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30日 星期一

2020-01-08 進度: 入大乘道(一)

88A 21:04 - 89A 21:04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八

上士道修心次第分三:① 頂禮 ② 過門 ③ 正道

① 頂禮

1.學前為何要先皈敬? 2.出離心發起之量,如何檢查?如何脫離生死?
<第一組>
p. 203【敬禮至尊成就大悲諸善士足。】
現在每一個地方,一開始的時候,主要的一定皈敬,皈敬。不但是諸佛,不但是佛世尊,而且還有菩薩等等。這地方是「成就大悲諸善士」,特別是指菩薩,大乘僧眾。為什麼原因?因為這是要進入那個上士道,進入上士道,求他們的加持。這個原因我們已經了解了,那就看文。

② 過門分五:
① 以理成立最初即應進入大乘 
② 大乘種性者明知一切有情是母親而捨棄不應理 
③ 對一切利他應大力修持 
④ 救護苦難者如救頭燃般精進是士夫與智者所應行 
⑤ 於獲得勝妙大乘應生稀有想

① 以理成立最初即應進入大乘

【如是恆長修習生死種種過患。見一切有如同火坑,欲證解脫息滅惑苦,由此希求策逼其意,學三學道,能得解脫脫離生死。】
中士道所修習的內容,是思惟生死輪迴原來這不是可愛,可樂的,而是有種種禍害過失。要恆長地練習思惟觀察,那個時候內心上面,生起相應的如理如量的正確的認識,能夠生起了相應的正知見以後,所有的眼前的這些就,像火坑一樣地可怕,一心要求解脫,從這種錯誤的無明當中救脫出來,才不會淪落這個生死,感大痛苦。為了要得到這個,再來學習戒定慧三學,以期脫離生死。

經過前面這個次第,這個次第當中,「恆長修習生死種種過患」,這個簡單的幾句話, (p265) 也把前面那個綱要也說明,也是我們修習過程當中的一個原則指導。前面一定是先要了解生死的特質,原來這不是可愛、可樂的,而是有種種禍害、過失的,這個。那麼了解了以後呢,還要經過思惟觀察,這個思惟觀察不是馬馬虎虎,而要恆長地練習。那個時候內心上面,生起相應的如理如量的正確的認識,這句話的意思是這樣。否則的話會變成什麼呢?嘴巴上面說說空話,再不然的話,他是說就是酸酒上面哪,撒一點點麵粉,沒有用!
現在你能夠如理如量地,能夠生起了相應的正知見以後,那時候我們的見解是什麼?「見一切有如同火坑」。所有的眼前的這些,就像火坑一樣地可怕。這個,一個量,這是修行的,到現在這裡為止的,所謂成就。我們可以拿這個來東西檢查一下,當眼前我們看見什麼樣子?我們看見,是不是看見像火坑?如果你看見火坑的話,喔,逃都來不及,對了!如果我們現在看見了說:「哎呀,這個很歡喜!」錯了!所以這個地方,是我們一個檢查的標準,是檢查的標準。不管我們的見解也好,或者是我們的習性也好,嗯,這個地方覺得舒服,這個地方快樂,這個地方滿好,這個地方什麼,那錯了!三有當中任何一樣東西,那你看見像毒蛇一樣,看見像火坑一樣,逃都來不及。這個就是到前面共中士,我們應該修習的內容。
那麼怎麼辦呢,曉得這些東西正是策發生死大苦的,你看看好像是快樂,實際上 (p266) 呢,無邊大苦就在這個糖衣毒藥下面哪,藏在那裡。一心要求解脫,從這種錯誤的無明當中救脫出來,才不會淪落這個生死,感大痛苦。為了要得到這個,那麼只有一樣對治,一個正對治,什麼呢?三學。所以呀,努力地策勵自己,啊!全部精神要去學這個─戒、定、慧。那麼學了這個,就能夠從生死的苦海當中解脫出來了,解脫出來了,這個是前面所說的。

2. 何故說:「理從最初即入大乘。」此理為何?
【又此解脫無所退失,非如善趣,然所斷過及所證德僅是一分,故於自利且非圓滿,由此利他亦唯少分,後佛勸發當趣大乘。[088B] (p267)故於自利且非圓滿,由此利他亦唯少分,後佛勸發當趣大乘。】
修習中士道的結果,雖然能夠解脫三界,不像人天善趣還會退失(福報享完,仍墮惡趣),但是他所斷的過失以及所證的功德不圓滿,這樣連自利都不圓滿,更何況要圓滿利他。所以佛在我們證得解脫之後,勸發菩提心趣入大乘。

前面所說的解脫,中士所說的解脫跟下士不一樣。下士雖然眼前增上生─說這個眼前增上生,不是講現世哦,一定是後世的。現世在整個的佛法當中絕沒有這個,求現世快樂這絕沒有,哪怕下士。所以說真正地講佛法裡的下士道,指什麼呢?指求下世的,下一世,不是求這一世的。所以如果是貪這一世的話,那完全不是修學佛法,完全不是修學佛法,連它下士道都談不到。那麼下士雖然得到下一世的好啊,但是對不起,好了以後生了天,到最後又下去,又完了,這個會退失的。
中士裡邊所講的這個解脫,都不退失的,所以不像善趣。但是儘管它不退失,但是呀!儘管它不退失, (p268) 他所斷的過失以及所證的功德不圓滿,只是很少地一點點。所以對於自利來說,不要說利他,連他自利是都不圓滿。而利人呢?也有的,還是有的,少分。所以不管是在自利也好,利他也好,究竟地來說,要想自利一定要包括利他,利他一定是自利。真正圓滿的,不管是自、他二利,這個分不開的。而且佛到那個時候,勸發應該走這個路,究竟圓滿的路。這個「大」就是指究竟圓滿的,前面那個不圓滿的。

p. 203 (5)
【故具慧者,理從最初即入大乘。】
真正具有智慧的修行人,一開頭就應該走這個大乘,不會想要很迂曲、很遠自我解脫這條路

所以真正具有智慧的,能夠明白事理,辨別得清楚的呢,一開頭就應該走這個大乘。那麼說:「欸,你得到了解脫,然後回過頭來,不也滿好嗎?」是的,回過頭來一定還可以走得回來,可是這條路啊,很迂曲、很遠。既然你最後要這樣去走上的,你何必走這個迂曲的路子呢?譬如說,我們很簡單,說到正覺寺,一下去就得了嘛!結果你這正覺寺怎麼走啊?你從那邊,轉了個大圈子,跑了個三天,跑到正覺寺,那你不顛倒嗎?你幹什麼嘛你!那不需要,這不需要。這是所以我們真正有智慧的話,事情看得清楚的話,一開頭就走這個。

此段歸納了中士道次第的內涵,包括:
中士意樂——希求解脫之心,
中士修行——戒定慧三學之道,
中士之果——解脫生死。
歸納:具慧者,最初應入大乘,因為僅僅獲得小乘涅槃,只斷少分過失、只證少分功德、只是少分利他,而且由佛勸發最終仍須趣入大乘。聲緣道只證悟圓滿人無我,所以僅斷盡煩惱障,而未能斷一切所知障。從成佛的角度來說,先入聲緣乘求證阿羅漢果位,是迂曲、緩慢之道。因為證果入滅盡定一萬劫後,佛放光勸請回小向大,才趣入大乘,這樣成佛所經歷的時間,比最鈍根菩薩還要慢四十九劫。

【如《攝波羅蜜多論》云:「無力引發世間利,畢竟棄捨此二乘,一味利他為性者, (p269) 應趣佛乘由悲說。」】
如《攝波羅蜜多論》所說:聲聞、緣覺乘沒有能力引發一切有情的利益,所以應當徹底捨棄二乘。而應該以悲愍心來利益眾生,趣入以利他為主的大乘道。

這個二乘人,他雖然能夠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但是對於別人哪,他沒辦法,他沒有能力引發其他的人的好處,只是他在自利過程當中,他可以兼讓人家得到一點好處。譬如他要修行,他要乞食,要去乞食,因為他證了聖果,所以送給他的人,可以得到一點福德,所以他叫福田,只是如此。而他並不是自己的自力能夠幫助別人,所以這一個、這一種都不好。畢竟應棄,這個「畢竟」兩個字─一定應該棄捨。那麼怎麼辦呢?你真正要做的,是全部的精神都是利益別人,所以「一味利他」,這個才是大乘,這個大乘,這個大乘才是我們該走的。而入大乘之門,這是什麼呢?悲心,現在我們要講的就是這個。

【又云:「知樂非樂等如夢,見癡過逼諸眾生,捨棄利他殊勝業,此於自利何精勤。」】
又說:由於已經知道世間的快樂、不快樂,都和夢境一樣的虛妄不實,也見到了眾生被無明愚癡所逼惱的過失,身為菩薩,為何捨棄最喜愛的利他殊勝事業,反而精勤於自利呢?

我們現在了解了,世間一切的行相,快樂的也好、苦的也好,不管它是什麼,就像夢當中一樣。所以不了解它的原因,是愚癡,因為愚癡產生種種的禍害,然後呢,遭到種種的苦惱逼迫。現在呢,見到了、見到了,所以啊不再走這個路,不再走這個路。所以一心只求自利,但是呢他並不修這個殊勝的利他的這一條路,專門忙這個自利他很努力,這個不好、這個不好。

② 大乘種性者明知一切有情是母親而捨棄不應理

3. 針對〝大師的這個認定:諸有成就 ~ 不應正理。〞,師父是如何詮解?
<第二組>
(p270) 【如是見諸眾生墮三有海與我相同,盲閉慧眼不辨取捨,履步蹎蹶不能離險,諸有成就佛種性者,不悲愍他,不勤利他不應正理。】
就是因為見到眾生還墮在輪迴的苦海當中,被無明蒙蔽了智慧的耳目,不知道如何取捨善惡,一直跌跌撞撞地不能避開生死的險惡道當中,所以具有大乘種性的菩薩,才會悲愍眾生,積極精勤地行利他。

那麼就像前面我們修學過來,說見到一切眾生,這個見到一切眾生,就是從自己身上深深體驗,體驗到了以後呢,推己及人。這原來我是這樣,我們周圍的人啊,大家都是這樣,都在這個三有的苦海當中,就正像我一樣。為什麼呀?啊!原來「盲無慧目」,這個是根本啊!那是無明,不了解得事實的真相呀!不曉得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所以在這個裡邊哪,一天到晚,哎呀,跌跟斗啊!跑起路來,不能正規地走該走的路啊!因為這樣,所以一直在這個生死的險惡道當中啊!現在我們了解了,真正要想成就的,圓滿成就的,所謂有這種大乘種性的這種人,「不悲愍他,不勤利他」,不合理的。
我們自己在這個生死苦海當中看見:「哎呀!這個這麼不理想啊!」由於這樣見到這個痛苦,所以自己既然要出離,那麼當然一定要推己及人。想想,世間的這麼多人,對我有這麼大的恩,我之所以有今天的話,都是靠他們。結果呢,你看見了苦了,自己一個人解決了,不去管別人,這說得過去嗎?說不過去啊!說不過去啊!所以真正的,真正的,世間的人尚且不可以,何況現在修學佛法的人啊!自然而然,我們從這個上面會策發我們 (p271) 的大乘種性。所以凡是有大乘種性的人哪,不想救別人,這是不合理。不過在這個地方,要特別說明一下,這個利他,什麼?你懂得怎麼利他欸!這個時候才利他。你自己不懂得利他,藉利他之名,然後自害害人,這個不是佛法喲!這是我們把握得住的,這後面會詳細談這件事情。

