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31日 星期二

2020-04-01 進度: 修菩提心次第

93A 19:04 - 93B 20:49 第十二冊

辛一 修七種因果教授   知母、念恩、報恩、慈心、悲心、增上意樂生出菩提心
壬一 於其漸次令發定解 
壬二 如次正修

壬一 於其漸次令發定解 分二:
癸一 開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 
癸二 諸餘因果是此因果道理

癸二 諸餘因果是此因果道理分二:
A1 從知母至慈是悲心之因之理 
A2 增上意樂與菩提心是悲心之果之理

A1 從知母至慈是悲心之因之理 
B1 以悅意相可使欲令有情離苦之心猛利生起 
B2 親之究竟是慈母故,修習知母、念恩、報恩引生悅意慈,由此生起大慈大悲之理 
B3 觀有情為親人竅訣之出處

<第五組>
【◎ 癸二 第二諸餘因果是此因果之理。】
我們學每一樣東西,都是從因這麼感果,那麼現在這個所有的,後面那個大菩提心,要大菩提心要發大悲。這些從每一個前一個層次,推到後一個層次,前面這個是因,到後面這個是果。然後再昇一步的話呢,上面剛才說那個果,又變成下一步更昇進的因,再上去,一步一步。這一步一步的,各式各樣的這些道理,這「餘因果」是什麼?(知母、念恩、報恩、慈心)它的根本的原因是什麼,就是說在這裡─「是此因果」,是這個因的果,哪個因哪?下面就告訴我 (p150) 們。就是說所以現在我們要求發大菩提心,大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悲,那麼大悲從哪裡來的呢?這個大悲的因─根本,下面說:

B1 以悅意相可使欲令有情離苦之心猛利生起 

【初從知母乃至於慈,為因之理者,】
首先說明,從知母、念恩、報恩到慈心,是生起大悲的因。

[消文] 這個根本的因,從「知母」一步一步地升上來,這個是它的根本的因 [消]。下面就說明,說明為什麼從知母親開始,說這個是因。而從這個知母,然後呢這個念恩,要報恩;因為曉得是母親,所以曉得母親的恩,所以曉得母親是因,要報那個母親的恩是果。為了要報她的恩,所以你要給她的快樂、去掉她痛苦,這樣地一層一層的因果上去,來現在說明這個。Q為什麼要這樣呢?就是我們從這個果上面反推,找到它的基本的因在哪裡,找到了基本的因,從基本的因上面下手。你因如果對了,果當然決定不錯;然後呢,這個不錯的因做圓滿了,這個圓滿的結果你就完全得到。下面就說明這個道理。

【總欲離苦,數數思惟其有情苦即能生起。】
總的來說,希望一切有情都能離苦的心,雖然藉由經常思惟有情的苦就能生起,

[消文] 所謂大悲的話,就是要幫一切有情的痛苦拿掉。是,總之你的目的無非是要幫一切眾生解決這個痛苦,你只要多觀察、思惟一切有情的苦的話,覺得他苦得不得了啊,你自然而然能夠生起幫他解決痛苦的 [消]ex就算我們平常人,說這個心腸很硬的人,忽然看見一個 (p151) 可憐的人,他心裡覺得:「唉呀,這個人好可憐喔,唉!」這樣。那我們平常都是有,你只要能夠觀察有情的苦,思惟它的話,就能夠生起這個心。(觀察思惟的重要)

(立宗先須悅意愛惜之相)
【然令此心易生猛利及堅固者,則彼有情先須悅意愛惜之相。】
然而要讓這個心猛利而且堅固,就沒有這麼容易了,因此必須對有情先有悅意、愛惜之情。

但是這個心啊,就是這種狀態當中,它不堅固的,也不猛利的。現在我們要想修行的時候,如果浮浮泛泛的心根本沒有用,所以它一定要產生一個非常猛利而堅固的。 為了要達到這個,為令「易生猛利堅固」的話,那麼則彼有情先須悅意愛惜之相[層次性] 力量的強弱 他先要把你所緣的那個有情啊,那個是非常可愛的,你非常親近的,這個非常憐惜的。這個親密的人越苦的話,你這個憐憫不能忍受的心越強,這個心就猛利而且堅固。 所以說,

【如親有苦不能安忍。】
就好比當自己親人有苦的時候,心中便覺得不忍;

反過來呢,

【怨敵有苦,心生歡善。】
怨敵有苦的時候,心中就覺得歡喜;

如果他是怨家,怨家有苦的話,你還說:「活該,這個傢伙,我才高興咧!」他有苦,你不但不會生悲心,你反而生歡喜。所以為了這個真正要生的話,我們先要了解這一 (152) 點。其次,另外一類呢,

【親怨中庸若有痛苦多生捨置。】
不屬於親怨的中庸有苦的時候,就置之不理。

還有一種人呢,這個人跟你無關緊要的,他雖然痛苦,無關緊要的,你根本心裡面生不起來。那麼為什麼第一種是這樣呢?

1. 修七因果教授時,為何不是先緣有情之苦,而是先取可愛之相 ?
【其中初者,因有可愛。】
第一種情況: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呢?就是因為我們對親人有悅意、愛惜之情,

因為你覺得他可愛啊,所以你心本來就對他有難捨難分的這種,當他受苦的時候,就像你自己受苦一樣,這種感受就來了。既然現在你悲心就要緣別人,所以為了使得這個悲心生起的話,你不能緣自己的苦,這推己及人嘛看別人。那麼這個別人的話,跟你的越密切、越愛惜,這個心越強。所以他從這個地方,也辨別得很清楚,一步一步告訴我們怎麼。

【此復隨其幾許親愛,便生爾許不忍其苦,中下品愛下品不忍,】
而且還會隨著它的多寡,生起不同程度的不忍之心。如果是中、下等的親愛之情,就生起小不忍,

說這個你不忍的心,換句話說,憐惜、要想幫他去苦的這個心,就看你跟他之間的關 (p153) 係,你越是親密嘛,這個不能忍受他痛苦的心情越是強烈。假定你跟他的這個親密的關係中等的,或者下等的,那麼這種心情也同樣地降低。假定說─這個下面這個「苦」寫錯了,

【若極親愛,雖於微苦,亦能生起廣大不忍。
若是最親愛的人受苦,即使是很微小的苦,也會生起大不忍。

見敵有苦,非但不生欲拔之心,反願更大願不離苦,是不悅意相之所致。】
第二種情況:可是見到自己的怨敵有苦,心情就不同了。不但不會生起想要幫他拔苦的心,反而希望他不要離苦,這都是沒有悅意、愛惜之情的緣故。

不是苦極親愛─若非常親愛的,那麼雖然是一點點的小苦啊,你看見那個親愛的人生起一點小苦啊,你心裡面是絕大地不能忍受。而看見敵人有苦的話,不但你不會幫他拔掉,反而希望他,「欸,這個,嗨呀,這個傢伙這是……就希望它更大一點,最好他死掉了才好!」(壞了)所以這個地方特別說明(悲心)不是緣一個有情(是所有有情),你想想他的苦就算了,這個要生起堅固、猛利。下面還要詳細地說,他第一個為什麼要先取這個可愛之相,這個是他的道理。

(延伸由其不悅大小,於苦歡喜而成大小)
【此亦由其不悅大小,於苦歡喜而成大小,
也是隨著不悅的程度,而有歡喜大小的差別,看到中、下等怨仇的人受苦,就生起小歡喜,見到最怨恨的人受苦,就生起大歡喜。

親怨中庸所有痛苦,既無不忍,亦無歡喜,是俱無悅非悅意相之所致。】
第三種情況:對於不是親怨的中庸對象,既沒有不忍、也沒有歡喜之心,就是因為都沒有悅意、不悅意之情的差別。

這個我們容易了解。你對對方的是不是引起這個,它不是因為對方,不是因為你單單,是跟你跟對方的親、怨、中庸的不同,而生起你內心的反應的不同。[層次性] 3、心情(心相)的轉折 所以我們真正修的時候,這應該觀察到這一點。你看這一個地方,他每一個地方,把我們心理的行相,辨別得這麼地仔細,在這種狀態當中,你修的時候才不會有一點遺漏。否則你貿貿然地修了 (p154) 以後,欸,你雖然修了,看見了個怨家,到時候你看見了怨家的時候,你覺得:「這個傢伙,我才不會怎麼樣咧!」你前面這些完全白修了嘛!現在了解了沒有?所以以前為什麼處處地方要辨別清楚的原因,就是這樣。萬一辨別不清楚,到那時候是修了半天,那個漏洞在。(家對修行一樣重要,家才會讓我們火燒功德林)
所以你們常記得這個ex比喻:你造了個飛機,在地上覺得造得滿好,飛到天空當中,這個漏洞一出來的話,對不起,送命!前面白修是小事啊,還把你命送掉啊!所以現在不要大家忙著去修行,這是千萬重要的一件事情啊!這一點啊,我們自己應該再三反省,然後呢,步步如理如量地深入。現在我們看下去:

2. 悅意慈之行相為何?要引發此,為何必須依次從知母….開始?

癸二 諸餘因果是此因果道理分二:
A1 從知母至慈是悲心之因之理 
A2 增上意樂與菩提心是悲心之果之理

A1 從知母至慈是悲心之因之理 
B1 以悅意相可使欲令有情離苦之心猛利生起 
B2 親之究竟是慈母故,修習知母、念恩、報恩引生悅意慈,由此生起大慈大悲之理 
B3 觀有情為親人竅訣之出處

B2 親之究竟是慈母故,修習知母、念恩、報恩引生悅意慈,由此生起大慈大悲之理 
<第一組>
【如是應知,修諸有情為親屬者,是為令起悅意之相】
由此可知,我們為什麼要先把一切對象看成是可愛的親屬,就是要讓自己生起悅意、愛惜之情,

那麼,所以我們曉得:哦!所以我們開始修的時候,不是一下說,馬上緣著有情去想他苦,而是先把一切對象看成功是可愛的。而這個可愛的當中,最究竟的是什麼?
[層次性] 1、因果次第 先把一切對象看成功是可愛 -> 緣著有情去想他苦

【親之究竟為慈母,故修知母,憶念母恩及報恩三,是為引發悅意可愛!】
而親屬中最親愛的就是慈母。由修知母、憶念母恩、及報答母恩這三項,引發悅意、愛惜之情。

[消文] 從這樣地辨別以後,我們了解,既然你要引發這種心情的話,那最親密的人。而最親 (p155) 密的人當中,最究竟的是什麼?是母親,是母親。所以,第一個要曉知母[消]。而母,而講知母,這個詳細,這個「知」字在下頭。然後曉得了這個母親的話,那麼進一步你想:Q母親對我們有什麼恩?你想到了這個恩哪,那時候由不得你就不報,「報恩三」。因為你要報恩的話,所以下面那個與他的樂()、拔他的苦()都生起來啦!所以這個東西是這根本因。所以這三樣東西,主要的目的為什麼呢?是「引發悅意可愛」,我們了解了。這個次第[層次性](知母⇢念恩⇢報恩⇢引發悅意可愛)何等地清楚,何等地清楚![層次性] 3、心情(心相)的轉折所以平常我們總是覺得:「哎呀,我們趕快修啊!」現在到了這裡,(趕快修)「趕快修」這個概念是千萬使不得![093B] (手抄稿 第十二冊 p157)千萬使不得!只有一種情況例外,ex比如說:你現在老了,眼看著歲月無多,而眼前的環境又不行,條件又不夠,你說等到你忙完了不行,那麼你是把握住一句佛號,這個是對的。但那個時候注意喔!你不要說,啊,別的都放掉了,你把握一句佛號。結果真實的內容呢,佛號也沒提起來,這些東西(知母、念恩、報恩-菩提心)也放掉了,那就完了,那就完了!所以每一個地方的這個層次,我們一定要辨別得非常清楚。現在我們照著我們現在這個情況,來一步一步地深入。
[層次性] 4、正反落差/對比性 趕快修 千萬使不得 - 別的都放掉了,你把握一句佛號,那就完了

p. 213 (12)
【愛執有情猶如一子。此悅意慈是前三果。】
愛執一切有情猶如獨一愛子。所以這個悅意慈,可說是前面知母、念恩、報恩這三者的果。

[消文] 因為你由於前面這個知母、念恩、報恩,策發了你這個可愛之相。這可愛到什麼情形啊?就像自己的一個兒子一樣 [消]。也許我們說:「什麼前面是母,怎麼一下子?」這個無關緊要的,這個不是,[層次性] 2、力量的強弱 重點不在母跟子上面,只是說把一切的有情,從念母然後引發你內在 (p158) 對於她的這個心情,這是你所要的。如果這種情況,用「母」來引發這個最強烈,就用這個;如果用「子」引發你最強烈,你就用這個,這個是它真正重要的內涵。所以這裡我們要分別得─每一個地方的行相,要分別得清清楚楚。
所以當你由前面這個三樣東西,真的主要的「悅意慈,是前三果」,因為你由前面這三樣,看見他這麼可愛,一心一意要報恩,所以你要把種種的好處給他。好處是什麼?慈嘛!慈是與樂,與樂之慈,這個心理就產生了。這個所以,對於前面三個結果產生與樂慈,這個是個結果。這個結果是什麼?由於前面三樣東西引發的,所以這個悅意慈是前面三樣東西的果。

【由此即能引發悲心。】
有了慈心之後,也能引發希望能拔苦的大悲心。

因為你要把他,幫助他,一切快樂給他。你要快樂給他,當然你不忍心他有痛苦啊,要把他的痛苦拿掉啊!那麼,你要去掉痛苦的這個心理叫悲心。是啊,所以由於慈,悲也生起來了;反過來呢,由於悲,慈也生起來了。說

