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A 21:04 - 80B 21:04 ④ 能引的道理 < 第四組 > 【◎ 四相當知能引所引,】 關於能引、所引當中,有四種相應當了知。 這個裡邊,前面我不是說嗎,引跟生,那麼引就是能引所引,能生所生。這一個裡邊先把文字唸一遍,很容易地唸一遍,唸完了一遍,我下一堂課就解釋那個流轉,生死流轉圖。 【一何為所引,謂果位識乃至其受,共四支半。】 第一種相,是所引的內容,包括果位識、名色、六處、觸、受這四支半。(半支是指果位識,另半支因位識,屬於能引的範圍。) 上面說的是四支,實際上呢,果位識也在這裡,前面已經說過了。 (p222) 【二以何而引,】 第二種相,是要了知所引支是以什麼為引的?是依無明、行、因位識這二支半而引的,所以這兩支半是能引因。 什麼東西引的呢? 【謂依無明之行。】 就是無明、行,就是這樣,這個是能引的。 【三如何而引,謂於因位識中薰業習氣之理。】 第三種相,應當了知是如何從能引因,引至所引果的。是由於因位識中,含藏了由業力習氣和熏習的種子,這些種子遇緣則發,是主要引發的力量。 怎麼個引法呀?那麼在因位識,就是無明、行,當行的時候,就有一種力量熏習在裡頭,這個是一個因位的識,那熏業的習氣,然後呢它就引發。 【四所引之義,】 第四種相,是要了知這些因位識中習氣的種子,要遇到何種緣,才能引生為果位識?若是遇到愛、取等能生因,由愛水的滋潤,而起了欲取,於是便生了後有,這就是如何從因位識,轉成果位識的原因了。 怎麼會引的呢?怎麼會把這個能引的這個因哪,引成功呢? 【謂若遇愛等能生,堪能轉成如是諸果。】 所以這個能引、所引有這樣的四個狀態,我們要了解的。現在我只把那個文字說一下,文字說了一下,剛才已經說過了,那十二流轉圖你清楚了,這個完全了解。 ⑤ 能生的道理 < 第五組 > (p223) 【三相當知能生所生,】 至於能生、所生當中,有三種相應當了知。 在第二重因果「生」當中,有三個行相。 【一以何而生,謂以愛緣取。】 第一種相,是以什麼為能生因?是以愛緣取為能生因。由於貪愛,所以對於樂受欲著、苦受欲離,因此便生取,後有由此而生。 這個什麼樣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