【即前論云:「盲閉慧目步蹎蹶,欲利世間有佛種,何人不起悲愍心,誰不精勤除其愚。」】
正如前面的,《攝波羅蜜多論》又說:「由於我們缺乏慧眼,在生死中流浪不斷跌跤,一個大乘種性的菩薩,他一定會引發這個大慈悲心,一定精勤努力的要把世間一切人的這個愚痴,把它淨除乾淨?」

就是這個論上面的,《攝波羅蜜多論》又說:由於我們缺乏慧眼,在無明當中,所以一直在困頓當中啊!現在我們真正要想由於這一個感受,推己及人,要想利益一切世間,這一種種性的這種人,任何一個人有了這種情況的話,他一定會引發這個大慈悲心。在這種情況之下,哪一個人例外的?那換句話說,哪一個人都不例外的,一定精勤努力地,要把世間一切人的這個愚癡,把它淨除乾淨,那麼一起解決這個生死輪迴的這個痛苦。

③ 對一切利他應大力修持

【當知此中,士夫安樂,士夫威德,士夫勝力,謂能擔荷利他重擔,】
應知,此處所謂大丈夫的安樂、大丈夫的威德、大丈夫的殊勝能力,是指能荷擔利益眾生的重擔,

前面說的這些道理,這些道理說……這個地方前面是指這一段話,《攝波羅蜜多論》,換句話說,這個士夫就是上士士夫。這個上士他的安樂,他內心當中所感受到的, (p272) 希望做的,以及他做了以後他的功德、威力,以及他殊勝的能力等等,在什麼地方呀?「擔荷利他的重擔」,他能夠幫別人忙,這個才是上士,這個才是上士。譬如說我們現在隨便一般人吧,一個人自己覺得,哎呀!很神氣!為什麼你很神氣啊?你比別人強。對!現在你比別人強在哪裡啊?喏,你見到別人做不到,你能做到。可是如果說,別人做不到的是做壞事,你做到了,這有什麼稀奇啊?不!欸,這個是好事,而且好事當中最究竟、最圓滿的你能夠做,那個真是好漢,這個才是上士。所以這個地方所指的,他的內心當中,因為做到了這個,所以他,啊!感到歡喜!然後呢,因為這樣所以他的威德,所以他的殊勝的力量,都是從這個上面講起的。

【唯緣自利共旁生故。】
如果你只管自己的話,與旁生並無區別。

如果你只管自己的話,對不起,那畜生也是一樣。不要說得到人哪,普通一個畜生哪,牠也曉得只是忙牠自己的利益,這樣。我們現在修學佛法的人,也只管自己,那豈不是白得了這個人身了嗎?這個話我們要常常擺在心裡面策勵自己,常常策勵自己!

【故諸大士本性,謂專一趣注行利他樂。】
因此那個就是大乘行者的心性,他專心一意的為了利益別人,這個才是他真正的好樂與意樂所在。

那個就是大乘行者的心性,他專心一意地為了利益別人,這個才是他真正的好樂,他 (p273) 的意樂所在。

【《弟子書》云:「易得少草畜亦食,渴逼獲水亦歡飲,士夫此為勤利他,此聖威樂士夫力。】
弟子書中說:「假定我們單單為了自己的利益,那麼稍微吃飽了那也可以啦!嘴巴渴的時候喝一點水,那麼就好了,那很容易,那個畜生也是,大乘菩薩卻不同,所有的威德、安樂、勝利,都建築在利益他人身上,

要曉得,說假定我們單單為了自己的利益,那麼稍微呀吃飽了,那也可以啦!得到一點點,可以啦!那個很容易。這樣的作法,那個畜生也是。啊,你稍微辛苦一點─嗯,實際上談不到什麼辛苦啦─那得到一點少少地吃飽了就好了。然後呢,嘴巴渴的時候喝一點水,那麼就好啦!這個,這個不行、這個不行,啊,這個不行!我們得到了這個殊勝的人身,而居然只求這麼一點點的話,那個不對。所以我們現在這個地方,真正地所謂作為一個士夫,像我們說:喔!我們是一個像樣的一個人的話,應該怎麼辦呢?應該努力做的─勤利他,而不是得到一點小小的自己的吃飽穿暖,那就算!現在這地方的是什麼呢?就是所謂得這個「涅槃城」,《法華》上面那個譬喻,不要自己覺得得到了快樂,欸,不是這個。

p. 204
【日勢乘馬照世遊,地不擇擔負世間,大士無私性亦然,一味利樂諸世間。」】
就像太陽永遠不知疲累地照耀世界,大地不知揀擇地永遠負載萬物,菩薩無私忘我的精神也是如此,只知一味地利樂有情。」

平常我們這個,這個走路的時候,是慢慢走,在古代呀,那時最快的是馬。現在的走 (p274) 路,不是,不是自己慢慢地走,乘了這個馬一樣,這樣地快。而平常我們自己的一點點的溫暖光明,只管自己,現在不是,像太陽一樣!普遍照一切世間,普遍照一切世間,這樣地利人。那麼為了要幫忙別人起見,要負擔起一切利人的重擔,這個負擔的方式像什麼?像大地一樣!這個大地擔任何─喔!你這高樓大廈它也擔,你大如須彌山它也擔,小草它也擔,乾淨的東西它也擔,最髒東西它也擔,不管任何東西,我都一肩擔起。他真正那個大丈夫,真正地算是一個人,應該怎麼辦呢?是「大士無私性亦然」,欸,他這個本性這樣的。你所以做不到,為什麼?還是為了這個「私」啊、「我」啊!所以實際上你真正地把這個拿掉了,這個問題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就解決了。所以真正的大士,「一味利樂諸世間」。

④ 救護苦難者如救頭燃般精進是士夫與智者所應行

<第三組>
【如是見諸眾生眾苦逼惱,為利他故而發匆忙,是名士夫亦名聰叡。】
像這樣,因為見到眾生啊,眾苦逼迫,所以為了利益別人,然後這樣子的精勤,這個就稱為上士或者聰慧的人。

喏!像這樣!是因為見到眾生眾苦逼迫啊,所以為了利益別人,然後這樣地精勤,這個對了!這個就對了!這個才算是一個人,這個才算是有智慧者。

【即前書云:「見世無明煙雲覆,眾生迷墮苦火中,如救頭然意勤忙,是名士夫亦聰叡。」】
正如弟子書中所形容的:「見到世間被無明所覆蓋,迷亂墮入苦火中的眾生,就像自己的頭髮著火一樣,奮不顧身地急忙救火,像這樣一心只為利他的菩薩,就稱為士夫、或者聰慧的人。」

(p275) 上面就說明這個道理。

⑤ 於獲得勝妙大乘應生稀有想

【是故能生自他一切利樂本源,能除一切衰惱妙藥,一切智士所行大路,見聞念觸,悉能長益一切眾生,由行利他兼成自利,無所缺少具足廣大善權方便。】
所以能這樣去利益別人,結果呢?一切的利樂的根本根源從這個地方得到,除掉一切的不好的事情,得到一切圓滿的好的事情。任何一個有智慧的人,都該走這條大路,起心動念,見聞念觸,無非是長養跟利益一切的眾生,你真正的完全利他,結果卻是利了自己,像這樣圓滿具足廣大、方便、善巧的菩薩,就稱為聰慧的人。

所以這個地方,能這樣去做的話,那麼你呀利益別人,結果呢,自己的利益、別人的利益,一切的利樂的根本、根源從這個地方的,從這地方做起。所以能夠除掉一切的不好的事情,得到一切圓滿的好的事情。這個是什麼─一切有智慧的人,任何一個所有有智慧的人,該走的這條大路,這條大路。在這種狀態當中,不管你做什麼,起心動念,「見聞念觸」,在任何情況之下,無非是什麼?能夠長養一切眾生,能夠增長這個世間,盡世間一切人的利樂。你能夠這樣做的話,欸,「由行利他兼成自利」。妙咧!你的真正的自己的利益啊,就從這個上來的;反過來說,你要真正地自利啊,還非從這個上面做不可。所以說,你真正地完全利他,卻是結果是利了自己;同樣地,你要真正地利益自己,還必須從這個地方開始做起。那個時候圓滿了,一點沒有缺少,具足了。你這個時候,你才能夠「無所缺少具足廣大善權方便」,那個成就的時候才是佛。

【有此大乘可趣入者,當思希哉。】
既然現在有這樣的一條路可以走的話,我們要想這多麼希有難得,

(p276) 居然現在有這樣的一條路,啊,而可以走的話,我們想:「哎呀,真希有難得啊!」是嘛!本來我們一開頭的時候,就見到痛苦的不可愛,就見到安樂的可愛,現在居然有這樣地圓滿的一條路─把所有的痛苦徹底解決,把所有的安樂圓滿得到。而居然這一條路就是這麼眼前哪,當然殊勝啊!當然我們要走啊!而且你不走,還真冤枉咧!結果呢,你總歸還是要走,只是走了冤枉路啊!所以你一開頭如果了解的話,一定從一開頭就走這個路啊!

【我今所得誠為善得,】
想到了,好啊!歡喜啊!別人求那個無價之寶,怎麼找也找不到,哎喲!我現在得到了,真高興啊!

哎呀!現在想到了,好啊!歡喜啊!這個別人求那個無價之寶,怎麼找也找不到,哎喲!我現在得到了,真高興啊!

【當盡所有士夫能力,趣此大乘。】
那個時候,我們盡心盡力沒有別的,一心一意朝向大乘。佛往昔行菩薩道,並未爭取自利,只是一味地利他,結果早已成就了自利究竟的法身。

那個時候我們盡心盡力沒有別的,一心一意做這個。

4. 師父開示中,為何提到佛經上所說:〝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這句話?師父要傳遞時麼概念?
<第四組>
【此如《攝波羅蜜多論》云:「淨慧引發最勝乘,能仁遍智從此出,此是一切世間眼,具足照了如日光。」由種種門觀大乘德,牽引其意起大恭敬,而當趣入。】
正如攝波羅蜜多論中所說:「由於這個清淨的智慧(空悲不二的智慧),才能夠引發這個最殊勝的這一條大路,而一切諸佛的一切種智,也從這個地方出生的,這個才是一切世間的眼目,能夠破盡一切無明黑暗。」總之,我們應藉由各種不同的方法去理解,觀察,思惟大乘的殊勝的好處,大乘的種種的功德,策發大恭敬發心趣入。

