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小語:剛開始學得慢沒關係,但要學的紮實。
重要概念:需常思維「修習」的利益與過患,多憶念師長功德而「修信、修恭敬」,要了解「正修」的基本概念。
二、未修中間應如何分三:
① 總說座間所行須成正修之助緣
② 引發止觀之因
③ 攝義
① 總說座間所行須成正修之助緣
未修中間如何行者,總之雖有禮拜、旋繞及讀誦等,多可行事,然今此中正主要者,謂於正修時勵力修已,未修之間,若於所修行相所緣,不依念知任其逸散,則所生德極其微尠。
兩個坐之間,你還是可以禮拜、繞佛、讀誦經典,有很多的安排。而現在此處真正主要者,即未修中間一切所行,皆須成為正修之助緣。換言之,若於正修時極其用功,然於座間未修時,未依正知正念保持所修行相與所緣,而任其放逸散亂,如是所生功德極其微少(進ㄧ退九)。
總之,這個兩個座之間,就是前面一座跟後面一座之間。換句話說,我們離開了這個修行,譬如說:離開了早晚殿,或者你自己做的功課以外,那麼其他的時候,當然你還是可以,個人有個人的安排。現在這個地方是舉說禮拜啊,然後呢繞佛啊、讀誦經典哪,有很多的。那麼最主要的是什麼,下面告訴我們,先告訴我們這個道理。所謂正修的時候,那麼當然那個正修的時候,一定是努力去修;等到下了座,「勵力修已」那麼下了座完結了,下面一座還沒有來的時候,那個中間哪,假定你就這樣不管它了,「哎呀,辛辛苦苦弄了半天了。然後休息一下,聊聊天,玩一玩再來。」這個時候就是把「所修行相所緣」散失掉了,這個是不行的。
應該怎麼辦啊?應該正念、正知保持著,不要讓它放逸。所以他說如果說你「不依念知」,這個「依」就是憶念正知,換句話說還是正念正知,你不保持著這個正念正知,就讓它放逸。這樣的話,你真正產生的功效,非常少、非常少!所以他真正修的時候,就有這樣的條件,全部精神擺在這裡修,下了座還在修。不過這個地方是不同的在哪裡呢?我們要曉得,你全部精神坐在這個地方的話,那時精力很貫注,我們的的確確要鬆、緊互相調配,所以你下了座以後,使得你那個身心鬆弛一下,並不是叫你放散掉。
那個鬆弛跟放逸這個地方要說明一下:譬如說,我現在去拜佛、念佛,那麼全部精神貫注在這裡,這個在大殿上面,站在那裡全部精神挺起來。那時候身體是全部精神挺得直直的,然後呢眼睛瞪得大大的,然後全部的精神貫注在這裡念,喔,這個念了半小時,念得很累!以後那個時候我們就應該下來輕鬆一下。輕鬆,輕鬆什麼?輕鬆這個身體,身體要輕鬆一下,那時候心裡面也放得輕鬆一點,但是你不要忘掉你所緣念的,這個很重要!你可以跑得去躺在那個床上,然後呢很輕鬆的這種方式,身體在這兒休息,可是這個心哪還是跟它相應的,跟它相應的,這個非常重要、非常重要!乃至於你可以想前面那一座有什麼缺點,有什麼錯誤,那麼後面一座怎麼去改善,這樣。
故於中間應閱顯說此法經論,數數憶持。應由多門修集資糧生德順緣,亦由多門淨治所有違緣罪障。
故於未修中間,應當閱讀明顯宣說所修此法的經論,(這個包括善知識的教授,你自己作的筆記,或是什麼等等。)且於心中數數憶念執持。此外,座間尚應從多方面修集能生功德順緣之資糧,亦應從多方面淨治自相續中所具有的違緣罪障。
所以在這個中間應該怎麼辦呢?喏,我們應該閱讀「顯說此法經論」,說明你修這個方法的經論,當然這個包括善知識的教授,你自己作的筆記,或是什麼等等。那麼,這個為什麼用「顯說」呢?因為在我們修的很多法門當中,有很多它不是講個道理,譬如教你觀想,怎麼個觀法,這個沒有什麼好說的。乃至於念咒,譬如尤其是密教當中,說三密相應,你只要照著這樣去做,那麼就對了。至於說如何的做法,為什麼要做,這種道理啊,有的時候他不跟你講,到了時候你自然相應。但是呢他前面一定有說明,跟你相關的地方,他有很完整的說明的。那麼這一種經也好,論也好,你不斷去看,看了以後腦筋裡去思惟,這樣。做這個工作無非是什麼?無非是集順緣,以及除逆緣。所以說「修集資糧生德順緣」,同樣,「淨治罪障」,「由多門」是各式各樣的,就是什麼樣跟你相應,什麼樣正確,你就照這個去做。
一切之根本,應如所知勵力守護所受律儀。
