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2018-04-11進度:業果(十業道輕重)

54B01:05 - 55B01:05

<第一組>
【第二顯示輕重分二。】
十業道輕重的差別。分兩部分:

說那個業當中,哪一些是輕,哪一些是重。我們了解了以後的話,處處地方,就曉得怎麼個對治,以及了解它的利害關係。

【① 十業道輕重。】
一是介紹業輕重的差別。

第一個是特別說十業道本身的。

【② 兼略顯示具力業門。】
二是說明業為什麼特別重大的原因。

下面就說,有一些造業的門,它有特別的力量,凡是具有特別力量的這些,你造少少的業,就產生絕大的業果。

【◎ 初中有五,】
(p205) 這個「初」,就是十業道。

一、由意樂故重
【例如殺生,由意樂故重者,謂猛利三毒所作。】
一、由意樂故重:若殺生時的心理狀態,是和猛利三毒所起的,那麼業比較重。

同樣的這個殺生,殺生當中,哪一個是重,哪一個是輕呢?第一個說意樂重故。我們曉得我們殺生的時候,作任何一個業,一共分:事、意樂、加行、究竟。那麼每一樣東西以後,它由於你作的時候,特質的輕重不同,產生的業輕重也不一樣。當你殺的時候,你那個心理狀態也決定,猛利三毒所起的,那麼這個業也比較重。比如你殺生,你隨隨便便一個蚊蟲來咬你一下,你自己並沒有大的什麼貪瞋之心,欸,一看!直覺的反應,啪一下打掉了,那個時候,是,犯了殺業,可是這個殺業就比較輕。然後呢你看見那個冤家,喔!你這個惡膽旁生,想種種辦法,瞋心非常熾盛,那就非常厲害。雖然同樣那個蚊蟲,平常你如果非常討厭,你看見了這個蚊蟲,你就心裡面起了個大瞋心,結果同樣一打的話,雖然同樣的蚊蟲,後者的這個業比前者要重,這個三毒越猛利那麼越厲害。第二:

二、由加行故重
【由加行故重者,】
二、由於加行的因素導致殺業嚴重者,可以分多種情況:

就是你的行為。

(p206) 【謂或已殺生,或正或當,】
第一種情況,是對於已作殺生、正作殺生或者將作殺生,內心踴躍,心中生起歡喜。

或正殺生,或者當殺生,「當」是將來。

【具歡喜心具踴躍心,或有自作或復勸他,於彼所作稱揚讚歎,見同行者意便欣慶。由其長時思量積蓄,怨恨心已,方有所作,無間所作,殷重所作,或於一時頓殺多生。或令發起猛利痛苦而行殺害。或令怖畏,作不應作而後殺害。若於孤苦貧窮哀慼悲泣等者而行殺害。】
第二,是自己作或勸他人作時,對所作的殺業口中稱揚讚歎,見到造殺業的同行者,心中便歡喜興奮。譬如:有屠夫不但自己殺生,而且開屠宰場教他人殺生,平時見到同行就讚歎稱揚,這些都是嚴重殺業。
第三,是經過長期蘊釀思量、蓄積怨恨心之後,才發起殺業,而且是不間斷連續地行殺,或者是以深重意樂行殺。
第四,是從量上來說,即一時之中頓時殺害眾多生命。譬如:以核武器瞬間造成大面積殺傷,或在屠宰場中,使用現代化機械設備,一按電鈕便屠殺上百隻豬牛,這些都是屬於一時頓殺多生導致殺業嚴重。
第五,是殺的方式很殘忍,使生命遭受劇烈痛苦而做殺害。
第六,使被殺者心中恐怖,就像先對被殺者做種種不應理之後,才進行殺害。
第七,由於所殺的對象是痛苦深重的對境,如孤苦貧窮、哀戚悲泣等者,而導致殺業深重。譬如:被殺者孤苦貧窮、無依無靠或悲泣、乞求等等,在對方處於痛苦的狀態時,對他進行殺害,也是嚴重的殺業。