【欲與樂慈及拔苦悲,因果無定。】
由於與樂的慈心和拔苦的悲心互為因果,

[消文] 這個慈、悲之間,哪一個是因,哪一個果,沒有一定[消]。這個話很容易懂,但是我還要解釋(師父再提醒),因為容或有的同學一時轉不過來。現在到這裡為止,它每 (p159) 一個地方,一定有這個因,前面這個因,引發後面這個果。
現在前面說的什麼因啊?說,喏,你把一切眾生看見得像你母親一樣,了解她是你母親。然後進一步呢,既然是母親呢想想,她母親對你有多少的恩。哎呀,你想到這個恩啊,覺得你要報她的恩,要報她的恩啊,所有的好處統統要給她。統統要給她這種心情,實際上世間最好的給他快樂的這個心情,倒不是說給母親,而是像個母親給兒子一樣,所以他下面說「猶如一子」。那時候你的心一心一意說:我把所有的好處都要給他─與樂,這個叫慈心。因為你要把好處給他呀,所以你不忍心看見他的痛苦,你同樣地要把他的痛苦拿掉它,這個是說由於慈而引發悲。
反過來呢,由於悲,你看見他痛苦要拿掉,要他拿掉痛苦的話,所以同樣地,你看見他痛苦要給他快樂,所以這個悲也可以引發慈。所以悲跟慈之間,不一定哪一個在先。但是前面這個知母,然後呢念恩、報恩,這個一定是前面的這個因,引發這個與樂慈的這個果,這個次第是一定的,這個地方我們要清楚。當我們把因果之間的次第弄清楚了,那個時候才曉得我們修學的必然次第是如何。
(p160) 上面我們已經了解到說,由知母、念恩、報恩而引發那個慈跟悲,所以曉得說,這個

【故知母等三種所緣,即是與樂悲及拔苦悲二者根本,】
因此知母、念恩、報恩這三者,就成了慈與悲的根本,

噢,現在找到了!說[消文]所以由此我們曉得:知母、念恩以及報恩三樣東西,就是慈、悲的根本 [消]。你慈、悲一旦發起來了,其他所有要的都來了,[層次性] 1、因果次第 所以說:所餘因果它是此因之果。是此因,哪個因啊?就是知母這個,由於這個而引發的慈悲;慈悲為因,其他的一切都起來了。所以記得上面,經上面、論上面,以及宗大師所得出來的結論是什麼?菩薩只要一法在手當中,其他一切都來了。一法是什麼?大悲。以大悲為因,所有的其他東西都來了,所以所有的其餘的果,都是這個大悲為因,所以「其餘因果」。從哪裡來的呢?從這個地方的因感得的果,所以我們第一個要知母。

【故於此中當勤修學。】
對於這些內容,應當精勤地修學,才能順利地生起慈悲心。

所以既然一切的根本的原因在這裡的話,當然我們真正應該努力修學的在這裡。

B3 觀有情為親人竅訣之出處

p. 214
【又發心因,修諸有情皆為親者,是月稱論師及大德月蓮花戒論師等之所宣說。】
這個以知母、念恩、報恩為發菩提心因與修行把一切對象看成是可愛的親屬的傳承,大德祖師們如月稱論師在《四百論廣釋》、大德月在《弟子書》、蓮花戒論師在《修次中篇》等中所宣說的。

他不但前面那個傳承喔,還有其他的那些大有名的大德祖師們也這麼說。所以現在我們有了幾樣東西:第一個知母,第二個念恩─由於曉得母親,所以感念她的恩;由於感念她的恩,第三個是報她的恩;要報她的恩,所以要給她快樂;要給她快樂,當然不忍她 (p161) 的痛苦,第五。那麼就第五了以後,下面:

A2 增上意樂與菩提心是悲心之果之理
B1 設問 
B2 解答

B1 設問
<第二組>
【◎ 增上意樂及以發心,為果之理者。】
其次要說明的是,增上意樂和發菩提心,是大悲心的果。

這個七因果當中,次第就是前面五樣,再來增上意樂以及發菩提心。為什麼要這樣呢?下面說:

3. 為何修七因果教授之次第,會加入增上意樂?其行相為何?大師為何自設問答?
【由其如是漸修其心,悲心若起,便能引發為利有情,希得成佛即此便足,何故於此添增上心。】
如果依前面所說,知母、念恩、報恩、慈心來修的話,就能生起大悲心,只要大悲心生起,便能引發為利有情願成佛的菩提心,這樣應該就足夠了,為什麼中間還要再加一個增上意樂呢?

他又問一個問題。實際上這個地方就是一個辨別,我們處處地方現在了解了說,為什麼本論處處辨別?也就是說,本論真正好的地方,就是圓滿的傳承、圓滿的教授,必然應該指出的具足的重點在這個地方。說像你前面這樣地一步一步地修,如果你的這個悲心生起來了,悲心是什麼?要利益一切有情啊!那麼既然你要利益一切有情,你就要為利益一切有情成佛啦,為什麼這個地方還要加上個增上意樂呢?那麼增上意樂又是怎麼一回事情呢?他就說呀:

B2 解答
C1 雖具大悲但沒有荷負度生重擔的增上意樂 
C2 以比喻顯示增上意樂不同於聲緣悲心 
C3 故在此中間應生起增上意樂 
C4 發菩提心為增上意樂之果

C1 雖具大悲但沒有荷負度生重擔的增上意樂 

【欲令有情得樂離苦啊,慈悲無量聲聞獨覺亦皆有之。】
如果只是希望一切有情,能夠得樂(慈無量心)、離苦(悲無量心),聲聞、獨覺也有;

(p162) 欸!說這個增上意樂有它特別的意義的,你說我們欲與有情樂,然後拔有情苦,這個心情聲聞、緣覺也有的。很多南傳小乘的,不,南傳我們不去管他,現在我們不必說南傳。小乘行者,佛世的時候他都要修什麼?四無量心。四無量心是什麼?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捨無量。所以無量慈、無量悲,聲聞、緣覺也有的,但是這個不是增上意樂。什麼叫增上意樂啊?就是說要自己去做,給他快樂要自己去做,去掉痛苦要自己去。這個無量,四無量當中啊,只是一個無量的慈心跟悲心,只是一個心,而不是自己親自要去做,所以說:

【若自荷負一切有情與樂拔苦,則除大乘決定非有,故須發此心力強盛增上意樂。】
但若是說到願意荷負一切有情與樂、拔苦的重擔,就只有大乘才有,因此必須先發起強勝的增上意樂,才可能生起菩提心。

喏,這個地方點出來了!所以我們平常不了解這個大菩提心的真實內涵,往往把這個混淆不清的根本原因在這裡,現在看清楚。所以要親自去─喔,是的,我要與一切有情樂,我要拔一切有情苦!這個不是拔一個、兩個喔,要「一切」,沒有一個餘剩的。不但你有這個心,而且要親自去做,這個心情除了大乘以外,任何其他人都沒有的。所以真正的大乘行者一定要發這個心!而發這個心是什麼?一定要先有了大慈悲心,由慈無量、悲無量,從這個心上面進一步說,你雖然有這個無量的心,但是這個心不派用場吧?你親自 (p163) 要去做,那個叫作「增上意樂」。

C2 以比喻顯示增上意樂不同於聲緣悲心 

【是故僅念一切有情,云何得樂云何離苦,非為滿足,】
所以,單單憶念如何給予一切有情安樂、如何讓他們遠離痛苦,這還不夠,

下面兩個字看看!

【須自至誠,荷此重擔。】
必須以至誠心親自擔起這個重擔。

所以單單唸說:「哎呀,一切有情怎麼樣要得到快樂?哎呀,使得一切有情都快樂,以及使得一切有情都離苦……。」這個無量心,這個無量已經了不起喔!欸,但是這個不夠,還要進一步,要什麼?自己去荷擔。而自己荷擔的這個心哪─至誠!從內心深深地、一點不假,實實在在,沒有一點餘剩的,要這樣!

【故當分辨此等差別。】
因此,一般的慈悲無量心與增上意樂,這個地方差別要分的清清楚楚。

這個地方的差別要分得清清楚楚啊!所以處處地方注意喔!這本論的真正殊勝的地方,你們如果從這個地方認識了,然後你去看,我們往往說:「哎呀,看看這個跟這個書差不多啊!」是,如果你不細辨的話是差不多,如果你細辨的話,這個裡邊差得天差地遠!本論它每一個地方辨別這麼清楚。了解了辨別得清楚的話,你絕對不會「啊,這樣也 (p164) 好,那樣也好!」絕對不可能!你要這樣的果,一定要如此的因,差一點不行。很多地方,別的地方雖然指出來了,對不起,這個因果之間混淆不清;讓你懂一個概念、種一個善根好像一樣,要想如法修持的話,完全兩件事情。這個差別,在這個地方我們漸漸了解了,這個是它的根本問題,根本問題。
所以現在乃至於有的人說:「宗教嘛都是好的啦,勸人為善哪!」你不能說他這句話錯,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那我們都是差不多先生,都樣樣都是差不多,就這樣。差不多到最後的話,地獄、天堂也差不多;然後呢,地獄跟佛陀也差不多;土地也是菩薩,城隍也是菩薩,佛嘛也是菩薩,就這樣。這個現在我們這個地方,要分別得清楚明白。喏,下面就引經上面證明,前面這個道理說清楚了以後,馬上說:喏,這個是經上說得明明白白的喔!

<第三組>
【《海慧問經》云:「海慧,如有商主或有長者,唯有一子可悅可愛可惜可意,見無違逆,】
《海慧請問經》中說:海慧!譬如有一位商主或者長者,只有一個獨子,非常可愛、讓人憐惜,非常聽話。

這麼好法,你任何這個告訴他的話,他一定聽從你,又這麼好,

(p165) 【然此童子因其幼稚而作娛樂,墮不淨坑。】
但孩子幼稚,在玩耍時,掉進了糞坑。

年紀小啊,去隨便去玩,一下子掉到糞坑裡了。

【次其童子若母若親,見彼童子墮不淨坑,見已雖發號哭憂嘆,然終不能入不淨坑拔出其子。】
童子的母親和其他親屬,看到童子掉入糞坑,雖然叫啊,跳啊,但是沒有辦法跳下去救出來。

而其他的人,母親啊、其他的親人看見了,就跳啊、叫啊,但是沒辦法跳下去救出來。

【次童子父來至其所,彼見一子墮不淨坑,見已急急舉止慌措,欲出其子心甚愛顧,全無嘔吐,跳不淨坑取出其子。】
然後童子的父親走來,見孩子掉進糞坑中,他內心焦急、舉止慌亂。為了救出孩子,全然不顧骯髒、嘔吐,而縱身跳入糞坑,直接從糞便當中救出孩子。

說那個時候,他那個孩子的父親跑得來,看見這麼好的唯一的獨生子,掉了這個不淨坑當中,心裡面毫沒有其他的想法,只是慌慌張張地,一心只要救他的一個愛子啊,跳下去!一點不怕那個糞坑的髒,把他的獨生愛子救出來。那麼經上面是說明這個道理,舉這個比喻。這個比喻當中,我們不必為了這個比喻當中這個母啊、父啊、親啊,這種諍論,就特別說明這個心情是這樣的一個心情。這個心情就是前面說增上意樂,他不是說單單有這個心在那邊哭哭叫叫,要是跳下去把他救出來!

<第四組>
(p166) 【此說三界為不淨坑,】
經中的故事是比喻:不淨坑,比喻三界;

我們整個的三界就像那個糞坑,所以我們平常啊……了解這個三界之內,這佛菩薩看見了就是這樣。

【獨愛一子,謂諸有情,若母若親者謂聲聞獨覺,見諸有情墮生死中,憂慼嘆嗟然不能出,】
一心疼愛的獨子,比喻一切有情;母親與其他親屬,比喻聲聞獨覺;雖見童子掉入不淨坑而號哭憂歎,但終究不能救出童子,比喻聲聞獨覺見到有情墮在生死苦海中,雖然內心悲傷哀歎,卻無法救拔;

「獨愛一子」就是有情,「若母若親」就像聲聞、獨覺,雖然他見諸有情墮不淨坑,也是憂慼嘆嗟然不能出。

【商主長者謂諸菩薩,法譬合說。】
商主或長者,比喻諸菩薩。願荷負起拔苦的重擔,因此不顧一切地跳入三界,救出有情。

上面這個例子當中是說,母親或者親戚也看見這個孩子掉下去,在這地方叫呀、憂愁啊,但是不能跳下去。只有這個「長者」,長者就是表示有力大人,那個人看見了以後,就跳下去了。那麼在三界這個不淨坑當中,把我們救出來的,也不是那心力薄弱的那些人,而是一個絕有強力的這個,這個人是什麼呢?菩薩。前面這個比喻就說明這個道理。

C3 故在此中間應生起增上意樂 

【又說獨一愛子落不淨坑,如母之悲,聲聞獨覺亦皆共有。】
在三界之內淪落的眾生,要救我們出來的這種悲心聲聞緣覺也有的,所以單單這個是不夠的;

(p167) 所以特別這個地方說明,這個比喻當中說的,這個掉在糞坑裡的這個兒子,就是我們現在這個比喻當中所指的,在三界之內淪落的這個眾生。要救我們出來的這種悲心,聲聞、緣覺也有的,所以單單這個是不算。要怎麼辦呢?要從這個無量的慈悲心當中,

【當發荷負度眾生擔的增上意樂。】
所以,應當依悲憫心,把那個慈悲心加強,進一步發起荷負度化一切眾生重擔的增上意樂。

還要根據這一點,要發那個增上意樂。現在我們了解,這裡所謂增上意樂的話,就是把那個慈悲之心還要增加。增加到什麼程度呢?增加的內涵是什麼呢?就是說我親自把那些人,從這個糞坑裡邊救出來,解除他的痛苦,親自把一切的快樂給他,這個叫作增上意樂。這個七因果當中的最後一個因,第六個。

C4 發菩提心為增上意樂之果

p. 215
【如是若發度有情心,然我現時不能圓滿利一有情。又非止此,即使證得二羅漢位亦僅利益少數有情,利亦唯能引發解脫,不能立於一切種智,故當思惟無邊有情,誰能圓滿此諸有情現前究竟一切利義,則知唯佛方有此能,故能引發為利有情,欲得成佛。】
如果已經願意發起度有情的心,但是看看自己目前的能力,是連一位有情都度不了,這又該如何呢?就算已經證得聲聞、獨覺的果位,也只能幫助少數有情達到解脫,卻不能成佛,這也不能算是真實的利益眾生。那麼,在一切的法界當中,有誰能圓滿無邊有情,眼前和究竟的一切利益呢?詳細思惟的結果,只有佛才有這個能力,既然如此,我便發起「為利眾生願成佛」的菩提心。

