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31日 星期三

2018-02-07進度:深信業果(ㄧ)

50B03:47 - 51A29:14

<第二組>
【第二引發一切善樂根本深忍信。】
嗯,對了,怎麼樣才能夠對於這個業果的道理,這個業果是引發一切好處的根本,對於這個道理要深深地思惟,引起內心當中一種強有力的勝解,這個勝解就是深忍、安忍。這個決心就能夠安住在這上頭,不被動搖。
分三部份,告訴我們這個道理,我們去思惟。

【① 思總業果,】
先思這個業整個的總相。

【② 思別業果,】
然後各別的內容。

【③ 思已正行進止之理。】
了解這個道理以後,那麼該怎麼樣如理取捨,壞的馬上停止,好的趕快努力!

【初中分二,】
那麼,總說這個業果的道理,分兩部分:

(p56) 【① 正明思總之理,② 分別思惟。 今初】
第一個呢,把這個業的整個的道理說一下,然後呢怎麼樣去一個一個地思惟它、觀察它。這個第一個。

【◎ 初中有四。】
這個整個的業分四個大綱,這四個我先說一下:第一個業決定理,第二個業增長廣大,第三個業沒有造碰不到,第四個造了以後,絕對不會失去。這個業的特別的行相,我們要把握得住,要把握得住。一切的苦樂都有它的原因,你造什麼業,就感什麼果,絲毫不差,這第一點。還有造這個業本身會增長廣大,造小小的業,會增長廣大變成功很大的果,這個還有這個特質。第三個呢沒有造的業,絕對碰不到。造了,絕對不會失去,這是第四個。如果我們了解了這一點,對眼前的事情,沒有一點好抱怨。不管是任何一點的苦樂,不要抱怨,抱怨誰?抱怨自己,你造了,就是逃不走;你不造,絕對不會碰上你,絕對不會碰上。
所以這個道理我們千萬要把握得住,你如果能夠把握得住這點的話,眼前的很多的是 (p57) 非等等都沒有了,一點都沒有了。萬一有什麼不對,你總會反省嘛,很簡單。然後你反省淨除,欸,解決嘛!反之,你不懂得這一點,嘀嘀咕咕去的話,那輾轉增上是越弄越糟,越弄越糟。現在所以我們一般世間是未嘗不想找快樂,未嘗不想去苦惱,得不到辦法,所以叫做緣木求魚,南轅北轍,越跑越遠哪,越跑越遠。現在這告訴我們正確的道理。看文:

【業決定理者,謂諸異生及諸聖者,隨有適悅行相樂受,下至生於有情地獄,由起涼風,所發樂受,一切皆是從先造集善業所起。】
不管是異生凡夫還是聖者,他一切還是由業來決定的。從樂的感受來看,不管他是受的任何一點點的快樂,哪怕你生到地獄裡面去,涼風一吹,那時候有一點快樂的時候,一切樂受唯一是從先前所集的善業發起,

不但是我們「異生」凡夫,就是「聖者」,就是聖人,他一切還是由業來決定的。不管他所受的任何一點點的快樂,適悅的,這個快樂都是歡喜的。這個當然,人間、天上等等快樂不談,哪怕你生到地獄裡邊去—這個地獄裡面難道還有快樂嗎?是啊!當你油鍋裡煎完了以後撈出來,擺在地上涼風一吹,那時候也有一點的快樂的時候欸,這樣。然後等活死完了以後,他喊:「等活。」他又活過來了,那個時候有一些快樂的時候。哪怕這麼一點點快樂,還是以前你造的這個善業,你看看!反過來,

【從不善業發生安樂,無有是處。】
這個快樂若從不善業來的,絕沒有這個道理。

這個快樂從不善業來的,絕沒有、絕沒有這個道理。這個是快樂,苦呢?

業決定理?50B2(0923~1039)手抄P58L6~P59L1

(p58) 【所有逼迫行相苦受,下至羅漢相續之苦,一切皆是,從先造集不善而起。從諸善業發生苦受,無有是處。】
從苦的感受來看,我們凡夫,哪怕羅漢,凡是有任何苦、都是以前你造的不善業。從善業造了以後得感苦,絕沒有這樣的事情。這就是業決定的道理。

不要說我們凡夫,哪怕羅漢,凡是有任何苦,苦的行相是逼迫,唉,教我們受不了的。哪怕你已經證得羅漢果的聖者,對不起,這個羅漢的聖者還有「相續之苦」,還是痛苦的呀!這個所有的痛苦,都是以前你造的不善業。從善業造了以後他感苦,絕沒有,絕沒有這樣的事情,所以我們一切的苦樂都是業來決定的。所以諸位呀!不要貪便宜,沒有便宜可貪。你的這個一點點的好處都是你造自己的業,你想到這一點的話,你要想找便宜,趕快努力,你造這個好的因造下去,一定有好處在。千真萬確的!
而造好因,唯一的是得到暇滿人身,就是現在這個時候。得到了暇滿人身,尤其是穿了這件袈裟。你一穿袈裟,你做同樣的一點點好處,這個在家人怎麼造也比不上。這個道理說起來很簡單,我們用兩隻腳跑,哪怕你飛毛腿,你怎麼跑,絕對跑不過汽車。要想跑得過飛機,那更不可能;跑得過火箭,那談都不要談。我們被了這件衣服,就像飛機一樣快,你儘管坐在這地方,對不起,你坐在這地方,它就快得不得了。所以被這件衣服,弄得不好的話,固然是非常嚴重,弄得好的話,功德也不得了。所以這一點,我們曉得: (p59) 啊,原來這樣啊,一切都是業來決定的!那麼下面道理說明了以後,引這個經論來證成。

<第三組>
【《寶鬘論》云:「諸苦從不善,如是諸惡趣,從善諸善趣,一切生安樂。」】
《寶鬘論》說:一切的苦,都是不善業引起的,你不善業越多苦得越厲害,乃至於到惡趣去。善業呢?會生到善趣去,而且得到好的果報。

一切的苦,都是不善業,不善業,你不善業越多苦得越厲害,乃至於到惡趣去,這樣。善業呢?然後到善趣去。反正總是好的到好的地方,果報;壞的因,得到壞的,這樣。所以這個道理,決定如此。

【故諸苦樂非無因生,亦非自性,自在天等不順因生,是為從總善不善業生總苦樂。】
一切的苦樂不是無緣無故來的,都有它的原因的。也不是自性,不是天生如此的,乃至不是自在天等不順因所生。總的這個道理,善感樂,不善感苦,這個道理。

一切的苦樂不是無緣無故來的,都有它的原因的。也不是自性,不是說天生如此的,這是外道。印度有各式各樣的外道,他們持的論調,有的人說無因生,這個順世外道,順世外道是無因生。像我們現在很多人說:「啊!這就是反正你碰運氣。」因為有無因生,所以世間的種種壞事,他總是覺得莫名其妙可以勉強得來的;得不到!它也不是自性,乃至不是自在天,「自在天等不順因」,不順因。都是從什麼?總的這個道理—善感樂,不善感苦,這個道理。

【諸苦安樂種種差別,亦從二業種種差別,無少紊亂,各別而起。】
一切的苦也好,樂也好,種種的差別,都是從造兩種的業不同。彼此間一點不會亂。

(p60) 一切的苦也好、樂也好,種種的差別,都是從造兩種的業不同,彼此間一點不會亂,你怎麼樣的業,就感什麼樣的果。現在我們造的都是雜染之業,善中嘛有不善,不善中嘛有善,所以我們感得這個人間叫苦中作樂,這樂中是有苦啊,就這個樣。現在我們要分別得清清楚楚。賺了錢,對不起,賺了錢,有苦惱;但是你沒有錢,沒有錢也有沒有錢的快樂。這是什麼呢?就是善因當中有它的雜染之業,但是惡業當中,也有它的善因在,種種的,一點都不亂的。

對業決定理發深忍信?50B3(1321~1516)手抄P60L7~P61L7

【若於業果,或決定相,或無欺罔,獲定解者,是為一切內佛弟子所有正見,讚為一切白法根本。】
如果能夠對於業果的內容,和如是因、如是果的決定相,獲得決定的了解,而不被種種苦樂外相所蒙蔽的話,就是具備了佛弟子所有的正見,這個正見也被讚為一切善法的根本。

這句話記住,這句話記住!這個道理佛法的整個的根本。假定我們對於這個由業感果確定的道理,對它一點都沒有欺罔,換句話說,你認得得清清楚楚,心裡面絕不含糊而確定不移的話,這個是什麼?這個是真正佛弟子的正見。我們所謂的正見、正見,就是什麼?就是這個,真正的正見。天下任何事情沒有一個例外的,決定從這個上來的,所以這一切白法的根本,基礎就在這裡。我們所以眼前所有這些很多各式各樣的是是非非,都從得不到正見,不了解這個。你一旦真正了解這個,得到了這個,天下太平,所有的爭論, (p61) 所有的問題徹底解決。
人家偷人家的懶,你最多只有憐憫他:哎呀,這個人真可憐哪,我有力量幫忙他。你心裡面絕不會生起一點煩惱來。他來打了你了,你也生不起一點煩惱來;他來罵了你了,一樣地如此,乃至於他殺了你了,都是如此。為什麼呀?你懂得,就是業感果嘛,他為什麼要來罵你呀,他為什麼不來罵我?欸,原因很簡單嘛!就是你前面怎麼去傷害他,現在還了債,還了債,那當然理所當然嘛!天下的所有的事情,前面的固然如此,眼前的也是如此,你也不會隨隨便便去做這種事情了,這是佛法的根本。
因為它…… 有人說佛法不是講空嗎?一點都沒有錯,一點都沒有錯,空故緣起,緣起故空。緣起的相就是什麼?業,如是因感如是果,這樣嘛!它本不是天生有自性的,一切看你造什麼因,感什麼果。所以這個道理是佛法真正的根本,正見從這個地方建立起來。那麼現在這個第一個大原則,了解了是業。還有呢這個業,還有一個有趣的事,第二個

業增長廣大之理?50B4(1631~1810)手抄P62L1~P62L15
<第四組>
p. 118
【◎ 業增長廣大者。謂雖從其微少善業,亦能感發極大樂果,雖從微少諸不善業,亦能感發極大苦果,故如內身因果增長,諸外因果無能等者,】
業的第二個特質,是它能隨你的思心所,而增長廣大。思心所,是指我們的心理活動。更詳細講,就是由心而起的意志作用。若是行善時,心裡充滿喜悅,過後依然維持這個心態,善業就能隨著喜悅的程度和時間,一直增長廣大。所以雖然是很小的善業,將來卻能感發很大的樂果。不善業也相同,雖然只造很小的不善業,也能感發極大的苦果。所以微小的善惡因,能感得廣大的苦樂果,這之間的因果關係,是無法相等的。就如小小的稻種,能生出無數的稻穗來,因果也是無法相等的。

不但如此哦!這個業還有,你造了一點點的善業的話,欸,卻能夠感發大的樂果;反 (p62) 過來,從小小的不善業,可以感發絕大的苦果。為什麼?這個業本身會增長廣大的,它會增長廣大的,這個道理,我們要了解。那麼這個從哪裡增長廣大起?從內身因果增長。這個因果的增長,後面會詳細講。業本身是什麼?後面詳細講,我這裡簡單地說一下。
業叫思、思已業;主要的是我們的思心所,就是行心所,這個是業。然後呢有了你這樣的思惟的行心所,然後呢譬如你想:哎,這東西好!那你就要動身發語想辦法去追求。然後你想這個東西好,譬如說你歡喜吃這個東西,然後你就跑到廚房裡邊跟人家說:「欸,這個營養,這個好呀!」對吧?你的業,自然而然你就跟著來。然後你不歡喜這個東西,你就說:「唉,這個不好啊,這個不好啊!」你的身口就跟著來了。這個是什麼?這個就是業。而這個裡邊,主要的主動者是誰?就是你的思心所。
所以往往造一個業,在你還沒有說話之前,你想了半天了,說,我要去說它,用什麼方式方便善巧?你嘀咕了半天,那段時候,這個業都在增長當中,如果說惡的,那就是惡業增長;善的,就是善業增長,這個我們要了解的。所以將來真正修行,這是最重要的關鍵所在。往往行為上面很小一點點,結果因為這個增長的關係,小的善,得到大的善果;小的惡,得到大的惡果。這個道理我們要正確地了解,這地方說這個原則,這地方說這個原則。關於後面也會詳細告訴我們,這最重要的一部分,這一點,大家務必努力。聽完 (p63) 了以後,好好地自己看書,好好地自己再來重新溫習思惟。我現在繼續下去:

【此亦如《集法句》云:「雖造微少惡,他世大怖畏,當作大苦惱,猶如入腹毒。雖造微少福,他世引大樂,亦作諸大義,如諸穀豐熟。」】
這個道理,和集法句中所說的相同:「雖然造下的是微少的惡業,卻能產生怕他世墮惡趣的怖畏,以及大苦惱,就如同吞入腹內的毒物,只要一點點,便能喪命。雖然造下的是微少的福業,他世卻能引生大樂果,這其中的義利,正如同五穀豐收般的喜悅。」

這個就是指增長,雖然你造了很少的一點點惡業,但是感果的時候,感到絕大的恐怖,極大的苦惱。為什麼?它增長嘛!就像一點點的毒,一跑到你身上,毒雖然一點點,結果把你這麼大的身體弄壞掉了,它會增長的。反過來,造了微少的一點點的福,下一世可感到絕大的快樂。就像穀子一樣,那個穀子種下去是那麼去一粒,喔唷,長出來是這麼多!長出來這麼多,各式各樣的,譬如說,我們種一個隨便的一棵樹,蘋果樹,一粒子那麼小,喔!長出來的滿樹的蘋果,說不定幾百斤,它會增長的,就是這個道理。

金貓因緣公案?50B5(2041~2715)手抄P64L4~P67L9
<第五組>
【從輕微業起廣大果,此復當由說宿因緣發定解者,如《阿笈摩》說,牧人喜歡,及彼手杖,所穿田蛙,五百水鵝,五百魚龜,五百餓鬼,五百田夫及五百牛,所有因緣。並《賢愚經》說,金天金寶牛護因緣,當從《阿笈摩》及《賢愚經》,《百業經》等,求發定解。】
所以,從輕微的業,能生起廣大果的種種內容,我們應當從阿笈摩、賢愚經、百業經等,所說的宿世因緣故事中,產生決定的了解。在這裡說一則以微少布施得大福報的故事,這個故事出於賢愚經。有一位嬰兒出生時,天空降下七寶如雨,遍滿整個家中,大家都覺得奇怪,便去問佛。佛說:在毘婆尸佛時,有一天,許多僧人經過一個村莊,大家都爭相請僧,作種種的供養,其中有一位窮人,滿懷歡喜也想供養,但是家中太貧困,實在找不到一件值錢的東西可作供養,於是便找了一把白色的石頭,看起來類似珍珠,以最至誠恭敬的清淨信心供養眾僧,並發大誓願。就是這樣的因緣,在九十一劫當中,感受無量的福德,使他財寶盈滿,衣食無缺。