(p277) 那麼還是引這個《攝波羅蜜多論》,這個就是大乘的特別的、特別的法門。那個由於這個智慧,而這個智慧才是清淨的,才究竟地能夠引發這個最殊勝的這一條大路。而一切諸佛的一切種智,也從這個地方出生的,這個才是一切世間的眼目,一切世間的眼目。能夠破盡一切無明黑暗,照了所有的愚癡,把它解決,像日的光明。平常像燈,乃至於像月,像什麼……那個一碰到日光,統統都隱蔽住了,這個才是我們該走的。
所以一開頭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辦?「由種種門」,由各種不同的方法去理解、觀察、思惟大乘的殊勝的好處,大乘的種種的功德。幹什麼啊?引發我們的意樂,使得我們對這個愛樂,然後呢,策發大恭敬心,一心求它,這樣。這個本論真妙啊!從一開頭到這裡,它處處地方,一定拿這個主題,來開這個頭,什麼?說:這樣做,不好;那樣做,好!先把這個利害擺在這個上頭,然後呢,策發我們的心意,有了這個心意,然後呢,真正地進入。
實際上呢,正規說起來,這個是一切諸佛的真正的善巧方便。所以佛經上面說,「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喏,在這個地方,看見沒有?千真萬確的。所以我們要懂得喔,這個「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的是這樣,處處地方善巧。當你了解了這個,然後呢,你有追求的心;有追求的心,下一步才要找哪一個是正確的路子,這樣步步上去的 (p278) 話,就沒有問題。否則的話,你雖然見到了,你覺得:「啊,這個好!」但是因為內心當中,這種強有力的推動的力量沒有,所以啊,說「好、好、好!」你也去跑,跑了兩步覺得:「唉呀!這個,啊,很辛苦啊!」但是前者他有強烈的推動的力量,再辛苦,「啊!它有大利益!」有大利益的話呢,當然嘛,當然你要付出相當的努力啊!他就成功了,他就成功。反之的話,唉呀!雖然一點點小小的,你就在那兒擋不住啊,那麼你就完啦!
所以這個兩句話,我們時時擺在腦筋裡面,多對自己反覆、反覆地策勵。如果我們自己眼前已經提起來了,那當然很容易善巧地來策勵自己,萬一不行的話,這是最佳方便、最佳方便。實際上反過來說,我們為什麼提不起勁來的?就是陷在現在這種安樂當中,還有就是怕這個苦。當你能夠如理地了解了真正的苦的行相,真正安樂的內容了以後,那個時候,你一定會把追求正法這個心意提起來。所以這一點,的的確確是我們修行人最佳的正對治,這個是所以講到哪裡,他總歸會以這個來提醒我們。同時呢,我也時時把這個真正重要的內涵、意義,再重說一遍。繼續下去。

③ 正道分三:
① 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心 
② 如何發生此心道理 
③ 既發心已學行道理

【由是因緣於大士道次第修心分三】
那麼既然我們現在已經策發了這個,了解了我們該走的這個上士,那麼這個上士道修 (p279) 行的次第,怎麼樣呢?分這樣的幾部分:

【① 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心,② 如何發生此心道理,③ 既發心已學行道理。今初,】
第一個呢先說明,要告訴我們,現在你要進入大乘,那麼大乘進入之門,大乘的根本,它的基礎在哪裡呢?是「發心」,就是發大菩提心,換句話說。喔!曉得了!那麼怎麼樣去發呢?所以第二個,如何發此心,發那個大菩提心的道理。第三,「既發心已」,發了這個心以後,心是發了,你要去做呀,才能圓滿哪!那個時候,講那個修學的,修學的這個道理。現在次第說下去。今初 

① 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心分二:
① 宣說入大乘門及種子等 
② 若對此精進則具大義

① 宣說入大乘門及種子等分三:
① 以教理安立發菩提心是入大乘道唯一之門 
② 具體解釋《華嚴經》教證而別說 
③ 大乘人須以菩提心為教授中心而實修

① 以教理安立發菩提心是入大乘道唯一之門

【◎ 如是若須趣入大乘,能入之門又復云何。】
現在曉得了,現在要學大乘,那麼進入大乘的門從那裡進去呢?

喔!我們現在曉得了,現在要學大乘,那麼進入大乘的門,從哪裡進去呢?

【此中佛說二種大乘,謂波羅蜜多大乘與密咒大乘,除此更無所餘大乘。】
在這裡佛講的大乘啊!一共有兩條路,一條是平常說顯教的,一條就是密教的,除了這個以外,再沒有大乘了,

在這個地方,佛講的大乘,一共有兩條路,一共有兩條路。一條是平常所謂顯教的,一條就是密教的,除了這個以外,再沒有大乘了。他為什麼這個地方要這樣說一下?這句 (p280) 話有什麼意義呢?前面已經說過好幾次,這是個圓滿的教法,他交代出來的時候,一定是一無遺漏。所以一開頭的時候,因地當中沒有一點遺漏,那麼你果位上面,才能夠究竟圓滿。要不然你剛開始的時候,你覺得摸到了,實際上不圓滿,摸、摸、摸、摸,摸到最後的話,得出來的結果是殘缺的。所以他一開頭的時候要特別點一點:現在你要進入大乘,整個的大乘,包含的內容就這個!換句話說,不管是顯教、密教,再沒有了。如果有的話,你在這兒講了半天,還有遺漏,那這個講了半天,就出了毛病了嘛!就這樣。

<第五組>
【於此二乘隨趣何門!然能入門唯菩提心。】
但不管你走顯教大乘或者是密教大乘,真正的能夠進入之門卻是一樣的,大菩提心。

是的,大乘一共分兩個,一個是顯教,密教。但不管你走顯教大乘,或者是密教大乘,真正地能夠進入的時候,這個進入之門卻是一樣的,什麼?大菩提心,大菩提心,就這樣。由於這樣的一個抉擇,所以我們就曉得了,所以不管你將來走的方便是哪一個,只要你是大乘,對不起,那個真正的進入的門,它的根本在這裡。這個,這個抉擇非常重要的,這個抉擇是非常重要的!前面已經講過很多次,所以我在這個地方不去講它,不再提它了。

【若於相續,何時生此未生餘德,亦得安立為大乘人。】
因此,看你什麼時候能夠身心相續生起菩提心,就算還沒有生起其他的功德,也安立你為大乘人;

(p281) 你有了這個認識,然後呢,照著這個修學。在什麼時候,在你的身心,相續就是身心,在你的身心上面能夠生起這個,就是說大菩提心生起來了,其他的還沒有,其他的都沒有生起來。即便是其他的任何功德都沒生起來,只要你那個大菩提心生起來的話,你這個就是大乘行人,這是大乘的行人。

【何時離此,縱有通達空性等德,然亦墮在聲聞等地,退失大乘。】
相對的,看你什麼時候捨離開大菩提心,縱使你已經有見空性等功德,也仍然墮入小乘、退失大乘。

反過來,你什麼時候一旦離開這個,所以換句話說,即使你發了這個心,離開了尚且如此,何況你沒有發呢?所以什麼時候你那個心裡面,把那個大菩提心拿掉了,或者你離開了那個大菩提心,那個時候儘管你有很多功德,功德到什麼程度啊?「通達空性」,喔!你就算大徹大悟了,對不起,這個還不是,你還是墮在聲聞地當中,你不算大乘,又退、又退,又退心了。

【大乘教典多所宣說,即以正理亦善成立。】
在大乘的經典裡面,也都是這樣宣說,而且以正理也善能成立:

上面這個,很多的大乘經典上面,都說得清楚,所以這個地方呀,特別說明一下。「大乘教典多所宣說」,這個就是大乘的教典。所以談到這地方,關於這一點,有的時候,南傳的人容或跟我們彼此意見不同,這個我們不必多提。因為他們的觀念當中,他所 (p282) 接受的只是小乘的。所以個人的認識不一樣,那個沒什麼好談的,千萬不要諍論,這一點注意!只是我們自己今天有這樣的殊勝機會了解了,一定要把它這兩個的內涵,差別在哪裡……。當然你一樣地可以選小乘的路子,絕對這是個人的方便,[089A] (手抄稿 第十二冊 p3)當然你一樣地可以選小乘的路子,絕對這是個人的方便,而且走到最後你還是走得上的,但是一定要把這個內涵啊,分別得清楚以後,那才對,那才對!
同樣地,你分別了清楚了以後呢,如果對方他自己不了解,那也不必談。就像一個大學生跟幼稚園的學生,你沒有什麼好講的。幼稚園的學生,拿了這個說,就告訴他:這個「3」像個什麼?像個耳朵。他說「3」像個耳朵,你不必告訴他耳朵不是「3」哪,這個話用不著跟他講。欸!他就是讓他這樣,然後排排坐、吃果果,他就是這個條件,很清楚、很明白。如果你跑到去跟他諍論的話,那不是他的幼稚,你根本談不到大學,是你的無知,這一點我們要很清楚、很明白的,這順便一提。以前不會有這種問題,以後我想我們可能會遭遇到。那麼不但是說經教上面這麼說,還有呢,就是你理論上面,正確無誤的理論上面,你也能夠圓滿地能夠說明這件事情。

5. 如何成立〝入大乘門唯是發心〞?
(p4) 【故於最初入大乘數,亦以唯發此心安立,】
什麼時候發菩提心,就什麼時候入大乘;

所以說真正進入大乘第一步,是從這個地方開始說起的,你一旦發了這個心,你啊,就安立在大乘道上了。

p. 205
【後出大乘亦以唯離此心安立。】
什麼時候離菩提心,就什麼時候退失大乘。

如果你一旦退出了,那麼還是指這個心。所以在後面很多地方會告訴我們,同樣地在這裡一開始,我們要了解到,不要說:「哎喲,這個法大哦!你求就大哦!」尤其是現在密教盛行了,不要說:「哎呀,這個法了不起哦!」對不起,不管它法再了不起,如果你跟大菩提心不相應的話,沒有用,一點用場都沒有!是,結個緣是有的,前面要了解哦!這個強調的,這特別要說明的,真正進入大乘的話一定從這個上面。所以你看那個密教的儀軌上面,一開頭的時候一定有發菩提心。它那個菩提心,不是嘴巴上面講講哦!如果說我們沒有照這個本論的次第學上去還不懂,在本論的次第學的時候,他告訴我們清清楚楚:任何一個地方,你要把正確的量認識,然後呢─哦,正確的質認識,然後衡準內心的量相應不相應,這不是嘴巴上面講講哦!嘴巴上面講講,唸一句的話,這個不算的哦!這是我們這地方要了解的。

(p5) 【故大乘者,隨逐有無此心而為進退。】
所以大乘的話,完全看你有沒有這個大菩提心。以下引顯教的經論證明,能入波羅蜜多大乘之門是發菩提心。

這個很清楚,所以大乘的話,完全看你有沒有這個大菩提心。

【如《入行論》云:「發菩提心剎那後,諸囚繫縛生死獄,然應稱為善逝子。」】
《入行論》說:你那怕才發心一剎那,雖然他還只是被繫縛在生死牢獄中的凡夫,但應稱他為佛陀之子。

你只要一旦發了,哪怕才發心一剎那,那個時候的確,心雖然發了,我是個凡夫,就還繫縛在這個生死的牢獄當中,但是這個真正的佛子哦!這個是佛的真的法子哦!所以佛法當中啊,二乘聲聞他不算,證了聲聞果了不是佛子。佛子是什麼?欸,大菩薩。所謂菩薩什麼?就發那個大菩提心的。雖然你還是個生死的凡夫,但是你是真正的佛子,是指這一點而言。

【又云:「今日生佛族,今為諸佛子。】
論中又說:你什麼時候發這個心,那你就是真正進到佛的家族裡面去了。

就是今天,你什麼時候發這個心,那你就是真正進到佛的家族裡面去了。那個不但是這個佛,而且一切諸佛的真正的佛子。

【此說發心無間,即為佛子。】

以上兩段教證都說到,發心無間即成佛子。

2019年12月22日 星期日

2019-12-25 進度: 解脫正道(九)

87B 00:00 - 88A 21:04

<第二組>
p. 201
【《集法句》云:「若行於放逸,即壞凡夫心,如商護財貨,智當不放逸。」】
集法句中說:「由於放逸、懈怠,才使我們的心生煩惱。想要心不生煩惱,就該好好的守護,讓它住於正念當中,就像商人善於守護財貨一樣。」

