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一、攝分中出
癸二、教授中出
【第四既歸依已,所學次第分二,】
前面是告訴我們皈依,那麼現在皈依了以後,說現在我們既然皈依了,皈依了應該做些什麼呀?最後說皈依已所學。「學」是有次第的,那個次第,分兩部分,
【① 〈攝分〉中出,② 教授中出。 今初,】
〈攝分〉就是相宗所傳,無著、世親兩位大師,兩位菩薩,〈攝分〉就是相宗;那麼教授就是性宗,龍樹、聖天兩位所傳下來。
癸一、攝分中出
一、初四聚
二、第二四聚
【◎初中有二四聚。初四聚中,親近善士者,】
第一個四聚中:親近善士,
第一個四聚就是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思惟、法隨法行。現在我們一個一個看下去。
【謂如前說,善知識者,乃是一切功德依處,觀見是已而正親近,】
就是如同前文所說,善知識是一切功德的依處,現在我們了解了這一點,那麼當然要去親近。這是第一個學處。
(p180) 這個我們皈依了以後,正式開始學的時候,有這樣的幾個次第,有這樣的幾個次第。正式修學佛法,第一個是親近善知識。由於前面這樣地一步一步上來,那麼那時候我們了解,說這個善知識一切功德依處,一切功德都從這個上面來的。因為我們了解了這一點,那麼當然要去親近,當然要去親近。
我們一開頭的時候也說親近善知識,到這個地方又說親近善知識,兩個有什麼不同?這個就可以比較一下。一開始的時候就提一個綱領,現在順著這個綱領,一步一步地次第下來,那個內涵卻有很大的不同。不同在哪裡呢?我們已經了解,說這個世間所有的一切都是要修行,要修行一定要現在,而且馬上要修,因為得到這個暇滿的人身是非常難得。然後呢正式開始修的時候,又告訴我們這個無常的道理,然後由於無常死了以後,說兩道當中到哪裡去,由於這些原因,所以你就找到皈依處。找到皈依處,那個時候就皈依了。皈依它真正的原因,就是說你要跳出來;要跳出來嘛,要照著去做;要照著去做,要跟著他去學。既然要照著去學的話,當然你所學的這個親近依止的這個誰啊?這個就是善知識。遵照這個次序來的時候,那個時候你對那個善知識,就會產生不同的內心上頭的認識。
所以這個道理,所以這個地方說一下,就是我們正修的時候就要了解,照著這個次第你一步一步地深入的話,那麼那個時候,你會產生不同的內心上頭相應的一種狀態。前 (p181) 面一開頭就告訴我們,說修行第一步要親近善知識,親近善知識有什麼好處,不親近有什麼過患,然後應該如何親近,善知識應該什麼行相,弟子什麼行相,乃至於最後沒有說清楚的,又總括起來說一下。現在了解了道理,你重新把那個道理,再運用到這個裡邊去的話,馬上對於前面所說親近善知識這一個修行的方法,有了一個具體內涵,有了一個可以行持的次第,有了一個下腳之處,這個道理就能夠一一地如法行持。你能如法行持,這個好處,馬上就得到。繼續,
【由歸依佛即是歸依示道大師,隨順此之正行,即是親近示道師故。】
因為皈依佛就是皈依開示正道的大師,而隨順皈依佛的正行即是親近開示圓滿正道的善知識。
說,你為什麼要皈依佛?因為這佛是指示你這一條道路的這個大師,所謂大師的話,那是圓滿無誤的。那麼你跟著這一個去做,「隨順此之正行」,佛不一定眼前我們找得到,那麼找跟佛相應的,那就是什麼?指示我們這一個圓滿道路的老師,這個就是善知識。善知識,為什麼要親近他?就是要懂得這個道理,然後如法行持。所以說,
【聽聞正法,及如理作意者,隨其所應,謂當聽聞若佛所說,若佛弟子所說,法教諸契經等,】
第二聽聞正法與第三如理作意,跟了善知識以後,然後跟我們相應的這個層次,如理如量,如其次第的來聽聞修學,佛說的、佛弟子所說的若經若論等等,以及種種祖師的語錄,
這個是聽聞,那麼跟了善知識以後,然後「隨其所應」,就是換句話說跟我們相應的 (p182) 這個層次,如理如量、如其次第地來聽聞修學,佛說的、佛弟子所說的,若經若論等等,以及種種祖師的語錄,跟這個正法相應的種種。聽完了以後,
【及若作意何種所緣,能息煩惱,即應作意。由歸依法,於教證法應當現證,此即是彼隨順行故,】
照著這些道理去如理作意,去思惟觀察,淨我們的煩惱,因為皈依法之後,即應現前證悟教法與證法,而聽聞正法與如理作意就是它的隨順行,所以皈依法後必須聽聞正法與如理作意。
那麼怎麼是如理作意呢?那你懂得了這個道理以後,然後你照著這個道理這樣去作意;「作意」就是提起我們的腦筋來,在這個上面去思惟觀察。你能夠這樣去的話,那麼照著這樣的話,能淨我們煩惱。這個是法的特質,前面已經說過了,法的特質是什麼?清淨染污相的。染污是煩惱,現在呢這個正對治是能靜息煩惱,這個才是真正的法,這個才是我們真正應該修學的。現在我們有幸親近善知識,能夠聽到正確無誤的,就應該照著它去做。你照著它去做的話,那個時候你能夠靜息你的煩惱,那個時候你才去做。這個時候靜息多少,你就淨除多少雜染,清除多少罪障,增長多少功德,得到多少法財,得到多少法喜,這個才是修行,這個才是修行欸!這個我們要了解的。
現在前面所有這些東西都是前方便,做的基礎、基礎,這個都需要的。可是假定你認不清楚的話,你把那個前方便以為就是的話,那個就害了,那個就害了,這個我們千真萬 (p183) 確要了解。所以常常說,小學,那是一個前方便;如果說更進一步,小學之前還有一個前方便的—幼稚園。所以先進幼稚園,它只是吸引你,讓你生一點歡喜,覺得離開了爸爸媽媽,歡喜到學校裡;然後到小學裡,然後到中學裡。你千萬不要說:「哎喲,我要學的東西,幼稚園就是對了。」那你就完了,那你就完了。你就總不能到那個時候,學了小貓跳小狗叫,來來來去去去,跑得去到社會上去賺錢吧!你這個東西怎麼能賺錢?那是開玩笑。實際上我們修學佛法也是如此啊,千萬注意。
所以現在剛剛跑到廟宇裡邊來,學到一點規矩,會念一點經咒,那個是前方便哪!千萬不要拿這個東西就以為對了,去衡量別人等等。學到了正法都不能衡量別人,何況這個東西!這是我們應該了解。但是反過來說,你千萬說,這個不是、不對,那又錯了,因為你必定要從這個上面一步一步上來。所以這個概念也應清楚,前面已經說過,這裡順便一提。
特別是說,如理思惟的是思惟些什麼?說「法」。法的特質是什麼?能靜息煩惱。能靜息煩惱的法,那個時候才是我們真正應該擺在腦筋裡想的。我之所以提剛才這個話,為什麼要提?因為平常你把握不住,腦筋裡面一天到晚轉這種事情的話,腦筋裡既然為這些事情,不相應的擺在腦筋裡,你能思惟法嗎?趕快把那個以前那個垃圾把它撤出去,能夠 (p184) 垃圾撤出去,那個乾淨東西才能夠裝得進來,這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
說「由歸依法」,因為你這樣地做的話,這個是真正皈依。於是呢「於教證法應當現證」,由教而證,教是告訴你怎麼做,懂得了怎麼做,然後照著去做的話,能夠證。現在這個就是「隨順行故」,如理地思惟,就隨順著這樣去做的;你能夠這樣地做的話,弄熟了你就可以去真正修行。所以最後的,真正修行了,叫
【法隨法行者,】
第四法隨法行,
對了,這個法,欸,你能夠跟它相應。
【謂應隨順般涅槃法,而修正行。】
即應隨順為證涅槃果而修持正行,也就是應當勤修戒定慧精勤聞思修。
經過了前面親近善如識,他正確完整地知道,你從這地方聽聞,如理思惟,然後呢修行,對了。
【由歸依僧,於趣涅槃補特伽羅應執為伴,其隨順行,謂應與諸趣解脫者,共同學故。】
因此皈依僧之後,應將趣向涅槃戒脫的補特伽羅執為助伴,而它的隨順行就是跟這群趣向解脫的行者共同修學。
那麼這個是最後皈依僧。皈依僧的話,說這個我們要修行,我們有一個共同的伴,共同的伴。那麼共同的伴這個隨順行,就是我們眼前的那些人,眼前那些人。你幫我忙,我 (p185) 幫你忙,共同扶持,我有錯了,靠你來規勸,靠你看見了來告訴我,這樣。所以這個地方我們了解,昨天已經說過了,是的,你看見了別人的不對的時候,那個時候我們要規勸,可是心理狀態完全不一樣,這個只要自己內心檢查一下就很清楚。如果說那個時候心裡面就是忍不住人家的那一些作法,他覺得不對,那個時候自己已經錯了,那第一件事情淨化自己。你做對了,發現人家不對,那個時候委曲婉轉說:「某人啊,你錯了!」然後輕輕巧巧地告訴別人,這個才對,這是眼前一例。
當然真正的僧,不僅僅是如此,這個我們要了解的。真正的僧的特質,在另外講到的時候,會詳細地說。眼前這個狀態,只是就我們目前生活當中所發現的,應該了解怎麼去運用這個法,來產生共同和合與法相應的增上的功德。這個是我們大家要學的,這是第一個。
【◎ 第二四聚中,】
第二個四聚中:
也分四部分,第一個是
【諸根不掉者,」】
諸根不掉,掉就是散亂,這個特別是跟貪相應的散亂。
「掉」是什麼?就是散亂,這個特別是跟貪相應的散亂。平常我們散亂,有一種散亂 (p186) 就是昏沈,糊里糊塗的;有一種東想西想,這個放不下、那個放不下,想這個想這個,那就是特別的掉相。平常我們說有攀緣心,這個攀緣心就是特別的掉相。往往啊,這個東西非常厲害,我們自己絕大部分人根本就感覺不到,這是非常嚴重的一件事情。所以正式修行,實實在在地,前面要經過很長一段時候的努力聽聞思惟,那時才懂得那個掉相。否則你這個掉相都不懂的話,自以為修行的話,那真是開玩笑,那真是開玩笑。現在我們下面看,
【謂根於境放散之後,意亦隨逐,於境掉動,深見過患,令意厭捨。】
就是六根在六境上放逸散亂之後,第六意識也隨逐外境,在外境上掉動散亂,自己深深見到散亂的過失後,令心厭離捨棄,使諸根不掉。
這個掉的特質是什麼呢?就是我們這個六根對這個六境放散,然後這個心意就跟著去了,跟著去了;所以這個「於境掉動」,這個叫做掉。對於這一個狀態,對於自己的內心,隨時跟著境界轉的這個狀態,有了認識了,有了認識了,而且認識深深地見到,這個東西有大禍害,有大禍害。你必定要了解這個有禍害,那個時候你才生得起厭離心來。所以這是第一個,這我們應該學的。
說起來很簡單,大家不要說做做不到,認得它都不容易。為了使大家正確地認識,我再說一遍。當那個境界現起的時候,你這個心跟著它跑掉了。想一想看對不對?不管在 (p187) 任何情況之下,不要說好吃的東西,跟它跑掉了;然後呢他來罵你,你發脾氣了。那平常的時候我們,所以常常的情況,我們上早晚殿,這個人法器敲得快一點,這個人法器敲得慢一點,或者這個人弄錯了,你心裡面怎麼想?所以很早以前我曾經說過,有個同學跑得去,鏘鈴匡亂敲,我真感謝啊!我心裡面覺得他敲錯了,然後呢我第二念就感覺:好差啊!我心裡面自己穩不住,就被它,跟著它跑掉了。大家懂得這個意思嗎?那我已經錯的,你們請問有這個心嗎?你看見了:「這個傢伙怎麼這麼搞的!」然後你越來越忍不住、越來越忍不住,恨不得跑上去幫他,乃至於有人就,居然中間跑進去、插進去,叭叭叭叭幫他做了,這個還覺得自己對,請問對嗎?
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應該感覺到高興啊,好歡喜、好高興啊!我一點都沒責備你們,我要告訴你們,我真正在這個地方的,因為我自己有這個錯誤,我今天發現了錯誤,而看見大家同學這善根,這麼好的能夠肯學,所以我從心裡面告訴,我在這個地方,把我自己痛苦的經驗規勸你們,真正想學佛,就從這個地方學起啊!第一個,自己覺得:「欸,不對,我心裡面又掉動了。」然後呢穩住。真實修行的人,所以的的確確的,天塌下來他就是不動,然後進一步去幫助別人,那個時候委曲婉轉的,這個才是,我這是隨便一提。
要想穩住還要有很多條件,「深見過患」。兩句話說起來是很容易,我這地方指出那 (p188) 個行相來。現在目前對於真正的過患還沒指出來,所以我並不要求大家馬上去改,我只是說指出來,碰見這情況,以後儘量地不要跟它轉,你能不跟它轉,已經很好了。不要說不跟它轉,照這個情況,這種心理上行相生起來的時候,你能認得它的話,現在你就對了。哦,這個是我們……所以學,的的確確有它的很多的層次在這裡頭。目前起來了,你就認得:「欸,不對不對,不是他不對啊,是我自己出了毛病啊。他是不對,但是我現在修學佛法,請問修誰?修我,還是修他?修我嘛!你要幫他,要幫他是你自己做對了你才能幫他,所以真正第一件事情還是我。他錯,結果責任還在我。」必然到這個結果的,對不對?
所以眼前我們修學,第一件事情就要認得這個。我們能做到這一點,好了,及格了已經,已經及格了。後面他會告訴我們,它過患在什麼地方,然後呢還要告訴我們如何去對治,每一個地方有它完整的教授在,你了解了這個,厭離心生起來了。所以既然在下面,我們先不談,這個地方只是告訴我們修學的次第,第一個。第二呢?
【受學學處者,】
受學學處,即真實歸依了以後,
然後呢,認得它的錯,然後我們正規地要怎麼改,要有改的方法。所以我們正式皈依 (p189) 了以後,應該做些什麼?應該學習什麼?這個才是我們要學的。
【謂隨力受學佛制學處。】
隨自己的能力受學佛所制定的學處。(三藏十二部、戒定慧等)
這個學處,狹義地來說,指戒;廣義地來說,這三藏十二部無不是這個。是,從他的行持來說是戒,但是你要了解這個戒為什麼要這樣做,都在經論上面,所以經律論三者,是一體的三個面。正式地皈依了,進一步就要學,有了這一個正確的了解了,你才能夠照著去學、改過呀,這個是對自己來說。進一步要
【悲愍有情者,】
悲愍有情,
要利他。但這個裡邊還有個特點哦:為什麼要悲愍有情?
【謂佛聖教,由悲差別,故歸依此。於諸有情,亦應悲愍,斷除損害,】
即佛陀聖教由於大悲而與其他有所差別 ,所以皈依聖教之後,對一切有情也應當悲愍,斷除損害有情的意樂與行為。
那麼這個是悲愍。佛法的真正的,佛的聖教的真正的差別,在有沒有這個。佛說的聖教,或者說五乘共法,或者是三乘共法。而佛真正說的聖教,他主要的不講世間;世俗的這個染污的,要跳出這個。要跳出這個來說的話,只有三乘:聲聞、緣覺,以及大乘;或者更分得簡明一點:自利的小乘、要利他的大乘。差別在哪裡?就在悲。而本論真正引 (p190) 導我們的,厥是大乘,實際上整個佛說的也就是這個,因為唯有這個才徹底圓滿。所以到《法華》上面,他最後開權顯實,說得清楚,佛出世只有一個目的。雖然只有一個目的,卻偏偏有不同的,那麼差別在哪裡呢?就在這個上面。所以既然是你了解了這一點,開始走的時候,第一步就應該從這個上面認識起。
所以我們正式學了以後,進一步要悲愍有情,所以「於諸有情,亦應悲愍,斷除損害。」在這個地方我們還談不到把他們救出來,但是至少應該同情憐愍,不要損惱他們哦,這是我們現在做得到的。我們現在不要動不動拿法來衡量別人,這個是傷害別人。所以有人說,這個時候啊好像現在這個地方做人情。是!人情不是佛法,但是佛法卻不離開人情哦,這點我們要了解;人情不是佛法,這是沒錯,但是佛法不離開人情哦!
所以大家在這個地方,我們重新去想一想,前次說過的這個公案。有人偷了人家的羊,然後做兒子的人跑得去證,說我父親偷了羊了。這個世間的人來看,「哎喲,這個對。」聖人看起來,不對。聖人怎麼說?孔老夫子怎麼說?「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真正的直道是這樣的,真正的直道是這樣的。世間的聖人尚且如此,何況是佛!
所以佛引導我們,也是用種種的委曲婉轉的方便法門,這個我們應該了解。不過對這一點,「損害」兩個字,我們不必講很深的道理,我們回過頭來,人家拿這個道理來指責你 (p191) 的時候,你是不是覺得心服情願地接受?對不起,我想我們很少人做得到。既然我們做不到的話,我們也不要拿這個大道理去卡人家。這個是談到這裡,我們順便一提。
總是第一件事情,我們先想辦法同情別人,他之所以這樣做,為什麼?他愚癡,哎呀!好可憐。你想到他的愚癡而這樣做的話,你這個可憐的心就生起來了。說實在的,我們現在看見很多這種動物,總覺得這好可憐,然後呢你看見他得到了個人身,還這麼愚癡,說起來比那個動物更可憐!你一旦那個憐愍心生起來的話,剛才這種情況就容易解決了。一方面眼前的問題是解決了,一方面你的同情的憐愍心生起來了,你跟法就相應了,你跟法就相應了。這有這麼多的好處,你自利有了,然後呢團體也和睦了,然後你要幫助別人,那時候人家就容易接受了。這是第三點,最後,
【應時時間,於三寶所勤修供養者,謂應日日供養三寶。】
應一切時對三寶勤修供養。(即檢查自己是否每天跟法相應)。
然後呢最後,「時時」,這個時時—一切時,對三寶勤修供養,那麼下面這個很容易懂。眼前我們能做得到的供養,就是把我們眼前所了解的,能夠做多少算多少。從我們醒過來開始,一直到晚上睡覺為止,處理常住的一切事情,以及修行等等,盡我們的力量便罷。第一個要檢查,說:欸!我這個觀念正確與否?是「我」呀,還是跟法相應的?這 (p192) 個重要。你能夠一檢查,然後把「我」拿掉,跟法相應,這一天哪,大概就錯不到哪裡去了;然後呢這個念頭時時提起來,這一天就沒白過。
關於這個前面所說的,就是說皈依了以後,我們應該這樣學的。說到這裡,現在我們再回過頭去,再看一下,回過頭去看一下,翻到九十八頁。九十八頁這個科判,這個科判:「第二習近後世安樂方便分二」,就是由前面這一步一步過來了以後,我們了解了,說這一生很快就要死,死了以後不曉得到哪裡去,這樣。然後呢我們想:到哪裡去自己作不了主,由業作主,業作主是墮落,墮落又是這樣可怕,哎呀!所以趁現在我們可以修的時候,找到正確的方法。[046B] 找到正確的方法。這個方法,使得我們得到安樂的,那麼這個才是我們應該努力修習的。這個裡面分兩部分:第一個皈依,第二個皈依以後怎麼辦。然後呢第一個皈依當中,分四部分,我們重新來溫習一下。「由依何事為歸依因」,大家記得嗎?為什麼原因你要皈依的?兩個原因。那麼由於這樣地怕苦—第一個原因。由於怕苦而要求出苦,找皈投之處,那個時候要想皈依,這個皈依的對象,必然要有什麼條件,所以說,第二「由依彼故所歸之境」,自然必然地找到這樣的一個對象。是的,那麼你怎麼皈依法,這個裡邊又告訴我們這個,下面一個一個。然後皈依以後,他為什麼能夠作你的皈依?你為什麼要皈依他?他為什麼得到?原來是他是經過了如法行持;他也告訴你,你呀既然皈依我,應該怎麼做法。所以說「既歸依已所學」,學的內容。現在我們剛才已經說了,「既歸依已所學」分成兩部分。
(p194) 現在我們再回過頭來看到一百零六頁,這個地方上面所講的,這是「〈攝分〉中出」,第一部分。第二呢,「教授中出」,現在我們講這個教授當中。換句話說,我們正式皈依了以後,真正應該做的事情是這個。所以說皈依不是說,念了一下就算。皈依當下本身,有皈依相應的心量,皈依完了以後,我們就應該學做這些事情。所以當你心裡面一心皈投依靠的,如果我們用這個方法用在淨土法門,這個叫「正行」,完了以後剩下來其他要學的就是「助行」。
我們剛才說的,所謂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等等,那就是下面整個的本論告訴我們的,都在下頭,那時還有一大堆,這個地方只是提個大綱。同樣地,第二個所謂諸根不掉,然後呢受學學處、悲愍有情、於三寶恆修供養,這個大綱,仔細的內容都在下頭。現在我們聽了這個大綱,已經覺得:啊!這麼歡喜、這麼好!哦,認得以前的錯誤,曉得以後該怎麼辦,真是歡喜啊!然後我們認真地學下去,自然而然你學多少,就能夠認識多少;認識多少,照著去做,就能夠改善多少;能改善多少的話,罪障就淨除多少,資糧就集聚多少。你能夠因地上面這樣努力的話,自然將來美滿的果等著你。所以真正修學佛法的人從這個地方下去,我們要羨慕別人,要從這個地方羨慕起,你這樣地羨慕就對了,必然得到結果;否則的話,緣木求魚,南轅北轍。我們這個地方,把第二 (p195) 教授這個題目看一看,今天就看一下那題目。
癸二、教授中出 分二:
子一、別學(各別學處)
子二、共學(共同學處)
【第二教授中出分二,① 別學,② 共學。】
有關歸依以後應當修學的次第,第二種傳承,是教授中出,為龍樹菩薩的系統。教授中出的內容,分為別學與共學兩大部分。
一個是別學,一個是共學,我們看下面別學學些什麼,共學學些什麼。
子一、別學(各別學處) 分二
一、遮止應學
1.皈依佛,不皈餘天。
2.皈依法,應離殺害心。
3.皈依僧,不共外道住。
二、修行應學
1.恭敬佛,乃至佛像。
2.恭敬法,乃至一四句。
3.恭敬僧,乃至碎黃布。
【初中分二,① 遮止應學,② 修行應學。 今初】
別學是個別的,說有一些地方應該遮止的,有一些地方應該去行持的。那麼這個應該遮止的是些什麼,我在這個地方簡單地說一下。就是說皈依了三寶以後,只有皈依佛,不再皈依其他的;皈依法以後,只有皈依正法相應的;皈依僧以後,只有這個,其他的不皈依;換句話說其他的不皈依,這是應遮止的部分。這個應遮止的部分對我們很重要、很重要。在沒有講正文之前,我這個地方隨便提一下,為什麼要遮止,這個原因說一說,讓大家了解一下。
我們目前凡夫之所以為凡夫的原因是為什麼?因為這個心識的本相就是雜染,它就是跑到哪裡,像猴子一樣,跑到哪裡,就呯,抓到哪裡,跑到哪裡就抓到哪裡。你碰見什 (p196) 麼環境,看見什麼東西,心就跟它相應,這樣。而且這個不是由於你能夠作得了主的,這個概念我們要清楚。我隨便舉個例子,比如說廣告,啊!這個做廣告的時候,中間,廣告商一定買一個節目,這個節目的內容很美,然後呢中間插一個廣告進來,等到插到這個廣告,你心裡就討厭它,所以在你理智上面你排斥它。妙咧!正因為你有一個排斥的概念,那個廣告的概念就落在你腦筋裡,哪一天你想到那件事情,你就會想到:欸,有這麼一件事情,對不對?所以你不要以為你有力量去排斥哦,不管什麼,你只要一看它,落在你影子,將來就會發生功效,你將來就會被它牽著走,這非常重要。所以修學的環境對剛開始的人,是絕端重要。所以為什麼我們講善知識、善知識,善知識不單單只是上面帶我們的,這是共同相處的,這個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了解這個道理以後,才可以談得到為什麼要遮。
皈依以後,那麼然後呢,這個已經講了「〈攝分〉中出」,今天講「教授中出」。「教授中出」,現在我們看,說分成別學、共學。那麼這個別學裡邊分成功兩部分:一個是應該遮止的,哪些不應該做的;第二應該做的,應該修行的。什麼是不應該做的,我們看文。
(p197) 【◎ 如《涅槃經》云:「若皈依三寶,是謂正近事,終不應皈依,諸餘天神等。皈依正法者,應離殺害心。皈依於僧伽,不共外道住。」】
如涅槃經中說:「如果歸依三寶,就是『正近事』,應該親近承事三寶。所以歸依佛寶以後,就不應該再歸依其他的天神等神祇;歸依法寶以後,就應該遠離殺害心;歸依僧寶後,就不應該再與不信佛法的外道共住。」(「正近事」,又指至誠歸依三寶後,能漸漸成就正淨善,也能逐日接近涅槃,所以稱「近事」。)
這個就是引經上面的,說皈依了三寶以後,這個叫「正近事」,親近承事三寶,漸漸地漸漸地近了;這平常我們就說優婆塞、優婆夷,通常我們說居士—居家學佛之士。這個分別從什麼地方開始?說皈依三寶那個時候。如果是皈依了三寶以後,「終不應皈依諸餘天神」,這個你皈依了三寶,皈依了佛寶,就再不可以皈依其他的任何乃至於天神。前面說的大自在天,大自在天就是這個色界第六天—摩醯首羅天。這個摩醯首羅天有兩個:一個是外道天,一個是內道天,這個指是外道天。換句話說三界之內,無色界沒有色的看不見,是最高的那個神,尚且都不皈依,何況其他的,這個是皈依了佛寶以後。皈依法以後呢,要離殺害心,前面已經說過,其他的我們不要皈依,還有尤其是傷害別人,損害別人,不要。皈依僧,不要再共其他的外道一起共住。下面解釋。
【此說有三,謂不歸餘天,於諸有情捨離損害,與諸外道不應共住。】
以上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歸依三寶後,應該遮止的三件事,就是不再歸依其他天神;對於一切有情,遠離損害心;以及不再和外道共住。
不再跟那外道共住,共住是大家在一起生活,這個時候會互相有影響的。昨天我已經簡單地說過,你在一塊兒的話,自然而然不知不覺當中就沾染上了,不管你歡喜他也好、 (p198) 不歡喜他也好。乃至於像廣告,那廣告來的時候,你就是討厭它,你討厭它,這個印象落在你的識田當中,它有一天會產生功效的。我們很多人的習慣,可以說極大部分人的習慣,都是從小的時候就跟著父母、這個家庭,不知不覺之中就養成了,沾染上了,以後一輩子就是這個。
這是為什麼我們接近的環境非常重要、非常重要,尤其是我們凡夫,所以我們必定要懂得這個道理。現在很多修行人他要修行,要去關起門來自己去修的,真是!他如果說已經達到相當成就的條件,一心學定,是的,應該。但是達到這個,何等地不容易!普普通通的人,渾身心都是無知、都是雜染,你在這個地方一關的話,注定你,你就一點辦法都沒有。一定要在這個好的環境當中,去慢慢地薰陶,改善自己,這是很重要的一點。我們現在繼續下去。
【其中初者謂於世間,若大自在徧入天等,尚不執為畢竟歸處,況諸鬼趣山神龍等。】
為什麼必須遠離這三件事呢?其中的理由申述如下。首先,歸依佛寶後,就不再歸依其他神祇,即使連色界最高的大自在天、徧入天等天人都不歸依了,何況是欲界的鬼類、山神、龍神等。
皈依了佛以後,這個佛是唯一的大師,在這種情況之下,所餘的一切,都不再是我們應該皈依的。不要說世間的龍、鬼、山神等等,就是大自在、徧入天,那就是色界頂,尚且不是。現在我們世間的那個鬼,都是統攝於閻羅王,然後呢統攝於玉皇大帝,那個都是 (p199) 欲界第二天,比起色界的這個頂—摩醯首羅,那差得不曉得多少。色界的那個頂的那個天王,尚且我們都不皈依,何況是皈依這些,這是我們要了解的。不過下面有一個說明:
【此是不可不信三寶,歸心彼等。若於彼等,請其助伴,現前如法,所作事業,則無不可,如求施主為活命伴,依諸醫師為治病伴。】
主要是因為這些對象,本身都還沒有脫離三界,還在輪迴當中,我們歸依他,又怎能解脫輪迴呢?所以,不可以不相信三寶,而歸依這些對象。可是,如果是對三寶有信心,只是暫時請這些神祇作為助伴,如法的成辦一些事業,在這種情況之下,是可被允許的。譬如說為了蓋寺廟、建道場,修財神法(財神是屬於欲界第一天的四大天王),祈請他的協助。或者是修護法,希望他能幫助我們清除一些修行上的障礙等。這些情況,就像是施主是被施者活命的助伴,醫師是病人治病的助伴,只要是如理如法,都算是恰當的。
這個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我們的內心當中,所憑藉的、所依賴的是三寶,這樣,而不再皈投憑藉那些,這個指這一點而言。假定說在這個條件之下,我們生活在世間,彼此之間還要互相依賴—平常我們生活當中,你要吃的、穿的、用的,大家互相這樣的,那這個沒關係,那個沒關係,乃至於生病要看醫生等等,那個沒關係。不過假定世間的那些概念,跟佛法告訴我們的,彼此有不同、有衝突的時候,那個時候取捨的標準一定根據這個三寶,這個才是重要的。那麼這是第一個皈依佛寶以後。
【第二謂於人及畜等,若打若縛若禁穿鼻,實不能負強令負等,意樂加行,損害有情,悉應遠離。】
其次,歸依了法寶以後,就不應再生起傷害眾生的心念。因為佛法是講求慈悲的,若是仍然有損害眾生的心,就和佛法根本的精神背道而馳。因此,不應該對其他的人或畜生,做出鞭打、捆綁、囚禁、穿鼻等事,或者強行令他負載他所不能負載的重物等。總而言之,一切損害眾生的心念和行為,都應當遠離。
第二個呢,要遠離殺害損惱心,不管他是人、畜生。或者你打他,或者傷害他種種 (p200) 的;乃至於單單令他幫助你負重,他實在載不動,你勉強,這個都不可以。這個意樂就是你的心理的,加行,就是你的行為,都不要再去傷害。
【第三謂與不信三寶,為可歸宿,而毀謗者,不應共住。】
最後,歸依了僧寶以後,就應該與能清淨修行的善知識,或者是具正信的同參道友們多接近,而不再和不信三寶、或者會毀謗三寶的人,互相來往或共處一室。主要的原因,是自己才剛剛歸依三寶,開始學佛不久,佛法的正知見還沒有建立,恐怕受到他邪知邪見的不良影響,也許因此而退失了對佛法的信心,或者因此造下毀謗三寶的共業。所以,最初時應當遠離這些惡友,等到我們有了真正的信心以後,再把佛法的正知見介紹給他們。
所謂僧就是我們共住的人,他凡是不信三寶,然後呢他要毀謗三寶的,凡是這些,我們都不要再和他共住。昨天我曾經提出一個問題說:我們常常說我們這個佛法,那都是很公平的,然後很理智的,結果說外道的話,他有種種的什麼不如法的地方。結果在皈依的時候,卻我們跟外道一樣,我們也是只皈依我們的大師,皈依我們的教法,然後皈依這個修行的僧寶,不可以再皈依別人,外道也是這個樣。那麼他們就說,那你比他強些什麼?大家想過沒有?昨天有一個同修跑得來提這個問題,然後他因為如法地思惟,結果我相信他晚上得到了很大的歡喜,得到了很大的歡喜。你只要能夠肯這樣地如法地認真思惟觀察的話,它立刻有它相應的很多好處在,不曉得其他的同修有沒有認真地想過。
那麼今天我在這地方告訴你們。是,在形表上面看起來,是的,外道也是講:你皈依了我,不要再皈依別的了,我是唯一的真神,唯一的主宰,其他的都不可以;那麼我們佛法也是這個樣,從表面上面去看是一樣的。但是這個從實質上面,如果你去深一層地觀察 (p201) 的話,那就有很不一樣的結果。
世間一般的人,一般的人通常我們大別為兩類:有一類人說這一種人比較理性比較強,理智一點;有一種人就是感情比較重。那感情重的人,他只重情的,哎呀!跟你好,就好得卿卿我我,他也根本辨別不出是好是壞,反正跟你好嘛,總歸跟著你來,就這樣。這兩類人,有一個絕大的不一樣。屬於理智一型的人,他做一件事情,做一個決定的時候,都經過了理智的抉擇,看清楚了事情的真相,然後這樣去走。那麼屬於感情型的人他不是,今天歡喜了就跟你,等一下不歡喜,明天就跟你翻臉,就這樣。所以他一天到晚在反反覆覆這種狀態當中,自己也不曉得到底做些什麼,我想我們世間都可以體會得到的。
當這個感情很好的時候,噢喲,你跟他兩個人,他覺得就是他所需要的一切。通常我們常見那個青年的男女當中,就有這種狀態,哎呀!海誓山盟,好像什麼都拆不開的樣子,明天不高興的時候,大家打得個天翻地覆,這種狀態,所以這種都是不合道理的。可是如果經過理智抉擇了以後,嚴正地抉擇採取這件事情的話,那這個,是,確定是如此,確定是如此。所以就世間來說,它也可以分兩類,可以分兩類,你同樣地說就是這樣,但是結果就完全不一樣,差別在什麼地方?一個是透過理智抉擇的,這的的確確如理如法正確的。所以正規地來說,世間任何一件事情做起來,你只要找對了正確的,當然這個是正 (p202) 確的,唯有這一條路正確的,最後一定照正確的路上去走。
現在我們在這個三界之內,要想找一個正確的路子,也必然是如此。所以前面同樣的理由,你為了……見到世間的苦,要想從這個痛苦當中透脫出來,所以你要找真實的皈投之處。所以在這種狀態當中,你可能有兩種作法:一種就是感情的,碰到什麼,就碰到什麼了就沾上去,那個時候不一定保險。儘管說的時候哎呀好得很,但是不一定保險;另外一個呢,不是。經過你理智地抉擇,的的確確如理如法地,說這條路是能夠幫你解決,而唯有這條路,請問:你還能變嗎?如果你一變,你就整個地你的目標就失去。這兩個當中是不是有絕大的差別?是不是有絕大的差別?