(p64) 這個告訴我們,那輕微的業可以感到廣大的果,對這一點我們正確地認識。那麼下面,經論上面告訴我們的,說那些公案,很多公案。比如說,《阿笈摩》就是那個《事教》,還有就是這個《賢愚經》、《百業經》、《雜寶藏經》,那「本生」哪,談當中,很多。這個地方,我們要確定去了解。這裡我說一個公案,說一個公案,這個公案,叫金貓因緣,金貓因緣;因為這個地方非常多。
那金貓因緣是怎樣一個因緣呢?佛世的時候,有一個地方,叫惡生王,你聽了這個名字就可以曉得這個人不大好,叫惡生王。那麼是誰呢?是大迦旃延尊者去化度的。有一天他自己在王家的花園當中玩啊,一看見一個貓,這個貓從那個東南角跳到西北角,一看那個貓跳過去,金光一閃,欸,一看原來這個貓是金子做的,金顏色的。那個金顏色的貓總沒有看見過吧!他馬上找,欸,不見了,一看一個洞,牠鑽到那個洞裡面去了。他是一個帝王嘛!哦,這個誰都沒有看見過,然後叫人家把牠挖出來,一定要去挖挖,挖了半天,貓沒有挖到,「咔!」一下挖到一個銅,一個大的銅罈,好大的一個大銅罈。結果打開來一看哪!一銅罈滿滿的都是金子,這麼個多!這個把它抬出來,抬出來一看,下面還有一罈;再抬出來,下面還有一罈,三罈。哇,這麼多金子!結果三罈拿完了,向前面又有三罈,啊,繼續地挖,反正他是國王嘛,結果挖了五里路都是這個,都是這個!嗯,這個好 (p65) 啊!那個一大罈大得不得了,那個一罈這個容量我都忘記掉了,反正那個大罈裝幾合,一合就是十斗,有一石。你可以想一想一石的稻子穀子都一百多斤,一罈的金子,那不曉得幾萬斤,這麼多啊!結果五里路,這麼一排排得去。   
平常他們遇見這種事情都要問那個教士或者婆羅門,那惡生王也信了那個迦旃延尊者,就問迦旃延尊者說:「我居然碰見了這種事情,這個好是壞呀?」「哎,這個好的,這該你得的。」「那什麼因緣?」哦,原來這樣。原來當毘婆尸佛的時候,毘婆尸佛是誰?毘婆尸佛就是七佛之首。現在我們是賢劫,就是賢劫之前是莊嚴劫,莊嚴劫最後一尊佛是毘舍浮佛,最後一尊佛,再下面推,尸棄佛,然後呢毘婆尸佛。所以從…… 平常我們說七佛、七佛,毘婆尸佛,毘婆尸佛離開現在是九十一劫。那麼那個時候說有一些出家人乞食,那個出家人在那個大街上面把一個缽擺在那裡,說這個是無盡藏,誰去供養他的話,得到的福是無盡的。那麼那個時候有一個樵夫,樵夫就是山裡面打柴的啦!他跑到山裡面打柴,那麼拿了柴去挑到街上面,賣掉了以後換飯吃。現在當然工業社會沒有的了,平常的時候,那生活很艱苦的,往往一擔柴,賣不了幾個錢。那一天就是換了三個銅板,他天天就是換到了,然後呢去吃。
那回來的時候,看見那地方,唉!他一想:我實在太窮了,人家廣興供養,我為什麼 (p66) 這麼窮,就因為以前沒有供養過,所以如果再不供養,也不知道窮到什麼時候!今天遇見這個機會,他就要供養,所以他就捨掉了。他餓著肚子哦,這個不簡單喔!現在我們吃得飽飽的,叫你少吃一點都捨不得。他是餓著肚子,把僅有的三個銅錢,丟在那個缽裡邊。然後一路回去歡喜:「哎呀,好!越想越歡喜,我以前從來沒有種過那個善業,啊,真是歡喜!」結果從那個地方跑到他家裡五里路,他一直歡喜、一直跑,到了家了。然後到了家了,欸,想起來了:「哎呀,今天吃的東西沒有了!」所以這個歡喜的心就停了,到那裡為止。從此以後九十一劫以來,他生生都生到天上,然後人間,永遠是這樣。這一世還感得這樣的果報,這一世還感得這樣的果報,得到那麼多。
他說:你丟他的,供養三個銅錢,得到的什麼?就三罈。然後呢供養完了以後你一直歡喜,這歡喜什麼呢?隨喜嘛,他一路歡喜跑五里路,然後呢這個五里路一直在增長,所以五里路一直這麼多。這個說明什麼?業的增長廣大。這一點不要小看哦!平常我們一點小小的事情就擺在腦筋裡面,成天上晚地去想那件事情,這個惡業的增長廣大。所以我要告訴你們要思惟呀,碰到一點小小的事情就擺在那裡,對不起!你老在那個地方的話,那個都是你的地獄業,你什麼時候放不下,什麼時候就在那個地方。反過來的話,你如果一天到晚想那個的話,那個就是好,造的善業,增長廣大。你們有空好好地去看看那些《賢 (p67) 愚因緣經》、《雜寶藏經》、《百業經》,說得清清楚楚,太多這種類似的公案,上面說得太多的,我也不能一一告訴你們,你們自己去看。
所以與其我們浪費這個時間,你去看,看完了你再歡喜,那個時候你有多少時間歡喜的話,就有多少的功德在那裡。如果你念佛,你固然念的時候固然,念完了你又歡喜:「哎,我真歡喜啊!剛才我居然一直念佛。」對不起!這個功德還在那兒一直增長,這個就是業的特別。所以平常修行人居然苦苦惱惱,我實在覺得這些人真可憐哪,不知道修些什麼!因為我現在說的千真萬確,你修行了、皈依了以後,就獲大歡喜。喏,懂得嗎?前面不是獲大歡喜嗎?千真萬確。你修的時候固然是歡喜,修完了以後,然後你想到這歡喜,眼前是歡喜,將來還得到這麼大的果報,這個三寶的威德的不可思議!修行人苦惱的話,這實在是完全弄錯了,真是顛倒,也可以說非常可惜的事情啊!   
昨天幾個問題,大家想過沒有?第一個是說晚上喝牛奶應該不應該供一供?現在我來問,這個裡邊只有兩種情況,一種肯定知道的,一種是不知道。如果說你們對這個答案不知道的請舉手,不曉得該怎麼辦的。好,放下來。那麼沒有舉手的知道,知道的分兩類,有一種是該,有一種是不該。覺得該供的請舉手。哦,有兩個,好。覺得不該供的請舉手。某法師,你什麼意思?你昨天在這裡,我問了,大家都聽了,對不對?所以說過了, (p68) 你應該去想一想,這個地方只有兩種情況:知道、不知道,所以你就是不知道,那就以後老老實實說不知道,這個含含糊糊這個不是個辦法,注意啊!
那麼現在我告訴你,這個基本的概念,你們要了解。他前面說得很清楚,淨水以上都應該供。主要的問題是說,你現在這個東西是不是清淨?清淨的該供,任何情況之下,不限時間,就是依你自己的心。如果你是晚上喝牛奶,你不該喝,你本身就錯了,你是犯了罪,這不清淨。如果說你晚上有病緣該喝,為什麼不供,為什麼不供?這是第一個理由,我們要分得很清楚。然後呢,這第一點拿我們的立場上來說。然後拿佛的情況來說。
然後拿佛的情況來說,你覺得我們供他,佛真的來享受這個東西了嗎?佛要吃我們那個水嗎?不要說佛欸,我們世間最美的東西,這個諸天看起來,啊!那簡直是不能接近的。有很多人在定中或者菩薩的加持,他一離開這個世界,然後呢就得到清淨,再回過頭來覺得這個世間穢濁不堪。那諸天尚且如此,到了佛的境地,我們最好的東西供他,他就吃了嗎?這一點我們要了解,是我們的恭敬心去供他的,這個概念很重要。
所以佛世有這麼一個公案,那時阿育王是個小孩子,看見佛來了,正在玩那個沙,拿那個沙去供了佛,然後呢得到這個果報。這個沙就能供佛了嗎?你們懂不懂這個意思?這個概念要很清楚。所以以後啊,凡是碰見這種情況,遇見這種情況,你如果不太清楚的話,不要妄加是非,拿我們的是非去判別。碰見這一種情況,你只能有一個存疑,最多 (p72) 說:「唉呀!這情況我覺得怎麼樣……。」不要拿我們現在所知道的一點,告訴別人要這樣、要那樣,這個基本。就算我現在告訴你們的,這個,只是個原則,我們要把握得住,這樣。所以凡是這個清淨的,任何時刻、任何時候,拿你的恭敬心去供養總沒有錯!這是一種情況。還有一種情況呢,要記住!有的時候我們自己呀懶惰、馬馬虎虎,看見人家做了,還拿自己的理由去否定人家,那是更糟糕、更糟糕。所以他前面說「淨水以上」,實際上呢,就是真正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我們清淨心、恭敬心,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呢,前面說皈依,前面說是皈依啊,說佛是唯一的皈依處,到後來又說正皈依是法,那麼這個矛盾在什麼地方?你們不了解的請舉手。這個彼此間是有矛盾的,不了解的請舉手,不了解的。那麼剩下來的,了解的,你們說這個矛盾在什麼地方?你們說說看,有沒有矛盾?首先說,這兩種有沒有矛盾?說有矛盾的請舉手。那麼是沒有矛盾了,剩下來的幾位。沒有矛盾怎麼解釋?你們了解的人說說看。其他的沒有幾位,有幾位沒舉手的表示了解,你講講看,沒關係!(答:這要說這個,皈依法是不是我們一個,好像一個成佛道一種手段,那麼就是我們主要的成佛,皈依佛。)好,請坐。還有沒有其他的意見?好,你坐著說,坐著講好了。(答:一切的佛就是由法而來的,沒有法,沒有成佛,所以皈依法也是皈依佛。)好,還有沒有其他意見?那麼原則上面這種話都說得通,不過 (p73) 針對著這個問題的解答並不圓滿、並不圓滿,所以我們要把握住這個問題的中心在什麼地方。真正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你把它中心把握住了,那麼剩下來的枝葉問題都沒有問題。像剛才這兩種解說,是,可以呀!所以平常的時候是理由之一,但是並不圓滿。
這地方他前面告訴我們,佛是唯一的皈依處,這個皈依是指什麼?就是說我們自己有了痛苦,然後要找一個痛苦的人,作為我們皈依的對象,解決這個問題。那是指什麼?指皈依的人,對不對?這個所有的這個十法界一切有情當中,當然拿我們世人標準來說,還是說這樣的─有情。這個有情當中,唯一可以真正皈依處的只有佛,除了佛以外,任何一個大師非所皈依處。所以我們要了解,他前面講這個皈依,它這個界限在什麼範圍以內。它那個界限本身就限在說,我因為得不到解決,所以譬如說:我現在去找醫生,有很多的醫生是個蒙古大夫,有很多西醫,有很多人中醫,各式各樣的,那麼他要能幫你治病的,只有自己能解決,在這種情況之下,你選擇的是這個。所以根據這個範圍之內所選得的標準,不是其他的一切有情,而是這樣的,具足這樣條件的這樣的一個人,這個人叫佛。清楚不清楚?那麼然後呢,你皈依了佛。皈依了佛,進一步你為什麼皈依佛?是要解決苦。在解決苦這一個情況之下,你找的正皈依的對象,就確定如此,再也沒有第二條路好走。
(p74) 然後進一步說,皈依了佛,說你的目的是要解脫苦,那麼怎麼才能解脫苦呢?那個時候說:啊!不是說單單皈依佛可以,是佛告訴你的法,然後你依法行持,所以從這個地方更深一層地探索到,那個才是我們究竟應該依法行持的。所以佛是示道大師,指示我們說:哪!他之所以成佛是依於法。反過來也說,他今天,佛是什麼?以法性為身,他是跟法完全相應了的,所以你真正地所以選取他的話,他跟法相應。他為什麼跟法相應?如法行持。現在清楚不清楚?所以我們任何一件事情,這個界限本身哪,你一定要辨別得非常清楚,辨別得非常清楚,否則的話你會弄糊塗。
關於這個詳細的情況,暫時我們還沒有講,等到以後慢慢的,所以如果有機會大家肯學,學到因明的時候,在這個裡邊會說得非常清楚。我們往往會混淆不清、似是而非地把那個事情夾雜在一起。平常我們談話也是一樣,大家談一個問題,隨便一個人插進來,跟他風馬牛不相干的,那個他插進來,把那個問題弄得越弄越遠。所以你要把握住這個問題的中心在什麼地方,清楚不清楚這個概念?清楚不清楚?這個如果不清楚的,這裡不仔細說,等一下你們可以下了課或者什麼時候再來。   
那麼這地方還有一個問題:「皈依功德殊勝,利益大,為何行者無法放棄小利益,於此用功夫呢?」這倒是個好問題。說既然我們是了解了,這個皈依的功德有這麼大的大 (p75) 利益,結果呢我們就偏偏沒辦法如法行持,而在這個小利益上面,眼前這種事情上面放不下,為什麼原因?這個以前也講過,那你們自己問問看:是啊,我們也曉得佛法好啊,乃至於也皈依了,乃至於這個出了家了,為什麼還是放不下呀?這先問問你們自己,你們好好地思惟、觀察一下。其實這個道理呀講過好幾次,講過好幾次,所以在這裡不詳細說它,不詳細說它。
今天我們繼續下去,請翻到《廣論》一百一十八頁。昨天已經把業果的這個四個項目當中兩個講過了。第一個,業決定一切;第二個,業增長廣大。那麼增長廣大這個基本的道理說明了,下面就是這一頁的第三段,就是第八行。

p. 118 (8)
【復次尸羅軌則淨命正見四中,後未虧損,前三未能圓滿清淨,少虧損者,說生龍中。】
尸羅,是戒律。軌則,是軌範規則。淨命,是以清淨心來維持生命,出家眾以少欲知足為淨命。尸羅、軌則、淨命、正見,這四者當中,以正見最為重要。只要正見未壞,前三者若是不能圓滿清淨地行持,死後還可生在龍中。(龍族是人道以外,六道當中還能學佛修行者。)

進一步,這地方有一件事情談一下。為什麼把這段話特別地插到這個裡邊來,特別地插到裡邊來,這個有它的很大的原因的,很大的原因的。因為尤其是現在我們正規修學佛法的人,當我們了解了這個業、果之間的必然性的話,是,我們會內心上面,會產生一種很大的震撼。也可以說對於好的人哪,會絕大的鼓勵;對不如法的人哪,會產生絕大的恐 (p76) 怖。那麼這個上頭告訴我們,不要這樣地害怕,不要這樣地害怕。因為是,我們一個凡夫要想步步上升,絕不可能一步登天,一定這麼次第慢慢、慢慢地來。而修學的過程,一定是先親近善知識,從他那個地方,第一件事情要得到正知見。然後呢得到了正知見以後,努力修改、修行,修行把以前的錯誤的惡習慢慢、慢慢地淨除,這個是它必須要的條件,所以雖然你聽懂了,但是行持的的確確不是一下能夠改得過來的。我們現在看見很多人一下改過來,那是他已經有了多生多劫的熏習,這樣。只要你肯努力地向上,一定改得過來。
假定說我們害怕而停在這個地方的話,並不是說,啊!你呀因為怕了,停在那裡不做,問題解決啊!你怕了停在這裡,永遠受無量無邊的大苦。所以在這個上面我們要理解到:只有一條路,只有向上努力,這樣。那麼向上努力的時候啊,你不必這麼怕;你真正重要的,怕自己得不到正見,以及得到了正見不精進,這個才是我們該怕的。所以他下面特別告訴我們:喏、喏、喏,如果說你真正如法修行,然後呢依照著這個戒、定、慧上去,雖然沒辦法把那個戒持得徹底圓滿,但是他不會墮落。這個條件就告訴我們,不是說你馬馬虎虎不會墮落,馬馬虎虎是一定墮落!那麼就換句話說,這個條件他告訴我們,這讓我們了解,我們上去這個路線。
(p77) 復次尸羅軌則淨命正見四中,
這個四樣東西,那就是我們真正持戒的時候,要想圓滿地具足四個條件。「尸羅」,整個的所說的戒法,也可以說整個的。那麼這個裡邊細別起來的話呢,就是說軌則,「軌則」就是說我們行、住、坐、臥,每一個地方有它的儀則,說威儀─行應該怎麼行,坐應該怎麼坐,乃至於講話,隨隨便便很多地方。「淨命」呢,主要的是特別對我們活命,為了活命,我們種種的行為。對出了家,什麼都放下了,全部精神來修學佛法,可是這個嘴巴還需要,那麼往往為了這個事情產生很多問題,這個要想做得很圓滿不大容易。「正見」─正知見,這個是整個佛法的這個中心,也是戒律當中的中心。
這個四樣東西當中,如果你不能圓滿,而最後指什麼?正見。正見沒有虧損,前面三樣東西啊,雖然不能圓滿清淨做得很好,而稍微有一點虧損的話,生到龍當中,龍當中。這龍是在六道當中除了人以外,牠唯一還能夠進學的,這龍。而且牠也不會受非常大的大痛苦,當然不如人,但是比起三惡道來的話,那龍是非常好的一個地方,非常好的地方。