那個第二,加行。在你那個作殺的這個行為的時候,那麼那個時候看你,就是說你心裡邊歡喜,歡喜去殺,殺的時候殺得很起勁。不但自作,還要勸別人,對於殺這件事情還稱揚讚歎:「哎!殺得好!這樣做得好啊!這樣做得對啊!」這樣。然後看見別人做的時候,你心裡:「嗯、嗯、嗯、嗯,這個好!」殺的之前你心裡面,已經長時時候想了種種方法,怨恨,然後經過了這樣地去作。然後作的時候,「無間」,什麼叫無間?做的這件事情,就是說心裡面懷著這個瞋念,去作的時候繼續地這樣去,作的時候心裡面就很殷切、殷重。這個說「殷重心」,在這裡文隨便一看,好像看過了,平常我們一體會,我們就體會得出來。有的時候作那件事情,心裡面好像並沒有什麼,浮浮泛泛;有的時候你心 (p207) 裡面,有一種很強烈的意願在那個地方,那個就是殷重心。「或於一時頓殺多生」,這個大的有情眾生,我們不會一口氣殺很多的,小的東西我們往往會—螞蟻、蚊蟲,這個東西往往會殺很多。
我現在想起來,我看見小的時候,現在想起來,真是心裡面很害怕。那個大人,我就看見那個螞蟻,然後呢他用開水燙那個螞蟻,然後那個螞蟻窩用開水澆下去。哎呀!現在想起來,那是真可怕,慘不忍睹的事情,慘不忍睹的事情。我還記得那時候我已經出了家了,那新竹我們福嚴精舍後面挖土,挖土。說起來這個我自己,一直為了這事情不安呢!現在我一直那個病,很可能就為……大概都是因為受這個影響。那時我想的說那個地方沒水,弄個蓄水池,那麼後面就挖土。那麼既然挖土,結果挖開來啊,看見很多的螞蟻,那是一定傷它的。雖然我自己沒做,但是結果做了,那個工人就在那裡。 。
有一趟我看見,你們有沒有看見有一種螞蟻,這個螞蟻窩住在樹上的,有沒有看見?那個大大的,一個黑黑的對吧?啊!那個成千上萬的,不曉得多少螞蟻,那挖倒了以後,那個螞蟻就倒在這裡。結果裡面有個工人就看見了,就拿來火燒,我也沒阻止他們。已經燒了,哎呀!我心裡覺得殘忍,不要去燒啊!那些工人就是不聽,就燒。唉!我心裡一直為了這個事情,覺得不曉得怎麼辦是好。沒多久這個工人有一次就被燙傷了,那個本來那個 (p208) 工人非常強壯,這個力氣真大,燙的渾身那個火傷,我天天看見,從那個精舍下面走過去,那個人瘦的,弄了半年弄不好,那時候心裡想你看!那是花報!所以這個一時頓殺多生那是慘不堪言!
現在我們常常看見,現在比如那個戰爭,往往有很多不可思議的,這種大的果報。比如日本人丟原子彈,一下,幾十萬人統統完了;或者像當年東京大地震,哎呀!那個整個的那個火燒,燒得啊,現在往往這種大戰,就是這種業因,你看,看得很清楚。所以我們有太多這種情況之下,雖然在這件事情當中,那個工人往那個裡面一丟,我曉得將來這個劫難過程當中,我也在被這個大火當中的一員。你們注意,所以這個業因、業果是一點逃不了的,這唯一的辦法就是懺悔。對了!我想起來了,我昨天問你們一個,說業作了以後逃不了的,那麼懺悔怎麼辦?這個本來要考你們的,還是要考你們,我倒沒忘記,你們好好地去想一想。這個是「頓殺多生」。那麼還有呢,「令發起猛利痛苦而行殺害」,或者是「令怖畏,作不應作而後殺害」,種種這種東西。還有,對於這個孤苦,值得哀愍的人也殺害,這樣,這種情形。   
講起來殺害,我想起很有趣的一件事情來。我今年春天,我看見那個電影片,電影片,就是那個 VIDEO TAPE,那個片子的名字叫「死亡的面貌」,一共有三集。有一次有一 (p209) 個同修拿得來,說師父您看看這個,我去看,結果他就告訴我他吃素,為什麼吃素啊?他固然是信佛,實際上真正的原因,就怎麼?看見了那個死亡的面貌以後。我說有這樣的效果嗎?叫他租一個來看一看。然後一看,果然!哎呀!誰,你們很多人一看見這東西,叫你吃肉啊你就不想吃了。我為什麼要說這個事情?你們現在沒看見,不曉得有沒有這個機會,我真想介紹我們自己看一下。
有很多事情,我們所以做不到的原因為什麼啊?就是我們沒真實的感受!當你一旦到了真實的感受,你會這個感覺啊牢不可破!我隨便舉個例子。比如說有一個人,我們在這地方,大家同行當中,有一個人—一個大壞蛋,那個人專門做壞事。但是呢他表面上面,哎呀,做那個人情做得很好,你還很歡喜他,你上了他一趟當以後,你曉得這個傢伙,這個傢伙是個大壞蛋。然後你告訴別人說:「欸,這個大壞蛋。」別人都不相信你,但是你印象心裡很深刻。你還覺得:這個傢伙總有一天上了當,但是你去告訴他,他就是不相信你,你們有沒有這個經驗啊?我想很可能有這個經驗,為什麼?為什麼?這很有意思。這個道理,就是我們現在要學的,這個地方我簡單地告訴你一下。   
就是我們平常那個第六意識,第六意識的作用怎麼來的?它有幾種作用—前面的五俱意識,你眼睛看見了,馬上這個第六意識跟著就動了;耳朵聽見了,跟著動了;嘗到 (p210) 了、觸到了,然後呢,所謂「眼、耳、鼻、舌、身」這個,前面這個五根所對的境,然後呢意識。第二個,緣那個「法塵」,法塵就是你腦筋裡,就這樣去想。但是平常的時候,因為這個五俱意識非常粗猛,所以緣法塵這個力量本身很薄弱,很薄弱。儘管講的時候聽,聽見了以後,但是因為你本身,你沒有經過這思惟、觀察的深切的力量,所以這個概念不深。一旦你親眼看見了以後,哇!那個印象很大、很大,那時候就產生效果了。所以剛才說的這個例子都是如此。
那我們現在修行,為什麼要多思惟、觀察?這個地方順便講一下。就是說現在我們看見很多業果報應的這種事情,因果關係的事情,因為我們並沒有深入地思惟、觀察,為什麼沒有深入思惟觀察?就因為眼前前面那個五樣意識很粗猛,我們這個意識一天到晚跟著它跑。我們要坐在這裡看一下書,欸,偏偏胡思亂想。為什麼胡思亂想?你們有沒有想過啊?為什麼?就是你剛才眼睛看見了,強烈的印象在這裡;你耳朵聽見了,強烈的印象留在那裡;你嘴巴嘗到了,強烈的印象在那裡,就這樣,而就是這些東西擺在這個地方。
所以等到那個差不多到時候,十二點鐘你聽見一下,欸!打板了,要吃飯了,那口水就咕嚕咕嚕流,你就這樣。然後你看見了,如果這個人跟你是個好朋友的話,你聽見一點聲音的話,你心裡面就知道,哎呀,站起來跟他聊一下天。如果說這個人是你跟他不歡 (p211) 喜的話,你一想的話,「這個傢伙,他又在那兒說我壞話了。」這種情況你很容易,說明了—平常一直緣這個粗猛的、前面的五俱意識,這第六意識在相應,所以這是我們散亂的原因。就是懂了一個道理的話,你沒辦法深入地思惟。於是那個時候,你一再在造業,等到造完了業,下了地獄受苦的時候,沒辦法了!就是你生前有辦法的事,你都沒辦法修行,到了地獄你有機會嗎? 
所以現在唯一的怎麼辦呢?就是你必定要把外面的東西排掉,排掉了以後,你能夠深刻地思惟,使得這個意識所緣的法塵,產生強有力的功效以後,那時候心裡面就產生力量了。要強到什麼程度呢?就是說,你內心當中思惟這個念頭,繼續不斷地思惟,強到能夠擋得住,前面五俱意識所產生的這個意識。換句話說,作意強到像你看見的一樣地強烈,那時候勉勉強強可以把你看見的事情擋得住,不被它引誘。實際上你還要超過它,當你真正超過它的時候,這個力量就產生了。我不曉得我這個解釋,你們清楚不清楚?對,如果有人已經很清楚了,不清楚的話,要了解,這是我們眼前真正修行第一個關鍵,第一個關鍵。
所以萬一你不行,實際上呢我們真正大部分人都不行,那怎麼辦呢?我們要環境來保護,所以為什麼我們要出家。叫你一個人恭敬,恭敬不起來;喔唷!大家看見這個地方的規矩很難,到那時候你自然肅然起敬,對不對?叫你恭敬,恭敬不起來,然後你信佛的 (p212) 人,跑到廟裡邊,喔,這個心裡面就恭敬起來了,是不是?做壞事,也是受外面的五樣東西而意識跟著它,做好事同樣跟著它,現在你懂不懂?這個是所以為什麼,我們修行往往說,修行好像不要管外面的環境,完全錯了!初初真正用功第一步修行的話,我們必定要賴這個好的環境,這個好的環境怎麼來的啊?說起來還是業感緣起!
所以我們現在常常說沒有好環境,請問好環境這個果,你有好環境這個因嗎?你有嗎?這是我們要檢討的哦!所以如果現在我們感覺到我們沒有的話,我們趕快勤勤懇懇,多掃一點地,多抹一個桌子,把這個環境弄好了。欸,眼前馬上就得到好處,將來你一定有好的去處,信得過這個話嗎?所以現在我常常看見,自己的東西,喔唷!保護得好好的,常住的東西誰都不管,這是註定我們每況愈下的原因。所以記住:私財如土,是公財如命啊!記住:公事辦,公事辦,公事辦了辦私事。你真的能夠這樣去做到的話,你一定成就。   
這是我隨便剛才談到那個事情的時候,這樣,我自己也是這樣。欸,那個同修一看見那個,他也是到處去勸人,結果勸的很多人呢,至少看過那個電影的一個禮拜,看見肉就不想吃了。唉!我自從看了這場電影,那個印象之深,是不得了地深!我要敘述給你們聽,你們也沒有這個大的效果。我簡單說一個,說一個。我們已經聽說過人家吃猴腦,你們也聽說過沒有?吃猴腦。我們現在 (p213) 好像聽見了,很好玩,欸,吃猴腦!就是這樣。我那次看見了吃猴腦以後,啊!一直到現在,印象深不可攀!就有四個人,兩個男的、兩個女的,都是西方人,穿得非常好,然後不曉得到哪裡去,那個地方我不知道。總歸這個地方一定不是歐洲,也不是美洲,可能是在哪個地方,波多黎各或者是非洲,或者是哪裡,這個我就不知道了。
然後就坐在那地方,準備吃。那個檯子中間有一個洞,檯子中間有一個洞,然後四個人四個盤子,那個旁邊盤子、調羹,小的這個鎚子—那個小鎯頭。唉,講起來那個殘酷得不得了!然後那個侍應生抱了個小猴子,那個小猴子小的一點點,就抱得來,包得緊緊的,那個白布裹的什麼,拉進來。那個小猴子就吱吱嘎嘎、嘎嘎叫,大概那個小猴子也怕得要命。哎喲!我在那裡看,開始的時候已經不忍心,我就想,假如我是這個小猴子如何?哎呀!我一想那小猴子,我簡直是眼睛不敢看,閉上眼睛不敢看,但是瞪開眼睛又去看牠。結果那小猴子就抓得來,抓得來了以後,又塞在那個後面,塞在後面,那個洞還有個很巧妙的東西,這麼「卡噠!」一來,就猴子那鎖住了,下面那個身體整個綁住了。
你們想想看,假如是你們那個猴子的話,你們那時候什麼想法?然後那個佣人就用一點藥水,當然已經弄得很乾淨了,又把那個頭上,那個猴子的頭髮,把它「嘎噹、嘎 (p214) 噹」剃得光光的,然後再拿那個鎚子「咕!咕!咕!」敲。啊!假定是你看見那東西,不曉得,我想誰都到那個上面,好幾個人我看看他們,他們也把那個頭拿開了,拿開了,就這樣!最後那個敲開了,敲開了以後,他很有技巧的,那個人還不敢下手。開始的時候,那幾個人好像紳士,準備在那兒吃,到後來那個、那個,不管那個男士也好,那個女士也好,唉!那心裡面,皺著眉頭,他也這麼看他一眼、看他一眼。結果敲開了以後,腦殼就「啵!」一下撥下來。啊!那個猴子就吱吱嘎嘎叫,沒死啊!然後居然拿那個調羹就挖出來,那個白白的腦漿。唉呀!是這樣!這個人的之殘忍哪!是人的殘忍。
所以現在我們看世間,有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啊!總覺得殘忍,這個東西真的殘忍啊!要是你們看見,它還有好幾個,還有看見那個殺人。我也從來沒有看見過,那次親眼看見的,那是阿拉伯人,抓到那個仇人,拿了個刀,「蹬!」一刀,硬是那個頭就掉下去。那個頭掉下去並不死哦,那個頭掉下在那裡滾。啊!我又不忍看,下面到底什麼樣,我都沒看見,那就是死亡的真相,就這樣。然後看完了以後吃飯,誰都吃不下,不要說吃肉吃不下,吃素也吃不下。當你想到你吃了牠以後,將來說不定你要這樣還牠,怎麼可能哪!那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千真萬確的事實!
所以我說到那個「加行」,平常的時候我們注意,你如果這樣去對別人的話,對不 (p215) 起,將來你就這樣,得還別人。一直到你成佛!成佛還要這樣的,昨天告訴你們那個金鎗馬麥之報,以後有機會告訴你,十,佛自己親身遭到這樣的十種大難,這個業是萬萬不可以造。這是講到加行重。第三無治,

<第二組>
三、由無治故重
【由無治故重者,】
三、由無治故重:凡是修一切的善因,都屬於對治罪業。

就是對治,這個是我們修行當中第一重要的。前面四個,貪瞋癡當中有覆蔽,有覆蔽就是沒有對治,能夠對治就好了。那麼什麼是對治呢?

【謂不能日日,乃至極少時持一學處,或亦不能,半月八日十四十五,受持齋戒。於時時間,惠施修福,問訊禮拜,迎送合掌和敬業等。又亦不能,於時時間,獲得增上慚愧惡作。又不能證世間離欲,或法現觀。】
“無治”,就是未生起業的對治。有五種情況:
第一,就是每天甚至不能以極少的半小時或十分鐘受持一條學處、修一善法,而相續不斷地造惡。
第二,從不能受持齋戒方面來說,即不能在半個月或初八、十四、十五等日受持一分齋戒。有一位屠夫白天殺生,夜晚受持齋戒。由於因地黑白業夾雜,後來感入鬼道時,白日受苦,夜晚享樂。
第三,就是在每天各種時辰中,不能布施修福或者不能在身語上做一些問訊、禮拜、迎送、合掌等恭敬的善業。
第四,又無法時時獲得猛利增上慚愧,對所作的惡業生起慚愧反悔之心。
第五,不能證得世間離欲、壓制粗大煩惱,或不能證得出世間四諦十六行相現觀、斷除煩惱,不具足此等罪業的對治。

就是這個,這個是對治,修行就是這個東西,就是懺悔,對治惡業。「不能日日」,最重要修行的話,時時刻刻要怎麼辦呢?持一個學處,學處是什麼?就是惡業的恰恰相反,這是我們修學佛法的人,正確的,該這樣做的。乃至於不能半月、八日、十四、十五,最少的,這樣。通常這個半月、八日,不但是持一學處,通常還有特別的,比如八關齋什麼等等,「受持齋戒」。或者「時時間布施修福,問訊禮拜」,這個我們都 (p216) 了解的。「迎送合掌和敬等業」,注意喔!和敬,這個和敬從心裡開始哦!所以六和敬,見這最重要的,見解是你內心的事情。儘管我們現在,形式坐在這裡,心裡不相應,不好!反過來,就是我們現在形式做不圓滿,只要你見解正確,你起了慚愧心,說我要努力呀,就好!
所以我剛才說,不是做不到,不是做不到,你只要心裡面稍微一轉。昨天就有個同修跟我說:「哎呀,我最近聽了那個論好歡喜啊!以前那個死角,總是轉不過來的,總是覺得自己對,總是覺得這樣,現在一下轉過來了。」他結果發現這一轉過來啊,原來這個問題容易得不得了!我就告訴他:是嘛!的的確確、千真萬確的,我們總覺得:哎呀!這個佛菩薩做的事情,教我們這麼難做啊!真正難,不是在佛菩薩跟你;真正的難就在知見上面。有一天你得到那個正知見,你能夠接受的話,一轉過來的話,欸!整個的問題都開始就轉了。到那個時候你會感到歡喜啊!平常我們還自覺得有十二萬分的理由,到那個時候,你會感覺到:唉!十二萬分的抱歉。那就對了!那個時候就是什麼?就對了!
所以他下面告訴我們,「於時時獲得增上慚愧惡作」,他前面說不能,就是沒有對治;你能夠,就是對治了。說:慚愧啊!以前自己覺得我還對,現在覺得,哎呀!我錯啦,我錯啦!以前做得不對,「惡作」就是—我覺得以前做得不對啊,厭惡自己所作的。對於壞 (p217) 事情你能惡作,就對了,這個就是對治。作的時候你用這個心去作,現在呢你用這個心去厭惡、討厭,對你前面所作的這個心,產生不歡喜,這個是正對治,這就對了!
進一步再什麼啊?「證得世間離欲」,這個惡作、慚愧,通世間的,也通出世間的,修學第一步從這裡開始。你更進一步,然後呢要證世間離欲,曉得它的過患,乃至於「依法現觀」,依法現觀就是證得空性乃至於。「現觀」還沒證喔,就包括在「行」到「證」這個階段。所以真正你證得空性了,這個問題就解決了。這個就是對治,如果說沒有對治的話,這個就是重的,反過來說你能夠對治的話,這個業會減輕了!這個修行,我們看見這一點,是對我們一個最大的鼓勵,不但是鼓勵,實際上我們真正要學的就從這裡。