而且這兩個的量則,不是拿宗教的標準去衡量,拿世間的理智來衡量的,大家了解不了解這一點?為什麼要說這個話?假定你是用宗教的概念去衡量,那說起來,對不起,那你以佛法來說,我可不信你這一套,你說自己的好,平常我們賣瓜的說瓜好,人人都是如此,你信你的教,我可不信你,那沒有用。現在我不是用宗教,就世間共同的量則,你承認不承認這個道理?承認。承認的話那我現在跟你比比看,我這個抉擇是這樣的,你呢?他兩個一比,對不起,兩個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了解不了解?這是我們修學佛法的人必然應該分得出來的,必然應該分得出來的。
(p203) 所以我們在佛教當中,你真正進入去以後,下面的做法就不一樣了。別的宗教進去的時候也是一樣的,信是能入之門,這個信是能入之門,是共同的。而信了以後,然後你進去的時候,你一定要理智地抉擇,所以說聽聞正法、如理思惟。而且在這個過程當中,到後來,尤其是禪宗,他說了一個真精彩的話,說「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前面告訴你要信,後面要叫你疑,這個好像矛盾,實際上說起來不矛盾。因為前面你對這個事情的真相還沒有認識之前,他要說明白,那個時候把這個道理說清楚了,啟發你的信心。等到你真正有了信心,然後你要真實地一步一步深入,要把那個根柢徹底地認識、驗證的時候,那個時候就要克服重重難關,在每一個過程當中,你必定要切身深入去體驗。有很多不是說人家講,人云亦云,那個沒有用的。所以跑到這個地方的時候,是,你應該每個地方啊,如理如量地去深入。那個時候就透過你理智的觀察,當然那個時候你應該有很多問題,有關鍵的問題,然後透過你自己這樣地深入地鑽研,抉擇的最後的結果。
不但是禪宗,普遍的佛法裡面都說這樣,佛說不因為我講的你就信得過,要你自己驗證了才算。這個從小乘一直到大乘都是這樣。外道就不是了,你信,你信我,就是這樣,你這不可以不信。如果說你要問什麼問題的話,他會說:啊!對不起,你這個著了魔了,魔來了,就這樣,反正他不跟你講道理。所以到後面,這裡邊這個情況就完全不一樣,完 (p204) 全不一樣,這個是我們要正確認識的,詳細的那麼在這地方不深談。所以說到這個地方,我們應該對這個概念,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這個是應遮止的。
====== <<< 消文 >> ==========
【◎ 三種修行應學者。謂於佛像,若塑若畫,隨好隨醜,不應譏毀,置塵險處,及押當等,不敬輕毀,皆當斷除,應當執為是可敬田,猶如大師。
《親友書》云:「隨工巧拙木造等,智者應供善逝像。」】
應當修學的部分,分佛、法、僧三方面介紹。首先,關於佛寶的內容。既然歸依了佛,對於一切佛像,不管是雕塑的,或者是畫的,不管是美的、醜的,我們絕對不要隨便地譏毀;乃至於把那佛像隨便放在不恭敬的地方;或者把它當作財物來抵押、典當。應該斷除這一切的不恭敬、輕視,和詆毀等行為。應該視一切佛像為眾生的敬田(恭敬三寶就能種植福田,可積聚福德資糧),如同見到佛一樣。你只要一個念頭轉過來,如理觀察思惟,那個念頭就是在淨除罪障,集聚資糧的時候。
親友書中說:「對於一切的佛像,不管是泥塑木雕,工匠的巧拙如何,凡是有正知見的行人,都應該很恭敬的把它供奉起來,而不應該有所批評。」
同樣的三樣東西修,應該主要做的,對分佛、法、僧。現在佛已經涅槃了,目前唯一留在世間的就是佛像,這個佛像不管是雕塑的,或者是畫的,不管是好、不管是壞,畫得容或有好壞,那個是做的那個技術人員的差別,佛像本身絕對是好的,我們應該要這樣地認識。所以不管他是雕塑的、是畫的,畫得好是不好,我們絕對不要隨便地譏毀;乃至於把那佛像隨便放在不恭敬的地方,或者押當等等,這個絕對不是個財產。這個凡是對它不恭敬,輕,「輕」是對什麼?就是你心裡面沒有對它恭敬的時候,那個時候就是輕哦!不是說你根本瞧不起它,不是這個意思,你不看重它,這個都應該斷除。
應該怎麼辦呢?應該任何情況之下,這個是敬田,這是我們最恭敬的,就像大師, (p205) 就像佛一樣。這個話好像大家都會說,但是大家都做不到。現在這個地方我特別要提醒一下,不是我們馬上要做到,至少有一點我們要認識。認識什麼?認識連它這個概念我們都沒有。大家想想看,說我們真的能夠把佛像等等看成像佛那樣嗎?你們有沒有人說「我做得到,我有。」假如有的,我請他舉手,有沒有?反過來說你們的的確確說「我的確沒有。」沒有的請舉手。不錯,還有很多同修,這個倒是的確的,實際上平常我們的的確確,這個心理上面這個認識還沒有,這一點很重要。
我現在隨便舉個例子,我倒不是說要怎樣,我就處處地方點醒我們大家,當你認識了這個情況,我們就有機會改善了。我們每天都要至少上兩堂功課—早、晚課。我們跑到大殿佛堂的時候,什麼心情?馬上就感覺得出來。那個地方是佛,假定說這一點,我們有了這個認識的話,你那時候就會說,一進去馬上感覺到:啊!到了佛跟前了!到了佛跟前了。不要小看這個,不要小看這個哦!在我們本論一開頭的時候,就告訴我們幾件事情,說我們修學佛法的時候,「斷三過,具六想」,具六想當中第一個是什麼想?我們自己在病當中,什麼病?無明大病,粗的地方就是貪、瞋、癡。由於這個而造業,然後輪轉生死之苦,現在救我們的—佛。佛是無所不在,那麼我們為什麼見不到?就是我們的業障礙。那麼怎麼樣才能夠淨除它,就是要自己至誠恭敬去懺悔;要想懺悔等等,還必須要先 (p206) 認得自己的錯,所以說我在三毒當中。
假定說我們平常有了這個認識,心理上再這個念頭的話,你提起來,一跑到那個佛堂當中,馬上現起來:「是,我現在看見的是,不是佛,是佛像。為什麼看見的佛像?就是我業力所感的,就是我的惑業現在所集的果。」看到那個時候,內心上面就生起無比的慚愧,那個慚愧的另外一方面,那恭敬心就起來了。所以我們現在常常說要恭敬就恭敬不起來,原因是什麼?因為你根本對這個概念沒有。或者是雖然有了以後,你沒有如理地去思惟。假定你這個概念,能夠真正認識了去如理地思惟,你常常這樣的話,你跑到什麼地方……也許在平常的時候,儘管說「毘盧遮那徧一切處」,也許我生不起來,因為這個的確凡夫啊,這煩惱很重;可是跑到當佛堂裡面去的時候,那時候莊嚴的氣氛,應該能夠提醒你,你就能夠感受得上。
所以有了這個標準,你一衡量一下,我們就曉得,現在自己的心境狀態。目前對我們最重要的,我們要認識我們錯在哪裡,你認得它錯在哪裡以後,然後我們就有改善的機會了。這一點,現在是最重要的一點,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要從這個地方去認識我們自己的心相,然後呢這樣地向上。假定說關於這一點你真正地提起來了以後,那個好處是無窮無盡,無窮無盡。你們自己去想。我簡單地告訴你們一下,當你這個心情生起來了以後,你禮敬三寶是不是就起來了?起來了。然後這個念頭生起來的時候,你是不是在隨煩惱當中?不隨煩惱。然後呢常隨佛學,廣修供養,然後呢心裡面是這個時候跟法相應。總之,你隨便去想,隨便去觀察的話,十大願王中,至少五、六樣東西都具足了,這樣好啊!想想看。所以這些地方,沒有第二個辦法,別人可以指出來告訴你,得不得受用,完全看你自己能不能如理觀察思惟。你只要一個念頭轉過來,如理觀察思惟,那個念頭就是在淨除罪障,集聚資糧的時候。這是上面所說的,下面又引那個菩薩的論。
不管那個造佛像的這個技巧,好也好,壞也好,「巧」是善巧,「拙」是差勁;至於 (p212) 說做的是木造的、泥塑的、金銀,乃至畫的,不管!真正有智慧修學的人哪,都應該好好地供養,供養這個佛像。
【《分辨阿笈摩》說,劫毘羅摩納婆,由於學無學僧眾,說十八種異類惡語。謂云:「汝等象頭,豈能了知是法非法」等,感有十八異類頭形摩羯陀魚,自迦葉大師時,乃至釋迦法王住旁生中。】
分辨阿笈摩中說,有一位印度婆羅門,名叫劫毘羅,由於善於辯論,所以經常和佛的弟子們辯論。有一次和一些有學和無學的僧眾辯論的時候,就惡意的批評了這些出家眾,用十八種不同種類的畜生名字,咒罵這些僧眾。譬如說:「你這個象頭,愚癡到了極點,怎麼可能有智慧分辨什麼是正法,什麼是邪法……等等。」所以,最後感得墮畜生道的果報,身形為龐大的摩羯陀魚,頭上長有十八種不同種類畜生的頭,當初咒罵出家眾那些動物的頭,如今全部應驗到他的身上,這就是不恭敬三寶、毀謗三寶所得的果報。這位婆羅門,不但墮在畜生道當中,而且受報的時間相當長,從迦葉佛,一直到釋迦牟尼佛時,都生在畜生道當中。(不恭敬三寶,就得愚癡的果報,所以生在畜生道中。)
有學:還未證得阿羅漢之前,仍須要繼續修學佛法的,稱為有學
無學:已經證得阿羅漢,不須要再學了,所以稱無學
迦葉佛:賢劫千佛中的第三位佛,釋迦牟尼佛是第四位佛
下面是兩個故事,我唸一遍,然後講一講。
【《雜事》中說,拘留孫大師般涅槃後,端妙大王,令建大塔,有一工人,曾經二次,作是譏云:「今令樹其如是大塔,不知何日乃得完竣。」後善成已,深生憂悔,將其工價,造一金鈴,
p. 108掛於塔上,其後感生容顏醜惡,身形倭小,聲音和美,名曰善和。】
在雜事中,也說了這一類的故事。在拘留孫大師般涅槃後,端妙大王為了供奉佛的舍利,於是就請了很多工人來建舍利塔。其中有一位建塔的工人,曾經兩次輕蔑地譏笑說:建這樣大的舍利塔,要幾時才能完工?有可能完成嗎?後來,等到舍利塔完成後,看到如此莊嚴巍峨的舍利塔,不禁心生悔意,於是就把所有的工錢,打造了一個金鈴,掛在舍利塔的塔頂上。他這樣輕慢佛塔的果報,後世就感得雖生為人,卻容貌醜陋、身形矮小,但由於供養金鈴的功德,所以聲音特別宏亮、和雅。人人都稱他為「善和」。這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善和尊者」的前生故事。
這是兩個故事。那麼這兩個故事,這個在佛經上面出的,這兩個故事我以前聽說過,但是我自己沒有看到。另外同樣的,這是我看見的,我把它說一下。這個都出在《賢愚因緣經》上面。
[鈴聲比丘]
《賢愚因緣經》上面,有一趟啊,那個波斯匿王有一點事情,然後帶了個大軍,從佛的祇桓精舍走過。那個時候那個祇桓精舍裡邊,有一個比丘在那邊讀誦,然後聲 (p213) 音的美妙,啊!不得了地美妙。凡是走過去的人聽見了以後,都被那聲音吸引了,乃至於那個馬、象,那個軍隊用的乘載的工具,這馬、象聽見了以後,也被這個美妙的聲音陶醉了,停在那邊都不動了。
那個波斯匿王在後邊說:「欸,那些人怎麼走走不動了?」問說:「幹什麼?」說:「不知道。」然後跑上去問的人,一聽見那聲音也不動了,就這樣。這一聽原來聽見那個聲音,啊!說「奇怪,是看怎麼一回事情?」那說:哦!這個祇桓精舍裡邊,有這麼一個出家的比丘,這聲音美妙,他也聽了美妙得不得了。每一個人都被他吸引住了,大家都忘記了他們去幹什麼去。他們這次去的是幹什麼呢?去捉那個鴦掘摩羅。鴦掘摩羅就是指鬘殺人,那個公案這裡不談。那就彎到佛的精舍,說:「佛陀啊,既然有這麼美妙的聲音,從來聞所未聞,希望能見一見這個人,願意供養十萬塊錢。」世尊就說:「供養十萬塊錢哪,你如果想見的話,最好你那個錢先供養了以後再看,等到你看完了以後,你就不再想供養了。」波斯匿王說:「不會的,不會的。」大家都說,哎,這個人的聲音這麼個美妙!
那後來就把那個人請出來,結果一請出來,這個人長得醜陋,大家每一個人看見了心裡直發嘔,叫他拿一個錢都不願意。固然大家心裡頭懊悔得不得了,那又問了說:「佛陀,怎麼可能呢?這聲音之美,美成這個樣,那個長相之醜啊,那實在是教人人看見了, (p214) 飯都吐出來。」那麼佛陀就告訴他說:以前哪,九十一劫以前,迦葉佛時候,那時候一個人……迦葉佛、迦葉世尊涅槃了,迦葉世尊就是於賢劫第三佛,我們釋迦世尊是賢劫第四尊佛,那是人壽二萬歲的時候。那麼這個國王為那個迦葉世尊造塔,他準備造一個大塔,很大、很大的一個大塔。但是那個很大的大塔,不知怎麼辦是好?後來感動了這個龍王,那麼這個龍王就來幫忙他。
那個龍王幫忙他,告訴他:「你那個周圍那個城,東門裡邊那個水,你只要拿出來就變成琉璃;南面那個城裡邊的水拿出來變成黃金;西門的變成功白銀;這個北門的拿出來變成白玉。」所以,啊!那是七寶塔,莊嚴得不得了,所以大家很認真地去做。這當中有一個,每一面啊派一個大臣去監督這個事情。有一個大臣監工,他馬馬虎虎沒弄好,然後呢這個國王看了就沒弄好,就把他呵斥。呵斥了以後,他就埋怨:「造這麼個大的塔,唉,這真是!」這樣埋怨了幾下。然後呢埋怨了幾下,這個他心裡面就這麼覺得很不高興的這樣子:「這麼個大塔,造得這麼困難!」就是這種味道,就好像平常叫我們做那個麻煩的事情,他心裡面厭惡、嫌它這個味道。那國王走了,國王走了以後,他還是認真地做,造好了。
哎呀!造好了以後,他看見這個塔這麼好,他就自己造了一個小金鈴,掛在塔上。就 (p215) 這麼一個因緣,從此以後,九十一劫以來,他生生世世就長了那個醜八怪,醜得不堪。他因為厭惡,厭惡這個東西,因為你一厭惡心裡面就這樣,心貌就現出來。然後他造了一個金鈴掛在那個塔上,啊,這個塔聲音美妙得不得了!他就是這個因緣,一直到這一世,遇見釋迦世尊。所以對這個佛像一點點的、輕微的,就會產生這樣的異熟的果報,你心裡面起一念的這個不對的,你就得到這個。然後他還是懺悔哦!那完了以後,他還是掛一個金鈴哦,如果不懺悔的話,那一定要墮落的喲!那這是一個。
[劫毗羅毀謗比丘之報]
另外的呢,還是釋迦世尊同樣的一個因緣。有一天我們釋迦世尊,帶了個弟子出去,經過那個城外,跑過去的時候,跑過去的時候,那個外面有一群人在打魚。那個打魚打那個,那網有大小的,最大的大網大得很,要五百個人來拖那個大網。結果那一天網到一個大魚,哎呀,那個大魚大得不得了,那個五百個人拖就拖不動,大家喊哪,叫人家幫忙。正好旁邊有耕田人,就一個來、兩個來,就找了五百條牛,然後,呵!五百個人、五百條牛,把那條大魚就把牠拖上來。拖上來了以後,發現那條大魚生各式各樣的頭,哇!怪頭,大家覺得奇怪,這從來沒有過的。那麼那些人大家在那兒嗡嗡嗡嗡,那麼上千個人,在那個地方大家就看。
佛正好帶著那個弟子從這邊走過,大家覺得好玩也去看去了。那麼佛當然曉得那件 (p216) 事情了,就叫阿難說:「阿難哪!你去看看,那些人幹什麼跑到那裡,都跑到那河邊去啦?」結果一看,喔,原來看見那個河裡邊抓出來這麼一條大魚啊!那「嘰嘰嘎嘎」那個魚還會叫。那麼跑得來告訴那個世尊,世尊看見了以後,他自己也就笑了一笑。然後阿難就問他:這是怎麼一回事情?從來沒有看見過這一種怪魚吧!世尊就跑過去:「那好好好,我帶你過去。」然後就跑到那個河邊。跑到那個河邊以後,他就對著這個魚就喊:「你是劫毗羅嗎?」很慎重地問了牠:「你是劫毗羅嗎?」那個魚說:「是!」「你是劫毗羅嗎?」那說:「是!」很慎重地問了牠三遍。他然後呢第三遍,說:「以前教你罵出家人的那些人現在在哪裡?」「在阿鼻地獄。」那個魚就是流眼淚。嗯?大家覺得很奇怪,這是怎麼一回事情啊?
原來在以前那個迦葉佛的時候,那個時候有一個外道,有一個婆羅門。那個婆羅門有一個兒子,長得非常聰明、非常清秀,在婆羅門當中他是絕頂聰明的一個人。他雖然是婆羅門當中絕頂聰明,可是他父親就給他說:「我們是婆羅門種姓,很了不起,但是那些沙門婆羅門—那個沙門就是跟迦葉世尊那些出家人—你千千萬萬對他們敬而遠之,這些人你碰不得哦!就這樣,你要恭敬他。」那麼他因為他父親的遺命,所以他始終對他很恭敬。
後來他父親死了,他父親死了以後,那麼這個母親,印度人的習慣也是以男性為主 (p217) 的。他母親就問,說:「兒子啊!你是這地方最聰明的人。」當然父母都以子女為榮耀,他說:「是的,但是我對那些和尚們弄他不過。」「哦,為什麼啊?」他說:「我講的他們都懂,他們講的有很多我都不懂。」「嗯?那麼這樣的話,你為什麼不跟他學呢?」「跟他學要做和尚才行!我是個婆羅門怎麼可以?」「這樣,你假裝個和尚跟他學會了,不就行了嗎?」「那好。」那他心裡不大願意,但他母親的命令,他們都是有他們的各個宗教不同的習慣,你別看婆羅門,婆羅門還是有他婆羅門的很好的規矩的,也非常講孝順。那麼他母親一再要他這樣去做,那也沒辦法了,他就假裝地要去出家,跑到那個出家人當中。
結果因為他很聰明啊,學了沒多久樣樣都學會了,他想現在都學會了,他母親要叫他學了就回去了。他回去了母親很高興,「兒子,現在這一下你可行了吧!」他說:「還是不行!」她說:「為什麼你去學了還是不行呢?」他說:「這個不是講一個道理啊,這個道理我是會了,這個修證可不行耶!只講道理,我是講得過,講修證的事情的話,對不起,那我又是一樣。」她想了半天,修證可不行,那怎麼辦呢?「要去修證的話,那豈不是你要完完全全地改變那個婆羅門,要跟他和尚嗎?」他母親跟他怎麼說?「這樣,你如果下次碰見那種情況是弄不過,你根本不要跟他談,你就罵他,說:你是個畜生,你是個 (p218) 象,你是個狗,你是個牛,你懂得什麼?因為那個沙門婆羅門絕對不會跟你爭—不,那個沙門就是出家人,佛弟子絕對不會跟你爭的。」
那麼他實在不願意,他母親逼著他這樣去做,他也沒辦法。然後呢以後碰見這種情況,看見那個出家人,他就嘰哩呱啦這樣罵。從此以後,九十一劫一直墮這個大魚,然後呢身上,就是他罵過的那個頭,一個個都在這個上面,哎呀,痛苦不堪。然後他的母親呢,教他的,一直在阿鼻地獄。所以當時大家聽了以後,就感覺到心裡面很難過,就問世尊說他什麼時候可以透脫出來,透脫出來?世尊說:「賢劫千佛一一出世,我見不到他有機會能夠透脫出來。」
對他這麼輕毀,就會產生這麼嚴重的果報。
所以這兩個公案。那麼上面這兩個,那個是大同小異的,當然有各式各樣類似的人。這一點我們從這一個地方要千萬注意,凡是碰見這個真正可尊敬,尤其是我們皈依了以後。剛才說那個公案當中婆羅門,他還沒有皈依哦—外道,但是不管他是外道、內道,它本身就是一個大福田、大功德田。這個大福田當中,你造一點少少的損益的業,損就是傷害,益就是供養,就會感得無量無邊的後面的異熟果報。
【(p219) 故於佛像不應說言,此如此類,於他所造諸佛像等,若因善妙,若量廣大,不應譏毀及遮止等。】
所以,對於佛像不應該作任何的批評和毀謗。對於別人所造的佛像,也不應當譏笑嫉妒或評論他的好壞、美醜、形狀、大小等。
所以對於佛像,絕對不可以說:「啊,這個、這個……。」絕不可以批評,絕不可以批評!
