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17的文章

師父的影響-真如老師開示

1. 作任何事均注重「清淨意樂」的殷重發心。 2. 作任何事都佷認真,包含小事細節。重視當下的業,不要在意速度,習慣收攝我們的心。 能即時釋破放逸心,須能當下提起。養成向內觀察內心。依法照見內心。 3. 最喜歡看到別人對治煩惱。對境時不要打迷糊仗。真正能降伏自己的煩惱才是最重要的。 4. 尊重正法,椅眾靠眾發揚正法。如何在週遭的人散發善意,廣結善緣。   當下提起正念,不要拖延。 真如老師開示 讀師父的日記,追隨修行人的腳印——真如老師於2015憶師恩法會開示 2016/09/28 走到今天,我特別特別感恩師父的加持,沒有他的加持,實際上在無上菩提這條路上,我們寸步難行。看了師父的行誼、聽了師父的教誨,特別感佩兩點:清淨的動機、非常認真。 一、清淨的動機 做每一件事,師父都非常在意「發心」是什麼。我們天天說「要成就無上菩提,像佛陀一樣。」現在做每一件事的發心,是否有這樣清淨的動機? 我們的習慣是「啊,就去做了!」沒有殷重發心。我們可能根本不知道有「發心」這回事;就算知道了也不列為重點;就算想要列為重點,但還是會被遺忘,都是師父告訴我們、提醒我們、叮嚀我們要知道「發心」這件事極為重要,不可忘記。 師父處理團體大大小小的事,都會在佛菩薩面前殷重發心。師父 70 多歲了,是一代高僧,利樂有情有很多攝心的方便。在他的心續裡,「發心」應該是極為純熟的事,為什麼卻示現出像小學生一樣,每一件事都那麼那麼殷重發心?我們可以好好想一想。 二、凡事非常認真 師父還有一個特色就是 —— 非常認真!擦桌子、拆信封、撕饅頭紙等生活小節都一絲不苟。吃饅頭時,有人可能會吃掉一半才發現:「喔,有紙啊!」或者把紙連饅頭皮都撕掉了。師父是沾點水慢慢撕,從來都是撕得整整齊齊一整張的。我曾經問師父:「撕信封這樣一點一點撕,會不會很浪費時間?」覺得趕快看信之後去念經,好像比較清淨?師父笑一笑,不置可否。 現在慢慢領會到,如果能在每一件事上調伏心馬,讓自己不焦灼、不一直想要達到那個結果,而是重視當下所造的業,這是不是一門很深刻的功夫?我們一開始走上第一步的時候,就想要趕快到達終點,而從始點走到終點所造作的業通常是被忽略的。我們那麼在意「速度」,卻沒有在意內心的質量! 拜讀師父的日記,益發覺得是「於小罪見大怖畏」的修...

2017-03-22進度:P043L01 - P045L05 悔罪支

手抄(三)p231~p256 智慧小語: 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夜。 重要概念: 謂若不知依止軌理而依止者,不生利益反致虧損。故此依止知識法類,較於一切極為重要!(第六、攝彼等義者 - 伽喀巴) 六加行: ① 淨地設像 善灑掃所住處所,莊嚴安布身語意像。   ② 莊嚴供具 由無諂誑求諸供具,端正陳設。 ③ 入座皈依 於安樂臥具,端正其身,結跏趺坐,或半跏趺,隨宜威儀。既安住已,歸依發心,決定令與相續和合。 ④ 觀想聖像 於前虛空明現觀想 ⑤ 集資淨罪 資糧田前修習七支以治身心  ① 禮敬支 ② 供養 ③ 悔罪支 ④ 隨喜支 ⑤ 勸請轉法輪支 ⑥ 請住世支 ⑦ 迴向支 ⑥ 三事求加持(供曼達) ①祈求加持不敬善知識,所有一切顛倒分別,速當息滅(淨罪)。 ②祈請加持恭敬善知識通達無我真實,所有一切無顛倒心,順易生起(集資)。 ③祈請加持一切內外障難悉消除。 七支供養: 普賢十大願: 一者、禮敬諸佛, ① 禮敬支 二者、稱讚如來, 三者、廣修供養, ② 供養支 四者、懺悔業障, ③ 悔罪支 五者、隨喜功德, ④ 隨喜支 六者、請轉法輪, ⑤ 勸請轉法輪支 七者、請佛住世, ⑥ 請住世支 八者、常隨佛學, ⑦ 迴向支 九者、恆順眾生, 十者、普皆回向。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偈頌 ① 禮敬支 禮敬諸佛  所有十方世界中 三世一切人師子 三門總禮 我以清淨身語意 一切遍禮盡無餘 以清淨心敬禮,清淨心應為無上善法欲即願自他成佛之心。應知即是禮敬皈依自性佛。 普賢行願威神力 普現一切如來前 三門別禮 身禮敬 一身復現剎塵身 一一遍禮剎塵佛 把自相續觀想成普賢菩薩,自相續具備普賢菩薩的威神之力。 於一塵中塵數佛 各處菩薩眾會中 意敬禮 無盡法界塵亦然 深信諸佛皆充滿 發勝解:任何一個最小的微塵當中,有微塵數的佛剎,一一佛有微塵數的菩薩等等圍繞               稱讚如來 各以一切音聲海 普出無盡妙言辭 語敬禮 盡於未來一切劫 讚佛甚深功德海 諸佛功德勝譽,不可窮盡,化一一身...