這個懈怠之前就是放逸,先開始的行相就是:哎呀,你好像無所謂的樣子啊!那麼下面緊跟著這個善法就鬆弛了,鬆弛了以後啊,煩惱都跟著來了。所以它一旦放逸了以後,那不要說佛法了,就是我們修學的人哪,這世間法都不行。很簡單,就像我們做生意人,你要想去認真地去做……馬馬虎虎的,生意都做不好,世間的事情都做不好,何況是修學佛法。所以真正有智慧修學佛法的人,絕對不可以,絕對不可以!一切時處提起來,心念上面提起來,哎呀!觀察:我現在在幹什麼呀?一點、稍微馬虎一點就不可以!
這個是所以你了解,為什麼古人他會這樣,哪怕坐在這裡他端端正正,做任何事情這樣。而我現在漸漸在了解,為什麼以前的人說磨墨啊,這個墨歪了也不行;乃至於孔老 (p243) 夫子說肉,吃肉的時候,他那個肉如果切得不方正的話,他不吃。這表示他任何一個時候心念就保持得啊,我們常常說,一點一劃都規規矩矩地,稍微錯了,欸,他覺得:「欸,這個路走錯了,不可以!」這樣。就這樣的心裡面,他這種警惕的心情,在任何情況之下,看見一點不對都不可以。換句話,這個就是什麼呢?那就是典型的精進不放逸的。反過來,放逸是什麼呢?什麼事情都是悠悠散散、馬馬虎虎、隨隨便便,心裡面覺得輕輕鬆鬆,滿好過的日子,這個都是愚癡畜生相、畜生相。然後呢佛法上面是這樣;欸,跑出去忙別的事情,忙得個起勁啊,那不相應,這我們要了解的。

【《本生論》云:「捨慚為天王,意違於正法,寧瓦缽蔽衣,觀敵家盛事。」】
本生論中說:「如果為了獲得天王的安樂而捨棄慚愧,心與正法相違,還不如手持瓦缽、身穿破衣,窮得什麼都沒有啊,看見的怨家對頭就在那裡耀武揚威,也沒有關係。」

所以經論上面告訴我們。通常我們碰見這種情況要認識:「哎呀,自己錯了啊,不可以呀!」時時提醒自己要感到慚愧。反過來,如果我們不檢察自心,不了解這個內心,而沒有慚愧心,捨掉了這個慚愧心,哪怕讓你做天王……。那世間的啊,這世間的比起天王根本比不上,不要說有錢的大老闆,不要說有勢力做一個什麼小小的官,做總統那個比起天王怎麼可以比呀!就是做天王,但是如果不……做了這個天王不能修學佛法─意違背正法,這個事情不要!所以在佛經上面告訴我們,他寧願跑到最苦的地獄裡邊,如果這 (p244) 個地方有佛法他也要去;反之,如果雖然上天堂,那地方沒有佛法,他不去。這裡也是如此,他說:「你如果是不能內心當中維持正念,沒有慚愧心提起來,違反正法的,就算叫你做天王,你不要!寧願幹什麼啊?寧願瓦缽蔽衣,窮得像個乞丐一樣。」
下面叫「觀敵家盛事」,窮得什麼都沒有啊,看見的怨家對頭就在那裡耀武揚威,沒有關係啊,我寧願做個乞丐,看得怨家對頭的「盛」就是,啊!非常好的耀武揚威的樣子。那沒關係!那是他的事情,我可是要內心當中怎麼樣─要修學佛法。而這個世間的事情,絕對不是我所要的事情,這是我們要了解的。所以這個地方的所謂放逸、懈怠、精進,他所指的,指跟法,尤其是正法相應、不相應而說。

1. 此處宗大師引《親友書》、《入行論》是在說明哪種隨煩惱?其行相為何?
【《親友書》云:「大王應知念身住,善逝說為唯一過,故當勵力勤守念,失念則壞一切法。」】失念
親友書中說:「大王!你應當知道,於身住身念,佛說這是求解脫者最大的一個過失就是忘失正念。因此,應當努力精勤地守護正念,一旦忘失正念,那麼什麼過失都來了,就會失壞一切善法。」

下面論上面告訴我們,說:你要知道啊,有一件事情很重要的,什麼呢?念,念身住。所以佛一開頭的時候,三十七道品,換句話說,我們修行第一個重要叫「四念住」。我們一開頭的時候,要把我們的正念安住在這個地方,這個才是我們真正重要的。這個是唯一重要的,如果說這個東西一旦失去了,那就害了,那個東西一旦失去了就害 (p245) 了。所以佛陀說,唯一的過失是什麼啊?就是你不能維持這個正念的時候,當那個正念失去的時候,那就害了。所以,「故當勵力勤守念,失念則壞一切法。」所以我們眼前正式修行的時候,第一件事情啊,最最重要的應該幹什麼呢?努力地去守護這個正念。
守護這個正念實際上還要一樣東西─正知。欸,你曉得現在對了,然後就安住在這個正念上頭,那個時候你保持著這個正念,你保持那個正念。所以這個時候的念體,是安住在這個正念上頭,你也可以說叫「念體」,也可說叫「念身」。我們要曉得,喏,把我們這個心念的念體、念身啊,安住在這個善法上頭,這個叫正念。一旦這個失去了,那麼什麼過失都來了,所以佛告訴我們,這個最大的一個過失。前面說的懈怠是最大的過失,這個地方說失去正念是個最大的過失,好像是兩個不同,實際上是一個。他精進的什麼?精進的就是把那個正念、念心提起來,懈怠就是沒有這個東西。換句話說啊,一個是就他提起這個正念的這一種力量來說,策發那個正念,念念向上;一個呢,是正對著你所提的內容來說。所以說的是兩樣東西,指的是一個行為。假定說你不能做到這一點的話,那麼什麼好事都做不成,什麼壞事都來了。

十煩惱(P170):貪、瞋、慢、無明、疑、薩迦耶見、邊執見、見取、戒禁取、邪見
煩惱六因所依隨眠、所緣境界、猥雜惡友、言教邪法、串習煩惱、作意妄執
隨煩惱
一、小隨煩惱,即忿、恨、覆、惱、嫉慳、誑、諂、害、憍十種
二、中隨煩惱,即無慚及無愧二種
三、大隨煩惱,即掉舉、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
四念住:身念處,觀身不淨;受念處,觀受是苦;心念處,觀心無常;法念處, 觀法無我。

【《入行論》云:「雖諸具多聞,正信樂精進,由無正知過,而令有犯染。」】不正知
入行論中說:「即使已經具備多聞、正信而且精進不懈怠,如果沒有正知力來防護不失念,仍會因為心生煩惱,而使戒行有所違犯。」

(p246) 這個論上面這麼說,雖然你具足了很多佛法上頭的認識─多聞,還有呢,不但多聞而且你啟發了正信,還有你一心好樂地能肯精進,下面還有一樣東西,什麼?正知。因為你不能正確地了知的話,那不知不覺當中啊,就「有犯染」,有犯染。就是說,所以這個正知跟正念,它是像個左右手一樣,但是這個正知隨時檢查,隨時檢查。比如說我們現在在這個地方念佛打坐,自己覺得坐得滿好,實際上呢已經掉入輕昏狀態,尤其是這個毛病。或者是輕微的這種忘念,想得不曉得到哪裡去了,自己坐在那裡不知道,坐了個半天,還覺得滿好,實際上不曉得錯到哪裡。那麼這個毛病在哪裡呢?就是沒有正知。這個詳細的行相,以及修學的方法,在後面的「奢摩他」一章說得非常清楚、非常明白,到那個時候你們才去學定,那就千穩百當了。
那麼現在到這裡為止,把前面所說的睡眠、昏沈、掉舉,然後呢懈怠、放逸、無慚、無愧、忘念、不正知,每一個項目它的過失、禍患等,引這個種種的經論,在這個地方詳細說明一下。所以我們了解要正式開始修行的時候,下腳第一步作那個戒基礎的時候,這個地方要特別地努力,特別地認識,然後呢精進地去行持。

<第三組>
【不能如是斷諸煩惱及隨煩惱,然當不順煩惱,不執彼品,視如怨敵,是為現在必不容少,故應勵力攝對治品,破除煩惱,清淨自內所受尸羅。】
縱使還不能斷除根本煩惱和隨煩惱,也不應當隨順著煩惱轉,任由它增長、串習。應該不執著貪等煩惱,而將它視為怨敵。就算眼前還不能減少它,至少也應盡力修習對治法,進而將來做到破除煩惱。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清淨從內心守護所受的戒律。