那麼同樣地,對於佛像,在任何情況之下不要批評。還有別人如果造的話,我們一樣的,反正不管任何理由。現在我們常常有一種情況,固然我們壞的不可以,好的—往往我們是壞的嘛固然要批評,好的還要批評。為什麼?他不是批評這個佛像,人與人之間的嫉妒!人家造了一個好的佛像,「這有什麼了不起!」你嫉妒是嫉妒這個人,結果呢對不起,你傷害了,傷害了自己。像這種地方,要特別注意!下面有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祖師行持的榜樣,告訴我們該怎麼辦。
====== <<< 消文 >> ==========
【大瑜伽師,奉曼殊像,於覺[口窩]前,請觀視云:「此善醜何似,若善妙者,可將絨巴迦格瓦所供之四錢金授與購取。」覺[口窩]答云:「至尊妙音之身,無所不善,師工是中等。」說已置頂,於一切像,悉如是行。】
有一位大瑜伽師,想供奉一尊文殊菩薩的像,就把這尊佛像帶到阿底峽尊者的面前,請他檢視一番,然後請問他說:您覺得這尊佛像做得怎麼樣?美還是醜?如果您還覺得不錯的話,我就拿絨巴迦格瓦所供養的四錢金,把他買過來。
阿底峽尊者回答說:一切佛的善妙之身,實際上沒有不好的,但如果單是以師工的技巧來論的話,只能算是中等。說完就把佛像置於頭頂,表示恭敬的意思。所以,我們對於一切佛像,都應該這般的恭敬才對。以上是有關於佛寶應該如何修學的部分。
阿底峽尊者的這個侍者,就是大瑜伽師。人家有拿來一個文殊師利菩薩的聖像,那麼 (p220) 他就問他的老師說:「欸,這個像你看好不好啊?假定好的話,正好有一個人供了四錢的金子拿來買它。」尊者怎麼說?
喏!看見沒有?哦,這個文殊師利菩薩,「至尊」哪!文殊師利菩薩雖然示現的菩薩身,他早就成了佛了,他這個身體哪有不善的?絕對是無上的,無上的世尊哪!但是做這個工匠的技術,那是中等。說完了以後,擺在頭頂上面,這是對我們最恭敬、最恭敬的方式,這樣。所以這個印度人當初的習慣,拿到了恭敬的三寶東西,他一定拿在頂上放一放。我現在也是,看見隨便一個什麼三寶的任何一樣東西,佛像固然是放在頂上,拿到了一個經本子放在頂上。所以我們現在捧經的時候,捧著高高的,不是隨便是拿了書,拎著這麼甩啊、甩啊,這個不可以,你拿得高高的,這樣。然後那個經本子,絕對不是說,睡覺的時候躺在那裡,丟在床上,絕不可以,放的地方,每一個地方都是這樣,這是我們應該注意的。所以
(p221) 這個對於佛寶。法寶同樣的,下面
【雖於正法四句以上應離不敬,又應斷除一切不敬,謂抵押經卷,貿為貨物,置禿土地灰塵險處,鞋襪并持及跨越等,應起恭敬,等如法寶。】
至於法寶方面,應該如何來修學呢?歸依三寶以後,對於一切的正法,乃至短短的四句一個偈頌,都應該遠離不敬。如何斷除一切的不恭敬呢?就是不可以拿經卷來作抵押品,也不可以把它當作貨物來買賣,更不可以將它任意丟置在有灰塵的地上,或者會遭風吹雨淋的險處,避免和鞋襪放在一起,以及在上面跨越等等。應該對一切的法寶,生起恭敬心。
那麼關於法寶也是這樣,哪怕只有四句。他說的四句,實際上哪怕一個「佛」字,哪怕一個「法」字,哪怕一個「僧」字,任何情況之下,不要不恭敬,不要不恭敬。然後呢平常的時候,我們隨便處理任何事情,「等如法寶」,這個經卷等等。這個地方指諸有形的,實際上呢,我們對於無形的也應該如此。所以我跟大家說,對於這個平常的時候,這個講經說法千萬不要輕視,千萬不要輕視。這個千萬注意,心裡面總懷著一個很恭敬。你可以自己說:我現在正在忙我自己的,我也是跟法相應的,所以我可以不去;但是不要輕視,這個自己要分得很清楚,分得很清楚。
【傳說慬哦瓦善知識,凡見有持經典來者,合掌起立,後不能起,殷勤合掌。】
傳說善知識慬哦瓦,凡是見到有手持經典的人經過,一定馬上起立合掌,以表示對法的恭敬。後來雖然因為腿不方便無法起立,仍然殷勤的合掌,以表恭敬。
在傳說當中,慬哦瓦—慬哦瓦就是敦巴尊者的三個心子之一—凡是看見任何人拿 (p222) 了經典走過來,他一看見馬上站起來,合個掌,這麼個恭敬法。以後老了,站不動了,但是還是一看見,就馬上恭敬合掌。
【又說覺窩至哦日時,有一咒師不從聞法,大依怙尊,見一記錄,以齒汙穢,沾其經書,深生不忍,說云:「可愍,不可不可。」咒師生信,遂從聞法。】
又傳說阿底峽尊者在哦日傳法的期間,有一位咒師從來沒有參加過法會。有一次,阿底峽尊者看見一位記錄經典的人,用手沾污穢齒縫中流出的口水來翻經書,心生不忍,覺得這樣會把經典弄髒了,對法是大不敬,於是就非常悲愍地對他說:「不可以!不可以!」咒師知道了這件事以後,便生起了對阿底峽的信心,而開始前去聽法。
那個都是大善知識的行持。那個阿底峽尊者剛剛從印度進入西藏,那個西藏的最西北邊陲,那叫哦日。剛去的時候,那時候有一個學密法的一個法師,自己覺得滿了不起,也沒有去這樣去聽從他聞法。那麼有一天,他看見阿底峽尊者的時候,那阿底峽尊者正在翻一個傳記之類的。翻那個傳記的時候,看見傳記上面有一點那個齒痕,總是那個口水或什麼的沾在上面。他一看見了以後,心裡面覺得:啊,這不可以、不可以啊!平常我們翻書,常常舔一點口水來翻翻書,這個不要,不要。這個習慣一養成功……我們翻書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惡習慣,有很多人舔舔口水,那個口水是非常髒的,萬萬不可以。有很多人翻書,那個指甲「嘎!」一來。這樣有很多人,隨便一來,翻開了書隨便一折,這都不可以。凡是你碰見這個都是法寶,最恭敬的方式。
那麼阿底峽尊者就看見了這個,一看見就曉得這個人一點沒恭敬心,唉呀,心裡想: (p223) 這個不可以,這個不可以啊!他深生憐愍以及起了恭敬。這個地方說明什麼一件事情?說明他阿底峽尊者儘管以這樣的大尊者,可是平常心裡面敬法的情況。所以這個真正修行的咒師,他畢竟是個修行人,他一看曉得,欸,他是很了不起的人,於是就聽從他聞法。所以平常我們在這地方講經說法也好,自己心裡面跟法了不相應,那個的的確確這是差得遠,差得很遠哪!
現在這個地方,我們只聽人家的故事。我剛開始的時候曾經說過,我們自己也可以衡量一下我們心裡恭敬不恭敬。如果你真的衡量的時候,經過這樣衡量,那個時候,你才認得我們自己心裡的心相。那麼在這種狀態之下,你去聽經書上面、經論上面告訴我們的話,也就容易相應了。否則的話,我們聽他那個,聽的時候滿好,聽過了以後,你心裡面就覺得風馬牛不相干,這樣。如果說你們能夠進一層仔細去觀察一下,那個心情就會不一樣的。所以平常的時候,處處地方注意,以前容或不知道,以後曉得了,總要養成習慣。不是說等到你進佛堂,進佛堂來不及了。進佛堂因為你的心裡面是什麼?是染污,很強烈的染污心在這地方,跑進去還是這個樣,還是這個樣,這個習性很厲害。
必定是你聽完了以後,馬上心裡就提起來,啊!把剛才這個道理提起來觀察一下,說我心裡面是什麼個狀態呢?然後呢經常觀察思惟;因為你經常觀察思惟,所以你跑到相 (p224) 應的地方,或者進佛堂,或者翻開經本,那時候你會認得你自己的心相。認得了自己的心相,一對比之下,然後你再一看那個公案,那個時候你就可以衡量得出來。哪!修行人他在任何情況之下,他就有很不一樣的,自然的修行相應的這種行為,所以舉手投足之間,自然不一樣,這個差別就在這裡。否則的話,始終我們只是嘴巴上講講是有的,實際上的內容—戲論,實際上的內容是戲論!
其實這個事情,不僅僅是佛法呀,世間也是如此,世間也是如此。所以人家說:「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沒有!」這是一句俗話。你真的識貨的人,一動,隨便一來,他曉得是真、是假。我們現在修學佛法的人也是一樣,也是一樣,你只要了解了,照著去做,那個時候,你很容易能夠辨別得出來。你有了這個情況,然後你在現在這個情況之下,你才有機會找到—哦,這個師父是善知識!要不然我們始終在外面空轉。現在不是沒有善知識,你怎麼認得他?問題在這裡。下面看:
【霞惹瓦亦云:「我等於法任何玩耍,無所不作,然不敬法及法師者,是壞慧因,現在愚蒙,如此已足,莫更作集愚癡之因,若愚過此,更有何能。」】
霞惹嚩也說:我們對法一向輕視、忽略,對不恭敬法的事,也經常在做,那裡知道這樣不恭敬法及法師,是讓我們智慧無法開發最主要的原因。如今,既然已經這般愚癡無明了!就不該再造集愚癡的因。如果不但不知道為什麼如此愚癡的原因,還依然繼續再造的話,就沒有比這個更愚癡的事了。
這個話,這個祖師告訴我們說……先說下面的。要了解啊,我們真正修學佛法的人,真正重要的,一切都是從什麼?從懺悔業障、集聚資糧來。我們所以差的話,就是資糧一 (p225) 點都沒有,業障很重。那麼要想做這個,怎麼做法呢?懺悔,就是以前錯了;集聚,一定要從恭敬對方開始,這個是最重要、最重要的。現在假定你說你不能恭敬的話,這個是什麼?不但不是集聚,而且破壞。修學佛學最主要的慧,所以你對法跟法師不恭敬,是壞慧的因,你種了這個因,將來一定感得愚癡的果報。所以現在我們癡癡呆呆,就是已經感了這個果,你還不努力呀,還有什麼希望?而實際上我們努力嗎?不努力!什麼狀態呢?「於法任何玩耍,無所不作」,就把它隨隨便便,哎呀,有課可聽就聽一聽。那個課還逼著才來聽,那如果不逼的話,最好在那兒睡大覺,你怎麼可能修佛法?這個是非常重要的。他下面又說:
像我們這樣的愚癡已經太多啦!已經太多啦!假定我們再不努力的話,你還能做什麼啊?只有一條路。我們所以現在爬不上去,就是這個惡業太重,所以真正重要的,實在要好好地努力,這一點是的的確確。就眼前最近我在這地方,一方面看見有幾位同學,還是大家懶懶散散,很可惜、很遺憾,但是大部分非常努力,我看了非常讚歎,非常歡喜!
(p226) 這是教斥我們哪,千萬不要再造、再集這愚癡的因啊!這愚癡的因就是什麼?輕視、不恭敬。
如果我們再愚笨、再差一點,我們還能做什麼呀?現在我們已經感覺得辛苦萬分了,對不對?已經感覺得爬不上去了,明明佛在這個地方,坐在這個佛堂裡邊,我們看見就是木頭,我們看見就是張紙,那就是我們的愚癡耶!明明這是最恭敬的大敬田,最大的大功德田,我們有了這個田,就沒有辦法在這個田裡面增長一點東西。可是至少我們現在還覺得看得見哪,而且我們還有機會去承事啊!所以一定要趁這個機會好好努力、好好努力啊!所以這句話—若更愚癡的話,那時候你就一點辦法都沒有啦!一旦墮落的話,啊,那一下去,是不曉得什麼時候再出來啊!這個是對於法寶。第三:
p. 108 (11)
【◎ 若於僧伽,或出家眾,持沙門相及於其相不罵不毀,又一切種不應分黨,視如怨敵,云汝等我等,應當敬重,猶如僧寶。】
接下來介紹,對於僧寶應該如何修學的內容。歸依三寶以後,對於一切的僧伽,或者現出家相、沙門相的人,不應該辱罵、毀謗。對於一切的僧眾,也不應該因彼此宗派的不同,分別你我,而將他視為怨敵。應當將他們都視為僧寶,同樣的敬重。
哦,看看喔!對「僧伽、出家眾」,昨天我們說了,僧有四種,僧有四種。真實僧或者是勝道沙門,這個是證果的,下面這幾個呢,好像不是,乃至於最後的啞羊、無慚愧僧等等。但他這個地方說了什麼?跟上面的不一樣。我們念那個功德的時候,念那個真實僧、勝義僧;現在這地方就告訴我們,「持沙門相及於其相不罵不毀」,就是說,只要他今天那個形相是個沙門,對於這個形相你不可以罵、不可以毀。這點注意哦!所以《地藏十輪經》上面一再告訴我們,儘管他是污道沙門,儘管他是啞羊僧,儘管他是無慚愧僧,對不起,比之於人世間的轉輪聖王,乃至於天帝,也超勝不曉得多少倍。這個比喻就像那 (p228) 個金子做的一個缽盂,儘管那個缽盂今天髒,吐棄的髒東西,但是金子本身是金子哦!那個土器你做得再美,那個土就是土哦!這兩個不一樣。所以這個沙門相是很珍貴的,我們千千萬萬不要毀罵。我們要恭敬。
同樣的道理,同樣的道理。前面對於佛寶我們說了兩個公案,實際上對於法寶、僧寶是一樣的,一樣的。剛才說感得這個十八類異類大魚,感得百頭那個劫毗羅公案,他實際上不是罵的這個佛,他是罵的那些出家人。所以這個地方就告訴我們,我們要恭敬,我們要絕對要恭敬!
【《勸發增上意樂會》云:「希樂功德住林藪,不應觀察他過失,不應起心作是念,我是超勝我第一。此憍是諸放逸本,永不應輕劣苾芻,一劫不能得解脫,此是此教正次第。」】
勸發增上意樂會中說:「應該在水邊、林下等寂靜處,修習能得安樂的功德,而不應當觀察他人的過失,更不應當起憍慢心,認為自己是最超勝、第一。這種憍慢心,是一切放逸的根本,使我們難得戒、定、慧、解脫。所以,永遠都不應該輕視下劣的比丘,否則在一劫這麼長的時間之內,都不能得到解脫,這是本教授真正的次第。」
(p229) 說我們現在希求好樂功德,所以離家出家。「林藪」那就是寂靜之處,就是草木叢生的地方,通常我們祖師說水邊林下,不是在鬧市區當中,這修行人到的地方。換句話說,因為我們要求寂靜之樂,所以出了家離開這個熱鬧、憒鬧的地方。那個時候你應該怎麼辦呢?一心自己如法修行,淨除自己罪障都來不及,你看人家幹什麼?看人家完全錯了,所以絕不應該看別人的過失,「不應起心作是念,我是超勝我第一。」一方面不看別人的過失,一方面不要自己貢高我慢,我行、我強,這個不可以,你一生這個憍慢心,那什麼毛病都來了。
「此憍是諸放逸本」,這個憍慢之心、自恃之心是放逸的根本,放逸的根本,煩惱都跟著這上面來的。實際上呢,煩惱的根本就是個「我」,我的行相就是憍慢,就這樣。這個憍慢就是你把他看低,把自己看高,一來,不行!所以「永不應輕劣苾芻」,再差、再差的苾芻,你不要去輕視他。你如果說你不能做到這點,輕視的話,「一劫不能得解脫,此是此教正次第。」如果你對他有個輕視的心的話,對不起,一劫你都不能……這個罪障有這麼大,有這麼嚴重的罪障。我們現在出是出了家了,或者是沒有出家修學佛法了,這個也瞧不起,那個也瞧不起,唉呀,那是我們到哪一年啊?所以從現在開始了解了以後,趕快好好地懺悔,第一件事情,這樣的我們有機會。看下面祖師的行持的準則:
p. 109
(p230) 【敦巴仁波卿,與大瑜伽師見碎黃布,在行路中,皆不輕越,抖置淨處,如是行持,應隨修學。】
敦巴仁波切,和大瑜伽師,他們看見馬路上有碎黃布,絕對不會就這樣輕易地跨越過去,一定是先把它抖乾淨,再放到清淨的地方,像這樣恭敬僧寶的態度,是我們應當學習的榜樣。(黃顏色,是僧寶的象徵。)
那個敦巴尊者以及大瑜伽師,就是阿底峽尊者的兩個最親近的大弟子。他們在馬路上是看見黃布—黃布是什麼意思?就是那袈裟,袈裟的顏色。他因為這個是清淨幢相,清淨幢相的顏色就是這樣的,所以一看到那個,乃至於黃顏色,他就想到:哦,這個是僧寶的清淨幢相!馬上拿出來,然後呢弄弄乾淨放在乾淨的地方,他這樣地恭敬法。那塊黃布現在做了袈裟披在身上,是人,我們還去輕視他呀!所以我們不成功。這是我們應該了解,應該照著這樣去隨分隨力地學習的。
【自能如何恭敬三寶,則諸眾生亦能如是恭敬自故,如《三摩地王經》云:「作集如何業,當得如是果。」】
以上對於三寶應該如何修學的部分,已經介紹完畢。自己能夠如何的恭敬三寶,將來眾生也能同樣的恭敬自己,這樣的業果關係,就如同三摩地王經中所說:「你造集了什麼樣的業,就當會得什麼樣的果報。」
你自己能夠這樣恭敬,那麼人家也這麼恭敬你,經上面這麼告訴我們,這樣。當你能夠圓滿地達到了,你就是佛;反過來說,那個一切的痛苦就解除。所以我們正規修行,應該從這個地方去觀察,然後呢如理如量地、隨分隨力地行持。這個是別學,三樣東西應該遮止,三樣東西應該努力地學習。別小看喔!這個三樣東西哦,如果我們現在能夠真 (p231) 正如理如量去做的話,有不得了的好處。這個道理說起來是簡單極了,然後你真正去行持的話,這個裡邊學問大得不得了,大得不得了。所以古人都是什麼?「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你去做了以後,那個時候你才會體會到,這個東西完全要做的,完全要做的。
現在我們平常啊,說來說去毛病在這個上頭,就是這個業障非常地重。這個業障分兩方面,一個呢就是自己的見解,總覺得自己的見解礙在這個地方;一個呢自己的情緒、自己的習慣,自己的習慣。所以這兩樣東西,很厲害地障在那個地方。目前我們最重要的,就要首先要認得這個東西,然後呢怎麼樣去對治它,怎麼樣去對治它。而要想把它淨治也好,要想增長功德也好,最重要的就是從這個恭敬三寶開始,一切世間、出世間的功德,都從這個地方增長,都從這個地方增長。
所以像我們眼前,我們看得見的很多同修,都是各人有各人自己善根。但是呢往往就沒有顧全到那個前提,或者偏在某一方面,就是這樣。譬如說我隨便舉一個例子,我們每一個人來了以後,一定房間裡馬上布置一個好好的地方,供一個佛像;然後呢要找這個去什麼上香、上水弄半天哪!房間裡要弄的,但是跑到大殿就不管!這個很有意思,這個很有意思。你到底是供佛,還是供你自己啊?那很清楚、很明白地你看得出來,這樣。然後呢自己修行很重視,常住的事情不管;你一個人很照顧,僧伽團體不管。佛告訴我們的什 (p232) 麼?僧伽,要你皈依的三寶啊!三寶當中,僧伽很明白—眾,如法和合之眾,這個才是我們真正應該尊敬皈依之處啊!但是他為什麼自己房間裡?那就是他自己,是有一點善根,可是他那個善根,因地當中就弄錯了、做錯了,這是我們應該注意的。
所以我們早晨一開始敲鼓的時候,剛開始以前我還不懂,現在越想越有道理。敲那個鼓,「公事辦、公事辦,公事辦了辦私事」,當時我想,這個東西好像世間的事情嘛!啊!現在了解了,這個法則是通於共世、出世的。世間的事情辦完了,只是世間共同好;佛法裡面辦了以後,那個時候真正大家好。所以在這個地方,我提到這一點,從這個簡單的量則,衡量衡量自己。你如果能夠把這個三寶的地方,能夠如理如量恭敬做到的話,眼前本身就淨除了很多障礙,集聚了很多功德;將來你就能夠感得,你在一個正法的團體當中進去的,修學佛法你不要愁沒有善知識。這是我們眼前最起碼的地方,應該注意到的。
上面是講這個別學,這個別學的話,就是分開來各別各別的,分佛寶應該怎麼樣,法寶應該怎麼樣,僧寶應該怎麼樣,分開來講。那麼共學呢,那個就是不分佛法僧,不分佛法僧,那共同的,這樣。這個是我們應該了解的,所以共不共,這個地方指的共不共。
子二、共學(共同學處) 分六
丑一、隨念三寶功德差別數數皈依
丑二、隨念大恩恆勤供養嚼噉之先亦當供養
丑三、隨念大悲亦安立餘有情於如是法中
丑四、凡所作事及有所須唯供養三寶而為請求離其他之世俗法
丑五、由知勝利晝三夜三勤修皈依
丑六、下至戲笑乃至命緣應當守護不捨三寶
丑一、隨念三寶功德差別數數皈依
【◎ 共學分六,初者隨念三寶功德差別,數數歸依者。謂數思惟如前所說,內外差別,及三寶中,互相差別,並其功德。】
「教授中出」的第二部分,是共學的內容,共分為六項。第一項,是歸依三寶後,應當隨念三寶功德的差別。就是經常地思惟前面所說,佛法與外道的差別、三寶互相的差別、以及三寶的功德等內容。
(p233) 這個共學分成上面,隨念三寶的功德,那三寶整個的。那麼然後呢,因為你念的這個的功德的話,就心裡面自然而然地「數數皈依」。
第一個。
丑二、隨念大恩恆勤供養嚼噉之先亦當供養
【◎ 第二隨念大恩恆勤供養,嚼噉之先亦當供養者。】
「共學」內容的第二項,是歸依三寶以後,應當隨念三寶的恩德,恆常精勤供養三寶。如在吃喝之前,應先供養三寶。
經常思念三寶對我們的無比的恩德,無比的恩德。為什麼對我們有種種恩呢?因為他有功德—我們供養他,結果好處是我們的;你跟他學,結果好處是我們的。實際上,他三寶一直在教化我們,所有的世、出世間一切好處,都從這個地方來的。你只要念到他的恩哪,自然而然你的恭敬心就生起來了,很多地方都好。然後你不去念的時候,心裡念些什麼啊?唉,可憐,煩惱!因為你沒有如理如法地念,然後你就隨著煩惱,然後呢你在那裡輾轉輪迴。更糟糕的,我們自己還覺得很有道理,啊,總覺得自己有道理,那是錯上加錯,錯上加錯!所以這個是我們應該去,怎麼照著他告訴我們去念,念三寶的恩。這個裡邊說:
(p234)乃至於你任何情況之下,喝一口水、吃一口飯,吃隨便什麼東西,拿起來了,吃的先供養,啊!是供養三寶的。處處地方想到:我們為什麼能夠得到?尤其是我們現為佛弟子,深深了解世、出世間一切的好處從三寶來。既然從三寶得來的話,所以拿到這東西,我們第一想它的來源,所謂飲水思源哪!古人尚且如此說,這個一絲一縷,當思來處不易啊!現在我們更應該,修學佛法的人,當然更應該超過世間。世間的人只曉得來處不易,不曉得來的源處哪裡,我們現在不但了解到來處不易,而且了解這個根本因從三寶來的。所以我們說:啊!既然來的,我們要感謝供養。
【如《三摩地王經》云:『由佛福德獲飲食,愚夫不知報佛恩。此是以獲飲食為喻,隨自所有一切樂善,悉應了知是三寶恩。】
如三摩地王經中說:「由於過去承佛的恩德,我們才能獲得今日的飲食,愚癡的凡夫在受用飲食的時候,不知道要報答佛的恩德。」這只是以獲得飲食為比喻,實際上不論獲得什麼樣的善樂內容,都應該知道,這一切無非是三寶的恩德。由於前生行布施等善業,所以今世才能得到一切世間的圓滿受用,這些都是因為過去世歸依三寶、學佛修行後,才知道要行一切善業,因此才能感得一切的受用圓滿,這都是三寶的功德所致。所以我們應當隨時憶念三寶的恩德,為了報恩,在受用一切的飲食之前,不忘供養三寶。如此一來,我們不但能隨念佛恩、勤修供養,更能不斷地累積功德、資糧,他生來世,也能感得更好的果報。
喏!經上面老是告訴我們,
這個我們應該了解的,這是隨便舉一個飲食,所有其他的一切好處,也曉得這個都是三寶的恩。
(p235) 【由報恩德意樂供養,此中復二,謂供養事,及供養意樂。】
但是,應該如何為了報答佛恩,而修供養呢?這其中分為供養的內容,和供養時的意樂兩方面來說。
這個分兩部分:一個供養的事,就是我們的行為;還有第二個,供養的意樂,我們供養的時候,應該以什麼樣的心情去供養。
【初中有十,供養身者,謂親供養真佛色身。供養塔者,謂供為佛所建塔等。】
有關供養的內容,又分為供養身、供養塔、現前供養、不現前供養、自作供養、教他供養、財敬供養、廣大供養、非染污供養,和正行供養十種種類。第一類供養身,是說佛在世時,可以親自供養佛的色身。第二類供養塔,是說供養為佛所建造的佛塔等。譬如說,你居住的地區,離佛比較遠,但為了想供養佛,就造了佛塔;或者是佛涅槃以後,將佛的袈裟、牙齒等物,建造佛塔供奉起來,也是屬於供養塔。
供養的方式一共有十點,這個容易懂,我們把它唸一遍就可以。
第一個,供養身,說「供養真佛色身」。「供養塔」,就是供養為佛所建的塔,現在我們的寺廟什麼等等。真正的塔就是我們的寺廟,我們現在的塔是藏的骨灰,那個不對。因為這個是什麼呢?就是佛涅槃了以後,火燒剩下來的骨,或者是他的像,他的這些都是叫塔,這個才是真正的塔。那我們現在只看它的一點,說燒了骨灰,這骨灰還不是佛的。當然同樣的你只是講塔,不過佛經裡邊的,以及我們現在腦筋當中,三寶當中的佛塔那就是這個塔寺,塔寺。
【現前供養者,謂前二事,現自根前而設供養。】
第三類現前供養,是指在行前面所說,供養身、供養塔這兩類的供養時,都是現在自己的根前,親自設供養的。
(p236) 就是這前面東西,或者佛的色身,或者在塔廟當中。
【不現前供養者,謂佛佛塔非現在前,普為一切佛佛塔故而設供養。】
第四類不現前供養,是指所供的佛身、或佛塔,都不是現在根前,而是用意念觀想佛或佛塔而設供養。
這是不現前供養。
【又若於佛般涅槃後為供佛故,造像及塔,若一數等,亦非現供,】
又如在佛般涅槃後,為了供養佛,而造了象徵佛的佛像以及佛塔,不論是一還是多數,都不是屬於現前供養,而是屬於不現前供養。
佛涅槃以後,我們造了佛像,然後呢寺院,這個都不是現前供養。
【若供此二隨一之時,作如是念而供養者,謂此一法性,即是一切法性,是故眼前供養此二,亦即供養其餘三世一切諸佛,及供十方無邊佛塔。】
若是在作這兩種不現前供養的時候,能夠這樣來觀想:現在所供養佛及佛塔的法性,和一切佛的法性,是相等的,所以現在供養這兩種不現前供養的佛及佛塔,就等於同時供養其餘三世一切諸佛,以及供養十方無邊的佛塔。
那麼不管是現前供養、不現前供養,供養的時候,我們這樣的意念觀想去供養—說這個法性,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所以眼前供養這個佛跟塔,就等於供養十方三世一切的無邊。
【此是俱供現不現前。】
以上是說明現前,及不現前兩種供養的差別。
等於現不現,乃至於十方三世都供了,這樣的供養方法功德最大。所以引論上面:
(p237) 【論說初者,獲廣大福,第二較前獲大大福,等三較前獲最大福,】
論中說,現前供養可以獲得廣大的福德,不現前供養比現前供養所獲得的福德更大,但比起法性供養來說,法性供養的福德卻是最大。
這一點看一看喔!我們總覺得,哎呀,最好遇見佛啊,這最好,這是現前供養。結果他告訴我們哪,「初者」,是的!現前供養是得到絕大的福報,但是第二還要大,非現前還要大哦!然後呢第三是更大哦!所以我們不要說,啊,現在佛不現前了!不是,現在不是佛不現前,佛不管他現前不現前,你去供的話,現前一種福,不現前是更大,第三種更大!那麼為什麼我們得不到?就是我們能供者的心是不是真的相應。我們跑到那個廟堂裡面去,唉,今天輪到我香燈,叫我燒一根香,委委屈屈地在那個地方做,你怎麼能得到功德呢?你那個不獲罪已經是逃不了,你那心裡面完全是個輕慢心。所以也有很多人做早晚課:「唉呀,做做做,真是苦惱得不得了,如果今天那個大和尚不在那裡,最好跑得去,跑掉了才好。」那這種心情哪!
