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5日 星期五

2019-10-30 進度: 解脫正道(一)

82A 21:04 - 83A 21:04

四、抉擇能趣解脫道性者分二:① 連結 ② 抉擇道性

<第五組>
【◎ 第四決擇能趣解脫道性者。】
這個地方就來說明一下,什麼是我們該走的路,走這條路達到最後解脫這個目的。

① 連結分四:
① 對輪迴痛苦生起厭惡之理 
② 今後仍須輪迴故當勵力摧伏之理 
③ 唯有出離心還不夠,必須摧毀輪迴之因—煩惱 
④ 珍愛摧伏煩惱的無謬圓滿之道

① 對輪迴痛苦生起厭惡之理

【如室利勝逝友云:「沈溺三有流,苦海無邊底,喜掉無厭畏,何物在我心。貧難求護壞,離及病老衰,入恆熾然火,覺樂寧非狂。」】
如室利勝逝友所說:「我們現在是怎麼個狀態呢?眾生沉溺在三有的苦海當中,雖然眾苦無邊,卻耽著其中,不知要厭離,也不知要怖畏生死,居然還去歡喜它。世間貧窮的人難獲財富,富貴的人,又苦於守護財富,不願見到的怨家要常常碰面,親愛難捨的人,卻偏偏要分離,還有病老衰等苦,就像恒常置身在大火當中,但是眾生非但不覺得苦,反倒認為安樂,這不是很癡狂顛倒嗎?」

他說,先提醒我們一下,說我們現在是怎麼個狀態呢?在「沉溺」,就是溺在那個水當中、大海當中。那個大海什麼?「三有」!三有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不但是欲界一無可取,人間、天上,乃至於色界、無色界天,這麼大快樂,實際上這個還在輪迴當 (p51) 中,這個還是苦海。既無邊、也無底,說明它的深跟廣都是無法測量的,換句話,這個苦是無窮無盡的。在這樣的大苦的無窮無盡的這個環境之下,我們不了解、不厭惡,居然還去歡喜它。「掉」,掉是通常說掉舉或者掉散,就算是我現在學習了,心裡面還是散散亂亂,不認真地努力。對於這一個「世間真相無非是苦」不認識,也不怕、也不厭。唉!是什麼東西在我心裡面把我蒙蔽了呀?這樣。第一說明這個。
下面呢告訴我們,這個三有當中貧乏,實在是要求的都難得到呀!所以「難求」。你沒有什麼東西真正來保護你,處處地方、樣樣東西來失壞。「離」就是最後,它三有一切的根本體性,就是別離自性,最後總歸要死。死了之前病哪、老啊、衰呀,無非是這種大苦。這個大苦說從來不停的,所以「熾然大火」。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居然覺得快樂,唉!這個豈不是我們顛倒了、瘋啦,我們真是這個樣啊!

【又云:「噫,世具眼盲,雖現前常見,後仍不略思,汝心豈金剛。」】
又說:「唉!世間愚癡的眾生,就好像開眼瞎子一樣,眾苦雖然常常親眼看見,卻仍然不用心稍作思惟,難道眾生的心,真的像金剛一樣了不動心,這個實在是我們的愚痴?」

世間人,雖然我們有眼睛,但是我們像瞎子,我們是開眼瞎子,開眼瞎子。為什麼這樣說呢?說上面這種大苦的道理呀,眼前經常出現,這事實明明擺在這裡,但是我們居然不去用功地思惟、觀察。[082B] 但是我們居然不去用功地思惟、觀察。乃至於少少地思惟、觀察都不能做到,我們的心裡是什麼呀?我們的心裡,我們常常說這個心裡像個畜生,像個木頭,木頭表示木木粗粗的。我們現在呢像「金剛」,唉!這麼大的痛苦,居然了不動心啊!這個實在是我們的愚癡。所以要有這種心情啊,

p. 190 (5)
【當自策勵,修習生死所有過患。】
現在我們第一件事情,真正重要的要鞭策自己、不斷的去思惟觀察這生死當中,種種的禍害、過失。

現在我們第一件事情,真正重要的,要鞭策自己、鼓勵自己,不斷地去思惟、觀察這生死當中,一切沒有一點點好的地方,種種的禍害、過失。下面,

【如《七童女因緣論》云:「見住世動搖,如水中月影,觀欲如瞋蛇,盤身舉頭影。見此諸眾生,苦火遍燒然,大王我等樂,出離往尸林。」】
如《七童女因緣論》中所說:「受生於三界當中,無常虛幻,就好像水中的月影一般,每一剎那都在變幻、生滅。這外在的五欲就像瞋恚的毒蛇正盤身舉頭的影像一樣。見到三有眾生到處都在被苦火焚燒,父王啊!我們一心嚮往出離紅塵,前往寂靜處尸陀林(墳場)修習解脫道。」

