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A 21:04 - 89A 21:04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八
上士道修心次第分三:① 頂禮 ② 過門 ③ 正道
① 頂禮
1.學前為何要先皈敬? 2.出離心發起之量,如何檢查?如何脫離生死?
<第一組>
p. 203【敬禮至尊成就大悲諸善士足。】
現在每一個地方,一開始的時候,主要的一定皈敬,皈敬。不但是諸佛,不但是佛世尊,而且還有菩薩等等。這地方是「成就大悲諸善士」,特別是指菩薩,大乘僧眾。為什麼原因?因為這是要進入那個上士道,進入上士道,求他們的加持。這個原因我們已經了解了,那就看文。
② 過門分五:
① 以理成立最初即應進入大乘
② 大乘種性者明知一切有情是母親而捨棄不應理
③ 對一切利他應大力修持
④ 救護苦難者如救頭燃般精進是士夫與智者所應行
⑤ 於獲得勝妙大乘應生稀有想
① 以理成立最初即應進入大乘
【如是恆長修習生死種種過患。見一切有如同火坑,欲證解脫息滅惑苦,由此希求策逼其意,學三學道,能得解脫脫離生死。】
中士道所修習的內容,是思惟生死輪迴原來這不是可愛,可樂的,而是有種種禍害過失。要恆長地練習思惟觀察,那個時候內心上面,生起相應的如理如量的正確的認識,能夠生起了相應的正知見以後,所有的眼前的這些就,像火坑一樣地可怕,一心要求解脫,從這種錯誤的無明當中救脫出來,才不會淪落這個生死,感大痛苦。為了要得到這個,再來學習戒定慧三學,以期脫離生死。
經過前面這個次第,這個次第當中,「恆長修習生死種種過患」,這個簡單的幾句話, (p265) 也把前面那個綱要也說明,也是我們修習過程當中的一個原則指導。前面一定是先要了解生死的特質,原來這不是可愛、可樂的,而是有種種禍害、過失的,這個。那麼了解了以後呢,還要經過思惟觀察,這個思惟觀察不是馬馬虎虎,而要恆長地練習。那個時候內心上面,生起相應的如理如量的正確的認識,這句話的意思是這樣。否則的話會變成什麼呢?嘴巴上面說說空話,再不然的話,他是說就是酸酒上面哪,撒一點點麵粉,沒有用!
現在你能夠如理如量地,能夠生起了相應的正知見以後,那時候我們的見解是什麼?「見一切有如同火坑」。所有的眼前的這些,就像火坑一樣地可怕。這個,一個量,這是修行的,到現在這裡為止的,所謂成就。我們可以拿這個來東西檢查一下,當眼前我們看見什麼樣子?我們看見,是不是看見像火坑?如果你看見火坑的話,喔,逃都來不及,對了!如果我們現在看見了說:「哎呀,這個很歡喜!」錯了!所以這個地方,是我們一個檢查的標準,是檢查的標準。不管我們的見解也好,或者是我們的習性也好,嗯,這個地方覺得舒服,這個地方快樂,這個地方滿好,這個地方什麼,那錯了!三有當中任何一樣東西,那你看見像毒蛇一樣,看見像火坑一樣,逃都來不及。這個就是到前面共中士,我們應該修習的內容。
那麼怎麼辦呢,曉得這些東西正是策發生死大苦的,你看看好像是快樂,實際上 (p266) 呢,無邊大苦就在這個糖衣毒藥下面哪,藏在那裡。一心要求解脫,從這種錯誤的無明當中救脫出來,才不會淪落這個生死,感大痛苦。為了要得到這個,那麼只有一樣對治,一個正對治,什麼呢?三學。所以呀,努力地策勵自己,啊!全部精神要去學這個─戒、定、慧。那麼學了這個,就能夠從生死的苦海當中解脫出來了,解脫出來了,這個是前面所說的。
2. 何故說:「理從最初即入大乘。」此理為何?