所以這個我們要了解,這個每一個地方,自己要觀察自己的心。所以前面一再說,你觀察自己的心理,很清楚、很明白。不要說,唉呀,我現在愚癡—你現在這麼愚癡你還不恭敬,你等到哪一年去啊?正因為你現在很差呀,所以趕快這個地方努力,慢慢地就轉變過來了。他下面道理也是,然後呢祖師的榜樣都在這個地方,祖師榜樣都在這裡。
(p238) 【故於一佛,或佛像等,修供養時,應憶法性無所差別,先當遣意供養一切,極為切要。】
所以,在對一尊佛、或者佛像等,修供養的時候,應當憶念一尊佛,和十方三世一切佛的法性沒有差別。因此,供養一尊佛,就等於同時供養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這樣憶念的話,就能獲得最大的福德,所以非常的重要。
所以哪怕供一個佛,或者佛像,在這種情況之下,你先憶念那個法性。然後呢說法性是遍一切處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下面說,「極為切要」,這個很重要。
那麼說到這裡停一下,說來說去,總之這個道理,你一定要把所指的道理認識,這個道理所指的內涵是什麼,換句話說,指的就是我們的心裡的行相,看看我們的心裡行相是不是的的確確很恭敬。儘管我們眼前做不到說觀想的,像普賢菩薩,乃至於眼前觀想都觀想不出來,沒關係。可是你那個心裡面的確想:我在至誠恭敬地,我雖然看不見,佛就是看得見的。所以這個《止觀》上面告訴我們很清楚,那個《大乘止觀》上面也說,佛經上面也這麼說:就像瞎子一樣,在明眼人前面,這個瞎子雖然看不見明眼人,但是那個明眼人可以看得見。我們是看不見佛,佛看得見我們,你心念一動就看見了,鬼神都看得見。這一點我們了解以後,你自然而然去做的時候,啊!你心裡至誠恭敬地。你能夠這樣去做,慢慢、慢慢地,因為你做了,不斷不斷地練習,經過練習你就能力增長了。現在我們毛病就是,唉,現在不行啊!不行,停在那裡,永遠停在那裡。結果呢,停在那裡,你單 (p239) 單停在那裡,不退還好,那世間的染污卻是滾滾而來呀!這個是它要認識的地方。下面:
p. 110
【自作供養者,謂非由於懈怠懶惰放逸增上,而令他作,唯自手作。】
第五類自作供養,是說由自己親自作供養,而不是因為自己的懈怠、懶惰、放逸,而假手他人。
什麼是自作供養呢?就是不要說,哦,現在我們自己作了!不是的,不是這個。不單單是你的身口在那兒做,還要你的心,自己不自懈怠。懈怠要注意哦!懈怠就是你心裡邊沒有這個精進相應的,沒有如理如法地推著自己去做的話,這個叫懈怠。別人逼著你去做,你的嘛心裡面委委屈屈地做,這個是懈怠。雖然你自己做了,功德是有的,這好可惜!我們都是這樣,時間也是白白浪費了,精力也是白白浪費了,然後呢得到的功德卻是很少,乃至於往往還得到很多的罪過咧!這是最可惜的一件事情。
那個時候你只要能夠轉變,有了這個正知見,同樣地你還是做那麼多事情,就會有絕不一樣的果報,而且很多這種情況,眼前就會得到。所以空下來,與其你們聊天,不如說找那些真正用功的,你問問他看。在座的好幾位同學談論了以後,他親自體驗到,哎呀,是歡喜、快樂啊!不是一定在那地方打了一個佛七,然後呢怎麼樣,就是我們聽了法,如理思惟觀察,照著去做的。跑到廚房也好,打掃廁所也好,自然而然那個心裡面跟法相應的那個法喜生起來了。然後呢這個是眼前的,而這個真正的將來的異熟果報,那是不得了 (p240) 的!這是我們要了解的。所以我在這個地方鼓勵大家,好好地在這個地方努力學啊,你了解了去做的話,那這的確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所以前面一再告訴我們,「聽聞隨轉修心要,少力即脫生死城」哪!你好好地聽聞,然後懂得了,照著去做,不要花太大的努力,生死輪迴就跳出來了。何至於像現在我們弄了個半天,就是你沒跟它相應。然後呢苦苦惱惱坐在這個地方,勉勉強強那個白天你還是去做那個事情,像機器一樣,那像畜生一樣被鞭著,這個不算。所以這個地方告訴我們,不是由於懈怠、懶惰、放逸這種力量,乃至於也不教—是自己去做!這個情況。所以這個地方,它從文字上面看,就說單單自己,不要教別人,實際上呢就是自己去做你這個心情也應該注意到。再下面,
【教他供養者,謂念自己略有少物,然諸有情貧苦薄福,無力供養,若教此供,當獲安樂,由悲愍心,唯教他供。】
第六類教他供養,是看到其他的眾生,由於福德不足,所以生活貧苦、無力供養,正好身邊有一些可作供養的物品,於是就教他如何作供養,並同時解說供養的殊勝利益。比如,供養不但他生來世可以除貧窮,還可以獲得種種的安樂等等。像這樣由於悲愍心,而教他人供養,稱為教他供養。
這是教他供,他這個教他供注意哦!他自己有,他也曉得供養的功德,但是呢他看見人家更差,他願意把那個功德讓給別人。不是自己小氣不願意哦,自己捨不得教別人供,這個不算!這個我們要了解的,它每一個地方的關鍵。
(p241) 喏!所以這個時候所以教他供的,因為悲愍別人。明明看見這個好機會讓給別人,就像一筆好生意,明明曉得—啊,看見他太窮了!好了,讓給你做。這樣的心情。
【又亦勸他共供養者,謂自他俱共同供養,此三福果,大小如前。】
另外,還有一類是勸他共供養,就是勸他人和自己一起作供養。若是要比較這三類供養所獲得福德的大小,則是以勸他共供養的福德最大,教他供養的福德次之,自作供養所獲得的福德為最小。以上是說明能供者的差別。
同樣地,第一個自己供養最小;你以悲愍心讓給別人,結果還比它更大咧!這個了解哦,這是以悲愍心明曉得這樣去做。第三呢,自他一起做是更大!所以從這個地方我們看見,說你供養佛,親自佛現前供養,功德還不如我們現在事後供養哦!經論上面說得清清楚楚哦!我們現在往往說:「唉呀,我們不在佛世啊,可惜啊!」不在佛世,你如法做的話,得到的福德不亞於佛世,還超過佛世哦,這樣好哦!同樣供養,同樣的道理。也許我們覺得:哎呀,我自己沒錢哪!你能夠真正地如理地教別人供養的這功德,還比你自己還要好。那千真萬確的這種道理都在這上頭,如果說你能夠鼓勵自他共同供養的話是更好。
【財敬供養者,謂供種種衣服飲食臥具坐具病緣醫藥,供身什物,薰香末香塗香華鬘伎樂及諸燈燭,敬問禮拜,奉迎合掌,唱種種讚,五支遍禮,右旋圍繞,又供田等無盡奉施,又供摩尼耳環臂釧,諸莊嚴具,下至供養諸小鳴鈴,散諸珍奇,纏寶縷 (p242) 線,供養諸佛,或佛塔廟。】
第七類財敬供養,就是以財物和恭敬作供養。財物供養,有供養衣服、飲食、臥具、坐具、醫藥等身體所需,以及供養薰香、末香、塗香、花鬘、音樂、燈燭等供佛所需。恭敬供養,是以問訊禮拜、奉迎合掌、唱種種讚、五體投地、右旋圍繞等作供養。另外,也有供養田地,供養摩尼寶、耳環、臂釧等莊嚴具,甚至供養一些小鳴鈴、珍奇寶物、金縷線等給佛,或佛塔廟。
這個就是財敬供養。這兩個字注意哦!財而恭敬,這個就是外財,供的時候是恭恭敬敬的。你這個不管是什麼,各式各樣的,以恭敬心去供養。
====== <<< 消文 >> ==========
【廣大供養者,謂以如是利養恭敬常時供養,此復有七,謂所供物,眾多微妙,現非現前,自作教他,至心歡喜,猛利勝解,而為供養,復將此善迴向無上正等菩提。】
第八類廣大供養,是以恆常恭敬心去供養。這其中包含七項內容,供的東西多而好,現前供養、非現前供養,自作以及教他,至心歡喜—心裡面供的時候,是非常歡善;供的時候要有勝解心,確定了解你為什麼要供,以及恭敬的時候,你那個心情感恩恭敬,確定曉得這是無上的福田。最後,再將這廣大供養的功德,迴向給無上菩提。
這個就是說什麼是廣大呢?像上面說的,恆常恭敬心去供養。
分七方面,謂所供的財物,供的東西多而好,現前供養、非現前供養,自作以及教他,至心歡喜—心裡面供的時候,是非常歡善;還有「猛利勝解」,這個「猛利」通於至心、歡喜、勝解三樣。就是說,你供的時候要有勝解心,這個勝解心是什麼?就是你確定了解你為什麼要供,以及恭敬的時候,你那個心情感恩恭敬,確定曉得這是無上的福田,無上的功德田,無上的恩德田,你至誠恭敬地去供養他,以這一種至誠的、歡喜的這樣。眼前我們無處不是,如果你了解了,這個地方就是塔廟,供這個功德超過供佛哦!所 (p243) 以在這種情況之下,你哪怕是上一香一華,哪怕掃一個地,哪怕處理一點事情,你看見地上髒了,你能夠把它掃一下,你看到那個東西了,把它拿掉,這樣,都產生無邊廣大的果報。這是我們真不了解,真可惜啊!除了這個以外,
一定得到絕大的果報,還要把它迴向,那個是廣大供養。
【非染汙供養者,謂不由輕蔑放逸懈怠而教他供,自手供養,殷重供養,不散漫心而設供養,不以貪等雜染供養,不於信佛國王等所為得利敬而為供養,以隨順物而設供養。】
第九類非染污供養,是指供養時,應離一切的輕蔑、憍慢心;不因放逸、懈怠而教他人代供。一定自己親手去供養,而且供養時至誠、恭敬、專一作供養;更不為了獲得國王等權貴的歡心,以增長名聞利養等貪染心而行供養。供養時,是用隨順物來作至誠恭敬地供養。
那麼,什麼是「非染汙」?這個雖然你供養了,如果你心裡邊「輕蔑」,如果是「放逸」,如果「懈怠」,這種情況去教別人;你雖然有錢,「拿去!拿去供供佛啦!」這個不行。當然這個是教別人,實際上呢?就是你輕蔑心,這個本身就是,最主要的重點在這個地方就是,心裡面沒有恭敬心,馬馬虎虎、含含糊糊,就是這種狀態。所以要自己親手去供養,要殷重、殷切地供養,「不散漫心」。然後呢供的時候「不以貪等雜染」,這是什麼意思?我們現在就是這個狀態,跑得去供一個佛:「哎呀,菩薩啊!我供你三斤香 (p244) 蕉,然後我這個香蕉田下年豐收啊!」這樣。這個要注意,我們處處地方幹什麼?[048A] 要迴向無上菩提,我們還是要求的,要求這個,這個才對。所以這個是「不於信佛國王等所為得利敬」,不是人家,啊,從他們信,然後呢從這個地方得到了。「以隨順物」,跟你相應的。譬如這個平常來說呢,尤其是我們出家人,我們出家人啊,不要在信徒面前讚歎那個,然後他覺得:「哎呀,對。」然後給你很多錢拿來供養。這個,這個不是,這個是染污相應。你拿了去,「隨順」,就相應的,如乞化,討到什麼就算什麼,然後你討到了,至誠恭敬地供養,那個對。
p. 110 (10)
【隨順物者,謂諸淨物,遠離不淨,雌黃所塗,酥所灌洗,局啒ㄍㄨˇ羅薰,遏迦花等及諸所餘非清淨物。】
所謂的隨順物,是除了雌黃所塗佛身、酥油灌洗佛像、局啒ㄍㄨˇ羅薰香、遏迦花等,以及其他種種的不淨物以外,所有的清淨物。
一、雌黃所塗:雌黃是一種藥用礦石,味道苦辛,用雌黃塗佛的身體等,就是不清淨。
二、酥所灌洗:以酥油灌洗佛像也是不清淨,應當用淨水浴佛,不能用酥油。三、局啒羅薰:局啒羅就是黑香,又叫安息香,是一種藥物,以局啒羅作薰香也是不清淨。
四、遏迦花:白艾花,這種花帶有毒刺,不能用來供佛。
哪!說得很清楚,這個才是清淨的,你心裡面沒有染污心相應的,隨分隨力得到。你不要花了很大的勁,現在我們用種種的方式,想了心思得到了,這個不淨物,這個不淨物沒有用,這個都是三世怨。
(p250) 那麼除了這個心裡面不淨以外,外面有很多東西也不是。
然後呢這個「局啒羅」我也不曉得是什麼。
反正這種東西,不好的。
據我所了解,譬如有刺的花,通常我們不供;然後有毒的花不供;還有很多花看起來很好,可是聞起來……就有等等,反正這種東西我們就不拿來供養。
【◎ 又若如是財物供養自無所集,無從他求,應於一切世界之中,所有如來諸供養具, (p251) 以歡喜俱及於廣大勝解俱心,周遍思惟,一切隨喜少用功力,而修無量廣大供養,】
如果自己沒有這些財物來作供養,也不必從別人那裡勉強獲得,只要對十方無量世界當中,所有供養佛的供養物,修隨喜心。以歡喜心、淨信心、具正知見來隨喜讚歎。這樣雖然只花很少的力氣,卻能積集廣大的菩提資糧。
妙極了!上面所說的那個財物的供養,假定說我們沒有,也無從求起。這一點尤其是我們出家,所以出家不必忙著說:哎呀,我要求多少;你能夠這一點做到,這個功德就不得了。總之,出家人要供的要清淨為主,不要說我要求多少來,這個不相應。求多少來,你就是求到了,都是只有罪過,只有罪過!
那麼這個地方應該怎麼辦呢?你雖然自己沒有,也求不到,那麼那個時候,你就觀想「一切世界當中」,實際上呢,十方無量無邊不曉得多少啊,不得了啊!「所有諸如來的供養具」,以歡喜俱心,以廣大勝解俱心,就是:啊!佛—十方一切如來法會當中,有無量無邊的天人、聖眾,去供養這個諸佛菩薩。那個時候你以歡喜俱、勝解心,「周徧思惟」;換句話說,普緣一切。隨喜!很簡單,你只要隨喜,不要你自己供啊!哎呀,好啊!看見他們這個供養諸佛,你讚歎、歡喜,就這個心情。這個時候就能夠攝集很多廣大資糧。不得了喔!你就這樣的一個隨喜的心,你就積集了廣大資糧。我們現在說集聚資糧好像難啊!喏!不要你花一分錢,你只要能夠這樣去做。
p. 111
(p252) 【攝集菩提廣大資糧,恆常於此以真善心,起歡喜心,當勤修學。】
自己雖然沒有真實供養,卻因為隨喜他人的供養,而等於自己修了無量廣大的供養。所以,應當起歡喜心,恆常勤修隨喜。
它有這麼大的好處,又這麼省事啊!所以這個才是我們真正平常要真、善、歡喜,這樣的心情努力去做。我們起步,從現在開始;一定做得到的,這一生就可以做得到了;很快就可以做得到。
【又如《寶雲經》及《建立三三昧耶經》所說,無主攝持諸華,果樹及珍寶等,亦當供養。】
又如寶雲經及建立三三昧耶經中所說,凡是大自然當中,沒有主人的花卉、果樹,以及珍寶等,都可以拿來供養。這樣隨時拿所見的一切事物來供養,不但能去除對事物的貪著,又能因隨念三寶的功德、勤修供養,而積聚菩提的資糧。
那麼這經上面還告訴我們,無主攝持的,那比如說我們看見野花呀那些,不管是花、果、珍寶等等,也可以供養;有主的不可以。
====== <<< 消文 >> ==========
【正行供養者,謂於下至搆牛乳頃,精勤修習四無量心,四種法集,隨念三寶,波羅蜜多,及能勝解甚深空性,無分別住,於淨尸羅,起防護心,於菩提分,六度四攝,精勤修學。】
第十類正行供養,是指以正行佛法來作供養。即使連擠牛奶這麼短的時間,都不忘精勤修習一切佛法。如修四無量心(慈、悲、喜、捨);四聖諦(苦、集、滅、道);隨念三寶的功德;以及修解脫的智慧;無分別住的禪定;於戒起防護心;三十七菩提道品;六度;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等。以上財敬供養、廣大供養、非染污供養,以及正行供養,是說明所供的差別。
那個是財物供養。正行供養呢?是修行。我們十大願王中,第三個廣修供養,就是這樣的—以外面的財敬,然後呢裡邊這個身口的承事,而其中最好的是正法如實修行供養,就是正行供養。就是下面的:
(p253) 說這個正行供養,哪怕很短的一個時候,那個擠牛奶,那是很短的時候,那個牛奶每天要去擠的,很短的一個時候。修什麼?
努力去修,修四無量心,四種法集,隨念三寶,波羅蜜多,及能勝解甚深空性,無分別住,於淨尸羅,起防護心,於菩提分,六度四攝,精勤修學。
了解了空性,安住在這個上頭。
這些。關於這個內容,後面呢將來一一講的,就是講那些。
【若能由此十種供養供養三寶,應知是名圓滿供養。】
如果能夠在一座中,作這十種供養,來供養三寶,就稱為圓滿供養。
啊,不得了啊!這個是供養圓滿,這個是供養圓滿。
【由如是等,興供養時,有六意樂,能於三寶隨一之所,少分思惟,而生無量廣大果利,】
有關供養的內容,已經介紹完畢,現在解說供養時的意樂。若是作前面所說的十種供養時,能具備六種意樂,雖然對於三寶之一,只作少分的思惟,卻能生出無量廣大的果報、利益。究竟是那六種意樂呢?
上面是說加行,我們供養的方式、行為。下面就是意樂,我們應該以哪一種心理,又 (p254) 分六種。
不管是佛、法、僧,隨一,何況是全部。你能夠恆常,不得了!這個地方「少分」,少分地思惟,就能夠生出廣大的果利喔!就得到無量無邊的大利益,結這樣的好的果報。所以我們做任何一個供養的時候要了解:
【一者無上大功德田,】
第一,是在供養三寶時,同時體認三寶是無上大功德田。
這個一切的功德從這個地方來的,不管是佛、法、僧,你能夠恭敬供養的話,就有這麼大的好處。
【二者無上有大恩德,】
第二,是知道三寶對我們有無上的大恩德。因為它可以幫助我們,從斷一切惡、不墮惡趣;進而修一切善、得人天果報;到最後究竟解脫,都是靠三寶的救度,所以對我們有無上的大恩德。
為什麼?一切世、出世間的種種好處,都從這個地方來的。
【三者一切有情中尊,】
第三,三寶是一切有情當中最尊貴的。
因為這個才是真正的、唯一的可尊可貴之處。
(p255) 【四者猶如鄔曇妙華極難值遇,】
第四,三寶就像鄔曇妙花一樣的難遇。聽說這種花,一千年才會出現一次,因此用它來比喻佛法的難遇。
這個鄔曇花,相傳千年一出。這個這麼大的功德,這麼大的恩德,這麼珍貴,卻是難能可貴。
【五者三千大千世界獨一出現,】
第五,三寶在這三千大千世界當中,是獨一無二的。
整個的三界之內,只有出現,只有它,沒有旁的了,佛法僧這三寶。有了佛寶才有法寶,然後呢僧寶。所以這個僧也不是一個人,當然是指整個的這個團。
【六者一切世出世間圓滿根本,】
第六,三寶是一切世間、出世間,圓滿的根本。
所有的世間的,所有這些圓滿,根本都從從這個地方來的。
【作是思惟而設供養,此等是如〈菩薩地〉說而正摘錄。恆常時中,於如是等隨應而行,若遇佳節及大時會,當隨力能修妙供養。】
就是以這六種意樂來設供養。這些內容,是從菩薩地中節錄出來的。所以,我們應當經常以這樣的意樂心來行供養,尤其是遇到如佛誕、成道日等吉祥日,或者是大節慶、大法會時,更當隨自己的能力,來修這樣的妙供養。
這個是供養的意樂。就把〈菩薩地〉當中摘出來的。(p256) 這是平常我們隨分隨力,如果遇見特別的事情的時候,那更應該好好地廣修上妙的供養。上面說過了,那麼下面有一點,下面這一點就是我們平常啊,我們說:哎呀,上面這個道理是懂,但是做起來好像,或者要去觀想,或者什麼等等,有不大方便。而下面有一點卻是我們隨時隨地,日常生活當中處處可行的,如果你把這個道理能夠認識做到了以後,那就可以得到廣大的資糧。下面說的什麼啊?
【◎ 復次恆須受飲食故,爾時若能首先供養無間缺者,少用功力,而能圓滿眾多資糧,故隨受用淨水以上,應以先首至心供養。】
為什麼我們在受用飲食之前,要先供養三寶呢?那是因為,如果我們能夠每天時時不忘供養三寶的話,只要花很少的力氣,很快就可以圓滿積聚一切的福德資糧。所以,我們即使是受用一杯清水也好,都不要忘記先以至誠的心供養三寶。
因為我們經常要飲食,喝水、喝茶、喝一切飲料,乃至於吃飯等等。
喏!你能夠以這個飲食之前先去供養,然後「無間缺」,一直能夠這樣認真去做的話,不要花大的努力,你就能廣集圓滿資糧。所以說:
這個是我們開始學的時應該做的。不管你受用什麼,「淨水」,換句話說,哪怕是 (p257) 水,可是這個要清淨喔!哪怕喝一點水,只要這個是清淨的。這個清淨分兩方面:一個這個東西本身清淨,髒的不行;第二個這個來處是清淨的,這一點很重要。所以我們以染污心求得的東西,這個不對。不要說:哎呀,你到處去攀緣,然後呢弄了很多東西,不相應!這個所以「淨」的意思,你能夠這樣去供養就對。
我現在才看見,真正看見那個大德,他平常任何東西,乃至於他到……我們在美國的時候,那時候有幾個大法師來,跑得去供養他一杯水,他拿起來捧在手裡捧了半天。先頭我不知道,我想:幹什麼?到後來久了以後他,就是大家了解了,所以他拿起來規規矩矩在那兒,捧在那裡念了半天,舉了一下然後喝。喔,那以後我知道了,千真萬確!現在所以不是沒有這種真正的行持的大善知識。凡是這種人,你真正的如果你了解了,你去觀察,你處處地方會見得到。凡是這種人還有一個特別的妙處,我現在慢慢地了解了,他們這種啊,不管是教理,不管是行持,的確有他絕頂超人的地方。你別看說那些真的有行持,好像隨便、馬馬虎虎;馬馬虎虎的人,對不起,很難說!
但是呢馬馬虎虎的也有很精彩的喲,看他的怎麼行。譬如說金山活佛什麼等等,他是應的「瘋沾行」。但是儘管他馬馬虎虎,他馬虎當中有他不馬虎的地方喔!這個我們要有這個認識喔!我隨便說一個笑話,那金山活佛是近代的大德,我們大家了解他,他有各式 (p258) 各樣的怪招。然後呢,人家給他送鈔票,送鈔票,他就把它吃進去,大家不懂他為什麼,他有他的大道理喔!他真正受的是受的什麼?受的什麼?哪,吃飽肚子。所以你給他一塊錢他也吃進去,一百塊錢他也吃進去,一萬塊錢他也吃進去,是這樣的!就是這個道理,就這樣。
給他吃的東西,不管生不生,乃至於到南傳去,有很多髒東西放進去,你送給我,我就把它吃進去。真的心裡面啊無分別住,就是這樣。好東西,他會送給別人去。還有呢,人家有的時候請尊者去拍照,欸,他不歡喜拍照,你要叫他拍照的話,他就脫下褲子來屁股給你。啊,那我們想起來的話,好可笑的一件事情喔!這個可笑裡面有他的大學問啊!我們拍照,要什麼?要面子,面子是什麼啊?你了解了這個道理,就懂得他那個行為是為什麼。喔!所以真正地有修行的人,他任何的很多的小動作裡邊,都有他的大文章在裡頭。當然,像金山活佛這高不可攀的人,他這個意義一定是有很深遠,我只是了解這麼一點點,你們不妨從這個地方去想,你就了解了。
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該學的,就是現在這個本論告訴我們,我們剛開始下腳第一步,你能夠這樣去做的話,「少用功力,而能圓滿眾多資糧」。現在我們總覺得太差、太差,那給你這麼多的機會,你不努力,然後坐在那裡喊差:「哎呀,我程度太差啊!」你程度太差還 (p259) 不努力啊?這機會擺在這個地方呀!這地方很清楚、很明白,你只要去努力的話,嘿!不要怕、不要怕。所以現在真正怕的,就怕不認識,以及怕什麼,怕因地上面不認真去努力。你認得了,只要因地當中去做,那自然而然一定有好的結果的!下面供的時候呢,
④ 不清淨供物者
【◎ 此復非以糕之瘀處,菜葉黃處,是須擇其妙者而供。】
另外,在供養時,不應該拿已經腐敗、或者不新鮮的物品作供養。譬如,發霉的糕餅、發黃的菜葉等。應該選擇新鮮而且最好的來供養。
供的時候不要說把壞的先供養;要供,把好的。現在我們常常:啊,這個不好的—不好的拿去供養別人去,供養三寶去,供養什麼去。所以說到這裡,有一件事情我隨便一提,隨便一提。那時候常常我們看見啊,在人家今天有一個什麼好的宴慶,慶祝完了以後剩下來的東西,送到廟裡去。這個是對在家人說的,我們出家人大家不大會做那件事情。當然人家送得來,送得來,我還是照吃,送給我們還是高高興興的。金山活佛,人家送給他什麼東西都吃了,那我們能比得上金山活佛嗎?但是對在家人來說,這是非常糟糕的一件事情。那個等於什麼?這個出家人啊,在他們這個行為當中,不知不覺的行為當中,等於是傭人。這一點大家注意!有機會的時候,不妨以後告訴真正信佛的那種信眾,千萬不要做這個事情,他家有了宴慶,剩下來的就供到廟裡面去。平常我們什麼?也是嘛!好東西吃完了,剩下來的,「好了,拿去,你們分分。」不是這個味道嗎?所以真正要供養的 (p260) 時候,這是很多小地方,那麼我們同樣地也是把最好的去供養。
還有呢,我們現在廟裡面常常看見很有趣的習慣。今天碰見一個法會,然後油炸的炸完了以後,跑得去供。供完了以後拿回來燒燒好了,然後自己來吃。你自己吃要把它燒燒好;那炸完了,為什麼?炸完了擺在那裡不壞。喔,原來你這樣地去供啊!了解不了解這個概念。
所以以後凡是你自己不相應的東西,不能吃的東西,千萬不要說去這樣地供養。那麼我們拿來了以後,就真正地供養。那個水果拿來了,先擺在那三寶供養完了以後,不要打開,然後呢吃的時候,自己再打開,那都是錯的!拿來了先把它打開,最好的方式,就像我們自己吃;吃不完,吃不完送給別人去,送給鳥獸去,這個可以。人家本來就是供養三寶,供養佛;如果說他本來是供養你的,那時候你說,欸,那我用什麼方式,可以。如果說,廣義的說供養,那你一定以最恭敬的方式;不要說先擺在那兒人家供一下、意思一下,然後回來去慢慢地享受;打開了,等一下要壞掉了—不可以!這地方我們要了解他告訴我們這個真實的意義。
【又供茶時,現一切人,如洒揚塵,唯彈少許,不成供養,是霞惹瓦語錄中出。】
又在供茶時,有些人只用手指彈少許在空中當作供養,像這樣如灰塵般微小的供養,實在不成供養,這是霞惹瓦語錄中所談到的。
(p261) 上面我們看見了說,喔,那麼任何情況之下我們就要先供養,所以有人就拿出來供養的時候,拿這個茶水象徵性地灑一下,拿這個彈指彈一下,這個不成!就是一定要最恭敬的方式,最好的方式,去供養。
他下面告訴我們。
【題綱2】培植自己福德最好的方法?(皈依學處為何要提到「隨念大恩恆勤供養」之因)48A(1711~2316)手抄P261L06~P264L09
⑤ 殷重供養之理
【譬如有一極肥沃田,至下種時而不下種,任其荒蕪,如是廢止,實生不忍,】
就像有一個最好的一塊大肥沃的田,到該下種的時候,你不去種,讓它荒蕪。啊,這個我們實在不忍心啊!我們看民間老百姓,哪怕一塊小小的地方,哎呀,他努力去開墾,這樣。現在我們啊,很多地方小小的一點點的利益,我們瞪大了眼睛啊,忙著去爭,而現在供養這個三寶有這樣的大的功德擺在那裡,卻我們就不管,我們這個真是愚癡啊,愚癡啊!