普賢菩薩十大願王與七支供

七支供 普賢行願品偈頌 別名 十大願王 三項 修行要點 第一支 禮敬支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 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余。 三門總禮 第一願 禮敬諸佛 順緣 積聚 資糧 以清淨心敬禮,清淨心應為無上善法欲即願自他成佛之心。應知即是禮敬皈依自性佛。 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 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 身敬禮 三 門 別 禮 把自相續觀想成普賢菩薩,自相續具備普賢菩薩的威神之力。 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 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 意敬禮 發勝解:任何一個最小的微塵當中,有微塵數的佛剎,一一佛有微塵數的菩薩等等圍繞 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 盡於未來一切劫,贊佛甚深功德海。 語敬禮 第二願 稱贊如來 諸佛功德勝譽,不可窮盡,化一一身,有無量首,化一一首,有無量舌,以微妙音而稱贊之 第二支 供養支 以諸最勝妙華鬘,伎樂塗香及傘蓋, 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諸如來。 最勝衣服最勝香,末香燒香與燈燭, 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養諸如來。 有上供 第三願 廣修供養 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賢行願力,普遍供養諸如來。 無上供 勝解、深信諸佛神力,以諸佛神力供養,供三千大千世界,供曼陀羅(指壇城、佛淨土)。 第三支 忏悔支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第四願 忏悔業障 除違緣 淨治 罪障 明確佛法中善惡的標准(此善惡標准與世俗的標准相差甚遠,應為自利、利他,利者即願自他成佛),然後對自作、教他作、見作隨喜均應忏悔。應“至心”悔除,至心者,必定要先深信業果,即充分認識作惡的嚴重後果、作善的殊勝利益,才談得上至心。然後一定要擋住一切惡,不再作惡。 第四支 隨喜支 十方一切諸眾生,二乘有學及無學, 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 第五願 隨喜功德 順緣 積聚 資糧 修自、他隨喜,於自所作善亦隨喜 第五支 請轉法輪支 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勸請,轉於無上妙法輪。 第六願 請轉法輪 不僅是請聖者轉法輪,而且要勸請自己轉法輪,用轉法輪來清淨自相續、催破煩惱 第六支 請佛住世支 ...

2017-03-08進度:P041L06 - P045L05 略說修習軌理

2017-03-08進度:P041L06 - P045L05 智慧小語: 伽喀巴云:「依尊重時,恐有所失。」謂若不知依止軌理而依止者,不生利益反致虧損。 重要概念: 我們不能做的原因,就是你沒有了解事情的真相,所以真正難的話,還正知見,你正確了解以後,人人都是這樣的,所以說修行真容易呀! 維願加持,從不恭敬善知識起,乃至執著二種我相,所有一切顛倒分別,速當滅除。從敬知識,乃至通達無我真實,所有一切無顛倒心,速當發起。及其內外一切障緣,悉當寂滅 略說修習軌理分二: 一、正明修法,二、破除此中邪妄分別。   初中分二: 一、正修時應如何,二、未修中間應如何。 初中分三: 一、加行,二、正行,三、完結。 今初 有關親近善知識,是修道的根本。第一部份,「令發定解故稍開宣說」已經講完了,第二部分,是「總略宣說修持軌理」。    「總略宣說修持軌理」分二: 一是正明修法,二是破除此中邪妄分別。 正明修法當中,又分為正修時應如何、未修中間應如何兩個部分。 正修時應如何,再分為加行、正行、完結三項。首先介紹加行的部分。 初加行法有六,乃是金洲大師傳記, 首先的六加行法,是金洲大師所傳。 六加行: ① 淨地設像 善灑掃所住處所,莊嚴安布身語意像。 ② 莊嚴供具 由無諂誑求諸供具,端正陳設。 ③ 入座皈依 於安樂臥具,端正其身,結跏趺坐,或半跏趺,隨宜威儀。既安住已,歸依發心,決定令與相續和合。 ④ 觀想聖像 於前虛空明現觀想  ⑤ 集資淨罪 資糧田前修習七支以治身心  ① 禮敬支 ② 供養 ③ 悔罪支 ④ 隨喜支          ⑤ 勸請轉法輪支 ⑥ 請住世支 ⑦ 迴向支 ⑥ 三事求加持(供曼達) ①祈求加持不敬善知識,所有一切顛倒分別,速當息滅(淨罪)。 ②祈請加持恭敬善知識通達無我真實,所有一切無顛倒心,順易生起(集資)。 ③祈請加持一切內外障難悉消除。 正規講的時候,這個老師一定說的,我這個師承哪裡來的。說我的老師誰,老師的老師誰,然後追溯上去。 謂善灑掃所住處所,莊嚴安布身語意像。 六加行法,第一點,好好的把殿堂,大殿,禪堂,教室,還有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