(p54) 看見那個世間情況「動搖」,這個就是指無常、虛幻,就像水中的月影一樣,它本來就是虛假的。水裡邊的月影,看看像有,實際上沒有,而且還是動搖不定,一直在那無常變化當中,我們要認識這個。那麼這個實際上就是見解上面,我們要認識我們目前的狀態。然後呢我們貪著難捨這個,這個是什麼?「觀欲」,我們一切的欲望像瞋蛇,「盤身舉頭影」。這個毒蛇身體盤了、頭舉了,這是什麼狀態?攻擊的狀態。蛇在那兒遊的時候,正在那兒遊的時候,牠不危險。盤起了身,頭舉起來的時候,你不小心跑過去,牠「叭!」一下竄上來,就把你一口咬死。這個欲就這麼個厲害法,隨時待機而動,你一念欲心起來了,就完了,就害了它。我們剛剛講過十二因緣,十二因緣這個能引位當中,能引位當中這個因位識怎麼會感果的?就因為愛、取。愛、取什麼?就是欲好、貪欲,就是這樣。所以你一起這個愛取、這個欲貪的話,馬上就把這個惡因就引發,所以這個生死這樣可怕法。
「見此諸眾生,苦火徧燒然,大王我等樂,出離往尸林。」然後呢自己也見到,然後也見到眾生,真正一切的眾生,都在這一個狀態當中─就在這一個惑、業、苦,這個生死輪迴當中啊!沒有一個地方可以保任,沒有一個地方可以逃避,這樣在熾然無常大火當中啊!所以說我啊、我們現在,唉!看見了這一點,真是一無可取,深深厭患。要到哪裡 (p55) 去?「出離」,求出離,一心跳出來。那麼到哪裡去?「往尸林」,尸林就是尸陀林─墳場,這個佛一再讚歎那個地方。
我們現在人真是顛倒,人真是顛倒,大家都說進步、進步啦,當年我也一直覺得進步。後來看見那個善知識,他就告訴我:唉!這個人真是顛倒,這邪見增上的時候,前面說,明明是顛倒的事情,他還覺得進步咧!本來我們以前,他說以前譬如說住家,這個、這個很多東西不大方便,現在大家覺得方便了,把這個世間的真正的醜相掩蓋住。就像以前這個我們中國有一個故事,好像出在《儒林外史》上面什麼,說有一個人生了一個病,生了一個瘡,那麼請一個大夫。那這個大夫是個蒙古大夫,他看見生了一個瘡以後,他:「好、好,這個簡單。」然後呢,是調一點麵粉水,把那個瘡塗著糊糊,看看也滿好看,「好、好、好,他這個病治好了。」現在我們都犯這個毛病,把這個表面把它瞞住自己,說病治好了,有這種事情嗎?
他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就是現在我們都在這個上面,形相上面轉。譬如說,我們這個廁所,現在感覺:哎呀!好乾淨,一點味道都沒有。那樣樣東西都方便,讓你明明不理想的地方,種種的方式來騙你,讓你覺得是安樂。乃至於人死了,唉,那個跑到殯儀館裡面去的話,哇!你覺得那個地方簡直是……。在這個地方我倒還沒有注意到過,但是那個美 (p56) 國那個殯儀館,你一進去,那個肅靜,那個場面,你簡直感覺到,好像到一個什麼地方去享受去一樣。假定是你不是那個死人的親人,你沒有這個悲切的心情的話,你還覺得赴一場宴會一樣咧,就這樣啊!所以沒有一點點地方來引發我們,說這個世間明明苦的,還騙我們。所以真正修行人不是的欸,幹什麼?到尸陀林。古來的尸陀林,人死了就丟在那個地方,你看看它,唉呀,又可怕、又髒、又臭、又爛。然後你一看,覺得人死原來這樣,到頭我也這個樣,忙了個半天哪,是一無意思!那個時候心裡面就策發了。當然修行之前已經策發了,可是剛開始必定這種心念不強。啊!一股勁,等一下過了一下,你這也就忘記掉了。欸,一看覺得:哎呀,不可以呀!策發我們努力呀!所以真正的修行人,我們千萬不要弄錯啊!這是為什麼我們前面一再說,我們來了以後,還要講究那個、講究這個,你完全錯了。愈是跑到這地方愈苦,那麼時時很多地方來策勵你們。所以說你要學佛,還是學你自己啊?學你自己用不著到這個地方來,你儘可以賺了大錢去享受,要學佛的話是另外一回事情啊!這個我們千萬要注意!

【依正世間,剎那不住滅壞無常,猶如水月為風所動。】
不管我們的身體也好─這是正報,以及我們所住的這個世間─依報也好,這個剎那、剎那在變壞當中,就像水當中的月一樣。

下面就是說明這個,不管我們的身體也好─這是正報,以及我們所住的這個世間 (p57) ─依報也好,這個剎那、剎那在變壞當中,就像水當中的月一樣。它本來就是空的、就是假的,何況還在那兒動搖。空的、假的也許你還一下看不清楚,明明動搖這個事實擺在這個地方,你居然還看不見。所以我們說雖然是具眼,雖然有眼睛,這跟瞎子一樣啊!然後呢,

【諸欲塵者利小害大,等同毒蛇身所現影。】
眾生對五塵所生起的五欲之貪,看起來好像能滿足眼前的小利益,但實際上卻有很大的害處,就像那個毒蛇這樣的樣,你一碰它馬上就喪失身命。

唉呀!這個諸欲這個塵勞,眼前看看一點點小的好處,實際上害處不得了啊!就像那個毒蛇這樣的樣啊!你一碰它馬上就喪失生命。

【又見五趣,熾然三苦大火燒惱,由見是故厭捨三有,生如北方孩童之心,欣樂欲得出離解脫。】
反觀輪迴中的五趣,常為苦苦、壞苦、行苦這三種苦所煎熬,就像置身於大火中,身心不斷地引發熱惱。由於觀見以上種種輪迴中的過失,應當發起猛烈厭捨三界的心,如同北方孩童一樣,什麼都不要,只欣樂於出離、解脫。