<第一組>
【《海龍王請問經》云:】
海龍王請問經中,

引那個經上面來證明。這個我們《大藏經》當中有這一段,我印象,我記不住了,好 (p78) 像在這個《海龍王請問經‧授決品第九》當中,第九品當中有這一段話。不過我們現在的翻譯的這個經典跟本論上面引的,因為它輾轉地經過不同的翻譯,所以文字不盡相同,內涵大概是這樣:

【世尊我於劫初,住大海內,時有拘留孫如來出現世間,爾時大海之中,諸龍龍子龍女悉皆減少,我亦減少眷屬。】
龍王就曾經問佛,龍族的數量為什麼增加的問題:「我在賢劫之初,拘留孫佛出現於世的時候,大海中的龍王、龍子、龍女數量減少,我的眷屬也減少。

說這個經上面,是娑竭羅龍王請世尊到龍宮當中去受供,然後請問佛法的一段對白。說:「世尊哪,我在劫初(劫初就是那個我們現在的賢劫之初),那麼住劫的時候,剛開始的時候,第一個佛出世的是拘留孫如來,那時候海裡邊龍啊,龍子、龍女都少,所以我、我自己的眷屬也少。

【世尊現大海中,諸龍龍子龍女,皆悉如是無有限量,不能得知數量邊際,世尊有何因緣而乃如此。】
但是現在情況不同,龍族的數量突然繁盛,大海中龍王、龍子、龍女的數量多到無法計算,請問佛這是什麼因緣?

現在啊到了現在,這個大海裡邊這個龍子、龍女是不曉得多多少少,數都數不清呀,說世尊哪,是什麼原因呀?」那麼佛陀就告訴說:

(p79) 【世尊告曰:龍王,若於善說法毘奈耶而出家已,未能清淨圓滿尸羅,虧損軌則,虧損淨命,虧損尸羅,未能圓滿,然見正直,】
佛告龍王說,這是由於聽聞佛法後,受戒出家,但是出家後不能清淨圓滿持戒。對於軌則、淨命、尸羅有所虧損,不能圓滿,但因為正見還未壞失,

這個注意一下,

圓滿持戒的幾個公案?51A1(2059~2756)手抄P80L13~P84L5

【此等不生有情地獄,死沒已後,當生龍中。』】
所以這類的眾生,死後不墮地獄(邪見者墮地獄),而生在龍中。」

原因是為什麼?說那些人在佛世的時候出了家,「善說法毘奈耶」這不一定指戒,是指整個的佛的教法。聽從了佛的教法好心出家,出是出了家了,但是他這個戒沒有能夠圓滿清淨。總的來說是尸羅,尸羅是整個所受的戒。平常我們說戒的話─戒法、戒體、戒行、戒相。了解戒的整個的內涵是什麼,叫戒法;了解了以後,然後你如法受持,然後呢得到這個戒體;得到了戒體以後,依體起行,就是戒行;然後當你依體起行,行持的時候,自然而然這個戒行一定有它的儀相、軌則,譬如說走路有走路的樣子,然後講話,然後呢坐……每一個地方都有它的一定的樣子,這個時候叫戒相。所以這個戒相是它表現出來的外表的形相,也可以說這個戒的末流,戒的末流。反過來,雖然它是戒的末流,但是如果持戒是必然有、必然有的。
所以現在有很多人哪,說好像忽視戒相而談戒,請問:你忽視戒相而談戒,你持的 (p80) 什麼戒啊?那只有你自己知道了,這個絕對沒有這樣事情。當然,如果說你學定,這個得了慧是定共、道共,那固然,那個時候你一天到晚安住在這裡,你當然你的戒相也不會亂哪,這個很清楚、很明白。所以現在我們要了解,這個戒的特質,戒相的確是末流,但是反過來說,你不因為說末流了說:啊,我持戒不重這個相!那又完全錯了。這個概念我們要非常清楚、非常明白。
那麼所以對這個戒法的正確的了解,然後如法受持,正得戒體,這個重要的是什麼?正見,這個東西沒有壞,這個東西沒壞。可是因為你的無始以來的習氣還很重,所以有的時候不小心啊,小的地方總是沒有辦法做得圓滿、徹底,這個時候所以它軌則、然後淨命等等稍微有一點錯,稍微有一點錯。所以這個時候說「然見正直」,不要看哦,這個見不容易哦!不要我們這邊隨便說:「啊,我這個得正見了。」沒那麼簡單!在這種情況之下,他,是的,不圓滿,或者說乃至於破了一點小小的這種,他不會墮落到地獄當中。那麼怎辦呢?生到龍當中,生到龍當中。   
說到要想圓滿持戒真不簡單哪!我在這個地方,也可以告訴你們有這麼一個公案。這個傳佛法藏的迦葉尊者、阿難尊者,三祖是商那和修尊者,那是個好了不起的大尊者。商那和修尊者所度的人,度人無量。他每度一個人,他就用那個竹籌丟在屋裡邊。結果他一 (p81) 生度的人哪,這個竹籌,換句話說它有一個尺寸的,小小的一根,像我們那個竹籤一樣的一根。那時,欸,度了一個人啦,他成就了,然後呢擺一個竹籤放在那個屋裡邊,像這樣的房子裝了好幾間房子啊,你可想而知是度人無量,這麼一個大祖師。那個時候他離開佛世,大概是一百年左右。
那麼那時候,她有一個老比丘尼,那個老比丘尼已經一百二十歲了,那個老比丘尼年輕的時候啊,小的時候曾經看見過佛。所以,凡是那個大祖師,都對這個佛有無比地仰望,有一天,聽說這個老比丘尼看見過這個佛,他非常歡喜,特別去拜訪她,拜訪她。然後呢這個老比丘尼,聽說這個商那和修尊者要來拜訪,非常歡喜,因為他是個好了不起的大尊者,在那個時候的話,那是全國最了不起的,所以啊迎接他。她迎接他的時候,她要試一下,怎麼做呀?她在這個進門口的時候,平常我們那個上面叫戶限、門檻,或者這個門檻鼓出來一點。那平常那個門檻是木頭做的,她下面挖一個洞,挖了一個洞以後,下面裝一個鉢,那個鉢上面─實際上不一定鉢,就是我們裝吃飯用的容器,裝了滿滿一鉢的油。上面呢,然後草啊什麼蓋好了以後,鋪得好好的,那房子,擺在上面。然後商那和修來了,別的人不從上面走過,那商那和修尊者進去,這樣。
進去了以後,當然你看這種大尊者的走路這個安詳啊,那個行、住、坐、臥每一個 (p82) 地方中規中矩。然後進來了以後,然後那麼要問法,問法以後談起這個情形,談起這個她就讚歎佛在世的情況。以後啊,那麼他進來了以後啊,她就把那個打開來一看,打開來一看以後,那個老比丘尼就說:「你看!這個佛世的時候……」那個佛世的時候,一個六群比丘,你們聽說過沒有?那個六群比丘是專門搗蛋的,專門這個找漏洞,專門犯戒,就這樣。實際上那些都是菩薩示現哦!但是佛制的很多戒,就制了這個戒,他又找漏洞,又照這個地方又找麻煩去了,這個地方又找麻煩去了,換句話說,當時僧團當中最搗蛋那一批人。他們六個人,因為他們都是貴族子弟啦,他們就很好,在一塊兒的,這樣。
說當年她這個老比丘尼年紀還很小,她自己家裡的尊長供佛,那麼那次來的時候,佛弟子當中那個六群比丘也來,那麼她家裡邊的人也做了這麼一個事,他把那個油也擺在裡邊。等到佛來了以後,然後再走的時候拿開來看的話,那個鉢裡邊的油一動都不動。滿滿一鉢油擺在這個地方,這麼多人走進來,這個油一動都不動,你們可以想像得到,啊,他們這種威儀啊!結果呢,現在那個商那和修尊者是現在最了不起一個大尊者,就他一個人跑過來,挖開來看看,那個油啊都跑到外頭來了。
所以我們不要輕看喏!這個、這個戒相啊,換句話他心裡面哪,一定要有他什麼樣的東西。平常你看,有很多人他坐在那裡無緣無故地,腿就咚咚咚咚在那抖,站在那裡他那 (p83) 個腳會顛,這個他自己不感覺到的,這是什麼?那就他的一個心理的行相,就是自己不安的行相。現在說實在的,我們這個時候是每況愈下,一等一的大法師,你看他那個樣子啊實在是,平常我們也不談了。我以前也不懂,因為這是我當年開始,我跟仁法師,他在那裡,坐在那裡就坐這個樣子。他如果一坐,他自然而然他也不擺,就在那裡。一個鐘頭就一個鐘頭,兩個鐘頭就兩個鐘頭,就這樣,我是很少看見這樣。然後呢他自己在房間裡看書,看完了,他累了,把眼睛一閉,他就在那個地方,他不會像我們這樣的,他不會!他絕對不會!乃至於昏沈或者什麼,他都不會。他任何情況之下,坐在這個地方,他坐得很好,他覺得有一點不對了,站起來,跑到外面去轉一下。
以後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看見大陸上的一個出來的一個比丘,那個時候他到美國去。說起來我當年大家談談哪,我還覺得,唉呀!他怎麼出家了幾十年,好像啊很多東西都不懂。儘管他不懂,但是他跑到你……不管他說話、走路、坐,你一看就教你肅然起敬,肅然起敬。所以這個東西的確有它實在特別的,是威儀有它的威儀這個意義在裡頭,那麼這個地方我順便一說,順便一說。
所以佛世的時候,那個時候像大智舍利弗尊者,他入佛因緣是為什麼?就看見那個馬勝比丘在馬路上面走,哎呀,走過去那個樣子的威嚴哪,啊!他感到無比地感動。當年舍 (p84) 利弗尊者是當年大外道頭哦,是絕頂聰明的人,一看,啊!就會得感受。我們中國歷史上也是一樣,宋朝的大理學家二程夫子跑到廟裡一看,說:「啊,三代禮樂盡在於斯!」就看見那些出家人。所以我們現在是出了家,學了佛以後什麼都不在乎,走路的時候馬馬虎虎,隨便的時候啊,這個東西實在是非常糟糕、非常糟糕!所以我這地方說到這裡,特別提醒一下。
尤其這個地方告訴我們:啊,你只要正見圓滿,其他沒關係啊!你心裡面懷著這個念,你就完了!你說懷著正見,什麼叫正見啊?唉呀,自己覺得我戰戰兢兢,實在是一點都不能差啊!雖然你這樣戰戰兢兢,但是因為你的習性使然,所以你不小心地這個自然流露,這個才是正見還圓滿,其他虧損了。絕對不是說:「啊,我只要有正見,其他就馬馬虎虎就得了。」那是一定墮落,那個根本就是個邪見,這是我要特別說明。
所以現在如果說我們能夠把握住正見,步步上去是固然最好,萬一你不得到正見,你能夠把那個戒相牢牢把握住,至誠恭敬說:「啊!我現在慚愧,我不了解正見,但是至少行相我看得見。」你做到了,這個雖然還沒有得到正見,已經跟正見相似,你就這個概念你上去的,你就不墮落。你只要真正的行相做得好,你有這個心的話,乃至於龍可以都不墮落,你可以保持人身喏,這個我們要正確了解的,所以我們不要誤解了這個字啊!現 (p85) 在我們繼續下去。

2018年1月11日 星期四

2018-01-25進度:皈依三寶八

50A03:13 50B03:47

⑥ 乃至命緣應當守護不捨三寶
<第一組>
(p37) 【◎ 第六下至戲笑乃至命緣,應當守護不捨三寶者。】
「共學內容」的第六項,是說從平常的開玩笑,到生命有危險的時候,都應當時時刻刻守護歸依,不捨棄三寶。

真正皈依了以後,最起碼的,哪怕笑、開玩笑;最嚴重的,哪怕送了命都要努力守護,就是守護這個皈依,絕對不棄捨。皈依尚且如此,所以下面你皈依做到了,下面持戒等等自然都做到。所以這個根本只要做到了,上面就都做得到。現在實際上呢,就是我們那個根本沒有,所以現在有很多人啊,哎喲,希望要求個菩薩戒,乃至於要求個密宗的大灌頂。不要這麼忙,你先把皈依做好了,你皈依做好了,下面一樣一樣東西都很容易,自然都會得到。你如果這個沒有基礎的話,不要說,啊,這個菩薩戒,密宗的灌頂,佛親自跑得來,跑到你面前,給你這個東西,也沒得用;反過來,你見到了佛,也沒得用。佛世這種公案太多、太多。下面說:

【身命受用,定當捨離,若為此故,棄捨三寶,則一切生輾轉受苦,故任至何事,不捨歸依。】
我們的生命、財產,未來死的時候都帶不走,都要捨離的。可是,如果我們為了守護生命或財產,隨便棄捨三寶的話,就會因為棄捨三寶,救護的力量也隨著消失,而在往後的生生世世當中繼續受苦。所以,在任何情況之下,都要護持三寶,不棄捨歸依。

  我們所以捨不得的話,總有困難,現在最嚴重,哪怕那個身命,他真正皈依的人,哪怕身命可以捨掉,皈依不捨。為什麼呀?因為你那個身命以及眼前的受用,就算是你現在為了保護,捨掉了皈依,對不起,最後你能不能保護它?最後還是死欸!很多人沒有皈依 (p38) 的人,他沒有長壽欸,這很明白嘛,到時候照樣地死。於是這樣的話,你不就冤枉了嗎?不是冤枉了嗎?所以假定說,為了保護這個本來就要死的、本來就要棄捨的,而棄捨的話,太可惜啦,太可惜啦!所以你為了這個而棄捨三寶的話,那完了。「一切生中輾轉受苦」。所以在任何情況之下,絕對不要捨棄,絕對不要捨棄。
反過來說,當苦惱發生的時候,你能夠皈依的話,那麼這個苦惱卻是慢慢地怎麼辦?可以減輕。因為這是業嘛!由於你真實皈依了,然後知道了正確地做,這個業障漸漸淨除了,於是這個苦漸漸遠離了。而這個都從皈依開始,皈依正是要為做這個。所以當你遇見了苦,你反而棄捨皈依了,那這算什麼皈依?