而且,一切修行之根本,即應按自己所知學處,努力守護以別解脫戒為主的所受律儀。
而在這個過程當中,最重要的「根本」是什麼,這個要曉得的。根本就是我們所受的「律儀」。這個律儀就是我們所受的戒,要努力去守護,努力去守護。這個地方這個律儀,我們要認識,不是說我今天剃了個頭,具了這個形相,你真正受了律儀戒的話,它有律儀無作戒體,這樣。它這個戒體自然而然,任運地能夠產生防非止惡的功效,那東西不能壞。那如果說保持的話,你在睡覺它也在增長功德,而且一切時處都在增長功德;一破壞了,這個功效就沒有了。這是為什麼定慧一定要建立在這個律儀戒上的根本原因。
在這個地方我們不能詳細地談,這個真正的概念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這個我們在另外會談,談到戒的時候,尤其是我跟你們說過了,將來談那個《南山律在家備覽》的時候,最重要的中心,就是特別說這一點。到那時候你們會體會到的,這個情況就完全不一樣。如果我們現在已經得到了,那要好好地珍重,沒得到的,好好地努力,好好地努力。但是呢眼前這是就我們所知的,千萬不要任意損壞這個東西!那麼這個裡面最主要的還是正知見。
故亦有於所緣行相淨修其心,及律儀戒、積集資糧三法之上,名為三合而引導者。
是故亦有在所緣行相淨修其心、律儀戒及積集資糧三種法上,名為三合而引導行人修學者。
所以也有人把它修行的這個集合起來,把一個就是所緣的行相,這個淨修它的心,這個我們曉得我們平常所緣的跟無明相應的雜染,那麼現在拿這個東西來淨化自己。條件剛開始的時候不夠,所以一定要集聚資糧,淨除罪障。那基礎呢?基礎就在那個「律儀戒」上面。所以把這個三樣東西合起來,合成功現在我們初機修行的第一步引導,這樣。
這個地方我們就有個基本的認識了。所以現在它那個修行哪,包括了兩部分:一個是前面的準備,以及事後的輔助,一個是正修,正修。那麼這個時間通於二十四小時,然後呢處理的事情包括我們各式各樣的,你從早晨張開眼睛來,到第二天張開眼睛來所有的,睡覺還在修行,吃飯也是修行,這樣。那這個概念我們一定要知道,絕對不是個文字,那時候你心裡面自己了解得清清楚楚。
所以如果不清楚的話,把昨天晚上談那個問題,你們多多地努力。昨天晚上,曾經有一個同學提起來,說:「欸,你這個菩提心的定義到那時候還沒有說清楚,那是為什麼原因?」因為到現在為止,我們這裡從修學本論的立場上來說,菩提心真正的內涵還沒有講到,只講到前面那一部分,我只是運用前面那一部分。所以說前面那一部分已經告訴他們,我們先要自己知道病,你不知道自己病的話,你還談什麼?自己還覺得很對、很得意、很好,那是一點用場都沒有。
所以我當年自己出家了以後,遇見了各式各樣的老師,有一個老師常常以這個話來給我說,一方面他固然是自己說他自己,一方面也是給我教訓我,我現在還記得很牢。唉,他說:「我的毛病啊—好為人師,好為人師!」我現在越來越感覺到這句話,啊!正確啊,正確啊!這樣。的的確確的我們哪毛病就在這「好為人師」,不曉得自己拿什麼東西教別人,自己的學生都不會做,卻要教別人,這個是一個大毛病。所以佛經裡面告訴我們:自未調伏而能調人者,無有是處。那麼這地方隨便一談。下面呢,
② 引發止觀之因
復應學習四種資糧,是易引發奢摩他道、毘缽舍那道之正因,所謂密護根門、正知而行、飲食知量、精勤修習悎寤瑜伽,於眠息時應如何行。
我們學習資糧位當中,所有的世出世法一切功德無非是從定慧而來。這四樣東西就是我們現在下腳第一步該走的,真正修行的話,主要的關鍵全在這裡頭,如果你這個四點把握得住的話,絕對沒有不成功的。
這下面這個東西說,我們修資糧位當中,有這個四樣東西我們要做一下。這四樣東西:就是說,我們現在所有的世、出世法的一切功德,無非是從定、慧而來;定這地方就說奢摩他,慧就是毘缽舍那。那麼現在我們修的時候,就修這兩樣東西的因。那麼這個下面要告訴我們的四樣東西就是,喏,正因;換句話說,就是我們現在下腳第一步該走的,你這個因做對了,將來一定結的這個正確圓滿無誤的果。