再進一步,我們眼前如此,而且看見整個的五趣,就算你惡道當中生到善道,生到天道,對不起,沒有用啊!仍舊在這個三苦的大火當中,沒有一個地方例外的,非常猛利的。所以真正修行對這個應該「厭捨」,由於了解它的可患,產生厭離,捨離這個。要到什麼程度才可以呢?前面已經說過了,下面舉個譬喻。說北方,那個是就是,大概我想指宗喀巴大師,或者是他們那個代的人。說他這個怎麼一個狀態呢?就是叫我們凡是任何世間的欲樂,不管用什麼形式出現,我們都不要,一心只求這個解脫。地獄、畜生、餓鬼固 (p58) 然不要,人也不要、天也不要,名也不要、利也不要、錢也不要,什麼樣都不要,只有一樣東西─要求解脫。那麼這個

<第一組>
【北方孩童者,】
北方孩童的比喻是說,

是怎麼呢?

【傳說北方炒麵稀貴,於日日中唯食蔓菁,孩童飢餓欲食炒麵,向母索之,母無炒麵給以生蔓菁,云我不要此,次給以乾蔓菁亦云不要,次給以新煮者又云不要,更給以熟冷者亦云此亦不要,心不喜曰,此都是蔓菁云。】
在北方炒麵非常的稀少、珍貴,每天吃的只是蔓菁。有一天孩童肚子餓了,便向母親要炒麵吃,母親沒有炒麵,就給他生蔓菁,孩童說我不要,接著再給他乾的蔓菁,孩童也說不要,母親沒辦法就新煮了蔓菁給他,孩童還是說不要,母親再給他熟冷的蔓菁,孩童還是不要,然後很氣憤地說:這些全是蔓菁!你騙我!我不要!

就是這個。傳說當中這個,那一個地方,那個炒麵,欸,比較好。不但好,「貴」是好,而且稀有。平常吃的都是,那個是蔓菁,這個蔓菁。那麼小孩子餓了總想吃一點好的,跟他母親說要那個炒麵。那個母親沒有這個好的東西,就給他生的這個蔓菁,他這個不要。那不要的話,那這個騙騙他,給他乾的,乾的不要。那麼再給他新煮的,新煮的也不要,煮好的冷的也不要。不管它用什麼出現,我總歸不要,總歸都是一樣的。現在我們也應該如此啊!

(p59) 【如是我等,見聞憶念世間安樂,一切皆應作是念云,此是世間,此亦世間,此皆是苦,非可治療,發嘔吐心。】
同樣的,我們面對這一切世間的安樂,無論是看到的、聽到的,還是心中所憶念的,都應當提醒自己,這是世間的安樂,那也是世間的安樂,只要是三界中的安樂,終究都是苦的,並沒有真正的安樂,而這種苦,除了解脫三界外,是沒有任何藥方可以治療的,所以應該對三界的苦發嘔吐心。

這個就是我們現在應該的,應該的。不管是我們看見、聽見,然後心當中起心動念,所有世間所求的這個,都要這樣說:唉呀!這個是世間法生死流轉,這個也是、那個也是、那個也是、那個也是,沒有一個例外都是苦啊!這個苦是一無可取,也無可治療,一碰到「發嘔吐心」,嘔吐心。實際上呢這是什麼狀態?一看見,厭惡到絕端的這種心情,就是嘔吐心。實際上這個地方講嘔吐心,它不是用一個好像很粗俗的,或者我們容易感受得到的,而是什麼?在我們真正修行第一步「五停心觀」,對治這個貪欲的方法,大家還記得吧?用什麼?不淨觀。這個不淨觀當中有好幾種,白骨觀、大不淨等等。你修這個不淨的時候,等到你修起來的時候,就會這樣。唉呀!你一看見那個食物,你就會覺得又髒、又爛、又臭,又會發嘔,硬是會嘔,這樣欸!所以你看見,凡是看見可愛的東西這個心情起來了,你還會不會執著?這個所以為什麼叫我們要修、修、修,就這個道理。
不過到了這裡大家一聽見了,那我們趕快去修吧!對不起,你前面的基礎沒有建立起來,不相應,不相應,這個是我們要了解的。所以他前面每一個地方,告訴我們清清楚 (p60) 楚,我們第一個修什麼?修皈依,說皈依的時候如果你罪障未淨,資糧未聚,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你不管怎麼修,修不起來。你一定要怎麼樣去淨除罪障,積聚資糧,那個時候就可以了。而且這個裡邊又說明了幾樣東西:淨障、積資,以戒為根本,廣發正願,這是我們下腳第一步,這是我們下腳第一步。

② 今後仍須輪迴故當勵力摧伏之理

【如是思惟,昔從無始漂流生死,厭患出離及思今後仍當漂流,令實發生畏懼之心非唯空言。】
就像這個樣的如理去思惟,我們從無始以來,一直在飄流在生死苦海當中,若是不能因厭患而出離,今後仍然繼續漂流在三界,受無量的大苦。要從內心深處真實生起恐懼心,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口頭上。

