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7月, 2018的文章

2018-08-01進度:下士道-深信因果

65A 18:33 - 67A 24:03 ⑥ 凡所了知的,須以不放逸修行之比喻 宗大師如何策勵我們:臨終無恐無怖?師父如何舉例? < 第一組 > 【◎ 如是勵力,如《集法論》云:「若作諸惡未修福,誤失正法得非法,具惡業人死怖畏,如於大海散朽船。】 了解整個業果的道理之後,就應該勵力地防惡修善。就像《集法論》中所說:「造了很多壞事,沒有積福,然後呢正法傷害了,做了都是非法的,像這種具足惡業的人,死的時候一定充滿怖畏,像大海裡面乘一個破爛的爛船一樣。隨時都有破散、沈沒的危險。」  造了很多壞事,沒有積福,然後呢正法傷害了,做了都是非法的。像這樣的造惡業的人,死的時候就恐怖,為什麼呀?像大海裡面乘一個破爛的爛船一樣,乘一個破爛的爛船一樣。 【若已修福未作惡,行諸善士妙法軌,此則終無死亡怖,如乘固船登彼岸。」】 「如果一生中已經勤修福德而未造惡業,所行都是善士們的妙法正軌,那麼,依靠這樣的妙業之力,無論何時也不會有死亡的恐怖,就像乘坐堅固的航船,將會安穩地登上彼岸一樣。」 反過來,你造了種種的福業,而惡業呢沒有造。然後你所有的行為都是什麼?「妙法軌」,這個善不但是普通的,妙法啊!這樣情況之下,你對死亡你就不會恐怖。就像什麼?乘一個堅固的船,在海裡不會出毛病,第一個。而且這個船幹什麼?到彼岸去,本來這個地方是一無是處,現在有這麼一個好的船到彼岸去,你高興快樂,哪裡會恐怖?不會 (p14) 恐怖,這也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臨死不用怕 你看古人這種狀態,古人這種狀態,他到死了以後,他高高興興地到處去告別:「某人啊,再過幾天我要走了!」他心裡好歡喜,為什麼歡喜?再過幾天,他不要在這個娑婆世界受苦了,到極樂世界去了,然後等著阿彌陀佛來接他,哪有不歡喜的事情?不但古人,這個說「古人」的話,就是如法行持的,今人還是有這種人,這是我親眼看見的。你們不妨去自己試試看,你們只要如法去試的話,你們自己心裡面也會生起這個量來,我告訴你。就這麼千真萬確! 我可以立刻舉個例子來告訴你,業—感果,所以我們不必看果是什麼,我們看業是什麼。業是哪裡造起?你心裡造起。如果你現在懂得了以後,那麼人家來罵你了,以前是罵你的時候,照你平常的知見:這個傢伙沒有道理,怎麼跑得來罵我?現在你懂得了這個道理以後,那簡單得很啊!你有道...

2018-07-25進度:下士道

64A 19:09 - 65A 18:33 ③ 定業可清淨與其定義不相違 < 第一組 > 【諸經說云:「諸業雖百劫」等者,應知是說,若不修習能對治品,】 對於諸經所說“諸業雖百劫”等,應當知道這是針對不修習四力對治的情況而說的。 經上面說,百劫造了絕對不亡的,要曉得這是沒有修對治,如果修了對治,一定不會的。 四力 能破壞現行(拔除力)、對治現行(對治力)、遮止罪惡(防護力)及依止力。 【若不爾者,則違正理及違多經。】 否則,這種說法就與正理和眾多經典的說法相違。 他假定說經上面說造了一定不亡,那麼你修習了以後它也存在的話,這樣一來的話,很多經上面講的道理就有違背了。這個經前面、後面一定不違背的,所以前面所以說造了不亡,是因為你沒對治,對治了以後它就消失掉了,經上面很多地方都是這樣說。可是這個理論它並沒有說得很清楚,現在這個道理,我在這地方跟你們說明一下,你們就很容易很清楚明白了。如果是在座的諸位,尤其是學理工的,那個概念特別清楚,或者我們把中 (p265) 學的物理現象,你隨便一提的話,你就很清楚。 現在呢,或者我們不要說物理現象的,因為畢竟學「力」的人比較少。世間一般大家的量則,我欠了你十塊錢,他欠了我十塊錢,結果呢?對我來說,我不欠不虧,我自己本身來說,我身上的這個負債來說,不欠不虧。儘管這樣,可是對不起,我碰見他,他是我的債主;然後呢我碰見這個人,我是他的債主,對不起,這個債還在,對不對?清楚不清楚?另外一種,我欠了他十塊錢,我還了他十塊錢,結果呢我有沒有債?沒有。然後呢我碰見他的時候,他是不是我的債主啊?不再是了,清楚不清楚?懂不懂?有疑問的請提出來現在,一點沒有疑問。 然後呢我再進一步用「力」來告訴我們,用力來告訴我們,然後我用一個力,比如說推我前面這東西,我如果推這東西,這東西就向那邊推動,對不對?然後呢旁邊如果有一個人,要擋住這個推動的話,他也要推住,怎麼辦呢?就是在這個反方向,反方向用同樣的力來推。如果說他反方向推的話,他的力小,我還是推過去一點,但是呢並沒有原來這麼快了,也沒有原來這麼遠。他假定力慢慢地加強,加到跟我一樣的話,對不起,那個就不動了。如果他的力量超過我的話,它又反回來了,對不對?還有一種情況,我是這個力這樣推,結果他也用一個力那樣推,請問這個力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