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19的文章

2019-10-30 進度: 解脫正道(一)

82A 21:04 - 83A 21:04 四、抉擇能趣解脫道性者分二:① 連結 ② 抉擇道性 <第五組> 【◎ 第四決擇能趣解脫道性者。】 這個地方就來說明一下,什麼是我們該走的路,走這條路達到最後解脫這個目的。 ① 連結分四: ① 對輪迴痛苦生起厭惡之理  ② 今後仍須輪迴故當勵力摧伏之理  ③ 唯有出離心還不夠,必須摧毀輪迴之因—煩惱  ④ 珍愛摧伏煩惱的無謬圓滿之道 ① 對輪迴痛苦生起厭惡之理 【如室利勝逝友云:「沈溺三有流,苦海無邊底,喜掉無厭畏,何物在我心。貧難求護壞,離及病老衰,入恆熾然火,覺樂寧非狂。」】 如室利勝逝友所說:「我們現在是怎麼個狀態呢?眾生沉溺在三有的苦海當中,雖然眾苦無邊,卻耽著其中,不知要厭離,也不知要怖畏生死,居然還去歡喜它。世間貧窮的人難獲財富,富貴的人,又苦於守護財富,不願見到的怨家要常常碰面,親愛難捨的人,卻偏偏要分離,還有病老衰等苦,就像恒常置身在大火當中,但是眾生非但不覺得苦,反倒認為安樂,這不是很癡狂顛倒嗎?」 他說,先提醒我們一下,說我們現在是怎麼個狀態呢?在「沉溺」,就是溺在那個水當中、大海當中。那個大海什麼?「三有」! 三有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 。不但是欲界一無可取,人間、天上,乃至於色界、無色界天,這麼大快樂,實際上這個還在輪迴當 (p51) 中,這個還是苦海。既無邊、也無底,說明它的深跟廣都是無法測量的,換句話,這個苦是無窮無盡的。在這樣的大苦的無窮無盡的這個環境之下,我們不了解、不厭惡,居然還去歡喜它。「掉」,掉是通常說掉舉或者掉散,就算是我現在學習了,心裡面還是散散亂亂,不認真地努力。對於這一個「世間真相無非是苦」不認識,也不怕、也不厭。唉!是什麼東西在我心裡面把我蒙蔽了呀?這樣。第一說明這個。 下面呢告訴我們,這個三有當中貧乏,實在是要求的都難得到呀!所以「難求」。你沒有什麼東西真正來保護你,處處地方、樣樣東西來失壞。「離」就是最後,它三有一切的根本體性,就是別離自性,最後總歸要死。死了之前病哪、老啊、衰呀,無非是這種大苦。這個大苦說從來不停的,所以「熾然大火」。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居然覺得快樂,唉!這個豈不是我們顛倒了、瘋啦,我們真是這個樣啊! 【又云:「噫,世具眼盲,...

2019-10-16 進度: 十二緣起(七)