就像這個樣地如理去思惟,思惟什麼?我們從無始以來,一直在漂流在生死苦海當中。啊!對這個有種種的過患,現在認識了解了,產生無比的厭惡,一心要跳出來啊!假定你不跳出來,以後一直還在漂流在這裡。一定要到什麼程度?「發生畏懼之心」,真的對這個產生絕大的恐怖,唉呀!一想到就恐怖,讓你坐立不安,那就對了!
我們前面曾經講過好幾個公案,不管是老的也好,不管是小的也好,像難陀,佛的這個弟弟,他是王族出生,家庭又這麼富有,那個太太又這麼好。唉,叫我們那怎麼捨得呀?欸,他當然一樣地捨不得,不過他比較幸運,欸,遇見佛呀!然後帶他真正地一看這個因果緣起的事情,「哎呀,這些東西都不要了!」更進一步了解了,說你雖然能夠生了 (p61) 天了,最後還是要去。啊!那害怕得啊,還記得吧!如果他吃飯之前,先想一想所見到的,這三有當中的真實狀態的話,那這個飯根本吃不下,吃下去了馬上吐出來。這個實際上那個三有這麼可怕呀!所以我們現在睜開了眼睛,是開眼瞎子啊!這個放不下,那個放不下,還往往說還要幫別人。你自己都幫不上忙,你還幫別人,不是顛倒到絕頂嗎?這個地方我們要痛切地反省,這一點不單單是空話。
到這個地方要提一下,是的,現在尤其在座的大家都非常精進,那是一個好現象─不過有幾位還是馬虎哦!這個不要說:「啊,好、好、好,我也馬虎了。」那幾位的的確確,也不必說他─要向他們看齊啊!大部分同學都非常精進,一精進了以後就發生一個現象,說,哎呀,自己看看一無是處,那個時候心裡面很慌張。欸,你自己能夠感覺到一無是處,那個時候你就進步了。而且我們進步的第一步就是這個現象,所以我們要注意因地上面。前面已經告訴我們了,經論上面都告訴我們了,大家記得《集法句》上面那段話嗎?這個愚癡的人曉得自己是愚癡的話,欸,這個就智者。就是我們現在愚癡的確沒有錯,但是我們見到的我們愚癡的話,那個就是智者。你為什麼見到愚癡?因為你已經見到了正確的,然後一比較、一觀照,而這個比較是一定自己回過頭來反照自己:唉呀!發現我內心一無是處,那個時候就有一個力量推動你了,那這個修行從這個地方開始的。
(p62) 所以碰見這種情況的話,有的時候著急得不曉得怎麼是好。有的人說:「那我趕快關到山裡去修行去。」啊!有的時候「我趕快念到一心不亂。」趕快做什麼。實際上呢,這個是欲速不達,它有它一定的次第的。所以前面告訴我們,我們對那個次第要認識,那麼現在呢,就是照著這樣的一步一步次第地走上來,走上來。

p. 191
【如《親友書》云:「生死如是故當知,生於天人及地獄,鬼旁生處皆非妙,生是非一苦害器。」】
如親友書中所說:「無論是生在天中、人中,或者是地獄、餓鬼、畜生道中,都沒有一處是好的,沒有一處不是苦的。」

那麼這個書上面也告訴我,這是龍樹菩薩說的,說生死的真實的行相,真實的體相就是這個樣,你應該知道,這是我們應該知道的事情,不管這生死當中你生在哪裡,六道當中天、人、地獄等等,沒有一個地方好的,你只要在這個生死輪迴當中,就是非一苦害器,種種的痛苦就從這個上頭來的,種種的一切都是這樣來的。
所以在前面,修那個八苦、六苦、三苦當中啊,曾經說到五取蘊,說只要這個取蘊的重擔一天沒有放掉,一天執持,那麼這個時候苦永遠隨著的你,這是我們要了解的。現在呢我們擔著那個東西,真正的厭患厭患,厭患這個。所以不要說這個不理想、 (p63) 那個不理想,哪個都很理想,不理想就是你執著這個東西,那個是真正不理想,你根本把握不住,你不管怎麼想怎麼說,都是空話,這個是我們要了解的,真正要了解的。所以真正的重點你把握得住的話,那麼進一步慢慢慢慢的順著那個根本摸上去,就很快的可以達到目的,否則你在枝末上面轉,雖然最後必定是會碰到的,但是這個畢竟是走的冤枉路。

【生生死中乃是一切損害根本,故當斷除。】
所以只要還在生死中,就是一切損害的根本,應當努力地斷除

要曉得,這個雜染相應的這個結生在生死當中,那就是根本,這個根本要斷除。現在這個根本的因,經過前面的,不管是用四諦、十二因緣來解釋,我們己經了解了,一定要斷除它。那麼要斷除這個呢?