分成四部分。第一個祕密地保護,以及守護自己的六根門頭;然後呢,要做什麼事情的時候,我們應該正確地了解我們所做的事情—正知而行,第二個。下面特別開的「飲食知量」,飲食的時候要曉得該吃多少;以及睡覺的時候,要怎麼樣地努力,還要精進去修。其實前面這兩樣東西做到了,也就對了,可是呢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啊,最大的漏洞就是吃飯跟睡覺,所以他把吃飯跟睡覺要特別說明。真正你們了解了這個,才曉得修行的的確確是二十四小時,二十四小時。
關於這個四種資糧,我在這裡只是簡單地說明一下,一直等到我們後面奢摩他部分講過了以後,那個時候我們重新回過頭來溫習這四種資糧,那時候你們會覺得:啊,趣味無窮!真正修行的話,主要的關鍵是全在這個裡頭。如果你這個四點把握得住的話,絕對沒有不成功的,不要說念佛是絕對成功,參禪也絕對成功,這樣啊!現在我們不妨把那個內容,一個一個看一看。
引發止觀之因分四:
① 密護根門
② 正知而行
③ 飲食知量
④ 精進修習悎寤瑜伽,於眠息時應如何行
① 密護根門分五:
① 以何防護
② 何所防護
③ 從何防護
④ 如何防護
⑤ 何為防護
① 以何防護
初中有五:以何防護者,謂遍護正念,及於正念起常委行。其中初者,謂於防護根門諸法,數數修習令不忘失。
密護根門分五,初者以何防護,又分二:
① 護持一切正念; ② 於正念起常委行。
其中,“遍護正念”指數數修習防護根門之諸法,為什麼要數數修習呢?這是用這個防護我們六根門頭的法寶,要把它弄熟,弄熟了以後就不忘失了,“於正念起常委行”,是對正念恒常恭敬地修習。修行的資糧善當中,精進第一。
我們要防護的是六根門頭,那麼你用什麼東西去防護啊?就防護你六根門頭的這個法寶,關於這個法寶,不斷地去修習,不要讓它忘失,不要讓它忘失。實際上真正地修行,這個才是,就是說這個是你防護你三毒的一個最有效的寶貝,你的工具、你的武器。你對這個武器一旦失掉了,你怎麼防啊?這是第一個。為什麼要「數數修習」呢?你對於你使用的這武器,你要善於操作,懂得怎麼操作,是不斷去摸熟了;那你摸熟了以後,然後你隨時隨地,欸,這個敵人起來的時候,你一下就拿出武器來把他對治了。
所以這個是我們用這個,用防護我們六根門頭的這個法寶,把這個法寶要把它弄熟,弄熟了以後就不忘失了。否則的話,就像我們現在那個樣。我們說:「哎呀,這明明懂了,就偏偏做不到。」為什麼?不要說你沒有真的懂,不要說你現在懂得一點文字,只是賣賣狗皮膏藥;就算你真的懂了,你如果沒有認真地思惟觀察的話,對不起,到那時候心理上現起的還是跟三毒相應的。一句話說得不對,哎呀,就在那兒瞋心起來了;稍微捧捧你,輕飄飄的,完全貪心相應的境界;剩下來的癡癡呆呆。有什麼用?所以他告訴我們要數數思惟。那個正念擺在這裡,那個時候你一定能做得到。這是第一個,就是換句話說「徧護正念」。
二者,謂於正念常恒委重而修習之。
把那個正念常恆,經常,不斷,委重是很殷重,很真切的來修習。
說既然你現在已經曉得,這個防護的東西就是那個正念,正確的念頭。然後把那個正念「常、恆」,這個「常」,經常,常到什麼?不斷,「恆」是不斷截的,就這樣。不斷地委重,「委重」就是很殷重、很真切的,拿這個東西來修習。所以的的確確修任何一個法門,沒有一個例外的,必須要這個。所以佛特別說這個叫什麼?就是精進,精進的特質。所以很多地方,本論也說,《大智度論》也說,各式各樣的經論上面說:修行的資糧善當中,精進第一,精進第一。平常我們總覺得:哎,修行這件事情好像輕輕鬆鬆的。那完全錯了!到修到後來的時候,你慢慢、慢慢地……是,心裡面哪坦然無礙,那個是得到的果欸!你現在下面進去的時候,是要大精進力量,那的的確確是一步都不能差啊!
所以我以前聽見那個禪宗的那個老師的話,啊呀,我直感覺得真佩服!他說學禪這東西,就像什麼?就像逆水行舟。這個水是個瀑布,瀑流沖下來,它每一分鐘沖下來,可以把你的船從這地方向下沖十丈,然後每分鐘你拼命用足氣力向上划,可以划上一丈,但是對不起,我還是拼命向上划!你拼命向上撐的話,還要退下來,何況你放鬆一點。嘿,妙咧!你只要肯這樣去弄的話,弄到後來的話自然有成功的。所以又有人形容它,說這是叫「趕羊上樹」,這羊不能爬樹的,貓才能爬樹,但是呢他卻偏偏做這種事情,就把做不到的事情做到了!