【作是念已,數起誓願,雖為戲笑亦不應說捨歸依語,】
有了這樣的認知以後,就該常發誓願,就算是在玩笑當中所說的戲言,也不輕易地說棄捨三寶這類的話。

你了解了這個,這樣地思惟觀察以後,就下了一個立誓:啊!咬緊牙關—說這個誓是什麼?是要對自己所願求的一定要做到,這個叫做誓願—哪怕說笑話,絕不棄捨皈依。在任何情況下,絕不棄捨,就是這個道理。

【諸先覺等說一學處謂隨往何方,於彼如來應學歸依,未見根據。】
有些人說,如果你想往生那個世界,就該歸依那個世界的佛。譬如,你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該歸依阿彌陀佛等。這樣的說法,在經論當中是沒有根據的。

他下面有一點,說有的一些祖師們說呀,說其中我們皈依了以後,有一個學處。現在 (p39) 他下面告訴我們,皈依了以後應該學的幾樣東西。說有一些祖師們說有一個應該學的,說不管你到什麼地方,那麼,反正比如說:噢,通常說密教吧!說東方什麼如來,南方什麼如來,寶生如來是南方啦,西方是阿彌陀如來啦等等,或者到那個地方,皈依這個佛,到那個地方皈依這個佛,說這樣,有這種說法的。但是這種說法,大師說「未見根據」,未見根據,真正皈依,就是皈依十方三寶,就這樣,這個意思。而主要學的,就是上面〈攝分〉、教授當中所出的這幾點,關於這一點沒有根據。所以這地方順便提一下。

<第二組>
【◎ 如是六種共同學處,是如《道炬釋論》中說。】
以上這六種共同學處,是如道炬釋論中所說。

上面所說的六種共同學處,就是解釋《道炬論》當中的解釋。他為什麼要說這個?這個很有關係哦,表示他的師承。他這樣地了不起的一位大成就者,宗喀巴大師也好,阿底峽尊者也好,你看,我們曉得在印度,阿底峽尊者被稱為、被尊為第二能仁,宗喀巴大師也是。以這麼了不起的人,他們一開口,開口都有他傳承的,源源本本,說我這個傳承從哪裡來的,從這個我的老師、老師、老師,然後上去哪一個,最後推舉到佛,論是怎麼說,經是怎麼說。他們這麼樣成就的人,尚且這麼謹慎,我們現在一點樣子都沒有,自己開口就亂蓋,還說:「噢,一定要這個樣、要那個樣。」這就是我們的錯誤的地方。
(p40) 注意啊!所以真正修學佛法,第一件事情要認得的—我在錯誤當中。千萬不要總是我覺得對,然後要別人照我這個樣做,那你完全錯了。單單你覺得對,那只是害你自己;你要教別人,還要害了別人,嗯,這個非常糟糕!這個雖然無關緊要的,好像;實際上這個裡面非常重要,就是我們真正學,就要從這個地方學起,要從這個地方學起。

【各別學處初三種者,契經中說。】
至於別學中,應該遮止的三種應學,是契經中說。

那麼上面是共同學處,這個是來源。然後各別學處前面有,各別學處有三個對吧?應止、應學,說各別學處前面三個—契經當中。各別學處當中,

【後三種者,出於《歸依六支論》中。如彼說云:「應於形像頌,及諸碎黃布,信解為大師,親口說諸法,不謗應頂戴,淨未淨諸人,應觀為善士。」】
別學中的後三種,修行應學,是出於歸依六支論中。像這類的說法:「應該將一切佛的形像,以及象徵佛的碎黃布,都視為佛寶;對於佛親口所說的諸法,也應當至誠恭敬的不生毀謗,視為法寶;不論已經淨除煩惱,還是沒有淨除煩惱的修行人,都應當視為僧寶。」

這個就是跟前面這個別學當中的,這個應修三個一樣的內容。

p. 116
【〈攝決擇〉中所說此等。】
是攝決擇中所說的內容。

還有〈攝決擇分〉說也是這樣的。

(p41) 【迦摩跋云:「此諸學處,內隖蘇跋,想亦宣說,我二同從阿蘭若師所聞。」】
迦摩跋說:「這些別學、共學的內容,我想內隖蘇跋也是這樣說的,因為我們兩人,都是從阿蘭若師那邊聽聞來的。」

就是這個就是說他的師承。喏,他說那些師承,阿蘭若師,就是阿底峽尊者親傳的主要的康地的三個大弟子之一;親從這個他的,從內隖蘇跋,一代一代這麼傳下來,傳到宗喀巴大師,表示他這句話有出處。所有的地方,由經、論一直溯到佛。

【此語出於此師所傳《瓏跋道次第》中。】
這段話是出自於這位老師所傳的壠跋道次第中。

那就是告訴我們這個來源。那麼,上面就是我們皈依了以後應該學的,繼續下去。

<第三組>
【◎ 若有違犯此諸學處,當成虧損及棄捨之理者。】
歸依以後,若是對於這些別學和共學的內容,有所違犯的話,就是退失或者棄捨三寶。

你皈依了以後,萬一有違犯了,怎麼辦?還有呢,怎麼是棄捨?這個道理說一下。

【有說違犯六種成捨,】
那些情況算是對三寶有所虧損(退失)?那些情況又算是棄捨三寶呢?有的說,只要違犯了六種內容,就算是棄捨三寶。

有一類、有一派這麼說:如果說你前面所說的這些道理,這個當中有六種違犯了,那麼你就棄捨皈依了。哪六種?

【謂初三種各別學處】
六種內容,包括了前面別學部分,應該遮止的三處,以及共學部分的恆修歸依、供養三寶、為命不捨三寶這三項。

(p42) 初三種就是皈依了佛,不應該皈依其餘的大師;以及皈依了法,要離於損惱心;皈依了僧,不可以與外道共住,就是這個道理。這個「共住」,前面已經說過了,我們要記得。除了這三樣東西以外,下面還有呢,

【及恆修歸依,】
說我們正式皈依了以後,要恆修皈依,假定說不經常去,那麼又錯了。或者,再下面第五,

【為命不捨。】
第六,

【供養三寶。】
這個六樣東西,如果說你做不到的話,那就等於捨棄了。有一派呢,

【有說由其九種成捨,謂加違後三種】
有的主張,要違犯九種內容,才算是棄捨三寶。九種內容,除了前項所說的六種內容以外,再加上別學部分,應該修學的三處。

另外有一些說,要成了九樣東西違背了,那麼就是捨棄了,又加上後面三種,就是

【各別學處,】
後面的三種再加進去。就是上面這個六種,加上各別學處的後面三種。

【其餘僅成虧損之因,】
除了違犯這九種內容以外,其他的內容,只算是對三寶有所虧損,而不算是棄捨。

如果說,你沒有像上面所說的違背了六種或者九種,那麼只是差一點,虧損了,不是違背。這個是前面說。

【然作是思,】
然而,只要仔細的想一想,

那個地方告訴我們—宗喀巴大師:但是你假定說腦筋當中以這樣的想法、這樣的觀 (p43) 念,那麼這個就錯了。怎麼樣呢?說:

【若與為命亦不棄捨,有違犯者,實捨歸依,】
若是違犯了「即使生命受到威脅,或者緊急為難的時候,也不棄捨三寶。」這一項的話,實際上就等於是已經棄捨了歸依。

說,假定說你遇見了困難,乃至於是有生命危險,你就棄捨了三寶,那麼那個時候,你實際上就棄捨了皈依。這樣的話:

【如是雖未棄捨三寶,然俱愛執三寶異品,大師等三,亦違不言有餘大師,心未誠歸,故亦成捨,】
或者是,雖然並沒有說要棄捨三寶之類的話,但是卻仍然喜愛和執著其他的外道。譬如歸依其他的外道大師、非正法而認為是正法等。像這樣不把三寶當做是唯一真實的歸依處,心裡也沒有至誠的歸依,都等於是棄捨了三寶。

為什麼原因呀?他說雖然真正皈依的時候,它一定有一個儀軌或者什麼等等,當然你要捨的時候,你還是對著某人:「哦,我現在不皈依了,棄捨了。」實際上你那心裡面,形式上面沒有這麼做,可是心裡面已經違背了。本來皈依了三寶以後,你心裡面一定是依止,說執取這個大師是唯一的皈依處,然後所說的法是唯一所憑信的行持的準則,而行持的助伴,共同的同伴就是僧。心裡面現在你想:「唉,這個不行、不行,這樣做的話,生命受了傷害了,哦,不要、不要!」心裡面這樣想的話,你違背了你皈依的時候的這個內涵,那個時候,心裡面並沒有真正的皈依。既然沒有真正的皈依,當然捨棄掉了。

(p44) 【若未犯此,僅違學處,非是捨因。】
如果沒有違犯上面所說的內容,只是違犯其他的部分,就不算是違犯三寶。

如果你這個心裡面沒有,僅僅是對上面告訴我們,皈依了以後應該學的那些道理,你沒有做好,稍微一點違背。那個就是因地當中不圓滿,種了一個棄捨的因,並沒有產生棄捨三寶的這個實質上的結果。

<第四組>
【◎ 是故歸依,是於佛教,能入大門。】
因此,歸依是入佛教的大門,

所以皈依是進入佛教的大門。

【若有歸依,非唯虛言,則是依止最殊勝力。】
如果能夠真正至誠的歸依,而不僅僅是空言歸依而已,就等於是依止了最殊勝的力量。

假定說這個皈依不是嘴巴上面講講,而是內心上面真實皈依的話,這個的的確確是最安全、最殊勝、最超勝的力量。這個力量不得了的力量哦,不得了的力量哦!前面說過太多了。

【內外障緣不能違害。】
為什麼是最殊勝的力量呢?那是因為歸依三寶以後,所獲得的福德力和加持力,能使一切內、外障緣不能違害,

不管是若裡邊、若外面,外面是人家,不管是有情,情與無情的傷害,裡邊是種種煩惱惑業等等的,都不能傷害。

(p45) 【功德差別,易生難退,倍轉增長,】
過去沒有的功德,容易產生,已經有的功德,很難退失,因此功德能倍轉增長。

所以皈依了以後,有皈依這個功德的差別:你皈依了以後,它生起功德很容易,而不會退轉,退轉也…… 不會退轉,就是退轉的話,它也少;現在我們功德不容易生起,退轉很容易。然後生起來以後呢?「倍轉增長」,加倍、加倍地很快地增長。

【故如前說,由於怖畏及由憶念功德等門,受持歸依,勵力不違歸依學處,是極扼要。】
所以,正如前面所說,我們由於怖畏墮惡趣、憶念三寶的功德,才受持歸依。現在既然歸依了三寶,就應該對於三寶有真實的信心,平時也應該儘量的做到,所以別學和共學的內容,絕不輕易地退失或棄捨歸依,這才是最重要的。

說由此我們了解,那曉得了,是,也必定從前面所說的,由於了解三界之內的真相,無常迅速,死了以後要墮落的苦,所以怖畏這個苦,然後要找解脫,找到真正皈依之處而至心受持,然後呢努力不違背,這個是皈依的最最主要的一個內涵。這一點我們要認識,照著去做一定得到這個功德。

【◎ 設作是念:如是念死及思死後當生惡趣,而起怖畏,能從其中救拔歸處,是為三寶。若歸三寶不違學處,然其歸處,如何救拔?】
我們已經知道,由於念死之後,生起怖畏死後當生惡趣的心,才會找尋能幫助我們,從惡趣當中救護出來的真實歸依處。如今,我們也相信三寶是我們的歸依處,而且至誠歸依。歸依三寶以後,如果能夠不違背所有別學和共學的內容,那麼,這個三寶又是如何幫助我們從惡趣當中救護出來的呢?

那麼進一步我們要想了:對啊!那麼因為我們念到死、無常的迅速,然後死了以後,要墮落惡趣,哎呀,這個又這麼恐怖!然後呢就想為了怕苦啊,要找可以歸投依靠救護的 (p46) 地方,結果你找到了三寶。然後呢皈依了三寶,他又告訴我們怎麼學。然後呢這樣去學,他怎麼救?他怎麼把我們救起來呢?欸,對啊,這個我們要了解呀!他下面說:

【如《集法句》云:「能斷有箭道,我教示爾等,如來是大師,爾等應須行。」】
如集法句中說:「有誰能阻斷所有傷害我們的利箭(能斷除所有輪迴之苦的因)?我告訴你們,只有佛能做到,所以你們應該學習佛的一切行。」

欸,現在就告訴這個道理了,所以經上面現證成,然後解釋這個道理。經上面怎麼說?《集法句》上面,說這個真正能夠斷除痛苦的「有箭道」—箭,就是傷害我們—真正能夠避開傷害我們痛苦的這個道路,現在我告訴你啊,是誰?那這個是如來,「如來是大師」,這真正的一個大師,他可以告訴你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爾等應須行」,你們應該跟從著他,聽著他、照著他去做嘛,那個問題就可以解決了。所以

思惟正皈依是法寶的內涵?50A1(1918~)手抄P46L13~P47L15
<第五組>
【佛是歸依的大師,】
因此,我們應該歸依三寶,將佛視為歸依的大師,

真正的老師。

【僧是歸依正行的助伴,】
將僧視為歸依正行的助伴,

那個僧呢,是皈依了以後你修行的時候的同伴,這個很重要的。

【故正歸依是為法寶。】
而正歸依,正是實踐法寶最好的說明。

(p47) 所以正確皈依的是什麼?法寶。這句話,注意!我們真正皈依的是法寶。這地方有個問題提出來了。前面告訴我們,我們正皈依的是佛寶,不是所有的一切,這地方又告訴我們正皈依的是法寶,請問:到底哪一個呀?很多經上面都說:哦!是皈依的唯一的是佛寶,現在這地方就告訴我們卻正皈依的是法寶。我現在請問你們:這個裡邊有沒有矛盾?你們想一想,這個答案也擺在明天再說。不過我有的時候,明天,到了明天忘記掉了。現在是記性不大好,所以希望同學當中提醒我一下,提醒我一下。剛才好像也有一個問題,我現在也忘記了剛才問什麼問題,提醒我一下,那我來告訴你們。
當然我是主要的是鼓勵你們好好地想一想,你們如果想一想的話,然後我那麼一提的話,你就得到那個宗要,得到那個宗要。不要怕想錯!真正說起來,我們是一定錯的,假定我們一定對的話,那我們何必來學呀?我們都對了嘛!實際上,正因為我們都是錯的,所以一定要學,這個道理要懂得。所以不要怕錯,怕不懂!不但是要不怕錯,而是更應該了解不懂。所以經過你思惟的話,更找出來你錯誤的地方。所以你經過了思惟提出來的話,把你的漏洞都能夠遮蓋住,這樣我們才能夠一步一步好好地增上,懂不懂?這是我所以要你們思的這個原因哪!你們也應該善巧利用這個機會呀,這是對你們最佳幫助。如果說你們想著,哎,要教你們自己去想去了,這對你們自己的最大的損失,這是要注意的。 (p48) 那麼繼續下去:

【若能得此,解脫畏故。】
若是果真如此,就能解脫一切的怖畏,從三界中救拔出來。

因為你真實地得到了這個法的話,那麼一切的怖畏、痛苦解脫了,解脫了。下面就解釋這個道理,這個法寶,所謂法寶,得到法寶是什麼?

p. 117
【最下法寶,亦是由其初修業時,遠一分過,修一分德,斷證二事,倍轉勝進而為安立,非離此外,忽從他來。】
最上乘的法寶,能究竟成佛;中乘的法寶,能解脫生死;最下乘的法寶,也能不墮惡趣。這也是從歸依以後,知道如何正確修行,從遠離一分的過失,修證一分的功德來的。如此漸漸地斷除過失、修證功德,才能真正斷惡修善,而不墮惡趣,並不是離開斷惡修善,還有其他不墮惡趣的途徑。