③ 唯有出離心還不夠,必須摧毀輪迴之因—煩惱

<第二組>
【此復要待滅除二因,謂煩惱業。】
但是,應該如何斷除生死呢?首先應當滅除使眾生輪迴生死的兩種因,那就是煩惱和業。

你要想斷除那個生死的根本,怎麼辦呢?要它的原因中,原因是什麼?二樣東西,煩惱跟業。

【此二之中,若無煩惱,縱有多業亦不受生。】
而這兩者之中,如果沒有煩惱,就算是過去造了許多業,也不會受生。

(p64) 這個我們已經了解了。

【若有煩惱,縱無宿業率爾能集。】
若是有煩惱,縱然沒有舊業,也很快的可以新造,

反過來如果是你有煩惱的話,就算你沒有業,他率爾就是緊跟著,只要你有煩惱,煩惱的下面馬上就造業,造了業還是要感果。所以

【故應摧壞煩惱,】
所以道的重點就是摧壞煩惱。

所以我們真正現在的修行是幹什麼?摧壞那個煩惱,所以這個最後,從前面這個苦,而最後推到要脫苦到哪那裡去,摧壞那個煩惱。要壞、摧壞那個煩惱,要破那個因,

④ 珍愛摧伏煩惱的無謬圓滿之道

壞煩惱者,賴修圓滿無謬之道。
而摧壞煩惱的方法,則有賴於修習圓滿,沒有錯謬的解脫道。

所以我們要修,但是你要修的話,要修對哦!這個很重要,要修圓滿無謬,這個裡邊有二項,第一個不錯,不錯就是質要對,還要呢?圓滿,量要夠,最圓滿的是佛,次圓滿的就是聲聞緣覺。如果是你弄錯了以後,對不起,儘管你在修行,你還在輪迴當中,就是弄得不好乃至於還要受惡報,所以這個正確的認識是非常重要,所以在 (p65) 這個地方我們就可以想一想《俞淨意公遇灶神記》這個公案,他自己還覺得我做了這麼多善事,做了這麼多年,怎麼沒有好報反有惡報?他真的做了好事嗎?他沒有!他沒有!這是什麼?錯謬之道,他完全走錯了不知道。所以我們現在真正修學佛法的話,第一件事情一定要有正確的認識,這個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
那麼,好!所以現在呢我們了解了,真正的世間真象這麼個苦,要想去除一定要在因地上面解決,而這個一步一步的追溯上去,最後找到根本的因是煩惱,那麼要修煩惱,要這樣不錯,現在我們要修了,那麼怎麼修法呢?說這個裡邊要兩個,第一個你以什麼身去修,然後呢修什麼樣的道能夠除掉它。所以

② 抉擇道性分二:
① 以何等身滅除生死 
② 修何等道而為滅除

【此中分二:① 以何等身滅除生死,② 修何等道而為滅除。今初,】
現在看一看。這個要修行,的的確確要所依靠的一樣東西,屬於資糧,我們平常說,這個就是我們的暇滿的人身,前面已經說過,現在正講到又特別提一下。

① 以何等身滅除生死分二:
① 現在獲得暇滿身時須精進斷生死 
② 所依以出家為妙之理

① 現在獲得暇滿身時須精進斷生死

【◎ 如《親友書》云:「執邪倒見,及旁生,餓鬼,地獄,無佛教,及生邊地蔑戾車,性為騃啞,長壽天。隨於一中受生已,名為八無暇過失,離此諸過得閒暇,故當勵 (p66) 力斷生死。」】
如親友書中說:「執邪倒見、旁生、餓鬼、地獄、無佛教、生邊地、性愚癡諸根不具、以及長壽天,只要在以上其中的一個地方受生,就有無閒暇修行的過失。離開了這八種過失,才真正得到了這個暇滿的人身,這個是好難得好難得的寶貝,所以應當努力地來斷除生死。」

前面已經講過了,你生在這個八難當中的話,隨便一個當中,你就沒有辦法可以真正的修行,所以只有能夠離開這個八難,不受這個八難的遮止,那個時候才有機會修行。所以你真正得到了這個暇滿的人身,這個是好難得好難得的寶貝,意義是這麼大,得到了以後要好好的努力。前面一再告訴我們,假定我們得到了這個暇滿的人身不修行,還是忙世間的一樣,這是不如畜生!這是千真萬確的。我們現在忙什麼?我們也忙將跟畜生一樣的,但知水草,只管個肚子,只貪個舒服,這個畜生也有,實際上還不如畜生,牠要想飛,一下就飛掉了,我們不會飛。牠如果跟你打架,牠牙齒比你利,牠的爪子比你厲害,牠跳的比你高,一個跳蚤蹦一跳,比牠的身體要跳上幾十倍,我跳了個半天,跳不到我自己人那麼長。
我們人生是真正珍貴的地方是什麼?就在三界當中,生死輪迴當中,最初唯一可以跳出生死輪迴的就是這個,而這個人身的可貴的地方是什麼呢?就是現在我們說聽聞佛法,然後還要如理思惟。注意哦!這個每一個有它的非常重要的因緣,現在我們得到了要好好的利用它,要好好的利用它。第一個一定要去找善知識,然後呢要如理地聽 (p67) 聞,千萬不要盲修瞎鍊,然後呢還要如理的思惟,哦現在前面已經告訴我們,在一開始的去掉虛妄分別的,我們常常說,我們不要分別,這個不要分別有他特別的意義,可是我們不了解,往往說大糊塗一片,腦筋裡面什麼都不管,完了,修行絕對不是這樣,你一定要如理思惟分別,哪一個是錯的去掉它,那一個是對的抉擇它。所以現在有很多人修行,愈修愈遲鈍,愈修愈愚痴,明明已經走上錯路了,所以我們真正修道,一定要走上無謬,就是不錯的,還要圓滿。

【是須於現得暇滿時斷除生死,生無暇中無斷時故,如前已說。】
這段話的意思,是強調必須於現在獲得暇滿人身時,斷除生死,如果今生錯過,來世轉生在無暇當中,就沒有了脫生死的機會。

這個前面已說了。

<第三組>
【大瑜伽師云:「現是從畜分出之時。」】
大瑜伽師說:「現在是應該從畜生中跳出來的時候了。」

那麼這個大瑜伽師就告訴你,這個大祖師告訴我們,要記住啊,現在是我們真正從畜生當中跳出來,他不講從三界,而講從畜生道當中跳出來,他有個道理的,這個出就是出三界,因為平常我們所以跳不出來的原因就是愚痴,這唯一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就是智慧,換句話說,你不能再像那個愚痴,你得到了人身而你不善巧利用你的智慧的話,這個說實在是不如畜生,剛才說不如畜生是消極方面的,現在積極方面的,更是不 (p68) 如畜生。畜生受牠的業力支配,牠就是這樣,還不會造極大的大惡,我們人如果你不得善巧的話,造大惡的都是在人道當中,這是我們務必應該了解的。現在我們得到了,利害之間一比的話,那差的實在太利害太利害,所以只要我們隨便的懇心一比較的話,沒有一個人例外的,大家一定會全部精神打起精神來說修行,一定要跳出來,這個是一個很重要的認識。