四、由邪執故重
【由邪執故重者,謂由依於作邪祠祀,所有邪見,執為正法,而行殺戮。】
四、由於執著邪見而造惡業所以嚴重。如行殺害牲畜祭祀來求福報等業,以為是正法;

由於邪執, 這個現在我們這個地方,正法,寺院供的;邪法所供的那個地方就是叫「邪祠」,他也供這些各式各樣的神,各式各樣的神,外道等等,其他的所有的那種神。然後呢,他們執種種邪見,執邪見而行殺害,這個是最嚴重。說:「哎呀,要拜拜呀!」所以殺一個大豬,殺一個大牛。哎呀!這個東西是非常糟糕,非常糟糕!這就是由這一個重。

(p218)【又作是心,畜等乃是世主所化為資具故,雖殺無罪,諸如是等,依止邪見而行殺害。】
或是認為畜生等,是造物主賜給人們的食物。殺害並沒有任何的罪業。以上種種,是依止邪見而行殺生業,所以業重。

喏,就這一個。「啊!這個畜生哪,這個世間主造來讓我們吃的,去殺啊!」那是邪見,這個是非常重的重罪。所以同樣的情況,雖然我們沒有這種執著,我們明明做錯了,還是覺得:「我對呀,我就應該這樣啊!」我們往往覺得,這個世間的,好像嫉惡如仇,「我覺得正人君子,嫉惡如仇。」對不起!你這是個邪見哪,這是非常可怕啊!所以我平常在這個地方常常聽見大家諍論,諍論了以後他還覺得我對,他沒有,他錯。對不起!你那時候已經在邪見當中了。外道尚且不可以,我們修學佛法的人,如果執著這個的話,那是很可怕的,這個地方自己要覺醒,自己要覺醒。第五:

p. 130
五、由事故重
【由事故重者,】
五、由事故重:由於殺害的對象不同所以業重。

前面這個幾樣東西,或者由自己的內心,或者由加行,這件事情由於事—就是你所作的對象。

【謂若殺害大身傍生,人或人相,父母兄弟,尊長委信,有學菩薩,羅漢獨覺,及知如來不能殺害,而以惡心出其身血。違此五因,為輕殺生。】
若行殺害的對象,是大的畜生、人、父母、兄弟、尊長、出家眾、有學菩薩、羅漢、獨覺,以及知佛不能殺害,而以惡心出其身血等,都屬嚴重的殺業。以上五種屬於重的殺生,除了這五種原因之外,就屬於輕的殺生。

就是說這個,由看你所殺的對象,當然偷盜等等也是如此。「殺大身傍生」,一個比 (p219) 一個大—小的螞蟻,這個傍生比較小;然後大一點的狗等等,那就大很多;然後象、牛更大;然後「人或人相」那更大。人當中自己的親屬更嚴重,親屬當中的尊長是更嚴重。說「委信」是什麼?委信就是信處,就是出家的,有幢相那種人。乃至於有學的菩薩,那更不得了,獨覺是已經無學的聖者,以及如來。後面這個東西犯了這個的話,不得了地可怕,不得了地可怕—五無間罪。從父母開始,那犯了以後的話,那是五無間罪,越後越大。「違此五因」是輕殺。

【餘九除事,如其殺生,輕重應知。】
十業中的其他九業,也是以此殺生為例,輕重相同。

這個是指殺生,其他的也是這樣。

由其事故重不與取內涵
【由其事故重不與取者,謂若劫盜眾多上妙及委信者。】
由於事的緣故,導致不與取罪業深重,有如下情況:
① 搶劫或偷盜眾多財物或價值昂貴的財物;
② 所盜是委信者的財物,就是他人對自己信任,而自己卻劫盜他的財物;

以造業的對象來說,其餘九者,分別舉出業較重的例子來說明。不與取:一次搶劫或偷盜數量眾多的上妙物,

「委信者」就是三寶之物。所以對那個三寶之物,是一點不能動啊!說到這裡,現在大家在這個地方,總覺得常住的東西馬馬虎虎。對不起,這個你雖然沒有盜心,但是因為它這個本身這個東西重得不得了,所以隨隨便便你妄用一點,就犯不得了的過錯欸,犯不得了的過錯欸!所以到了晚上溫習的時候,我會告訴你們,歷史上有太多這種典型的公案,很好的一個出家人,他生前就因為妄用。我現在還記得這麼一件公案。
我現在還記得這麼一件、一個公案。有一個人造一個大廟,他是非常好的人,有一次他人家供養一個石頭,不曉得作什麼碑的,他們沒有做,供在那裡也不做嘛!那時候正好造房子,在前面缺一塊階石,他想這個碑反正沒有用,在那裡做了一個階石,就是這樣,然後就做了,做了以後就死了。死了以後就墮在地獄裡,不曉得受無比的苦。但是他畢竟還是個修行人,後來他一個特別的因緣,就來託夢給他的一個弟子,說:「我生前就犯那麼一點點,現在一直不曉得這個大石地獄當中煎熬,不得了地苦啊!然後我還有一點點什麼東西,你代我贖出來……。」然後把那塊石頭挖出來,擺在那個地方,經過多少人的懺悔,才得到解脫。你看,太多這種類型的公案!
所以我們現在啊,這種事情說起來真可怕!隨便我想到一件事情,也是隨便提一下。 (p224) 我第一次到淨律寺去,淨律寺有一個很好的辦法,他們那個打電話都要錢的。我那次跑得去打,打了以後,我這個同修真好,淨通法師,他也沒有跟我說,打過了,他就代我丟了個錢。當時我也不知道,後來我回過頭來想一想:好像這個地方有一個丟銅板的箱子嘛,我就一看,果然沒有錯。我心裡還想:這地方丟一點,這個打一個電話還要錢。但是,幸好我還算三寶加被,我說:「哦,不可以,不可以!」我自己還覺得種種理由,我自己覺得跑得來教書的,他們那地方,因為我的心目當中,對這個師長無比地恭敬,老師什麼東西給他;我來教書的,到那個打一個,打一個還要丟銅板。但是我心裡想:馬上懺悔,這個念頭萬萬不可以!我馬上拿一個銅板擺在那地方。以後看了一看,不、不、不,不是一個銅板欸,打到台北去要好幾個。然後我每次去打的時候,看那個,我還心裡想:煩哪!後來想:啊!這個就是我的錯誤,我就懺悔了好幾次。以後高高興興,每次看看,萬一這個錢不夠,寧願多丟幾個。
所以我說到這地方,倒不是說我什麼,所以有很多客觀的環境,我說明了什麼?像這個,我們平常以我這個條件,我常常給你們這麼講,我自己都做不到。所以我很了解,這種地方啊,千萬注意啊,千萬注意!因為眼前這地方大家鬆鬆散散,目前已經這樣地努力向上,已經非常難得,我非常讚歎。所以我曉得一下逼得很緊的話,這個不是你們的過錯,那 (p225) 是我害了你們。大家肯這麼向上,一步一步努力,今天會提到這個地方,我順便一提,將來這個地方,我也要慢慢地改善。所以改善的原因,絕對不是為我,這個你們大家曉得的。這個地方,我來的時候,就是這樣來,去的時候也就這樣去,這是為了保護大家。
所以這個「委重」,這個是三寶的地方的話,是一點都不能錯。不要以為這反正不要錢的,坐在那地方,一個電話打個半小時。沒什麼事情,公事都不可以打,還在閒事無聊了,跟人家聊聊天,千萬不可以、千萬不可以!凡是三寶之物的話,千萬注意!所以這地方說到「盜,不與取」。不過這裡順便一提,就是因為我們常住,將來的的確確,你們有的人有錢;自己沒有錢,常住供給你們,這個沒問題,這一定沒問題,該用的一定要用。可是這地方,隨便一點小地方的話,千萬注意。

p. 130 (3)
【劫盜孤貧,出家之眾及此法眾。若入聚落而行劫盜,若劫有學,羅漢獨覺,僧伽佛塔,所有財物。】
③ 劫盜痛苦對境的財物,譬如,劫盜孤兒寡母、貧困者、殘疾人等的財物;
④ 劫盜內、外道出家人的財物,以及劫盜修習內道正法僧人的財物;
⑤ 公開闖入城市攔路搶劫、大規模劫盜等等;
⑥劫盜聖者的財物,譬如,劫盜小乘有學聖人、阿羅漢、獨覺阿羅漢以及僧眾、佛塔的財物。

或劫盜孤苦貧窮者,及劫盜三寶物,尤其是從上師處盜取最重。還包括劫盜出家眾、有學菩薩、羅漢、獨覺、佛塔等所有財物。強奪比竊取重,在城市比曠野重,入宅比不入宅重。

這個是盜,這個是盜。想起來了,所以講那個盜,五台山有一個叫人皮鼓,不曉得你們聽說過沒有?可能有人聽說過了,這個鼓怎麼會人皮的呢?不是。五台山是文殊師利菩薩的道場,這個道場有種種神異不可思議的。有一個大廟,那個大廟有一個人,那是廟裡 (p226) 的一個當家。那個五台山的香火盛得不得了,非常盛,但是有很多慢慢變成子孫廟,他也莫名其妙地亂搞,那個公家的錢啊,反正人家看不見,他就拿這個錢自己私吞了。私吞了以後,他倒不一定,出家人哪有錢的?弄了那個錢,然後給了他徒弟。給了他徒弟以後,這個出家人,完了以後,就投一條牛,就在這個常住裡邊。這條牛力氣特別大,因為他們那個地方都是自己耕作的,那個工人外面雇得來的,那個農具什麼等等,往往都是常住的,牛牠們也是一樣,做起來特別勤力,特別地勤力。
後來有一次,他那個徒弟就夢見他的師父來告訴他:「我生前因為侵了那個常住的錢,然後買了這個田,這個田現在在這地方,所以我要投牛,還那個。」什麼時候還得清呢?他說:「這個田,就是滄海,就是這個田變成功滄海桑田,幾番以後,對不起,我這個罪還消不掉。」你想想看,那個滄海桑田要經過多少時候啊?那不曉得要多少億劫,但是他這個罪還還不清楚。
我們眼前貪一點點,啊!所以注意啊!眼前我們好容易這麼貪一點點,將來這個果報,這個是我們真正講業的地方,講,講得很容易,你們好好地思惟。當你想到了這一點的話,眼前這個錢,千萬不要積在抽屜裡,積在這個銀行裡邊,這個常住一點點,寧願多給它一點,對你只有好處的,絕對沒有壞處。這個事情,我們千萬注意,千萬注意!所以 (p227) 剛才旁邊的人,就旁邊的人,我們不要說一個旁邊的人隨隨便便,已經在這個地方,不在乎。可是我現在曉得了,所以我告訴你們,一定要保護他們,還給他們,還得清清楚楚,這個是我們千萬要注意,千萬要注意的!下面哪,這個盜,盜下面是淫。