前面告訴我們清清楚楚啊!怎麼告訴清清楚楚?不現前供養的功德,比現前供養還來得大,對不對?現在就是不現前供養,這不是個塔廟嗎?所以你跑得去做,隨便給它侍 (p262) 候、親近承事,不是我們信解、修行,就是親近承事供養嗎?現在我們不是最好的親近承事嗎?在這個寺院當中,你只要努力地把這個寺院弄得好好的、莊嚴,這個不是最好嗎?最好自己的培植自己的福德嗎?說起來自己:「哎呀,我沒有什麼、沒有什麼。」那這個大的功德田擺在那裡,你不下種,怎麼天上怎麼會掉下來呢?那這個是我們應該認識的。
【如是能生若現若後一切善樂,最勝福田。於其四季一切時中,常恆無間,堪種一切善樂種子,復應於此如經說云。「當以信犁,耕耘福田。」】
這樣做的話,就好比有一片非常肥沃的田地,該播種的時候不播種,任它雜草叢生。這個譬喻,是指我們每天都有很多種福田的機會,但是我們卻不播種,那麼福德資糧又怎麼積聚呢?所以,三寶實際上是我們產生現世,以及究竟一切善樂的最勝福田。我們應該在一年四季的任何時間裡,恆常而且不間斷地,種下一切善樂的種子。更應該如經中所說的:「以信心的犁,來耕耘這個福田。」
上面所說的啊,這個這些最勝的福田,你如果照著去努力去勤勤懇懇地培植的話,能夠生現在的、能夠生以後的一切的好處。這個田啊,是任何情況之下,你都可以耕種。現在我們得到了最肥沃的田,對不起!耕種還有時間的,不是時間還不行的。而現在那個功德田、恩德田啊,一年四季,每季啊,沒有一個時候例外的,任何情況之下,卻我們卻不去供養啊,是可惜啊!所以在任何情況之下,它都能夠種善樂的種子。那麼耕的時候,去種的時候,應該怎麼辦啊?
p. 112
要有淨信之心去。這個才是我們福田,我們從這地方去努力。
(p263) 【若未能作,至極堪惜,】
如果我們不能以信心的犁,來耕耘這個福田,就算每天供養三寶、唱頌三寶的功德,也沒有辦法有效地積集資糧,是非常可惜的。
假定是我們不能做的話,太可惜啊!所以我們現在常常自己覺得這個不行、那個不行,然後埋怨這個、埋怨這個;真正要埋怨,埋怨自己。眼前,啊!那個遍地黃金啊,俯拾即是,大家還不去忙,然後還去埋怨。所以這是最好的機會放棄了,還自己造罪惡。
尤其這個,說人家以前的人有一句話,叫「公門中好修行」,但是反過來說,真正世間很多好人,是不要到公門當中,為什麼?會造罪。佛門當中也是一樣,你弄得好的話,好修行;弄得不好的話,墮落,都在這個上面。
所以三藏當中,有一部叫《阿難問事佛吉凶經》,另外一部經叫《慢法經》,《佛說慢法經》,這個經內容,我說一個大綱。說:「有的人侍候了三寶,得到功德;有的人侍候了三寶,不但得不到功德,墮落了。為什麼?」佛就告訴他:「簡單,你啊,以淨信心恭敬去侍候,就得到無量無邊的功德,你沒有這個東西,對不起,你害了!」所以現在這裡我們不要埋怨,就看看自己有沒有淨信心。馬上就回憶一下,皈依的前面已經告訴我們了,前面說得很清楚,這個皈依當中,內外兩支,外支是大師已成,最主要的就是我們內支不足,所以我們在這裡努力修學。如果說做不到的話,那個時候才應該:哎呀,可惜 (p264) 啊!這個我為什麼不努力啊?好好地努力啊!
如果說我們現在覺得自己愚癡,覺得自己身體不好,都是因為宿生沒有努力的結果,如果你現在趕快努力的話,來得及。所以《梵網經》經上面告訴我們,如果說你生病,若遭到種種困難,若「黑風所吹船舫」等。欸,平常如果我們碰見病、碰見這個,哎喲,趕快求這個、求那個;經上告訴我們啊,你趕快來念這個。當初我不懂,嗯,忙著碰見這種事情,你為什麼要念它啊?道理很簡單,你之所以現在遇見這種不吉祥、不順利的事情,為什麼?以前你因地當中造了不順的因嘛!所以現在感到不順的果嘛!既然你感覺不順的果,覺得難受的話,你要求那個順利的果,那趕快來嘛!從這個地方去找嘛!所以從讀誦、聽聞、思惟下手嘛,這不是很清楚,很明白嗎?你如果這樣去做,馬上就得到了。
【題綱3】能一切時精進供養三寶,有何好處?(學好廣論的訣竅)48A(2429~2851)手抄P265L04~P267L10
<第五組>
【故如《讚應讚》云:「如尊之福田,三世間非有,施處尊第一,是淨令座淨。猶如虛空界,橫豎無邊際,於尊為利害,異熟無盡際。」】
所以,應該如讚應讚中所說:「像三寶這樣尊貴的福田,在三界中是沒有任何福田可以代替,因此是最尊勝、第一的。如果能夠以清淨的信心來供養三寶,他的福德將如虛空般的廣大、沒有邊際。當然,所獲得的果報和利益,也同樣的沒有邊際。」
像這個世尊這樣的—實際上三寶都是這樣—這個福田三世間絕對找不到的。所以真正我們要想培植自己的福德,只有這個地方,只有這個地方。這個像什麼樣呢?舉一個比喻,像虛空,不管它的橫、豎,都是無邊無際的。然後呢,你在這個三寶這個福德田當 (p265) 中,種一點點的好的種子,或者是反過來,一點的輕毀等等啊,你所感得的異熟果報,就這樣地無量無邊啊!這個是我們真正修學佛法的人應該了解的。不幸地,如果你不了解這個狀態,是什麼樣呢?下面這個就是不了解的這種狀態。
⑥ 捨棄低劣而精進供養
【於最勝田,尚不見如庸俗之田,此是我等無賢善相,】
現在,我們對於這樣殊勝的福田,不但不知道要播下善根的種子,甚至把它看成連一般世俗的田地還不如,這是因為我們善根不足,又沒有正知見的緣故。
明明這個最殊勝的田擺在這裡,結果呢,我們就看不見。我們看起來還不如一個庸俗之田,還不如庸俗之田!外面一點小小的好處啊,我們就想辦法,大家就擠在那地方,大家欲分一杯羹;而這個這麼殊勝的田,你稍微供養他一點,得到這麼大的好處,我們就不管啊!這就是什麼?我們差啊!「無賢善相」。這一點是我們應該認識的,我們應該認得我們自己在正是病當中啊!喔,如果有人來供養你一點錢,哎,你覺得這個人幫忙你忙啊!你啊就很要跟他好好地聯絡了吧!嗯,想辦法多得到一點。現在這個地方,你少少地供養,得到它這麼大的你卻不理它。啊,這是我們沒有賢善相,我們不認得啊!
【故一切時,當勤精進供養三寶。】
所以,我們應該調整錯誤的認知,在任何時候,都不忘精勤地供養三寶。
了解了之後在任何情況之下,精勤供養三寶。你能夠這樣,好處呢?
⑦ 如此供養能得增上生及事業等
(p266) 【若如是行,由於勝田種善根力,於諸道次,慧力增長。】
如果能夠這樣做的話,由於是在最殊勝的福田當中,培養善根力的關係,所以對於一切修行的次第和內容,很快地就能趨入,慧力也能不斷地增長。
你能夠這樣,因為你對這個最殊勝的福田、功德田、恩田等等種了善根了,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你善根增長了,於是呢,善根增長啊,對於修道的那個次第,你的慧力也增長。慧力增長有什麼好處?看
【故於聽聞不能持文,思惟不能解義,修習相續不生,慧力至極微劣之時,依福田力,是要教授。】
因此,對於那些聽聞之後,不能憶持;思惟之後,不能了解其義;修習的時候,不能產生定力;智慧力又非常低劣的修行人來說,依止這個最殊勝的福田力,是最重要的教授。
這段話,記在心裡!我們現在因為太差,所以聽的時候,啊,聽不懂;或者聽見了,記不住;記住了以後呢,不能如法去思惟;思惟的時候,又不了解怎麼個思惟法,得不到它的意義;然後呢,得到了去修習的話,修也修不出來。學定,也定得不到;念佛,一心不亂也得不到,深的更談不到。這種都是什麼?慧力,這個智慧太差。如果從這種情況之下,怎麼辦啊?依福田力。喏!你只要能夠依這個福田,如此努力供養的話,樣樣都生起來了。「是要教授」,最最重要的教授,沒有別的了。「教授」喔!注意喔!佛菩薩祖師的最精要的重點就在這個地方告訴你。
現在我們常常覺得,要修行啊、修行啊!喏喏喏喏,最好的修行的訣竅擺在這裡啊! (p267) 現在我們這個不行啊,說我們要學習念佛,為什麼得不到一心不亂;我要打坐啊,為什麼要昏沈、瞌睡;要去看書,又看不懂;看完了以後,又記不住;聽的時候,又不行。毛病都在這裡,怎麼辦?就是這個。
所以大家說:「哎呀,我在這兒要想跑到那兒好好地學,還要常住忙這個、忙那個,不行啊!」對,是,如果你能夠學的能夠行,你是快馬加鞭深入;如果你不行了,趕快忙這個常住的事情。不同的是什麼呢?就是這個心情要整個扭過來,整個扭過來!你同樣地去做,你心情一扭過來,產生的效果完全不一樣,完全不一樣!以前總覺得委委屈屈,不願意去做,被別人逼迫;現在是高高興興,曉得啊,這個正是我下腳第一步,最好的機會在這地方,最肥沃的田啊!這個別人是找都找不到的,趕快努力這樣子去做啊!你能夠這樣子去做的話,欸,不久樣樣都得到了。下面告訴我們,這個祖師的語錄、論,以及祖師自己的行持,都在下頭。
【如是亦如吉祥敬母云:「作詩大善根,我慧依尊故,如夏季江河,雖小極增長。」】
這個道理,也如吉祥敬母所說:「只要在這尊貴的福田當中,不斷地種植大善根,我們的智慧就能快速地增長。正如同夏季裡的江河水,原本雖然很小,卻在一陣驟雨之後,很快地就暴漲起來。」
這個祖師,實際上譬如說,我們現在說馬鳴菩薩這個大祖師,他們印度,他們都是什麼—大班智達,他們對世、出世間的學問都是最了不起的。他都要有什麼?他為什麼成 (p268) 功?為什麼我們這麼愚癡啊?就是—喏,他有善根,他有了世間的這個根本,然後去修學,才能夠真正地深入。
他有了世間的這個根本,然後去修學,才能夠真正地深入。這種大善根哪來的?我的智慧依尊故,說得很清楚—依三寶。你能夠如法地去,照著上面的方式去供養的話,這個供養分意樂、分加行、分財敬、分正行,一樣一樣,乃至於喝一口水,做任何事情。乃至於跑到佛前面去上一根香,乃至於掃一個地,乃至於撿掉一點點垃圾,乃至於你看見這個東西排不對的,把它排排好。你能夠這樣去做,「如夏季江河,雖小極增長」,這個夏季的江河是怎麼樣?經過一個冬天以後啊,那個冬天山上都下了雪了,凍在那個地方,然後原來的水,流、流、流、流、流,都流得快乾了。欸,結果到了夏季。然後呢太陽來了以後,它日夜地、慢慢地山上的雪,不管你下雨、不下雨,那個雪融下來越來越大、越來越大。你只要肯這樣去做,就是這樣。
⑧ 供養大小等觀待用心差別
<第一組>
p. 112 (6)
【又如說云:「供養亦復不賴其物,是在自信。」】
馬鳴菩薩又說:「供養時,最重要的不在所供的物品,而是在供養時你內心裡面的淨信心。」
(p270) 又說不僅僅是東西,而在這個主要的看你的信心。所以真正重要的這個地方說明:看你的信心,就是你的內心裡面的淨信心。
【若有信心,用曼陀羅及諸淨水,并無主攝諸供具等,皆可供養,無餘財物,應如是行。】
若是具足信心,就是沒有多餘的財物可作供養時,只是用曼達盤和一些清水,或者是沒有主人的物品等,都可以拿來供養,同樣的能積聚福德資糧。所以,在沒有財物作供養的時候,應該這樣子來做。
假定你真的有信心的話,「用曼陀羅」,曼陀羅就是這個印度人當年的供法,現在西藏還保留著。所以你看《阿底峽尊者傳記》,喔唷,他萬一犯了這個自己的戒,隨時地懺悔了以後,馬上設一個曼陀羅供,換句話說就是曼達拉,拿起來,坐下來。有好的那個供的時候,他用七寶;最差的就用米啊、麥啊,他就然後拿一把,觀念:這個中間啊是須彌山,然後東勝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賀洲、北俱盧洲,八大小州,然後呢什麼七寶、八珍什麼,觀想供養。無量無邊的功德喔!前面已經說過了,你能夠這樣地供養,哪怕一盞水,你只要把這個淨信心—就是我觀不起來,一點點東西我就覺得:啊,一切東西都是三寶來的!至誠供養,都有無量無邊的功德。不過這個地方說你沒有喔,如果說你實在有了而不能捨,那不可以喔!假定你真有淨信心的話,你會不會實在有了,放在那裡捨不得,然後呢拿一點象徵性,這個說有沒有淨信心啊?當然。真正有淨信心的,儘量拿好東 (p271) 西供養,沒有好東西,哪怕這個,也有無量無邊的果報。
【如現實有,而不能捨,作是念云:「我無福德極貧窮,諸餘供財我悉無。」】
但是,如果是有財物供養,卻因為慳貪不能捨,然後說:「我因為福德不夠、非常貧窮,所以沒有多餘的財物可作供養。」
如果說你實際上有而捨不得,自己說:「哎呀,我很窮啊!我其他都沒有啊!」那東西就錯了。就像
【等同博朵瓦云:「於一穢螺盃中,略擲少許香草,念云:『栴檀冰片妙香水。』是諸生盲欺明眼者。」】
這樣的話,就如同敦巴尊者的弟子博朶瓦尊者所說,在一個骯髒的破碗中,隨便丟一些香草進去,然後觀想說:「這些是栴檀、冰片,還有妙香水。」這簡直就是,眼睛瞎了不說,還要騙明眼人。
這這個博朵瓦就是敦巴尊者的弟子。它就等於說一個破碗,一個歪歪扭扭的一個破碗當中,隨便丟一點香草,然後唸:栴檀、冰片、妙香水啊,什麼等等啊!說這實際上的供養的詞當中,然後呢把最好的詞唸它一遍啊,這個就等於什麼?自己是瞎了眼騙那個明眼人,騙那個明眼人,這個萬萬不可以!
當然現在這種情況我們一般說起來是不會,如果仔細觀察的話呢,我們不一定不會喔!這話怎麼講?我們現在,喔,每天要唸很多次,唸供養、唸回向,唸了半天,心裡不相應;他那個供養者就是這樣。實際上說如果你是不相應的話,實際上就是這種狀態。不 (p272) 過我們倒不是故意有意地欺,為什麼?我們就在愚癡、無明當中,所以這我們要認識的。我們時時注意到我們內心的狀態,想辦法去改善它。那麼上面是引經論、祖師的語錄,下面呢就引祖師的事實告訴我們。
⑨ 隨學古德次第修習供養
【又如樸穹瓦云:「我於最初供養香草,其香辛辣,次有四合長香供養,其氣甘美,現在供養,若沈水香,嘟嚕迦等,其氣香馥。」】
又如樸穹瓦說:「我起先用的是比較差一點的香草來供養,它的氣味比較辛辣;等到較有財力的時候,我就用四種合起來的香來供養,這種香氣,就比較甘美一點;我現在用的是沈水香、兜羅香來供養,這兩種香的氣味,是所有的香當中,香氣最濃郁、上妙的。」
嘟嚕迦(turuṣka):乳香、兜羅香.
說,我最初供養的時候雖然沒有,但是我盡我的力量,那個時候供養的香「辛辣」。那個差的香比較差一點,就是同樣的檀香,你看,那個比較差的檀香供起來比較辛辣的,差的香都有這個。以後呢,慢慢地因為他供養了,感得的果報來了,所以他有四種好香合起來的,四種合起來的好香,它這種香就「甘美」。現在要供的話,都是沈水香,最好、最好的。眼前說起來真可惜,我們眾生的共業,真正的沈香,最近幾年來,已經十多年來,我到處去找,找不到了,再找也找不到了。現在這種沈香都……我剛出家的時候曾經還看見過,我好像跟你們說過一次,可是這種沈香比起以前的已經差了十萬八千里。唉,這是我們的共業啊!所以我們趕快努力,你能夠努力的話,我們還是會有機會感得這種好東西。
修行最重要的教授?48A3(2618~2853)手抄P237L1~P239L1
(p273) 【若於微供輕而弗供,則永生中終是唯爾,】
如果我們因為財物太少,覺得微不足道而不供的話,那一生當中就沒有種植福田的機會又白白地浪費了宿生的善根,下一世更沒機會了。
假定我們對小的不供的話,永遠就這樣,永遠就這樣!這一生固然如此,這一生你不供,我們又白白地浪費了宿生的善根,下一世更沒機會了。反過來
【若縱微少,發起殷重,漸得上妙,應如此師行持修學。】
所以,就算是很少的物品,你供的時候心卻是有信心,殷重心作供養,那個時候你漸漸就得到上妙。所以,應該效法大師樸穹瓦的做法來修供養。
說:反過來就算少,少雖然少,你供的時候心卻是有信心,殷重心去,那個時候你漸漸就得到上妙,又應該像學這個樸穹瓦那樣去。
【傳說此師每配一次,須用二十二兩金之香。】
傳說這位大師,每配一次供養的香,要用掉二十二兩的黃金的上等香。
傳說他配一次,要用二十兩黃金的香。喔!現在這個經濟發達,二十兩黃金好像不太稀奇,那個時候是不得了的事情啊!你們看阿底峽尊者的傳記沒有?那全國國王的力量,集幾十年的,集起來的多少,只有多少金子。那個時候他一次要供這麼,為什麼?他供了以後感得的。所以你只要真正去做,那個果報很快地現起。
所以這是為什麼我說晚上我們溫習的時候,要看那個《了凡四訓》、《俞淨意公遇竈神記》,他們對佛法還沒有正確的認識喔!他就是馬馬虎虎地去做,像我們現在上面告訴我們道理,他們都不懂喔!他們沒有做了多久,那個命運整個地改善了,遠比原來就得到 (p274) 太好了,這不是很明白的事實嗎?所以這種都是千真萬確的事實,這是我們要了解的。再下面:
⑩ 於供養不應喜足
<第二組>
【若諸已得資具自在大菩薩眾,尚化其身為多俱胝,於一一身,復各化現百千等手,往一切剎,經無量劫,供養諸佛。】
像那些已經獲得資具自在的大菩薩們,還要時常觀想,化自身為無量身,每一身再化現有千百隻手,拿著各種上妙的供品,前往一切的佛土,經過無量劫長的時間,來供養諸佛。
喏!這經上告訴我們清楚,已經證得大地菩薩,資具得自在,那是高地的菩薩,他們尚且要這種方式,化身為……一身為百千萬億身,然後呢一一身要化現各式各樣的百千手,往一切剎,在無量劫的時間供養一切諸佛。他們尚且如此,我們現在窮成這樣,居然不要!啊!說:
p. 113
【諸由少許相似功德,便生喜足,云我不於此上希求菩提者,是於正法極少知解,造次亂言,】
而我們才生起一些相似的定境,就以為可以和空性相應了。認為只要心住於無分別當中,和定心相應剎那間的功德,可以勝過一切有為的功德,所以不須要再修世間有為的善法。這樣輕視供養,不知真實地積聚福德資糧,才能夠成就菩提的人,是對於正法缺少認識,才會有這樣錯誤的知見。
我們現在得到了一點點少許相似功德,便覺得很喜足:「啊!得到一點點。」喔唷,念了一點幾聲佛就覺得:「喔唷,這個好啊!」然後呢拜了幾佛:「喔唷,我這個拜的時候很好。」乃至於連他這個都沒有,自己還說:「哎,學佛不從這個地方開始啊!」這個對正法根本不認識,是亂講啊!這個我們要了解啊!所以應該
【題綱4】師父開示「寶天比丘」公案,其內涵為何?我的體會為何?48B(0927~1620)手抄P275L01~P278L09
⑪ 其餘物品供養之法
(p275) 【以是應如《寶雲經》中所說而行。】
所以,應該如寶雲經中所說的來做。
怎麼說呀?
【如云:「應當聽聞諸契經中,所有如是廣大供養,廣大承事,由其最勝真實善心,增上意樂,迴向諸佛及諸菩薩。」】
如經中說:「應當聽聞所有經論中,有關如何修習廣大的供養,然後依照經論當中所說的內容去行。以最圓滿的十種供養,再加上六種殊勝的真實意樂。最後,再把一切供養的功德,完全不執著的,迴向給一切諸佛及諸菩薩。」
所以說應當聽聞諸契經中,
所以我們要好好地聽聞,如理地聽聞諸大經論當中告訴我們的,廣大的供養、廣大的承事,以真實的心,增上意樂,然後不斷地這個供養,而且供養的果報還回向,這個才是我們應該做的,應該做的。那個就是供養這一點。
這個地方我告訴你們一個公案,下面會談到的,這個我們業果當中,然後呢把這個後面的……今天告訴你們一個。佛世的時候有一個比丘,有一個比丘,這個比丘叫做寶天。他為什麼叫寶天呢?他自己是一個長者家的大富長者的兒子。他那個出生的那一天,他家裡邊忽然之間天上面雨下來七寶,把他家裡邊所有的這個庫藏什麼東西統統裝滿。 (p276) 然後呢完了以後,他的家裡面自然就生出一口井,八尺長,這個井裡面總出種種的寶物。
那麼這個婆羅門法,平常印度的方法,通常都是出生了以後,一定請那個婆羅門,就像我們相當於我們現在用排八字算命的去算算。然後呢去算命的時候,那個婆羅門通常就問問:除了他的這個生辰八字以外,他出生的還有什麼跡象呢?這個長者就告訴那個婆羅門說,欸,有這麼一件事情。啊!所以這個是吉祥、祥瑞的事情,所以這個小孩子的名字應該叫做天寶,不曉得叫天寶還是寶天?就這樣,那非常歡喜。長大了以後,又是長得長相圓滿,又長得絕頂聰明,非常歡喜。所以然後呢,到了年齡了以後,要叫他找個配偶的話,總覺得要門當戶對的,到處去找,找不到。欸,結果這另外一個地方有一家大長者,他養了,生了一個女兒,他生了個女兒,生的時候也像那個寶天一樣的,而且也家裡邊有一個八尺的那個井。也是同樣的情況,要到處說為了這個女兒,找一個門當戶對的這個女婿。結果碰上了,哎呀,一談居然還有這麼樣的好事情啊,好高興啊!然後呢他們就成了。成了以後,於是生活得非常好,那時正好佛出世,然後聽見佛來說法,非常歡喜。以後,他們兩個都要求出家,出了家,證了果了。大家覺得很奇怪,那為什麼他這個因緣是這樣?那麼佛就告訴他。
說那個因緣是在這個上一個佛,迦葉世尊出世的時候。迦葉世尊出世的時候,那時候 (p277) 也是一樣,反正佛出世,他出去這個乞化,討飯嘛!那麼所以有很多善信大國王、大長者,大家去供養。那個時候有一對窮人,窮得自己飯都沒得吃,平常都是朝不夕保的。那麼有一天啊,她那個先生出去看見供養心裡好羨慕,哎呀!他也聽見佛法,所以回來的時候傷心得不得了,說:「我本來已經窮得不得了,現在唯一能夠培植福德的是供養三寶,偏偏我又窮成這個樣,不曉得怎麼辦是好?」那麼後來他想到這樣的話他越想越傷心,越想越傷心掉眼淚。那他太太看見了說:「你為什麼這麼難過呀?」「我們已經窮成這樣了……。」窮中作樂,他就想起這段因緣。「欸,不,這的確是件好事情,我們家裡面找找看,說不定努力地找到,這凡是可以值錢的,我們不妨去想辦法去供養。」這兩個人到處去找,欸,居然找到一個銅板掉在地上,這個平常沒注意到的。啊,好歡喜喲!然後呢把那個銅板拿出來洗洗乾淨,然後又跑得去把那個銅……他找到了一個瓶,把那個洗淨了以後,裝了一瓶的淨水。然後呢拿了這個銅板,然後又拿了一塊好好的這個鏡子,就跑得去供養。
那個時候佛正在那兒受齋,那個佛的,他們的規矩,吃了之前要水來洗洗手,吃過了以後也要洗,所以他非常歡喜地就供養了一瓶的淨水、一個明鏡,然後呢一個銅板,就這樣的因緣。啊,好歡喜!回去了。就這麼一個因緣,心裡一直很歡喜。這個裡邊注意喔! (p278) 事前心情這麼虔誠,供的時候這麼歡善,供完了這麼努力。從此以後九十一劫,完了以後,他這一生完了以後生天,九十一劫以後他一直與生俱來的,生到哪裡,那個天雨寶雨到這地方。
所以真正地如果你能夠如法供養的話,就有這麼大的功德。我們說現在佛不在世,他剛才說得清清楚楚欸!不現前供養的功德比現前供養更大,對不對?所以我們不要說:「哎呀,我們太差啊!」我們今天應該高興說:「啊,現在了解了好高興啊!趕快努力呀!」所以與其我們在這兒說閒話,趕快放下這個心情來,你說閒話都是造的罪過,都是造的罪過!然後呢趕快努力,這個是我們隨時俯拾即是,這樣你去做的話不要多久,慢慢地要的東西都來了,要的東西都來了。今天講完上面第二,供養講完了。
丑三、隨念大悲亦安立餘有情於如是法中
【題綱5】我會全心的仰賴,把所有的心事都向三寶啟白、請求指引嗎?48B(1910~2445)手抄P279L07~P281L03
<第三組>
【◎ 第三隨念悲故,亦應安立於諸眾生於是道理者。謂由悲愍,隨能安立諸餘有情令受歸依。】
「共學內容」的第三項,是隨念大悲的緣故,應該告訴其他的眾生,歸依的道理。自己歸依以後,由於對於三寶有深切的認識,所以悲愍其他的眾生,未能得到歸依的好處,因而勸其歸依,這也是屬於一種法布施。
那麼這個供養,下面「隨念悲故」。這個是前面告訴我們,聖教的差別在悲心的有無。那麼既然現在我們了解這究竟走的路子是最完整、最上的,當然這個我們一開頭的時候,也是要走這個路,所以一開始也應該了解,所以學諸佛菩薩的悲。那麼由於這樣的原 (p279) 因,那麼我們不但自己要能夠解脫,還要使一切眾生也得到這個好處,所以也使一切眾生都得到皈依。所以由念悲故,因為推己及人,發展大慈悲心,使所餘一切有情也找到真實皈依之處,解決苦惱,這個是第三。
關於這個悲那一點,是大乘佛法的重心,而本論最主要的引導的就是導向這一條路。等到前面的基礎加行、共下、共中學會了,最後進入上士的時候,一開頭是特別詳細說明。那麼所以詳細的內容,到那個時候我們再來研究。下面:
④ 捨棄其餘世間方便
【◎ 第四隨作何事,有何所須,皆當供養啟白三寶,棄捨世間諸餘方便者。】
「共學內容」的第四項,是想要完成什麼事,或者心中有所求時,都應該修供養三寶,啟白三寶事情的內容,而不應該採行世間的種種方法。
是說我們皈依了三寶以後,那麼在這種狀態,不管我們做什麼事情,有什麼需要,都應該供養三寶,應該稟告三寶,祈求三寶的加持。還要呢,祈求三寶的指示該怎麼做,等等一切,都以三寶為主依靠,這個才真正皈依,而不再採用世間其他的種種方法。
【謂隨作為何種所作,隨見何等緊要重事,應依三寶及興隨順三寶供養,於一切種,不應依止不順三寶邪道等儀,一切時中應當至心歸憑三寶。】
就是若想完成某件事情,或者碰到緊急危難,想求助於人的時候,應該依止三寶,而不依止其他。先供養三寶,然後再觀察如何來做。應以正法的內容為依歸,譬如以不違犯戒律的軌則為標準,或者以業果的道理為考量等。在任何情況之下,都不應該去依止不順三寶的世俗法,如看風水、算命、求神問卜等,或者藉助於一些外道的儀式,如作法等。不論處境如何,是順境還是逆境,心永不離三寶,至誠以三寶為依歸。
這個「興」字可能是「與」字啊,這個地方我不能肯定。那麼是說,不管你做什麼事 (p280) 情,有何等重要的事情,不管事無大小,一切都依止三寶,依三寶所指示我們的原則,以及隨順三寶、供養三寶,在任何情況之下絕不再依止不隨順三寶的。
那麼為什麼我們要依止三寶、皈投三寶、隨順三寶呢?我們始終記牢一個原則,是說世間這麼地苦、這麼地無常,那麼為了要脫苦所以要找到可以依靠之處,在這種情況之下,然後你以理智觀察、抉擇的結果,發現唯一可以皈投依靠的—三寶。當然,既然找到了,你哪有不依照它的道理!這個很清楚、很明白。不過這剛開始在這個正確的認識上面,以及習慣上面還沒有完全轉得過來之前,這個道理我們應該了解。了解了以後,所以做一切事情,一定是依照著三寶的指示來做,這一點非常重要、非常重要!否則的話你儘管皈依了三寶,還是照著自己老辦法去做的話,等於沒有皈依,等於沒有皈依!