【又此解脫無所退失,非如善趣,然所斷過及所證德僅是一分,故於自利且非圓滿,由此利他亦唯少分,後佛勸發當趣大乘。[088B] (p267)故於自利且非圓滿,由此利他亦唯少分,後佛勸發當趣大乘。】
修習中士道的結果,雖然能夠解脫三界,不像人天善趣還會退失(福報享完,仍墮惡趣),但是他所斷的過失以及所證的功德不圓滿,這樣連自利都不圓滿,更何況要圓滿利他。所以佛在我們證得解脫之後,勸發菩提心趣入大乘。
前面所說的解脫,中士所說的解脫跟下士不一樣。下士雖然眼前增上生─說這個眼前增上生,不是講現世哦,一定是後世的。現世在整個的佛法當中絕沒有這個,求現世快樂這絕沒有,哪怕下士。所以說真正地講佛法裡的下士道,指什麼呢?指求下世的,下一世,不是求這一世的。所以如果是貪這一世的話,那完全不是修學佛法,完全不是修學佛法,連它下士道都談不到。那麼下士雖然得到下一世的好啊,但是對不起,好了以後生了天,到最後又下去,又完了,這個會退失的。
中士裡邊所講的這個解脫,都不退失的,所以不像善趣。但是儘管它不退失,但是呀!儘管它不退失, (p268) 他所斷的過失以及所證的功德不圓滿,只是很少地一點點。所以對於自利來說,不要說利他,連他自利是都不圓滿。而利人呢?也有的,還是有的,少分。所以不管是在自利也好,利他也好,究竟地來說,要想自利一定要包括利他,利他一定是自利。真正圓滿的,不管是自、他二利,這個分不開的。而且佛到那個時候,勸發應該走這個路,究竟圓滿的路。這個「大」就是指究竟圓滿的,前面那個不圓滿的。
p. 203 (5)
【故具慧者,理從最初即入大乘。】
真正具有智慧的修行人,一開頭就應該走這個大乘,不會想要很迂曲、很遠自我解脫這條路。
所以真正具有智慧的,能夠明白事理,辨別得清楚的呢,一開頭就應該走這個大乘。那麼說:「欸,你得到了解脫,然後回過頭來,不也滿好嗎?」是的,回過頭來一定還可以走得回來,可是這條路啊,很迂曲、很遠。既然你最後要這樣去走上的,你何必走這個迂曲的路子呢?譬如說,我們很簡單,說到正覺寺,一下去就得了嘛!結果你這正覺寺怎麼走啊?你從那邊,轉了個大圈子,跑了個三天,跑到正覺寺,那你不顛倒嗎?你幹什麼嘛你!那不需要,這不需要。這是所以我們真正有智慧的話,事情看得清楚的話,一開頭就走這個。
此段歸納了中士道次第的內涵,包括:
中士意樂——希求解脫之心,
中士修行——戒定慧三學之道,
中士之果——解脫生死。
中士意樂——希求解脫之心,
中士修行——戒定慧三學之道,
中士之果——解脫生死。
歸納:具慧者,最初應入大乘,因為僅僅獲得小乘涅槃,只斷少分過失、只證少分功德、只是少分利他,而且由佛勸發最終仍須趣入大乘。聲緣道只證悟圓滿人無我,所以僅斷盡煩惱障,而未能斷一切所知障。從成佛的角度來說,先入聲緣乘求證阿羅漢果位,是迂曲、緩慢之道。因為證果入滅盡定一萬劫後,佛放光勸請回小向大,才趣入大乘,這樣成佛所經歷的時間,比最鈍根菩薩還要慢四十九劫。
【如《攝波羅蜜多論》云:「無力引發世間利,畢竟棄捨此二乘,一味利他為性者, (p269) 應趣佛乘由悲說。」】
如《攝波羅蜜多論》所說:聲聞、緣覺乘沒有能力引發一切有情的利益,所以應當徹底捨棄二乘。而應該以悲愍心來利益眾生,趣入以利他為主的大乘道。
這個二乘人,他雖然能夠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但是對於別人哪,他沒辦法,他沒有能力引發其他的人的好處,只是他在自利過程當中,他可以兼讓人家得到一點好處。譬如他要修行,他要乞食,要去乞食,因為他證了聖果,所以送給他的人,可以得到一點福德,所以他叫福田,只是如此。而他並不是自己的自力能夠幫助別人,所以這一個、這一種都不好。畢竟應棄,這個「畢竟」兩個字─一定應該棄捨。那麼怎麼辦呢?你真正要做的,是全部的精神都是利益別人,所以「一味利他」,這個才是大乘,這個大乘,這個大乘才是我們該走的。而入大乘之門,這是什麼呢?悲心,現在我們要講的就是這個。
【又云:「知樂非樂等如夢,見癡過逼諸眾生,捨棄利他殊勝業,此於自利何精勤。」】
又說:由於已經知道世間的快樂、不快樂,都和夢境一樣的虛妄不實,也見到了眾生被無明愚癡所逼惱的過失,身為菩薩,為何捨棄最喜愛的利他殊勝事業,反而精勤於自利呢?