實際上何況是佛法,世法也是如此的。所以我前面曾經給大家說過,那個美國的幾個什麼大王,鋼鐵大王、汽車大王,他們怎麼成功的?都是靠這個精神,所以別人覺得不行的,他就是絕對堅強的意志,咬緊牙關。現在我們事情還沒有做啊,已經打了退堂鼓了,然後找種種藉口,要保護自己:喔唷,這個地方不對、那個地方不對。找了很多這種小心兒的事情,腦筋還很聰明欸!他那個聰明都用糊塗,用錯掉了。所以他就會想到種種理由啊,使得自己做漏網之魚。啊,以為覺得這地方摸魚了!孰不知這個真正是害了自己,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千真萬確的事實!所以我們這個地方要多看看哪,佛教的這個告訴我們,他—佛是怎麼修行成功的。
那麼這個就是說常恆地去提起精神來去做,不過提起精神這個裡邊有個訣竅的唷,如果你提得不對的話,還是不對。所以佛經上面告訴我們哪,太緩固然不行,太急也不要,太急的話,那個絃繃得太緊,也不可以。所以總之一句話:任何地方都要善知識的巧妙的引導。
② 何所防護
何所防護者,謂六種根。
就是我們的六根門頭,眼、耳、鼻、舌、身、意。
③ 從何防護
從何防護者,謂從可愛及非可愛六種境界。
這個六根對不同的六個境界,就產生一種順、逆不同的反應。對於順的覺得愛,不順的非愛,這個境界去防護它。
④ 如何防護分二:
① 守護諸根 ② 以六根而防護
如何防護,其中有二:
一、守護諸根
守護根者,謂根境合起六識後,意識便於六可愛境、六非愛境發生貪嗔,應當勵力從彼諸境護令不生。
守護諸根,即根境和合生起六識之後,第六意識便對六種悅意境生起貪心,或對六種不悅意境生起嗔心,故當努力依對治力,從諸境中守護諸根,不令煩惱生起。
二、以六根而防護
即以六根而防護者,若於何境由瞻視等能起煩惱,即於此境不縱諸根而正止息。
即若於某塵境由眼見等能生起煩惱,最初即不放縱諸根與境和合,而令煩惱不起。譬如,觀看不清淨的影片將引生貪欲,最初即應禁止眼根觀看,如是可令貪欲不起。
以上二者之差別:“守護諸根”是六根緣六塵已引生貪嗔時,無間以對治力而遮止,故是從果上對治;“以六根而防護”是禁貪嗔於未生之前,故是由因上止息。
細說守護根
現在我們防護的時候,怎麼防呢?就是說因為對這個境界,譬如說:你看見了或者你聽見了,能夠引發你的貪瞋的,你曉得了以後,這個境界就擋住它,不要放縱自己的根,不要放縱自己的根。這個話怎麼講,這個話怎麼講?譬如說:我們現在為什麼在這個學院裡邊說平常不放假,因為我們很清楚,我們平常一跑出去的話,對不起,你不散亂也散亂。那麼我們曉得了,現在我們到這裡來的目的是在什麼?在防止它,所以我們能夠這樣。如果說我們在學院裡的時候,說那個隔壁房間那個電視機,我看了電視機歡喜,那我不要去!然後呢,吃了這個東西會引發我的貪心,我儘量地少吃!眼不見為淨,換句話就這個。
當然到最後的話,主要的在你自己的心,可是剛剛初機第一步的話,絕對從境上面斷起,這個我們要了解,我們要了解的。所以為什麼修行哪,真正重要的,前面你有個認識,說:我為什麼要出家。你有了這個認識以後,曉得要去做的時候道理不懂,那麼選一個你信得過的這個依止的人,信得過他,他告訴你,這個不要做,你老老實實不做。那時候他幫助我們的無非什麼?喏,就在這上面。是真正重要的,就是你內心當中應該了解:這個對你不相應的,你儘量地就不要碰上它。這是我們了解的。
其守護根者,是於六境,不取行相,不取隨好。若由忘念煩惱熾盛起罪惡心,亦由防護而能止息。
守護諸根之方式,即對六境不以非理作意取行相與隨好。若由忘失正念與煩惱熾盛而擋不住起罪惡心,亦以防護諸根而能止息。
如果說我們平常防止了,能夠防止了固然,萬一你忘念的時候,忘掉了,或者呢由於煩惱太盛,這是兩種狀態。忘念是你本來防,那時候忘掉了沒有防住;還有一種呢,雖然你防,但是這煩惱盛得不得了。啊!就我們很多時候,那個境界現起的時候,你心裡覺得:哎呀,不可以做!但是你就是擋不住,那個就是煩惱盛的時候,那時候又起了。你能夠像前面這樣防護努力的話,它都能夠止息。下面就告訴我們那個什麼是行相,什麼是隨好。