2. 師父說:「不隨煩惱,這一句話千萬注意啊!」但如何做到?
(p247) 是,現在我們已經了解了,說生死是痛苦的,而這個痛苦的根本的原因呢,最後追蹤到根本上的是煩惱。這我們所有的現在的努力,就是要斷除這個煩惱,但是它不是一口氣,一下就能夠把它斷除的。「諸煩惱及隨煩惱」,就是大大小小、各式各樣。但至少有一點我們必定要了解哦─不隨煩惱,這個地方,這一句話千萬注意啊!是,我們目前的的確確不可能一下把它斷除乾淨,乃至於經常要跟著它,但是這個時候要什麼?不要隨順它。前面那個祖師告訴我們,怎麼說呀?他有的時候被它壓倒了,但是壓倒了他並不服氣,在下面咬著牙,切齒。換句話說,對不起,我今天雖然被你打倒了,但是我絕不服氣,我一定要跟你鬥!這是現在我們就要這個心情,這個很重要的。
所以我以前一再地說,什麼叫持戒?引那個《瑜伽戒本》上面菩薩戒,不是說你今天一持,哎呀,就像那佛菩薩一樣,這個不可能的,絕無可能!我們因地上面是渾身煩惱的一個凡夫,怎麼可能一下就完全持清淨呢?天下絕無此事,佛法尤其不會講。而是怎麼辦呢?照著次第一步一步地上去。就是你努力的時候,像前面說,第一個你要懂得要怎麼樣去正確地了解,要學、要學,所以啊對治這個不正知,這是我們第一─無知對治。然後呢,了解了以後還要不放逸,否則的話雖然你多聞,前面說:啊,你也曉得、也肯啊,但是呢你如果這個悠悠散散的不行!所以不放逸,然後呢對它起個大恭敬。
(p248) 雖然在這種情況之下,這個煩惱還是盛,還是很強盛。不過下面就告訴我們,你不要隨順它,「不執彼品,視為怨敵」,這是重要的,這個是重要的!儘管你還是不知不覺被它拉了去,常常被它拉了去,心裡面要怎麼辦呢?不要說:「欸,這個好的。」我們要內心當中:「這個真是我生死大怨家!」不管你貪心重、瞋心重、癡心重。平常比如說瞋心重的人,他往往自己啊看什麼事情都看不順眼,看不順眼那個時候應該怎麼辦呢?完了以後,他立刻就感覺到:「哎呀,我這個……心裡面怎麼又瞋起來了?」[088A] (p251)
那個時候應該怎麼辦呢?完了以後,他立刻就感覺到:「哎呀,我這個……心裡面怎麼又瞋起來了?」平常我們世間的人,就是平常的一般狀態,他完了以後,儘管人家勸下來,或者事過境遷了,他心裡還是覺得:「這個傢伙沒有道理,我有道理!」這是什麼?那就是「執彼品」,他自己覺得這樣對的,他不了解這個瞋的害處;同樣地,貪也是如此。是,境界現前的時候,我們不一定能夠擋得住,儘管嘴巴上面講不要貪,但是呢,人人有這個經驗:啊,理論上面也知道,嘴巴上面也講,境界現前又跟著它跑了。但是,境界現前可以跟著跑,平常事前跟事後,你心裡隨時要告訴自己:「哎呀,這個不對呀!這個不好啊!」我們平常如果說我們還在想:「哎呀,這個好!」那麼這個就錯了,這就錯了。
當然對我們現在一般來說,像這種世間的事情我們不會,世間事情我們不會。我們比較容易犯的,那個地方自己注意,自己注意。凡是我們容易犯的那些事情,平常的時候要 (p252) 了解:這是我真正跑到這個地方,要對治它的就是這個,不要把它看成功這個對我們有幫助的。觀念上面,第一個要認得很清楚。在我所了解的,眼前我們在這方面,最難對治的是什麼呢?倒還是飲食,它是生死第一增上緣,的的確確地。這個平常的時候不會,一跑到那個地方去看見了,心裡面就來了,來了以後怎麼辦呢?現在這個地方告訴我們,欸,回來的時候想:「哎呀!這個是生死大怨家!我總要用什麼方法,把它對治它。」千萬不要完了以後,還說:「哎喲!這個營養重要,這個重要、那個重要、那個重要、那個重要。」那就完全錯了。所以這個地方特別告訴我們「不執彼品」,就是這個。
他上面前面已經說過了,所以沒詳細說。千萬不要把這個東西,再看成功好的、清淨的、美好的,然後內心上面去執著它。應該怎麼辦呢?把它看成功這個才是我們的對治的生死大怨家。那麼這個貪、瞋,其他的都是如此,其他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如此。就是說,隨你個人自己的哪一個煩惱重,不是說我們現在一口氣,要把這個東西,把它拿掉它,我們必定要懂得拿掉它的次第步驟。那個次第步驟,現在呢,第一件事情,就是在這個上頭。所以這兩句話大家注意,這個是眼前必不容少的,真正講修行這是第一件事情,這是第一件事情。
所以我們哪,「勵力攝對治品,破除煩惱」。我們要努力,把這個對治這些煩惱的各 (p253) 方面的正確的方法,現在努力地學習,然後呢好好地把持住,去對治這個煩惱。能夠這樣去的話,那麼自然而然哪,戒就能夠清淨,所以才能夠「清淨自內所受尸羅」。這很有意思,看見沒有?他那個所受的戒,不是在形相上頭的,而是在你內心上頭的。就是你內心上頭所受的戒,經過這樣的話,清淨了;你能夠內心清淨了,這個行相自然而然慢慢、慢慢地就相應了,相應了。
這個地方我們並不是說忽視這個形相,形相非常重要。剛開始的時候啊,單單說那個內心,那個是說空話。剛開始的的確確地,我們要為外面的境界上面,要嚴加防範,防範了以後,把自己保護在最好的地方;然後呢,努力學習,從內心上面,根本上面認得它,於是裡外夾攻,到那時候你就自然相應。這個我們必定要了解,你偏掉哪一方面都不行。現在聽說,哎呀!對,淨治煩惱,好像形相不管了,那是說空話。反過來說,你在那地方形相上面執得很牢,自己覺得做對了,裡邊一塌糊塗,那也沒有什麼用場─繡花枕頭。這兩點我們要都清楚。下面:

⑦ 調伏煩惱是主要的悉地 

3. 祖師所承許之修所成,內容為何?
<第四組>
p. 201 (6)
【大覺窩弟子吉祥阿蘭若師謂內鄔蘇巴云。】
阿底峽尊者的弟子吉祥阿蘭若師對內鄔蘇巴說:

那個就是個大祖師,是阿底峽尊者的弟子,跟他的弟子說:

(p254) 【智然,後有人問汝弟子眾,以何為教授中心,則定答為已發神通或見本尊,然實應說於業因果漸漸決定,於所受戒清淨護持。】
「耶喜巴!以後有人問你的弟子你們現在學主要的學習些什麼啊?大家一定會說喔喲,我現在發了神通,見了本尊了。其實應當說:對業因果越來越具有深忍信,對所受的戒律能清淨地護持。」

看、看!他為什麼這地方特別提這個人?這地方有一個原因哦!這個正教的圓滿的教授從這個地方來的,所以看看,行持這個圓滿教授的真正的那個行持的行者,是怎麼個作法的。他們是這樣做的,說:「某人哪,後面有的人問你的徒弟,包括說你在裡頭了:『你們現在學,主要的學習什麼呀?』大家一定會說:『喔唷!我現在發了神通了,見了本尊了!』那個是說得到了定。就是我們現在這樣,哎呀!學定啊,乃至於念佛的,趕快得一心不亂哪!持戒的嘛,哇!這個,這個各方面好像三衣、瓦缽……每一方面,一舉一動啊就這樣。乃至打坐的話,他會跑得去得了定,或者說:「我這個一盤腿,可以盤幾個鐘頭,我也可以盤雙盤!」都是搞這個、講這些。
看看,這個地方呢,祖師告訴我們怎麼說啊?嘿!妙咧!「實實在在應該說,是業因果漸漸決定。」啊!說經過了正確的認識,現在對業因感得業果的這個道理,由於認真如理地修習,內心上面產生決定不移的見解,這樣的這個才是。因為你對這個「如是因感如是果」,正確地了解了,所以你不敢一步亂來,然後呢努力行持。這個時候的戒啊,拼命地護持,於是就能夠持戒清淨,這個是大祖師的典型的榜樣。下面這個解釋說明:

(p255) 【故修之成就,當知亦是無明等惑漸趣輕微。
所以,所謂的修行成就,應當是指無明等煩惱,逐漸在減輕才對。

⑧ 讚歎摧毀煩惱是大英雄

<第五組>
能感現後二世純大罪苦,】
能導致現世和後世純粹大罪苦的業,

真正的修行的成就,不是說我現在能夠盤多少腿,能夠磕幾個頭,念幾聲佛。這個是的,可是我們必定要曉得,修行的中心目的在哪裡?說斷生死。生死的根本是什麼?煩惱。所以「成就」是成就些什麼?就是你能夠把煩惱慢慢地減輕,這個才是嘛!所以他說要曉得,修行的真正成就是指什麼?嘿,你的無明這些惑呀,漸漸輕微喔!這個關鍵很重要。現在很多人修了個半天以後,哎呀!講的道理是講得天花亂墜,真動聽!然後呢功夫的話,講起來,一天一定可以定什麼幾個鐘頭,意象是什麼樣。結果煩惱如何啊?一動都沒有動!說不定還比別人還要厲害。這個、這個不是,這個不是!
所以他告訴我們,這個是根本喔!所以真正的修行,你一定要從一開頭時,認得修行的目的,那麼達到這個目的,然後步步探索它的根本在哪裡。所以修行的真正的成就,就指這個上頭是不是在一步一步上升,所以在這裡。為什麼呀?因為這個東西才是真正的苦樂的因,如果說你這個淨除掉了,那麼增上生;否則的話呢,墮落!所以這個惑,這個無明啊,是能感得現、後二世的純大罪苦。現在我們要修的,就是修這個,就是修這個。當你修了時候,然後漸漸增上生,由於這個增上生,最後獲得決定勝。由於這個理由,然後你去念佛,欸,成!你去打坐,成!持戒,對!學教,對!這個基本的概念要把握得住。

(p256) 【謂與他鬥爭,然於爾時一切眾苦,捨命強忍。】
就是以瞋恨心和別人鬥爭。而在這樣造罪業的時候,一個堅強的人尚且能不畏犧牲,強忍一切痛苦,

這個就告訴我們,說現在我們真正重要的修的,要對治這個東西,要鬥。怎麼修呢?就是要跟它鬥,要跟它鬥。在真正鬥的時候,那個時候啊,的的確確要忍種種的苦,種種的苦。什麼苦啊?就是你無始以來的習性就是這個樣,現在要把整個的習性扭過來,這個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個就是修行,這個就是苦。你能夠把這個習性扭過來了,那就問題解決了,那就解決了,這樣。所以這一點我們必定要了解,所以「捨命強忍」,這個真正、真正要現在努力的時候,就是那個。命尚且捨得要努力,何況是眼前小小的事情?這個地方要注意啊!

【其傷疤等返自顯示,謂此即彼時所傷,若斷煩惱發精進時,忍耐苦行,極為應理。】
而且還會自我炫耀傷疤:這是在那次戰爭中英勇掛彩的。如果是在勤發精進斷除煩惱時,所生的痛苦,就應該儘量地忍耐,這才是合理的苦行。

就是說平常我們哪,上面這個話這樣:就平常假定有的時候,我們跟人家打架,那麼為了打架,吵的時候,那個時候跟人家互相打,自己身上受了傷了。等到以後,欸,自己覺得:「你看!我這個受了傷以後啊,自己能夠忍下來,能夠把人家打倒。」自己覺得:「欸!很了不起吧,很了不起吧!」有很多強悍的民族,譬如現在的那個德國人,很有意思。以前遇見、看見德國人哪,他來的時候刮鬍子,刮得滿臉都是血,我們覺得說,他怎 (p257) 麼老是刮了個滿臉都是血?弄不清楚。喔,後來曉得了,他們從小就這個訓諫。叫我們現在碰到一點,出了血了,喔唷!那害怕得要命!他這個就非常強悍,做任何事情,打起精神來。如果說你平常的時候刮得馬馬虎虎,刮不出血來的話,表示這個人很懦弱。他從小養成功這習慣了,所以他一點小苦絕不怕!養成功這種非常強悍的、精進的精神,所以德國人在歐洲之所以成就有他的道理的。
世間尚且如此,現在我們小小的一點點,哎喲!一點點就受不了了,受了一點點風寒哪,就這樣縮在那個地方,頭就伸不起來。然後小小的傷風,就趴在床上,就爬不起來;然後呢稍微一點點東西啊,哎呀!覺得這個受不了,那個也受不了。這個不行!所以他告訴我們世間這樣,就表示你的勇敢哪!現在我們斷煩惱的時候,發勤精進,要忍耐這個苦,這是絕對合理的,絕對應該的,絕對應該的!

【《入行論》云:「無義被敵所毀傷,若尚愛為身莊嚴,為大義故正精進,小苦於我豈為損。」】
入行論中說:「若是無緣無故的被敵人毀傷,還把傷痕當成是自身的莊嚴,現在是為了解脫成佛的大義而精進,小小的痛苦對我而言又有什麼損害呢?」

這個經論上面就告訴我們,現在以世間的情況來說,我們隨便跟人家為了一點小事情爭吵,爭吵了以後的話,跟敵人啊,當然,兩個人互相打、爭,然後受了傷了。受了 (p258) 傷了以後,自己覺得勇敢:「嗯,你看!我這那個時候,打得這個上面的一個傷痕!」自己覺得這個一個「莊嚴」,這個莊嚴表示他的勇敢。世間的毫無意義的事情哪,你覺得勇敢;現在為了無比的大義而精進啊,那個時候你更應該勇敢,那個勇敢才是你真正的莊嚴哪!你能夠這樣的話,那小小的苦,對我們根本一點都不會有什麼問題。這個地方,這是我們特別要注意,特別要策勵的喔!
所以諸位務必要精進地,固然啊……這個地方更加強警惕,否則的話呢,真正我們下腳第一步,這個地方,心理上先要建立起來,心理建設,這個是很重要的。自己要告訴自己:「我一定要做到!一定要做!一定要做到!」你有了這樣的一個決心,然後呢事情來的時候,你慢慢地有了。否則的話,你還沒做啊,已經把自己保護得好好的,保護在哪裡啊?保護在這個煩惱當中,你有什麼用?