<第三組>
【由其事故重邪行者,謂行不應行中,若母母親,委信他妻,或比丘尼,或正學女,或勤策女,非支行中謂於面門,非時行中謂受齋戒,或胎圓滿,或有重病,非處行中謂塔近邊,若僧伽藍。
由其事故重妄語者,謂為誑惑多取他財而說妄語,若於父母乃至於佛,若於善賢,若於知友而說妄語,若能起重殺生等三而說妄語,為破僧故而說妄語,於一切中,此為最重。】
由於邪婬之事有行不應行、非支行、非時行及非處行等,所以對“由於事的緣故邪婬業重”也應當由這四者來說明:
① 行不應行中,即行婬的對象是母親、母親的親戚、委信者的妻子,或者出家具戒的比丘尼、正學女及沙彌尼;
② 非支行中,即行婬的部位是面門;
③ 非時行中,即行婬的時間是對方受持齋戒之日、孕婦懷胎圓滿或對方身患重病的期間;
④ 非處行中,即行婬的地點是在佛塔附近或在寺院中。此處所說當然也包含自妻。

邪行:行不應行當中,以母親或等同母親、他人妻,或比丘尼、沙彌尼、正學女、勤策女等對象為重。非支行中,以口行婬為重。非時行中,以受齋戒、懷胎、或重病時為重。非處行中,以塔近邊、寺廟等處為重。

由於事的緣故,導致妄語罪業深重,有如下情況:從動機來說,譬如,為了詐騙、多多騙取他人的財物而說妄語。(經商之人對此尤須注意。)從對境來說,對於兄弟姐妹、生育自己的父母、尊長委信、有學菩薩、羅漢獨覺,乃至對功德無上的佛陀,或對心地善良、具有道德的賢人,或對大恩善知識、情誼深厚的知心朋友,言說妄語;從引發的後患來說,能引發嚴重殺生、邪婬、偷盜等而說的妄語,或為破壞僧團和合而說妄語。一切妄語之中,為了破僧而說的妄語最為嚴重,所以屬於五無間罪之一。

妄語:為騙取他人財物而說妄語;於父母、尊長、善賢、知心朋友、上師、聲聞、菩薩、佛等對象面前說妄語;為破和合僧而說妄語。以上三類,是妄語業中最重的。

前面其他的比較容易,最後一點啊,「為破僧故而說妄語」,一切中這個是最重。真正破僧,現在我們也說實在的,不大……做不到,只有佛世的時候有。可是破僧的因,我們很容易犯,這一點要特別注意。我們在這個團體當中,一點小小的不好,大家說那種離間語,萬萬不可以。所以我剛出家的時候,我的老師就告訴我,說「不會說話的兩頭搬」,搬弄是非的搬,「會說話的兩頭瞞」,我一直到現在受用不盡,一直到現在受用不盡!難免地,人家有的時候,碰見事情啊有點不大痛快,然後我們往往願意做人情,「對 (p228) 啊!你對啊、你對啊!」你不要去說他對,你說他對,他覺得對的,火上加油。你倒是同情他,你是害了他,也害了你自己。那時候應該怎麼辦呢?碰見這種情況的時候,如果你有這種機會的話,你不妨說:「其實他對方倒無心的,我了解,他做過了事情以後,我跟他談起來,他還覺得滿對你抱歉的。」如果你背後這麼一說,他心裡面這個也就慢慢地舒解,對不對?所以你無形當中就做了好事了,所以記到,說「不會說話的兩頭搬,會說話的兩頭瞞。」如果說為了你自己的利益要去這樣說的話,那是更可怕,更可怕!
除了這個以外,還有往往我們為了自己的利益,然後呢,往往談佛法上面,說這個不對,這個對。所以說這個對不對,是為什麼?為你這樣。譬如說輪到我去做廚房,或者看見別人做廚房,欸!配我的胃口,然後他說種種理由,要這樣、要那樣;然後這個人要那樣、要這樣,然後呢這個團體起了個衝突了。這雖然眼前是一點小小的,可是使得這個……凡是你為了不管什麼理由,使得這個大家共同和合而不和合的話,你的破僧的因就在這個地方,這個是最嚴重的妄語跟離間了。我們現在修學佛法,一開口就在那地方,出毛病就在這裡啊,千真萬確!所以在這我這裡特別強調,不准大家隨便說閒話,說來說去,沒有別的,還是保護大家,你們千萬要注意!這一點是千萬注意,千萬注意!我們要想爬上去是千辛萬苦,要想墮落是容易極了,因為無始以來的習氣,你隨便坐在那裡兩三句話 (p229) 一提,你不知不覺當中造了大罪惡了。

【由其事故重離間語者,謂破壞他長時親愛,及善知識父母男女,若能破僧,若能引發身三重業,所有離間語。】
由於事的緣故,導致離間語罪業深重,有如下情況:譬如,破壞他人長期以來的血緣關係、家庭關係、朋友關係等,或者是破壞他人在善知識方面的關係、父母方面的關係、男女之間的關係,或者依靠此語能夠破僧、能引發身體殺盜婬的嚴重罪業,諸如此類的離間語。

離間語:破壞他人長時親愛關係的離間語;於善知識、父母、尊長前所說的離間語;能破和合僧所說的離間語;引發殺盜婬身三重業的離間語。以上四類,是離間語業中最重的。

這個。

【由其事故重粗惡語者,謂於父母等及餘尊長,說粗惡語,】
由於事的緣故,導致粗惡語罪業深重,有如下情況:對父母等世間有恩德之對境,以及對其餘上師、善知識說粗惡語,或以不真實的妄語而說粗惡語,或當面毀罵、說在家方面的過失,當面大聲呵責他人、說出家方面的過失,或者當面責罵,使人眾生畏懼。

粗惡語:於父母、尊長前說粗惡語;以非真實的妄語說粗惡語;

所以前面是告訴我們哪,這一點我們常常容易犯,也是太容易了。這個世間呢,在那個什麼?在那個這次講的《大寶積經》上面就告訴我們,這個迦葉尊者就說:「平常我們對菩薩起一念瞋心,或者瞋的行為,這個東西果報不得了!」但是哪一個是菩薩,我們不知道,你怎麼曉得他是菩薩?的的確確有太多的菩薩在這個世間,我們的確認不清楚。我修學了佛法二十多年,現在總算經過善知識的引導,種種跡象看起來是,太多這種。我們現在大家了解,廣欽老和尚他就是那種再來人,他走了我們才說,不走我們不談的。有很多明確的事實,而這種不斷地一直有,既然是這樣的話,你怎麼曉得現時沒有呢?所以我們隨隨便便妄加批評,妄加那個的話,都是對我們造成絕大損害,這個地方千萬注意!平常我們總想到:我在無明當中,我總在無明當中。你能夠這樣想的話,總好!繼續下去。

(p230)【若以非真非實妄語說粗惡語,現前毀罵,訶責於他。】
毀罵、訶責他人時所說的粗惡語。這些是粗惡語業中最嚴重的。

<第四組>
【由其事故重綺語者,妄語等三,所有綺語,輕重如前。若諸依於鬥訟諍競所有綺語,若以染心,於外典籍,而讀誦等。若於父母親屬尊重,調弄輕笑,現作語言,不近道理。】
由於事的緣故,導致綺語罪業深重,有下列情況:從廣義而言,妄語、離間語、粗惡語都屬於綺語,攝於綺語的妄語、離間語、粗惡語,其輕重差別如同前文所說。其他情況,譬如,依靠打官司、競爭所說的綺語,或者以染汙心讀誦外道典籍等等。許多世間的書籍報刊都是宣揚邪知邪見、宣揚貪瞋癡,不具有真實義,如果讀誦演說,就會造下嚴重的綺語罪業。如果在父母、親屬、上師面前態度不莊重,輕侮侵犯、輕視譏笑,隨意亂說不真實語或非理之語,都屬於嚴重的綺語罪業。

綺語:打妄語、離間語、粗惡語時所說的綺語;於鬥訟諍競時所說的綺語;以染著心,讀誦外道典籍;於父母、親屬、尊長、善知識前調弄輕笑;說不合於道理,無意義的話。這些都是綺語業中最嚴重的。

這個我們最容易犯,最容易犯。

【由其事故重貪欲者,謂若貪欲僧伽,佛塔所有財寶,及於己德起增上慢,乃於王等及諸聰叡同梵行所起增上欲,貪求利敬。】
由於事的緣故,導致貪欲罪業嚴重,有以下情況:從資產而言,對僧眾、佛塔所屬的財物生起佔有欲;從名聲而言,對自己的功德生起增上慢,自詡為智者;乃至從利養恭敬而言,對國王等嚴重的世間對境以及具有智慧的同梵行者處,生起增上貪欲,貪求利養恭敬。諸如此類都屬於貪欲重業。

貪欲:貪著屬於僧伽、佛塔等三寶處所有的財寶;對於自己的功德處起增上慢;在國王等權貴政要前,或者聰叡的智者、同參道友處,貪求名聞、利養、恭敬。這些是屬於重的貪業。

這個貪,這個重的是什麼呢?造寺院裡面,這是最嚴重的。你可以說積功德,這是最好的,不得了地好;反過來的話呢,是非常嚴重,一點的小便宜,貪了,不得了!然後呢,「己德起增上慢」,譬如說我們現在大家共同的話,人家講的什麼,或者人家的德行,自己總覺得:「那有什麼了不起!」哦!這一句話,不得了地可怕呀!我們處處地方要想:啊,不如人家!啊,要讚歎人家!原因就在這個地方,原因就在這個地方。下面是瞋恚。

p. 131
【由其事故重瞋恚者,謂於父母親屬尊長,無過貧苦諸可哀愍,諸誠心悔所作過者, (p231) 起損害心。】
由於事的緣故,導致瞋恚罪業嚴重,有以下情況:對父母、親屬、上師、無過失者、貧窮疾苦之人、可哀憫之人,或者對誠心前來悔過之人,生起損害心。總之,對恩德田、功德田、苦田起損害心,罪業嚴重。