取行相者,謂於非應觀視色等,正為境界,或現在前,即便作意彼等行相,現前往觀。
取行相,即對不應觀看之色等境界,特意觀看等;或者色等境界現前時,即以眼識等作意彼等行相,現前觀看。
所謂這個「行相」就是,喏!說我們不應該看的這種事情,現起的時候,那時候覺得:哎呀,這個東西很好。你就去看,這個行叫行相。關於這個行相—不要,斷除它!後面呢,是說隨好。
取隨好者,謂於六識起後,能引貪嗔癡三之境,意識執持。或其境界雖未現前,由從他聞分別彼等。
取隨好亦即六根對六境發起六識的無間,對能引發貪嗔癡之境,以第六分別意識執著;或對境雖不在根識前顯現,由聽他人說“美麗動聽”等,自己隨之分別而起貪心等。譬如雖未聽到別人罵我,然由他人告知,我即以第六意識緣惡語分別而起煩惱。
「取隨好」呢,就是當那個行相已經過去了以後,你看見了以後,隨後跟著它,引發你對這個東西好樂貪著,這樣。那個時候你腦筋裡面,這個境界已經過去了,不在前頭,這個要防,防這個東西,防這個東西。前面這個解釋容或不大清楚,把五條統統說完了,我再一一分析,大家就很清楚了。
⑤ 何為防護
防護為何者,謂從雜染守護其意,令住善性或無記性。此中所住無覆無記者,謂威儀等時,非是持心住善緣時。
為什麼要去防呢?防些什麼呢?即根趣於六境時,須從煩惱中守護自心,令心安住於善性或無記性中。此處所安住之無記性是無覆無記(即對解脫不形成障礙的非善非惡之性),僅指行住坐臥四威儀等時,須安住無記性,非是攝心安住善所緣境之時。故於煩惱中善護自心,即於四威儀時,應令心安住無記性;其餘能攝心安住善所緣時,應令心安住於善性。
那這個就是我們防的目標,這是宗旨。那平常我們這個意根一縱,對這個境的時候,一定是雜染的,一定是雜染的,不是貪、就是瞋、就是癡,就是這樣。那麼在這個時候,你經過了這個努力地防護的話,不讓它雜染,不讓它雜染,使它住在善性當中,最起碼的善成無記性,無記性;無記性就是不是惡的,但是也不是善的。這個時候這是我們要防護的,他特別說明這個無記是什麼?無覆無記。哪些是無覆無記呢?就是威儀,就是你行走啊、坐在那地方、做一點什麼事情啊,那個時候談不到是善是惡。因為你那時候的的確確,你不是全心貫注在上面,譬如說我禮佛,當然禮拜佛,你要走路,那個時候是另外一件事情。無記有兩種:一種有覆無記,一種無覆無記;這染污的,那是有覆,不染污的,無覆,簡單地說一下。那麼這個五條文字解釋了,我現在離開了這文字來從頭說一下。
首先我們要了解我們平常一般狀態,我們這個心念做些什麼,我們心念做些什麼?我們的心念就是自然而然的,我們的六根,眼睛去看,耳朵去聽,嘴巴不是講話就是吃東西,這個,那一定是這樣;身上的感觸,這個歡喜的,軟軟舒服的,涼快一點、熱的等等,就是這樣。然後呢,當這個五根對了境以後的話,它一定順著緊跟著意識就來了,然後你在這個地方就做種種的邪妄分別,這樣。這種邪妄分別都是什麼?增長雜染、染污的,都是這個染污的。
那麼那個時候我們就要想辦法去防護它。拿什麼東西防護呢?靠前面的正知正念。一定要曉得說哪個是對的,有了這個對的,那個時候才對比出來,原來我習性當中的那個不對的,那個才可以防嘛!否則的話,你混沌一片,你什麼是哪個好、哪個不好不知道,當然無從防起,所以一定要正知正念。那麼這個正知正念就是防護的最佳的武器。
關於這一點呢,第一個,所以你在正式學習之前哪,先要數數練習這個東西;平常我們呢真正修行的第一步,真正說起來,這個才是最重要的。聽,聽這個,然後呢思,思這個。等到你經過了思,思實際上是一個什麼樣的?行心所。等到你思惟成了習慣了,它隨時隨地這個念頭就起來了,你不提它也起來,一提隨時就起來了。就等於說你使用的武器一樣,你在任何情況之下你要拿,掏出來就是,而且你利用得很熟。
那個武器防什麼呢?就防我們的這個六根。這個六根的情況是什麼?對了境以後就生染污。這個染污有兩種:一種呢對行相的染污,一種是隨好的染污。行相的染污就說,欸,這個好看的,你去看,看了以後:啊,歡喜!隨好呢,看完了以後你心裡想:嗯,這東西這滿有味道的。啊!你心裡想明天該怎麼辦,或者你想動腦筋要去獲得它;反過來,對不歡喜的東西,那就是引發另外的瞋。現在清楚了沒有?