關於這個詳細的內容將來我們學習下面,尤其是講業,等我們了解了業的行相以後,那麼回過頭來再看這個道理的話,就會非常清楚、非常明白。說,喔!為什麼我們處處地方要照著這個三寶的道理去做。同時你也會了解:啊!這個戒的真正殊勝。它不是說給我們禁戒—這個不行、那個不行;反過來,你不願意的,它偏偏教你這個要做、那個要做。而真正的真相,是以前迷糊不知道而受苦,現在既然找到了幫助我們解決我們苦惱的地方,它指示我們這個不要做,正是防止我們造惡因、感苦果。同樣地,我們不想做的, (p281) 它教我們要去做,它正是告訴我們趕快種樂因,將來可以得到樂果,這個道理就會很清楚、很明白。那麼在剛開始還沒有學得完全,知見沒有建立起來之前,當皈依的時候這個大原則先把握住,所以說我們皈依了以後,隨便做什麼事情,一定啊依靠著三寶的指示。
平常在我們受皈依的時候,這個皈依師父、法師常常有一個開示,這段開示裡邊有一個很好的比喻。說有一個人那麼犯了罪,然後呢跑到一個地方去,譬如說從那個地方犯了罪逃到這裡來,求這個地方,或者是什麼這個地方的國家,或者什麼來躲。說這個地方的人說:「好,我可以幫忙你!但是你要老老實實在我這個地方,既然到我這裡來,照著我的規矩做,還有呢不要違反這裡的規矩。」如果說你能夠照著它去做,然後你在這個區域以內,這個區域的一切自然會保護你,對不對?這個很清楚、很明白。一旦你違犯了,這個地方也不允許你,然後呢離開那個地方,正好那個地方等著你,就把你抓去,這個世出世間情況都是這樣的。所以在這一點上面告訴我們,說我們皈依了以後,在任何情況,一切時處,自然而然以三寶為至心歸憑之處,而不再皈依其他跟三寶不順的。
這個話我們要進一層地了解,他上面告訴我們說,好像乃至於大自在天等,我們在這文字上面隨便一聽,往往疏忽了這個內容。這個內容是指什麼?換句話說,我們真正的示道、指示我們的大師,那時候是佛,大自在天都不是,何況是比他等而下之的鬼神!那個 (p282) 鬼神有很多神通都不是,何況世間那些有財有勢的那些人。不過既然我們在世間,當然世間的法則要遵守,這是絕對要遵守的,佛法一定不會與這個世間的法則違背的。但是在普通我們一般習性上面、概念上面這種見解,一定要把世間的這種量則拿掉,而以佛、法、僧這個基本概念作為我們一切行持的準則,這個是這一點特別告訴我們的地方,特別告訴我們的地方。
至於說下面所有本論上面說的那些道理,都無非是把這個原則的內涵、意義,為什麼,明明白白地、更深一層地告訴我們,更深一層地告訴我們。所以眼前我們只是靠我們的信心,然後呢有了這個信心,你認真地學下去,這個理路越來越清楚,到那時候你那個信心越來越清淨,自然而然你會做得越來越圓滿,所以我們要努力好好地學!
【第五由知勝利,晝三夜三,勤修歸依分二,① 《攝分》所出勝利,② 教授所出勝利。】
「共學內容」的第五項,是知道歸依三寶殊勝的利益之後,無論晝三時、夜三時,都要勤修歸依。歸依三寶有那些殊勝的利益呢?分兩種傳承介紹:第一種傳承,是由攝分所出,屬於無著菩薩的系統;第二種傳承,是由教授所出,屬於龍樹菩薩的系統。
再下面呢,由於我們了解皈依三寶了以後的殊勝的利益,這個了解了以後,自然而然我們一切時處—那麼這個一切時很籠統,現在在這個地方分為晝夜,那麼白天說晝三時,晚上又夜三時,不管是白天,不管是晚上。那麼這個裡邊也可以說,不管是你在任何 (p283) 情況之下,張開眼睛來腦筋清醒固然是,睡覺的時候,心裡面還在那兒一心一意地皈依,勤勤懇懇地修習。那麼這個裡邊又分兩部分,一個是〈攝分〉中告訴我們的什麼殊勝利益,一個是教授當中告訴我們的;換句話,一個是相宗,一個是性宗。
p. 113 (10)
【◎ 初中有二四聚。】
在「攝分所出的勝利」當中,分為兩方面介紹,每一方面再分為四小項說明。
這個〈攝分〉當中,相宗從兩方面來說,每一個地方分四個子目。
皈依的福有多大?49A1(0318~0700)手抄P4L13~P6L5
① 第一四聚:其中第一個四聚,即:獲廣大福、獲大歡喜、獲三摩地、獲大清淨。
【初四聚中,一獲廣大福者,如《無死鼓音陀羅尼》云:】
「歸依三寶」的第一個勝利,是能獲廣大福。因為三寶不可思議,所以歸依以後,所獲得的福德也不可思議。若是要衡量歸依所獲得的福德,恐怕是三界這麼大的容器,也無法容納。正如無死鼓音陀羅尼中說:
這第一個,你皈依了三寶,可以獲到非常廣大的福德、福報。那麼引經上面說,
【「佛世尊難思,正法亦難思,聖僧不思議,諸信不思議,異熟亦難思。」】
「佛寶難思議,法寶也難思議,僧寶更是不可思議。所以對三寶的信心不可思議,所獲得的果報也難思議。」
佛、法、僧這三樣東西,都是不可思議。這個不可思議可以從兩方面來說:第一個呢,就它的質來說,那就不是我們現在的心識所能夠思議得到,換句話說,它的確是非 (p4) 常地深微;就它的量來說,不可思議呀,那是大得我們無法想像的!所以不管就它的質,不管就它的量、就它的性、就它的相,那三寶的意義那真是不得了!你怎麼跟它相應呢?嘿,「諸信」,如果說你能夠相信它的話,那個信—從我們浮浮泛泛,哎,說:「我相信三寶。」哪怕你這麼浮浮泛泛,就有產生絕大的功效。這個數學上面有這麼一個公式,任何一個大小的數字,跟那個無窮大一乘,結果總是無窮大。你拿一乘無窮大也是無窮大,用一百萬、一千萬、一億、十億,不管多大的數字乘那個無窮大,還是無窮大。因為那個三寶的功德就有這麼大的不可思議,所以你沾上一點就不可思議。
所以這個信心真不可思議!不過,當然就我們感受到的方面來說的話,那完全要看我們的信心的差別,我們信心越純,那麼你所得到的越純。所以三寶方面固然不可思議,然後你能信三寶的信心,它也不可思議;如果這個兩個相應的話,你得到的異熟果報,那也是不可思議。以前我們曾經舉過不少公案,都是這個,等一下下面還要說。這個是經上面,那麼論上面呢?
【《攝波羅蜜多論》亦云:「歸依福有色,三界器猶狹,如大海水藏,非握能測量。」】
攝波羅蜜多論中也說:「歸依三寶的福德,如果有形相可以衡量的話,就是三界這麼大的容器,也還嫌太小,這樣的福德,如同大海水,是無法用手來測量的。」
你假定信得過三寶而去皈依的話,這個福德大得不得了,這個福德假定有樣子、有 (p5) 形色可以衡量的話,啊!那這簡直是大得無法想像的大,無法想像的大。平常我們任何一樣東西要有容器去裝,譬如說我們一張檯子,或者一樣東西裝在這個屋子裡面,然後呢,我們麥子裝在我們一個袋子裡邊。現在你皈依的這個福德假定拿一樣東西裝,拿什麼?就是拿我們這個三界,換句話三千大千世界,拿三千大千世界作為容器,來裝我們皈依所得到的福報—嘿!對不起,根本裝不下。啊,根本裝不下!換句話說,這個三千大千世界小得一點點,皈依的福報不曉得多大,你看看,這個皈依的福有這麼大喲!就像什麼呀?說這一個皈依的福就像大海水這麼多,你現在要拿這個小小的手捧一捧,那個捧能衡量這個大海的水嗎?無法去衡量它,這樣。所以這個皈依福報有這麼個大法!
說到這裡,我們容或有懷疑說:「是啊,我們都皈依了,我們怎麼好像沒有這麼大的福報啊?」是,我們名字上面說是皈依了,真實皈依了沒有?這個大成問題。所以我在黑板上寫了一個—皈依也要得皈依之體。假定你真正的皈依做到了,而你現在又是…… 平常你皈依做到了,你生天;這是很簡單的事情,很容易的事情。如果說你皈依是皈依阿彌陀佛,一心皈投的話,你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往生極樂世界根本就是超脫三界輪迴,啊!這個是超脫輪迴,是不得了的事情。這個福之大,你想想看,這個三千大千世界怎麼能容納?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要了解,單單皈依就有這麼大。
(p6) 前面我們已經一路上面學過來,好幾位同修都說:「啊!原來皈依還有這個道理啊,真是聞所未聞!」喏,實際上呢,真正的皈依就是如此,就是如此!那個同學所以說聞所未聞的話, 也說明了我們以前說皈依、皈依啊,只是開始說學步,種一點善根,慢慢地一步一步上來,真實的皈依乃至尚未了解。了解都不了解,你就能夠真實皈依了嗎?所以如果你正確了解,如理皈依,正得皈依之體的話,確實千真萬確,可以得到這麼大的福報。
什麼是皈依後得到的歡喜(法喜)?49A2(0805~1353)手抄P6L13~P9L3
【二獲大歡喜者,】
「歸依三寶」的第二個勝利,是能獲大歡喜。
這個我們說有了福報嘛當然歡喜,不一定,有很多人,你看他很有福氣,又有財,子孫滿堂,又有地位名譽,他就苦苦惱惱的很,他不一定歡喜,它這個地方不但你有福還有歡喜。先引經論上面。
【如《念集》中云:「若諸日夜中,能隨念諸佛,正歸依佛者,此是人所得。」】
如念集中說:「能在日夜當中,隨念諸佛的功德,正歸依佛的,只有暇滿的人身可以做到。」
說假定我們哪,「日夜」,就是平常一切時處,能夠隨順著三寶,去憶念三寶—佛,了解了佛的種種的殊勝,然後你真實如法如理去皈依的話,這個好處,這就是我們人所得到的。這個話要解釋一下,我們才能了解。你要曉得,人的真正殊勝之處在什麼地方?在三界之內,為什麼初機修學唯一的只有在人道當中,原因何在?人有一樣東西特別 (p7) 強盛—思,思惟、思心所。這個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這有什麼功效?這個要說明一下。平常我們一切的有情,一切的有情都同樣具足的幾樣東西,說六根。同樣六根—當然無色界那個色法不存在,那麼上界的容或有一些東西,因為在定當中,乃至於譬如說有很多特別的地方。就一般來說起來,眼根所對—眼所見,耳所聞,然後呢鼻、舌、身種種,當對了這個境界以後,馬上緊跟著這個意識,所謂「五俱意識」跟著它一起來了。所以平常我們這個心裡邊的,一直隨著這個五根轉,而這個情況是非常粗猛。所以在這種狀態之下,那個心力啊,一直跟著外面在轉,跟著外面在轉。
那麼,因為你跟著外面轉的話,你始終在一種被動的狀態當中,你沒有辦法從這個外相的事相上面,更深一層透過這個事相的表面,認識這個裡邊深一層的意義。要什麼情況之下才行呢?就是說你必定要把這個意識,從外面的五根上面把它收回來,收回來,不被這個外境轉。那個時候,你這個意識能夠再集中起來,貫注在你所觀察思惟的這樣事情上頭。我現在隨便舉一個例子,很簡單。譬如叫你去念書,叫你去念書,你正要念得好的時候,平常我們一般來說,外面吵了,或者有人打攪你了,那個時候你念書念不好。為什麼?喏!因為耳根所對不行耶,對不對?就是這樣。還有呢,就是你心裡面有很多所好樂的事情,有一樣東西很難放的事情擺在這裡,就是外面的境引著你,你必定要把這個拿掉 (p8) 了以後,然後呢你把你的意識貫注在這個地方去,然後你才能夠深入。
所以,現在關於前面所說的這個道理,我們已經體會到一件事情—都是什麼?都要經過思惟觀察。這個時候必定把這個意識,從那個外境上面要拿回來,貫注在這個裡頭去,貫注在這個裡頭去。然後你能夠如理如量地去思惟,思惟了以後,跟這個法相應的種種的內涵,你才能夠體會得到,體會得到。那麼所以在這個地方所謂「隨念」等等,都是這樣的。
然後你去想:啊,這個世間哪,雖然表相上面看起來是那麼快樂、這麼好,實際上,唉!這個是虛假的。表相上面好像是一年又一年,天增歲月人增壽,可是實際上的內涵,天是增了歲月,人在減壽。你才能夠從那個表相上面,進入這個事相的內涵去。然後你經過了這個思惟觀察,得出來這個結果說:啊!現在你要皈依,這是唯一可靠之處。如果你能夠這樣思惟的話,那個時候你會發現一個什麼事實?覺得:唉呀!以前都被這個外相所騙,所以種種的痛苦由此產生。現在不!啊,現在這個外相是騙不了你了,所以你不再被牽著鼻子走。因為你被牽著鼻子走,所以產生種種的苦惱。現在呢,你當下得到解脫,一切自由自在的,自己可以把握得住。那麼這個情況之下,你會有一個什麼感受說:啊!本來為著環境轉是煩煩惱惱,現在呢由於這樣的話,你不被它轉,當下不再煩惱,得到清 (p9) 涼、得到自在、得到解脫,這豈不是歡喜嗎?
所以你如果說,真正地能夠這樣的話,那內心當中的的確確,到那個時候有一種歡喜,這個歡喜叫做什麼?法喜,法喜。其實我們不必這麼深談啦!就說念佛,說:「喲!這個世間這麼可怕啊,現在到極樂世界呀,這麼快樂啊!」然後你能夠這樣想的話,你只要如理如法地去想,的的確確這個內在就讓你感到太多歡喜。在座的好幾位同修,已經透過了佛法告訴我們的道理,如理去思惟以後,欸!發現以前這種苦苦惱惱的事情,現在整個地就轉過來了。那用這麼一點點哪,就會得到這麼大的好處,所以他不但得到福,而且可以得到歡喜。那你想,我們現在對這個佛法真是可以說皮毛一點點哪,已經這樣歡喜,你將來深入真正能體會到的話,這個歡喜真是無量無邊地多啊!
【於餘二寶亦如是說,】
其他的法寶和僧寶,也是同樣的道理。
其他法、僧也是這樣。
【我今獲得依止如是三寶歸宿,是為善得,作意思惟,增長歡喜。】
我們現在不但獲得了暇滿的人身,又能夠歸依三寶,實在是非常的幸運,想到這個殊勝的利益,心中就充滿了歡喜。
想:哎呀,說:「好呀!以前因為不認識,一直錯了,結果是越走越錯呀!現在真 (p10) 正的這個正確的該皈依、可皈依、應皈依。啊!這實在好。」然後你能夠這樣地作意思惟的話,這個歡喜增長,這個歡喜增長!平常,就像我們以前做錯了,自己還覺得做對,忽然之間發現:「哎呀!以前上了當了。」到那時候,你覺得:「哎!我這下不上當了真好。」然後你繼續努力地,你發現不上當的好處又來了,當然你越想越走是越歡喜。那麼第三呢,
p. 114
【三獲三摩地,】
「歸依三寶」的第三個勝利,是能獲得三摩地。
還有呢能夠得定。要曉得這個因為歡喜就容易得定,為什麼原因?要曉得定這個東西,它必定要是內心很寧靜的,假如你心裡面一天到晚煩煩躁躁,你能得定嗎?當然不行。所以他一定粗猛的煩惱解脫了,然後跟法相應了,在那種歡喜的狀態當中,歡喜的心情通常心是比較寧靜。然後呢你在那個時候,從這個基礎上面更進入,就得定;由於定就得慧,由於慧就得解脫,得了解脫—說「清淨」,所以第四:
【四獲大清淨者,謂由等持及以慧學而得解脫。】
「歸依三寶」的第四個勝利,是能獲得大清淨。大清淨,就是解脫。由於歸依三寶後,就從五戒、十善等戒開始行持。因為戒律逐漸清淨,所以心中常生歡喜,而易得定。再由定而生出解脫的智慧,達到最後的大清淨,這些都是依止三寶而來的。
就是這樣,那麼這四個。那麼另外一點呢,這四個的程序我們要了解。第一個,你皈依的時候得到的福,這個就是我們的資糧。然後呢你根據著這個資糧,然後你善根增長, (p11) 如理思惟,能夠跟著它去做的話,處處地方照著去做的話,你內心上面跟它相應了。相應的正確的內涵是什麼?欸!那就是你不再跟煩惱相應,於是啊,這個時候的的確確不再造惡業、增長善業,這個是剛開始,屬於戒學範圍。所以這個情況之下,你的內心上面,自然可以得到戒相應的這種調伏粗猛煩惱,獲得煩惱息滅的清涼,得到內心上面的浮淺的歡喜,由此深入定、慧而得解脫。所以這個四個,還有這樣的一個必然的次第在。
<第一組>
【◎ 第二四聚中,一具大守護者,至下當說。二於一切種邪勝解障,皆得輕微,或永滅盡者,】
在「攝分所出的勝利」當中,第二方面也分為四小項說明。
第一個殊勝的利益,是具大守護。無論人或非人,都不能加害於你。關於這點,將在後面教授所出的第六種勝利——“人與非人不能為難”中宣說。
第二個殊勝的利益,是過去所有因邪知邪見所造的惡障,都能變得輕微,或者永遠消滅。
所有的錯誤的、邪執的這種觀點,「勝解」就是以前那種觀點。這種觀點,不但是說皈依世間這種大自在天、邪神等等,就是現在我們世間,很多。其實我們極大部分,這個人都是在世間的行相當中。其實世間的相…… 前面一再說,我們並不是把世間的東西不要。而是說為了我們現在的生活,把世間的很多概念,像醫生,普通世間的貿易,由在家人作為我們存活的這個幫助,幫助的條件,這個可以的,也是應該的,但是絕對不是以這個為主!所以通常情況之下,譬如說,它這個概念跟佛法告訴我們的概念有矛盾衝突的地方,我們一定採取佛法的概念,不再照世間的,不再照世間的。這一點特別注意!不是說不要它們的。
(p12) 譬如說我們現在常常去看醫生,醫生說:「哎呀,你這樣不好,信了佛吃素沒營養啊!」對不起,那不管!他除了這個以外,叫你用什麼藥,你一定聽他的,怎麼個吃法可以;可是假定你吃了素說,他叫你要吃肉,那你不聽他。當然你還沒有持齋之前,那沒什麼關係,這個要注意啊!這個要注意。所以這個地方的所謂「邪勝解障」的內涵,就是凡是跟三寶不相應的、違背的所有這個東西,你自然而然信得過三寶的關係,你自然而然去把它拿掉了,絕不成其為障礙。要不然你總歸會這樣的:哎喲!這個東西等一下沒有營養,不行、不行,所以你不要去;這個又是這樣,又不要去。那就錯了!所以現在呢,在這麼一來的話,慢慢輕微,乃至於永遠滅盡。
晚上喝牛奶要不要供養三寶?49A3(2111~2400)手抄P12L13~P14L2 清淨的該供,任何情況之下,不限時間,就是依你自己的心。
【謂由信解,歸依惡師惡法惡友增上力故,造諸惡業,皆得輕微,當得清淨。】
過去由於信解錯誤,歸依惡師、結交惡友、行諸惡法,這所有的惡業,都能因為歸依三寶後,得正知見,如法懺除,而變得輕微,或者清淨。
以前在沒有正確認識之前,那你所信的以及你所了解的,都是什麼?「惡師、惡法、惡友」。師,現在轉過來,就是我們的大師—佛;法,就是旁邊的人告訴我們方法,現在是正法;惡友。就是由於前面這種力量造的惡業,現在因為你歸憑了三寶改過來了,漸漸輕微乃至於得清淨,乃至於得清淨。關於這一點,這個地方我們要注意哦!我們現在在學習當中,所以隨時要警惕自己,我們的的確確很多見解當中,對三寶還並不認識。我們 (p13) 現在的起心動念仍舊是什麼?仍舊這種惡法在腦筋裡面,仍舊這種邪勝解。
我隨便舉一個例子,昨天,有一位同修跑得來問我,他說他晚上吃牛奶供養,應該不應該供養?我說:「應該啊!」可是他有人告訴他,他說:因為昨天我們不是剛講過嘛,說這個隨便吃什麼,受用淨水以上要去供養。他說他吃的時候旁邊有人告訴他:「你不要供養。」嗯?那為什麼?他說:「晚上那個三寶不受供養。」你們說對不對呀?好,倒現在考考你們喔,考考你們喔!對呀!我們說那我們是出家人,僧團過了午以後不食的。你現在跑得去晚上喝牛奶,你去供養,是供好、還是不供好?他說對不對?這個讓你們好好地想一想,明天告訴你們。
所以在很多地方,的的確確在這個概念當中,我們並沒有弄清楚。所以沒有弄清楚,你只有一個,隨時隨地警惕自己,不要自己隨便開口,不要是隨便看了一點書,聽見了一點了,隨便亂開口。最好的辦法就是遇見這種情況,你應該思惟觀察一下,到底該怎麼做,那個時候你肯去學,你能夠慢慢、慢慢地深進。要不然的話,我們雖然哪自己在學佛,實際上弄了半天,始終在學我。所以真正皈依了以後,要學這個學處,要好好地學,要五年,要跟著一個非常精彩的老師努力勤學。為什麼要這樣去做?就是你一定弄得開遮持犯最細微的地方,行持怎麼樣行持, 為什麼原因;如果你弄不清楚的話,對不起,盡壽 (p14) 不離依止哦!我們現在是一竅不通,跑得去的話,就隨便這個亂蓋一通,這個很危險哪!在這個地方我是隨便一提。
【三得墮入正行正至善士數中,】
第三個殊勝的利益,是可以正式進入善士的行列當中。因為歸依三寶之後,具有正知正見,所以行的都是正行,當然就可以進入善士的行列當中。
你一皈依了以後,你的行為就是從此以後正,因為你的行正,所以將來感的果一定美妙。然後呢你進至登到「正至善士數中」,的確所正確的依止的地方,真正的這些才是三世界當中對的、不錯的。所以這個就是我們說「諸上善人」,那個時候,你從皈依開始就可以進入這個圈子。
【四為其大師同梵行者,及於聖教淨信諸天,愛念歡喜者。】
第四個殊勝的利益,是能夠得到佛、如法行持者,以及淨信佛法的諸天(護持佛法者),他們的護念、歡喜。
皈依了以後為「大師」— 大師就是佛;「同梵行者」就是僧,這個僧,狹義地來說就是指四眾,廣義地來說如法行持者;乃至於其他「及於聖教淨信的諸天」,那個都是護持佛法的,他會愛念歡喜。
要得罪人還是得罪佛菩薩?49A4(2526~2618)手抄P14L13~P15L5 - 得罪人
【謂得趣入善士數中,為大師等之所喜樂,】
因為歸依後,行的都是正行,就能進入善士的行列當中,所以能得到佛和修清淨梵行人的喜樂。
這樣,所以我常常說,平常我們常常說:「哎呀!不要得罪人、不要得罪人。」注 (p15) 意呀!當然你能不得罪,千萬不要得罪。可是萬一,尤其是我們修學佛法,修學佛法了以後,很多概念、很多行為呀,跟世俗上面是有不一樣的地方。碰見這種情況之下,兩者當中,不能同時善巧處理的時候,你注意!你如果說顧全了不得罪人的話,那時候你得罪了佛菩薩跟諸天;反過來說,你如果不得罪佛菩薩諸天,你要得罪人。請問你們願意取哪一個?這個概念很重要!這個概念非常重要、非常重要!再說一遍,當然最圓滿的辦法,你既上得諸佛菩薩諸天的歡喜,下面呢大家也歡喜,這個是最好。萬一兩者不可得兼的時候,你們要想一想,應該怎麼辦?這個地方順便一提。下面我們繼續看:
【諸天如何歡喜者,謂彼歡喜唱如是言,我等由其成就歸依,從彼處沒來生此間。是諸人等,今既成就多住皈依,亦當來我眾同分中。】
諸天見到有人歸依,就感念自己往昔也是因為歸依,知道如何斷惡修善,死後才生到天界來的。現在這個人,只要能夠歸依、如法行持,將來也同樣能生到天界,成為天眾和我作伴,所以非常的歡喜。
眾同分:是指同一類的眾生。如天道和天道是同一類,人道和人道是同一類。
天為什麼歡喜啊?他們看見你這麼皈依了以後,他們就說:「哎呀,好啊!我們所以生天是因為什麼?因為照著皈依,然後呢,如法修持成就了皈依,所以離開人間跑到這裡來。他們現在這樣的話,哎,也到我這個地方來了。」他們好歡喜啊!其實我們現在也是一樣,我們現在大家弄得很好,看見有人來,大家好歡喜,自然而然的,就是一般狀態就是會如此,就是會如此。那麼還有一點,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個修羅啊,他常常跟那個這 (p16) 個天上的,大家打,大家打。所以如果天眾人越來越盛的話,欸,那個打起來,比較打勝的機會遠來得多,所以他很歡喜。所以你如果說成就皈依的話,天眾熾盛,如果你破壞的話是魔眾熾盛,就這樣一個道理,這是很清楚、很明白的。
那麼除了這個以外,還有一點,你就了解了—是的,如果說你在世間,儘管剛才說的這個人世間也許這個規則不一樣,大家覺得:「哎呀,你這麼不相應!」但是你能夠隨順著三寶,你說:萬一我這種隨順了三寶,世間不同意;儘管得罪人,但是呢我卻使諸天歡喜。諸天歡喜的原因是什麼?你成就皈依,結果呢,你生天去了。請問:你願意走哪一個?世間最長不過是一百年,然後你如果能夠生了天,最起碼的四天王天的壽命相當於人間九百年哪(編者按:疑師口誤,九百萬年)!請問:你願意採哪一個?人間就算得罪了,一百年一直得罪人,我還是願意。得罪了一百年,我最起碼可以九百年享天福啊,何況還可以上三十三天哪!這是我們要了解的。喏、喏,喏!這個地方自己值得每一個人,大家來反省策勵一下。
值得每一個人,大家來反省策勵一下。下面是
<第二組>
p. 114 (7)
【◎ 教授所出勝利分八。一得入內道佛弟子者,】
第二種傳承,由教授所出的勝利,分八項說明。
第一個殊勝的利益,是可以正式成為佛弟子。
說皈依了以後正式地進入佛門,這個叫內道了,這個時候算是佛弟子。他下面說,進入佛道內弟子,
【總有多種,建立內外差別道理,然共稱許,覺與寂靜論師,以有歸依而為判別,】
判別佛與外道的差別,其中的標準雖然很多,然而阿底峽尊者、和寂靜論師,都是以有無歸依,作為判別內、外道的標準。
真正地分別有很多種差別,有的人這樣說,有的人那樣說。可是根據現在這個地方的傳承,這個師承是那兩位,不管是阿底峽尊者以及寂靜論師,他們兩位判別這個內外道的差別,判別佛弟子的差別,都以皈依作為根據,說你有了皈依就算佛弟子,就進入內道,所以說「以有皈依而為判別」。
什麼至心皈依的行相?49B1(0311~0846)手抄P18L12~P21L5
(p18) 【謂得歸依,乃至未捨,】
因此,在歸依三寶後,一直到未曾捨棄三寶前,都稱為佛弟子。
你得到了皈依以後在你沒有捨棄之前,那是佛弟子。不過這個地方注意啊!「得」皈依。皈依的時候,你有一個得到的,得到了這個皈依,什麼東西?就是這個—得皈依體。到現在為止,你們只記著哦:皈依還有一個體。這個體的真正內涵,慢慢、慢慢地以後再來詳細告訴你們,這個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好好地去學,一旦你得到了這個東西,那麼大家注意:你至少生天,如果是你想學淨土往生的話,一定往生,這個它的真正的內涵。所以下面很多地方講的、學的就是學這個東西,就是學這個東西。到現在開始學的也是學這個東西,前面學的還是學這個東西,還是學這個東西。
【是故最初入佛弟子者,須由至心於三寶所受為大師等,】
在最初歸依的時候,必須是由內心至誠的接受,佛為我們歸依的大師,法為我們證得果位的正法,僧為我們歸依的助伴,這樣才能真正得到歸依。
所以這一個就是最開始修學佛法的第一個條件—皈依,那麼皈依了算是佛弟子。那麼在目前我們能夠做到,能夠了解的這個皈依的體是什麼?就是你至心於三寶接受他—這個才是大師;「等」字,那個才是正確的方法,這個才是共同修習的助伴。這一個狀態,不是說聽聽、講講,而是從你內心深處一心一意皈投依靠,就這一點,就這一點。
那麼在這個地方呢,我們可以自己來反省一下,來反省一下。今天遭到一點點委屈 (p19) 了:嗯!被人家埋怨了幾聲,或者今天少獲得一點利養了,或者今天有一點點小小的病痛了。這個是什麼?苦,對不對?是呀!痛苦。現在碰見了這個痛苦以後,你怎麼辦呢?就是我們平常的一般的反應,這很清楚、很明白。受了委屈,然後呢或者跟他辯,乃至於跟他吵,或者你雖然沒辦法吵、辯的話,背後跑得去嘀咕,這是我們一般狀態,世間的常態都是如此,這樣。然後呢,你稍微少了或者什麼生了病,喔唷,趕快啊求神拜佛、找醫生買藥吃,這是一般世間常態,也是正常的。我們不是說修學佛法了以後不要這些哦!