這個才是法寶。法以教、證為體,大家還記住吧?法是什麼?內涵—教、證兩樣東西。「教」是告訴我們法的特質是什麼,如何行,得到什麼好處,這樣。然後呢你學會了,照著這個教去行,「驗證」了,如法如理得到這個圓滿的東西,叫作法寶。所以最起碼的,乃至於一點點,都由於如法地聽聞、理解,然後呢照著所理解的如理修持。結果經過這個修持以後,遠過、積德。遠一分過,就離開一分苦;積一分德,就得到一分樂。從「遠」方面說,叫「斷」;從「德」方面說,叫「證」。所以無非都是這樣的斷證兩件事情,這樣地繼續地倍倍增上而得到的,而得到的。就是說,不是說這個以外,其他的地方得到。所以絕對沒有天上掉下來的事情,這地方說得很清楚。經論上面告訴我們,經論上 (p49) 面告訴我們。
如果大家不想學則已,想學這裡說得很清楚:不要等,白等,白白浪費時間!唯一的辦法,要自己去修持。要修持,你必定要懂得修持的方法;要懂得修持的方法,一定要去聽聞;要聽聞一定要找善知識,所以這個次第非常清楚、非常明白。然後得到了善知識正確的引導指授,你照著它去思惟把握住、了解了修行的特質,然後一步一步深入的話,那麼那個時候,你就得到了這個法寶。得到了法寶,苦惱就解決,功德就安立,一樣一樣都行了!
哦!那麼現在我們了解,哦,原來最後找到這個根源在這裡。要想解決痛苦的根本從這裡,在法上面。那這個法又是什麼呢?你怎麼樣修行?怎麼樣離過?怎麼樣證德呢?當然你對那個法,應該有正確的了解呀!所以說:

下士道修法應對業果善巧認識,如理取捨,發深忍信?50A2(2458~0333)手抄P49L11~P54L2
【◎ 故於此時,是須善巧,善不善業及果差別,如理取捨而修正行,是為修法。】
所以,想要不墮惡趣,就必須先知道如何正確地斷惡修善,而斷惡修善,又必須善巧地分辨善、不善業,以及果報的差別。這樣才知如理的取捨,修一切的正行,這才是眞修行。

所以那個時候,你必定要正確地了解,所謂「善巧」的話,對它弄得非常熟悉,什麼是善業,什麼是不善業,善業是感得什麼樣的好的果報,是惡業是感得什麼樣的痛苦的果報,這個種種的關鍵在什麼地方,你了解了。因為你了解了,不想要得到苦,所以要去 (p50) 掉、要捨掉惡業,要想得到樂果,所以要修善業;如這個正理正法這樣地取善的,然後呢,棄掉、捨掉這個惡的,這個就是修行正法,這個是修法。好了!從前面這樣必然一步一步推上來,跑到那地方,這個結果。
如果說你這樣地上來的話,你心裡面自然而然是一點懷疑都沒有。然後再加上你深入思惟、觀察、懺悔,把業障淨除了,那個心裡面很強有力了,生起來了以後,那時候叫你說:哎呀,不要修行,你辦不到。叫你在那兒偷偷懶,你不願意—喔唷,這個好處都從這上面來了,叫我偷一個懶,我浪費時間,那絕對不願意呀!這個關鍵都在這個上面哪,都在這個上面哪!所以反過來,你如果得不到的話,叫你稍微多做一點,喔唷,不願意,然後找到機會還縮在那個地方,那偷偷懶。結果你了解得很清楚:偷了一點小懶哪,受無邊大苦;哦!現在稍微努力一點的話,將來得到無邊安樂,有這麼大的好處啊!都從這個如理取捨,絕對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都要靠你自己如法地取捨,斷、證兩樣東西得到的。但是你要得到這個東西的話,還要什麼?除了聽聞以外還要如理思惟,努力地思惟,心裡面這種決定的勝解生起來了,所以說:

【若不久思二業及果,如理取捨,則不能遮諸惡趣因,縱畏惡趣,然亦不能脫此畏故。】
若是不能經常地思惟善、不善業,以及果報的差別,就不知如何的取捨,來遮除一切墮惡趣的業因。這樣的話,縱使你不想墮惡趣,也不能從將墮惡趣的怖畏中脫離出來。

(p51) 假定說,你不努力地恆常思惟這個道理—哪個道理呀?兩種業:善、惡業,由善惡業感得苦樂的果報。你了解了,才能如理取捨。現在你不努力地長時期地思惟、努力,糊裡糊塗,不清楚,而現在一直在煩惱的現行當中。在這種狀態當中,對不起,你眼前種的因是什麼?煩惱、惡業之因啊!縱然你怕苦啊,對不起,你沒有辦法透脫出來啊!所以現在真正重要的:要真正懂得怕苦,要真正曉得求快樂。所以我們要有出息—是,怕苦的!是,要快樂的!但是要找到快樂的因,也要了解去掉痛苦的因,如理取捨,自然樣樣得到。所以說:

【是故救拔果位惡趣,須於因時,糾治其意隨不善轉,】
因此,想要不得惡趣的果報,必須從因下手,時時防止我們的心念,不轉向惡,才不會造下墮惡趣的業因。如何做到心不生惡念?則還有依賴於對業果的道理,產生決定的信解。

所以你為了避免將來這個惡果,從這個惡果當中救出來,一定要事先不要造這個惡因。在事先如果這個因地上面你能夠糾正,不要讓它隨惡、隨不善而轉,那個時候避免了這個惡因的話,自然你會避開這個惡果。要想這樣做的話,

【此復依賴於諸業果得深忍信。】
如何對於業果的道理,產生決定的信解呢?這就是下一部「深信業果」所要介紹的內容。

得到確定不移的認識。這個確定不移的認識叫做深忍,深深地忍可在心裡面,絕不動搖,絕不動搖。現在這種狀態當中,容或我們聽見了道理,說:啊,對、對、對!但是,聽的時候是對,等到你聽過了以後,心裡面就沒有了,這個是沒有忍可在心當中。那麼要怎麼樣才能夠深深地印在心當中呢?這唯一的辦法,就是你努力地思惟、觀察,多去想、多去想。要了解你不想這個道理的時候,你腦筋在想什麼?腦筋在想什麼?這個我們要認識的。你不努力地思惟這個三寶,我們的腦筋就在煩惱當中現行,就這麼癡癡呆呆啊,就這麼癡癡呆呆,大部分當中,就這麼癡癡呆呆地一生過去了。
所以現在有很多人都是好人,唉呀!說起來平常看見他就這樣,嗯,嗯,也沒有脾氣,也沒有什麼,很好,但是呢就這樣,提也提不起,放又放不下,就這樣的。然後呢看 (p54) 見一個好東西,喔唷,眼睛瞪大了,人家罵他幾句又受不了,然後一點點東西,就這樣來了。也未嘗不想修行,結果呢雖然你要跳脫痛苦,因始終在這個惡業當中,煩惱當中轉,怎麼可能得到這個好果嘛!要很清楚、很明白。所以說這個地方你認識了,你自然而然曉得了:哦,對、對、對!現在認識了,那時候你自然就提起心力來。對!不要讓這個心隨著這樣的,就是說努力地。就是你太累,我寧願去睡覺,睡完了以後起來,這個精神很好的時候,努力去思惟觀察,然後呢深入去想這個道理。想累了,跑出去散一下步,回來再來!這樣做,你努力去做,保證有效,必然有效,而且。
否則的話你就這樣,哎呀,要你做嘛你提不起來,要你放嘛又放不掉,欸,那就這樣的。然後呢披了這身衣服,真正的功德沒有積,然後呢浪費信施是有餘;弄得不好的話,還要去說長弄短哪,對不起,那除了地獄以外,的的確確沒有第二條路好走了,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啊!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呀,這是我們要了解的。如果說你能夠真正地善巧的話,嘿,妙了!你同樣做一個功德,披了這件衣服,做的這個功德,那在家人是絕對比不上,後面告訴我們,後面會告訴我們的。所以我們今天的的確確不是三生,是無量生的有幸,能夠跑到這個佛門當中來,又得到了這樣的圓滿的正法,好自努力!這個豈只事半功倍,你只要一點點的這個努力的話,得出來的功德,是無量倍數啊!

(p55) 我們現在了解了這個:哦!原來一切真正到最後又找到了,一路上面找進來,這個門越找越近,越找越近了。最後這個門在哪裡呀?嘿嘿!對於業果道理正確認識,然後深入地思惟,使它深深地忍可在心當中。所以第二歸依以後,必然跑到說:

2018年1月7日 星期日

2018-01-10進度:皈依三寶七

48B28:38 50A03:13

<第五組>
【第五由知勝利,晝三夜三,勤修歸依分二,① 《攝分》所出勝利,② 教授所出勝利。】
「共學內容」的第五項,是知道歸依三寶殊勝的利益之後,無論晝三時、夜三時,都要勤修歸依。歸依三寶有那些殊勝的利益呢?分兩種傳承介紹:第一種傳承,是由攝分所出,屬於無著菩薩的系統;第二種傳承,是由教授所出,屬於龍樹菩薩的系統。

再下面呢,由於我們了解皈依三寶了以後的殊勝的利益,這個了解了以後,自然而然我們一切時處—那麼這個一切時很籠統,現在在這個地方分為晝夜,那麼白天說晝三時,晚上又夜三時,不管是白天,不管是晚上。那麼這個裡邊也可以說,不管是你在任何 (p283) 情況之下,張開眼睛來腦筋清醒固然是,睡覺的時候,心裡面還在那兒一心一意地皈依,勤勤懇懇地修習。那麼這個裡邊又分兩部分,一個是〈攝分〉中告訴我們的什麼殊勝利益,一個是教授當中告訴我們的;換句話,一個是相宗,一個是性宗。

p. 113 (10)
【◎ 初中有二四聚。】
在「攝分所出的勝利」當中,分為兩方面介紹,每一方面再分為四小項說明。

這個〈攝分〉當中,相宗從兩方面來說,每一個地方分四個子目。

皈依的福有多大?49A1(0318~0700)手抄P4L13~P6L5
① 第一四聚:其中第一個四聚,即:獲廣大福、獲大歡喜、獲三摩地、獲大清淨。

【初四聚中,一獲廣大福者,如《無死鼓音陀羅尼》云:】
「歸依三寶」的第一個勝利,是能獲廣大福。因為三寶不可思議,所以歸依以後,所獲得的福德也不可思議。若是要衡量歸依所獲得的福德,恐怕是三界這麼大的容器,也無法容納。正如無死鼓音陀羅尼中說:

這第一個,你皈依了三寶,可以獲到非常廣大的福德、福報。那麼引經上面說,

【「佛世尊難思,正法亦難思,聖僧不思議,諸信不思議,異熟亦難思。」】
「佛寶難思議,法寶也難思議,僧寶更是不可思議。所以對三寶的信心不可思議,所獲得的果報也難思議。」

佛、法、僧這三樣東西,都是不可思議。這個不可思議可以從兩方面來說:第一個呢,就它的質來說,那就不是我們現在的心識所能夠思議得到,換句話說,它的確是非 (p4) 常地深微;就它的量來說,不可思議呀,那是大得我們無法想像的!所以不管就它的質,不管就它的量、就它的性、就它的相,那三寶的意義那真是不得了!你怎麼跟它相應呢?嘿,「諸信」,如果說你能夠相信它的話,那個信—從我們浮浮泛泛,哎,說:「我相信三寶。」哪怕你這麼浮浮泛泛,就有產生絕大的功效。這個數學上面有這麼一個公式,任何一個大小的數字,跟那個無窮大一乘,結果總是無窮大。你拿一乘無窮大也是無窮大,用一百萬、一千萬、一億、十億,不管多大的數字乘那個無窮大,還是無窮大。因為那個三寶的功德就有這麼大的不可思議,所以你沾上一點就不可思議。
所以這個信心真不可思議!不過,當然就我們感受到的方面來說的話,那完全要看我們的信心的差別,我們信心越純,那麼你所得到的越純。所以三寶方面固然不可思議,然後你能信三寶的信心,它也不可思議;如果這個兩個相應的話,你得到的異熟果報,那也是不可思議。以前我們曾經舉過不少公案,都是這個,等一下下面還要說。這個是經上面,那麼論上面呢?

【《攝波羅蜜多論》亦云:「歸依福有色,三界器猶狹,如大海水藏,非握能測量。」】
攝波羅蜜多論中也說:「歸依三寶的福德,如果有形相可以衡量的話,就是三界這麼大的容器,也還嫌太小,這樣的福德,如同大海水,是無法用手來測量的。」

你假定信得過三寶而去皈依的話,這個福德大得不得了,這個福德假定有樣子、有 (p5) 形色可以衡量的話,啊!那這簡直是大得無法想像的大,無法想像的大。平常我們任何一樣東西要有容器去裝,譬如說我們一張檯子,或者一樣東西裝在這個屋子裡面,然後呢,我們麥子裝在我們一個袋子裡邊。現在你皈依的這個福德假定拿一樣東西裝,拿什麼?就是拿我們這個三界,換句話三千大千世界,拿三千大千世界作為容器,來裝我們皈依所得到的福報—嘿!對不起,根本裝不下。啊,根本裝不下!換句話說,這個三千大千世界小得一點點,皈依的福報不曉得多大,你看看,這個皈依的福有這麼大喲!就像什麼呀?說這一個皈依的福就像大海水這麼多,你現在要拿這個小小的手捧一捧,那個捧能衡量這個大海的水嗎?無法去衡量它,這樣。所以這個皈依福報有這麼個大法!
說到這裡,我們容或有懷疑說:「是啊,我們都皈依了,我們怎麼好像沒有這麼大的福報啊?」是,我們名字上面說是皈依了,真實皈依了沒有?這個大成問題。所以我在黑板上寫了一個—皈依也要得皈依之體。假定你真正的皈依做到了,而你現在又是…… 平常你皈依做到了,你生天;這是很簡單的事情,很容易的事情。如果說你皈依是皈依阿彌陀佛,一心皈投的話,你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往生極樂世界根本就是超脫三界輪迴,啊!這個是超脫輪迴,是不得了的事情。這個福之大,你想想看,這個三千大千世界怎麼能容納?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要了解,單單皈依就有這麼大。
(p6) 前面我們已經一路上面學過來,好幾位同修都說:「啊!原來皈依還有這個道理啊,真是聞所未聞!」喏,實際上呢,真正的皈依就是如此,就是如此!那個同學所以說聞所未聞的話, 也說明了我們以前說皈依、皈依啊,只是開始說學步,種一點善根,慢慢地一步一步上來,真實的皈依乃至尚未了解。了解都不了解,你就能夠真實皈依了嗎?所以如果你正確了解,如理皈依,正得皈依之體的話,確實千真萬確,可以得到這麼大的福報。

什麼是皈依後得到的歡喜(法喜)?49A2(0805~1353)手抄P6L13~P9L3
【二獲大歡喜者,】
「歸依三寶」的第二個勝利,是能獲大歡喜。

這個我們說有了福報嘛當然歡喜,不一定,有很多人,你看他很有福氣,又有財,子孫滿堂,又有地位名譽,他就苦苦惱惱的很,他不一定歡喜,它這個地方不但你有福還有歡喜。先引經論上面。