瞋恚:對父母、親屬、尊長起瞋恚心;於貧苦可哀愍的對象起瞋恚心;對於誠心悔過的眾生,仍懷惡不捨起損害心。這些都是屬於重的瞋業。

這個是瞋心,對於自己的尊長,或者是貧苦的,或者他來懺悔了,你還呀心裡面放不下。

【由其事故重邪見者,謂能轉趣謗一切事,較餘邪見此為最重。】
由於事的緣故,導致邪見罪業深重,就是由於對某事不如實了知,轉而趣向誹謗一切事。和其他邪見相比,這是最嚴重的邪見。或者認為世間不存在阿羅漢,沒有正至正行,也屬於嚴重邪見。?所謂正至,就是已經趣入各別煩惱寂靜。譬如:預流果已經永斷一切見所斷煩惱,趣入這一分煩惱的寂靜;一來果、不來果,進斷欲界的其餘煩惱而得果,都稱為已趣各別煩惱寂靜。因為唯有聖者能證,故名正至。所謂正行,就是對有情已遠離邪行,所行持的都是無顛倒之行,故稱正行。

邪見:誹謗生死流轉中,沒有三世因果關係,是邪見中最嚴重的。

這個是邪見當中最嚴重的一件事情。凡是你的邪見,由這個邪見,而毀謗真實的因果緣起法則的,這個是最嚴重。

【又謂世間無阿羅漢,正至正行,此見亦爾。與上相違是輕應知。】
應知,由以上諸事導致九種黑業嚴重,如果是與此相違的事,所導致的黑業就較為輕微。

誹謗因果還滅時,沒有證聖果如阿羅漢等事,也是屬於嚴重的邪見。凡是與上面所說的內容相違的對象,就知道是屬於輕的惡業

跟上面相反的,那個就是輕的,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那麼上面說重的,關於這個輕重的相,你們要好好地自己的細細地觀察一下,自己的思惟一下。平常我們修學佛法啊,剛開始第一步真正要注意的就是這個地方,往往一點點很小的,小的這個善惡,就得到無比地大的果報。尤其是我們現在修學佛法的人,尤其是近事或者居士,乃至於出家的同修們,這一點千真萬確,千真萬確!這件衣服,真是被上的是大幸、大幸,有絕大的功德!但是你弄得不對了,一被了這件衣服,造起罪來是可怕,也是不得了地可怕,不得了地 (p232) 可怕!所以佛經上面一直跟我們說:白衣人,白衣啊下地獄還不大容易咧,但是出家人的話,啊,那容易得不得了!當然反過來說,作功德的話,也是一樣,這個原因我們要注意。我們現在一天到晚,自己也被了,周圍的人都是這個,不是佛寶,就是法寶,就是僧寶。我想我們今天就講到這個地方。
《菩提道次第廣論》131頁。關於這個業的輕重,我們同樣做一個事,結果往往因為不了解這個,雖然你做小小的一點,說業會增長廣大,固然。這個業的增長廣大是屬於我們內心的,這一點我們還容易了解,容易控制。而有很多啊,它本身因為它的這個事情的特質,就顯出了輕重很大的差別,這一點我們要特別了解。所以往往有的時候,在一個很小的小事情上面,你做好的,感得絕大的善果;惡的,也同樣地感得絕大的惡果。前面已經說了,說這個重的,哪幾樣是比較重的。後面又說〈本地分〉,《瑜伽師地論》上面也告訴我們:

<第五組>
【◎〈本地分〉中說有六相,成極尤重。】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中說,有六相能使業力尤其深重。

本地分中也提及十業道輕重的差別,其中以六相說明尤其嚴重的內容:

這個六種狀態是最重、最重的,哪些?

【加行故者,謂由猛利三毒,或由猛利無彼三毒,發起諸業】
一、加行故。由於強烈的貪瞋癡所發起的一切惡業,以及由於猛烈的無貪無瞋無癡所發起的一切善業,都是屬於重的業。

(p233) 這第一個。由於加行而產生的業,重,或者是你加行的時候,由於三毒,猛利的三毒—很大的貪心,很大的瞋心跟癡心。現在貪瞋癡的行相,我們已經了解了,那麼如果說跟三毒相應,那個是最重的惡業。下面是「猛利無彼三毒」,那個是善業,恰恰相反,第一。第二:

【串習故者,謂於長夜親近修習,若多修習善惡二業。】
二、串習故。由於長時間的串習,親近修習的善惡二業,都是屬於重的。

這就是習慣。這長夜的話,就是我們無始以來,這個目前我們不管是張開眼睛、閉上眼睛,那心理上面,你很清楚或者不清楚,都是。這一個習慣養成功了,真是很難改。現在我們常常自己找個藉口:「哎呀!這個習性難改啊,佛菩薩告訴我們習性難改。」那好像我們領了那個令箭一樣的,說佛菩薩告訴你習性難改,你就不要改,這完全錯了。你要修學佛菩薩,因為要修學佛菩薩,佛菩薩就告訴你這個很難改,你要注意喔!我們要聽懂這個話,你聽不懂的話,一句很好的話,你把它轉過來了。告訴你:「這個是很難改的,所以你要拼命努力去改,才可以改得過來!」這個才是佛菩薩的原意。所以我們現在弄錯了以後,說這個難改的,啊,你就不去改它了,那你修學佛法修些什麼啊?這是我們要了解的,要去了解的。
(p234) 所以這個習氣還是最重要的,而且這個習氣啊在不知不覺當中,我們自己不知道,你一天到晚就害在這個裡邊。所以我們剛開始修行,一定要真正努力地去克服這個習氣。然後呢要克服這個習氣,一定要有正確的認識,了解這個錯了,然後哪一個是對的。這個錯、對,不是文字上的認識,必定要把文字所指的,就是我們內心當中這種行相你認識。改的時候不是講文字,所以講文字,你講得頭頭是道,然後講完了,變一個大法師,哎喲,這個名氣很大,然後呢這麼多人擁護你,一點用場都沒有。如果你不能在內心上面這個地方淨化的話,那個都是染污的事情,這一點我們要了解。第三:

【自性故者,】
三、自性故。

它本身就是這樣。

【謂屬身語七支,前前重於後後,屬意三支,後後重於前前。】
以十業的本身來說,身語七支,前者重於後者,就是說殺生比偷盜重,偷盜又比邪行重等,這是以損害他人的角度,來判定輕重的程度。意業三者,則後者重於前者,就是說邪見最重,瞋恚又比貪欲重,這是以斷善根的程度來論,因為邪見斷盡一切的善根,瞋心會損壞善根,貪心只是微損或者不損壞善根。

這個身口七支當中,殺最重,盜其次,淫第三,越是前面,這個本質越重。然後呢,意:貪瞋癡三樣東西,越後越重,這個我們要了解的,這個我們要了解的。這個貪瞋二相容易了解,這個癡相、邪見,尤其是邪見啊,最難了解。不要說外道這種邪見,就是我們現在修學佛法的很多同修佛弟子們,這個基本的概念都弄不清楚,這個基本的概念都弄不 (p235) 清楚。
我現在聽見太多這種似是而非的那種說法,今天早上還有一位同修跟我談起這個問題,其實這個話我聽見不曉得多少遍了,太多人都犯這個毛病。他常常說我們現在這地方,譬如說我們要努力去做,他總覺得這個有護法,他如果做得不對,護法會護持他、會排斥他,把那個責任都推到護法頭上。然後呢,有的人做得很成功了,其實他做錯了,他完全是做的世間那個事情,然後說,他如果說做得不好的話,護法怎麼會護持他呀?這個概念你們說對不對?表面聽起來好像很對,表面聽起來好像很對,實際上這裡邊大有問題。
護法絕對會護,但是護法只要護法,不是像我們想像的護。假定說真的樣樣是護法在護的話,現在這個時候絕對是正法,對不對?是不是很清楚?非常明白,有護法要護啊,難道這個護法會不護持佛法嗎?為什麼從正法而變成像法,現在變成末法,護法到哪裡去了?這不是很清楚、很明白地說明了這件事情嗎?所以我們動不動說護法,護法是什麼?就是如果你自己能夠真正如法地去做,護法會護持你的,這一個叫護法。你如果亂七八糟顛倒來的話,這護法可不一定護你喔!護法所以護的「法」喲,你跟法不相應,護什麼法?這個我們要了解的。
反過來說,如果他真的是以世間的標準來衡量護法的話,那盧勝彥應該對的了,他的 (p236) 事業做得這麼大,你看他一個人創出這麼大的局面來;一貫道這個事業創得這麼大,那不是護法在護他嗎?他在那裡也是拜的佛啊!這概念很明白,所以你們不要糊裡糊塗。這個邪見跟正知見兩個字,不是說我們看一點文字,啊!那隨便講一講,看一點行相啊,這個裡邊有它深刻的意義。所以首先我們修學佛法,第一個應該一個正確的了解,說我們在長夜無明當中,好好地努力啊,我們這個起心動念,實在是大成問題啊!所以這一點是我們應該特別、特別注意的地方。再下面:

【事故者,謂於佛法僧諸尊重所,為損為益。】
四、事故。這是以對象的差別來論,如對於佛法僧三寶以及善知識等處,所行的損害和利益,都是屬於重者。

由於你所作這件事情的本身而判輕重,或者是功德田,或者是恩田、尊敬之田,這種。譬如說佛法僧,那個是最重的地方,以及自己的父母師長等等。三寶當中就是三寶,在家的就是父母師長等。如果說你有點損的話,一點小損就大害;然後呢你益的話,好好地做一點小小的供養,就得到的大福,這個是第四點。第五類:

【所治一類故者,謂乃至壽存,一向受行諸不善業,未曾一次受行善法。】
五、所治一類故。這是指對於惡業,沒有修對治的緣故。就是在一生當中,受行的都是不善業,沒有受行過一次的善法,所以嚴重。
所治就是我們所對治的,那種問題本來是修學佛法要對治的,這一類東西當然都是壞事了,這個壞事就是我們修學佛法對治的。說你「壽存」就是在你一生當中,一向你做不 (p237) 善,沒有做過一次好事,這個不善都是要對治的,結果你偏偏都忙這個,那是最嚴重的。所以第五個是專門講惡的那一類。第六:

【所治損害故者,】
六、所治損害故。

那是專門講善的,就是說對治損害了的,經過你的對治,懺悔損害了的。

【謂永斷除諸不善品,令諸善業離欲清淨。】
因為有正行修對治,所以能損害惡業的種子,使斷盡一切的不善品而證聖果,令一切的善業因離欲而得到清淨。

當然從開始的時候,你怎麼曉得它的過患,然後呢生起了厭離,然後如法地行持,先降伏它的現行,到最後斷除它的根本,能夠把這個不善的東西統統清除掉。那個,這個第六一類是善,這個特別重。

