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19的文章

2019-09-25進度:十二緣起門(三)

79A 21:04 - 80B 21:04 ④ 能引的道理 < 第四組 > 【◎ 四相當知能引所引,】 關於能引、所引當中,有四種相應當了知。 這個裡邊,前面我不是說嗎,引跟生,那麼引就是能引所引,能生所生。這一個裡邊先把文字唸一遍,很容易地唸一遍,唸完了一遍,我下一堂課就解釋那個流轉,生死流轉圖。 【一何為所引,謂果位識乃至其受,共四支半。】 第一種相,是所引的內容,包括果位識、名色、六處、觸、受這四支半。(半支是指果位識,另半支因位識,屬於能引的範圍。) 上面說的是四支,實際上呢,果位識也在這裡,前面已經說過了。 (p222) 【二以何而引,】 第二種相,是要了知所引支是以什麼為引的?是依無明、行、因位識這二支半而引的,所以這兩支半是能引因。 什麼東西引的呢? 【謂依無明之行。】 就是無明、行,就是這樣,這個是能引的。 【三如何而引,謂於因位識中薰業習氣之理。】 第三種相,應當了知是如何從能引因,引至所引果的。是由於因位識中,含藏了由業力習氣和熏習的種子,這些種子遇緣則發,是主要引發的力量。 怎麼個引法呀?那麼在因位識,就是無明、行,當行的時候,就有一種力量熏習在裡頭,這個是一個因位的識,那熏業的習氣,然後呢它就引發。 【四所引之義,】 第四種相,是要了知這些因位識中習氣的種子,要遇到何種緣,才能引生為果位識?若是遇到愛、取等能生因,由愛水的滋潤,而起了欲取,於是便生了後有,這就是如何從因位識,轉成果位識的原因了。 怎麼會引的呢?怎麼會把這個能引的這個因哪,引成功呢? 【謂若遇愛等能生,堪能轉成如是諸果。】 所以這個能引、所引有這樣的四個狀態,我們要了解的。現在我只把那個文字說一下,文字說了一下,剛才已經說過了,那十二流轉圖你清楚了,這個完全了解。 ⑤ 能生的道理 < 第五組 > (p223) 【三相當知能生所生,】 至於能生、所生當中,有三種相應當了知。 在第二重因果「生」當中,有三個行相。 【一以何而生,謂以愛緣取。】 第一種相,是以什麼為能生因?是以愛緣取為能生因。由於貪愛,所以對於樂受欲著、苦受欲離,因此便生取,後有由此而生。 這個什麼樣會...

十二因緣流轉圖說明-日常法師

這張圖你們可以仔細的看一下。這個概念你們要把他認識得很清楚。這張圖一共分成好幾圈,最裡邊一個小圈,第二圈、第三圈、第四圈,然後呢外面一個閻羅王抱著它,就這樣。那麼在這個最裡邊的核心當中他有三樣東西,哪三樣東西?這個一條豬,一條蛇,然後呢一隻雞,這個雞不一定雞啦,就是飛禽家禽之類。現在這張圖上面這個一共分成功三圈,他最裡邊一圈,一條豬,然後呢這個一條蛇,一隻一個家禽,大家嘴巴咬著那前面的尾巴,他前面咬著它。這個三樣東西表示什麼呢? 這個是生死的核心,換句話說我們整個流轉生死凡夫的核心,這核心是什麼?貪、瞋、痴。 豬代表痴,痴就是對實際上的真實狀態不知道,那個豬就是代表著愚蠢,第一個它是個畜生。那麼為什麼畜生他三樣東西都是畜生用這個來代表呢?因為蛇特別的行相是瞋相特別厲害,他瞋而又能夠傷人的話,那就毒蛇,專門傷人的。有些雖然有那個瞋相,但是不大會傷人,那個是普通的無毒蛇,看起來,這個很可怕的樣子, 但是呢他實際上的傷人的行為、傷人的心理不強,那就是感得的,但是一定瞋,感得的毒蛇。禽呢?這個淫比較強,反正一般的這個禽類,不管是外面的飛禽、家禽等等這個淫欲之念特強。那麼總共的就是癡,痴是無明。可是那個豬一般來說就是我們的觀察當中,痴相特別重。豬好歡喜洗澡的,他歡喜水,但是呢他不管是髒水、清淨水他弄不清楚,反正有水他又去,嘰哩匡噹就這樣來,不知飢飽,不知髒垢,就這樣的一副樣子,所以貪瞋痴三樣東西,輾轉循環引生,這個生死的核心。   由於這個生死的核心,所以然後呢再輪轉生死,這個輪轉生死的過程當中,這個叫中陰,這個中間,所以裡邊那個小圈圈是中陰,那個中陰你們看,這個兩個半邊,一個半邊暗暗的,一個半邊是光亮的,暗暗的那個半邊那些人都是頭向下的,光亮的那個半邊頭向上的,我們在講四諦當中大家有沒有記得,還記得不記得?說這個善趣的中陰身是光亮的,然後呢是向上的,惡趣的中陰身如黑羺光、如黯黑夜,然後頭向下的,就是這個。那麼然後那個中陰,再下面就輪轉在這個六道當中。那個六道當中最上面的一個就是天趣,那個天趣,天的旁邊是修羅,因為這個天跟修羅互相為鄰,所以這個上面,有的地方畫六趣,有的是畫五趣,那麼再下面就是人道,是天、人,然後呢這個地方是畜生道,他畜生道的真正自己安住的地方是主要的是以大海為主,然後其餘的是跟人間是雜處的,這個畜生道。然後呢那個地方就是餓鬼,...