【如《念集》中云:「若諸日夜中,能隨念諸佛,正歸依佛者,此是人所得。」】
如念集中說:「能在日夜當中,隨念諸佛的功德,正歸依佛的,只有暇滿的人身可以做到。」

說假定我們哪,「日夜」,就是平常一切時處,能夠隨順著三寶,去憶念三寶—佛,了解了佛的種種的殊勝,然後你真實如法如理去皈依的話,這個好處,這就是我們人所得到的。這個話要解釋一下,我們才能了解。你要曉得,人的真正殊勝之處在什麼地方?在三界之內,為什麼初機修學唯一的只有在人道當中,原因何在?人有一樣東西特別 (p7) 強盛—思,思惟、思心所。這個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這有什麼功效?這個要說明一下。平常我們一切的有情,一切的有情都同樣具足的幾樣東西,說六根。同樣六根—當然無色界那個色法不存在,那麼上界的容或有一些東西,因為在定當中,乃至於譬如說有很多特別的地方。就一般來說起來,眼根所對—眼所見,耳所聞,然後呢鼻、舌、身種種,當對了這個境界以後,馬上緊跟著這個意識,所謂「五俱意識」跟著它一起來了。所以平常我們這個心裡邊的,一直隨著這個五根轉,而這個情況是非常粗猛。所以在這種狀態之下,那個心力啊,一直跟著外面在轉,跟著外面在轉。
那麼,因為你跟著外面轉的話,你始終在一種被動的狀態當中,你沒有辦法從這個外相的事相上面,更深一層透過這個事相的表面,認識這個裡邊深一層的意義。要什麼情況之下才行呢?就是說你必定要把這個意識,從外面的五根上面把它收回來,收回來,不被這個外境轉。那個時候,你這個意識能夠再集中起來,貫注在你所觀察思惟的這樣事情上頭。我現在隨便舉一個例子,很簡單。譬如叫你去念書,叫你去念書,你正要念得好的時候,平常我們一般來說,外面吵了,或者有人打攪你了,那個時候你念書念不好。為什麼?喏!因為耳根所對不行耶,對不對?就是這樣。還有呢,就是你心裡面有很多所好樂的事情,有一樣東西很難放的事情擺在這裡,就是外面的境引著你,你必定要把這個拿掉 (p8) 了以後,然後呢你把你的意識貫注在這個地方去,然後你才能夠深入。
所以,現在關於前面所說的這個道理,我們已經體會到一件事情—都是什麼?都要經過思惟觀察。這個時候必定把這個意識,從那個外境上面要拿回來,貫注在這個裡頭去,貫注在這個裡頭去。然後你能夠如理如量地去思惟,思惟了以後,跟這個法相應的種種的內涵,你才能夠體會得到,體會得到。那麼所以在這個地方所謂「隨念」等等,都是這樣的。
然後你去想:啊,這個世間哪,雖然表相上面看起來是那麼快樂、這麼好,實際上,唉!這個是虛假的。表相上面好像是一年又一年,天增歲月人增壽,可是實際上的內涵,天是增了歲月,人在減壽。你才能夠從那個表相上面,進入這個事相的內涵去。然後你經過了這個思惟觀察,得出來這個結果說:啊!現在你要皈依,這是唯一可靠之處。如果你能夠這樣思惟的話,那個時候你會發現一個什麼事實?覺得:唉呀!以前都被這個外相所騙,所以種種的痛苦由此產生。現在不!啊,現在這個外相是騙不了你了,所以你不再被牽著鼻子走。因為你被牽著鼻子走,所以產生種種的苦惱。現在呢,你當下得到解脫,一切自由自在的,自己可以把握得住。那麼這個情況之下,你會有一個什麼感受說:啊!本來為著環境轉是煩煩惱惱,現在呢由於這樣的話,你不被它轉,當下不再煩惱,得到清 (p9) 涼、得到自在、得到解脫,這豈不是歡喜嗎?
所以你如果說,真正地能夠這樣的話,那內心當中的的確確,到那個時候有一種歡喜,這個歡喜叫做什麼?法喜,法喜。其實我們不必這麼深談啦!就說念佛,說:「喲!這個世間這麼可怕啊,現在到極樂世界呀,這麼快樂啊!」然後你能夠這樣想的話,你只要如理如法地去想,的的確確這個內在就讓你感到太多歡喜。在座的好幾位同修,已經透過了佛法告訴我們的道理,如理去思惟以後,欸!發現以前這種苦苦惱惱的事情,現在整個地就轉過來了。那用這麼一點點哪,就會得到這麼大的好處,所以他不但得到福,而且可以得到歡喜。那你想,我們現在對這個佛法真是可以說皮毛一點點哪,已經這樣歡喜,你將來深入真正能體會到的話,這個歡喜真是無量無邊地多啊!

【於餘二寶亦如是說,】
其他的法寶和僧寶,也是同樣的道理。

其他法、僧也是這樣。

【我今獲得依止如是三寶歸宿,是為善得,作意思惟,增長歡喜。】
我們現在不但獲得了暇滿的人身,又能夠歸依三寶,實在是非常的幸運,想到這個殊勝的利益,心中就充滿了歡喜。

想:哎呀,說:「好呀!以前因為不認識,一直錯了,結果是越走越錯呀!現在真 (p10) 正的這個正確的該皈依、可皈依、應皈依。啊!這實在好。」然後你能夠這樣地作意思惟的話,這個歡喜增長,這個歡喜增長!平常,就像我們以前做錯了,自己還覺得做對,忽然之間發現:「哎呀!以前上了當了。」到那時候,你覺得:「哎!我這下不上當了真好。」然後你繼續努力地,你發現不上當的好處又來了,當然你越想越走是越歡喜。那麼第三呢,

p. 114
【三獲三摩地,】
「歸依三寶」的第三個勝利,是能獲得三摩地。

三摩地之別名。梵語舊稱三昧,譯為定。新稱三摩地(Samādhi),譯作等持。謂心住於一境,維持於平等也。

還有呢能夠得定。要曉得這個因為歡喜就容易得定,為什麼原因?要曉得定這個東西,它必定要是內心很寧靜的,假如你心裡面一天到晚煩煩躁躁,你能得定嗎?當然不行。所以他一定粗猛的煩惱解脫了,然後跟法相應了,在那種歡喜的狀態當中,歡喜的心情通常心是比較寧靜。然後呢你在那個時候,從這個基礎上面更進入,就得定;由於定就得慧,由於慧就得解脫,得了解脫—說「清淨」,所以第四:

【四獲大清淨者,謂由等持及以慧學而得解脫。】
「歸依三寶」的第四個勝利,是能獲得大清淨。大清淨,就是解脫。由於歸依三寶後,就從五戒、十善等戒開始行持。因為戒律逐漸清淨,所以心中常生歡喜,而易得定。再由定而生出解脫的智慧,達到最後的大清淨,這些都是依止三寶而來的。

就是這樣,那麼這四個。那麼另外一點呢,這四個的程序我們要了解。第一個,你皈依的時候得到的福,這個就是我們的資糧。然後呢你根據著這個資糧,然後你善根增長, (p11) 如理思惟,能夠跟著它去做的話,處處地方照著去做的話,你內心上面跟它相應了。相應的正確的內涵是什麼?欸!那就是你不再跟煩惱相應,於是啊,這個時候的的確確不再造惡業、增長善業,這個是剛開始,屬於戒學範圍。所以這個情況之下,你的內心上面,自然可以得到戒相應的這種調伏粗猛煩惱,獲得煩惱息滅的清涼,得到內心上面的浮淺的歡喜,由此深入定、慧而得解脫。所以這個四個,還有這樣的一個必然的次第在。

<第一組>
【◎ 第二四聚中,一具大守護者,至下當說。二於一切種邪勝解障,皆得輕微,或永滅盡者,】
在「攝分所出的勝利」當中,第二方面也分為四小項說明。
第一個殊勝的利益,是具大守護。無論人或非人,都不能加害於你。關於這點,將在後面教授所出的第六種勝利——“人與非人不能為難”中宣說。
第二個殊勝的利益,是過去所有因邪知邪見所造的惡障,都能變得輕微,或者永遠消滅。

所有的錯誤的、邪執的這種觀點,「勝解」就是以前那種觀點。這種觀點,不但是說皈依世間這種大自在天、邪神等等,就是現在我們世間,很多。其實我們極大部分,這個人都是在世間的行相當中。其實世間的相…… 前面一再說,我們並不是把世間的東西不要。而是說為了我們現在的生活,把世間的很多概念,像醫生,普通世間的貿易,由在家人作為我們存活的這個幫助,幫助的條件,這個可以的,也是應該的,但是絕對不是以這個為主!所以通常情況之下,譬如說,它這個概念跟佛法告訴我們的概念有矛盾衝突的地方,我們一定採取佛法的概念,不再照世間的,不再照世間的。這一點特別注意!不是說不要它們的。
(p12) 譬如說我們現在常常去看醫生,醫生說:「哎呀,你這樣不好,信了佛吃素沒營養啊!」對不起,那不管!他除了這個以外,叫你用什麼藥,你一定聽他的,怎麼個吃法可以;可是假定你吃了素說,他叫你要吃肉,那你不聽他。當然你還沒有持齋之前,那沒什麼關係,這個要注意啊!這個要注意。所以這個地方的所謂「邪勝解障」的內涵,就是凡是跟三寶不相應的、違背的所有這個東西,你自然而然信得過三寶的關係,你自然而然去把它拿掉了,絕不成其為障礙。要不然你總歸會這樣的:哎喲!這個東西等一下沒有營養,不行、不行,所以你不要去;這個又是這樣,又不要去。那就錯了!所以現在呢,在這麼一來的話,慢慢輕微,乃至於永遠滅盡。

晚上喝牛奶要不要供養三寶?49A3(2111~2400)手抄P12L13~P14L2 清淨的該供,任何情況之下,不限時間,就是依你自己的心。
【謂由信解,歸依惡師惡法惡友增上力故,造諸惡業,皆得輕微,當得清淨。】
過去由於信解錯誤,歸依惡師、結交惡友、行諸惡法,這所有的惡業,都能因為歸依三寶後,得正知見,如法懺除,而變得輕微,或者清淨。

以前在沒有正確認識之前,那你所信的以及你所了解的,都是什麼?「惡師、惡法、惡友」。師,現在轉過來,就是我們的大師—佛;法,就是旁邊的人告訴我們方法,現在是正法;惡友。就是由於前面這種力量造的惡業,現在因為你歸憑了三寶改過來了,漸漸輕微乃至於得清淨,乃至於得清淨。關於這一點,這個地方我們要注意哦!我們現在在學習當中,所以隨時要警惕自己,我們的的確確很多見解當中,對三寶還並不認識。我們 (p13) 現在的起心動念仍舊是什麼?仍舊這種惡法在腦筋裡面,仍舊這種邪勝解。
我隨便舉一個例子,昨天,有一位同修跑得來問我,他說他晚上吃牛奶供養,應該不應該供養?我說:「應該啊!」可是他有人告訴他,他說:因為昨天我們不是剛講過嘛,說這個隨便吃什麼,受用淨水以上要去供養。他說他吃的時候旁邊有人告訴他:「你不要供養。」嗯?那為什麼?他說:「晚上那個三寶不受供養。」你們說對不對呀?好,倒現在考考你們喔,考考你們喔!對呀!我們說那我們是出家人,僧團過了午以後不食的。你現在跑得去晚上喝牛奶,你去供養,是供好、還是不供好?他說對不對?這個讓你們好好地想一想,明天告訴你們。
所以在很多地方,的的確確在這個概念當中,我們並沒有弄清楚。所以沒有弄清楚,你只有一個,隨時隨地警惕自己,不要自己隨便開口,不要是隨便看了一點書,聽見了一點了,隨便亂開口。最好的辦法就是遇見這種情況,你應該思惟觀察一下,到底該怎麼做,那個時候你肯去學,你能夠慢慢、慢慢地深進。要不然的話,我們雖然哪自己在學佛,實際上弄了半天,始終在學我。所以真正皈依了以後,要學這個學處,要好好地學,要五年,要跟著一個非常精彩的老師努力勤學。為什麼要這樣去做?就是你一定弄得開遮持犯最細微的地方,行持怎麼樣行持, 為什麼原因;如果你弄不清楚的話,對不起,盡壽 (p14) 不離依止哦!我們現在是一竅不通,跑得去的話,就隨便這個亂蓋一通,這個很危險哪!在這個地方我是隨便一提。

【三得墮入正行正至善士數中,】
第三個殊勝的利益,是可以正式進入善士的行列當中。因為歸依三寶之後,具有正知正見,所以行的都是正行,當然就可以進入善士的行列當中。

你一皈依了以後,你的行為就是從此以後正,因為你的行正,所以將來感的果一定美妙。然後呢你進至登到「正至善士數中」,的確所正確的依止的地方,真正的這些才是三世界當中對的、不錯的。所以這個就是我們說「諸上善人」,那個時候,你從皈依開始就可以進入這個圈子。

【四為其大師同梵行者,及於聖教淨信諸天,愛念歡喜者。】
第四個殊勝的利益,是能夠得到佛、如法行持者,以及淨信佛法的諸天(護持佛法者),他們的護念、歡喜。

皈依了以後為「大師」— 大師就是佛;「同梵行者」就是僧,這個僧,狹義地來說就是指四眾,廣義地來說如法行持者;乃至於其他「及於聖教淨信的諸天」,那個都是護持佛法的,他會愛念歡喜。

要得罪人還是得罪佛菩薩?49A4(2526~2618)手抄P14L13~P15L5 - 得罪人
【謂得趣入善士數中,為大師等之所喜樂,】
因為歸依後,行的都是正行,就能進入善士的行列當中,所以能得到佛和修清淨梵行人的喜樂。

這樣,所以我常常說,平常我們常常說:「哎呀!不要得罪人、不要得罪人。」注 (p15) 意呀!當然你能不得罪,千萬不要得罪。可是萬一,尤其是我們修學佛法,修學佛法了以後,很多概念、很多行為呀,跟世俗上面是有不一樣的地方。碰見這種情況之下,兩者當中,不能同時善巧處理的時候,你注意!你如果說顧全了不得罪人的話,那時候你得罪了佛菩薩跟諸天;反過來說,你如果不得罪佛菩薩諸天,你要得罪人。請問你們願意取哪一個?這個概念很重要!這個概念非常重要、非常重要!再說一遍,當然最圓滿的辦法,你既上得諸佛菩薩諸天的歡喜,下面呢大家也歡喜,這個是最好。萬一兩者不可得兼的時候,你們要想一想,應該怎麼辦?這個地方順便一提。下面我們繼續看:

【諸天如何歡喜者,謂彼歡喜唱如是言,我等由其成就歸依,從彼處沒來生此間。是諸人等,今既成就多住皈依,亦當來我眾同分中。】
諸天見到有人歸依,就感念自己往昔也是因為歸依,知道如何斷惡修善,死後才生到天界來的。現在這個人,只要能夠歸依、如法行持,將來也同樣能生到天界,成為天眾和我作伴,所以非常的歡喜。