【《親友書》中亦云:】
《親友書》講了五個方面:①“無間”,就是恒時串習所作。② “貪著”,即猛利樂作。③ “無對治” ),即造業後沒有現起對治。④ ⑤ 是從對境上來說。所謂“開二成立”,是將對境開為“德”、“尊”二種,“德”是指三寶等功德田,“尊”是指父母、上師等恩德田。對恩德田和功德田,不論作善作惡,所作的業都很嚴重。

親友書中也說:「

除了這個〈本地分〉,再引那個《親友書》。本地分是相宗,是《瑜伽師地論》上面的,是彌勒、無著菩薩傳下來的;《親友書》是龍樹菩薩,主要是性宗傳下來的。他就說:

【「無間,貪著,無對治,從德,尊事所起業,是五重大善不善,其中應勤修善行。」】
恆常串習所作、猛利貪著樂作、於惡業無對治、對三寶等具功德處所作、及於父母尊長善知識等有恩處所起業,是五種最重的善不善業,其中應該精勤修習善行。」

(p238) 有五樣東西,「無間」就是時間,「貪著」就是猛利的貪心,沒有對治。那麼還有呢,從有德的,有德的,下面說就是三寶等等;尊重就是父母等等,有恩的。這五樣東西啊,做一點好的,就得到大的果報;壞的,得到大的惡報,這個都是最重的。它下面說:

【其三寶等為具德事,其父母等為有恩事,開二成五。】
三寶業是具有功德的事,為眾生的敬田;父母等是具有恩德的事,為眾生的恩田,應該對於這二類具有功德的福田,多行善業,以積聚福德資糧。

「腹誹」公案
這容易明白。關於這裡我提一個公案給你們看看,這個公案是在《德育古鑑》以及《感應篇彙編》。所以在正式講那個公案之前,如果你們已經看過的,你們馬上可以曉得。那個山西地方,有一個人姓王,叫王用予。那個時候古代的人,他們念書人都非常重視供養這個文昌帝君,所謂文星,的確。然後呢一方面供養,一方面遵照著這個,他非常講究世間的德行。真正古代有功名的話,都要看他所積的福德,稍微有點虧損,往往本來得到的就削掉了。那麼他們以前都組這個文昌社,大家一定行種種的好事—戒殺、放生,雖然不一定吃素,但是初一月半,六齋啊,乃至於不吃牛啊等等,那麼惜字啊,做很多。他也做非常多的好事,那麼他有一個同社當中,一個姓薛還是什麼,我名字忘記掉了,他很早就進了學,換句話說考取了秀才,以後怎麼爬也爬不上,這樣。
怎麼爬也爬不上,這樣。那麼有一天他晚上作夢,那夢到這個,到這個文昌帝君那個地方去,然後呢文昌帝君召見他,給他解釋一些問題。然後他就說你平常什麼地方對,什麼地方不好。哎呀!他聽了心裡上非常警惕,然後他就代自己的一個朋友,姓薛的去請求,「他這個人平常在我們社裡邊是很好的人,他做事情很認真啊,那他為什麼考中了秀才多少年來,他下面就升不上去,什麼原因啊?」文昌帝君怎麼說?他說翻開那個功德簿看看他。然後那個判官翻開來,他說他表面上做得很好,實際上心裡不相應,尤其是對他的父母。他就用兩個字來說明,叫「腹誹」,我這裡寫一下給你們看看。「腹」就是肚子裡面,腹誹,「誹」就是心裡面不同意。他父母面前,他當然,因為古來的人都很講究孝順的,父母告訴他怎麼樣,他心裡面是,不會違背他。但是他心裡面,儘管你嘴巴上面給他講,他也心裡面,好像表 (p240) 面上做得很好,他心裡面總歸嘀嘀咕咕不同意。說這種人怎麼談孝順呢?樣子做得很好,實際上他逃禍都來不及,還要求福啊,哪裡求起?
這個上面這種公案。所以我為什麼鼓勵你們去看,在這個地方講業,業的道理,可是這個業的道理,你必定要透過我們第六意識,認真地去思惟觀察,如果你不經過深刻地思惟觀察的話,這個很難得到肯定的認識。因為這個不是眼前見得到的事情,那麼為了幫助我們起見,尤其是我們現在所以做不到,原因因為什麼?因為我們平常的業太重。業的最大的原因,就是都在這個六根門頭在轉,這個心是非常之粗暴,看見那個東西就跑掉了,聽見那些又跑掉了。然後呢,望了以後吃了個東西,心心念念掛在這個上面;跟人家稍微一點點小小的事情,腦筋老記著這種事情,這個心老被著這種境界在轉。所以那個時候你幾乎沒有可能能夠靜下心來,如理如法地去思惟觀察這種事情,那時候唯一對我們的幫助,就是你多看這種書。然後呢看了這種書,就像眼睛看見,喔!說看見這個人你看,做了一點點小小的好的、壞的,馬上遭到這樣的一個,或者大的,或者是壞的,對我們內心當中生起很大的策勵,有這麼大的好處!
除了這個好處以外,你不看這個好的榜樣的話,你就在這個壞的榜樣當中轉。所以這個兩者之中差別,是不曉得差得多多少少,這是你們要了解的。所以別看說《德育古 (p241) 鑑》這種,好像這是世間的書,是的,現在我們這裡講下士道,這個就是整個修學佛法的根本。而這件事情呢,共下士、共世間的,這個行相,典型的行相都在這個地方。道理在這地方已經告訴你,然後你從這地方看見那個樣子,一看的話,你就產生很大的警惕。你才能夠從外面耳濡目染,從聲色犬馬當中,看那些莫名其妙、無關緊要的,今天天氣哈哈哈,乃至於什麼張三、李四,這種事情上面轉移過來,那個時候我們就有機會上去了。   
所以平常的時候,如果我們除開看這個本論,理路認識之前的話,務必要多看這一種因果故事,以及祖師的傳記。祖師的傳記是策勵我們說:啊,那些祖師們是這樣啊!叫你看了真是……。我每看到這種祖師傳記,總沒辦法,忍不住熱淚盈眶,有的時候乾脆就放聲痛哭,也覺得高高興興一點;想想他們這樣,這是策勵自己的。然後呢看這種因果故事的話,那個典型的例子擺在這裡,叫你不能放縱啊!它那個心情就是這樣,你心裡一動,馬上來了。所以以前那個功名就是這樣,往往這個壞事還沒做,他心裡面動了一個壞念頭,或者什麼在計畫當中,完了!他那個功名就削掉了,這樣啊!所以這是我們從這個地方特別說明,我們要了解這個業的情況,業不是外來的,都是我們自己造的,而一切的苦樂都從這個上來的。現在我們繼續下去,那麼上面從兩個不同的來源、不同的傳承,告訴我們輕重相。

====== <<< 消文 >> ==========
1.
第二顯示輕重分二。① 十業道輕重。② 兼略顯示具力業門。
初中有五,
例如殺生,由意樂故重者,謂猛利三毒所作。
由加行故重者,謂或已殺生,或正或當,具歡喜心具踴躍心,或有自作或復勸他,於彼所作稱揚讚歎,見同行者意便欣慶。由其長時思量積蓄,怨恨心已,方有所作,無間所作,殷重所作,或於一時頓殺多生。或令發起猛利痛苦而行殺害。或令怖畏,作不應作而後殺害。若於孤苦貧窮哀慼悲泣等者而行殺害。

十業道輕重的差別。分兩部分:
一是特別說十業道本身輕重的差別。
二是說明有一些造業的門,它有特別的力量,凡是具有特別力量的這些,你造少少的業,就產生絕大的業果。

殺業之重者分五:① 由意樂故重 ② 由加行故重 ③ 由無治故重 ④ 由邪執故重 ⑤ 由事故重

一、由意樂故重
若殺生時的心理狀態,是由猛利三毒所起的,那麼業比較重。

同樣的這個殺生,殺生當中,哪一個是重,哪一個是輕呢?第一個說意樂重故。我們曉得我們殺生的時候,作任何一個業,一共分:事、意樂、加行、究竟。那麼每一樣東西以後,它由於你作的時候,特質的輕重不同,產生的業輕重也不一樣。當你殺的時候,你那個心理狀態也決定,猛利三毒所起的,那麼這個業也比較重。比如你殺生,你隨隨便便一個蚊蟲來咬你一下,你自己並沒有大的什麼貪瞋之心,欸,一看!直覺的反應,啪一下打掉了,那個時候,是,犯了殺業,可是這個殺業就比較輕。然後呢你看見那個冤家,喔!你這個惡膽旁生,想種種辦法,瞋心非常熾盛,那就非常厲害。雖然同樣那個蚊蟲,平常你如果非常討厭,你看見了這個蚊蟲,你就心裡面起了個大瞋心,結果同樣一打的話,雖然同樣的蚊蟲,後者的這個業比前者要重,這個三毒越猛利那麼越厲害。第二:

二、由加行故重
第二由於加行的因素導致殺業嚴重者,可以分多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對於已作殺生、正作殺生或者將作殺生,內心踴躍,心中生起歡喜。
第二,是自己作或勸他人作時,對所作的殺業口中稱揚讚歎,見到造殺業的同行者,心中便歡喜興奮。譬如:有屠夫不但自己殺生,而且開屠宰場教他人殺生,平時見到同行就讚歎稱揚,這些都是嚴重殺業。
第三,是經過長期蘊釀思量、蓄積怨恨心之後,才發起殺業,而且是不間斷連續地行殺,或者是以深重意樂行殺。
第四,是從量上來說,即一時之中頓時殺害眾多生命。譬如:以核武器瞬間造成大面積殺傷,或在屠宰場中,使用現代化機械設備,一按電鈕便屠殺上百隻豬牛,這些都是屬於一時頓殺多生導致殺業嚴重。
第五,是殺的方式很殘忍,使生命遭受劇烈痛苦而做殺害。
第六,使被殺者心中恐怖,就像先對被殺者做種種不應理之後,才進行殺害。
第七,由於所殺的對象是痛苦深重的對境,如孤苦貧窮、哀戚悲泣等者,而導致殺業深重。譬如:被殺者孤苦貧窮、無依無靠或悲泣、乞求等等,在對方處於痛苦的狀態時,對他進行殺害,也是嚴重的殺業。