我們現在了解了,世間一切的行相,快樂的也好、苦的也好,不管它是什麼,就像夢當中一樣。所以不了解它的原因,是愚癡,因為愚癡產生種種的禍害,然後呢,遭到種種的苦惱逼迫。現在呢,見到了、見到了,所以啊不再走這個路,不再走這個路。所以一心只求自利,但是呢他並不修這個殊勝的利他的這一條路,專門忙這個自利他很努力,這個不好、這個不好。
② 大乘種性者明知一切有情是母親而捨棄不應理
3. 針對〝大師的這個認定:諸有成就 ~ 不應正理。〞,師父是如何詮解?
<第二組>
(p270) 【如是見諸眾生墮三有海與我相同,盲閉慧眼不辨取捨,履步蹎蹶不能離險,諸有成就佛種性者,不悲愍他,不勤利他不應正理。】
就是因為見到眾生還墮在輪迴的苦海當中,被無明蒙蔽了智慧的耳目,不知道如何取捨善惡,一直跌跌撞撞地不能避開生死的險惡道當中,所以具有大乘種性的菩薩,才會悲愍眾生,積極精勤地行利他。
那麼就像前面我們修學過來,說見到一切眾生,這個見到一切眾生,就是從自己身上深深體驗,體驗到了以後呢,推己及人。這原來我是這樣,我們周圍的人啊,大家都是這樣,都在這個三有的苦海當中,就正像我一樣。為什麼呀?啊!原來「盲無慧目」,這個是根本啊!那是無明,不了解得事實的真相呀!不曉得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所以在這個裡邊哪,一天到晚,哎呀,跌跟斗啊!跑起路來,不能正規地走該走的路啊!因為這樣,所以一直在這個生死的險惡道當中啊!現在我們了解了,真正要想成就的,圓滿成就的,所謂有這種大乘種性的這種人,「不悲愍他,不勤利他」,不合理的。
我們自己在這個生死苦海當中看見:「哎呀!這個這麼不理想啊!」由於這樣見到這個痛苦,所以自己既然要出離,那麼當然一定要推己及人。想想,世間的這麼多人,對我有這麼大的恩,我之所以有今天的話,都是靠他們。結果呢,你看見了苦了,自己一個人解決了,不去管別人,這說得過去嗎?說不過去啊!說不過去啊!所以真正的,真正的,世間的人尚且不可以,何況現在修學佛法的人啊!自然而然,我們從這個上面會策發我們 (p271) 的大乘種性。所以凡是有大乘種性的人哪,不想救別人,這是不合理。不過在這個地方,要特別說明一下,這個利他,什麼?你懂得怎麼利他欸!這個時候才利他。你自己不懂得利他,藉利他之名,然後自害害人,這個不是佛法喲!這是我們把握得住的,這後面會詳細談這件事情。
【即前論云:「盲閉慧目步蹎蹶,欲利世間有佛種,何人不起悲愍心,誰不精勤除其愚。」】
正如前面的,《攝波羅蜜多論》又說:「由於我們缺乏慧眼,在生死中流浪不斷跌跤,一個大乘種性的菩薩,他一定會引發這個大慈悲心,一定精勤努力的要把世間一切人的這個愚痴,把它淨除乾淨?」
就是這個論上面的,《攝波羅蜜多論》又說:由於我們缺乏慧眼,在無明當中,所以一直在困頓當中啊!現在我們真正要想由於這一個感受,推己及人,要想利益一切世間,這一種種性的這種人,任何一個人有了這種情況的話,他一定會引發這個大慈悲心。在這種情況之下,哪一個人例外的?那換句話說,哪一個人都不例外的,一定精勤努力地,要把世間一切人的這個愚癡,把它淨除乾淨,那麼一起解決這個生死輪迴的這個痛苦。
③ 對一切利他應大力修持
【當知此中,士夫安樂,士夫威德,士夫勝力,謂能擔荷利他重擔,】
應知,此處所謂大丈夫的安樂、大丈夫的威德、大丈夫的殊勝能力,是指能荷擔利益眾生的重擔,