81B 21:04 - 82A 21:04 三、除遣於此邪執分別分二:① 邪見之相 ② 遣除邪見 <第一組> p. 188 【◎ 第三除遣此中邪分別者。】 有很多人弄錯了,弄錯了!那麼這個錯誤在這個地方要辨別一下,要不然你忙了半天,那真是盲修瞎鍊,可惜! ① 邪見之相 (p28) 【若作是云,】 有的人這樣的講法。 【若於生死修習厭患,令心出離,則如聲聞墮寂滅邊,於生死中不樂安住,故修厭患,於小乘中可名為妙,然諸菩薩不應修此。】 經過前面這個修習了以後,產生厭患,生起那個出離心,這一個情況對於聲聞二乘的的修法。但是菩薩不可以,不應該修此。菩薩要救人,你厭離的話,誰來救啊! 有的人這麼說,他說:你到現在為止前面講的啊,都是講厭離心,講出離心。是!經過前面這個修習了以後,產生厭患,生起那個出離心,這一個情況對於聲聞二乘的人,對的!「墮寂滅邊」,因為他有了厭離心,是不樂安住在這個生死當中,所以對這個小乘人來說,這是好極了!但是菩薩不可以,不應該修此。有的人說這樣的說法:菩薩要救人,你厭離的話,誰來救啊!現在很普遍有這種誤解,大師在這個地方特別加以說明。看喏!大師不是憑空講喔,他都引經、引論,換句話說,這是諸佛菩薩如理的、無垢的說法,都是這個樣的。這個經上怎麼講呀? 【《不可思議秘密經》云:「諸菩薩者,為欲成熟攝受有情,於生死中見大勝利,非於涅槃見如是利。」】 如不可思議秘密經中所說:「菩薩為了推己及人,要幫助一切有情使他成熟,所以去攝受他,為了要幫忙他,他必定要在生死輪迴當中,才能夠做得到。所以對於輪迴生死當中救人,有絕大的殊勝的利益在,不是說你證得了涅槃以後,你就沒有辦法救人了,沒有這個利益。」 說這個菩薩為了推己及人,要幫助一切有情使他成熟,所以去攝受他。為了要幫忙 (p29) 他,他必定呀要在生死輪迴當中,才能夠做得到。他在這一點上面,見到這樣地在生死當中救人,有絕大的殊勝的利益在。不是在涅槃當中,如果說你證得了涅槃以後,你就沒有辦法救人了,沒有這個利益。 【又云:「若諸菩薩,於生死行境生怖畏者,墮非行境。」】 又說:「菩薩如果生死的行境當中很恐怖、而樂住於涅槃,這不是菩薩所應行的途徑。」 進一步又說,真正的菩薩行者對這個生死的行境,你呀恐怖,...

菩提道次第攝修求加持頌

菩提道次第攝修求加持頌 1 萬善根本從師出 能生利樂如良田 依止違法善根斷 如理事師求加持 親近善士 道前基礎 2 一切時處普攝護 諸善知識真佛身
 但觀功德毋尋過 並念大恩求加持 3 殷重敬信為意樂 身命財物如教修 殊勝供養作加行 唯令師喜求加持 4 八難既離十圓滿 小大顯密總能修 後恐此身難再得 願受心要求加持 暇滿 5 死仇決定終須到 容或今日便降臨 死時世事均當捨 速修妙法求加持 念死無常 共下士道 6 無始所集不善業 死墮惡趣不自由 若墮當受寒熱等 思苦難忍求加持 三惡趣苦 7 能除眾怖作依怙 真實不虛無他方 虔皈三寶受學處 總別遵行求加持 皈依三寶 8 黑白業感苦樂果 各別應受勤止作 別於無始所集罪 四力對治求加持 深信業果 9 此生勤修白業因 一得人天賢善身 自性之苦不能越 願出輪迴求加持 思惟苦諦 共中士道 10 有海飄流不自由 作此惡劇是惑業 業復依於煩惱起 誓誅惑仇求加持 思惟集諦 11 業惑增上成流轉 結生相續繫縛堅 離此當得無漏樂 勤希解脫求加持 發出離心 12 為脫有苦依三學 出家身德佛所稱 生生願持解脫戒 如護眼珠求加持 解脫正道 13 但求解脫雖可得 惜於自利且未圓 願修能滿二利行 入大乘道求加持 入大乘門 共上士道 14 恩怨中庸今雖現 思量各各無決定 不應虛妄分愛憎 勤修捨心求加持 修平等捨 七重因果教授 15 生死流轉無其始 入胎受生亦無初 故知有情皆是母 願生斯見求加持 知母 16 今生愛我母為最 眾母愛護亦如是 思此厚恩未能報 憶念母恩求加持 念恩 17 若知有恩猶捨棄 似我下劣更有誰 是故圖報當拔苦 並與勝樂求加持 報恩 18 有恩母等乏安樂 我以身財善根施 願諸有情皆得樂 一切圓具求加持 修慈 19 母等眾生苦所逼 苦因苦果願盡離 縱有餘殃我代受 勤修悲心求加持 修悲 20 一切世間諸有情 獲無漏樂斷苦根
 我應決定如是作 願速堪能求加持 增上意樂 21 任運成辦自他利 世尊而外更有誰 以此為利有情事 願速成佛求加持 發菩提心 22 自他於苦皆不欲 願得安樂此心同 他之求樂亦如我 自他等視求加持 自他換教授 23 愛自即成眾苦因 愛他則是萬善根 生佛差別從此出 自他相換求加持 24 以我善樂諸因果 他苦因果盡無餘 如風去來行取捨 由此發心求加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