好,最後這個結果就出來了。就因為我們發了說,要自己親自至誠跳下這個三界的不淨坑,把他一切痛苦解決,把一切快樂圓滿給他。雖然我發了這個心,但是我現在幫一個人的忙,都不行欸,連我自己都不行欸!所以你真正要想解脫,雖然你自己可以解脫─證羅漢。證了羅漢以後,或者是聲聞、或者緣覺,這兩樣東西,雖然還可以多多少少幫助 (p168) 別人,但是要想幫一切人解決問題,而且使得一切人達到一切種智的地位的話,這個不行,這個不行!
那麼誰能夠做到呢?誰能夠沒有一點無餘,所有無邊有情都救,而且達到的位次也高到最高圓滿,誰有這個力量呢?只有佛!聲聞跟緣覺他能夠解脫,連他自己都是解脫了一點點,這是質上面根本啊微乎其微;量方面,他也能夠幫一點人忙,但也就這麼一點點。所以不管若質、若量不夠啊!那麼要想真正解決的,不管是眼前以及究竟的一切真正的殊勝的利義,只有佛。所以說,啊!由於你這個增上意樂心,所以發現只有成佛─必然得到最後這個果,所以這個叫七因果,或者是六因一果。這個就是因果這個教授,這方面傳來的,這是第一個。這個次第為什麼要這樣地從因到果,了解了這個,然後照著這個次第正修。

2020年3月16日 星期一

2020-03-18 進度: 複習

91A 26:44 - 92A 27:53 第十二冊

現在我們已經講到了這個不共的部分,上士道部分。那麼上士道部分,他一開頭,一開頭啊,說在 206 頁,你們注意一下啊!這個概念一開頭非常重要,我們一定要弄清楚。他這個地方,他那個主要的題目,是說明入大乘的門是發心,入大乘的門是發心。那麼,在這個時候,他就特別說明一點,在 206 頁上面,第一行說「《華嚴經》云:『善男子,菩提心者,猶如一切佛法種子。』當獲定解。」說關於這一件事情啊,一定要獲得確定的見解。這個確定的見解分兩部分:一部分呢,這個內涵本身你絕對不能弄錯,絕對不能弄錯!然後呢,對於這個正確無誤的這個概念,要產生確定不移的信念。
就第一點來說,說解釋,下面他舉一個例子,譬如說,你現在要種稻子。那麼種稻子的時候,他要把那個稻種出來,有幾個條件。譬如說,稻的種子啦,然後要種在這個 (p89) 田裡邊啦,而且種的時間,一定是春天暖和的時候啦,那麼還要有水啦,還要有肥料啦!這些東西加在一塊兒,那麼稻與芽長起來,乃至於稻的種子就可以收穫,這樣。這個裡邊有一個事情是特別重要,什麼?是稻種、稻種!因為你要的是稻芽,如果你這個問題不能把握得住的話,你儘管這個地方是有水、有土、天氣暖和、有肥料,可是它長出來的東西,長不出稻的芽,也結不出稻的果。

1. 宗大師在廣論P206L1,認為對華嚴經的這個內涵必須〝當獲定解〞,但為何要〝故更釋之呢〞?師父依此傳遞什麼重要的概念?
那麼他為什麼這個地方要特別辨別這件事情?[091B] (手抄稿 第十二冊 p91)我今天特別地要說明一下。不但是發大乘,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做任何一件事情,事無大小。那麼為了針對我們目前的、一般的修行來說,是究竟我們圓滿達成的是佛果沒有錯,曉得要發菩提心,乃至於要行六度萬行。可是我們常常有一個感覺說:現在末法的時候,不容易做。不要說在家人做不到,出家人也的的確確很難。所以通常我們啊,會走佛陀給我們的一條方便的法門,說「念佛」。是,這是個方便法門,它儘管是個方便法門,這個法門你還是要把握得很正確,這一個前面那個辨別也要很正確。你了解它往生的最主要的條件是在哪裡,換句話它根本的原因在哪裡。
就像前面譬喻當中,要種稻,你要稻種出來,是一定要田 (p92) 地啊,一定要水啊、土啊、陽光啊,這是一定需要的。可是這個水、土、陽光,放在這個地方,是,沒有它的的確確長不出來,但是單單它……因為沒有它是長不出來,所以你也可以確定地說,要得到那個稻種是一定要的東西,這個是沒有錯。但是單單有這個東西的話,你缺了一樣東西的話,其他的再怎麼弄都不行,對不對?這個概念我們要弄得清楚。萬一你雖然有了水、土、陽光、肥料等等,放進去的是草,長出來的是草;放進去的是麥子,長出來是麥子;放進去的是花,長出來是花,所以這個叫作共因,不是不共因─它的特質。那麼我們做任何一件事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把握得住,說這個根本原因在哪裡,有了這個根本原因以後呢,然後使得根本原因圓滿。
就在我們業當中,有一個叫引業,有一個叫滿業。這個引業是確定你這一生到哪裡去的根本原因,滿業是然後把這個你所要的這個內涵,把它加圓滿。所以如果說,同樣的道理,我們要求往生,你一定要把握住往生的根本因在哪裡,然後你進一步求它的圓滿因。你往生的根本因把握住了,那麼去一定去,問題只是高下問題,哪怕擠到是邊地,擠到邊地也好啊!當然我們希望是擠個上品上生,乃至有人提出了,不但是上品上生,上品上生啊,還希望成佛咧!對啊,這個是圓滿因,就這樣。
那麼它的根本因在什麼地方,你首先要把握得住,如果你在這個把握不住的話,它會 (p93) 產生什麼流弊呢?產生流弊就是剛才我們講的業裡邊,它有引業、有滿業,你引業根本把握不住,如果你滿業雖然做得很圓滿的話,產生什麼效果啊?佛經裡有這個公案,叫「修慧不修福,象身帶瓔珞」(編者按:疑師口誤,或應作「修福不修慧」)。喔!他做的這個因,圓滿但是不是根本。修了很多慧啊(編者按:似應作「很多福」),結果他這人道得不到,跑到畜生道當中去,雖然那個畜生很享受,這個不是我們要的。
換句話說,你雖然念佛,你念了個半天哪,欸,不能往生!結果說不定你生天了,說不定你在人間,結果弄了半天弄個三世怨。這個是為什麼我們要辨別的,這一點很重要喔!那麼究竟是……往生,什麼根本因,現在我們這裡先不深一層談。同樣地,持戒,持戒我們要把握得住,說持戒的根本因是什麼,然後從那個根本上面再講圓滿。這點我們一樣的道理,所以你能夠把握住這一點去做的話,那問題自然解決。
所以現在這個地方講大乘,前面每一個地方講辨的時候,我一定把那個概念說清楚。那譬如說他本論前面辨很多,我已經舉了很多個譬喻,你們只要重新溫習一下。我簡單地說一下,為什麼事前先要把那個事情弄得這麼清楚?因為你是的的確確要學這個方法,然後能夠得到你所要的結果。而我們現在學的這個方法是什麼?從生死輪迴的苦海當中,照著這個辦法,所以「乘」不管是大小,不管是羊車、鹿車,乃至於什麼……到大乘的大白 (p94) 牛車,都是想辦法度脫生死苦海,到達彼岸。拿我們現在來說的話,不管你用什麼交通工具,用汽車、輪船、飛機,要度脫,這個不能弄錯。有很多地方汽車可以去,有很多地方汽車不一定去。然後你同樣地,說汽車或者飛機,那麼什麼是汽車,什麼是飛機,你要把握得準,不是說講一個道理。講一個道理固然不行,你看見這個樣子,樣子也不行啊!你照那個樣子做一個,那這部汽車不會開,就算是它會開了,但是如果出了毛病也不行。
我說一個這上面比喻,比如說汽車。汽車最重要的,就是那一面來說,就是什麼?它的引擎。然後呢這個輪胎,然後呢那個車身,然後呢上面圓圓滿滿的那種車篷,裡面是講沙發、舒服等等。這個裡面你要抉擇最重要的根本因是什麼,根本因就是這個引擎最重要,這個不能出毛病,對不對?第二個呢,這個輪胎、這個車身,一定不能出毛病。這兩樣東西出了毛病的話,你如果弄得不正確的話,擺在那個地方可以,你玩玩可以,開出去的話,欸,馬上出毛病的。至於這個車身本身不圓滿一點,不舒服一點,那沒關係呀,這個概念我已經說過很多次了,這樣。
所以在這個地方要進入上士道,萬一對這個概念弄不清楚的時候,這地方請大 (p95) 家注意一下!千萬你們不要說:「哎呀,我只要學念佛,學這麼多,幹什麼啊?」不幸的是,很多念佛的人,不曉得這句佛號怎麼念!所謂欣厭,欣些什麼?厭,厭些什麼?所謂信願,信應該信些什麼?應該願些什麼?不是說:哦,我信過了就算了,我願意就算了。那麼在以前,容或我們不懂,到現在從道前基礎、下士,乃至中士,那地方就非常清楚、非常明白了。
整個佛法,跳出生死輪迴都是講這個事情。因為生死輪迴的本質就是痛苦,我們世間人不認識它,那麼現在特別指出來,這一點我們必定要認識的!如果不認識這一點的話,儘管你念佛,念佛也沒有用。因為念佛的目的,告訴你清清楚楚,什麼啊?這個世間是苦啊!一無是處啊!所以你現在只有要修學佛法,可是修學佛法又要這麼多條件哪,現在在五濁惡世,這個條件不具足,所以那個時候,你只有用這個方法。
條件是不具足是告訴你,修學佛法的條件不具足,所以給你最簡單的方法。給你在最簡單的方法當中,你不要忘記,這個圓滿因不具足,不是說那根本因沒有喔!如果你根本因沒有的話─剛才說的,這個就像那個種田一樣,這個土地比較瘦,然後呢,這個水分不大夠,然後肥料不大夠,那多多少少還可以長一個稻子;根本因沒有的話,不管你弄得多好,你種下去的是草,對不起,那一點用場都沒有!這個概念我們要弄得清楚。所以他 (p96) 一定是,主要的目的是解脫生死,就是這一件事情。那麼生死的根本在哪裡?這我們要把握得清楚,就這樣。同時,為了策勵你解脫生死之前,應該有些什麼準備,這些概念都要清楚。
所以你前面越清楚,不要急,你能夠順著這個次第來做的話,將來這個結果越圓滿,這點原則特別說。當然最起碼的,念佛固然是如此,然後最圓滿的佛果還是如此。再退一步,說:「啊!我現在只希望想學袁了凡先生一樣,怎麼改善自己命運。」好啊!你只要肯做,一定達到。但是同樣地在這個裡面,你一定要把握得住兩樣東西─根本因是什麼?然後圓滿因是什麼?這個就辨、就辨在這裡,不要弄錯,不要弄錯!
為了使得我們得到正確的認識起見,所以我們一定要去找圓滿的教授。現在我們已經了解圓滿的教授,有的,絕對有!因為佛之所以成佛,他的條件是什麼?他要幫助一切人解決這個問題,他有這個大慈悲心。他不但有這個大慈悲心,而且大智慧,他曉得怎麼解決。不但曉得怎麼解決,徹底圓滿地曉得,而且有大威神力,他有這個力量能夠幫助我們。所以不是沒有善知識,不是沒有圓滿教授,問題在哪裡?還是在我們自己,這個概念你一開頭一定要認識。
如果關於這個概念不清楚的話,那麼我們回過頭去看一下,本論第三個大科:如何 (p97) 聽聞相應正法的軌則。這個概念請大家特別注意。為了這一點,請翻到第十七頁,翻到第十七頁。他第一個,十七頁之前面,先告訴我們,說聽聞正法的時候,應該怎麼個去聽。事先嘛,先要思惟它的殊勝的利益,然後呢法師發起承事,然後正聽軌理,前面兩個我們都不在這裡溫習。
2.師父說:「不是沒有善知識,圓滿的教授,問題出在我們自己!」你承許嗎?為了對這個概念的清晰認識,師父如何引導?
特別是十七頁上面說,正聽的這個,正式聽聞的時候,你一定要具足「斷器三過,依六種想」。那現在這個地方,我們已經概念清楚了:哦,哪三樣過錯!這個自己好好地溫習一下。
在這個過錯當中,如果說你不能把它淨化的話,儘管佛是徹底圓滿地成了佛,他的的確確要救我們,不幸的是,因為我們自己本身有這個問題啊,這個佛法就是進不來。就像一個盆,倒過來擺在那裡,不管它那個甘露多好,那就是弄不進去,就是這種。你不願聽、你不想聽,這個就沒有用。為了策發我們聽,所以他前面要告訴我們,思惟聽法的殊勝利益啊!你想著:哎,它這麼好的好處啊!那個時候能夠把第一個毛病拿掉它。
然後呢你聽的時候,你內心所謂等起心啊,它有問題。換句話說,我們心裡面,自己有我們自己的想法。所以這一點大家千萬記住,我們到這裡來幹什麼?來學佛。這個「學佛」這兩個字,有兩個內涵:一個是學,就是我自己的態度是什麼?第二呢,要學的對象是什麼?你千萬不要忘記我跑到這裡來學的!所以很多人跑到那個廟裡來,總覺得我要這 (p98) 個樣、我要這樣……。你不是來學欸!這種心情是什麼?心情好像跑到店裡去買東西一樣。我以前小的時候看見人家店家吵架,那個事情很多年以前,那個時候吵架,那個人跑到店裡面,就跟那店裡面吵起來了,那個買的人怎麼說?「老子有的是錢,我要什麼就要怎麼!」就這樣。「不配我的胃口的話,我就……。」這樣,就這樣跟他吵起來了。所以現在很多人都這種味道,「老子有的錢,跑到這個來,我要這個的。」對不起,那不是來學的態度,這個你們要記住喔!
學是表示什麼?就是我不知道,這很清楚、很明白。所以你千萬,尤其是出家,不要說:「哎呀,這個不行、那個不行!」你這個不行的話,那個是你做生意的方式。你好像我跑得這裡來,或者說你說付了學費─當然我們這裡不付學費。乃至有人說,自己覺得:「喔唷,我放棄了一切,跑到這個地方來。」自己好像……正因為你放棄了一切,跑得來,那你更應該認真地學呀!你放棄了一切跑到這個地方來享受,那何必跑到這地方來呢?你大可以在外面賺了大錢,然後你去享受去呀!所以這個態度你要了解喔,你是來學的,是不懂。
第二個,你學的內容是什麼?你學的是佛。佛的特質是什麼?覺。你所以要學佛,因為你迷呀,這個概念你要很清楚啊!所以你在內心當中說明了一個什麼?你在迷的當中, (p99) 這個你一定是要認得很清楚。所以你的起心動念,如果說你在這種心念當中,你覺得你要這樣、你要這樣的話,這個就像那個容器,雖然朝了天了,有毒的,那個沒有用。那麼第三個,大家已經了解了,不去細講了。
下面呢,依六種想。前面這告訴我們「如病」,那個病是什麼?三毒啊、什麼啊,當初的時候曉得名詞,現在我們已經開始學了下士跟中士。下士告訴我們:暇滿人身難得啊,這個暇滿人身的意義,我們應該牢牢記住;然後無常這件事情應該牢牢記住;由無常怎麼引發皈依,皈依的特質的內容如何。那麼再更進一步的話,進到中士道。中士道就講,是的啊,特別講那個苦。為什麼講苦?這個我們要好好地體會一下,加深這個認識,一定要了解眼前我們貪著難捨的真正的內涵是苦。因為我們了解了這個苦,所以要策勵我們跳出來;要跳出來,那要找一找是不是有方法、可能。欸,結果找到:是的,由它的苦的因,所以才感得苦的果,你只要把那個因拿掉,那麼這個苦的果就可以解決。所以由苦諦、苦推動我們去修行,然後由集諦找到,啊!我們從哪裡去下手。
所以從這個上頭的話,我們進一步就認識到:啊,煩惱─那是繫縛我們的生死的根本。實際上我們現在在什麼?在什麼病當中?就在那煩惱病。這個就跟前面說的具六想當中的那個第一個概念就有了。當初告訴我們具六想,怎麼說?假定那個「第一個想」不起 (p100) 的話,下面都是空話;那個「第一個想」認識了以後,下面都有了。現在從中士道這個上面就讓我們認識,哎呀,說我們現在千真萬確啊,真是在那個大病當中。所以在這點,大家請翻到170頁。
p. 170 (複習)
現在我們在這個地方,再看一下,看一下。前面是先告訴我們,它生死輪迴當中的主要的因,所謂集諦這就是什麼呢?就是這個「惑」跟「業」兩樣東西,那個是會把我們綁在生死當中的,而最主要的上首啊,是惑,就是煩惱。那麼它這個地方告訴我們:正明煩惱,生起次第,煩惱之因,煩惱過患。那麼煩惱的過患的話呢,大家要好好地觀察、去思惟,因為了解了過患,所以要去斷除它。
那個煩惱是什麼行相呢?今天晚上,我重新再跟大家說一下,以及生起的次第。總相那個不講了,就是反正任何一樣東西生起來的時候,就那個心裡不寂靜。不寂靜,我們體會不到,但是那個生起來的時候,你跟著它在轉,就是這樣。實際上眼前我們一切時處,我們現在的心相就是個煩惱相。我們現在坐在這裡好好的,這個煩惱相是什麼呢?可以說在癡相當中,還在集諦。雖然我們認真聽什麼等等啊,是,這隨順出生死的,但是呢仍舊是,如果一般狀態當中,今天沒有什麼特殊的狀態的話,那個是具足了癡相。
實際上不只一個相,我一個一個分析的話,你們了解,在我們平常狀態當中,是我們 (p101) 什麼心理相。第一個「貪」,貪這個相是我們容易感受得到的,對吧?貪這個相我們容易感受得到。但是這個貪的細微相,我們就不大容易感受到了。實際上呢,我們一切時處,譬如說我們在這裡做得累了,哎呀,我疲倦得要命,要去休息一下,想去躺一下,舒服一下;或者是覺得今天什麼不好了,或者什麼,這個裡邊就有貪相在裡頭。第一個呢,你要求個舒服,喔,你貪那個舒服。第二個呢,你覺得累了,或者你有種種的理由啊,什麼……或者要睡一下啦,保護那個身體啦,或者什麼,那個還是個貪相。但是這種細微,在我們覺得理所當然的,世間人本來應該這樣;修學佛法的人哪,這個是我們要對治的,要去精進去對治的。所以這個貪相,若粗、若細我們都應該認得。
這個「瞋相」也容易了解,這個「癡相」本身,不說不知道,現在說了,它慢慢就知道了。我們別以為我們現在平常的時候,覺得不起煩惱─在癡相當中,這樣。那麼這個「慢相」,這個就是在實際上,這個慢相也是隨時隨地都在生起,但是這個慢相啊我們不太容易發現它。總是當你人我之間產生的任何問題的話,這個慢相一定存在的,因為它這個慢的根本,是隨著「我」來轉。
這個「疑」本身,平常我們覺得:「我們沒有懷疑嘛!」欸,要曉得這個懷疑,這個煩惱當中的懷疑,是它有它的一個特質。平常你對事情不能肯定是懷疑,是,可是呢 (p102) 這個地方特別是指什麼?對於我們所謂業感緣起的這個道理,緣於四諦啊、三寶啊……這些東西。所以這個疑,對於淨信心來說的,淨信心來說的。我們平常所以要想修學佛法,而做不到的根本原因,就是這個疑。說對於正確的道理,沒有清淨的淨信心,所以常常說:「哎呀,這個明曉得,為什麼做不到啊?」你不檢查不曉得,仔細檢查的話,那個時候就會發現,原來是什麼啊?原來你並沒有產生真正的淨信心,這個是。那麼要怎麼產生淨信心呢?那東西的的確確,關於這些道理都要了解得很清楚。
下面這個「見」哪,我們稱為「利使」。因為這個「使」,實際上就是煩惱的別名,這個東西非常利,一下就起來了,一下起來了,而且我們一直在這個地方轉。關於這個利使,在這個地方今天重新說一下。