前面說的這些道理,這些道理說……這個地方前面是指這一段話,《攝波羅蜜多論》,換句話說,這個士夫就是上士士夫。這個上士他的安樂,他內心當中所感受到的, (p272) 希望做的,以及他做了以後他的功德、威力,以及他殊勝的能力等等,在什麼地方呀?「擔荷利他的重擔」,他能夠幫別人忙,這個才是上士,這個才是上士。譬如說我們現在隨便一般人吧,一個人自己覺得,哎呀!很神氣!為什麼你很神氣啊?你比別人強。對!現在你比別人強在哪裡啊?喏,你見到別人做不到,你能做到。可是如果說,別人做不到的是做壞事,你做到了,這有什麼稀奇啊?不!欸,這個是好事,而且好事當中最究竟、最圓滿的你能夠做,那個真是好漢,這個才是上士。所以這個地方所指的,他的內心當中,因為做到了這個,所以他,啊!感到歡喜!然後呢,因為這樣所以他的威德,所以他的殊勝的力量,都是從這個上面講起的。
【唯緣自利共旁生故。】
如果你只管自己的話,與旁生並無區別。
如果你只管自己的話,對不起,那畜生也是一樣。不要說得到人哪,普通一個畜生哪,牠也曉得只是忙牠自己的利益,這樣。我們現在修學佛法的人,也只管自己,那豈不是白得了這個人身了嗎?這個話我們要常常擺在心裡面策勵自己,常常策勵自己!
【故諸大士本性,謂專一趣注行利他樂。】
因此那個就是大乘行者的心性,他專心一意的為了利益別人,這個才是他真正的好樂與意樂所在。
那個就是大乘行者的心性,他專心一意地為了利益別人,這個才是他真正的好樂,他 (p273) 的意樂所在。
【《弟子書》云:「易得少草畜亦食,渴逼獲水亦歡飲,士夫此為勤利他,此聖威樂士夫力。】
弟子書中說:「假定我們單單為了自己的利益,那麼稍微吃飽了那也可以啦!嘴巴渴的時候喝一點水,那麼就好了,那很容易,那個畜生也是,大乘菩薩卻不同,所有的威德、安樂、勝利,都建築在利益他人身上,
要曉得,說假定我們單單為了自己的利益,那麼稍微呀吃飽了,那也可以啦!得到一點點,可以啦!那個很容易。這樣的作法,那個畜生也是。啊,你稍微辛苦一點─嗯,實際上談不到什麼辛苦啦─那得到一點少少地吃飽了就好了。然後呢,嘴巴渴的時候喝一點水,那麼就好啦!這個,這個不行、這個不行,啊,這個不行!我們得到了這個殊勝的人身,而居然只求這麼一點點的話,那個不對。所以我們現在這個地方,真正地所謂作為一個士夫,像我們說:喔!我們是一個像樣的一個人的話,應該怎麼辦呢?應該努力做的─勤利他,而不是得到一點小小的自己的吃飽穿暖,那就算!現在這地方的是什麼呢?就是所謂得這個「涅槃城」,《法華》上面那個譬喻,不要自己覺得得到了快樂,欸,不是這個。
p. 204
【日勢乘馬照世遊,地不擇擔負世間,大士無私性亦然,一味利樂諸世間。」】
就像太陽永遠不知疲累地照耀世界,大地不知揀擇地永遠負載萬物,菩薩無私忘我的精神也是如此,只知一味地利樂有情。」
平常我們這個,這個走路的時候,是慢慢走,在古代呀,那時最快的是馬。現在的走 (p274) 路,不是,不是自己慢慢地走,乘了這個馬一樣,這樣地快。而平常我們自己的一點點的溫暖光明,只管自己,現在不是,像太陽一樣!普遍照一切世間,普遍照一切世間,這樣地利人。那麼為了要幫忙別人起見,要負擔起一切利人的重擔,這個負擔的方式像什麼?像大地一樣!這個大地擔任何─喔!你這高樓大廈它也擔,你大如須彌山它也擔,小草它也擔,乾淨的東西它也擔,最髒東西它也擔,不管任何東西,我都一肩擔起。他真正那個大丈夫,真正地算是一個人,應該怎麼辦呢?是「大士無私性亦然」,欸,他這個本性這樣的。你所以做不到,為什麼?還是為了這個「私」啊、「我」啊!所以實際上你真正地把這個拿掉了,這個問題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就解決了。所以真正的大士,「一味利樂諸世間」。