那個第二,加行。在你那個作殺的這個行為的時候,那麼那個時候看你,就是說你心裡邊歡喜,歡喜去殺,殺的時候殺得很起勁。不但自作,還要勸別人,對於殺這件事情還稱揚讚歎:「哎!殺得好!這樣做得好啊!這樣做得對啊!」這樣。然後看見別人做的時候,你心裡:「嗯、嗯、嗯、嗯,這個好!」殺的之前你心裡面,已經長時時候想了種種方法,怨恨,然後經過了這樣地去作。然後作的時候,「無間」,什麼叫無間?做的這件事情,就是說心裡面懷著這個瞋念,去作的時候繼續地這樣去,作的時候心裡面就很殷切、殷重。這個說「殷重心」,在這裡文隨便一看,好像看過了,平常我們一體會,我們就體會得出來。有的時候作那件事情,心裡面好像並沒有什麼,浮浮泛泛;有的時候你心 (p207) 裡面,有一種很強烈的意願在那個地方,那個就是殷重心。「或於一時頓殺多生」,這個大的有情眾生,我們不會一口氣殺很多的,小的東西我們往往會—螞蟻、蚊蟲,這個東西往往會殺很多。
我現在想起來,我看見小的時候,現在想起來,真是心裡面很害怕。那個大人,我就看見那個螞蟻,然後呢他用開水燙那個螞蟻,然後那個螞蟻窩用開水澆下去。哎呀!現在想起來,那是真可怕,慘不忍睹的事情,慘不忍睹的事情。我還記得那時候我已經出了家了,那新竹我們福嚴精舍後面挖土,挖土。說起來這個我自己,一直為了這事情不安呢!現在我一直那個病,很可能就為……大概都是因為受這個影響。那時我想的說那個地方沒水,弄個蓄水池,那麼後面就挖土。那麼既然挖土,結果挖開來啊,看見很多的螞蟻,那是一定傷它的。雖然我自己沒做,但是結果做了,那個工人就在那裡。 。
有一趟我看見,你們有沒有看見有一種螞蟻,這個螞蟻窩住在樹上的,有沒有看見?那個大大的,一個黑黑的對吧?啊!那個成千上萬的,不曉得多少螞蟻,那挖倒了以後,那個螞蟻就倒在這裡。結果裡面有個工人就看見了,就拿來火燒,我也沒阻止他們。已經燒了,哎呀!我心裡覺得殘忍,不要去燒啊!那些工人就是不聽,就燒。唉!我心裡一直為了這個事情,覺得不曉得怎麼辦是好。沒多久這個工人有一次就被燙傷了,那個本來那個 (p208) 工人非常強壯,這個力氣真大,燙的渾身那個火傷,我天天看見,從那個精舍下面走過去,那個人瘦的,弄了半年弄不好,那時候心裡想你看!那是花報!所以這個一時頓殺多生那是慘不堪言!
現在我們常常看見,現在比如那個戰爭,往往有很多不可思議的,這種大的果報。比如日本人丟原子彈,一下,幾十萬人統統完了;或者像當年東京大地震,哎呀!那個整個的那個火燒,燒得啊,現在往往這種大戰,就是這種業因,你看,看得很清楚。所以我們有太多這種情況之下,雖然在這件事情當中,那個工人往那個裡面一丟,我曉得將來這個劫難過程當中,我也在被這個大火當中的一員。你們注意,所以這個業因、業果是一點逃不了的,這唯一的辦法就是懺悔。對了!我想起來了,我昨天問你們一個,說業作了以後逃不了的,那麼懺悔怎麼辦?這個本來要考你們的,還是要考你們,我倒沒忘記,你們好好地去想一想。這個是「頓殺多生」。那麼還有呢,「令發起猛利痛苦而行殺害」,或者是「令怖畏,作不應作而後殺害」,種種這種東西。還有,對於這個孤苦,值得哀愍的人也殺害,這樣,這種情形。   
講起來殺害,我想起很有趣的一件事情來。我今年春天,我看見那個電影片,電影片,就是那個 VIDEO TAPE,那個片子的名字叫「死亡的面貌」,一共有三集。有一次有一 (p209) 個同修拿得來,說師父您看看這個,我去看,結果他就告訴我他吃素,為什麼吃素啊?他固然是信佛,實際上真正的原因,就怎麼?看見了那個死亡的面貌以後。我說有這樣的效果嗎?叫他租一個來看一看。然後一看,果然!哎呀!誰,你們很多人一看見這東西,叫你吃肉啊你就不想吃了。我為什麼要說這個事情?你們現在沒看見,不曉得有沒有這個機會,我真想介紹我們自己看一下。
有很多事情,我們所以做不到的原因為什麼啊?就是我們沒真實的感受!當你一旦到了真實的感受,你會這個感覺啊牢不可破!我隨便舉個例子。比如說有一個人,我們在這地方,大家同行當中,有一個人—一個大壞蛋,那個人專門做壞事。但是呢他表面上面,哎呀,做那個人情做得很好,你還很歡喜他,你上了他一趟當以後,你曉得這個傢伙,這個傢伙是個大壞蛋。然後你告訴別人說:「欸,這個大壞蛋。」別人都不相信你,但是你印象心裡很深刻。你還覺得:這個傢伙總有一天上了當,但是你去告訴他,他就是不相信你,你們有沒有這個經驗啊?我想很可能有這個經驗,為什麼?為什麼?這很有意思。這個道理,就是我們現在要學的,這個地方我簡單地告訴你一下。   
就是我們平常那個第六意識,第六意識的作用怎麼來的?它有幾種作用—前面的五俱意識,你眼睛看見了,馬上這個第六意識跟著就動了;耳朵聽見了,跟著動了;嘗到 (p210) 了、觸到了,然後呢,所謂「眼、耳、鼻、舌、身」這個,前面這個五根所對的境,然後呢意識。第二個,緣那個「法塵」,法塵就是你腦筋裡,就這樣去想。但是平常的時候,因為這個五俱意識非常粗猛,所以緣法塵這個力量本身很薄弱,很薄弱。儘管講的時候聽,聽見了以後,但是因為你本身,你沒有經過這思惟、觀察的深切的力量,所以這個概念不深。一旦你親眼看見了以後,哇!那個印象很大、很大,那時候就產生效果了。所以剛才說的這個例子都是如此。
那我們現在修行,為什麼要多思惟、觀察?這個地方順便講一下。就是說現在我們看見很多業果報應的這種事情,因果關係的事情,因為我們並沒有深入地思惟、觀察,為什麼沒有深入思惟觀察?就因為眼前前面那個五樣意識很粗猛,我們這個意識一天到晚跟著它跑。我們要坐在這裡看一下書,欸,偏偏胡思亂想。為什麼胡思亂想?你們有沒有想過啊?為什麼?就是你剛才眼睛看見了,強烈的印象在這裡;你耳朵聽見了,強烈的印象留在那裡;你嘴巴嘗到了,強烈的印象在那裡,就這樣,而就是這些東西擺在這個地方。
所以等到那個差不多到時候,十二點鐘你聽見一下,欸!打板了,要吃飯了,那口水就咕嚕咕嚕流,你就這樣。然後你看見了,如果這個人跟你是個好朋友的話,你聽見一點聲音的話,你心裡面就知道,哎呀,站起來跟他聊一下天。如果說這個人是你跟他不歡 (p211) 喜的話,你一想的話,「這個傢伙,他又在那兒說我壞話了。」這種情況你很容易,說明了—平常一直緣這個粗猛的、前面的五俱意識,這第六意識在相應,所以這是我們散亂的原因。就是懂了一個道理的話,你沒辦法深入地思惟。於是那個時候,你一再在造業,等到造完了業,下了地獄受苦的時候,沒辦法了!就是你生前有辦法的事,你都沒辦法修行,到了地獄你有機會嗎? 
所以現在唯一的怎麼辦呢?就是你必定要把外面的東西排掉,排掉了以後,你能夠深刻地思惟,使得這個意識所緣的法塵,產生強有力的功效以後,那時候心裡面就產生力量了。要強到什麼程度呢?就是說,你內心當中思惟這個念頭,繼續不斷地思惟,強到能夠擋得住,前面五俱意識所產生的這個意識。換句話說,作意強到像你看見的一樣地強烈,那時候勉勉強強可以把你看見的事情擋得住,不被它引誘。實際上你還要超過它,當你真正超過它的時候,這個力量就產生了。我不曉得我這個解釋,你們清楚不清楚?對,如果有人已經很清楚了,不清楚的話,要了解,這是我們眼前真正修行第一個關鍵,第一個關鍵。
所以萬一你不行,實際上呢我們真正大部分人都不行,那怎麼辦呢?我們要環境來保護,所以為什麼我們要出家。叫你一個人恭敬,恭敬不起來;喔唷!大家看見這個地方的規矩很難,到那時候你自然肅然起敬,對不對?叫你恭敬,恭敬不起來,然後你信佛的 (p212) 人,跑到廟裡邊,喔,這個心裡面就恭敬起來了,是不是?做壞事,也是受外面的五樣東西而意識跟著它,做好事同樣跟著它,現在你懂不懂?這個是所以為什麼,我們修行往往說,修行好像不要管外面的環境,完全錯了!初初真正用功第一步修行的話,我們必定要賴這個好的環境,這個好的環境怎麼來的啊?說起來還是業感緣起!
所以我們現在常常說沒有好環境,請問好環境這個果,你有好環境這個因嗎?你有嗎?這是我們要檢討的哦!所以如果現在我們感覺到我們沒有的話,我們趕快勤勤懇懇,多掃一點地,多抹一個桌子,把這個環境弄好了。欸,眼前馬上就得到好處,將來你一定有好的去處,信得過這個話嗎?所以現在我常常看見,自己的東西,喔唷!保護得好好的,常住的東西誰都不管,這是註定我們每況愈下的原因。所以記住:私財如土,是公財如命啊!記住:公事辦,公事辦,公事辦了辦私事。你真的能夠這樣去做到的話,你一定成就。   
這是我隨便剛才談到那個事情的時候,這樣,我自己也是這樣。欸,那個同修一看見那個,他也是到處去勸人,結果勸的很多人呢,至少看過那個電影的一個禮拜,看見肉就不想吃了。唉!我自從看了這場電影,那個印象之深,是不得了地深!我要敘述給你們聽,你們也沒有這個大的效果。我簡單說一個,說一個。我們已經聽說過人家吃猴腦,你們也聽說過沒有?吃猴腦。我們現在 (p213) 好像聽見了,很好玩,欸,吃猴腦!就是這樣。我那次看見了吃猴腦以後,啊!一直到現在,印象深不可攀!就有四個人,兩個男的、兩個女的,都是西方人,穿得非常好,然後不曉得到哪裡去,那個地方我不知道。總歸這個地方一定不是歐洲,也不是美洲,可能是在哪個地方,波多黎各或者是非洲,或者是哪裡,這個我就不知道了。
然後就坐在那地方,準備吃。那個檯子中間有一個洞,檯子中間有一個洞,然後四個人四個盤子,那個旁邊盤子、調羹,小的這個鎚子—那個小鎯頭。唉,講起來那個殘酷得不得了!然後那個侍應生抱了個小猴子,那個小猴子小的一點點,就抱得來,包得緊緊的,那個白布裹的什麼,拉進來。那個小猴子就吱吱嘎嘎、嘎嘎叫,大概那個小猴子也怕得要命。哎喲!我在那裡看,開始的時候已經不忍心,我就想,假如我是這個小猴子如何?哎呀!我一想那小猴子,我簡直是眼睛不敢看,閉上眼睛不敢看,但是瞪開眼睛又去看牠。結果那小猴子就抓得來,抓得來了以後,又塞在那個後面,塞在後面,那個洞還有個很巧妙的東西,這麼「卡噠!」一來,就猴子那鎖住了,下面那個身體整個綁住了。
你們想想看,假如是你們那個猴子的話,你們那時候什麼想法?然後那個佣人就用一點藥水,當然已經弄得很乾淨了,又把那個頭上,那個猴子的頭髮,把它「嘎噹、嘎 (p214) 噹」剃得光光的,然後再拿那個鎚子「咕!咕!咕!」敲。啊!假定是你看見那東西,不曉得,我想誰都到那個上面,好幾個人我看看他們,他們也把那個頭拿開了,拿開了,就這樣!最後那個敲開了,敲開了以後,他很有技巧的,那個人還不敢下手。開始的時候,那幾個人好像紳士,準備在那兒吃,到後來那個、那個,不管那個男士也好,那個女士也好,唉!那心裡面,皺著眉頭,他也這麼看他一眼、看他一眼。結果敲開了以後,腦殼就「啵!」一下撥下來。啊!那個猴子就吱吱嘎嘎叫,沒死啊!然後居然拿那個調羹就挖出來,那個白白的腦漿。唉呀!是這樣!這個人的之殘忍哪!是人的殘忍。
所以現在我們看世間,有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啊!總覺得殘忍,這個東西真的殘忍啊!要是你們看見,它還有好幾個,還有看見那個殺人。我也從來沒有看見過,那次親眼看見的,那是阿拉伯人,抓到那個仇人,拿了個刀,「蹬!」一刀,硬是那個頭就掉下去。那個頭掉下去並不死哦,那個頭掉下在那裡滾。啊!我又不忍看,下面到底什麼樣,我都沒看見,那就是死亡的真相,就這樣。然後看完了以後吃飯,誰都吃不下,不要說吃肉吃不下,吃素也吃不下。當你想到你吃了牠以後,將來說不定你要這樣還牠,怎麼可能哪!那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千真萬確的事實!
所以我說到那個「加行」,平常的時候我們注意,你如果這樣去對別人的話,對不 (p215) 起,將來你就這樣,得還別人。一直到你成佛!成佛還要這樣的,昨天告訴你們那個金鎗馬麥之報,以後有機會告訴你,十,佛自己親身遭到這樣的十種大難,這個業是萬萬不可以造。這是講到加行重。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八因三緣