這個時候注意的—為什麼要皈依?為什麼要皈依?以前容或不知道,現在我們了解了:哦!原來了解這個三界之內無非是苦,而真正能夠幫忙我們解決苦,從根拔起圓滿解決的是這個地方的,問題在這裡,皈依他,這個才是皈依的根本原因。然後呢因為你要脫苦,所以在這個理由之下找,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誰才是你皈依的對象呢?你要脫苦,他一定要什麼條件呢?根據這樣一路一路地上來了。假定你說這個次第非常清楚,非常明白,然後呢你能夠如理作意經常這樣去想的話,那時必然有一個什麼現象啊?你有苦你覺得:哎呀,這個苦呀,現在要找他問題才解決。對不對?是不是?必然地產生的結果。所以說這個皈依,如理的皈依跟平常的皈依差別就在這個地方。
平常的皈依,完了以後皈依,你還是浮浮泛泛的,那個時候你們懂得了吧?儘管行相 (p20) 上面你是學佛啊,實際上學的什麼呀?跟佛是了不相干。現在你照著這個次第一步一步上來的話,的確步步踏實。是嘛!就因為你有苦,所以要皈依;因為要皈依,所以找到的皈依的對象是三寶。現在這個苦現起了,那個時候你心目當中什麼?「哎呀,這個苦啊!」然後一心皈投於他。是的,被人家埋怨了幾句,你覺得很苦,那個時候你還是要去訴冤?跟誰去訴冤,跟佛去訴冤嘛,簡單哪!跟誰去訴冤?跟法去訴冤,跟僧去訴冤。這個就怕你不訴,你去訴就對了!
跟佛怎麼訴冤哪?南無阿彌陀佛。欸,對了!所以不管你遭到什麼事情,你自然而然哪只有一心念佛。你怎麼皈依法?皈依法是什麼呢?為什麼你以前會煩惱?就是錯誤不認識,現在我們不必說深談,最簡單的法告訴我們法是什麼?空,緣起。所以一切法的現起,都有它的前因後果,他假定說今天埋怨你,有理由,有理由當然總歸有原因,我錯了,埋怨我,我改呀!沒有理由,沒有理由他為什麼無緣無故?那以前一定是種下來什麼惡因,今天還了他,好高興,還了是無債一身輕。對呀!所以這個,這個時候就唯恐你不跟法訴冤。如果跟這些行持相應的叫什麼?叫僧呀!然後你去訴冤,那個人告訴你,喏、喏、喏,這個道理。啊,你懂得了,真感謝啊!是不是要這樣啊?必然的結果啊!
然後呢,如果你生了病了,啊!說世間本來一無可取呀,然後呢最後結果是必定是老 (p21) 病死,病是死因,現在要死了,趕快多念幾聲皈依,然後到極樂世界可以品位高升。那醫生要來找你,說不定你還不願意,醫好了以後讓我多在這個娑婆世界多留幾天,這苦不堪言,不要、不要!除非說你有大利益,為了一些利益,現在我一忍,一時不能放掉那些。假定說你這個皈依是至心的話,是不是會必然產生這個結果?對呀!所以這個地方就說「至心於三寶所受為大師等」。
當然現在這個是理解了道理必然結果,現在的的確確地普通一般人是有兩種狀態,有一種是以理智為強盛的人,有一種是情緒感情為強盛的人。那麼理智強盛的人,是,剛才這個道理容易了解,他進來通常也會從這個地方進來的,所以進來了以後,他又善於利用他的理智很容易得到這個。感情來的,他就不一定這樣的,他覺得:哎呀,皈依好啊!他也跟著去皈依。這假定你的的確確能夠做到至心皈依,到那個時候也是一樣,碰見什麼事情,反正就像人受了委屈了,沒有辦法去訴,跑到媽媽身邊哭哭啼啼地訴,這樣。所以到那個時候,你如果有受了這個,你還是跑到大殿上面,哪怕你流著眼淚說:「唉呀,阿彌陀佛,我受了委屈了,阿彌陀佛。」你還是會多念幾聲佛。所以這個時候注意哦:「至心」兩個字,「於三寶所受為大師」,你真正地從內心深處接受它了。這個靠什麼力量?靠思惟。
(p22) 所以我現在常常提醒大家,這個人身的最佳的寶貝什麼?思惟。現在我們修學佛法了,癡癡呆呆站在那裡,欸,腦筋也不要動,聽說念佛好,哎呀!最好希望趕快念一個佛,關在個山裡面,念它個三聲,然後就往生了。實際上我這是過分強調了一點,當然不至於如此了,我這是特別說明,現在有太多人就是這個情況。是的,他是感受到世間的痛苦,本來這是很好的現象,他也了解了佛法,是件很好的事情,那個時候他應該怎麼辦啊?善巧地找到善知識,或者了解這個怎麼樣行持,然後努力運用他現在暇滿人身難得的這個寶貝,這麼如理如法地思惟,他結果啊心心念念自然而然一直在這個上頭,正行也是,助行也是。這一點千萬要注意,千萬要注意!所以我剛才這個話,你們千萬要了解,要了解念佛的確是一個最好的法門,但是不得善巧的結果,就像現在這個流弊叢生。這個地方順便一提,順便一提,順便一提。
【此若無者,任作何善,皆不能入佛弟子數。】
如果心中沒有這樣的認知,只是口誦歸依文的話,是不能得到歸依的。如此,雖然通達經論,獲得禪定,甚至見空性,都不能算是佛弟子。也不管你是持咒、念佛、打坐,還是修任何的功德、善行,都不能算是佛教徒,因為你對於歸依三寶沒有正確的認識,而且也不是至誠歸依的。
假定這個沒有的話,不管你做什麼好事—做壞事更不談,做好事都不能算佛弟子。所以這個地方,現在我們了解了,這個佛弟子什麼?「至心於三寶所受為大師」,那個時候你皈依,得皈依體。然後你起心動念有一個特別的一個狀態—依體起用。我們現在不 (p23) 必在這個文字上面轉,實際上的狀態呢?等到你真正至心皈依了,你動一件事情,哎喲,你想到這個佛菩薩要我這樣做的,我該怎麼做!隨便動一個念頭,欸,我覺得已經這個樣的,我要這樣做!你自然而然會這樣的,自然而然你就會這樣的。
譬如說我們現在今天剃了頭,穿了這件衣服了,你忘記掉說,一看:哎呀,不行!我現在穿了這件衣服了。尤其剛剛開始換那件衣服的人,可能你們有這個經驗。有的時候你歡喜跑出去,一想,你看看這件衣服,不、不、不,以前可以做的現在不會做了,對不對?為什麼呀?那就是這個道理。就是說你現在得到了這個東西以後,自然而然很多事情隨時起心動念,覺得:「欸!不對、不對,現在要這樣了!」內心上面自然有這種力量。所以用這個東西用在戒上面,叫防非止惡;用在皈依上面的話,那個時候你的起心動念,一心就歸投依靠,以三寶告訴我們的方式為你行事的準則。假定這個沒有的話,不算!不管你做什麼善事,嘿嘿,不是佛弟子,這樣。因為不是佛弟子,它的好處就得不到,差別這麼個大法!
【二成一切律儀所依處者,】
第二個殊勝的利益,是歸依為一切戒律所依的根本。
第一個得到,得到這個皈依,然後更進一步受戒。「律儀」就是戒,這個一切的律 (p24) 儀,一切的戒。這個律儀有一點哦—戒善,換句話說,得到了這個東西一定可以感得善果的,一定可以感得善果的。所有一切的律儀戒法的這個好處,都依皈依而起。所以平常我們不管受什麼,三皈依固然是,五戒,乃至八關齋戒,沙彌、沙彌尼戒,然後比丘、菩薩一切戒,都是正得體的時候在三皈依的時候,都在三皈依的時候,就是這個。
【《俱舍釋》云:「受歸依者,是受一切律儀之門。」歸依七十論亦云:「近事歸三寶,此是八律本。」】
俱舍釋中說:「接受歸依,等於是接受一切戒律的開始。」歸依七十論中也說:「親近、承事、歸依三寶,是八種戒律(七眾別解脫戒、加上八關齋戒)的根本。」
八律:別解脫律儀此律儀有八,苾芻律儀、苾芻尼律儀、正學律儀、勤策律儀、勤策女律儀、近事律儀、近事女律儀、近住律儀等。
《俱舍論》、《歸依七十論》都這麼說—一切律儀的根本。那麼「近事」就是平常我們說優婆塞、優婆夷,親近三寶,承事如來的。那個剛開始的時候,皈依三寶,這個就是所有一切律的根本。這個八律儀就是五戒,然後呢八關齋戒,然後呢上面一樣一樣東西,這個根本都在這裡。
【此中意趣,謂由歸依而能堅固涅槃意樂,從此意樂律儀發生。】
這其中的涵義,是說歸依是步向涅槃的開始。由於怖畏墮惡道,所以歸依三寶,開始斷惡修善;因為清淨持戒,所以出生定慧,而達最後解脫。因此,從希望不墮惡趣的怖畏心,進而生起希望出離三界的心,再一步步趨向涅槃解脫,能堅固這些意樂心的開始,就是歸依。
原因是什麼呢?因為你這個皈依,所以這個「堅固涅槃意樂」。涅槃是什麼?就是寂滅,究竟解脫一切問題。這個究竟解脫一切問題的最開始,從哪裡開始?皈依開始,皈依開始。現在這個道理就很清楚、很明白了,因為隨時我們體驗到:為什麼要皈依?因為 (p25) 了解世間是苦。所以涅槃是什麼?苦的究竟寂滅位嘛,就這麼清楚,如此因就感得如此果啊!由於你這樣的內心這樣的一個意樂,內心認識這個好樂,然後呢你一步一步努力要去獲得,獲得嘛當然你照著去做,照著去做就是受的律儀,這個一切律儀。由於受了這個律儀,律儀的戒體得到了,這個戒體就是根本,從這個根本上面,所以五分法身戒為基礎,戒而得定、而得慧、而解脫、解脫知見,這樣來的。這個次第這麼清楚,這麼個好啊!這麼個好!所以想想看這個皈依的福,的的確確無法衡量地大呀!
<第三組>
【三先集業障輕微滅盡者,】
第三個殊勝的利益,是先前所積集的業障,都能變得輕微,甚至完全清淨。
前面以前積的業障,由於皈依了以後減輕,乃至於徹底地消除。
【《集學論》中,顯示歸依能淨罪時,說云「此中應以生豬因緣,而為譬喻。」】
集學論中,有段說明歸依能清淨罪障的例子。論中說:「應當以將生為豬的因緣故事,做為譬喻。」
那麼這個《集學論》上面,來說明這個皈依的好處能淨罪障的時候,它說:應該把這個譬喻來說明,什麼?生豬因緣說為譬喻。下面這個公案,我來說一下,也唸一遍。
生豬因緣公案?49B2(1739~2119)手抄P26L2~P27L13
【謂有天子當生豬中,由歸依故,即未生彼,是由歸依能淨當生惡趣因故。「若有歸依佛,彼不往惡趣,捨棄人身已,彼當得天身。」於法及僧亦如是說。故先集罪, (p26) 有者輕微,有者罄盡。】
有一位三十三天的天子,當天人的五衰相現時,知道自己福報已盡,於是就用天眼通觀察來生,發現自己將墮生為豬,因此悲痛不已,帝釋天知道了這件事,就勸他歸依三寶。天子至誠歸依三寶,七日七夜不捨。天子死後,帝釋天遍觀惡道,都找不到天子出生的地方,就去問佛。佛回答說:「已生兜率天。」這個故事,就是告訴我們,歸依三寶,能清淨當生惡趣的業因。因此,論中說:「若有歸依佛的,就不墮惡趣,這一世捨棄人身以後,就能得天身。」至於歸依法及歸依僧,也是同樣的道理。所以,歸依三寶,先前所積集的罪業,有的可以減輕,有的甚至還可以完全清淨。
五衰相:1.花冠萎謝 2.衣著塵埃 3.兩腋汗出 4.身體臭穢 5.不樂本座
徹底淨除。這個皈依生天因緣是這樣。有一個天人,有一本經叫《羯摩那法天子因緣經》還是不曉得是什麼經,他是一個天子。那麼天子臨終的時候五衰相現,什麼是「五衰相」呢?就是天人平常的時候衣服向來不髒的,到快死的時候,他衣服髒了。然後呢他身上的這個花,尤其是頭上面這個花,平常那花一直都是鮮花,從來不會枯萎的,到那個時候頭上的花會枯萎了。還有呢身上面他不會髒、不會有味道的,到那個時候他身上面又髒、又有味道,有的地方說,身上有威光或者是威光失去了,總之身上面的特質,由善而變惡了。還有呢他平常不出汗,他那個腋下會出汗。還有最後第五個,就不樂本座,他本來坐在那天子座上很歡喜,到那個時候,他坐立不安了。當這個五衰相現的時候,那快要死了,就相當於人那個必死之症,患了這個癌症了,那快死了。
所以天子一犯了那個五衰相,他就曉得要死了。那個天上的人,他是有天眼通的。哎呀!他要死了,憂愁大苦,但是他曉得這個死是無法避免的,他要看看死了以後到哪裡去,萬一死了之後,還再生天,那還勉強可以。結果一看哪!墮落豬當中,唉!你不要說墮天上到豬當中,我們叫人間到你墮豬當中你受得了嗎?絕對受不了啊,絕對受不了!不 (p27) 要說變成個豬,現在叫我們跑到那個豬住的地方去,在那兒住一天,我們實在受不了,我想沒有一個人受得了,對不對?何況是你天上面。唉!他大苦惱,然後到處去求,求那個大力諸天,誰也沒有辦法,怎麼求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最後那時正好佛出世,有一個天,說:「欸!對了、對了,現在佛出世,他是三界一切智人,人天導師,唯有他曉得,你只有去問他,他能幫忙你。」那麼後來就請求那個佛,佛就告訴他—皈依,你只要皈依就不墮落,然後呢跟他說種種的皈依的好處。所以它下面這個偈,「若有皈依佛,彼不往惡趣,捨棄人身已,彼當得天身。」就是這個《羯摩那法天子經》當中的一個偈子。所以他聽見了很歡喜,然後至心皈依,過了幾天果然死了,果然死了。然後呢死了以後,完了以後,他有沒有墮落?沒有墮落,又繼續生天。
這段因緣,這段公案,你們可以看看,這是千真萬確。所以皈依這個福不得了啊!他本來要墮落畜生了,那何等嚴重,沒有任何辦法可以解決的。欸!你只要皈依。注意哦!前面一再說的,皈依是什麼?要得皈依體,不要說我也皈依了,我這個皈依是相應不相應,這是大成問題,這個是才是我們真正要檢查、檢點的地方。那麼現在休息一下。
所以說有這個因緣,你看這麼個好呀!第三能夠皈依,得到這麼好處,可以得到好 (p28) 處。實際上他那個生天,還是算起來很小的,很小的,生天算什麼!我們要跳出三界輪迴的,也都從皈依上面得到的呀!
p 115
【四積廣大福者,如前所說。五不墮惡趣由前應知。】
第四個殊勝的利益,是能夠積集廣大的福德。這個和前面所說的相同。
第五個殊勝的利益,是不墮惡趣。
前面說得很清楚。
【六人與非人不能為難者,】
第六個殊勝的利益,是人與非人不能加害於你。
不管人非人都不能為難。
【如經云:「諸遭怖畏人,多歸依山林及歸諸園囿ㄧㄡˋ,歸所供樹木。其歸非尊勝,其歸非第一,雖依其依處,不能脫眾苦。】
如經中所說:「有些眾生,在遭受怖畏時,就去歸依山川、土木、鬼神。那裡知道這些對象,本身都還沒有離怖畏,又怎麼能庇佑我們離怖畏呢?所以,這樣的歸依不是最殊勝的,即使歸依了他們,也不能脫離眾苦。
很多人遇見了不如意的、恐怖的事情,於是總歸找一個依靠。他依靠什麼?山林、園囿,皈依所供的樹木等等,各式各樣的。這個的確,任何人碰到了苦惱不如意總歸去找,就是不一定找到人嘛,我們也…… 不一定找到皈依這些事情嘛,我們可以想像得到啦!有的人跑到求神賣卜,算命先生,或者我們找這個、找那個,這個都是。所有的這些東西,「其歸非尊勝」,並不是殊勝、並不正確、也並不尊貴。「其歸非第一」,這個真正要皈 (p29) 依的只有這一個,這是唯一獨一的,所以除了這個以外都不對。因為他所皈依的,「雖依其依處,不能脫眾苦」,因為他所依的地方,不是第一,是錯誤的他自己本身,所以雖然去皈依了,他的苦惱解決不了。反過來
<第四組>
【若時有歸依,佛法及僧伽,由知苦苦集,正超越諸苦。八支聖道樂,當趣般涅槃,】
若是歸依佛、法、僧三寶,由於知道煩惱是一切的苦因,又知道如何除滅煩惱,所以就能超越眾苦。除此之外,還知道如何行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定、正念),因此能趣般涅槃,得解脫樂。
那麼你能夠皈依三寶,由於這個曉得真正的苦樂的真相,以及苦樂的原因何在,然後你了解了這個才能夠超越這個痛苦。超越這個痛苦所行的就是道—八支聖道,道諦,然後呢得到涅槃滅諦的快樂,這個是真正皈依之處,能解決一切眾苦的。
【以智慧觀見,諸四聖諦理,此歸為尊勝。此歸是第一,由歸此歸處,能解脫眾苦。】
若是以智慧觀察,就能明瞭這個依苦、集、滅、道四聖諦,而證得解脫的三寶,才是最殊勝、最 尊貴的歸依。也只有這個歸依處,才能真正解脫眾苦。」
而這個要曉得,這個是什麼?以智慧,只有智慧才能夠真正如理如實地找到正皈依處,而得到好處,皈依這個「四聖諦理」。這個既尊又勝,這個「尊」是尊貴,這是三界之內唯一真正尊貴的。因為這是實在的、不虛假的,這是殊勝的,平常的時候都庸俗的,那麼這個才是真正第一的,是唯一的也是。由於你皈依了這個,一切痛苦解決了,一切痛苦解決了!
(p30) 前面說人與非人不能為難,關於這個我們說,你皈依了三寶以後,他馬上就有護法神來護持你。哦,說我們說:「那麼非人不能為難,人怎麼皈依了以後不能為難?我們就看見很多事實,皈依了以後,人還來為難我啊!」這一點要解釋一下,這一點要解釋一下。這個誤會,我們了解佛法裡面告訴我們一切都是因果緣起的法則,你真實地了解,人沒有一個人能害你,只有你自己!真正能害你的是什麼?就是你的無明,你不了解這個無明的行相,跟著境界轉了,害了,害了!所以假定你了解了一切因果法則,人家來害你,欸,那個時候你就想想看,他為什麼害你呀?如果說你有了傷害他的原因,他害你,當然嘛,應該的,還啦!就是剛才說這個道理。所以你正確地了解的話,的的確確—而這個唯一的辦法,靠什麼?靠皈依三寶,如理如量地了解這個道理,問題就解決了,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當然啦!人都不能為難你,何況是非人?三界之內的的確確人是最強。
【此中應以成就風索外道等緣,而為譬喻。】
這個道理,應當以風索外道的因緣,做為譬喻。
風索外道公案:
有一位外道,學習一種風繩,可以致人於死,當地的人都被他的法術懾伏,只有一位童子不為所動。外道非常生氣,就用風繩施法,童子卻毫髮未傷,外道懷疑是不是自己的繩法失靈,就用狗來做試驗,結果狗立刻暴斃。外道就質問童子說:「你到底有什麼法術能夠不死?」童子回答說:「我什麼法術也不會,我只是歸依了三寶而已。」外道聽了以後,拋棄所有過去所學的邪法,正式歸依三寶。這就是歸依三寶以後,能得大守護的最好說明。
這裡有一個譬喻,這個譬喻我也不知道。
【七隨一切想悉當成辦者,隨行何等如法所作,若先供養歸依三寶,祈禱成辦,則易成就。】
第七個殊勝的利益,是一切的願望,容易實現。不論做任何的事情,如果能先供養三寶,修歸依三寶,祈請三寶的加持,就能因為供養、修歸依的功德,容易成辦。
(p31) 不管你想什麼,由於皈依都能夠成就。不管你做什麼如法的事情,你先供養皈依了三寶,然後祈求的話,很容易成就。當然你皈依了三寶以後,你所想的事情一定如法;其實你就是不如法,它一樣地也成就,一樣地成就。就這麼有這麼一個公案,我這個地方說一下。說有一個沙彌到龍宮裡面去應供,到龍宮裡面去應供。平常啊…… 不,有一個羅漢。那麼這個羅漢去的時候,他有一個弟子,那個向來就是他自己去,不帶這個沙彌去。後來有一次,那個沙彌他附在那個他師父的上面,得到了一點龍宮的餘食,哎呀!他覺得龍宮這麼好啊,他就想要奪這個龍宮的一切。所以他認真地持戒,認真地供養,然後發願,最後這個沙彌果然如他所願,變成一個強力的龍王,跑到那個龍宮裡面,把原來這個龍王都殺掉了,就是這樣。這個惡願尚且成功,何況善願!你只要如法地去做,一定可以得到。那麼這是
【八速能成佛者,】
第八個殊勝的利益,是很快能夠成佛。
這個最究竟的。
【如《師子請問經》云:「由信斷無暇。」謂由獲得殊勝閒暇,遇歸依處,學殊勝道,由此不久當得成佛,】
如師子請問經中說:「由於歸依,可以不墮三惡道;對於三寶的功德深具信心,就能斷除執邪倒見;因為對三寶的信心,就可以不生在邊地等處。因此,對三寶的清淨信心,能斷八無暇。」
(p32) 像經上面說,因為你有淨信心,所以能夠斷無暇。斷了無暇,就能修行,能夠修行遇殊勝皈依的地方,學了殊勝的道,當然這樣上去了成佛。成佛的話—啊!一切問題都解決,什麼好處都得到,這上面那個根本也就是都是次要的了。
【如是憶念諸勝利故,於日日中,晝三夜三,勤修歸依。】
由於獲得暇滿的人身,又能歸依三寶,學習殊勝的解脫道,所以不久就能成佛。
前面這個道理,你經常去憶念思惟,因為你經過了憶念思惟以後,那時候發現,啊!原來你要求的一切的好處,原來都在裡頭,那個時候,你自然而然勤勤懇懇地皈依。我們為什麼做不到?就是有個好處呀,啊,就是難捨啊!結果呢如果說你能夠如理如量思惟、觀察,你就發現一切的好處原來—嘿,都要皈依三寶才得到。眼前這個好處實在是小得不能再小,而且貪了這麼一點小小的便宜,這個大好處都損失了。所以他並不教你真正地捨棄,他恰恰相反,要讓你得到大好處。
所以有很多人,這個也捨不得,那個也捨不得,我覺得這些人真沒有出息。要捨 (p36) 不得,要捨不得大的!眼前一點點小的東西覺得捨不得—我覺得不在乎,我捨不得是什麼?三千大千世界,我捨不得淨土,我捨不得是華藏,這個才是我捨不得的地方。你有種!然後你真正能夠這樣捨不得,你一定得到。那個都得到了,這一點點,唉,送給你都不要,這個是我們真正要了解的。所以我們的的確確要了解它殊勝的好處。你得到了這麼大的好處,啊,那一點點小小的事情都沒有問題了。所以為什麼他告訴我們,我們要多思惟觀察啊,就這樣。平常一點點小小的好處被人家擋住了,喔唷,大發脾氣!現在這麼大的好處,人家怎麼搶也搶不去,就等在那裡呀!所以我說真沒有出息呀,我們要做一個真正有出息的人,這樣才好!