④ 救護苦難者如救頭燃般精進是士夫與智者所應行
<第三組>
【如是見諸眾生眾苦逼惱,為利他故而發匆忙,是名士夫亦名聰叡。】
像這樣,因為見到眾生啊,眾苦逼迫,所以為了利益別人,然後這樣子的精勤,這個就稱為上士或者聰慧的人。
喏!像這樣!是因為見到眾生眾苦逼迫啊,所以為了利益別人,然後這樣地精勤,這個對了!這個就對了!這個才算是一個人,這個才算是有智慧者。
【即前書云:「見世無明煙雲覆,眾生迷墮苦火中,如救頭然意勤忙,是名士夫亦聰叡。」】
正如弟子書中所形容的:「見到世間被無明所覆蓋,迷亂墮入苦火中的眾生,就像自己的頭髮著火一樣,奮不顧身地急忙救火,像這樣一心只為利他的菩薩,就稱為士夫、或者聰慧的人。」
(p275) 上面就說明這個道理。
⑤ 於獲得勝妙大乘應生稀有想
【是故能生自他一切利樂本源,能除一切衰惱妙藥,一切智士所行大路,見聞念觸,悉能長益一切眾生,由行利他兼成自利,無所缺少具足廣大善權方便。】
所以能這樣去利益別人,結果呢?一切的利樂的根本根源從這個地方得到,除掉一切的不好的事情,得到一切圓滿的好的事情。任何一個有智慧的人,都該走這條大路,起心動念,見聞念觸,無非是長養跟利益一切的眾生,你真正的完全利他,結果卻是利了自己,像這樣圓滿具足廣大、方便、善巧的菩薩,就稱為聰慧的人。
所以這個地方,能這樣去做的話,那麼你呀利益別人,結果呢,自己的利益、別人的利益,一切的利樂的根本、根源從這個地方的,從這地方做起。所以能夠除掉一切的不好的事情,得到一切圓滿的好的事情。這個是什麼─一切有智慧的人,任何一個所有有智慧的人,該走的這條大路,這條大路。在這種狀態當中,不管你做什麼,起心動念,「見聞念觸」,在任何情況之下,無非是什麼?能夠長養一切眾生,能夠增長這個世間,盡世間一切人的利樂。你能夠這樣做的話,欸,「由行利他兼成自利」。妙咧!你的真正的自己的利益啊,就從這個上來的;反過來說,你要真正地自利啊,還非從這個上面做不可。所以說,你真正地完全利他,卻是結果是利了自己;同樣地,你要真正地利益自己,還必須從這個地方開始做起。那個時候圓滿了,一點沒有缺少,具足了。你這個時候,你才能夠「無所缺少具足廣大善權方便」,那個成就的時候才是佛。
【有此大乘可趣入者,當思希哉。】
既然現在有這樣的一條路可以走的話,我們要想這多麼希有難得,
(p276) 居然現在有這樣的一條路,啊,而可以走的話,我們想:「哎呀,真希有難得啊!」是嘛!本來我們一開頭的時候,就見到痛苦的不可愛,就見到安樂的可愛,現在居然有這樣地圓滿的一條路─把所有的痛苦徹底解決,把所有的安樂圓滿得到。而居然這一條路就是這麼眼前哪,當然殊勝啊!當然我們要走啊!而且你不走,還真冤枉咧!結果呢,你總歸還是要走,只是走了冤枉路啊!所以你一開頭如果了解的話,一定從一開頭就走這個路啊!
【我今所得誠為善得,】
想到了,好啊!歡喜啊!別人求那個無價之寶,怎麼找也找不到,哎喲!我現在得到了,真高興啊!
哎呀!現在想到了,好啊!歡喜啊!這個別人求那個無價之寶,怎麼找也找不到,哎喲!我現在得到了,真高興啊!
【當盡所有士夫能力,趣此大乘。】
那個時候,我們盡心盡力沒有別的,一心一意朝向大乘。佛往昔行菩薩道,並未爭取自利,只是一味地利他,結果早已成就了自利究竟的法身。
那個時候我們盡心盡力沒有別的,一心一意做這個。
4. 師父開示中,為何提到佛經上所說:〝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這句話?師父要傳遞時麼概念?