八因三緣 第二思惟別者。謂由遠離十種不善,雖定能獲善妙所依,然若成一圓具德相,能修種智,勝所依者,修道進程,非餘能比,故應成辦如此所依。此中分三:一異熟功德,二異熟果報,三異熟因緣。 思別 業果 一 . 壽量圓滿 二 . 形色圓滿 三 . 族性圓滿 四 . 自在圓滿 五 . 信言圓滿 六 . 大勢名稱 七 . 丈夫性者 八 .  大力具足 (住樂趣) (身) (生) (財位僚屬) (世間量則) (彼所有名稱) (一切功德之器) (於諸所應作勢力具足) 異熟 功德 謂宿能引牽引長壽,如其所引,長壽久住 謂由形色顯色善故,顏容殊妙根無闕故,眾所樂見,橫豎稱故,形量端嚴。 謂生世間,恭敬稱揚,諸高貴種。 謂大財位有親友等廣大朋翼具大僚屬 謂諸有情信奉言教由其身語於他無欺,堪為信委於其一切諍訟斷證,堪為量故。 有大名稱,有大美譽謂於惠施,具足勇健精進等德,由此因緣,為諸大眾所供養處。 謂成就男根 謂由宿業力,為性少病,或全無病於現法緣,起大勇悍。 異熟 果報 依自他利,能於長時,積集增長,無量善根。 謂諸大眾暫見歡喜,咸共歸仰,凡所發言,無不聽用。 謂所勸教,無違敬用。 謂以布施攝諸有情,令其成熟。 謂以愛語利行同事,攝諸有情,速令成熟。 謂由營助一切事業,施布恩德,為報恩故,速受勸教。 謂為一切勝功德器欲樂勤勇,堪為一切事業之器智慧廣博,堪為思擇所知之器於大眾都無所畏。 謂於自他利,皆無厭倦勇猛堅固能得慧力速發神通。 異熟因緣 八因 1. 謂於有情,不加傷害,及正依止不害意樂。 2. 善放將殺生,如是利其命,遮止害眾生(長壽)。 3. 承事諸病人,善施諸醫藥,不以杖等害眾生(無病)。 1. 謂能惠施燈等光明,鮮淨衣物。 2. 由依止無瞋,施莊嚴妙色,說無嫉姤果。 1. 謂摧伏慢心 2. 於尊長等,勤禮拜等。 3. 於他恭敬,猶如僕使。 1. 謂於乞求衣食等物,悉皆施惠。 2. 設未來乞,亦行利益。 3. 於苦惱及功德田,乏資具所,應往供施。 謂修遠離語四不善 1. 謂發宏願。 2. 於自身中攝持當來種種功德,供養三寶,供養父母,聲聞獨覺,親教軌範,及諸尊長。 ...

普賢菩薩十大願王與七支供

七支供 普賢行願品偈頌 別名 十大願王 三項 修行要點 第一支 禮敬支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 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余。 三門總禮 第一願 禮敬諸佛 順緣 積聚 資糧 以清淨心敬禮,清淨心應為無上善法欲即願自他成佛之心。應知即是禮敬皈依自性佛。 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 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 身敬禮 三 門 別 禮 把自相續觀想成普賢菩薩,自相續具備普賢菩薩的威神之力。 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 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 意敬禮 發勝解:任何一個最小的微塵當中,有微塵數的佛剎,一一佛有微塵數的菩薩等等圍繞 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 盡於未來一切劫,贊佛甚深功德海。 語敬禮 第二願 稱贊如來 諸佛功德勝譽,不可窮盡,化一一身,有無量首,化一一首,有無量舌,以微妙音而稱贊之 第二支 供養支 以諸最勝妙華鬘,伎樂塗香及傘蓋, 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諸如來。 最勝衣服最勝香,末香燒香與燈燭, 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養諸如來。 有上供 第三願 廣修供養 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賢行願力,普遍供養諸如來。 無上供 勝解、深信諸佛神力,以諸佛神力供養,供三千大千世界,供曼陀羅(指壇城、佛淨土)。 第三支 忏悔支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第四願 忏悔業障 除違緣 淨治 罪障 明確佛法中善惡的標准(此善惡標准與世俗的標准相差甚遠,應為自利、利他,利者即願自他成佛),然後對自作、教他作、見作隨喜均應忏悔。應“至心”悔除,至心者,必定要先深信業果,即充分認識作惡的嚴重後果、作善的殊勝利益,才談得上至心。然後一定要擋住一切惡,不再作惡。 第四支 隨喜支 十方一切諸眾生,二乘有學及無學, 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 第五願 隨喜功德 順緣 積聚 資糧 修自、他隨喜,於自所作善亦隨喜 第五支 請轉法輪支 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勸請,轉於無上妙法輪。 第六願 請轉法輪 不僅是請聖者轉法輪,而且要勸請自己轉法輪,用轉法輪來清淨自相續、催破煩惱 第六支 請佛住世支 ...

十二因緣流轉圖說明-日常法師

這張圖你們可以仔細的看一下。這個概念你們要把他認識得很清楚。這張圖一共分成好幾圈,最裡邊一個小圈,第二圈、第三圈、第四圈,然後呢外面一個閻羅王抱著它,就這樣。那麼在這個最裡邊的核心當中他有三樣東西,哪三樣東西?這個一條豬,一條蛇,然後呢一隻雞,這個雞不一定雞啦,就是飛禽家禽之類。現在這張圖上面這個一共分成功三圈,他最裡邊一圈,一條豬,然後呢這個一條蛇,一隻一個家禽,大家嘴巴咬著那前面的尾巴,他前面咬著它。這個三樣東西表示什麼呢? 這個是生死的核心,換句話說我們整個流轉生死凡夫的核心,這核心是什麼?貪、瞋、痴。 豬代表痴,痴就是對實際上的真實狀態不知道,那個豬就是代表著愚蠢,第一個它是個畜生。那麼為什麼畜生他三樣東西都是畜生用這個來代表呢?因為蛇特別的行相是瞋相特別厲害,他瞋而又能夠傷人的話,那就毒蛇,專門傷人的。有些雖然有那個瞋相,但是不大會傷人,那個是普通的無毒蛇,看起來,這個很可怕的樣子, 但是呢他實際上的傷人的行為、傷人的心理不強,那就是感得的,但是一定瞋,感得的毒蛇。禽呢?這個淫比較強,反正一般的這個禽類,不管是外面的飛禽、家禽等等這個淫欲之念特強。那麼總共的就是癡,痴是無明。可是那個豬一般來說就是我們的觀察當中,痴相特別重。豬好歡喜洗澡的,他歡喜水,但是呢他不管是髒水、清淨水他弄不清楚,反正有水他又去,嘰哩匡噹就這樣來,不知飢飽,不知髒垢,就這樣的一副樣子,所以貪瞋痴三樣東西,輾轉循環引生,這個生死的核心。   由於這個生死的核心,所以然後呢再輪轉生死,這個輪轉生死的過程當中,這個叫中陰,這個中間,所以裡邊那個小圈圈是中陰,那個中陰你們看,這個兩個半邊,一個半邊暗暗的,一個半邊是光亮的,暗暗的那個半邊那些人都是頭向下的,光亮的那個半邊頭向上的,我們在講四諦當中大家有沒有記得,還記得不記得?說這個善趣的中陰身是光亮的,然後呢是向上的,惡趣的中陰身如黑羺光、如黯黑夜,然後頭向下的,就是這個。那麼然後那個中陰,再下面就輪轉在這個六道當中。那個六道當中最上面的一個就是天趣,那個天趣,天的旁邊是修羅,因為這個天跟修羅互相為鄰,所以這個上面,有的地方畫六趣,有的是畫五趣,那麼再下面就是人道,是天、人,然後呢這個地方是畜生道,他畜生道的真正自己安住的地方是主要的是以大海為主,然後其餘的是跟人間是雜處的,這個畜生道。然後呢那個地方就是餓鬼,...