所以這個底下密護根門。譬如說我們現在講《遺教經》,一開頭就是告訴我們這個,說「此五根者,心為其主」啊!就是這樣,從這地方防起,處處地方,所以最開始第一步我們要學這個。請問假定我們真正在這一點上做到了,修行有沒有困難哪?的的確確沒有困難,的的確確沒有困難。所以這個說起來很容易啊!喔,但是呢做起來是不大容易;做起來雖然不大容易,這個功效不得了地大!我們所要求的東西,全部在這個裡面,你只要這點做到了,其他什麼都不怕。
那麼下面就「正知而行」,因為的的確確的,現在如果說你努力這樣去做的話,我們現在我(p27)們這個裡邊有很多事情我們要行為,要主動地去行為的時候,那時候該怎麼辦?欸,對!你如果說離開了你修行以外,當修行的時候,你全部精神緣在這上頭,然後呢剩下來的時間,你也能夠保護它。可是有很多事情,卻你沒辦法保護的,譬如他告訴我們防那個行相,叫你不要出去,結果啊常住派我一個事情,我要出去,那個時候該怎麼辦?所以他下面告訴我們正知而行,對於我們該做的事情,而前面這個密護根門當中沒有弄清楚的,他下面告訴我們:對於你所知道的事情,了解怎樣是正確無誤的,照著你所了解的正確無誤的方法去做。這個時候它不但不是染污,而且是增長你的功德,那就不怕了嘛!所以下面我們看
② 正知而行分二:
① 何為所行之事 ② 於所行事行正知
正知而行者有二:何為所行事,於彼行正知。
正知而行,那麼你要做的什麼事情,首先要弄清楚,該做的,對的去做,不該做的,不對的不要做,這個第一個分別。第二個呢?於彼行正知。對於你所該做的事情,還要保持著正念正知去做。
這個分兩方面,說正知而行,「行」是做事情。那麼你要做的什麼事情,這個你首先要弄清楚,該做的、對的去做;不該做的、不對的不要做,這個第一個分別。第二個呢,說「於彼行正知」,對於你所該做的事情,還要保持著正念正知去做。那麼下面又分
① 何為所行之事
初中有二,謂五行動業及五受用業。
以正知所行之事有二:即五種行動業與五種受用業。(出家人做來做去就這麼幾件事情)
五行動業,指身事業、眼事業、一切支節業、衣缽業與乞食業。此五種主要是出門去城市等的行動,故名行動業。
在說下面這些每一個行相之前,我真的感覺得:啊,這法相之美啊!他把我們的生活細的,從你早晨張開眼睛到你晚上睡覺為止,每一個部分,他每一個地方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這個不是個文字,這文字你要記這麼多東西的話,啊呀,你背多少時候都背不起來!這個就是告訴你,你當下認得,認得以後,你隨時一直在這地方,你就很清楚:喔,錯了;隨時很清楚,這個對了,對了就是修行了嘛!
這個現在我們常常講要修行、修行,修了個半天,所以修不起來,你根本不曉得你修的內容是什麼,你怎麼修啊?自己一直跟著煩惱,不知道!往往還自己跟著煩惱,還覺得很得意咧!喔唷,我想了這個辦法投了個巧哦,騙了他一下,自己還覺得很得意。啊,錯了,完全錯了!所以這一定要從法相上面,每一個地方很嚴密地擺在這地方,然後你自己衡量。本來我們修行是自願的事情,絕對沒有人逼著我們說:啊,某人,你要剃了頭出家!沒有這件事情。我覺得好啊!既然自願的話,就應該這樣認真去做。那麼現在有五樣,五個是行動業,五個受用業,我們真正出家人做的,做來做去就這麼幾件事情。「行動」就是說你的走路什麼等等,「受用」你的吃啊等等。下面我們看
其中初五之身事業者,謂若往赴所餘聚落、餘寺院等,若從彼還。
身事業,指前往其他村落、寺院等地,再從彼處返回,即身體來去往返之行動業。
就是這樣,說我們身體的行動,除了我們所住的常住這裡要做的事情,你還要跑到別的地方去啊!其他的地方,或者是城市那邊買東西,或者其他的寺院結夏、參訪、邀請等等,那麼說去、來這是一件事情。
眼事業者,一若略睹,謂無意為先,見種種境。二若詳瞻,謂動意為先,而有所見。
眼事業有二:一為略睹,二是詳瞻。略睹即無意而見種種境;詳瞻即先動念欲見,後詳細觀看種種境。故略睹為無意見,詳瞻是有意看。
那麼第二呢,眼睛,這個眼睛看有兩種:有一種呢你無意之間的,嗯,隨便看一下,這是一種;第二種呢,你認真地,你先想去,哦,要幹什麼,你要看什麼,那個時候你去看。所以我們不外乎身體,然後眼睛,還有呢?