<第四組>
【此如《攝波羅蜜多論》云:「淨慧引發最勝乘,能仁遍智從此出,此是一切世間眼,具足照了如日光。」由種種門觀大乘德,牽引其意起大恭敬,而當趣入。】
正如攝波羅蜜多論中所說:「由於這個清淨的智慧(空悲不二的智慧),才能夠引發這個最殊勝的這一條大路,而一切諸佛的一切種智,也從這個地方出生的,這個才是一切世間的眼目,能夠破盡一切無明黑暗。」總之,我們應藉由各種不同的方法去理解,觀察,思惟大乘的殊勝的好處,大乘的種種的功德,策發大恭敬發心趣入。
(p277) 那麼還是引這個《攝波羅蜜多論》,這個就是大乘的特別的、特別的法門。那個由於這個智慧,而這個智慧才是清淨的,才究竟地能夠引發這個最殊勝的這一條大路。而一切諸佛的一切種智,也從這個地方出生的,這個才是一切世間的眼目,一切世間的眼目。能夠破盡一切無明黑暗,照了所有的愚癡,把它解決,像日的光明。平常像燈,乃至於像月,像什麼……那個一碰到日光,統統都隱蔽住了,這個才是我們該走的。
所以一開頭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辦?「由種種門」,由各種不同的方法去理解、觀察、思惟大乘的殊勝的好處,大乘的種種的功德。幹什麼啊?引發我們的意樂,使得我們對這個愛樂,然後呢,策發大恭敬心,一心求它,這樣。這個本論真妙啊!從一開頭到這裡,它處處地方,一定拿這個主題,來開這個頭,什麼?說:這樣做,不好;那樣做,好!先把這個利害擺在這個上頭,然後呢,策發我們的心意,有了這個心意,然後呢,真正地進入。
實際上呢,正規說起來,這個是一切諸佛的真正的善巧方便。所以佛經上面說,「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喏,在這個地方,看見沒有?千真萬確的。所以我們要懂得喔,這個「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的是這樣,處處地方善巧。當你了解了這個,然後呢,你有追求的心;有追求的心,下一步才要找哪一個是正確的路子,這樣步步上去的 (p278) 話,就沒有問題。否則的話,你雖然見到了,你覺得:「啊,這個好!」但是因為內心當中,這種強有力的推動的力量沒有,所以啊,說「好、好、好!」你也去跑,跑了兩步覺得:「唉呀!這個,啊,很辛苦啊!」但是前者他有強烈的推動的力量,再辛苦,「啊!它有大利益!」有大利益的話呢,當然嘛,當然你要付出相當的努力啊!他就成功了,他就成功。反之的話,唉呀!雖然一點點小小的,你就在那兒擋不住啊,那麼你就完啦!
所以這個兩句話,我們時時擺在腦筋裡面,多對自己反覆、反覆地策勵。如果我們自己眼前已經提起來了,那當然很容易善巧地來策勵自己,萬一不行的話,這是最佳方便、最佳方便。實際上反過來說,我們為什麼提不起勁來的?就是陷在現在這種安樂當中,還有就是怕這個苦。當你能夠如理地了解了真正的苦的行相,真正安樂的內容了以後,那個時候,你一定會把追求正法這個心意提起來。所以這一點,的的確確是我們修行人最佳的正對治,這個是所以講到哪裡,他總歸會以這個來提醒我們。同時呢,我也時時把這個真正重要的內涵、意義,再重說一遍。繼續下去。
③ 正道分三:
① 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心
② 如何發生此心道理
③ 既發心已學行道理
【由是因緣於大士道次第修心分三】
那麼既然我們現在已經策發了這個,了解了我們該走的這個上士,那麼這個上士道修 (p279) 行的次第,怎麼樣呢?分這樣的幾部分:
【① 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心,② 如何發生此心道理,③ 既發心已學行道理。今初,】
第一個呢先說明,要告訴我們,現在你要進入大乘,那麼大乘進入之門,大乘的根本,它的基礎在哪裡呢?是「發心」,就是發大菩提心,換句話說。喔!曉得了!那麼怎麼樣去發呢?所以第二個,如何發此心,發那個大菩提心的道理。第三,「既發心已」,發了這個心以後,心是發了,你要去做呀,才能圓滿哪!那個時候,講那個修學的,修學的這個道理。現在次第說下去。今初
① 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心分二:
① 宣說入大乘門及種子等
② 若對此精進則具大義
① 宣說入大乘門及種子等分三:
① 以教理安立發菩提心是入大乘道唯一之門
② 具體解釋《華嚴經》教證而別說
③ 大乘人須以菩提心為教授中心而實修
① 以教理安立發菩提心是入大乘道唯一之門
【◎ 如是若須趣入大乘,能入之門又復云何。】
現在曉得了,現在要學大乘,那麼進入大乘的門從那裡進去呢?