2019-09-04進度:十二緣起門(二)

78A 21:04 - 79A 21:04 ⑤ 六處分二:① 正說 ② 遣除疑惑 ① 正說 < 第五組 > 【◎ 六處者,若是胎生,由其最初識入精血,為羯羅藍,與名俱增,成眼等四處,身與意處,於羯羅藍位而有。】 六處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如果是胎生,在識進入精血成為羯羅藍之後,諸根隨著名的受想行識與日俱增,逐漸轉成眼耳鼻舌四處,身和意這兩處早在羯羅藍位就已經形成。 這個「六處」呢,就是從前面這個名色的羯羅藍開始,胎生,那麼就是最初這個識入精血,那個時候結生的一剎那,成功這個羯羅藍。羯羅藍另外叫「凝滑」,一團,一個肉團,這滑滑的一個肉團,只是如此而已。那個時候這個肉團,實際上這個色,這個是「與名」,就是心「俱增」。因為由於這個業力的推動,它繼續地在增長,繼續增長的話,慢慢地就成什麼?「成眼等四處,身與意處」,換句話說,眼、耳、鼻、舌、身、意,這個六樣東西,那個時候在羯羅藍位上面慢慢地生起了,慢慢地生起了。 實際上這個裡邊很有意思,所以這個名色我們已經談到,在前面依四諦流轉當中談到,說投胎進去的一剎那中,一剎那那個時候,他那個色的特質,是什麼呢?叫所緣,還有呢所依,實際上呢所執。識緣的地方,就是他所執的地方,譬如說我們眼睛看,嗯!看一個東西,那我們所看的這個境,就是我們所緣的,所緣的;不過那個執的話,就是這個緣哪, (p192) 而有一種強有力執取的力量,否則的話你就說我們只是執,執持所謂。 當我們真正投胎的時候,那一個時候,就是那個心識,由於強有力的執取,那個時候的這種狀態。因為有他這樣執取的狀態,所以啊那個父母的精血,本來他所緣的,變成功他的由貪愛而執取。於是那個時候他前面那個心識,就心識本身,永遠在剎那剎那地向前推衍,滅了,後面的心識起來了。而後面的心識起來的時候,那個就依他所執的那個精血,那個就是色的部分,羯羅藍位。 所以這個時候產生那個名、色這兩者當中,很有意思,這個羯羅藍跟他那個心識,就兩個,所以叫「俱有依」識,這個名色當中,色跟名兩個東西,是互相—識,這個心識,去緣、去執另外那個色,那個色就是精血;然後呢,同時他這個精血,又變成他識所依的地方,於是就產生了一個新的生命,這樣。那麼同樣地,還是由於這個業力的推衍的話,那個新的生命慢慢、慢慢地發展了,於是成功這個六處。 【若是化生,結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