【博朵瓦云:「昔流爾久未能自還,今亦不能自然還滅,故須斷除。斷除時者,亦是現得暇滿之時。」】
博朶瓦說:「過去在輪迴中流轉這麼久,不能解脫生死,今後它也不會自然的解脫,所以必須自己來斷除,而斷除生死最好的時機,就是現在得暇滿人身的時候。」

說我們以前無始以來一直流轉生死,沒有能夠跳出,跳出是還滅,以後呢?對不起,這個跳出生死輪迴還滅這件事情,它不會自然掉下來的,你不修對治絕無可能,所以你一定要修對治來斷除它,那麼要斷除學對治,就是現在得到暇滿人身的時候。這個人身上面所以稱它為暇滿,大家回憶一下,所以如果諸位同修,前面沒有聽的話,回過頭去,好好的補聽補看一下,來策勵自己。[083A] 回憶一下,所以如果諸位同修前面沒有聽的話,回過頭去好好的補聽、補看一下來策勵自己。

② 所依以出家為妙之理分五:
① 總說 
② 須思惟出家功德以及在家過患 
③ 當如是發願 
④ 成為佛法所緣 
⑤ 顯密教中讚歎出家

① 總說

p. 191 (10)
【此復居家於修正法,有多留難及有眾多罪惡過失,出家違此,斷生死身出家為勝,是故智者應欣出家。】
要修行若是在家修行,有許多的障難和造惡業的過失,出家修行,則能避免這些障難和過失,所以修習解脫道,又以出家身為最殊勝,有智慧的修行人,應當欣喜出家。

哦!那我現在要修行,但是要修行,啊!這個在家身對這個修法是難哪,不曉得有多難哪!不但是要正修難,反過來呢,在家身要造罪過失,實在容易得不得了。家裡邊處處地方,一天到晚,家裡面覺得應該做的事情,都是在造罪惡。出家恰恰相反,出家恰恰相反,所以它有無量無邊的殊勝功德,無量無邊的殊勝功德。所以「斷生死身」出家是最殊勝,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應該欣樂出家,必定要出家!
記得前面吧?前面一再說,一再說,說幾個地方:第一個地方呢,業力門當中他特別告訴我們,說你同樣地修行,同樣的一個菩薩,一個在家菩薩跟一個出家菩薩,那個在家 (p72) 菩薩供養,把三千大千世界這麼多,最圓滿的東西去供養,結果一個出家的菩薩點一個小小的燈燭,這個功德,啊!那個出家的菩薩,不曉得要大多少倍。然後他就說,就意樂,兩個人發的心是一樣的,那地方唯一不同的呢,為什麼?一個是出了家,一個是在家。所以不僅僅是前面說的,哦!說這個家裡邊留難很多,難以修行,實際上你同樣做一件事情,就同樣地做,就因為你被了這件袈裟,代表了這個清淨梵幢,做一點事情就產生無比的功效。這我們前後舉了多少例子,這個地方再說一下。就像我們要到一個地方去一樣,用交通工具,說:「我有兩隻腳走。」可以啊!但是這兩隻腳不如腳踏車,腳踏車不如汽車,汽車不如飛機,現在又有火箭,請問你用哪一個?有很多地方腳還可以走得到,有一些地方腳根本走不到的,你說到美國去,你的腳倒走走看!這個我們務必要了解啊!所以特別說明那個出家的殊勝,出家的殊勝。
然後呢,後面又告訴我們,這個真正我們要想修道進程,得到普通的暇滿不理想,要最圓滿的這樣的一個工具。那麼這個圓滿的工具是幹什麼?要出家。他不是說近事,換句話說,不是五戒、不是八戒、不是沙彌,而是圓滿的比丘。他又特別分析,如果說你出了家以後,只是得到證得一個阿羅漢果的話,那沒有太大的意思。不是沒有意思,有意思的,沒有太大的意思。說這個阿羅漢這麼個難證法,實際上呢,你只要作一個近住,八關 (p73) 齋戒這樣地斷淫的話,他也可以做得到,沙彌也可以做得到。然後呢,沙彌只要持十條戒,你現在要持兩百多條戒,結果是一樣的,你何必呢?不是!這個是什麼?要修圓滿的教法。他處處地方讚歎那個出家,這個出家身之殊勝是不得了的!前面我們也說過多少功德,所以我們常常應該憶念、觀察。

② 須思惟出家功德以及在家過患

【若數思惟,在家過患出家功德,先已出家令意堅固,未出家者安立醒覺妙善習氣。】
如果能經常思惟在家修行的過患,以及出家修行的功德,就能使已經出家的學人,意志更加堅定,至於還沒有出家的學人,也可以先種下出家的善妙習氣。