眾同分:是指同一類的眾生。如天道和天道是同一類,人道和人道是同一類。

天為什麼歡喜啊?他們看見你這麼皈依了以後,他們就說:「哎呀,好啊!我們所以生天是因為什麼?因為照著皈依,然後呢,如法修持成就了皈依,所以離開人間跑到這裡來。他們現在這樣的話,哎,也到我這個地方來了。」他們好歡喜啊!其實我們現在也是一樣,我們現在大家弄得很好,看見有人來,大家好歡喜,自然而然的,就是一般狀態就是會如此,就是會如此。那麼還有一點,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個修羅啊,他常常跟那個這 (p16) 個天上的,大家打,大家打。所以如果天眾人越來越盛的話,欸,那個打起來,比較打勝的機會遠來得多,所以他很歡喜。所以你如果說成就皈依的話,天眾熾盛,如果你破壞的話是魔眾熾盛,就這樣一個道理,這是很清楚、很明白的。
  那麼除了這個以外,還有一點,你就了解了—是的,如果說你在世間,儘管剛才說的這個人世間也許這個規則不一樣,大家覺得:「哎呀,你這麼不相應!」但是你能夠隨順著三寶,你說:萬一我這種隨順了三寶,世間不同意;儘管得罪人,但是呢我卻使諸天歡喜。諸天歡喜的原因是什麼?你成就皈依,結果呢,你生天去了。請問:你願意走哪一個?世間最長不過是一百年,然後你如果能夠生了天,最起碼的四天王天的壽命相當於人間九百年哪(編者按:疑師口誤,九百萬年)!請問:你願意採哪一個?人間就算得罪了,一百年一直得罪人,我還是願意。得罪了一百年,我最起碼可以九百年享天福啊,何況還可以上三十三天哪!這是我們要了解的。喏、喏,喏!這個地方自己值得每一個人,大家來反省策勵一下。
值得每一個人,大家來反省策勵一下。下面是

<第二組>
p. 114 (7)
【◎ 教授所出勝利分八。一得入內道佛弟子者,】
第二種傳承,由教授所出的勝利,分八項說明。
第一個殊勝的利益,是可以正式成為佛弟子。

說皈依了以後正式地進入佛門,這個叫內道了,這個時候算是佛弟子。他下面說,進入佛道內弟子,

【總有多種,建立內外差別道理,然共稱許,覺與寂靜論師,以有歸依而為判別,】
判別佛與外道的差別,其中的標準雖然很多,然而阿底峽尊者、和寂靜論師,都是以有無歸依,作為判別內、外道的標準。

真正地分別有很多種差別,有的人這樣說,有的人那樣說。可是根據現在這個地方的傳承,這個師承是那兩位,不管是阿底峽尊者以及寂靜論師,他們兩位判別這個內外道的差別,判別佛弟子的差別,都以皈依作為根據,說你有了皈依就算佛弟子,就進入內道,所以說「以有皈依而為判別」。

什麼至心皈依的行相?49B1(0311~0846)手抄P18L12~P21L5
(p18) 【謂得歸依,乃至未捨,】
因此,在歸依三寶後,一直到未曾捨棄三寶前,都稱為佛弟子。

你得到了皈依以後在你沒有捨棄之前,那是佛弟子。不過這個地方注意啊!「得」皈依。皈依的時候,你有一個得到的,得到了這個皈依,什麼東西?就是這個—得皈依體。到現在為止,你們只記著哦:皈依還有一個體。這個體的真正內涵,慢慢、慢慢地以後再來詳細告訴你們,這個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好好地去學,一旦你得到了這個東西,那麼大家注意:你至少生天,如果是你想學淨土往生的話,一定往生,這個它的真正的內涵。所以下面很多地方講的、學的就是學這個東西,就是學這個東西。到現在開始學的也是學這個東西,前面學的還是學這個東西,還是學這個東西。

【是故最初入佛弟子者,須由至心於三寶所受為大師等,】
在最初歸依的時候,必須是由內心至誠的接受,佛為我們歸依的大師,法為我們證得果位的正法,僧為我們歸依的助伴,這樣才能真正得到歸依。

所以這一個就是最開始修學佛法的第一個條件—皈依,那麼皈依了算是佛弟子。那麼在目前我們能夠做到,能夠了解的這個皈依的體是什麼?就是你至心於三寶接受他—這個才是大師;「等」字,那個才是正確的方法,這個才是共同修習的助伴。這一個狀態,不是說聽聽、講講,而是從你內心深處一心一意皈投依靠,就這一點,就這一點。
那麼在這個地方呢,我們可以自己來反省一下,來反省一下。今天遭到一點點委屈 (p19) 了:嗯!被人家埋怨了幾聲,或者今天少獲得一點利養了,或者今天有一點點小小的病痛了。這個是什麼?苦,對不對?是呀!痛苦。現在碰見了這個痛苦以後,你怎麼辦呢?就是我們平常的一般的反應,這很清楚、很明白。受了委屈,然後呢或者跟他辯,乃至於跟他吵,或者你雖然沒辦法吵、辯的話,背後跑得去嘀咕,這是我們一般狀態,世間的常態都是如此,這樣。然後呢,你稍微少了或者什麼生了病,喔唷,趕快啊求神拜佛、找醫生買藥吃,這是一般世間常態,也是正常的。我們不是說修學佛法了以後不要這些哦!
這個時候注意的—為什麼要皈依?為什麼要皈依?以前容或不知道,現在我們了解了:哦!原來了解這個三界之內無非是苦,而真正能夠幫忙我們解決苦,從根拔起圓滿解決的是這個地方的,問題在這裡,皈依他,這個才是皈依的根本原因。然後呢因為你要脫苦,所以在這個理由之下找,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誰才是你皈依的對象呢?你要脫苦,他一定要什麼條件呢?根據這樣一路一路地上來了。假定你說這個次第非常清楚,非常明白,然後呢你能夠如理作意經常這樣去想的話,那時必然有一個什麼現象啊?你有苦你覺得:哎呀,這個苦呀,現在要找他問題才解決。對不對?是不是?必然地產生的結果。所以說這個皈依,如理的皈依跟平常的皈依差別就在這個地方。   
平常的皈依,完了以後皈依,你還是浮浮泛泛的,那個時候你們懂得了吧?儘管行相 (p20) 上面你是學佛啊,實際上學的什麼呀?跟佛是了不相干。現在你照著這個次第一步一步上來的話,的確步步踏實。是嘛!就因為你有苦,所以要皈依;因為要皈依,所以找到的皈依的對象是三寶。現在這個苦現起了,那個時候你心目當中什麼?「哎呀,這個苦啊!」然後一心皈投於他。是的,被人家埋怨了幾句,你覺得很苦,那個時候你還是要去訴冤?跟誰去訴冤,跟佛去訴冤嘛,簡單哪!跟誰去訴冤?跟法去訴冤,跟僧去訴冤。這個就怕你不訴,你去訴就對了!
跟佛怎麼訴冤哪?南無阿彌陀佛。欸,對了!所以不管你遭到什麼事情,你自然而然哪只有一心念佛。你怎麼皈依法?皈依法是什麼呢?為什麼你以前會煩惱?就是錯誤不認識,現在我們不必說深談,最簡單的法告訴我們法是什麼?空,緣起。所以一切法的現起,都有它的前因後果,他假定說今天埋怨你,有理由,有理由當然總歸有原因,我錯了,埋怨我,我改呀!沒有理由,沒有理由他為什麼無緣無故?那以前一定是種下來什麼惡因,今天還了他,好高興,還了是無債一身輕。對呀!所以這個,這個時候就唯恐你不跟法訴冤。如果跟這些行持相應的叫什麼?叫僧呀!然後你去訴冤,那個人告訴你,喏、喏、喏,這個道理。啊,你懂得了,真感謝啊!是不是要這樣啊?必然的結果啊!
然後呢,如果你生了病了,啊!說世間本來一無可取呀,然後呢最後結果是必定是老 (p21) 病死,病是死因,現在要死了,趕快多念幾聲皈依,然後到極樂世界可以品位高升。那醫生要來找你,說不定你還不願意,醫好了以後讓我多在這個娑婆世界多留幾天,這苦不堪言,不要、不要!除非說你有大利益,為了一些利益,現在我一忍,一時不能放掉那些。假定說你這個皈依是至心的話,是不是會必然產生這個結果?對呀!所以這個地方就說「至心於三寶所受為大師等」。   
當然現在這個是理解了道理必然結果,現在的的確確地普通一般人是有兩種狀態,有一種是以理智為強盛的人,有一種是情緒感情為強盛的人。那麼理智強盛的人,是,剛才這個道理容易了解,他進來通常也會從這個地方進來的,所以進來了以後,他又善於利用他的理智很容易得到這個。感情來的,他就不一定這樣的,他覺得:哎呀,皈依好啊!他也跟著去皈依。這假定你的的確確能夠做到至心皈依,到那個時候也是一樣,碰見什麼事情,反正就像人受了委屈了,沒有辦法去訴,跑到媽媽身邊哭哭啼啼地訴,這樣。所以到那個時候,你如果有受了這個,你還是跑到大殿上面,哪怕你流著眼淚說:「唉呀,阿彌陀佛,我受了委屈了,阿彌陀佛。」你還是會多念幾聲佛。所以這個時候注意哦:「至心」兩個字,「於三寶所受為大師」,你真正地從內心深處接受它了。這個靠什麼力量?靠思惟。
(p22) 所以我現在常常提醒大家,這個人身的最佳的寶貝什麼?思惟。現在我們修學佛法了,癡癡呆呆站在那裡,欸,腦筋也不要動,聽說念佛好,哎呀!最好希望趕快念一個佛,關在個山裡面,念它個三聲,然後就往生了。實際上我這是過分強調了一點,當然不至於如此了,我這是特別說明,現在有太多人就是這個情況。是的,他是感受到世間的痛苦,本來這是很好的現象,他也了解了佛法,是件很好的事情,那個時候他應該怎麼辦啊?善巧地找到善知識,或者了解這個怎麼樣行持,然後努力運用他現在暇滿人身難得的這個寶貝,這麼如理如法地思惟,他結果啊心心念念自然而然一直在這個上頭,正行也是,助行也是。這一點千萬要注意,千萬要注意!所以我剛才這個話,你們千萬要了解,要了解念佛的確是一個最好的法門,但是不得善巧的結果,就像現在這個流弊叢生。這個地方順便一提,順便一提,順便一提。

【此若無者,任作何善,皆不能入佛弟子數。】
如果心中沒有這樣的認知,只是口誦歸依文的話,是不能得到歸依的。如此,雖然通達經論,獲得禪定,甚至見空性,都不能算是佛弟子。也不管你是持咒、念佛、打坐,還是修任何的功德、善行,都不能算是佛教徒,因為你對於歸依三寶沒有正確的認識,而且也不是至誠歸依的。

假定這個沒有的話,不管你做什麼好事—做壞事更不談,做好事都不能算佛弟子。所以這個地方,現在我們了解了,這個佛弟子什麼?「至心於三寶所受為大師」,那個時候你皈依,得皈依體。然後你起心動念有一個特別的一個狀態—依體起用。我們現在不 (p23) 必在這個文字上面轉,實際上的狀態呢?等到你真正至心皈依了,你動一件事情,哎喲,你想到這個佛菩薩要我這樣做的,我該怎麼做!隨便動一個念頭,欸,我覺得已經這個樣的,我要這樣做!你自然而然會這樣的,自然而然你就會這樣的。
譬如說我們現在今天剃了頭,穿了這件衣服了,你忘記掉說,一看:哎呀,不行!我現在穿了這件衣服了。尤其剛剛開始換那件衣服的人,可能你們有這個經驗。有的時候你歡喜跑出去,一想,你看看這件衣服,不、不、不,以前可以做的現在不會做了,對不對?為什麼呀?那就是這個道理。就是說你現在得到了這個東西以後,自然而然很多事情隨時起心動念,覺得:「欸!不對、不對,現在要這樣了!」內心上面自然有這種力量。所以用這個東西用在戒上面,叫防非止惡;用在皈依上面的話,那個時候你的起心動念,一心就歸投依靠,以三寶告訴我們的方式為你行事的準則。假定這個沒有的話,不算!不管你做什麼善事,嘿嘿,不是佛弟子,這樣。因為不是佛弟子,它的好處就得不到,差別這麼個大法!

【二成一切律儀所依處者,】
第二個殊勝的利益,是歸依為一切戒律所依的根本。

第一個得到,得到這個皈依,然後更進一步受戒。「律儀」就是戒,這個一切的律 (p24) 儀,一切的戒。這個律儀有一點哦—戒善,換句話說,得到了這個東西一定可以感得善果的,一定可以感得善果的。所有一切的律儀戒法的這個好處,都依皈依而起。所以平常我們不管受什麼,三皈依固然是,五戒,乃至八關齋戒,沙彌、沙彌尼戒,然後比丘、菩薩一切戒,都是正得體的時候在三皈依的時候,都在三皈依的時候,就是這個。

【《俱舍釋》云:「受歸依者,是受一切律儀之門。」歸依七十論亦云:「近事歸三寶,此是八律本。」】
俱舍釋中說:「接受歸依,等於是接受一切戒律的開始。」歸依七十論中也說:「親近、承事、歸依三寶,是八種戒律(七眾別解脫戒、加上八關齋戒)的根本。」

八律:別解脫律儀此律儀有八,苾芻律儀、苾芻尼律儀、正學律儀、勤策律儀、勤策女律儀、近事律儀、近事女律儀、近住律儀等。

《俱舍論》、《歸依七十論》都這麼說—一切律儀的根本。那麼「近事」就是平常我們說優婆塞、優婆夷,親近三寶,承事如來的。那個剛開始的時候,皈依三寶,這個就是所有一切律的根本。這個八律儀就是五戒,然後呢八關齋戒,然後呢上面一樣一樣東西,這個根本都在這裡。



【此中意趣,謂由歸依而能堅固涅槃意樂,從此意樂律儀發生。】
這其中的涵義,是說歸依是步向涅槃的開始。由於怖畏墮惡道,所以歸依三寶,開始斷惡修善;因為清淨持戒,所以出生定慧,而達最後解脫。因此,從希望不墮惡趣的怖畏心,進而生起希望出離三界的心,再一步步趨向涅槃解脫,能堅固這些意樂心的開始,就是歸依。

原因是什麼呢?因為你這個皈依,所以這個「堅固涅槃意樂」。涅槃是什麼?就是寂滅,究竟解脫一切問題。這個究竟解脫一切問題的最開始,從哪裡開始?皈依開始,皈依開始。現在這個道理就很清楚、很明白了,因為隨時我們體驗到:為什麼要皈依?因為 (p25) 了解世間是苦。所以涅槃是什麼?苦的究竟寂滅位嘛,就這麼清楚,如此因就感得如此果啊!由於你這樣的內心這樣的一個意樂,內心認識這個好樂,然後呢你一步一步努力要去獲得,獲得嘛當然你照著去做,照著去做就是受的律儀,這個一切律儀。由於受了這個律儀,律儀的戒體得到了,這個戒體就是根本,從這個根本上面,所以五分法身戒為基礎,戒而得定、而得慧、而解脫、解脫知見,這樣來的。這個次第這麼清楚,這麼個好啊!這麼個好!所以想想看這個皈依的福,的的確確無法衡量地大呀!