【壞聚見者,謂緣取蘊,計我我所,染慧為性,我我所見,其中壞是無常,聚是眾多,為欲顯此所見之事,唯是無常,非一之法,全無常一補特伽羅,故為立名曰壞聚見。】
第一個叫壞聚見,壞聚見就是身見,或者叫有身見,實際上就是「我」。這個東西─根本,這個東西啊一切煩惱的根本。你在任何一件情況之下,如果說我們不要說佛法啦,你能夠推己及人,代人家想一想的話,你這個問題,就自然而然會減輕很多。所以到現在為止,我們還沒有學上士道當中,尤其到後面毘缽舍那那一部分,我們對於這個我見的根本不認識它。我們只能這樣說,平常它起來的時候,你經常都是總歸覺得「我」!人家好像委屈了我,他為什麼不代我著想?我的立場是如何,我覺得什麼、什麼道理,我如何、如何……。那都是在以「我」為主的生起種種概念來,這個, (p103) 一切的根本。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能夠退一步想,或者代別人想一想。
同樣地,好像念佛法門當中,並沒有強調這個東西耶?你不懂啦,你會感覺到沒有強調,你懂了以後,念佛法門當中也強調這個。因為我們無始以來心裡面哪,自然而然轉起來的,一天到晚緣著我在轉。念佛法門強調的是什麼?六個字─南無阿彌陀佛,一心皈投阿彌陀佛。當這個念頭念起來的時候,你一心一意只有皈投阿彌陀佛。那個皈投阿彌陀佛的時候,這個「我」啊,就不再重視它了。
所以說,當死的時候,平常一般人死了以後,喔唷,生了病了,趕快保護它。可是前面啊,欸,你曉得得很清楚,這個東西就是生死痛苦的根本。所以我現在一心皈投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把我救去了,這個正是我不要的。生了病嘛─死,死了嘛正好是往生的因啊!所以你生病的時候,你不會去求醫生去治那個病,只是說:「哎呀,趕快,阿彌陀佛你早些來救我,假定我能今天晚上走的話,我等不到明天啊!」你不會去想找醫生了吧!對不對?這是我們平常真正講的。所以他儘管道理沒有講的道理,可是告訴你這個方法上面,你只要信得過照著去做的話,就暗暗地吻合了這個道理,這個我們要了解的。所以今天我們有機會認識那個的話,肯根本上面把握住了,然後你去念佛的話,那事半功倍。
至於說,這個第二個,什麼叫邊執見?

【邊執見者,謂緣薩迦耶見所執之我,計為常恆,或見斷滅,無從此沒,結生當來,染慧為性。】
這個邊執見,平常總是說,這個常啊、斷 (p104) 啊、常啊,要注意哦,這不是普通常、斷,這是由於什麼?由於計著這個我。所以計著這個我以後的話,他自然而然產生兩種概念。有一種概念,說這個恆常不變的。平常我們講靈魂,講靈魂就是這樣,好像一個人是從這個房子裡面,搬到那一個房子裡面,這樣。那麼有人會問了:「欸,那不是講,那個十二因緣圖當中是這樣嗎?」是,它只是個譬喻,真正佛法裡面,並沒說像靈魂有這麼一個東西跑到那裡,這個道理我們慢慢地以後再去說。如果像這種情況叫常見,這個到後面,我們再深一步去說它。
至於說普通一般念佛的人的話呢,如果不了解,你關於這個常見,也可以不必很深入的。總之,你只要把握住這個念佛的根本因,厭惡這個生死,厭惡那這個東西,「我」這個東西,一心皈投依靠就可以。所謂「斷見」,就是斷滅見。現在世間一般的,這個所謂只講究說,科學上面大部分持的態度,就是斷滅見,就是人嘛就是這樣,死了以後就完了。要曉得這個斷,不是指這個以外的事情,這個特別的。
下面哪,兩樣東西,見─見解的見,「見取」跟「戒禁取」。在我們平常一般犯的毛病都在這個上頭,最容易。看看那個,它的定義是什麼?
[092A] (手抄稿 第十二冊 p109)
p 171 (4) (複習)
【見取者,謂緣薩迦耶見邊見邪見,三中隨一,及彼所依見者之蘊,執為最勝,染慧為性。】
這個叫「見取」,就是說他主要的中心,一定也個原因,平常我們無緣無故,不會有什麼事情,有起來的時候,一定是為這個「我」,我是根本,我的常或者斷,邊見本身一定是離不開這個我,就是邪見本身好像跟薩迦耶見不太一樣,細來說是一定跟著他相應的,粗的來說是有不太一樣的地方。那沒關係,總之,基於我們不正確的見解,然後在這種情況之下很執著。
平常我們跟人家的諍論、問題什麼等等啊,都在這上頭引起的,對不對?這個是個煩惱。所以說大家不要講道理,真正的講佛法上的道理,你要看看這個道理所講的內容是什麼。佛法上的根本因,它所以講那個道理,告訴你:喏,你這樣的話,是生死痛苦的因 (p110) 喔!這個道理指給你看這個。結果你學會了那道理,沒有把那生死的痛苦的因認得,然後呢跟人家吵,那完全是走上這一條路去,這一條死路,這我們要清楚、很明白的。
佛法的特質─智慧。智慧是什麼?就是見到事實的真相。那麼到現在為止,見到的事實的真相是什麼呢?就是你之所以沈淪在生死苦海當中的原因啊,就是由於這個煩惱的主因把你綁住了。煩惱的原因,就是前面那個總相;這裡的別相,就是這個別相當中─見取,你的見解,所以它叫「染慧為性」。同樣地,你認得了清楚的話呢,那個正智慧現起的話,這個煩惱就拿掉了。所以不是跟人家講道理,內明就是你懂得了道理,反照自己說:「喔,現在我懂得道理了!」你要講的這個道理,是「原來我現在起心動念,只是懂得煩惱!」那不管你所講的佛法,那一點用場都沒有,那都是騙自己的,騙人容易,騙自己,那騙不了的,所以我們要了解這個見取的這個特質。
除了這個以外,還「所依見者之蘊」,所依見者之蘊就是我們五蘊體嘛!把它「執為最勝,染慧為性」,把它這個看得最重要,把它看得最重要。那麼五蘊當中也許你可以把五蘊的和合,那就是我們所謂的補特伽羅─我;五蘊分開來的話呢─色、受、想、行、識。就是把那個身體看得很重要,這個是色那部分,顏色的色;然後呢,你的想,你的想法;你的感受;意識,最後的心識,你的心理。執它的總相也好,執它的別相也好, (p111) 在這個上頭,如果你不認得說這個東西本身是煩惱的根本的話,那你講的道理啊,那都是空話。世間的人本來都是戲論當中,佛法而在這一點認不識的話,那你就錯了。所以這一個見取這一點哪,這是我們平常最容易犯的,起心動念一直在這種狀態當中。如果說沒有、不起心動念呢,就是前面的癡相當中,一起心來的時候就落在這個裡頭。 而這個根本的話還是第一個,前面的說─壞聚見,就這樣。
(「見取」的定義是「謂緣薩迦耶見、邊見、邪見,三中隨一,及彼所依見者之蘊,執為最勝,染慧為性。」這是特別針對解脫果位的見解而言,指外道對究竟目標的認識錯誤,執著這些見解以為是最殊勝的,所以又稱「非果計果」。實際上要達到什麼果位才是正確、殊勝的呢?至少要阿羅漢果位以上。 )

