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A 19:04 - 93B 20:49 第十二冊 辛一 修七種因果教授 知母、念恩、報恩、慈心、悲心、增上意樂 、 生出菩提心 壬一 於其漸次令發定解 壬二 如次正修 壬一 於其漸次令發定解 分二: 癸一 開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 癸二 諸餘因果是此因果道理 癸二 諸餘因果是此因果道理分二: A1 從知母至慈是悲心之因之理 A2 增上意樂與菩提心是悲心之果之理 A1 從知母至慈是悲心之因之理 B1 以悅意相可使欲令有情離苦之心猛利生起 B2 親之究竟是慈母故,修習知母、念恩、報恩引生悅意慈,由此生起大慈大悲之理 B3 觀有情為親人竅訣之出處 <第五組> 【◎ 癸二 第二諸餘因果是此因果之理。】 我們學每一樣東西,都是從因這麼感果,那麼現在這個所有的,後面那個大菩提心,要大菩提心要發大悲。這些從每一個前一個層次,推到後一個層次,前面這個是因,到後面這個是果。然後再昇一步的話呢,上面剛才說那個果,又變成下一步更昇進的因,再上去,一步一步。這一步一步的,各式各樣的這些道理,這 「餘因果」 是什麼? (知母、念恩、報恩、慈心) 它的根本的原因是什麼,就是說在這裡─ 「是此因果」 ,是這個因的果,哪個因哪?下面就告訴我 (p150) 們。就是說所以現在我們要求發大菩提心, 大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悲 ,那麼大悲從哪裡來的呢?這個 大悲的因 ─根本,下面說: B1 以悅意相可使欲令有情離苦之心猛利生起 【初從知母乃至於慈,為因之理者,】 首先說明,從知母、念恩、報恩到慈心,是生起大悲的因。 [消文] 這個根本的因,從「知母」一步一步地升上來,這個是它的根本的因 [消] 。下面就說明,說明為什麼從知母親開始,說這個是因。而從這個知母,然後呢這個念恩,要報恩;因為曉得是母親,所以曉得母親的恩,所以曉得母親是因,要報那個母親的恩是果。為了要報她的恩,所以你要給她的快樂、去掉她痛苦,這樣地一層一層的因果上去,來現在說明這個。 Q 為什麼要這樣呢?就是 我們從這個果上面反推,找到它的基本的因在哪裡,找到了基本的因,從基本的因上面下手。你因如果對了,果當然決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