<第一組>
【若能如是戰勝煩惱,乃名勇士,】
如果能這樣刻苦而戰勝煩惱,則稱為勇士。

你能夠這樣啊,那才是勇士啊!

【戰餘怨敵如割死屍,雖不殺害自亦當死。】
戰勝其餘外在怨敵,等於是割殺死屍,因為即使不殺害他,他也會在百年之內自然死亡。

你戰勝別的人,那沒有用啊!平常我們常常誇耀自己,自己覺得如何如何、如何如何…… (p259) 這個沒有用啊!為什麼?你誇耀,你就是不去殺他,他最後自己也要死欸,對不對?就是這樣啊!真正重要的什麼呢?你要鬥煩惱才行。不管對方多強大的力量,多強盛的敵國,你不去傷害他,他最後還是要死的。欸,所以呀你雖然戰勝他,這沒有什麼多大意思;煩惱這個東西,你能戰勝它,這個才對呀!論上面告訴我們:

【《入行論》云:「輕蔑一切苦,摧伏瞋等敵,勝此名勇士,餘者如斬尸」。】
正如入行論中所說:「在和煩惱搏鬥的戰爭中,任何困難和艱苦我都不在乎,我會勇敢地摧伏瞋恚等敵人。能戰勝煩惱,才是名副其實的勇士,此外殺死世間的怨敵如同殺死屍一般,並不能稱為勇士。」

那就是引那個論上面。我們事先對這個苦─輕蔑。有意思!平常我們哪,自己傲慢,他後面告訴我們,修那個精進的時候要用三種傲慢,對別的傲慢不可以,對煩惱傲慢應該的!說:「我就、就、就看不起你!」我們不要看不起別人,要看不起自己的煩惱。「不管你多大的煩惱,我就是不理你!不管你多大的貪、多大的瞋,我就一定要降伏你!」要有這種心情,這個才是,這個才是勇士。其他的人哪,對不起,那你勝其他的,像割那個死屍一樣,為什麼?他本來要死的嘛,所以你雖然傷害他,有什麼用啊?

【故又如論云:「住煩惱聚中,千般能安住,如野干圍獅,煩惱不能侵」。】
又如論中所說:「苦是讓自己安住在煩惱當中,煩惱是不會受到侵害的,就像狐狸想圍困獅子,獅子一點也不會受到傷害。」

如果你真的能夠這樣做的話,能夠真正這樣做的話,你能夠輕蔑煩惱、戰勝煩惱。雖然在這 (p260) 個娑婆世間、五濁惡世,到處都是煩惱,欸!你呀,在這個地方泰然無事。所以這個大乘的行者菩薩,他就不到淨土,就在這個娑婆世界,為什麼?他有這個力量啊!就像「野干」,野干是一種狐狸類,不管你再多,這個獅王在那裡一站,牠只敢圍在周圍喔!獅王是大吼一聲的話,哈!不逃也爬在個地上,站都站不起來。要這樣,那麼這個對!

4. 師父在中士道結攝的開示中,有提到哪種錯誤的行相?其因為何?如何對治?
【道所治品,莫令侵害而當勝彼。】
因此,所有對治煩惱的方法,都是防止不受煩惱的侵害,進而能戰勝煩惱。

現在這個地方呢,就是說修那個中士道所對治的那些,這個是煩惱。關於這些煩惱啊,我們一定要去戰勝它,而千千萬萬不要被那個煩惱所損害。這個,到現在這個地方,是我們應該學的,應該學的。
所以這個地方,特別重新提醒我們自己一下,現在我們真正重要的是什麼?戒。注意喔!這個最重要的─戒。那麼戒從哪裡開始做起,戒從哪裡開始做起?正知見,這個最重要。然後把你正確的認識,在念頭上面提出這個,護持這個正念。把這個正知正念率爾率爾,那個率爾率爾就是剎那、剎那心裡面在警惕:「欸,對不對?對不對?對不對?」一直這個樣。如果說一直安住在正念上面就安住下去,然後還要那個正知觀察,你時時看一下:對,現在對不對,現在對不對?如果說這個對了,你就安住在上頭,如果不對了,隨時把它提起來,這是我們現在修行的第一步。
(p261) 用功的方式呢,他採一個字,很有意思─鬥!鬥。在別的地方鬥是不好,那個地方鬥就對了。我們不要跟別人鬥,真正要鬥的要鬥煩惱。要去鬥煩惱應該採取什麼呢?輕蔑,「輕蔑一切苦」。是,鬥煩惱是滿苦。啊,叫你平常的時候啊,要好吃的,要什麼……到那時候呢,偏偏吃得嘴巴裡不舒服。「沒有關係!這個苦我不在乎!餓,餓也不在乎!是累,累也不在乎!我一定要把它鬥勝它!」現在這個情況,這個就是我們能夠這樣去做,你真的能夠這樣去做的話,無有不勝者。是,我們重新不妨再仔細地,這個細細地把前面那一段話,在腦筋當中好好地仔細一再反覆,一再反覆。從開頭第一步,注意,一步一步上來,一步一步上來。你如果能夠把那個次第把握得很清楚的話,那麼到這個地方了自然哪,一點沒有錯,一點都沒錯。
所以記得啊!前面有一句話,有人哪,這個如果來問你說:「你現在修行,修得怎麼樣啊?」要曉得,要曉得,你修行修些什麼?不是說,啊!我現在打坐得了定啦,或者什麼啦!嗯,不是!而是什麼?對於業果、煩惱,漸漸決定,是這個。說這樣的業因感得這樣的業果,現在內心當中生起如理如量的殊勝的見解。以前雖然聽人家這麼說,「欸,是、是、是。」但是呢,聽人家講可以,乃至於你講給別人聽是可以,可是碰到事情上頭的時候,你做的事情總不相應。乃至於現在說:「哎呀!佛雖然這樣講啊,可是現在這個 (p262) 時代不行欸!」或者說:「喔唷!現在是為了眾生,要利益眾生,如果你不這樣做的話,你不好欸!」不是。你心裡看得很清楚,你固然是發了大慈悲心,你明明曉得這樣去要墮落的,「我為了救他們,我也墮落。」了不起!否則的話,你找什麼樣的藉口,那個都是開玩笑。開玩笑還只是開開玩笑,滿開心的,你這樣去做的話,只有一條路─自己墮落。
為什麼原因啊?因為我們了解得很清楚,我們來修行的目的是幹什麼?修行的目的,是要徹底解決生死的痛苦。不管是念佛也好、參禪也好,你為什麼要念佛?你說,哎呀!這個世界娑婆是苦啊!所以你要跳出輪迴,而自己又沒有這個能力,現在又種種條件不具足,所以唯一的,就是藉著佛的大慈悲,開這個方便法門,所以你要去。這個原則很清楚明白擺在這裡,你要跳出這個痛苦。那麼現在的「修」是什麼?痛苦的根本在哪裡?在煩惱。所以假定說你修行了半天,煩惱不能漸漸地減輕,請問你修行有什麼用啊?道理講了一大堆,然後呢,跟人家、大家談的時候,喔,談完了以後,或者自己越談自己越覺得,哎呀,很得意!這個得意是什麼?我見、我慢、我愛、我癡在增長。你覺得懂得一大堆道理,卻是這個煩惱的根本在那兒增長,有什麼用呢?所以這一點是我們要了解的。
古來是告訴我們哪,這怎麼辦哪?「但自心中解垢衣」,只要你自己內心當中把那個煩惱的垢,把它慢慢、慢慢、慢慢地把它減輕,「誰能向外誇精進」,這句話我一下記 (p263) 得不一定清楚,但是呢沒關係。只是你裡邊啊,把這個煩惱垢漸漸地淨除,而不是跟人家去誇我如何精進。「誇精進」是什麼?增長煩惱、增長煩惱。這個了解了,很清楚、很明白。而要想從這地方了解,也不單單從這個地方,從戒。所以說,你一定要從前面那個次第一步一步、一步一步上來。現在你在修行上面的精進尚且不能誇口,而還忙世間的時候:「哇!這個人以前如何如何啊!」那你根本就錯得不曉得到十萬八千里以外去了!

【已說共中士道次第。】
以上共中士道次第的內容,已經宣說完畢。

所以像這種地方,說講到這裡,現在關於中士方面已經講完了。是呀,下面馬上要緊跟著進入上士去,緊跟著上士去。所以如果說我們自己有力的同學,正是在那裡依著次第上進的時候啊,一定要連貫著,從頭至尾都把握住。其他另外一部分同學,是的,眼前也許一下跟不上,那沒關係,那麼怎麼辦呢?至少在那個知見上面,就是見解上面,要把握得清楚,這個是最重要的。說我們修行從哪裡下手,步步深入的次第如何,你把握住這個,了解了這個,然後你參禪、念佛、持戒、學教,無往不利。好,我們現在休息幾分鐘。
到上面,把中士道已經講圓滿,中士道講圓滿了。那麼在這個下面的基礎上面,第一個下士最……下士的前面一個,還有一個道前的基礎。修道之前先要有個準備;準備了以後,然後呢基礎;基礎上面呢,然後建立,在這個一層一層上來。所以這個彼此間,有它必然的層次性,你前面這個沒有,後面這個不可能建立得起來,這個概念我們要弄清楚。 (p264) 所以我們修學過程當中呢,也是一樣,一步一步上去的時候,都踩在前面那個基礎上面,踩在這個基礎上面。現在我們進入上士。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七終

2019年12月15日 星期日

2019-12-18 進度: 解脫正道(八)

87A 00:00 - 87B 21:04

② 別別教誡分六:
① 教誡依止愚癡的對治 
② 教誡依止瞋恚的對治 
③ 教誡依止貪愛的對治 
④ 教誡依止貪著世間八法的對治 
⑤ 教誡依止慢疑的對治 
⑥ 教誡依止隨煩惱的對治
⑦ 調伏煩惱是主要的悉地 
⑧ 讚歎摧毀煩惱是大英雄

1. 師父如何詮釋癡罪?如何對治?師父開示中為何提到上次考題?是什麼考題?
<第三組>
(p226) 【◎ 此諸煩惱如何斷者。
以下宣說如何斷除根本煩惱和隨煩惱的方法。

① 教誡依止愚癡的對治

謂癡罪重極難遠離,為餘一切煩惱所依。】
這個斷煩惱當中,最難斷的是癡煩惱,同時他不但難而且是一切煩惱所依。

在這個斷煩惱當中,它也有一個深淺次第等等,最難斷的是癡煩惱;同時它不但難,而且是一切煩惱所依。這個我前面特別跟大家說過,不要說:「哎呀,我現在沒煩惱。」現在在無記,在癡相當中。這個貪啊、瞋啊,說實在的,我們就算不能斷掉它,還認得它,你只要認得它都有機會。這個癡我們還不認得它,我們還覺得很好。現在常常有人說:「哎呀,六祖大師不是說:『心平何勞持戒!』我現在心很平啊,持什麼戒啊?」現在實際上呢,心平了沒有?不一定。有的固然平,有的,對不起,在癡煩惱當中。
心平什麼境況呢?就是六祖大師他是這樣說的,然後他的示現怎麼樣?到後面人家拿了一把刀,在他脖子上面「叭!」抹過去,咦?怎麼刀在脖子上抹過去頭還在。第二次再來一下,以為眼睛花了,對著他再來一下,他的頭還在,他這個心平的現象。你有這個本事嗎?那的的確確你可以不要持戒了,這樣喔!這個心平這樣的哦,不是說你現在的心裡平平,心平平、心平氣和;人家打你一個耳光,不要用那個刀子來喔,哇!你就跟他吵得個面紅耳赤,不打架才怪咧!說心平,這個不是平!人家呢少給你一樣東西,那時候你心裡面覺得:「怎麼沒有我的份啊?」那個不是平,那是癡,這我們要認識的。

