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9日 星期日

2017-03-22進度:P043L01 - P045L05 悔罪支

手抄(三)p231~p256
智慧小語: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夜。
重要概念:謂若不知依止軌理而依止者,不生利益反致虧損。故此依止知識法類,較於一切極為重要!(第六、攝彼等義者 - 伽喀巴)

六加行:
① 淨地設像 善灑掃所住處所,莊嚴安布身語意像。 
② 莊嚴供具 由無諂誑求諸供具,端正陳設。
③ 入座皈依 於安樂臥具,端正其身,結跏趺坐,或半跏趺,隨宜威儀。既安住已,歸依發心,決定令與相續和合。
④ 觀想聖像 於前虛空明現觀想
⑤ 集資淨罪 資糧田前修習七支以治身心 
① 禮敬支 ② 供養 ③ 悔罪支 ④ 隨喜支
⑤ 勸請轉法輪支 ⑥ 請住世支 ⑦ 迴向支
⑥ 三事求加持(供曼達)
①祈求加持不敬善知識,所有一切顛倒分別,速當息滅(淨罪)。
②祈請加持恭敬善知識通達無我真實,所有一切無顛倒心,順易生起(集資)。
③祈請加持一切內外障難悉消除。
七支供養:
普賢十大願:
一者、禮敬諸佛,① 禮敬支
二者、稱讚如來,
三者、廣修供養,② 供養支
四者、懺悔業障,③ 悔罪支
五者、隨喜功德,④ 隨喜支
六者、請轉法輪,⑤ 勸請轉法輪支
七者、請佛住世,⑥ 請住世支
八者、常隨佛學,⑦ 迴向支
九者、恆順眾生,
十者、普皆回向。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偈頌

① 禮敬支 禮敬諸佛 
所有十方世界中 三世一切人師子 三門總禮
我以清淨身語意 一切遍禮盡無餘
以清淨心敬禮,清淨心應為無上善法欲即願自他成佛之心。應知即是禮敬皈依自性佛。

普賢行願威神力 普現一切如來前 三門別禮 身禮敬
一身復現剎塵身 一一遍禮剎塵佛
把自相續觀想成普賢菩薩,自相續具備普賢菩薩的威神之力。

於一塵中塵數佛 各處菩薩眾會中 意敬禮
無盡法界塵亦然 深信諸佛皆充滿
發勝解:任何一個最小的微塵當中,有微塵數的佛剎,一一佛有微塵數的菩薩等等圍繞

              稱讚如來
各以一切音聲海 普出無盡妙言辭 語敬禮
盡於未來一切劫 讚佛甚深功德海
諸佛功德勝譽,不可窮盡,化一一身,有無量首,化一一首,有無量舌,以微妙音而稱贊之

② 供養支 廣修供養
以諸最勝妙華鬘 伎樂塗香及傘蓋 有上供
如是最勝莊嚴具 我以供養諸如來
最勝衣服最勝香 末香燒香與燈燭
一一皆如妙高聚 我悉供養諸如來

我以廣大勝解心 深信一切三世佛 無上供
悉以普賢行願力 普遍供養諸如來
勝解、深信諸佛神力,以諸佛神力供養,供三千大千世界,供曼陀羅(指壇城、佛淨土)。

③ 悔罪支 懺悔業障 去除修行的違緣,淨治罪障
我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嗔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懺悔
明確佛法中善惡的標准(此善惡標准與世俗的標准相差甚遠,應為自利、利他,利者即願自他成佛),然後對自作、教他作、見作隨喜均應忏悔。應“至心”悔除,至心者,必定要先深信業果,即充分認識作惡的嚴重後果、作善的殊勝利益,才談得上至心。然後一定要擋住一切惡,不再作惡。