這是第五,我曉得了殊勝的利益,以後那個就容易了。所以常常說:「哎呀,這個怎麼念佛才好啊!」簡單!你只要曉得,喏,這個有這麼大的好處,你真正曉得了以後,唉!這念佛真容易,教你不念佛都做不到。這個道理現在大家非常清楚、非常明白。那麼很清楚、很明白,為什麼做不到呢?這個答案,暫時停一下,你們好好地去想,好好地去想。想不出來,來問我,我再來告訴你。如果你想出來,你不妨問問我看看,想對、想錯?我也不一定知道,但是至少我曉得那個經論上面,佛菩薩告訴我們,我可以把這個完整的指示教授,指出來告訴你。下面:
⑥ 乃至命緣應當守護不捨三寶
<第一組>
(p37) 【◎ 第六下至戲笑乃至命緣,應當守護不捨三寶者。】
「共學內容」的第六項,是說從平常的開玩笑,到生命有危險的時候,都應當時時刻刻守護歸依,不捨棄三寶。
真正皈依了以後,最起碼的,哪怕笑、開玩笑;最嚴重的,哪怕送了命都要努力守護,就是守護這個皈依,絕對不棄捨。皈依尚且如此,所以下面你皈依做到了,下面持戒等等自然都做到。所以這個根本只要做到了,上面就都做得到。現在實際上呢,就是我們那個根本沒有,所以現在有很多人啊,哎喲,希望要求個菩薩戒,乃至於要求個密宗的大灌頂。不要這麼忙,你先把皈依做好了,你皈依做好了,下面一樣一樣東西都很容易,自然都會得到。你如果這個沒有基礎的話,不要說,啊,這個菩薩戒,密宗的灌頂,佛親自跑得來,跑到你面前,給你這個東西,也沒得用;反過來,你見到了佛,也沒得用。佛世這種公案太多、太多。下面說:
【身命受用,定當捨離,若為此故,棄捨三寶,則一切生輾轉受苦,故任至何事,不捨歸依。】
我們的生命、財產,未來死的時候都帶不走,都要捨離的。可是,如果我們為了守護生命或財產,隨便棄捨三寶的話,就會因為棄捨三寶,救護的力量也隨著消失,而在往後的生生世世當中繼續受苦。所以,在任何情況之下,都要護持三寶,不棄捨歸依。
我們所以捨不得的話,總有困難,現在最嚴重,哪怕那個身命,他真正皈依的人,哪怕身命可以捨掉,皈依不捨。為什麼呀?因為你那個身命以及眼前的受用,就算是你現在為了保護,捨掉了皈依,對不起,最後你能不能保護它?最後還是死欸!很多人沒有皈依 (p38) 的人,他沒有長壽欸,這很明白嘛,到時候照樣地死。於是這樣的話,你不就冤枉了嗎?不是冤枉了嗎?所以假定說,為了保護這個本來就要死的、本來就要棄捨的,而棄捨的話,太可惜啦,太可惜啦!所以你為了這個而棄捨三寶的話,那完了。「一切生中輾轉受苦」。所以在任何情況之下,絕對不要捨棄,絕對不要捨棄。
反過來說,當苦惱發生的時候,你能夠皈依的話,那麼這個苦惱卻是慢慢地怎麼辦?可以減輕。因為這是業嘛!由於你真實皈依了,然後知道了正確地做,這個業障漸漸淨除了,於是這個苦漸漸遠離了。而這個都從皈依開始,皈依正是要為做這個。所以當你遇見了苦,你反而棄捨皈依了,那這算什麼皈依?
【作是念已,數起誓願,雖為戲笑亦不應說捨歸依語,】
有了這樣的認知以後,就該常發誓願,就算是在玩笑當中所說的戲言,也不輕易地說棄捨三寶這類的話。
你了解了這個,這樣地思惟觀察以後,就下了一個立誓:啊!咬緊牙關—說這個誓是什麼?是要對自己所願求的一定要做到,這個叫做誓願—哪怕說笑話,絕不棄捨皈依。在任何情況下,絕不棄捨,就是這個道理。
【諸先覺等說一學處謂隨往何方,於彼如來應學歸依,未見根據。】
有些人說,如果你想往生那個世界,就該歸依那個世界的佛。譬如,你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該歸依阿彌陀佛等。這樣的說法,在經論當中是沒有根據的。
他下面有一點,說有的一些祖師們說呀,說其中我們皈依了以後,有一個學處。現在 (p39) 他下面告訴我們,皈依了以後應該學的幾樣東西。說有一些祖師們說有一個應該學的,說不管你到什麼地方,那麼,反正比如說:噢,通常說密教吧!說東方什麼如來,南方什麼如來,寶生如來是南方啦,西方是阿彌陀如來啦等等,或者到那個地方,皈依這個佛,到那個地方皈依這個佛,說這樣,有這種說法的。但是這種說法,大師說「未見根據」,未見根據,真正皈依,就是皈依十方三寶,就這樣,這個意思。而主要學的,就是上面〈攝分〉、教授當中所出的這幾點,關於這一點沒有根據。所以這地方順便提一下。
<第二組>
【◎ 如是六種共同學處,是如《道炬釋論》中說。】
以上這六種共同學處,是如道炬釋論中所說。
上面所說的六種共同學處,就是解釋《道炬論》當中的解釋。他為什麼要說這個?這個很有關係哦,表示他的師承。他這樣地了不起的一位大成就者,宗喀巴大師也好,阿底峽尊者也好,你看,我們曉得在印度,阿底峽尊者被稱為、被尊為第二能仁,宗喀巴大師也是。以這麼了不起的人,他們一開口,開口都有他傳承的,源源本本,說我這個傳承從哪裡來的,從這個我的老師、老師、老師,然後上去哪一個,最後推舉到佛,論是怎麼說,經是怎麼說。他們這麼樣成就的人,尚且這麼謹慎,我們現在一點樣子都沒有,自己開口就亂蓋,還說:「噢,一定要這個樣、要那個樣。」這就是我們的錯誤的地方。
(p40) 注意啊!所以真正修學佛法,第一件事情要認得的—我在錯誤當中。千萬不要總是我覺得對,然後要別人照我這個樣做,那你完全錯了。單單你覺得對,那只是害你自己;你要教別人,還要害了別人,嗯,這個非常糟糕!這個雖然無關緊要的,好像;實際上這個裡面非常重要,就是我們真正學,就要從這個地方學起,要從這個地方學起。
【各別學處初三種者,契經中說。】
至於別學中,應該遮止的三種應學,是契經中說。
那麼上面是共同學處,這個是來源。然後各別學處前面有,各別學處有三個對吧?應止、應學,說各別學處前面三個—契經當中。各別學處當中,
【後三種者,出於《歸依六支論》中。如彼說云:「應於形像頌,及諸碎黃布,信解為大師,親口說諸法,不謗應頂戴,淨未淨諸人,應觀為善士。」】
別學中的後三種,修行應學,是出於歸依六支論中。像這類的說法:「應該將一切佛的形像,以及象徵佛的碎黃布,都視為佛寶;對於佛親口所說的諸法,也應當至誠恭敬的不生毀謗,視為法寶;不論已經淨除煩惱,還是沒有淨除煩惱的修行人,都應當視為僧寶。」
這個就是跟前面這個別學當中的,這個應修三個一樣的內容。
p. 116
【〈攝決擇〉中所說此等。】
是攝決擇中所說的內容。
還有〈攝決擇分〉說也是這樣的。
(p41) 【迦摩跋云:「此諸學處,內隖蘇跋,想亦宣說,我二同從阿蘭若師所聞。」】
迦摩跋說:「這些別學、共學的內容,我想內隖蘇跋也是這樣說的,因為我們兩人,都是從阿蘭若師那邊聽聞來的。」
就是這個就是說他的師承。喏,他說那些師承,阿蘭若師,就是阿底峽尊者親傳的主要的康地的三個大弟子之一;親從這個他的,從內隖蘇跋,一代一代這麼傳下來,傳到宗喀巴大師,表示他這句話有出處。所有的地方,由經、論一直溯到佛。
【此語出於此師所傳《瓏跋嚩道次第》中。】
這段話是出自於這位老師所傳的壠跋嚩道次第中。
那就是告訴我們這個來源。那麼,上面就是我們皈依了以後應該學的,繼續下去。
<第三組>
【◎ 若有違犯此諸學處,當成虧損及棄捨之理者。】
歸依以後,若是對於這些別學和共學的內容,有所違犯的話,就是退失或者棄捨三寶。
你皈依了以後,萬一有違犯了,怎麼辦?還有呢,怎麼是棄捨?這個道理說一下。
【有說違犯六種成捨,】
那些情況算是對三寶有所虧損(退失)?那些情況又算是棄捨三寶呢?有的說,只要違犯了六種內容,就算是棄捨三寶。
有一類、有一派這麼說:如果說你前面所說的這些道理,這個當中有六種違犯了,那麼你就棄捨皈依了。哪六種?
【謂初三種各別學處】
六種內容,包括了前面別學部分,應該遮止的三處,以及共學部分的恆修歸依、供養三寶、為命不捨三寶這三項。
(p42) 初三種就是皈依了佛,不應該皈依其餘的大師;以及皈依了法,要離於損惱心;皈依了僧,不可以與外道共住,就是這個道理。這個「共住」,前面已經說過了,我們要記得。除了這三樣東西以外,下面還有呢,
【及恆修歸依,】
說我們正式皈依了以後,要恆修皈依,假定說不經常去,那麼又錯了。或者,再下面第五,
【為命不捨。】
第六,
【供養三寶。】
這個六樣東西,如果說你做不到的話,那就等於捨棄了。有一派呢,
【有說由其九種成捨,謂加違後三種】
有的主張,要違犯九種內容,才算是棄捨三寶。九種內容,除了前項所說的六種內容以外,再加上別學部分,應該修學的三處。
另外有一些說,要成了九樣東西違背了,那麼就是捨棄了,又加上後面三種,就是
【各別學處,】
後面的三種再加進去。就是上面這個六種,加上各別學處的後面三種。
【其餘僅成虧損之因,】
除了違犯這九種內容以外,其他的內容,只算是對三寶有所虧損,而不算是棄捨。
如果說,你沒有像上面所說的違背了六種或者九種,那麼只是差一點,虧損了,不是違背。這個是前面說。
【然作是思,】
然而,只要仔細的想一想,
那個地方告訴我們—宗喀巴大師:但是你假定說腦筋當中以這樣的想法、這樣的觀 (p43) 念,那麼這個就錯了。怎麼樣呢?說:
【若與為命亦不棄捨,有違犯者,實捨歸依,】
若是違犯了「即使生命受到威脅,或者緊急為難的時候,也不棄捨三寶。」這一項的話,實際上就等於是已經棄捨了歸依。
說,假定說你遇見了困難,乃至於是有生命危險,你就棄捨了三寶,那麼那個時候,你實際上就棄捨了皈依。這樣的話:
【如是雖未棄捨三寶,然俱愛執三寶異品,大師等三,亦違不言有餘大師,心未誠歸,故亦成捨,】
或者是,雖然並沒有說要棄捨三寶之類的話,但是卻仍然喜愛和執著其他的外道。譬如歸依其他的外道大師、非正法而認為是正法等。像這樣不把三寶當做是唯一真實的歸依處,心裡也沒有至誠的歸依,都等於是棄捨了三寶。
為什麼原因呀?他說雖然真正皈依的時候,它一定有一個儀軌或者什麼等等,當然你要捨的時候,你還是對著某人:「哦,我現在不皈依了,棄捨了。」實際上你那心裡面,形式上面沒有這麼做,可是心裡面已經違背了。本來皈依了三寶以後,你心裡面一定是依止,說執取這個大師是唯一的皈依處,然後所說的法是唯一所憑信的行持的準則,而行持的助伴,共同的同伴就是僧。心裡面現在你想:「唉,這個不行、不行,這樣做的話,生命受了傷害了,哦,不要、不要!」心裡面這樣想的話,你違背了你皈依的時候的這個內涵,那個時候,心裡面並沒有真正的皈依。既然沒有真正的皈依,當然捨棄掉了。
(p44) 【若未犯此,僅違學處,非是捨因。】
如果沒有違犯上面所說的內容,只是違犯其他的部分,就不算是違犯三寶。
如果你這個心裡面沒有,僅僅是對上面告訴我們,皈依了以後應該學的那些道理,你沒有做好,稍微一點違背。那個就是因地當中不圓滿,種了一個棄捨的因,並沒有產生棄捨三寶的這個實質上的結果。
<第四組>
【◎ 是故歸依,是於佛教,能入大門。】
因此,歸依是入佛教的大門,
所以皈依是進入佛教的大門。
【若有歸依,非唯虛言,則是依止最殊勝力。】
如果能夠真正至誠的歸依,而不僅僅是空言歸依而已,就等於是依止了最殊勝的力量。
假定說這個皈依不是嘴巴上面講講,而是內心上面真實皈依的話,這個的的確確是最安全、最殊勝、最超勝的力量。這個力量不得了的力量哦,不得了的力量哦!前面說過太多了。
【內外障緣不能違害。】
為什麼是最殊勝的力量呢?那是因為歸依三寶以後,所獲得的福德力和加持力,能使一切內、外障緣不能違害,
不管是若裡邊、若外面,外面是人家,不管是有情,情與無情的傷害,裡邊是種種煩惱惑業等等的,都不能傷害。
(p45) 【功德差別,易生難退,倍轉增長,】
過去沒有的功德,容易產生,已經有的功德,很難退失,因此功德能倍轉增長。
所以皈依了以後,有皈依這個功德的差別:你皈依了以後,它生起功德很容易,而不會退轉,退轉也…… 不會退轉,就是退轉的話,它也少;現在我們功德不容易生起,退轉很容易。然後生起來以後呢?「倍轉增長」,加倍、加倍地很快地增長。
【故如前說,由於怖畏及由憶念功德等門,受持歸依,勵力不違歸依學處,是極扼要。】
所以,正如前面所說,我們由於怖畏墮惡趣、憶念三寶的功德,才受持歸依。現在既然歸依了三寶,就應該對於三寶有真實的信心,平時也應該儘量的做到,所以別學和共學的內容,絕不輕易地退失或棄捨歸依,這才是最重要的。
說由此我們了解,那曉得了,是,也必定從前面所說的,由於了解三界之內的真相,無常迅速,死了以後要墮落的苦,所以怖畏這個苦,然後要找解脫,找到真正皈依之處而至心受持,然後呢努力不違背,這個是皈依的最最主要的一個內涵。這一點我們要認識,照著去做一定得到這個功德。
【◎ 設作是念:如是念死及思死後當生惡趣,而起怖畏,能從其中救拔歸處,是為三寶。若歸三寶不違學處,然其歸處,如何救拔?】
我們已經知道,由於念死之後,生起怖畏死後當生惡趣的心,才會找尋能幫助我們,從惡趣當中救護出來的真實歸依處。如今,我們也相信三寶是我們的歸依處,而且至誠歸依。歸依三寶以後,如果能夠不違背所有別學和共學的內容,那麼,這個三寶又是如何幫助我們從惡趣當中救護出來的呢?
那麼進一步我們要想了:對啊!那麼因為我們念到死、無常的迅速,然後死了以後,要墮落惡趣,哎呀,這個又這麼恐怖!然後呢就想為了怕苦啊,要找可以歸投依靠救護的 (p46) 地方,結果你找到了三寶。然後呢皈依了三寶,他又告訴我們怎麼學。然後呢這樣去學,他怎麼救?他怎麼把我們救起來呢?欸,對啊,這個我們要了解呀!他下面說:
【如《集法句》云:「能斷有箭道,我教示爾等,如來是大師,爾等應須行。」】
如集法句中說:「有誰能阻斷所有傷害我們的利箭(能斷除所有輪迴之苦的因)?我告訴你們,只有佛能做到,所以你們應該學習佛的一切行。」
欸,現在就告訴這個道理了,所以經上面現證成,然後解釋這個道理。經上面怎麼說?《集法句》上面,說這個真正能夠斷除痛苦的「有箭道」—箭,就是傷害我們—真正能夠避開傷害我們痛苦的這個道路,現在我告訴你啊,是誰?那這個是如來,「如來是大師」,這真正的一個大師,他可以告訴你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爾等應須行」,你們應該跟從著他,聽著他、照著他去做嘛,那個問題就可以解決了。所以
思惟正皈依是法寶的內涵?50A1(1918~)手抄P46L13~P47L15
<第五組>
【佛是歸依的大師,】
因此,我們應該歸依三寶,將佛視為歸依的大師,
真正的老師。
【僧是歸依正行的助伴,】
將僧視為歸依正行的助伴,
那個僧呢,是皈依了以後你修行的時候的同伴,這個很重要的。
【故正歸依是為法寶。】
而正歸依,正是實踐法寶最好的說明。
(p47) 所以正確皈依的是什麼?法寶。這句話,注意!我們真正皈依的是法寶。這地方有個問題提出來了。前面告訴我們,我們正皈依的是佛寶,不是所有的一切,這地方又告訴我們正皈依的是法寶,請問:到底哪一個呀?很多經上面都說:哦!是皈依的唯一的是佛寶,現在這地方就告訴我們卻正皈依的是法寶。我現在請問你們:這個裡邊有沒有矛盾?你們想一想,這個答案也擺在明天再說。不過我有的時候,明天,到了明天忘記掉了。現在是記性不大好,所以希望同學當中提醒我一下,提醒我一下。剛才好像也有一個問題,我現在也忘記了剛才問什麼問題,提醒我一下,那我來告訴你們。
當然我是主要的是鼓勵你們好好地想一想,你們如果想一想的話,然後我那麼一提的話,你就得到那個宗要,得到那個宗要。不要怕想錯!真正說起來,我們是一定錯的,假定我們一定對的話,那我們何必來學呀?我們都對了嘛!實際上,正因為我們都是錯的,所以一定要學,這個道理要懂得。所以不要怕錯,怕不懂!不但是要不怕錯,而是更應該了解不懂。所以經過你思惟的話,更找出來你錯誤的地方。所以你經過了思惟提出來的話,把你的漏洞都能夠遮蓋住,這樣我們才能夠一步一步好好地增上,懂不懂?這是我所以要你們思的這個原因哪!你們也應該善巧利用這個機會呀,這是對你們最佳幫助。如果說你們想著,哎,要教你們自己去想去了,這對你們自己的最大的損失,這是要注意的。 (p48) 那麼繼續下去:
【若能得此,解脫畏故。】
若是果真如此,就能解脫一切的怖畏,從三界中救拔出來。
因為你真實地得到了這個法的話,那麼一切的怖畏、痛苦解脫了,解脫了。下面就解釋這個道理,這個法寶,所謂法寶,得到法寶是什麼?
p. 117
【最下法寶,亦是由其初修業時,遠一分過,修一分德,斷證二事,倍轉勝進而為安立,非離此外,忽從他來。】
最上乘的法寶,能究竟成佛;中乘的法寶,能解脫生死;最下乘的法寶,也能不墮惡趣。這也是從歸依以後,知道如何正確修行,從遠離一分的過失,修證一分的功德來的。如此漸漸地斷除過失、修證功德,才能真正斷惡修善,而不墮惡趣,並不是離開斷惡修善,還有其他不墮惡趣的途徑。
這個才是法寶。法以教、證為體,大家還記住吧?法是什麼?內涵—教、證兩樣東西。「教」是告訴我們法的特質是什麼,如何行,得到什麼好處,這樣。然後呢你學會了,照著這個教去行,「驗證」了,如法如理得到這個圓滿的東西,叫作法寶。所以最起碼的,乃至於一點點,都由於如法地聽聞、理解,然後呢照著所理解的如理修持。結果經過這個修持以後,遠過、積德。遠一分過,就離開一分苦;積一分德,就得到一分樂。從「遠」方面說,叫「斷」;從「德」方面說,叫「證」。所以無非都是這樣的斷證兩件事情,這樣地繼續地倍倍增上而得到的,而得到的。就是說,不是說這個以外,其他的地方得到。所以絕對沒有天上掉下來的事情,這地方說得很清楚。經論上面告訴我們,經論上 (p49) 面告訴我們。
如果大家不想學則已,想學這裡說得很清楚:不要等,白等,白白浪費時間!唯一的辦法,要自己去修持。要修持,你必定要懂得修持的方法;要懂得修持的方法,一定要去聽聞;要聽聞一定要找善知識,所以這個次第非常清楚、非常明白。然後得到了善知識正確的引導指授,你照著它去思惟把握住、了解了修行的特質,然後一步一步深入的話,那麼那個時候,你就得到了這個法寶。得到了法寶,苦惱就解決,功德就安立,一樣一樣都行了!
哦!那麼現在我們了解,哦,原來最後找到這個根源在這裡。要想解決痛苦的根本從這裡,在法上面。那這個法又是什麼呢?你怎麼樣修行?怎麼樣離過?怎麼樣證德呢?當然你對那個法,應該有正確的了解呀!所以說:
下士道修法應對業果善巧認識,如理取捨,發深忍信?50A2(2458~0333)手抄P49L11~P54L2
【◎ 故於此時,是須善巧,善不善業及果差別,如理取捨而修正行,是為修法。】
所以,想要不墮惡趣,就必須先知道如何正確地斷惡修善,而斷惡修善,又必須善巧地分辨善、不善業,以及果報的差別。這樣才知如理的取捨,修一切的正行,這才是眞修行。
所以那個時候,你必定要正確地了解,所謂「善巧」的話,對它弄得非常熟悉,什麼是善業,什麼是不善業,善業是感得什麼樣的好的果報,是惡業是感得什麼樣的痛苦的果報,這個種種的關鍵在什麼地方,你了解了。因為你了解了,不想要得到苦,所以要去 (p50) 掉、要捨掉惡業,要想得到樂果,所以要修善業;如這個正理正法這樣地取善的,然後呢,棄掉、捨掉這個惡的,這個就是修行正法,這個是修法。好了!從前面這樣必然一步一步推上來,跑到那地方,這個結果。
如果說你這樣地上來的話,你心裡面自然而然是一點懷疑都沒有。然後再加上你深入思惟、觀察、懺悔,把業障淨除了,那個心裡面很強有力了,生起來了以後,那時候叫你說:哎呀,不要修行,你辦不到。叫你在那兒偷偷懶,你不願意—喔唷,這個好處都從這上面來了,叫我偷一個懶,我浪費時間,那絕對不願意呀!這個關鍵都在這個上面哪,都在這個上面哪!所以反過來,你如果得不到的話,叫你稍微多做一點,喔唷,不願意,然後找到機會還縮在那個地方,那偷偷懶。結果你了解得很清楚:偷了一點小懶哪,受無邊大苦;哦!現在稍微努力一點的話,將來得到無邊安樂,有這麼大的好處啊!都從這個如理取捨,絕對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都要靠你自己如法地取捨,斷、證兩樣東西得到的。但是你要得到這個東西的話,還要什麼?除了聽聞以外還要如理思惟,努力地思惟,心裡面這種決定的勝解生起來了,所以說:
【若不久思二業及果,如理取捨,則不能遮諸惡趣因,縱畏惡趣,然亦不能脫此畏故。】
若是不能經常地思惟善、不善業,以及果報的差別,就不知如何的取捨,來遮除一切墮惡趣的業因。這樣的話,縱使你不想墮惡趣,也不能從將墮惡趣的怖畏中脫離出來。
(p51) 假定說,你不努力地恆常思惟這個道理—哪個道理呀?兩種業:善、惡業,由善惡業感得苦樂的果報。你了解了,才能如理取捨。現在你不努力地長時期地思惟、努力,糊裡糊塗,不清楚,而現在一直在煩惱的現行當中。在這種狀態當中,對不起,你眼前種的因是什麼?煩惱、惡業之因啊!縱然你怕苦啊,對不起,你沒有辦法透脫出來啊!所以現在真正重要的:要真正懂得怕苦,要真正曉得求快樂。所以我們要有出息—是,怕苦的!是,要快樂的!但是要找到快樂的因,也要了解去掉痛苦的因,如理取捨,自然樣樣得到。所以說:
【是故救拔果位惡趣,須於因時,糾治其意隨不善轉,】
因此,想要不得惡趣的果報,必須從因下手,時時防止我們的心念,不轉向惡,才不會造下墮惡趣的業因。如何做到心不生惡念?則還有依賴於對業果的道理,產生決定的信解。
所以你為了避免將來這個惡果,從這個惡果當中救出來,一定要事先不要造這個惡因。在事先如果這個因地上面你能夠糾正,不要讓它隨惡、隨不善而轉,那個時候避免了這個惡因的話,自然你會避開這個惡果。要想這樣做的話,
【此復依賴於諸業果得深忍信。】
如何對於業果的道理,產生決定的信解呢?這就是下一部「深信業果」所要介紹的內容。
得到確定不移的認識。這個確定不移的認識叫做深忍,深深地忍可在心裡面,絕不動搖,絕不動搖。現在這種狀態當中,容或我們聽見了道理,說:啊,對、對、對!但是,聽的時候是對,等到你聽過了以後,心裡面就沒有了,這個是沒有忍可在心當中。那麼要怎麼樣才能夠深深地印在心當中呢?這唯一的辦法,就是你努力地思惟、觀察,多去想、多去想。要了解你不想這個道理的時候,你腦筋在想什麼?腦筋在想什麼?這個我們要認識的。你不努力地思惟這個三寶,我們的腦筋就在煩惱當中現行,就這麼癡癡呆呆啊,就這麼癡癡呆呆,大部分當中,就這麼癡癡呆呆地一生過去了。
所以現在有很多人都是好人,唉呀!說起來平常看見他就這樣,嗯,嗯,也沒有脾氣,也沒有什麼,很好,但是呢就這樣,提也提不起,放又放不下,就這樣的。然後呢看 (p54) 見一個好東西,喔唷,眼睛瞪大了,人家罵他幾句又受不了,然後一點點東西,就這樣來了。也未嘗不想修行,結果呢雖然你要跳脫痛苦,因始終在這個惡業當中,煩惱當中轉,怎麼可能得到這個好果嘛!要很清楚、很明白。所以說這個地方你認識了,你自然而然曉得了:哦,對、對、對!現在認識了,那時候你自然就提起心力來。對!不要讓這個心隨著這樣的,就是說努力地。就是你太累,我寧願去睡覺,睡完了以後起來,這個精神很好的時候,努力去思惟觀察,然後呢深入去想這個道理。想累了,跑出去散一下步,回來再來!這樣做,你努力去做,保證有效,必然有效,而且。
否則的話你就這樣,哎呀,要你做嘛你提不起來,要你放嘛又放不掉,欸,那就這樣的。然後呢披了這身衣服,真正的功德沒有積,然後呢浪費信施是有餘;弄得不好的話,還要去說長弄短哪,對不起,那除了地獄以外,的的確確沒有第二條路好走了,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啊!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呀,這是我們要了解的。如果說你能夠真正地善巧的話,嘿,妙了!你同樣做一個功德,披了這件衣服,做的這個功德,那在家人是絕對比不上,後面告訴我們,後面會告訴我們的。所以我們今天的的確確不是三生,是無量生的有幸,能夠跑到這個佛門當中來,又得到了這樣的圓滿的正法,好自努力!這個豈只事半功倍,你只要一點點的這個努力的話,得出來的功德,是無量倍數啊!
(p55) 我們現在了解了這個:哦!原來一切真正到最後又找到了,一路上面找進來,這個門越找越近,越找越近了。最後這個門在哪裡呀?嘿嘿!對於業果道理正確認識,然後深入地思惟,使它深深地忍可在心當中。所以第二歸依以後,必然跑到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