【戒禁取者,謂緣壞戒,可捨之戒,及諸行狀軌則,身語定轉,所有邪禁及緣彼等所依之蘊,見為能淨罪惡,能解煩惱,能出生死,染慧為性。】
另外一種呢,「戒禁取」。戒禁取的話,就是我們現在的所謂「壞戒、可捨之戒」。平常我們說這種,指外道的牛狗戒啊這一類東西,牛狗戒啊這一類東西。也看看它的定義,說「及諸行狀軌則,身語定轉,所有邪禁及緣彼等所依之蘊,見為能淨罪惡,能解煩惱,能出生死,染慧為性。」這個地方啊,我們,它的特別地來講的話,還是指究竟於中士道上、究竟解脫煩惱的特質來說。那麼這個戒,一定是佛戒。除了佛的,制定的戒以外,那都錯的。可是就算是佛戒喔,它的內容我們有的時候還不真正地了解喔!他佛戒制的目的,幹什麼啊?能解煩惱、能出生死哦,這個才是戒的根本哦!所以大家不要說:「啊,我現在啊,受了這個戒啊!然後這個戒當中說這樣的,這個戒當中是那樣的……。」大家起爭執:「我是持戒啊!你不持戒啊!」那時你又犯了前面這個毛病了。所以它本來這個戒的目的是淨煩惱,結果你因為弄了這東西而增長煩惱,請問:你這個到底 (p112) 是在煩惱當中啊,還是真的在出煩惱當中啊?所以這個概念要清楚。
所以眼前哪,我們從前面剛才說根本因,然後圓滿因。持戒我們一開頭的時候要持清淨,這不大容易,不大容易。究竟來說的話,大乘要到二地菩薩才能夠持清淨,那何等不容易啊!所以這個圓滿因,的的確確,我們心裡面只有一心一意說追求─我們一定要做到!一定要做到!因要不錯。不要說:「唉,二地菩薩才可以啦,我們現在啊做不到啦!」那你這個因已經弄錯了就不管。那麼基於這個理由,我們現在要一心恭敬去學,可是學的時候,那個本末要分得很清楚,根本因把握得住,這個大家重要的概念。
大家記一記,戒的主要的功效是幹什麼?破煩惱現行,對不對?所以假定你現在講戒,而在煩惱增長當中的話,你就錯了,根本因根本沒把握得住。這個所以在這一點哪,請大家特別注意,請大家特別注意!所以這個後面的幾位,將來你們都會出家的,那麼這一點要注意。不要我們說,哎,看見哪,比如隨便來講吧,尤其是現在啊,怎麼這個人也是那個樣、這個人也是這個樣,乃至於我們的唱念各式各樣什麼等等的話,這個不在行相上面,暫時不在這個上面注意。圓滿的時候我們一一要圓滿的,可是現在第一個要根本因,就是說當這一個所謂「智」這個特質─我們要認識煩惱,淨除我們煩惱。
你如果是把握住這一點的話,那麼你就曉得了,念佛它還在這個法則當中;參禪還 (p113) 在這個法則當中;戒,根本當然是這個。為什麼呢?念佛,請問念佛的時候,他的心裡現在是什麼狀態?真正地把那個念佛的根本因把握得住的時候,他一定是說:「南無阿彌陀佛。」換句話說,一心皈投阿彌陀佛,這個其他的是一無是處。這個心哪,就是真實淨化煩惱的心,對啦!他在持戒當中。所以這一句話,包括了持戒、念佛,這樣。參禪的呢,參什麼?「什麼是你明上座本來面目?」「什麼是個無?」「念佛的是誰?」一定要找到他!當你找到了那根本就……換句話說,這根在哪裡,我要把它連根挖除。
實際上呢,這根本不在別的地方,就在你起心動念。所以它這東西妙極了,就用這個方法,全部精神以一念把所有的雜念統統擋掉。然後呢,最後的話,這一念本身就是啊,把它自己的本身,欸,找到了,破除的。所以這一念一直擺在這個地方,它是正在、說正在持戒當中,這一個我們要了解的。所以人家說,啊,有的人叫乘急,有的時候說戒急,你如果把握住這一個原則─根本因─去做的話,乘急也好、戒急也好,都行。如果你把握不住的話,那都在那兒戲論。所以這一點哪,注意哦!這個文字啊,平常我們都說「非因計因,非果計果」,說了個半天,但是呢,根本的觀念在這裡。
所以我在這個地方,今天特別跟大家說明一下。當你們把這個煩惱的這個行相認識了清楚,那時候就曉得了:哎呀,一點都沒有錯啊!現在我們平常都在病當中,自己不曉 (p114) 得病,還要跟人家談!你談些什麼呢?還跟人家講道理,那個道理是越講越錯啊,那個病是越弄越深哪!如果說不學佛法,那本來就是在那兒亂搞一通;你那個學了個佛法,你還在這上面轉,那轉些什麼呀?所以這一個地方,我們一定要了解這個煩惱的相。了解了煩惱相,那麼前面說告訴我們六想當中第一想,你就對了,「啊,沒錯、沒錯、沒錯啊!」這個概念就很清楚了。所以至於說它煩惱的生起的因等等啊,那麼我們有了這前面這個力量,自然而然你能夠推動。那麼我們進一步,把那個煩惱的生因,在這地方也重新地溫習一下。
p 172 (複習)
煩惱的生因,這在172頁。

【所依者謂煩惱之隨眠,所緣者謂順生煩惱境界現前,猥雜者謂隨學惡友非善士夫,言教者聽聞邪法,串習者謂增長煩惱昔串習力,作意者謂妄增益愛非愛相,及於無常妄執常等非理作意。】
第一行就說,能生煩惱的生因六個。「所依者謂煩惱的隨眠」,現在我們曉得,這個就是煩惱的種子。前面當我們講業的時候,業感果的時候,就異熟果、等流果,現在我們可以融貫起來了。當那個異熟感的時候、現起的時候,那個等流同時一定現起的;等流現起的時候,你為什麼心理有這種狀態,那就是以前跟著來的。所以啊,這個前面所說的異熟因果,這個地方所講的就是什麼?那煩惱的隨眠。然後在十二因緣講的是什麼呢?十二因緣當中,就是前面的觸、受,然後下面哪,這個觸、受是第一重因果,大家還記得吧?然後呢,當那個受現起的時候啊,你一定又有愛跟它相應。 (p115) 這個愛不是單單你歡喜的喔,三種愛─對你歡喜的東西,叫不捨,這個是貪相應的;對你不歡喜的,是乖離,是瞋相應的;對於另外一種東西的話,你捨,這個就是跟癡相應法。這個什麼呢?就是煩惱的隨眠。所以不管是你哪一個,用哪一個定義來解釋它,這個沒關係,你一定要認識這個心理的行相。
這個隨眠生起的時候還要有個所緣,所謂「順生煩惱的境界現前」。那麼十二因緣當中說的,所以它說得很清楚,叫「觸、受」,然後呢,下面就是跟著「愛」。這個觸的特質是什麼?三事和合生觸─根、境、識,那個地方我們就認得很清楚。
3. 煩惱生因有幾個?針對「猥雜」、「言教」,師父開示的所破、所立行相為何?
所以它煩惱生起來的時候一定在境界上面生起來的,境界上面生起來的。境界上面生起來的,當然,前面說「猥雜」、「言教」,那個是指說對方那個人,所以生煩惱的那些人的話,就是惡知識,非善友。善知識、惡知識的判別,就在這個地方。當那個境界現起的時候,如果說,譬如說我們現在在這個地方,假定說你有很尊敬的情況,雖然你平常看見一個好看的東西在那裡,你看見:「哎喲,這個師父在那裡,這老法師在那裡……。」心裡面就沒有跟它去。反過來,這個平常的人哪,鼓勵你,大家:「哎呀,這個好的!」什麼東西,大家覺得好朋友,酒肉朋友跑在一塊的話,就對。所以你們要辨別得清楚喔,這個地方的善、惡知識,實際上呢,就是……前面這個順生煩惱的這個 (p116) 現起啊,那不!順生煩惱所緣本身哪,講它的總相,那個總相裡邊別開出來幾個內容,這個非常重要,現在我們修學第一步最重要的,這一個。
大家注意,這個惡友不是今天跟你吵架,一天到晚打架的對頭,這個惡友就是,如果說這個人跟佛法不相應的,平常兩個人碰在一塊,哎呀,大家很好。喔唷,說這個,「跑到這個地方來啊,這個地方的這個老師啊,這個老法師,這個師父啊,老逼著你。」然後跑到這地方兩個人還可以偷一點巧,然後聊聊天,跑到你這地方,我也給你暗示一點,你也給我暗示一點─完了、完了!這個是惡知識喔!這個要了解得很清楚的。講反過來就是善知識喔!所以現在我們真正修學佛法的最重要的這個概念,就在這個地方,就在這個地方。然後呢,他也寬慰你說:「哎呀,某人哪,你現在怎麼樣啊?對啊,我們剛是個凡夫啊,他要求的條件太高啊!」什麼、什麼啊……。你還聽得滿對:「對啊,我就是個凡夫啊,他要求我這麼高的條件,對我是不行啊!」嗯,這個是一個最危險的事情。我們應該了解:是,我因為凡夫,所以我要凡夫趕快努力啊!他那個菩薩都那麼精進,我這個凡夫再不精進,那就完了啊!
是的,精進的內容,他不是叫我們現在像學菩薩一樣地,要叫你捨頭目腦髓,這個不是。菩薩有菩薩的精進,我們有我們的精進,這個是內容裡面要分別很清楚。菩薩的精進 (p117) 是捨頭目腦髓,現在我們的精進呢?見了面就提起來。記得不記得後面那個阿底峽尊者,不管什麼人看見了,他見了面一定問你,說:「你現在生善心否?」它這個文字是這樣解,換句話說,我們碰見了以後,他會說:「哎呀,你功夫怎麼樣啊?是不是現在在緣念善法啊?是不是拿精進來策勵自己啊?」對了,這樣。或者說:「哎呀,剛才這個老師告訴我們,叫我們努力啊,這個話是對啊,可是我現在覺得摸不清楚啊!那時候心裡面怎麼樣啊?」欸,你問他,他就告訴你,這個就對了。這是我們要從這個地方去體驗,所以這個概念很重要、很重要!
「言教」呢,「聽聞邪法」。這個就包括很廣了,現在我們極大部分的就在這個地方。啊!這個東西實在是好可怕、好可怕的東西!這是所以我們現在這個地方,報紙、電視一樣東西都沒有。不要說那些報紙、電視都沒有,乃至於有很多那個佛教的雜誌等等,對我來說的,我也實在覺得這個不是根本因;等到我們慢慢地根本因摸著了,這是圓滿因,就是這樣。這個大家千萬注意一下,否則你弄錯了,那就害了!那麼還有「串習」、「非理作意」。這兩個對我們來說,是比較重要的事情,大家特別注意!這個就是生起煩惱的幾個主要的原因。你如果能夠把這個兩樣東西認得了─這個煩惱的行相,跟那個生起煩惱的原因,你能夠認識了,然後呢,把這個平常在心裡面多去觀察、多去認得 (p118) 它的話,那我們修行那就比較好了。
此處是從煩惱的生因講,後面呢,十二因緣講,現在我們把這兩樣東西連在一塊兒。十二因緣當中,告訴我們怎麼說?說我們無始以來啊,一直隨著「無明」,由無明而「行」,行而「識」。然後呢,這個識,因位識啊無量無邊,我們現在目前的狀態,它既沒有感異熟,也沒有對治,所以在這種狀態當中,它一定會感生死的。但是它感生死,它有一個條件─一個俱有緣,換句話說,我們後面說的,它有一個圓滿因,那是什麼呢?就是「愛、取」。這個愛、取什麼?就是煩惱。以前由於煩惱而留下這個識種,但這個識種不一定感果;而你眼前這個境界現起的時候,如果啊,你把這個原來這個煩惱跟它相應滋長的話,那麼對不起,到那個時候它會感果的。現在我們既然修學佛法要跳出來的話,那時候你注意,當在這種情況之下,對境界的時候,你就心裡很清楚、很明白,勿再以愛取滋潤它。
這裡講煩惱的生因的是說,煩惱的所依跟所緣境界現起的時候。在十二因緣當中就告訴我們更清楚,當一個境界現起了以後啊,「觸」;觸了以後呢,就「受」,你會感受;然後在這個你的感受境界當中,你要注意喔!這是十二因緣真正好的地方,就是眼前我們一切時處這個感受,這個感受,是下面緊跟著「愛」就來了。那麼然後呢,這個時候生起來的是煩惱。所以我們要曉得那個煩惱相的話,不外乎前面的什麼啊?就是五鈍 (p119) 使、五利使;通常這個裡面哪,一定有這個見解在這個裡頭,或者這個習性在裡頭,或者兩樣東西一定有,那個時候你就千萬注意!
我們平常不要說::「哎呀,現在這個煩惱很重啊!」是的,正因為煩惱很重,所以我們要修學佛法呀!然後呢,怎麼辦哪?就要認得它。這個是最重要的,第一個重要的概念!到現在為止最重要的─你要認得這個煩惱。如果這一個不認識的話,那麼說修學佛法,那都是浪費時間,都是浪費時間。當然,你說我現在種了一個種子下去,然後什麼時候感果的時候,你能夠這樣的話也好,我還是非常讚歎。那個佛也是這樣的,所以有很多人就是沒辦法,他也只能這樣,所以佛也只能給他種一個善根,就是我們當然不願意這樣做啦!這樣。所以認得,認得了以後再下面一步,應該怎麼辦呢?就曉得:啊,要跟它鬥,要跟它鬥!所以告訴我們,由各方面去觀察,如果你不鬥那個煩惱的話,那對不起,這個沒辦法真正地清淨。所以我們現在所謂修行、修行,不是別的,主要的就是這一點。
關於鬥煩惱這一點哪,現在大家,請大家翻到下面第198頁,這個今天晚上溫習的最後的兩句話,我們把它看一下。
198頁上告訴我們,現在我們正在修學的時候,到這裡為止要講戒,戒的原則我們已經瞭解了,看第二段,它有一句話:

4. 持戒真正的主因為何?如何持戒?破戒四因為何?
p 198 (8) (複習) (p120)
【現在於內與煩惱鬥,唯此為要,不鬥煩惱戒不能淨。若爾不生伏斷煩惱,定學慧學,當須畢竟漂流生死。」】
「現在於內」,這個「內」字啊,這個地方我們重新溫習一下。是的,是的!這個不要看別人,我們的煩惱都是看別人看出來的。現在當這個境界現起了以後,你不要說他不合理、他怎麼樣。當境界現起的時候啊,尤其是說,因為以前無始相應而轉的等流因果現起來了,所以你看見的時候,你又看他,或者順眼你就愛,不順眼你就瞋,這個都在癡相當中。
現在我懂得了煩惱以後,當這個境界現起的時候,你會發現內心上的狀態。看看這個內心的狀態是什麼,是煩惱相應的,還是出煩惱相應的?你覺得他不合理,他是不合理啊!上次講過了,他不合理是他的事情,你覺得他不合理的,對不起,那就是你的事情,那就是你的煩惱;如果你要修學佛法的話,就從這個地方要把它降伏它,所以叫「現在於內」,在裡邊要鬥這個煩惱。「不鬥煩惱是戒不能淨」,這個戒的真正的特質。所以說,你只要真正能夠持戒,戒持好了一定往生的原因,也就在這裡,現在我們了解了。戒的真正的主因,就在這個上頭。如果我們進一層,要想學定、慧的話,那更非從這地方不可。所以這一個不能清淨的話,「畢竟漂流生死」。