④ 隨喜支 隨喜功德 對治嫉妒
十方一切諸眾生 二乘有學及無學
一切如來與菩薩 所有功德皆隨喜
修自、他隨喜,於自所作善亦隨喜

⑤ 勸請轉法輪支 請轉法輪
十方所有世界燈 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勸請 轉於無上妙法輪
不僅是請聖者轉法輪,而且要勸請自己轉法輪,用轉法輪來清淨自相續、催破煩惱

⑥ 請住世支 請佛住世
諸佛若欲示涅槃 我悉至誠而勸請
唯願久住剎塵劫 利樂一切諸眾生
促使自相續“依教奉行”,也是請佛住世

⑦ 迴向支 
常隨佛學(回向菩提) 恆順眾生(回向眾生) 普皆回向(回向實際) 
對治邪見 增長無盡
所有禮讚供養福 請佛住世轉法輪
隨喜懺悔諸善根 迴向眾生及佛道
以非常猛利地欲樂回向一切有情,令成大菩提因


悔罪支者:「我昔所作」等一頌。
七支供養中的第三支,是悔罪支。在普賢十大願王中說:「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依三毒因身等三事,其罪自性謂我所作,此復具有親自所作,及教他作,或於他作而發隨喜。
過去所造的種種惡業,都是由無始以來,貪、瞋、痴三毒的緣故,才會造下身業(殺、盜、婬)、語業(妄語、離間語、惡口、綺語),以及意業(貪、瞋、痴)。造惡業的罪性是指「我所作」,這當中又包括了親自作、教他作,或是見他人作時發隨喜等情況。

總攝一切說「諸惡業。」應念此等所有過患,悔先防後,至心懺除,則昔已作,斷其增長,諸未來者堵其相續。
「我昔所造諸惡業」,是說我過去所造的種種惡業。這裡的「諸惡業」,實際上含攝了一切的惡業在內。應該多思惟這些惡業所有的過患,一方面懺悔先前所作的,另一方面防護將來不再造,唯有至心的懺除往昔所作的惡業,才會斷其增長,將來會再造的,也能防止它再相續。

[證人入罪]
如果他犯了罪了,叫你去做證人,你看見的,你說:「對!我看見他。」不可以!欸?我們說:「他明明犯了罪了,我只是說實話,難道叫我說妄語嗎?」嘿,你們倒想想看,為什麼?要嘛佛不如你,你對!如果,你信得過佛的話,這個地方,它就有關鍵所在。

所以不要說,「他就是錯的」,我就在這個地方的話,好像理直氣壯,就這個樣。就這個樣,錯了!我們不要說佛法,不要說佛法—世法,記得不記得孔老夫子告訴我們一個最好的典型的故事?有一個人,他這個父子兩個人,他的父親偷了人家一隻羊,然後他的兒子去證察,說我的父親偷了人家羊了。人家說,哎呀,這個人很直啊!孔老夫子聽見了,搖搖頭,「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我想大家可能聽說過這個公案,所以聖人教人的方法,的的確確不是我們無明愚痴的人所看得見的。這個父親偷了人家羊,怎麼辦呢?這個兒子代父親隱;反過來,兒子偷了羊呢,父親要代他隱。欸?那我們想不通。這地方我所以說這樣的話,倒不在這裡深一層地追究這個理論,說明不管世間的聖人、出世間的聖人,他們這種態度是這樣的。

慚愧的行相是自己覺得做得不對,抑低自己;但我們通常有這種毛病,自己講慚愧的時候,表示我自己懂得慚愧,那個完全是高慢之心,是南轅北轍。
你懺悔不對的,一定有好的、對的標準擺在那裡,那時候你衡量得出來,才比出來:哦!這個對的,這個是不對的。就像比那假鈔票一樣,一比,兩張鈔票,很明白。所以你真正地懺悔,必然是把對的行相清清楚楚,錯的行相明明白白。

隨喜支者:「十方一切」等一頌。七支供養當中的第四支,是隨喜支。普賢十大願王中說:「十方一切諸眾生,二乘有學及無學,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

