這件事情以後,放下來,一定馬上去忙這個事情,對不對?譬如說,啊!明天對你有一個非常絕端重要的一件什麼事情,假如世間的人來說啦,做一筆交易,而這個裡邊哪,或者要賺大錢,或者要虧大本,乃至於性命交關的事情。而眼前卻是你非要做不可的,就是我們做這個事情;做完了,你一定下了課以後,馬上忙那個事情去。
還有一種呢,就是倒沒有這個事情,沒有這個事情,那麼下了課以後,到臨下課的時候你就想:「欸,下面一件事情,要幹什麼事情要做了!」所以自然而然在臨下課的時候,那個概念如果先現起來,你想起了:哎呀,對啊!哦,我下面一件事情要幹什麼去做 (p146) 了;你自然而然哪,下了課就做那件事情。如果第二個條件也沒有的話,下了課以後幹什麼?習慣性地下了課你幹什麼,你就去做什麼去。然後呢,最後連這個都沒有的話,你照著一般的次第,以前一向的習慣,一般的次第,就照著去做。

我為什麼要說這個話?大家還記得不記得:「諸業於生死」,這個業呀,前面這個業,在生死當中感發的次第,叫「隨重、近、串習」,記得不記得這個?《俱舍論》上面。在這個業在生死當中,哪一個先引發?第一個,重業一定最先發;第二呢,「近」,什麼叫近呢?就是說你前面一生臨終的時候啊,什麼這個先讓你這個識田當中、心識當中先現起來,欸,那個時候即先引發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