【又如前說認識煩惱,思彼過患離彼勝利,以念正知而為防慎」。】
至於說怎麼持戒法呢?下面一行「以念正知而防慎」,說我們現在真的重要的,一定要保持這個正知、正念,這個現在我們才是真正重要的。然後呢,因為我們煩惱已經認 (p121) 識了,所以它只要一出來啊,你馬上我們就用矛來刺它,換句話說,我們現在修的就是這個樣。所以說真正的菩薩,菩薩要大瞋,為什麼要大瞋呢?他瞋的就是瞋這個東西。所以他前面也說、後面也說,這煩惱生起來我們不能忍受。我們現在「忍非所應」,大家還記得這句話吧?我們忍耐啊,不應該忍的我們都忍了,它貪哪、這種煩惱一大堆,我們都忍了,還歡歡喜喜。我們不應該忍的這個煩惱啊,結果我們偏偏又做不到,這個就是我們現在真正應該重要的做的地方,而且當那個煩惱當下起的時候,都是這樣。目前,是,我們現在還不一定完全懂得了能夠跟它鬥,但是呢,正因為我們不懂,所以我們努力,去努力這件事情。所以後面告訴我們哪,這個真實的持戒,先不講怎麼持,他告訴我們哪,我們破戒的四個原因,大家還記得吧?破戒的四個原因這個在什麼地方呢?破戒的這個四個原因,在195頁。

p 195 (9) (複習)
【四犯因中,無知對治者,謂當聽聞,了知學處。】
四個犯因當中,第一個是「無知對治」,你無知的話,要多聽聞、多了知。說到這地方,我們說我們又,剛才想起來,說六想當中,我們現在在大病當中,我們就是不知道!所以如果說碰見這種情況的時候,那時候你自己心平氣和地想一想看:怎麼辦?所以了解了這些,心裡你已經懺悔啊什麼,整個地我們繞著這個中心轉,都在繞著這個中心轉。
(p122) 目前如果大家對這概念不清楚的話,要把它弄清楚,這是最重要的第一件事情。好像現在有錄音帶出來了,我們照著那書本,經常可以合著去聽聞這道理,聽了道理以後注意,千萬不要拿道理去衡量別人,一衡量別人這樣就完全錯了,完全錯了。那是無價之寶,你卻把無價之寶丟在水裡。古人有一句話叫「買櫝還珠」,他有一個無價之寶,用一個非常美的莊飾的東西裝著,有人跑去看,覺得這個裝飾用的木匣很好,就買了。買了以後打開來,看見裡面有一粒珠,不認得,就說:「我要買的是漂亮的木匣!」就把珠還給人家。那是個笑話,但是是我們現在應該注意的。今天晚上就講到這裡。(以上複習)

2020-03-18 進度: 修菩提心次第

92B 00:00 - 93A 19:04 第十二冊

【表八】 戊三於上士道次修心分三
己一 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心 
己二 如何發生此心道理 
己三 既發心已學行道理

【表59】 己二、如何發生此心道理(此心如何發法) 分四 (p.208)
庚一 由依何因如何生起 四因、四緣、四力
修菩提心次第 
庚三 發起之量 
庚四 儀軌受法

【表60】庚二 修菩提心次第 
辛一 修七種因果教授 
辛二 依寂天佛子著述所出而修

(手抄稿 第十二冊 p123)
今天請翻到菩提道次第廣論210頁。

<第一組>
p. 210 (11)
【第二修菩提心次第者,從大覺窩所傳來者現分二種。】
從阿底峽尊者傳來有兩種傳承:第一、是修阿底峽尊者所傳,七種因果的教授,第二、是依寂天菩薩著作中所說,自他交換的教授而說。

上次我們已經把如何發生此心的道理,前面依什麼因而發,依什麼因?那麼四因、四緣、四力等。然後呢其次有了這個因,我們要發。那麼發的時候,這個因就策勵我們要發這個心,策勵我們,推動的力量有了,進一步怎麼修?雖然有了這個力量,你不曉得方法去修的話,我們雖然很著急,但是不能如理地生起。現在我們平常有很多人,是宿生善根所使,他對佛法,或者修行、或者出家,非常好樂。然後呢一番的好心出了家,但是不了解出家怎麼修法,所以往往把宿生的善根平白地浪費掉了。
現在這裡大菩提心這是佛法的整個的中心,所以我們現在幸運而這樣的次第來,有推動我們發的心。進一步呢,我們想修這個菩提心,怎麼樣?他下面告訴我們─傳承 (p124) 那這個修法有這樣的完整的傳承。這個傳承是從我們世尊,代代相傳,中間沒有斷過。兩樣東西沒斷:一個,完整的教授,說明這個道理;以及各位祖師修證的內容。所以這個完整的傳承,如果我們只要如理如量地去做,一定可以做到;做到的結果,就是圓滿佛果。這是我們確定信得過,要了解的,所以這個地方這個傳承先說明。
這個傳承又分兩方面,這個兩種實際上不是截然不同的,而是說兩者各有它的特別的功效。通常我學的時候,我老師就告訴我,這兩種彼此間,你屬於哪一種類型的人,先學哪一個。學了這個做為右手,左手來輔助它;先學這個,另外一種,然後另外那一種來輔助它。這樣地互助幫助的話,那產生的功效,以及達到內容堅固等等啊,是可以達到最完整的程度。那麼現在下面這兩種說一下,第一個:

辛一 修七種因果教授,辛二 依寂天佛子著述所出而修。

辛一 修七種因果教授 
壬一 於其漸次令發定解 
壬二 如次正修

今初】
就把這兩個傳承再說一下。這地方七種因果,我們通常說的叫「六因一果」,總共加起來一共七個,現在我們看第一種:

【◎ 七因果者,謂正等覺菩提心生,此心又從增上意樂,意樂從悲,大悲從慈,慈從 (p125) 報恩,報恩從念恩,憶念恩者,從知母生,是為七種。】
所謂的七種因果,是包含六因一果。想要證得大菩提心這個果,必須從增上意樂生,而增上意樂又必須從大悲生,大悲再從慈心生,慈心則由報恩生,報恩必從念恩來,念恩又從知母生。所以,從知母、念恩、報恩、慈心、悲心、增上意樂這六因,就能生出菩提心這個果來。

它這個果是什麼?就是大菩提心。所謂「正等覺菩提心」,就是大菩提心,這個生起,這個是要求的果。那麼這個心從哪裡生起呢?就是這個心的因在哪裡呢?這個分成下面:這個心從增上意樂;那麼這個意樂從什麼?從悲;悲從慈……這個是一個一個次第。換句話說,你要這個果,那麼得到這個果的因,那就是下面,這樣。所以到最後推到「從知母」,從這個第一步,一直最後,因、果、因、果一步一步上去,而產生大菩提心。平常我們說的大菩提心、大菩提心,這是個名詞,我們有這個認識。現在這個地方的大菩提心,他告訴我們:喏,你怎麼樣的次第,從這個因必然地上去,走對了,感得這樣的果。現在把這個分兩個子目來說明它。

p. 211 (2)
【此中分二,壬一 於其漸次今發定解,壬二 如次正修。初中分二,】
這七個有它修學的必然的次第,一步步的來,你對這個先要產生決定的見解,很多地方我們平時常常說決定的見解,這決定的見解實在很重要,修學佛法,常常是聽見了,急急忙忙得去修,就想得到這個果,卻不知這個果一定有它必然的因,如果是你不了解這個正確的因,那 (p126) 絕無可能;你了解了照著去做,才有可能。所以平常啊,是我們因為對這個不了解,所以才把自己宿生的善根,一生的好心啊,也可以說都平白地浪費掉了,非常大的可惜!所以「欲速不達」,毛病都犯在這裡。所以我們一定要對這因果的必然關係,產生決定的認識,那時候就沒有一點僥倖心理,沒有一點疑惑心理。這樣地勤勤懇懇、真真實實地做去,那麼你走一步就有一步的結果。這個次第所以我們一定事先先認識,否則你去急急忙忙、忙的話,不行。在一開頭的時候就說了,正修的時候,隨遇什麼緣,你就去莽莽撞撞去做的話,「一生善行終成過失」。
這句話,我這裡又特別提一下。在座不乏很多久修上座,或者雖然出家不久,但是早在出家之前,早就已經接觸了佛法,請問:弄了多少年,有什麼結果?我想大部分人都感覺,忙了半天,總覺得:欸,你好像沒有吧,在這個裡邊;在這個裡邊嘛,忙了半天,沒結果!就算時間不太久的話,你仔細想想看,往往是一個簡單的道理,講起來講得頭頭是道,做起來一無是處,為什麼?根本的原因,都在這個上頭。就是你一開頭碰見了,哎呀!覺得好的,馬上去修。就它正確的內容如何,不知道;整個的特質什麼,不知道。知道了以後,它的本末摸不清楚;本末之間,彼此之間如何配合,不清楚。然後呢,就算你弄清楚了,應該達到什麼樣的量,也不了解,就這樣。所以東碰西碰,你說它沒有吧,好 (p127) 像有一點。放又放不下,到那個時候,哎呀,自己覺得還很好,但是呢,跨、跨不上,換句話,提又提不起。這個處處地方是這種情況,所以在這地方特別提醒一下,我們務必要把這個弄清楚,然後你了解了這個次第,然後照著這個次第正確去修,這是第二步。現在下面說,

壬一 於其漸次令發定解 分二:
癸一 開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 
癸二 諸餘因果是此因果道理

癸一 開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
前面說大乘道的根本是大菩提心,這個地方說根本是大悲,請問:這個大悲跟大菩提心,一樣還是兩樣?如果是兩樣的話,那麼有衝突;如果是一樣的話,他為什麼要重複又講?大家有沒有想起?如果看過的話,對不對?前面說大乘道的根本是大菩提心,現在這個地方說大乘道的根本是大悲,到底這個大悲跟大菩提心一樣是兩樣?那麼下面第二個,

癸二 諸餘因果是此因果道理。】
下面說「其餘的因果是此因果的道理」,這個題目講到那裡的時候再來解釋它,先把第一個說一下。第一個說大乘道的根本哪,是,對著整個佛法的總綱來說,佛法的中心就是大菩提心,沒有錯。而是進入大乘的根本─門,是大菩提心,這個是總的, (p128) 沒有錯。那麼大菩提心的根本是什麼呢?發那個大菩提心是前面那四個因,發那個大菩提心,前面四個因不一定要大悲,所以你因為看見聖教衰頹了,所以你啟發。所以這個大菩提心跟那個大悲,不同樣的,不同樣的。
然後呢,前面由於這個幾種原因,而策發了你那個大菩提心以後,可是策發的是什麼?你覺得你要學佛啊,你要成佛啊!就是這個願望、這個希望。但是這個希望是不是具體了?沒有具體,這個心本身還是個凡夫心。那麼你進一步,怎麼樣使得這個心能夠相應,達到你所願望的一樣的內容,那個時候啊,它不僅僅是前面「我想」。譬如說,假定我想就等於成就的話,那我們沒有一個人例外的,我們都想成佛,或者說我們都想把一切痛苦去掉,一切快樂成就,想了半天行不行啊?一點用場都沒有,所以單單「想」不行。因為你想,所以啊,你要找怎麼樣才夠達到這個目的,找對了這個方法如理去做了,那個時候,你的目的達到了─苦去掉,快樂得到。
那麼現在這裡也是一樣,你由於前面這個原因,又想:「我要成佛!」那麼,怎麼樣才能夠達到你要成佛的這個心?要成佛,那就是大菩提心。現在呀,那個要成佛大菩提心的那個根本,換句話說,這個因,主要的根本原因在哪裡?大悲,大悲。所以我們一步一步深入,彼此之間並不衡突,而是必然的層次的關係,必然層次的關係。譬如說,我們 (p129) 遠遠地看見:啊,這個山!我們目的是要跑到那個山,然後呢一跑到那個山腳下,上去的時候,你不覺得,好像那個山不見掉了,實際上,你正在那兒往上面一步一步爬上去,在爬那個山。現在就是這樣,前面你整個的目的,像看見那個房子;然後呢,你剛從那個房子下面的樓梯上面一階一階爬上去,正是你到那個房子裡邊去的時候。現在這個大悲啊,就是啟發大菩提心的根本;而大菩提心又是大乘道的根本,所以說「大乘道的根本就是大悲」。
那麼現在這個分幾個道理來說一下。為什麼說這個根本是大悲呢?分三部分:初、中、後。說這個大乘道整個內容分幾個步驟你來看,不管哪一個部分來說,那個大悲都是最重要的。

癸一 開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 
A1  初時重要 
A2 中時重要 
A3 後時重要

【◎ 初中有三,初重要者,

A1  初時重要分四:
B1 度化眾生之擔觀待於彼 
B2 如息是命根前導,此亦是一切佛子行前導
B3 能發菩薩行
B4 為彼諸行之所依

B1 度化眾生之擔觀待於彼 

若由大悲發動心意。為欲拔除一切有情出生死故起決定誓,若悲下劣不能如是。】
最初,由於不忍見眾生苦,才生起大悲心,誓願度盡一切有情出生死的牢獄,若悲心不足,是做不到的。

一開始,這個悲心為什麼重要呢?因為大菩提心是什麼?你為了利樂一切有情,包括你自己在裡頭,你真正要利樂他,一定要把他從生死苦海當中救出來,那個時候,那叫大菩提心。所以假定你有了這個大悲心─所謂大悲的話,要把一切人的痛苦解決,一切 (p130) 人的快樂給他。所以如果你這個悲下劣,「啊!我只是給幾個人,其他的不給。」那對不起,你根本就不相應這個心。所以他說,要想發這個「拔一切有情出生死」這個決定的誓願哪,一定要圓滿的大悲,如果這個悲不足的話,或者差的話,那不行。所以啊,