<第三組>
【三先集業障輕微滅盡者,】
第三個殊勝的利益,是先前所積集的業障,都能變得輕微,甚至完全清淨。

前面以前積的業障,由於皈依了以後減輕,乃至於徹底地消除。

【《集學論》中,顯示歸依能淨罪時,說云「此中應以生豬因緣,而為譬喻。」】
集學論中,有段說明歸依能清淨罪障的例子。論中說:「應當以將生為豬的因緣故事,做為譬喻。」

那麼這個《集學論》上面,來說明這個皈依的好處能淨罪障的時候,它說:應該把這個譬喻來說明,什麼?生豬因緣說為譬喻。下面這個公案,我來說一下,也唸一遍。

生豬因緣公案?49B2(1739~2119)手抄P26L2~P27L13
【謂有天子當生豬中,由歸依故,即未生彼,是由歸依能淨當生惡趣因故。「若有歸依佛,彼不往惡趣,捨棄人身已,彼當得天身。」於法及僧亦如是說。故先集罪, (p26) 有者輕微,有者罄盡。】
有一位三十三天的天子,當天人的五衰相現時,知道自己福報已盡,於是就用天眼通觀察來生,發現自己將墮生為豬,因此悲痛不已,帝釋天知道了這件事,就勸他歸依三寶。天子至誠歸依三寶,七日七夜不捨。天子死後,帝釋天遍觀惡道,都找不到天子出生的地方,就去問佛。佛回答說:「已生兜率天。」這個故事,就是告訴我們,歸依三寶,能清淨當生惡趣的業因。因此,論中說:「若有歸依佛的,就不墮惡趣,這一世捨棄人身以後,就能得天身。」至於歸依法及歸依僧,也是同樣的道理。所以,歸依三寶,先前所積集的罪業,有的可以減輕,有的甚至還可以完全清淨。

五衰相:1.花冠萎謝 2.衣著塵埃 3.兩腋汗出 4.身體臭穢 5.不樂本座

徹底淨除。這個皈依生天因緣是這樣。有一個天人,有一本經叫《羯摩那法天子因緣經》還是不曉得是什麼經,他是一個天子。那麼天子臨終的時候五衰相現,什麼是「五衰相」呢?就是天人平常的時候衣服向來不髒的,到快死的時候,他衣服髒了。然後呢他身上的這個花,尤其是頭上面這個花,平常那花一直都是鮮花,從來不會枯萎的,到那個時候頭上的花會枯萎了。還有呢身上面他不會髒、不會有味道的,到那個時候他身上面又髒、又有味道,有的地方說,身上有威光或者是威光失去了,總之身上面的特質,由善而變惡了。還有呢他平常不出汗,他那個腋下會出汗。還有最後第五個,就不樂本座,他本來坐在那天子座上很歡喜,到那個時候,他坐立不安了。當這個五衰相現的時候,那快要死了,就相當於人那個必死之症,患了這個癌症了,那快死了。
所以天子一犯了那個五衰相,他就曉得要死了。那個天上的人,他是有天眼通的。哎呀!他要死了,憂愁大苦,但是他曉得這個死是無法避免的,他要看看死了以後到哪裡去,萬一死了之後,還再生天,那還勉強可以。結果一看哪!墮落豬當中,唉!你不要說墮天上到豬當中,我們叫人間到你墮豬當中你受得了嗎?絕對受不了啊,絕對受不了!不 (p27) 要說變成個豬,現在叫我們跑到那個豬住的地方去,在那兒住一天,我們實在受不了,我想沒有一個人受得了,對不對?何況是你天上面。唉!他大苦惱,然後到處去求,求那個大力諸天,誰也沒有辦法,怎麼求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最後那時正好佛出世,有一個天,說:「欸!對了、對了,現在佛出世,他是三界一切智人,人天導師,唯有他曉得,你只有去問他,他能幫忙你。」那麼後來就請求那個佛,佛就告訴他—皈依,你只要皈依就不墮落,然後呢跟他說種種的皈依的好處。所以它下面這個偈,「若有皈依佛,彼不往惡趣,捨棄人身已,彼當得天身。」就是這個《羯摩那法天子經》當中的一個偈子。所以他聽見了很歡喜,然後至心皈依,過了幾天果然死了,果然死了。然後呢死了以後,完了以後,他有沒有墮落?沒有墮落,又繼續生天。
這段因緣,這段公案,你們可以看看,這是千真萬確。所以皈依這個福不得了啊!他本來要墮落畜生了,那何等嚴重,沒有任何辦法可以解決的。欸!你只要皈依。注意哦!前面一再說的,皈依是什麼?要得皈依體,不要說我也皈依了,我這個皈依是相應不相應,這是大成問題,這個是才是我們真正要檢查、檢點的地方。那麼現在休息一下。
所以說有這個因緣,你看這麼個好呀!第三能夠皈依,得到這麼好處,可以得到好 (p28) 處。實際上他那個生天,還是算起來很小的,很小的,生天算什麼!我們要跳出三界輪迴的,也都從皈依上面得到的呀!

p 115
【四積廣大福者,如前所說。五不墮惡趣由前應知。】
第四個殊勝的利益,是能夠積集廣大的福德。這個和前面所說的相同。
第五個殊勝的利益,是不墮惡趣。

前面說得很清楚。

【六人與非人不能為難者,】
第六個殊勝的利益,是人與非人不能加害於你。

不管人非人都不能為難。

【如經云:「諸遭怖畏人,多歸依山林及歸諸園囿ㄧㄡˋ,歸所供樹木。其歸非尊勝,其歸非第一,雖依其依處,不能脫眾苦。】
如經中所說:「有些眾生,在遭受怖畏時,就去歸依山川、土木、鬼神。那裡知道這些對象,本身都還沒有離怖畏,又怎麼能庇佑我們離怖畏呢?所以,這樣的歸依不是最殊勝的,即使歸依了他們,也不能脫離眾苦。

很多人遇見了不如意的、恐怖的事情,於是總歸找一個依靠。他依靠什麼?山林、園囿,皈依所供的樹木等等,各式各樣的。這個的確,任何人碰到了苦惱不如意總歸去找,就是不一定找到人嘛,我們也…… 不一定找到皈依這些事情嘛,我們可以想像得到啦!有的人跑到求神賣卜,算命先生,或者我們找這個、找那個,這個都是。所有的這些東西,「其歸非尊勝」,並不是殊勝、並不正確、也並不尊貴。「其歸非第一」,這個真正要皈 (p29) 依的只有這一個,這是唯一獨一的,所以除了這個以外都不對。因為他所皈依的,「雖依其依處,不能脫眾苦」,因為他所依的地方,不是第一,是錯誤的他自己本身,所以雖然去皈依了,他的苦惱解決不了。反過來

<第四組>
【若時有歸依,佛法及僧伽,由知苦苦集,正超越諸苦。八支聖道樂,當趣般涅槃,】
若是歸依佛、法、僧三寶,由於知道煩惱是一切的苦因,又知道如何除滅煩惱,所以就能超越眾苦。除此之外,還知道如何行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定、正念),因此能趣般涅槃,得解脫樂。

那麼你能夠皈依三寶,由於這個曉得真正的苦樂的真相,以及苦樂的原因何在,然後你了解了這個才能夠超越這個痛苦。超越這個痛苦所行的就是道—八支聖道,道諦,然後呢得到涅槃滅諦的快樂,這個是真正皈依之處,能解決一切眾苦的。

【以智慧觀見,諸四聖諦理,此歸為尊勝。此歸是第一,由歸此歸處,能解脫眾苦。】
若是以智慧觀察,就能明瞭這個依苦、集、滅、道四聖諦,而證得解脫的三寶,才是最殊勝、最 尊貴的歸依。也只有這個歸依處,才能真正解脫眾苦。」

而這個要曉得,這個是什麼?以智慧,只有智慧才能夠真正如理如實地找到正皈依處,而得到好處,皈依這個「四聖諦理」。這個既尊又勝,這個「尊」是尊貴,這是三界之內唯一真正尊貴的。因為這是實在的、不虛假的,這是殊勝的,平常的時候都庸俗的,那麼這個才是真正第一的,是唯一的也是。由於你皈依了這個,一切痛苦解決了,一切痛苦解決了!
(p30) 前面說人與非人不能為難,關於這個我們說,你皈依了三寶以後,他馬上就有護法神來護持你。哦,說我們說:「那麼非人不能為難,人怎麼皈依了以後不能為難?我們就看見很多事實,皈依了以後,人還來為難我啊!」這一點要解釋一下,這一點要解釋一下。這個誤會,我們了解佛法裡面告訴我們一切都是因果緣起的法則,你真實地了解,人沒有一個人能害你,只有你自己!真正能害你的是什麼?就是你的無明,你不了解這個無明的行相,跟著境界轉了,害了,害了!所以假定你了解了一切因果法則,人家來害你,欸,那個時候你就想想看,他為什麼害你呀?如果說你有了傷害他的原因,他害你,當然嘛,應該的,還啦!就是剛才說這個道理。所以你正確地了解的話,的的確確—而這個唯一的辦法,靠什麼?靠皈依三寶,如理如量地了解這個道理,問題就解決了,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當然啦!人都不能為難你,何況是非人?三界之內的的確確人是最強。

【此中應以成就風索外道等緣,而為譬喻。】
這個道理,應當以風索外道的因緣,做為譬喻。

風索外道公案:
有一位外道,學習一種風繩,可以致人於死,當地的人都被他的法術懾伏,只有一位童子不為所動。外道非常生氣,就用風繩施法,童子卻毫髮未傷,外道懷疑是不是自己的繩法失靈,就用狗來做試驗,結果狗立刻暴斃。外道就質問童子說:「你到底有什麼法術能夠不死?」童子回答說:「我什麼法術也不會,我只是歸依了三寶而已。」外道聽了以後,拋棄所有過去所學的邪法,正式歸依三寶。這就是歸依三寶以後,能得大守護的最好說明。

這裡有一個譬喻,這個譬喻我也不知道。

【七隨一切想悉當成辦者,隨行何等如法所作,若先供養歸依三寶,祈禱成辦,則易成就。】
第七個殊勝的利益,是一切的願望,容易實現。不論做任何的事情,如果能先供養三寶,修歸依三寶,祈請三寶的加持,就能因為供養、修歸依的功德,容易成辦。

(p31) 不管你想什麼,由於皈依都能夠成就。不管你做什麼如法的事情,你先供養皈依了三寶,然後祈求的話,很容易成就。當然你皈依了三寶以後,你所想的事情一定如法;其實你就是不如法,它一樣地也成就,一樣地成就。就這麼有這麼一個公案,我這個地方說一下。說有一個沙彌到龍宮裡面去應供,到龍宮裡面去應供。平常啊…… 不,有一個羅漢。那麼這個羅漢去的時候,他有一個弟子,那個向來就是他自己去,不帶這個沙彌去。後來有一次,那個沙彌他附在那個他師父的上面,得到了一點龍宮的餘食,哎呀!他覺得龍宮這麼好啊,他就想要奪這個龍宮的一切。所以他認真地持戒,認真地供養,然後發願,最後這個沙彌果然如他所願,變成一個強力的龍王,跑到那個龍宮裡面,把原來這個龍王都殺掉了,就是這樣。這個惡願尚且成功,何況善願!你只要如法地去做,一定可以得到。那麼這是

【八速能成佛者,】
第八個殊勝的利益,是很快能夠成佛。

這個最究竟的。

【如《師子請問經》云:「由信斷無暇。」謂由獲得殊勝閒暇,遇歸依處,學殊勝道,由此不久當得成佛,】
如師子請問經中說:「由於歸依,可以不墮三惡道;對於三寶的功德深具信心,就能斷除執邪倒見;因為對三寶的信心,就可以不生在邊地等處。因此,對三寶的清淨信心,能斷八無暇。」

(p32) 像經上面說,因為你有淨信心,所以能夠斷無暇。斷了無暇,就能修行,能夠修行遇殊勝皈依的地方,學了殊勝的道,當然這樣上去了成佛。成佛的話—啊!一切問題都解決,什麼好處都得到,這上面那個根本也就是都是次要的了。

【如是憶念諸勝利故,於日日中,晝三夜三,勤修歸依。】
由於獲得暇滿的人身,又能歸依三寶,學習殊勝的解脫道,所以不久就能成佛。

前面這個道理,你經常去憶念思惟,因為你經過了憶念思惟以後,那時候發現,啊!原來你要求的一切的好處,原來都在裡頭,那個時候,你自然而然勤勤懇懇地皈依。我們為什麼做不到?就是有個好處呀,啊,就是難捨啊!結果呢如果說你能夠如理如量思惟、觀察,你就發現一切的好處原來—嘿,都要皈依三寶才得到。眼前這個好處實在是小得不能再小,而且貪了這麼一點小小的便宜,這個大好處都損失了。所以他並不教你真正地捨棄,他恰恰相反,要讓你得到大好處。
所以有很多人,這個也捨不得,那個也捨不得,我覺得這些人真沒有出息。要捨 (p36) 不得,要捨不得大的!眼前一點點小的東西覺得捨不得—我覺得不在乎,我捨不得是什麼?三千大千世界,我捨不得淨土,我捨不得是華藏,這個才是我捨不得的地方。你有種!然後你真正能夠這樣捨不得,你一定得到。那個都得到了,這一點點,唉,送給你都不要,這個是我們真正要了解的。所以我們的的確確要了解它殊勝的好處。你得到了這麼大的好處,啊,那一點點小小的事情都沒有問題了。所以為什麼他告訴我們,我們要多思惟觀察啊,就這樣。平常一點點小小的好處被人家擋住了,喔唷,大發脾氣!現在這麼大的好處,人家怎麼搶也搶不去,就等在那裡呀!所以我說真沒有出息呀,我們要做一個真正有出息的人,這樣才好!
這是第五,我曉得了殊勝的利益,以後那個就容易了。所以常常說:「哎呀,這個怎麼念佛才好啊!」簡單!你只要曉得,喏,這個有這麼大的好處,你真正曉得了以後,唉!這念佛真容易,教你不念佛都做不到。這個道理現在大家非常清楚、非常明白。那麼很清楚、很明白,為什麼做不到呢?這個答案,暫時停一下,你們好好地去想,好好地去想。想不出來,來問我,我再來告訴你。如果你想出來,你不妨問問我看看,想對、想錯?我也不一定知道,但是至少我曉得那個經論上面,佛菩薩告訴我們,我可以把這個完整的指示教授,指出來告訴你。下面:

====== <<< 消文 >> ==========
1.
第二四聚中,一具大守護者,至下當說。二於一切種邪勝解障,皆得輕微,或永滅盡者,謂由信解,歸依惡師惡法惡友增上力故,造諸惡業,皆得輕微,當得清淨。
[消文]
在「攝分所出的勝利」當中,第二方面也分為四小項說明。
第一個殊勝的利益,是具大守護。無論人或非人,都不能加害於你。關於這點,將在後面教授所出的第六種勝利——“人與非人不能為難”中宣說。
第二個殊勝的利益,是過去所有因邪知邪見所造的惡障,都能變得輕微,或者永遠消滅。過去由於信解錯誤,歸依惡師、結交惡友、行諸惡法,這所有的惡業,都能因為歸依三寶後,得正知見,如法懺除,而變得輕微,或者清淨。

=============
2.
三得墮入正行正至善士數中,四為其大師同梵行者,及於聖教淨信諸天,愛念歡喜者。
[消文]
第三個殊勝的利益,是可以正式進入善士的行列當中。因為歸依三寶之後,具有正知正見,所以行的都是正行,當然就可以進入善士的行列當中。
第四個殊勝的利益,是能夠得到佛、如法行持者,以及淨信佛法的諸天(護持佛法者),他們的護念、歡喜。

=============
3.
謂得趣入善士數中,為大師等之所喜樂,諸天如何歡喜者,謂彼歡喜唱如是言,我等由其成就歸依,從彼處沒來生此間。是諸人等,今既成就多住皈依,亦當來我眾同分中。
[消文]
因為歸依後,行的都是正行,就能進入善士的行列當中,所以能得到佛和修清淨梵行人的喜樂。
諸天見到有人歸依,就感念自己往昔也是因為歸依,知道如何斷惡修善,死後才生到天界來的。現在這個人,只要能夠歸依、如法行持,將來也同樣能生到天界,成為天眾和我作伴,所以非常的歡喜。

眾同分:是指同一類的眾生。如天道和天道是同一類,人道和人道是同一類。


[小組消文名單]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