(p227) 【彼之對治,多修緣起,善巧生死流轉還滅。】
怎麼對治它呢,多修緣起,十二因緣,你對這個生死流轉的行相與還滅,你能夠很善巧的了解了以後那就對了。

怎麼對治它呢?多修緣起,十二因緣。你對這個生死流轉的行相,以及怎麼樣使它還滅,你能夠很善巧地了解了以後,那就對了。上次那個考題的這個答案啊,我沒給你們,我告訴你們喔,下次還要考。所以你們在這個上面,好好地要認真地努力,好好地努力,等到你們考對了我才告訴你們,你考不對我不會告訴你們。但是我在旁邊,會慢慢地指引你們如何認識它,這個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現在的的確確地,目前對治這個東西最好的辦法,學到現在為止─這個,實際上將來還是這個!不過它的內涵,一步一步地更深入、更細緻,只是如此而已,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若能修此,則五見等一切惡見悉不得生。】
假定你真正能夠修這個的話,我們現在的五見,一切惡見,統統不得生。

假定你真正能夠修這個的話,我們現在的「五見」,一切惡見統統不得生。這個見煩惱啊,罪魁禍首就是這個東西,見解一定是在前面的。你有了這個見解那就這樣,哦,覺得這個事情要這樣地辦,要就那個事情那樣辦!我說了這個見解,我想起一個很有趣的事情來了。如果我們現在這個地方,說給你一個蘋果啊,叫你連皮吃,你覺得不願意。我們以前也這樣,那個蘋果很好吃的,為什麼連皮吃啊!欸,結果到了美國人哪,你削皮, (p228) 他就覺得笑你:「怎麼,你怎麼皮削掉的?」「我覺得這個蘋果皮很不好吃,為什麼要吃掉?」你問他好吃不好吃,「當然不好吃!」「為什麼?」「營養嘛!」他就是什麼?見解,他那個概念在前頭。
實際上有太多的事情,如果你仔細觀察的話,妙不可言。我們的習慣哪,是已經養成功了,我們不知不覺就是這樣的。但是最初一個新的習慣的建立,有兩種可能:有一個,你在不知不覺當中就培養成功了;還有一種新的習慣,往往是先那個見解,你覺得要這個樣的,你覺得,當你有了這個見解以後你就會……。譬如我們現在很多情況都是這樣,啊!人家說,現在的科學知識告訴你怎麼……想想沒錯,然後你照著去做。所以它一切的根本─惡見,你不認識這個事情的產生,所以種種惡見的根本就是「薩迦耶見」。現在如果你要想對治的話,把根本把它拔除了一切都解決,而對治的方法就是換了緣起,這樣。所以他第一個,特別把最難治的根本說出來。實際上呢,普通一般主要的煩惱有三樣東西,除了這個癡以外,還有瞋、貪。

② 教誡依止瞋恚的對治

【瞋與現後二世大苦,斷諸善根是大怨敵。】
瞋現在啊是一點好處都沒有,然後呢將來啊也一點好處都沒有,不但沒有好處是大苦,善根由此而斷。

瞋容易了解,但是呢我們往往容易發,所以他特別告訴我們:瞋,現在啊是一點好處 (p229) 都沒有,然後呢將來也一點好處都沒有。不但沒有好處,是大苦! 善根由此而斷,真正害我們的是這個。

2.為何師父會說:「貪愛真糟糕!」?欲界修行下手的第一步為何? 如何修?
【《入行論》云:「無罪能如瞋。」】
如入行論中所說:「天下沒有比瞋更糟糕的壞事情了。」

天下沒有比瞋更糟糕的壞事情了。

【故一切種莫令生起,勵修忍辱。】
在任何情況之下不要生這個瞋,要修忍辱。

在任何情況之下不要生這個,要修忍辱。

【若不生瞋,則於現法,亦極安樂。】
若是能夠做到不生瞋心,在現世生中,身心都將處於安樂當中。

這個,說我們第二個對治瞋。

p. 200
【如《入行論》云:「若能勵摧瞋,此現後安樂,」】
如入行論中所說:「只有盡力地摧伏瞋心,眼前心平氣和,將來的得到美善果報。」

眼前心平氣和,將來的得到美善果報,

③ 教誡依止貪愛的對治

<第四組>
【貪愛能令先造一切善不善業,漸增勢力能生生死。】
如果是「貪」煩惱,應該知道它是使先前所造善、不善業增長勢力,進而引發生死輪迴最主要的原因。

這個貪愛這個東西真糟糕!能夠把以前造的善業、不善業啊,「漸增勢力能生生 (p230) 死」。當我們把十二因緣這個關係了解了,現在了解這個貪愛的可怕,然後呢也了解了,真正對治的生死就從這個地方下手,對不對?是這個,這樣。所以啊,把以前所積下去的種種的業,所以把這個業,這是一個因種,這是一個因種,引發它增長生死啟發現行的,就是這個貪愛,愛、取、有嘛!所以它引發了這個勢力能夠生生死。

【又欲界者,從受用境,觸緣生受,味著生愛,應多修習內外不淨及貪欲塵所有過患,而正遮除。】
欲界的眾生,從受用五境的觸因緣而產生受,由耽著受而引起貪愛。因此應當多多修習內、外的不淨觀,以及思惟貪欲所生的一切過患,予以遮除。

修行最好的地方就是欲界,所以他這個地方就講,對我們這個欲界啊,雖然最難了解的是癡,但是我們修行的下手第一步,從這個地方開始啊!真正的受用的境界上面,受用的圓滿有兩樣東西─觸跟受。觸緣就生了受,受緣─受為因緣而生愛,那怎麼對治它呢?「多修習內外不淨及貪欲塵所有過患,而正遮除。」這個告訴我們,你怎麼對治法呢?就是這樣─修習。這個修習包含了親近善知識,呃,不要拿這個人,喔唷,人家對你好:「哎喲,你現在這樣啊,這個人講得這麼嚴,都沒有道理啊!都說什麼啊!」你不要!這個曉得,所以善知識第一。第二呢,聽聞如理的正法,然後呢第三個……呃,這個正聽聞,最後呢如理思惟。思惟些什麼呀?你曉得這個東西的害處,不清淨以及種種的過 (p231) 患。如果是你真正地了解它的害處,知見上面就排斥它,不像以前。然後呢,你修習了不淨觀以後的習性上面整個扭過來。那個時候啊,這個貪愛再怎麼也沾不上你了,再怎麼也沾不上你!
佛法主要的目的就是講這個,所以我們千千萬萬不可以拿佛法作為藉口:「哎呀,我在這兒弘法啊!哎呀,我如果不這樣做的話,那些信徒啊,那、那、那斷了他們善根啊!」嗯,不是這樣的啊!如果說你不得善巧,如果說不了解這一點,這樣去做的話,不是斷了信徒的善根,是我們斷了佛法的慧命啊!佛無量阿僧祇劫所積的法寶,到我們手上就被你一刀殺死,這個我們要認得清楚的啊!
所以拿這個佛法用來這樣,對了!怎麼用啊?啊!你思惟它的過患,然後呢修不淨觀。到那個時候,再有好的名聞利養,你一看見啊,哎呀,害怕得逃都來不及,沾都沾不上,那個時候遮止掉了!這個是下手。於是貪瞋癡一一對治,欸,這個主要的都對治了,其他的當然沒問題啦!粗的對治了,細的就可以一步一步地深入了。

【世親大阿闍黎云:「鹿象蛾魚蠅,五類被五害,一害況恆常,近五何不害。」】
這是以旁生比喻人類貪著五欲的後果。鹿、大象、飛蛾、魚、蒼蠅這五者分別被聲、觸、色、味、香所損害,它們都是因為貪欲而喪身。耽著五欲中的一種,尚且有生命危險,現在你五樣具全啊,怎麼辦啊?

這個五樣東西,就是指我們的五毒,[087B] (p233)這個五樣東西,就是指我們的五毒,任何一樣就受一樣害,任何一樣的害處已經不得了了,現在你五樣俱全,怎麼辦啊!

④ 教誡依止貪著世間八法的對治

p. 200 (4)
【又易生難離,謂愛四事,】
另外,令我們貪著難捨的,是世間的八風——

這個東西啊,要想離實在難極了,生起是容易極了!哪些呀?

【利譽稱樂及於此等四相違品,意不歡喜當修對治。】
引發我們貪的「利、譽、稱、樂」;以及引發我們瞋的「衰、毀、譏、苦。」

「利」,利養啊,「譽」是名譽呀,「稱」是稱讚,「樂」是快樂,所以這個八風就是這個。反過來呢,「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就是這個。固然,好的固然不要動, (p234) 壞的也不要動。現在我們對治貪那方面來說的話,就這個四樣,為什麼?這個是特別難除。此相違品啊,「及此等相違品」,此等相違品的話,就是變成八風了。在這個「利譽稱樂」,這是引我們的貪;然後呢,「衰毀譏苦」是引我們瞋;總之根本是癡。這個我們要排斥它,排斥它!「意不歡喜」,就曉得它的過患,不要為它所污,「當修對治」。

【此復總修生死過患,特修念死,即能退除。】
應當多修「無常想」和「念死」來去除。

真正的方法還是修這個,前面已經說過了。

⑤ 教誡依止慢疑的對治

3. 慢疑的過患、對治為何?又師父為何會於此作一結示?其內涵為何?
<第五組>
【慢於現法最能障礙當生之道,及當來奴賤等因,故應斷除。】
如果是「慢」煩惱,應該知道它是將來想要成就最大的障礙。它不但妨礙見道、修道,而且還是未來投生為下賤種性最主要的業因。所以應當勤修對治予以斷除。

除了貪瞋癡以外,「慢」呢?慢是現在「最能障礙當生之道」,這個的確是。慢,看是看不出來的,但是你有這個慢心在的話,你就沒辦法。啊!就是講那個東西,覺得這個佛法就是這樣,好像他也並不比我強,哎,這個不值得聽。把「我」啊總是看得比別人強,就是這個。所以我們修學佛法之前,為什麼一定要曉得自己病,一定要恭敬的原因就這個。你這個生不起來的話,聽佛法根本沒用;如果你這個有了以後,就算他比你差,一樣地對你有受用。這我們已經了解了太多的理論,就現在就認真去做。如果你真的生起來的話,一個蚊蟲對你是個善知識,罵人也是個善知識,何況是普通真正的一個善知 (p235) 識。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講慢,眼前是障礙,當來呢?下賤,所以要斷除。

【斷除道理,如《親友書》云:「當數思惟老病死,親愛別離及諸業,終不能越自受果,由對治門莫憍慢。」】
斷除道理如親友書中說:「應當經常思惟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等八苦,以及種種業果的道理,了解了這個去對治的話,這個憍慢就生不起來。」

還是思惟生死之間,你把「我」看得這麼大,結果我啊是生老病死的根本。然後呢,愛別離什麼等等啊,八苦交煎哪!在任何情況之下,對不起,你就跳不出那個染污之業所感果,必然的這條死路啊!這樣。所以了解了這個去對治的話,這個憍慢就生不起來。