【故荷盡度眾生重擔,賴此悲故,不荷此擔便不能入大乘數故。】
所以,要把度眾生的這個重擔一肩擔起啊!這個一定要有大悲心,反之如果說你不能擔起這個擔子來的話,那不算大乘。

所以說呀,要把度眾生的這個重擔一肩擔起,這個一定要有大悲心,一定要靠這個大悲心。反之,如果說你不能擔起這個擔子來的話,那不算大乘。這個道理,然後我們引經證說:

<第二組>
【悲初重要,

B2 佛子行之前導為大悲

如無盡慧經云:「大德舍利弗,又諸菩薩。大悲無盡,所以者何,是前導故。大德舍利弗,如息出入是人命根之所前導,如是諸菩薩所有大悲,亦是成辦大乘前導。」】
如《無盡慧經》中所說:“大德舍利弗!菩薩大悲是無窮無盡的,為什麼啊!它是根本的引導,就像人的呼吸一樣,呼吸停止了,什麼都沒有了。” “大德舍利弗,猶如呼吸是人命根的前導。同樣,菩薩大悲也是成辦大乘的前導。”

這個是引《無盡慧經》上面,佛說得清清楚楚,菩薩的大悲是無窮無盡的,為什麼啊?它是根本的引導,就好像人的呼吸一樣,那這個是根本,這個呼吸一停止了,什麼都沒有了,那是這樣。下面另外一個經,

B3 能發菩薩行

(p131) 【《伽耶經》云:「曼殊室利,諸菩薩行,云何發起何為依處。曼殊室利告曰,天子諸菩薩行,大悲發起有情為依。」 】
《伽耶經》中,天子提問說:文殊菩薩,如何發起菩薩萬行,什麼是菩薩行的依處?文殊菩薩回答:天子,菩薩萬行是由大悲而發起,以有情為依處。

這個經上面,這個天子跟文殊師利菩薩的問答當中也這麼說。這個天子問菩薩:「這個菩薩行怎麼發起?發起了以後呢,何所依?」這個心哪,依什麼地方來繼續地增長而成就?說:「天子,菩薩心行啊,是從大悲發起。」大悲的心行相是什麼呢?就是一定哪,說緣苦惱有情。它悲的特質是啊,要把人家的痛苦除掉,假定沒有痛苦的話,那你這個悲就沒有生起的地方。所以啊,它這個悲一定是緣─就是說看見苦惱有情。所以這個苦惱有情,是悲心所依的。
說到這地方,我們也可以想一想:是的,看見平常一般的人,他或者身上的病,或者心上的病,我們就曉得,修學大乘佛法的人應該如何對他─是心理病、生理病?怎麼講呢?身上病,譬如說他有了病了,這樣。有了病了我們應該,至少應該先,眼前第一步,大悲不一定做得到,應該憐憫他:「哎呀,這個人很可憐啊!」如果我們有這個心,就對了。千萬不要拿我們自己的想法,我們自己的想法,無非是昨天說過了,都是煩惱之法─薩迦耶見,然後呢,見取見、戒禁取見、邪見。還有一種呢,也許他倒不一定身上的 (p132) 病,欸,他覺得他騙你的,乃至於這種狀態。其實他為什麼要騙你?他心理病哪!他心裡煩惱,你還是要憐憫他。所以,當我們了解了這個特質的話,不管他用什麼方式,你了解他這個人啊,身心都在煩惱當中。所以如果你真的有了悲心的話,那你至少啊,這個煩惱都解決掉了,你只有同情憐憫,你只有同情憐憫。所以,說這個大悲依於有情。

B4 為彼諸行之所依

【若不修學至極廣大,二種資糧,終不能滿如是誓願。】
但若不修學最廣大的福德、智慧兩種資糧,是不能圓滿菩薩誓願的。

然後,我們曉得發大菩提心要成熟一切眾生,他必須要圓滿兩樣東西─福、智。這個福、智是要究竟圓滿,一點都不能差,所以「至極廣大」。如果你不能學這個,圓滿這個的話,決不可能滿誓願。

【觀見是已轉趣難行廣大資糧,故為轉入諸行所依。】
所以,在發起大悲誓願之後,就應趣入難行的菩薩行,以積集廣大的資糧。

你了解了,你發大菩提心,為什麼呀?要救一切眾生。要救一切眾生,不管是你自利也好,乃至於你利他也好、自利也好,都必定要成佛,成佛的一定要這個。要這個的話,怎麼辦呢?那一定要救眾生。反過來,你看見這個成佛的無邊的大利益,為了達到無邊的大利益,當然你要努力集聚資糧;為了集聚資糧,所以你覺得:啊,這非要大悲不可!那時候你的心裡面哪,就不怕難。你覺得不是難哪,這克服那個難關,你要成辦無量無邊的 (p133) 功德。有了這個心,那麼然後呢,你為了滿這個願,種種的難行,你跟著而去做。要不然一點的事情,你總覺得:「哎呀,我為什麼要這樣做呀?」心裡面就提不起來。
所以這個大悲心第一個重要,你有了大悲心以後啊,什麼東西都擋不住你。否則的話,稍微做一點點事情,哎喲,就覺得自己辛苦了!嘴巴上面講的大乘、講的菩提心,實際上,心裡面一點影子都沒有。最可憐的,就是連它這個大菩提心的根本在哪裡也不知道;然後呢,說是說大悲,這個大悲真實的內容如何又不知道。所以說,我們現在很幸運地,喔,曉得了原來從這個地方開始。所以它是根本重要的,第一個,所謂根本─初。中間呢,

A2 中時重要分二:
B1 若不數數修悲,當墮劣乘 
B2 由前修習,能無厭捨並能順易圓滿資糧
B3 速疾圓滿資糧
B4 若數數修,不入餘道能得一切智智
B5 是故一切佛法皆賴悲心

B1 若不數數修悲,當墮劣乘 
<第三組>
【◎ 中重要者。如是一次發如是心趣入正行,然因有情數量眾多行為惡暴,學處難行,多無邊際經功無量,見已怯畏退墮小乘,】
發了這個心以後啊!緊跟著行那個菩薩行,要去行的時候發現眾生的數量是無量無邊,而每一個人的行為又非常暴惡,然後呢?要學的也是非常的難學,論數量是多得不得了,論時間是長得不得了,結果心裏面害怕噯呀!這個不行啊,慢慢的就退下來了。

進一步是說,我們前面一開頭就是了解大悲的重要,如法修持,發起了這個心。然後呢,發了這個心以後啊,就要緊跟著行那個菩薩行─大菩提心相應的行為叫菩薩行。要去行的時候啊,行種種難行,救度一切眾生。但是這個眾生的數量是無量無邊;而每一個人的行為是非常地可惡;然後呢,你要學的,也是非常地難學, (p134) 多得不得了。論數量,是多得不得了;論時間,是長得不得了。看見了以後啊,這個心裡面害怕:「哎呀,這個不行啊!」慢慢地就要退下來了。所以這個時候,能夠保持你不退的,什麼呢?還是原來這個心。所以不是說開頭有了就可以,還要繼續地策發。所以,

B2 由前修習,能無厭捨並能順易圓滿資糧

【非唯一次發起大悲,應恆修習漸令增長。】
所以不是說開頭有了就可以,這要繼續的策發,使它漸漸增長。

說推動你的心既然是大悲,有了這個大悲,那去行,一行持的時候一碰到啊,你就:「哎呀,覺得這個好辛苦啊!」那就退下來了。所以這個時候啊,還要有一樣東西,什麼?還是這個心。你繼續不斷地把那個心策發,策發又策發、策發又策發!因為它這個心現起,所以在這個情境當前的時候,你會感覺到:「對呀,這正是我要做的!這正是我要克服的!」對呀,你有這個心力去衝破這個難關了。所以中間正式發了心,行這個菩提心行,或者是說菩薩行的時候啊,還要這個大悲。所以啊,初發了以後,後面要「恆修習」,一直修!不是說前面修一下就算。

【於自苦樂全不顧慮,於利他事毫無壓捨,故易圓滿一切切資糧。】
一定要做到完全不顧慮自己的苦樂,毫不厭倦、棄捨利他的事業,才容易圓滿一切的菩提資糧。

你能夠發了這個心以後,一切的努力都是為了別人,對自己的苦樂完全不管,能夠這樣;然後對別人的事情啊,一點不厭捨。你真的能夠這樣做的話,那樣的心理,你才能 (p135) 夠推動你去做種種難行苦行,而經無量時劫,因為有這樣的力量,所以這資糧很快圓滿!喏,這個地方很重要。
所以我們現在說:「哎呀!我要求大乘。」這個心是好的,但是呢,內容不了解。實際上呢,這個心根本還沒有發起,只是覺得看見那個果很好啊,覺得要那個果。稍微一點點困難哪,就頭縮在那個地方,就不成樣子了,那所以呀更沒有用的原因。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現在不忙著說那些空話,現在先緊要地認識這個漸次必然的次第,因果層層的怎麼上去的這個次第。你然後在這個裡邊找說我缺哪一個,我從這個地方補滿了,一步一步走上去,自然問題都解決。所以我們眼前不是急著去忙:「哎喲,我要弘法啊!我要度眾生啊!」法是什麼?先要知道。如何度眾生?先要知道。現在我們繼續下去。

【如《修次初篇》云:「如是菩薩大悲所動,全不自顧,極欲希求利益他故,而能趣入至極難行。長夜疲勞,集聚資糧,如聖發生信力經說。】
正如修次初篇中所說:「菩薩為大悲心所驅使,完全不顧慮自己的苦樂,只希望利益他人,因此才能趣入最難行的菩薩行,長夜疲勞地聚集資糧。」如《聖發生信力經》說:

如《聖發生信力經》說:是,現在是下面,說這個菩薩,這個菩薩已經發了大慈悲心了,由於這個大慈悲心的推動─大慈悲是一心只有幫忙別人,對自己的利益完全不管,一心一意只求利益別人。在這種狀態當中,他利益別人的話,幫忙別人;幫忙別人的話,別人的種種的這種事情正 (p136) 是他要做的,他就不會怕難哪!然後呢,時間也不會怕長啊!就像做生意人一樣,是克服了種種困難,他覺得:「哎呀,這下賺到錢了!」於是他越做越起勁,越做越高興。[093A] (手抄稿 第十二冊 p139)於是他越做越起勁,越做越高興。那麼,現在我們賺那個佛法無量無邊的法財,亦復如此。 做的時候固然高興,時間還怕它短哪,都是積聚資糧啊!就是像那個經上面說的:

p. 212 (2)
【其大悲者,為欲成熟一切有情,全無苦生是所不受,全無樂生是所不捨,
菩薩由於大悲,為了成熟一切有情,沒有一種苦不能接受,沒有一種樂不能捨棄。

B3 速疾圓滿資糧

若趣如是極大難行,不久即能圓滿資糧,
如果趣入這樣的極大難行,不久就能圓滿資糧,

B4 若數數修,不入餘道能得一切智智

決定當得一切智位,
最後獲得一切智智的佛位。

B5 是故一切佛法皆賴悲心

是故一切佛法根本唯是大悲。】
因此,一切佛法的根本就是大悲。

那個大悲心是什麼呢?他是要成熟一切有情,在這種狀態當中,他任何苦,沒有一點點苦是例外的,他絕對不推辭任何一點苦。所以我們現在稍微受了一點苦了,喔唷,覺得委委屈屈啊,自己覺得怎麼樣。這個苦包括兩方面,身、心兩方面,這樣。總之我們 (p140) 身、心兩樣東西沒有別的,都是在什麼啊?都是在煩惱當中,我們要了解,我們只求自利都要淨化它。不過呢,自利淨化它,你淨化了以後,停在那裡不能動了,被人家一碰啊,它那個毛病又起來了,所以實際上沒有弄乾淨。實際上別人碰了你,發現你心裡面不對勁,那正是你的毛病。所以你真正要想圓滿解決自利,在任何人來碰你的時候,如果你這個「我」徹底淨除乾淨的話,什麼樣地碰,沒有我了,還有什麼問題嘛!所以當人家說了一個話,昨天我們曾討論,人家說了你的話,或者你就慢心,或者瞋心,或者懊惱,正是說明了,喏、喏、喏、喏,你這個無始的怨家都在那裡呀!要靠人家碰了,你認得了淨化它,所以你真正要自利,還得非靠這種暴惡有情欸!這個地方我們清楚了。
所以他說現在呀,是,要為了成熟一切有情,欸,結果呢,你努力幫別人,結果第一個得到好處的是你。還妙咧!世間上面的事情,你幫了別人就害了自己;這個地方,你幫了別人家,利了自己。反過來,你真正為了利了自己,你卻又幫了別人。這佛法之美啊,是天下無出其右,也無上、無比啊!一切的苦都受,一切的樂都捨給別人,如果能夠趣向這樣的難行,這個最難的難行,那麼,你不久就可以得到「圓滿資糧」。因為這個必須要的,你要成佛,必須要的滿足的這個條件。你越畏縮越怕,怕的結果,你不做,不做,天上不會掉下來的。所以你唯一的辦法─要做,要做的話,一定要有後面推動的心。
(p141) 所以現在注意,這個地方呢第一件重要的─正知見,心理建設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這一點自己最清楚不過。所以說一定要回過頭來,觀察自己的內心。而從前面這個地方觀察起,從細微的地方觀察。不要一開頭的時候就大悲,喔唷,這個內容太複雜、太大了!你呀,不要說觀起來了做不到,就是觀,也是那麼多東西,無法觀哪!這是必然的次第。那麼這裡已經到了上士了修,所以我們也同樣地要了解這個。你能夠這樣的話,很快圓滿資糧,圓滿資糧就成就佛果,所以決定得到這個「一切智位」。所以說,喔,原來推動我們的力量,中間保持繼續昇進,根本原因─則是大悲,所以是「中重要」。