我們不斷地這樣思惟的話,那有什麼好處啊?哎呀,好啦!在家是種種的不如意,種種的不理想,出家是無比的功德。如果先已經出了家了,「意志堅固」,啊,歡喜啊、高興啊!欸,你不要說,就是這個歡喜高興,一方面把我們出家的意志堅固,一方面你歡喜高興本身又在隨喜功德,又在增長你的福德。所以你同樣地歡喜,在家今天歡喜,歡喜一下了,對不起!你這個隨喜這個染污,注定你在輪迴當中愈陷愈深。我同樣坐在這個地方,出了家,「哎呀,我歡喜,真高興啊!」這個隨喜功德就無量無邊。所以這是為什麼出家有這樣的殊勝意義,在任何情況之下,兩者是絕對不能比的。這個我們了解得越多,你思惟得越多,那個時候意志越堅固。又特別好的是,你思惟本身又是一個最大的功德,思惟這件事情本身,又是一個最大的功德。
(p74) 比如說我們在家人,在家人想些什麼事情?唉呀,說現在這個股票又要漲、又要跌了,房子又漲了、跌了,這個生意又什麼了,那我們這個在家人的事情。這種事情在世間人順理成章,養家活口等等,無非是染污之業,所以「多有留難」,而且「多是過失」。現在我們出家人呢,即便像我們現在這樣:「唉呀,我一身都錯,還做不到!」欸,你那個心念本身已跟法相應了。你看看!所以他們在家人覺得百分之百想對的時候,都是錯到底的時候;我們覺得,唉呀,我們一無是處的時候,已經開始步上正法。你想想看怎麼能比,兩者當中!這兩者當中是完全不能比、完全不能比啊!所以這一點是我們務必要知道的,務必要知道的。
所以說,「未出家者」由於這樣地思惟觀察「安立醒覺」,如果說自己還沒有覺醒的話呢,要想辦法透過這個,使得自己覺醒這個妙善的習氣。現在先種下這個種子,總有一天這個觸發種子,欸,很快地,最好是這一生。萬一不行的話,越早越好,你只要什麼時候這個種子起現行,你就有成就了。

【此中道理當略宣說,】
對在家過患以及出家功德的道理,以下簡略宣說。

這一點很重要,所以還是說一說。

(p75) 【其居家者,富則守護劬勞為苦,貧則追求眾苦艱辛,於無安樂愚執為樂,應當了知是惡業果。】
因為在家必須為世間的一切忙碌,富有的人辛勤地守護財物,害怕失去,因此很苦;貧窮的人又艱辛地追求財物,處心積慮希望能獲得,所以也很苦,明明世間沒有安樂可言,卻愚癡顛倒的執有安樂,應當知道這些世間所呈現的種種安樂,都是過去惡業成熟的果報。

有錢的人呢要去守護,唉呀,這個的確千辛萬苦。唉呀!要保險箱,保險箱不行,還要保險公司,保險公司不行,還是要被人家搶掉,然後要打官司,然後要弄這個、又要忙這個,沒有一件事情……實際上這個毫無意思,無非是痛苦。那麼窮人呢?唉,窮了是沒有了,要追求的痛苦,這個裡邊是無量無邊哪!不但如此,於明明是痛苦的,還愚癡地執為安樂。所以這三件東西當中,無一不是增長我們生死輪迴的染業啊!要曉得,這是惡業之果啊!以前的因,感得現在的果;現在這樣去做,又要將來感得將來的果,是一無是處啊!

<第四組>
【《本生論》云:「於同牢獄家,永莫思為樂,】
本生論中說:「在家就如同處在牢獄中,不要認為有安樂可言,

像監牢一樣的這個家,千萬不要以為它快樂,顛倒呀!這個「家」字真是妙極了:上面一個寶蓋頭,說一個房子,這個是一點,表示:喏!你就被牽在這裡,換句話說你自己覺得這一個是你的主;下面呢,一個豬。唉!這些愚癡的人,就把這個覺得:「啊!這個可安樂處。」這就是叫家耶!所以我們千萬要認識。古來的聖人真了不起啊!真了不起啊!那我們現在看看,現在我們這一點要千萬注意,不要說:「噢!出家了、出家了。」不是!出什麼家?要心裡認得這個出家的相,不要說剃光了頭:啊,我跑得去安享其成了。那個完了,比在家人還不如!下面會告訴我們的,出家的真正的特質何在。

【或富或貧乏,居家為大病。】
不論富有或貧窮,在家都是大過患。

不管你窮、有錢,這個在家這是大毛病啊!大毛病!

p. 192
【一因守煩惱,二追求艱辛,或富或貧乏,悉皆無安樂,】
富貴者為了守護財物,因此煩惱熾盛;貧窮者為求衣食,忙碌艱辛。不管是富有或者貧乏,都沒有真實的安樂可言。

上面說過了。

【於此愚歡喜,即惡果成熟。」】
可是愚癡的眾生,卻歡喜的置身於牢獄之中,絲毫不生厭離之心,不知這些暫時的安樂,都是過去惡業成熟所呈現的果報。」

明明這個是錯誤的、顛倒的,你居然不知道,還要歡喜。為什麼呀?那就是你惡業的果報成熟:一個是異熟果,一個是等流果,一個是增上果,三者。你別以為現在,哎喲,現在有錢人,這個有錢─這個是異熟果報。等到你有了錢,更繼續地要有錢,這是等流因果。然後眼前的世間,覺得:「哎呀,進化啦!」這個是增上因果。都是邪惡業所產生的,所以我們現在千萬要注意呀!

【是故執持眾多資具,求無喜足非出家事,若不爾者居家無別。】
由此可見,執著、守護眾多的財富,永遠不知道滿足,是在家人的事。若是出家還精勸地守護著財富,那和在家中又有什麼差別?