喔!我們現在曉得了,現在要學大乘,那麼進入大乘的門,從哪裡進去呢?
【此中佛說二種大乘,謂波羅蜜多大乘與密咒大乘,除此更無所餘大乘。】
在這裡佛講的大乘啊!一共有兩條路,一條是平常說顯教的,一條就是密教的,除了這個以外,再沒有大乘了,
在這個地方,佛講的大乘,一共有兩條路,一共有兩條路。一條是平常所謂顯教的,一條就是密教的,除了這個以外,再沒有大乘了。他為什麼這個地方要這樣說一下?這句 (p280) 話有什麼意義呢?前面已經說過好幾次,這是個圓滿的教法,他交代出來的時候,一定是一無遺漏。所以一開頭的時候,因地當中沒有一點遺漏,那麼你果位上面,才能夠究竟圓滿。要不然你剛開始的時候,你覺得摸到了,實際上不圓滿,摸、摸、摸、摸,摸到最後的話,得出來的結果是殘缺的。所以他一開頭的時候要特別點一點:現在你要進入大乘,整個的大乘,包含的內容就這個!換句話說,不管是顯教、密教,再沒有了。如果有的話,你在這兒講了半天,還有遺漏,那這個講了半天,就出了毛病了嘛!就這樣。
<第五組>
【於此二乘隨趣何門!然能入門唯菩提心。】
但不管你走顯教大乘或者是密教大乘,真正的能夠進入之門卻是一樣的,大菩提心。
是的,大乘一共分兩個,一個是顯教,密教。但不管你走顯教大乘,或者是密教大乘,真正地能夠進入的時候,這個進入之門卻是一樣的,什麼?大菩提心,大菩提心,就這樣。由於這樣的一個抉擇,所以我們就曉得了,所以不管你將來走的方便是哪一個,只要你是大乘,對不起,那個真正的進入的門,它的根本在這裡。這個,這個抉擇非常重要的,這個抉擇是非常重要的!前面已經講過很多次,所以我在這個地方不去講它,不再提它了。
【若於相續,何時生此未生餘德,亦得安立為大乘人。】
因此,看你什麼時候能夠身心相續生起菩提心,就算還沒有生起其他的功德,也安立你為大乘人;
(p281) 你有了這個認識,然後呢,照著這個修學。在什麼時候,在你的身心,相續就是身心,在你的身心上面能夠生起這個,就是說大菩提心生起來了,其他的還沒有,其他的都沒有生起來。即便是其他的任何功德都沒生起來,只要你那個大菩提心生起來的話,你這個就是大乘行人,這是大乘的行人。
【何時離此,縱有通達空性等德,然亦墮在聲聞等地,退失大乘。】
相對的,看你什麼時候捨離開大菩提心,縱使你已經有見空性等功德,也仍然墮入小乘、退失大乘。
反過來,你什麼時候一旦離開這個,所以換句話說,即使你發了這個心,離開了尚且如此,何況你沒有發呢?所以什麼時候你那個心裡面,把那個大菩提心拿掉了,或者你離開了那個大菩提心,那個時候儘管你有很多功德,功德到什麼程度啊?「通達空性」,喔!你就算大徹大悟了,對不起,這個還不是,你還是墮在聲聞地當中,你不算大乘,又退、又退,又退心了。
【大乘教典多所宣說,即以正理亦善成立。】
在大乘的經典裡面,也都是這樣宣說,而且以正理也善能成立:
上面這個,很多的大乘經典上面,都說得清楚,所以這個地方呀,特別說明一下。「大乘教典多所宣說」,這個就是大乘的教典。所以談到這地方,關於這一點,有的時候,南傳的人容或跟我們彼此意見不同,這個我們不必多提。因為他們的觀念當中,他所 (p282) 接受的只是小乘的。所以個人的認識不一樣,那個沒什麼好談的,千萬不要諍論,這一點注意!只是我們自己今天有這樣的殊勝機會了解了,一定要把它這兩個的內涵,差別在哪裡……。當然你一樣地可以選小乘的路子,絕對這是個人的方便,[089A] (手抄稿 第十二冊 p3)當然你一樣地可以選小乘的路子,絕對這是個人的方便,而且走到最後你還是走得上的,但是一定要把這個內涵啊,分別得清楚以後,那才對,那才對!