A3 後時重要分二:
B1 正說 
B2 特別教誡悲與菩提心為教授中心

B1 正說分二:
C1 離寂止邊,於一切時義利眾生,是悲心力 
C2 一切時中有情義利皆倚悲心
C3 由依悲心遠離二邊
C4 三種譬喻咸顯一悲
C5 手掌喻明若獲悲心,則獲一切佛法
C6 輪寶喻明若獲悲心,則具一切佛法
C7 命根喻明何處有悲即有一切佛法

C1 離寂止邊,於一切時義利眾生,是悲心力
<第四組>
【◎ 後重要者,諸佛獲得果位之時,不如小乘而住寂滅,盡虛空住利義眾生,亦是由於大悲威力,此若無者同聲聞故。】
大悲心不只是在最初、中間重要,最後也同樣重要。因為諸佛在獲得果位的時候,不會和小乘一樣住於寂滅,而是發願盡虛空界利益眾生,這就是大悲的威力,如果沒有大悲,就和聲聞小乘沒什麼差別了。

這個容易了解。這個二乘人解脫了以後,就住在這個寂滅裡邊,所以叫「無為坑」。佛不是的,證了果了以後,「盡虛空」,論空間是無限、論時間是無限,幹什麼?一直利益眾生。那麼,他為什麼能夠這樣做呢?那就是這個大悲的威力,所以後面也同樣地靠這個。

C2 一切時中有情義利皆倚悲心

【如《修次第中篇》云「由大悲心所攝持故,諸佛世尊雖得圓滿一切自利,今有情界究竟邊際而善安住」。】
就像《修次中篇》所說:佛雖然得到了一切的究竟圓滿了,但是他一直不停的,跟他相應的恆常不斷的一直在這個有情界當中濟渡這個眾生。這個就是佛的大悲威力。”。

(p142) 佛雖然得到了一切的究竟圓滿了,但是,欸,他一直不停地,有情有多少,他就有多少的心;有情維持多久,他就跟他相應地恆常不斷地,一直在這個有情界當中濟渡這個眾生,這個就是佛的大悲威力。

C3 由依悲心遠離二邊

【又云:「佛薄伽梵無住大涅槃,因即是大悲。」】
佛無住大涅槃之因,即是大悲。

他為什麼能得個「無住」呢?喏,這個主因就是,就是這個。「譬如」,下面舉個譬喻:

C4 三種譬喻咸顯一悲

【譬如稼禾初以種子,中以雨澤,後以成熟而為重要。】
譬如說我們要種任何的收成,以最初的種子種下去、中間雨水的潤澤、和最後的收成為最重要。

那麼我們舉個例子,譬如說我們要種任何的收成。那個收成開始的時候,這個種子種下去; 然後呢種子種下去了以後,要雨露啊、肥料啊;然後呢後面的最後,成熟結出果來,這個三個次第。現在呢,成佛的這個結果,欸,開頭種子是悲,中間滋潤的這個也是悲,最後成熟的時候、受用的時候又是這個悲,所以這個悲是最重要!那麼下面就是月稱論師,「吉祥月稱」就是月稱論師,那個下面那個頌,是在《入中論頌》當中,有這麼一段話:

(p143) 【吉祥月稱云:以許悲為佛勝苗,初如種子增如水,長時受用如成熟,是故我先讚大悲。】
佛果的栽種,最初、中間、最後,都是以大悲為最重要。正如月稱論師所說:對豐盛廣大的佛果來說,大悲心最初猶如種子,是出生菩提心之要因。中間以大悲水灌溉令菩提增長,猶如以水滋潤。最後以大悲成為眾生常時受用之處,猶如果實的成熟。因為大悲初中後三時重要,故月稱菩薩首先禮讚大悲心。

這個論上面一開頭時候,有個讚。平常他造論前面,都有個讚或者是什麼。那個平常的讚,讚佛啊或者什麼,這個論上面先讚大悲心,為什麼呀?是說因為悲這個東西,開頭的時候呢,像苗芽的種子;中間增長的時候,像水;到後面受用的時候,就是成熟,它都要靠這個大悲。所以現在那個大乘道的根本是大悲啊,所以造論的時候,先讚那個大悲。

C5 手掌喻明若獲悲心,則獲一切佛法
<第五組>
【由見此義,《正攝法經》云:「世尊,菩薩不須學習多法。世尊,菩薩若能善受善達一法,一切佛法皆在其手。一法云何,所謂大悲。】
由於觀見大悲在佛果的初中後三時最為重要,《正攝法經》中便說:世尊,菩薩不需學習很多法。世尊,若菩薩能好好受持、做到一法,則一切佛法都會在他手中。這一法是什麼?就是大悲。

嗯!這個道理很簡單,不要學別的,只要學一樣─大悲。這裡我們不要誤解喔,說:「那我們不要學別的了,學大悲。」如果你真的把大悲學會了,那是千真萬確不要別的了。可是要注意喔!要把這個大悲學會了,前面那個次第每一樣東西都學喔!就像我們現在說造房子,你房子造好了是不要了;可是對不起,你房子造好之前哪,下面挖基礎,清除這個雜障,然後呢鋼筋、水泥、瓦、木頭、磚頭……啊,一大堆東西,沒有一樣東西要少的─造好了,那是一棟房子。這個概念要非常清楚、非常清楚。所以現在我們平 (p144) 常往往很籠統地,根本不曉得大悲是什麼,說起來:「哎呀,你發個大菩提心。」實際上呢,影子都沒得。這一點哪,順便一說。

C6 輪寶喻明若獲悲心,則具一切佛法

【世尊,由大悲故,一切佛法皆能自來菩薩手中。世尊,譬如轉輪聖王輪寶所至,一切軍眾皆至其處。世尊,如是菩薩大悲所至,一切佛法咸至其所。】
世尊,由於大悲,一切佛法都會自來菩薩手中。世尊,譬如轉輪王的輪寶所到之處,一切軍隊都來到輪寶之上。同樣,菩薩的大悲在何處,一切佛法也都聚集在此處。

那麼他下面,說你有了這個大悲,一切的佛法就自己就來了。就像轉輪聖王那個輪寶,這個輪寶一到,下面的跟著來了;那麼現在菩薩也是一樣,一個大悲心所至,那佛法都來了。我們不要從文字上面看喔!我們一定要曉得這個內容,你曉得那個內容,自然而然曉得這個說什麼。所以平常我們如果不懂得這個內容的話,說空話,那好容易啊!「哎呀!你只要大悲心,別的都不要了。」實際上,真的大悲心是什麼啊,他也不懂,大悲心有沒有那當然更談不到,這樣。什麼東西也不要了,結果呢,大悲既沒有,什麼也沒有;這些好的東西是一樣都沒有,但是壞的東西樣樣有!這一點哪,我們必定要分辨得很清楚。

C7 命根喻明何處有悲即有一切佛法

【世尊,譬如命根若在餘根亦在。】
世尊,譬如命根在,其他眼、耳等根也就都在。

就同樣的道理。

(p145) 【世尊,如是大悲若在,菩提餘法亦當生起。】
同樣,大悲若在,其餘菩提法分也會生起。

因為你有了大悲心,那個大悲不是一個空洞的東西,是一種強烈的推動的念頭。自然而然在這種推動的念頭當中,你一心一意追求。就好像我們強烈的貪心,到那個時候,叫你坐在那,你就坐不住。我們那個掉舉心很重,叫你說在那裡安穩地坐一下,逼著你坐在那裡,你心裡面胡思亂想,就在那兒的話……就是這樣,你一點辦法都沒有,那個猴子那樣的這個狀態。所以我們了解了大悲的特質以後,自然而然你起心動念,然後呢由於這個起心動念呢,身口的行持自然都跟著一起都來了。這一點哪,再三地策勵諸位同修,要認真地體驗到!

B2 特別教誡悲與菩提心為教授中心分二:
C1 無邊教理立此勝道扼要,故應珍重
C2 教誡無若響那窮敦不知法之扼要,當如敦巴
C3 現觀莊嚴論謂此難獲得須集資糧及利根者,故應積淨並依止至言

C1 無邊教理立此勝道扼要,故應珍重

【若於如是勝道扼要,無邊教理之所成立,獲得定解,於菩提心根本大悲所有法類,何故不執為勝教授。】
關於這個道理,你如果認識了,而且發生確定見解的話,你一定會把這個大悲心做為我們修學的中心,做為修學的最殊勝的教授啊!

假定你對於上面所說的,這個無上勝妙之道的宗要的這個道理,有各式各樣的,所有的圓滿的聖教,這個道理都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說整個的佛法的宗要、中心─喏,就是這個!關於這個道理,你如果認識了,而且發生確定見解的話,你一定會把這個大悲心作為我們修學的中心,作為修學的最殊勝的教授,決定會!所以現在這個地方是, (p146) 特別告訴我們對這個道理要發決定勝解,然後你努力去修行。所以對我們,這個概念太重要、太重要了!我們一再平常說明、辨別,無非在這裡。
如果你這個不清楚的話,總歸在枝末上面轉,哎呀,等一點點小小的無關緊要的事情,又去忙去了;無關緊要的說起來是修行,實際上呢,人家說枝末在轉哪!枝末在轉,你從枝末,如果從枝末而慢慢地從根本上面去尋,你還可以一步一步尋到那個根本上面去。現在如果不認識的話,你把住了枝末,就以為那個根本的話,那你永遠停在這地方,就顛倒了,枉受種種的辛苦,這一點我們一定要了解,一定要了解!
所以這個一點沒有別的,我們以前的溫習,一句話提醒─怎麼樣去觀照自己內心,了解我現在修學的真實的內涵是什麼,從淨除自己煩惱下手,然後這麼一步一步地深入。所以最後呢,這樣地深入的結果,你自然而然會了解,啊,整個的中心是什麼─大菩提心。而大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慈悲心。那個時候我們的全部的精神就緣著它,從這個地方作為我們第一步目標,然後照著次第應該走的路線,一步一步上升。

C2 教誡無若響那窮敦不知法之扼要,當如敦巴
p. 213
【故如響那窮敦巴說:「於覺窩所雖請教授,終唯教云,捨世間心,修菩提心。」】
精通五明的響那窮敦巴就說:「我請教阿底峽尊者,什麼是佛法的精要?他總是告訴我:捨離世間心(修出離心),修習菩提心。」

這個善知識說了,說:如果你從覺那個地方,是指阿底峽尊者,如果你有人去請問 (p147) 他重要的教授,這個就是佛法的中心,他說來說去一句話─捨世間心、修菩提心。這個前面那句話就是出離心、菩提心,就兩句話,出離心、菩提心。真正的佛法的中心是菩提心,而菩提心的根本是什麼?就是出離心。這個前面已經了解了,所以他只教你這個。如果你沒有厭離心的話,佛法根本邊都沒碰到;然後你碰到了,了解了真正要掌握得住圓滿的話,必然進入菩提心,所以這個才是佛法的中心。
記得前面說嗎?有人後面來問你,說:「你現在修習什麼?」大家說:「哎呀,我啊見到本尊囉,氣脈、明點了。」拿我們現在說,我一天磕幾個頭,哎唷,我早晚幾點鐘起來,我能夠盤幾個鐘頭的腿,乃至於我持的戒又怎麼樣、怎麼樣……。欸,他善知識怎麼告訴我們?現在最重要的,對於這個業果的道理,要產生決定的見解、決定的認識,就是這樣。由這個上面,然後一步一步地來,那麼這個是前面說的,就是捨世間心、出離心,進入菩提心。那麼下面,

【善知識敦巴譏笑告曰:】
善知識敦巴笑著說:

這個譏笑不是普通的譏笑喔!就是好像開玩笑,實際上,真實的就是以很輕鬆的態度,說出很嚴肅的內容來:

【此是掘出覺窩所有教授中心。」】
「是啊一點都沒有錯。這個正是阿底峽尊者所有教授的全部的重心。」

(p148) 因為前面一個人說了這個話,所以,那個敦巴尊者就說的:「是啊!一點都沒有錯。這個正是阿底峽尊者所有教授的全部的中心哪!」看看!看看!這樣的一位當代印度幾百年來,所有的這個印度佛教界的這樣的一個了不起的大德,在當時他們稱為是「能仁第二」。換句話說,喏,釋迦世尊再來所說的教法,也只是如此,再不會有比這個更圓滿的了。那麼他的教授的中心是什麼?就是這個,就是這個,兩句話─出離心、菩提心。所以說,

C3 現觀莊嚴論謂此難獲得須集資糧及利根者,故應積淨並依止至言

【知法扼要,獲決定解,唯此最難。】
要真正了解佛法的綱要,了解了以後,對這個綱要要產生決定不疑的見解,這最難,這個也是最重要。平常我們修行,大家都說:「哎呀,你要忙這個,我要忙這個,忙這個……。」就是在根本上面轉,就難於在這個重點上面把握得住,所以它是最重要,也是最難呀!為了這樣的原因,所以我們要,

【故應數數集聚淨治,閱《華嚴》等諸大經論,求堅定解。】
要真正了解佛法的綱要。了解了以後,對這個綱要要產生決定不疑的見解這個最難,這個也是最重要。所以要積聚資糧,萬一見解還不夠的話呢,就應該看《華嚴經》等這種大經大論,先有確定的認識,然後照著這個認識努力的行持啊。

我們所以不行的原因,就是什麼?罪障未除,所以要淨治罪障;資糧未聚,所以要積 (p149) 聚資糧。那麼萬一見解還不夠的話呢,那麼就應該看這種大經大論,先有確定的認識,然後照著這個認識努力地行持啊!所以下面是,

【如吉祥敬母云:「尊心寶即是,正等菩提心,唯尊佑堅實,餘凡莫能曉。」】
正如馬鳴菩薩所說:「世尊的中心教授,就是菩提心,但只有佛明白它的精要,其餘的凡夫是無法知曉的。」

世尊的中心教授,最最寶貝的東西是什麼?就是這個「正等菩提種」,就是大菩提心。那這個東西啊,只有世尊才知道,真正重要的、實在的、堅牢的。其他的人哪,因為凡夫愚癡所以不了解啊!現在我們既然學佛,很幸運地經過祖師、菩薩,經過大經大論開示我們,我們何等幸運呀!一定要從那個根本上面把握得住,一步一步上去,一步一步上去。那麼這個呢是說:噢!現在了解了,大菩提心的根本就是大悲。下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