【若於四諦三寶業果獲得定解,則不復生疑惑隨眠。】
如果能對苦、集、滅、道、四聖諦,以及三寶、業果等內容,生起決定的信解,不但能對治慢心,同時也調伏了「疑」煩惱。

最後這個「疑」。那如果是你對這個四諦、三寶等等,以及業這個道理,能夠產生決定的定解、勝解的話,那麼所有的疑惑的隨眠都生不起來了。所以現在最主要的─惡見,換句話說,見煩惱能夠去除。然後呢,這個思煩惱:貪、瞋、癡、慢、疑要除掉,這個就是我們目前真正應該努力的。前面是告訴我們現在總的來說,我們現在最重要的幹什麼?要鬥煩惱。而且鬥的方式呢,隨它什麼時候行相一生,生已無間是馬上去鬥,這樣。要想鬥它,還要了解這煩惱的相,然後呢它的過患,斷除的勝利等等。這一段告訴我們的就是別,各別地說,那麼這個煩惱是哪一些,那這個煩惱的……哪一些煩惱,前面已經說 (p236) 過了,現在這個地方告訴我們對治的簡單的方法。
是,到現在這裡為止,我們曉得了:啊!原來中士真正告訴我們的特質,我們能夠從這個地方下功夫的話,無有不成者。如果以這一個念佛為正行,以這一個為助行的話,那一定往生哪,而且這個品位一定不小,因為眼前你煩惱沒有了!你所以鬥煩惱是為什麼?怕生死,所以鬥煩惱是要求極樂;所以一心一意本身你不念佛,本身就是最好的念佛了已經,何況佛還有這樣的願力在。所以同樣的道理,你參禪、學教等等,沒有一個例外的,都是在這個上頭。所以我們曉得:啊!所以這個地方叫「共中士道」,這個就是走上去的整個的基礎,這個是它的大要。
我們上面這樣的次第呢,所以現在我們就講那個持戒的這個內容,已經有一個基本的概念,現在繼續下去。

⑥ 教誡依止隨煩惱的對治

4. 宗大師此處所提的隨煩惱(睡眠…..)之行相為何?其過患如何對治?
<第一組>
【◎ 又睡眠、昏沉、掉舉、懈怠、放逸、無慚、無愧、忘念、不正知等,諸隨煩惱最易生起,障修善品。】
另外,如睡眠、昏沉、掉舉、懈怠、放逸、無懈、無愧、忘念、不正知等,是最容易生起的隨煩惱,修行善法當中啊,這個障礙是最大。

除了上面特別地告訴我們,我們戒的重要,以及如何持法以外,如何防範以外,那麼這個地方提出幾樣東西來。這幾樣東西啊,這個平常雖然是很小呀,但是修行善 (p237) 法當中,這個障礙是最大,哪幾樣呢?
「睡眠、昏沈」這是向下沈的時候,向下沈的時候,然後呢,還有向上昂的時候─「掉舉」,平常是「放逸、無慚、無愧、忘念、不正知」,這個行相簡單地說一下。這個睡眠就是我們平常睡眠,睡眠倒的確地,忙了一天你去睡,前面已經告訴我們了,說我們睡一定要睡,後面也會告訴我們,睡是一定要睡,可是那個時候睡的心情,我們要注意。身體需要休息,但是呢心不是,心不是,心要保持著怎麼精進。那麼在白天呢,平常的時候你坐啊或者什麼等等的話,這個昏沈,這昏沈往往啊,比如尤其是當我們在學定的時候,自己還覺得:「哎呀,很好!」實際上呢,一直在昏沈當中。不但學定喔,在我們很多情況之下,比如說念佛,有很多念佛,念得好像:「哎呀,那個念得很好。」實際上呢,他就是在輕昏狀態當中。輕昏狀態當中啊,這個像養神那樣的,他還覺得很好,這是一個很大的大障礙。我們不知不覺就想成功這樣的話,自己也覺得對,這個是一個問題。
除了這個以外,實際上呢,就是主要的就是你心裡面啊,下面告訴我們的,要把正知、正念提起來。還有一個呢,就是心裡面舉起來的時候變成掉舉,掉舉就是跟貪相應地東緣、西緣,心裡面老是想那些事情。放逸,放逸就是心裡面不在善法上面努力地去精進,這樣,所以心裡面放寬了以後啊,覺得這樣。無慚、無愧,自己對於錯誤不曉得慚 (p238) 愧。慚、愧這兩個,心理的行相是一樣的,一個呢,是由於自己反省觀照而引發的:「哎呀,我怎麼自己這麼差呀!」還有一個呢,由於比之人家而感覺出來的,這個不同。
我們真正重要的,平常一定要保持正念跟正知;反之,你正知、正念一失去的話,那個問題都來了,所以「諸隨煩惱最易生起,障修善品」,這一種,平常的時候最容易生起的。而這個因為生起了跟煩惱相應,當然你不在修行當中,所以我們正規的修行就要這樣。那麼持戒第一步呢,主要的就是這個,因為持戒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什麼?要正知見,而這個正知見要靠那個正念去護持它。那麼像前面這樣東西的話,那最容易把你的正知見、正念啊,損害的、失去的!所以這個一失去的時候,那什麼都談不到了,所以他就說這一個雖然看起來很小呀,但是它為害甚大、為害甚大!

【當知過患修習對治,率爾率爾令漸微劣。】
應當先認識清楚它的過患,同時勤修對治,使它的力量能剎那剎那日漸減少。

這個真正的對治,它始終是有一個正確的方法,我們要曉得它對我們有什麼害處。你曉得了害處以後,才心裡想,每次把它看成功這個是我們的真正要對治、痛切的怨家,那麼那個時候你就去對治它。下面這一句話,「率爾率爾令漸微劣」,「率爾率爾」就是心裡面剎那、剎那,實際上呢,這個就是真正用功的時候。現在我們了解這個文字,你們真 (p239) 正修行的時候,這個很重要的。自己你一觀察就曉得,如果不觀察的時候,它自己就流失掉了,就在忘念當中,然後就在放逸當中。所以真正修行的時候一定是這樣,一定這樣,真正用功的時候,這個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這是念念自己覺得:是的,我現在在正念、正知當中。那那時候你不要去管它。到後面還有詳細地告訴我們,怎麼樣在這個上面用功的方法。那麼說那個過患,那就是前面講那些,過患他一一說明:

【其過患者,如《親友書》云:「掉悔、瞋恚、及昏沉睡眠,貪欲,並疑惑,應知如是五種蓋,劫善法財諸盜賊。」】
煩惱所生的過患,在親友書中曾經提到:「掉悔、瞋恚、昏沉睡眠、貪欲、以及疑惑,修定的時候啊最嚴重的,會障蓋善法的。就如劫財的盜賊,這五蓋劫去了一切善法財。」

就是我們通常說學定的時候─五蓋,五蓋:貪、瞋,然後掉悔,然後昏沈啊、疑惑啊,這個修定的時候最嚴重的,會障蓋善法的。

<第二組>
【《勸發增上意樂經》云:「若樂睡眠與昏沉,痰癊風病及膽疾,其人身中多增長,令彼諸界極擾亂。】
勸發增上意樂經中說:「喜歡睡眠和昏沉的人,不但身中多痰,而且容易羅患風病和膽疾,導致四大不調。

這個就是啊,如果一個人好歡喜多睡覺,然後呢經常昏沈的話,這有這樣的情況,這個人的身體裡邊,就會這一種東西多增長。因為這個東西增長的話,它「諸界」就是四 (p240) 大,四大界─地水火風,那麼這個它就不能很平穩地在維持著,這樣一來的話呢,身心就動亂了。

【若樂睡眠與昏沉,集飲食垢腹不清,身重容顏不和美,所發言語不清晰。」】
樂於睡眠和昏沉的人,容易累積食物的垢穢,導致腸胃不乾淨,而且身體粗重,容貌無光澤,說話時言語也不清晰。」

好昏沈睡眠的這些人,他有種種毛病。還有一個呢,飲食多了以後,通常吃得多的人都會犯這個毛病,飯吃多了以後啊,昏昏沈沈的,就這樣。而這種狀態,那所以結果呢,產生身體嘛沈重得不得了,做事情那個就提不起來,然後呢下面緊跟著都是這樣。因為這樣,所以他這個神志也就不清了,神志也不清。

【又云:「若樂睡眠與昏沉,其人愚癡失法欲,凡稚退失一切德,退失白法趣黑闇。」】
又說:「喜歡睡眠和昏沉的人,愚癡性重,失去了希求聞法、修法的心,致使一切功德很難生起,一切善法也容易退失,日漸趨向無明黑暗。」

他好歡喜睡眠昏沈的話,這一種人屬於愚癡的人;真正的用功努力的人,那全部精神提起來在這個上面。他如果說走了這個昏沈睡眠這條路的話,那恰恰相反─愚癡,就這個。我們修學第一個─善法欲,其實這個道理,我們隨便一體會就體會得到。譬如說,你對有一樣東西特別起勁的時候,那時候你精神好得不得了,他叫你這個睡覺去啊,你做不到。我們常常說的,晚上大家看電視看得很起勁啊,「哎,是早一點睡覺啊!」「欸,沒關係,沒關係,沒關係!」為什麼?就是你那個時候的心裡面的好樂之心很強,好樂之 (p241) 心很強。那麼反過來的話呢,你對它沒勁的話,叫你就提不起來,現在我們修善法也是如此。所以平常有很多人懶懶癱癱啊,這個真正修行不行,絕對不行的!修行一定要提起大精進的力量來,這是必須要的,這是必須要的。在這種狀態當中,那個就是啊,真是最愚癡的、最幼稚的凡夫啊!他什麼樣的修行都談不到,修行都談不到,已有的還要退失,已有的退失,就這樣,所以是「退失白法趣黑闇」啊!

【《念住經》云:「諸煩惱所依,獨一謂懈怠,誰有一懈怠,彼便無諸法。」】
念住經中說:「一切的煩惱,都由懈怠而來,不管是那一個人,懈怠一在的話,對不起那就根本談不上修行。」

《念住經》上面有這一段話,《大智度論》上面龍樹菩薩又特別引這個話,好多經論上面都說這個話。一切煩惱所依的依處,什麼呢?懈怠,懈怠!不管是哪一個人,他懈怠一在的話,對不起,那佛法就根本談不上。懈怠是什麼呢?我不是指零零碎碎的、馬馬虎虎這個,就是精進的相違的所對治品。反過來說,懈怠相違背的對治就是精進,就這樣。凡是你不精進的這個狀態這個叫懈怠,剛開始的這個心理叫放逸,那麼後面就是懈怠,就唯一的對治就是精進,而修學佛法必須要的資糧善當中,第一個是精進。
不過這個精進注意喔,這個精進是指在善法上面精進哦!有很多人忙得啊,一天到晚忙這個、忙這個,這個也放不了,那個也放不了,什麼事情也去忙,這個不叫精進,這 (p242) 個是大懈怠!一想:哎呀,這個人情也少不了,等一下這個事情也少不了,等一下又要請假,又要這個……這個是大懈怠,這個跟善法是完全不相應的。什麼都捨掉了,只有一件事情─全部精神地擺在這個善法上面,跟煩惱鬥,眼前我們真正要做的。然後呢,由這個一步一步地慢慢地向上。所以注意啊!這一句話特別地擺在心裡面,一切「煩惱所依」,什麼?懈怠。你一有了懈怠,好了,那麼談佛法就談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