同樣地,你分別了清楚了以後呢,如果對方他自己不了解,那也不必談。就像一個大學生跟幼稚園的學生,你沒有什麼好講的。幼稚園的學生,拿了這個說,就告訴他:這個「3」像個什麼?像個耳朵。他說「3」像個耳朵,你不必告訴他耳朵不是「3」哪,這個話用不著跟他講。欸!他就是讓他這樣,然後排排坐、吃果果,他就是這個條件,很清楚、很明白。如果你跑到去跟他諍論的話,那不是他的幼稚,你根本談不到大學,是你的無知,這一點我們要很清楚、很明白的,這順便一提。以前不會有這種問題,以後我想我們可能會遭遇到。那麼不但是說經教上面這麼說,還有呢,就是你理論上面,正確無誤的理論上面,你也能夠圓滿地能夠說明這件事情。
5. 如何成立〝入大乘門唯是發心〞?
(p4) 【故於最初入大乘數,亦以唯發此心安立,】
什麼時候發菩提心,就什麼時候入大乘;
所以說真正進入大乘第一步,是從這個地方開始說起的,你一旦發了這個心,你啊,就安立在大乘道上了。
p. 205
【後出大乘亦以唯離此心安立。】
什麼時候離菩提心,就什麼時候退失大乘。
如果你一旦退出了,那麼還是指這個心。所以在後面很多地方會告訴我們,同樣地在這裡一開始,我們要了解到,不要說:「哎喲,這個法大哦!你求就大哦!」尤其是現在密教盛行了,不要說:「哎呀,這個法了不起哦!」對不起,不管它法再了不起,如果你跟大菩提心不相應的話,沒有用,一點用場都沒有!是,結個緣是有的,前面要了解哦!這個強調的,這特別要說明的,真正進入大乘的話一定從這個上面。所以你看那個密教的儀軌上面,一開頭的時候一定有發菩提心。它那個菩提心,不是嘴巴上面講講哦!如果說我們沒有照這個本論的次第學上去還不懂,在本論的次第學的時候,他告訴我們清清楚楚:任何一個地方,你要把正確的量認識,然後呢─哦,正確的質認識,然後衡準內心的量相應不相應,這不是嘴巴上面講講哦!嘴巴上面講講,唸一句的話,這個不算的哦!這是我們這地方要了解的。
(p5) 【故大乘者,隨逐有無此心而為進退。】
所以大乘的話,完全看你有沒有這個大菩提心。以下引顯教的經論證明,能入波羅蜜多大乘之門是發菩提心。
這個很清楚,所以大乘的話,完全看你有沒有這個大菩提心。
【如《入行論》云:「發菩提心剎那後,諸囚繫縛生死獄,然應稱為善逝子。」】
《入行論》說:你那怕才發心一剎那,雖然他還只是被繫縛在生死牢獄中的凡夫,但應稱他為佛陀之子。
你只要一旦發了,哪怕才發心一剎那,那個時候的確,心雖然發了,我是個凡夫,就還繫縛在這個生死的牢獄當中,但是這個真正的佛子哦!這個是佛的真的法子哦!所以佛法當中啊,二乘聲聞他不算,證了聲聞果了不是佛子。佛子是什麼?欸,大菩薩。所謂菩薩什麼?就發那個大菩提心的。雖然你還是個生死的凡夫,但是你是真正的佛子,是指這一點而言。
【又云:「今日生佛族,今為諸佛子。】
論中又說:你什麼時候發這個心,那你就是真正進到佛的家族裡面去了。
就是今天,你什麼時候發這個心,那你就是真正進到佛的家族裡面去了。那個不但是這個佛,而且一切諸佛的真正的佛子。
【此說發心無間,即為佛子。】
以上兩段教證都說到,發心無間即成佛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