隨念此五補特伽羅所有善利修習歡喜,猶如貧者獲得寶藏。
在這個偈頌當中,是隨喜一切眾生、聲聞乘的有學及無學、緣覺乘的有學及無學、一切如來、菩薩這五種對象,對於這五類眾生所有的功德修隨喜心,就像貧窮的人,突然獲得寶藏,那樣的歡喜踴躍。
修隨喜,主要是對治嫉妒。如果常修隨喜,就能除去因嫉妒他人所引起的煩惱,漸漸生起平等的善心。它的果報,是能感得大眷屬,成就喜悅不厭足相,就是連外道眾生,見了都會心生歡喜。

自己也包括在裡頭。自他都在隨喜,固然佛菩薩等等你隨喜,還有你自己做對了你也隨喜。

勸請轉法輪支者:「十方所有」等一頌。
七支供養當中的第五支,是勸請轉法輪支。普賢十大願王中說:「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勸請,轉於無上妙法輪。」世間燈,是佛的德號之一(燈有破暗的功能)。

把這個東西再運轉到在眾生,把這個法帶到別人的身心上面,這個也是轉。

謂於十方剎土之中,現證菩提,獲得無著無障碍智,未經久時,變爾許身,勸請說法。
這個偈頌的意思是說,在十方的一切國土之中,只要是有人現證菩提,已經獲得了無執著、無障礙的佛智時,我就馬上前去勸請。變現出種種不同的身相,來到初成佛者的面前,勸請說法,為眾生轉妙法輪。

智軍阿闍黎作「現證菩提」而為解釋。智軍阿闍黎,把這一支,當作「現證菩提」來解釋。

請住世支者:「諸佛若欲」等一頌。
七支供養當中的第六支,是請佛住世支。普賢十大願王中說:「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唯願久住剎塵劫,利樂一切諸眾生。

謂於十方剎土之中,諸欲示現般涅槃者,為令發起一切眾生究竟利益,現前安樂,故變無量身,勸住佛剎,微塵數劫,不般涅槃。
這個偈頌的意思是說,在十方的一切國土之中,只要是想示現涅槃的,我都會為了一切眾生究竟的利益,和現前的安樂,變現無量身,前往勸請住世,久經如微塵數劫的時間,不要入涅槃。

一般說來,佛示現涅槃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和眾生的因緣盡了。就是自己所應度化的眾生,都已經度化了;還沒有度化的眾生,也已經作好了將來度化的因緣。也可能是佛與另一個世界的眾生,因緣已經成熟,要去教化,所以在這個世界,不得不示現涅槃。第二個原因是,眾生怠惰。因為世間的眾生,有喜新厭舊的通病,若是見到佛能常住世間,永遠不滅,便會起種種放逸、懈怠、憍慢、恣縱、厭倦的心,對於佛法不能生起難遭之想,更不能勇猛精進的行種種功德,所以佛為了警覺怠惰的眾生,不得不示現涅槃。

迴向支者:「所有禮讚」等一頌。七支供養當中的最後一支,是迴向支。普賢十大願王中說:「所有禮讚供養福,請佛住世轉法輪,隨喜懺悔諸善根,回向眾生及佛道。

以上六支善,表舉所有一切善根,悉與一切有情共同,以猛利欲樂迴向令成大菩提因,永無罄盡。
迴向時,是將前面的禮敬諸佛(包括稱讚如來)、廣修供養、請佛住世、轉妙法輪、隨喜功德、懺除業障這六支,所修的一切善根,所有的功德,完全不把它認為是自己所有,而將它作普遍廣大的迴向,迴向給一切的有情眾生,以猛利的欲樂心,希望眾生早日成佛,如此作迴向,也使這個成就大菩提之因的功德及善根,永遠沒有窮盡的時候。