一切支節業者,謂諸支節,若屈若伸。
一切支節業,即身體各支節之彎曲或伸直。身體四肢為支,支之分節名節。
為什麼這個行動還不擺在那個身體當中?因為譬如說前面那個身業,它主要的是你到哪裡去,那麼然後我坐在這個地方,這個好像……那麼這個是動身做任何一件事情,換句話說,做任何一件事,身上、動作,把這兩樣都包括進去,都有了。
衣缽業者,謂若受用及其受持三衣及缽。
衣缽業,指受用及受持三衣與缽。
乞食業者,謂飲食等。
乞食業,即飲水、吃飯等。此處飲、食為動詞。
五種受用業
寺內五種受用業中,身事業者,若行謂往經行處,或往同法者所,或為法故行經於道。若住謂住行處,同法親教、軌範、尊重、似尊等前。若坐謂於床等上結跏趺坐。
寺院內的五種受用業中,身事業有行、住、坐三種:行指去經行之處,或去同法(所行道友)處,或為法而行走於路上;住指立於行走之處,或於同法親教師、軌範師、上師,以及如上師般具德者等面前住立;坐指於蒲團、小座或床座等上結跏趺坐。
住嘛,我們就住在這裡,或者是同行哪,然後呢這個親教師、軌範師,尊重跟似尊重。除了親教、軌範以外的,譬如我們現在這裡,哦,這個請一位法師來跟我們講,或者這個上座等等。那麼有的是直接尊重,有的「似尊重」,換句話說,總比我們哪,他並沒有顯著的尊重的特質,但是他的的確確是我們的上座,我們該尊重的。住以後呢,行、住、坐,這個前面那個「住」就是站在那個地方,下面是「坐」
語事業者,謂若請受曾所未受十二分教,分別瞭解。諸已受者,或自誦讀,或為他說,或為引發正精進故,與他議論。所有言說。
語事業,即請受未曾得受的十二分教,分別瞭解;以及已得受之教法,自己讀誦或為他人宣說,或為引發正精進之故,而與他人討論。凡此等言說,皆名語事業。
我們要講話,講些什麼?他就告訴我們,如果對我們沒有了解的經論道理等等,「十二分教」是包括了所有一切,那麼這個要去了解它。已經了解了,那麼自己讀誦,或者呢是幫別人,或者為了「引發正精進,與他議論所有言說」。你看他這個地方要嘛不開口,開起口來,沒有一個跟法不相應的,眼睛也是如此,起心動念無不如是。
意事業者,謂諸默然,若於中夜而正眠臥,若赴靜處思所聞義,若以九心修三摩地,若正勤修毘缽舍那,或於熱季極疲倦時,於非時中起睡眠欲,略為消遣。
意事業,即身語未作時之諸默然,包括五種:① 於中夜分睡眠; ② 至靜處思惟所聞法義; ③ 以九住心修持三摩地(九心於奢摩他一章中將詳述,故不贅述); ④ 勤修勝觀; ⑤ 熱天極疲倦時,於不應睡時起睡眠欲,為速遣昏睡,而稍作睡眠,然不應久睡,此即略為消遣。
那麼意業怎麼辦呢?或者平常的時候默然,默然就是說靜默的時候那怎麼辦;還有呢就是保持內心怎麼個寧靜。「若於中夜」那麼晚上睡覺的時候;還有呢,若赴寂靜處「思所聞義」,自己啊在那個地方真正好好地思惟,那個地方不要讓人家打擾。或者跟人家,嗯?對!沒錯。「若以九心修三摩地」這個九心修三摩地,下面那個止觀,那個奢摩他品會詳細說。這個「九心」就是我們修上去的次第,第一個這種心相怎麼樣,第二個怎麼樣,到了第九心那是證得三摩地的時候,這就是止。還有呢,下面就是觀。另外一種呢,就是到了很熱的時候,那雖然不該睡眠的,睡眠只有中夜,平常的時候,你起來的時候,怎麼樣消遣一下。他唯一讓我們消遣的就是那個時候,你把那心裡放鬆以後,都放鬆。然後呢這個是關於意業方面。
晝夜二業者,謂於永日及初後夜不應睡眠,此亦顯示身語二業。言睡眠者,顯示唯是夜間之業,及是意業。
晝夜二業,以白晝、初夜、後夜不睡眠顯示,以此亦顯示身業與語業。前述睡眠,顯示唯是夜間之業及意業。
白天以及初後夜兩個時間,那個時候不要睡。總括的是不要睡,那不要睡幹什麼呢,就是說那個時候我們該做些什麼?所以說那個不睡的時候,身業、語業做些什麼。下面呢,中夜這是十點鐘到兩點鐘,該睡眠的時候那該怎麼辦?他下面告訴我們—睡覺,儘管睡覺,他也告訴我們睡覺的時候,這個心用功怎麼用法。
現在我們看看,到這地方,前面守護根門,但是我們有一些必須要的行動,那麼所有的這個行動,你該怎麼個做法。每一部分你該怎麼去做,他告訴我們清清楚楚。所以現在我們常常說,哎喲,說他們南傳,他們怎麼弄、怎麼弄,好像很細緻啊!我們北傳沒有嗎?絕對有啊!現在我們大家真正重要地方大家也不好好去學,告訴你了也不認真地去行,主要的就這種地方。就是你在任何情況之下,一舉一動、起心動念,它都有很細緻的法則。