(p77) 下面來了。好了,我們要出家了。出了家以後,還要「執持眾多資具」,唉呀!這個還不夠、那個不夠,這個多、這個多,越好越多。還要「求無喜足」,這個是不知出家的事情,這個跟在家人一樣。在家人憑他自己的勞力換飯吃,應該的;出家人,被了個清淨幢相的話,你憑什麼受人家?單單這個就夠你要做畜生了。然後你被了一個清淨幢相,壞了法的話,那非下地獄不可,所以這一點要特別知道啊!所以我記得虛雲老和尚的那個公案當中,他在雲居復興的時候,住一個牛棚。到後來弄好了以後,大家請到他裡面去,「欸,我滿好!我滿好!我還是住在這裡。」那這都是古德的榜樣啊!現在我們這裡住了這麼個舒服的地方,還嫌這個不夠、那個不夠。到了夏天,最好呀電風扇不夠還要冷氣。啊!所以這一點,大家千萬注意!大陸上面那是苦得啊……吃飯呢都是一點湯,然後偶然什麼撈到一塊豆腐,大家高興。現在我們天天這麼豐富的菜,等一下還要這個營養不夠,那個營養不夠,唉呀,這個水果也沒有,那個也沒有。啊!不曉得我們忙些什麼,這是我們千萬要注意呀!

【又居家者與法相違,故居家中難修正法。】
另外,在家所做的事,大多和佛法相違,這也是很難修習正法的原因。

前面告訴我們出家人,居家的人呢,要了解這個。

(p78) 【即前論云:「若作居家業,不能不妄語,於他作罪者,不能不治罰。行法失家業,顧家法豈成,】
就如前論中所說:「譬如在家從事各種行業,有時不能不說妄語,每當別人犯罪時,也不能不去處罰。若是行佛法就違背了世間法,如果顧及世間法,又往往違背了佛法,在這種經常矛盾、衝突的情況下,又如何成就佛法?

你在家做在家人的事情,你不能不妄語。現在尤其是明顯,現在這個世界的的確確的,這個西方人有一句話,這個話叫「white lie」。Lie,就是妄語,白的─本來這個說謊是不應該的,現在說這個說謊是應該的,應該說的謊言。喏、喏、喏、喏!這個其實大家公開,我想我們這個事情也是如此吧!這個就是居家典型的例子。對不起!你要說了這個,那一定墮落。就是啊,它逼得你非做不可。如果有了罪,你不能不去治罰。所以你要如法去做的話,如佛法去做的話,家就顧全不到;你顧全了家的話,這個法一定不成功。

【法業極寂靜,家事猛暴成,故有違法過,自愛誰住家。」】
佛法講求的是寂靜,世間法則又往往猛烈粗暴,在家就是有這些違背佛法的地方,誰又喜歡在家呢?」

要曉得修學佛法是非常寂靜的事情,注意這個「寂靜」兩個字喔!家事是粗猛暴惡,所以兩個完全相違背的。所以真正自愛的人,他絕不貪戀這個家。

【又云:「憍慢癡蛇窟,壞寂靜喜樂,家多猛苦依,如窟誰能住。」應數思惟,如是等類在家過患,發願出家。】
又說:「憍慢、愚癡等煩惱,如同蛇窟裡的毒蛇,能破壞一切的寂靜喜樂。在家就像置身於蛇窟一樣,使我們經常發生猛烈的大苦。」所以應當經常思惟,這些在家的過患,而發願出家。

(p79) 這我們要了解,家裡面就是這樣的─憍、慢、癡蛇的窟。這個蛇是瞋、癡、貪,一切的最糟糕惡毒的地方,在家就是這個樣,就是這個樣。總覺得每個人,現在我們平常不要說高高在上,普通人總是面子,唉呀,總覺得這個要一個門面,這個門面是什麼?無非是憍慢。下面這最起碼的、應該做的尚且如此,體面嘛,那尚且都是如此,其他的不談啦!說這些事情,「壞寂靜喜樂」,真正的喜樂,真正的喜樂,只有在這個什麼,寂靜當中,寂滅之樂才是真正的。家裡面「多猛苦」,不但苦,而且猛得不得了!啊,就像洞窟,就像蛇窟一樣,誰能夠住在這裡啊!所以我們應該不斷地思惟它的過患,然後呢,已經出了家,堅固;沒有出家的,要發願出家。那個出家功德之殊勝!是,剛開始走的時候是有一點,因為你不習慣,你換了一個新環境是不習慣。但是假定你有正確的認識的話,這個意志力引導我們,克服這個困難正是進步。等到你慢慢地相應了,那時候你會體會到:啊,這個出家之美啊!出家之美啊!
所以我也聽見好幾個人,怎麼?我自己也有這個感覺,說:假定說眼前要選一條路讓你走的話,你走什麼路?出家!假定說沒有路選擇的?我還是出家!這個在家的的確確是一無是處,你真正地能夠體會到了,自然裡邊有美不可言的事情。實際上呢,我們還是最粗淺的喔,它深入的內涵我們還沒體會到喔!假定我們也體會到, (p80) 像鞞羅羨那那樣,出了一天一夜家,然後呢,七返二十一劫這樣生天。然後最後啊,下來,證果。只有一天一夜啊!這個功德我們都看不見的啊!所以我們一定要從這個地方多去思惟觀察啊!這個出家真是殊勝,這個在家是在任何情況之下,你怎麼弄,也絕不可能產生這樣效果的。那麼出了家,應該怎麼辦呢?哦!下面來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