修迴向,主要是對治邪見,能除去狹劣的障礙, 因此成就廣大善根。我們所修行的功德、善根,很容易壞失,主要是因為慢心(對自身的成就起了我慢)、悔恨(行善了以後,又起追悔心)和瞋恚的緣故,如果能隨時修迴向,就能防止功德的喪失。若是能毫不執著的,把功德和一切眾生共享,就像一滴小水滴,滴入了大海水,就連上面所說三種功德喪失的原因,都無法損壞它了。倘若沒有迴向,所有的功德,只能感得人天有漏小果,而無法成就無上菩提無漏之因。

如是了解,此諸文義,意不餘散,具如文中所說而行,則能攝持無量德聚。
關於七支供養的內容,已經說明完畢,對於文中的涵義,應該儘量力求了解,然後照著所說的方法,至誠專一的去行,如此就能攝持無量無邊功德。

此中禮敬供養勸請請住隨喜五支,是為順緣,積集資糧,
七支供養當中,禮敬、供養、勸請轉法輪、請佛住世、隨喜這五支,是屬於修道的順緣,能積集資糧。

悔者是除違緣,淨治罪障。
悔罪支,是去除修行的違緣,主要是淨治罪障。

隨喜支中一分,於自造善,修歡喜者,亦是增長自所作善。
隨喜支,是對一切眾生的功德修隨喜,雖然自己沒有作善,也同樣有隨喜的功德。若是對於自身所造的善業,修隨喜的話,也是在增長自己的善根。

其迴向者,是使積集,淨治長養諸善,雖極微少,令增廣多。又使現前諸已感果將罄盡者,終無窮盡,總之攝於積集淨治增長無盡三事之中。
最後的迴向支,是使積集資糧,淨治罪障、和修隨喜所長養的種種善根,雖然原本很少,能令增廣增多。又能使眼前感果將盡的善業,變得永無窮盡,總而言之,它含攝了積集資糧、淨治罪障、和增長無盡這三方面的功能。

次令所緣明了顯現,供曼陀羅,應以猛利欲樂,多返祈禱,六加行法,第六是祈求加持。為了使修行圓滿成就,應多供曼陀羅(曼陀羅,是諸佛的壇城,表示最圓滿的報土。一般的供養曼達,是觀想宇宙中最殊勝的寶物,拿來供養諸佛菩薩,以積聚資糧。最簡單的是七供:須彌山、東勝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日、月。最長最複雜的是三十七供:須彌山、東勝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身洲、勝身洲、貓牛洲、勝貓牛洲、諂洲、上儀洲、勝邊洲、有勝邊洲、寶山、如意樹、滿欲寶牛、自長糧殼、寶輪、如意盤、王后寶、大臣寶、象寶、馬寶、將軍寶、寶藏瓶、嬉女、鬘女、歌女、舞女、花女、香女、燈女、塗女、日、月、寶傘、尊勝幢),並且以猛利的欲樂心,多番的祈求加持。

謂:「維願加持,從不恭敬善知識起,乃至執著二種我相,所有一切顛倒分別,速當滅除。這樣祈禱:「希望諸佛菩薩加持我,淨除修行的違緣。從不恭敬善知識的罪業開始,到我執、法執而引起的一切顛倒分別為止,這所有的罪業,都能快速地滅除。

從敬知識,乃至通達無我真實,所有一切無顛倒心,速當發起。
也希望諸佛菩薩加持我,增長修行的順緣。從恭敬善知識的善業開始,到通達人無我、法無我的真實義,遠離一切的顛倒分別心為止。這所有的善業,都能快速地發起。

及其內外一切障緣,悉當寂滅。」以及希望諸佛菩薩加持我,使內外一切的障難因緣,都能摧毀、寂滅。」一般的障難,分為內障難、外障難和密障難三種。內障難:如病災、魔難、乏食等;外障難:如惡友的引誘、兵災、王難等;密障難:如修行時心生怠惰,或貪、瞋等煩惱習氣爆發等過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