那個十多年以前的時候我還不懂,不大懂這個東西,雖然聽說過了不了解。曾經遇見過一個學南傳的人,他就講那個止觀,譬如說走路的時候,喔,他那個步子走得非常慢,然後呢那個念頭應該怎麼個觀照,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時候。啊,我覺得這東西這麼好!後來回過頭一看哪,哎,原來我們自己的是「家寶」!我們偏偏這樣,那個家寶不去善巧地利用,羨慕別人。實際上真的別人告訴你,做得到嗎?你也做不到。實際上就是我們心裡面哪,這種懶散的心情,真的要提起起來就提不來的。欸,看見別人好的話心裡好羨慕哦!不過你不要小看它哦,這是很重要的!就幸好有這麼一點的好樂之心,我們凡夫之所以凡夫就這個,就靠這麼一點的好樂之心,就想辦法用種種方法,培植這個好樂之心,想想種種方法把那逆緣拿掉,順緣讓它加強。然後你這個好樂之心,越來越強、越來越強,越來越強,到那時候你去做就做得到了。
所以我剛才這個地方,絕對不是輕毀這東西,我的重點就是這個—保護這個東西。而不是說只一味好樂之心,哎呀,總歸羨慕別人,那個時候你永遠坐在這個地方,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張大了口,等到死也沒有用!這個概念我們要順便在這裡一提。
【補充資料】
- 本參:禪宗除了參話頭之外,其次是破三關,破三關也是一種參究的方法,也是由參話頭的演變所形成的。三關的第一關是破本參;第二關是破重關;第三關是破牢關。
- 無作戒體:戒體有二、一作戒,二無作戒,作戒者,謂受戒時如法動作身口意三業,可見聞之業體。無作戒者,謂依此時作戒之緣而生於身中不可見聞之業體。此業體初發之緣,雖由身口意動作(即作戒),而一旦生了,則不假身口意之造作,恆常相續,故稱為無作。作戒於身口動作息時亦滅,而無作戒則一生之中常相續而發防非止惡之功能,是謂之無作戒體。
- 止觀:“奢摩他”是梵語,譯為“止”,一般指止息一切雜念,能滅一切散亂煩惱;“毘缽舍那”譯為“觀”,即由安住奢摩他時,思擇真實義。以大乘不共禪觀而言,止即法性寂然;觀謂寂而常照。止如明鏡止水,觀如明鏡止水影現萬象,故止與觀,實為一體不二。
- 善惡無記三性:一、善性,於現世來世為自他為順益者。如信等善心及善心所起一切之善根是也。二、惡性,於現世來世,為自他為違損者。如貪等惡心及惡心所起一切之惡業是也。三、無記性,非善非惡為中容之法,亦為順益,亦為違損,不可記別者。此中有有覆無記與無覆無記二種。有覆無記:有四根本煩惱心所(癡、見、慢、愛)覆蓋,使之成為染污識,如第七識(末那耶識)。無覆無記:無四種根本煩惱心所覆蓋,即單純的無記性,即第八識(阿賴耶識)。
- 三衣:為出家之服,應法而作,又稱法服。此僧伽黎、鬱多羅僧、安陀會三衣,即五條、七條、九條三種納。五衣,印度叫安陀會,為作務衣。七衣,印度叫鬱多羅僧,為入眾衣。大衣,印度叫僧伽黎,說法時穿著,故稱大衣。
- 經行:又稱行禪或立禪,一種步行方式,佛教僧侶以這種方式來修行禪定。經行除了可以提振精神,促進消化,還可以作為禪坐的輔助,以增進僧侶的修行程度。
- 十二分教: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一切言教,依其內容和形式可分為十二類 : 契經 、 祇夜 、 記別 、諷頌、自說、 因緣 、譬喻、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法、論議。
長行重頌並授記
孤起無問而自說
因緣譬喻及本事
本生方廣未曾有
論議共成十二名
廣錄大論三十三
- 結夏:結夏安居,指的是印度在雨季的三個月期間,出家人集結在一起修行的制度,在這期間僧侶不允許隨意外出。
- 九住心﹕內住、續住、安住、近住、調伏、寂靜、極寂靜、專住一境、等持。
- 三摩地:意譯為等持、正心行處、心一境性,佛教術語,意指專注於所緣境,而進入心不散亂的狀態,皆可稱為三摩地,因此又可被譯為「止」、「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